《2022年农业技术经济学考试重点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农业技术经济学考试重点 .pdf(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农业技术经济学第 1 页共 34 页农业技术经济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 技术技术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采取的方法、手段、技能和工具设备的总称。2. 经济指劳动节约、经济分析和经济评价二、问答题1.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要素有哪些?答:技术、经济、定量。2. 简述技术与经济的关系。答:在社会发展中, 技术与经济的关系十分密切。(1) 技术对经济的作用技术是决定经济活动的主导因素。技术是促进经济基础变化的动力。技术进步推动经济结构的变革。技术进步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2) 经济对技术的影响经济活动是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经济实力是技术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经济关系制约着技术的发展
2、。3.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特征有哪些?答: (1)综合性。农业技术经济学涉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经济科学。(2)计量性。用数量关系反映农业技术经济的现象和规律。(3)比较性。 比较的观点贯穿于农业技术经济分析研究工作的始终。 (4)预见性。在事件发生之前对其进行预先的分析和评价(5)实用性。 (6)时空性:由于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农业技术经济具有很强的时空性。4. 简述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性质。研究对象概括为: 根据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联系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分析、 评价、论证和优选等方式研究生产实践中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合理结合的内在运动规律及运动条件,以取得最佳技术经济效果;研究农
3、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内在经济规律,以及技术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学科性质:(1)研究农业技术实践的经济效果为目的,寻求技术效果和经济效果相统一的科学(2)寻求生态效果和经济效果相统一的科学(3)解决农业技术措施与农业资源之间矛盾的科学(4)解决农业技术措施、技术制度、技术政策之间矛盾的科学第二章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原理一、名词解释1. 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对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经济上合乎目的性程度的评价。2. 技术效果: 指某项技术措施的功能价值,它表现为技术功能满足生产要求的程度和最终产生的物质成果。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4、-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34 页 - - - - - - - - - 农业技术经济学第 2 页共 34 页3. 农业技术经济效益: 农业技术具体运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农业投入与产出的比较。4. 农业技术要素投入报酬递减规律:在一定的条件下,连续地投入某种技术要素,开始每增投一单位的技术要素可以得到递增的报酬,当投入量达到一定的限度后,再继续追加投入则追加的单位技术要素所得的报酬会逐渐减少。二、填空题1. 经济效益的表示方法通常有三种,即差额表示法、 比值法表示法和差额- 比值表示法。2.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农业技术经济效益可以分
5、为绝对技术经济效益与相对技术经济效益。3.增产节约是提高农业技术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4.农业技术要素配置原理主要有三个,即农业技术要素整体原理、农业技术要素平衡原理、农业技术要素替代原理。5. 农业技术要素投入报酬递减规律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三、问答题 1.农业技术经济效益的特点?答:综合性、持续性、相关性、极限性、不稳定性、多样性。 2试分析农业技术效果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答:在农业技术经济中,技术效果是经济效益实现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取得一定的技术效果, 才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经济效益又是技术效果的最终表现,二者的关系十分密切。 在人
6、们的社会实践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可能表现为一致性, 也可能表现为矛盾性。矛盾性主要包括:技术的先进性与经济的合理性之间的矛盾。技术的可行性与经济的效益性之间的矛盾。经济上的需要与技术上的可能之间的矛盾。3. 农业技术要素平衡的特点及途径是什么?答:特点: (1) 农业技术要素的齐备性(2) 农业技术要素的“短线平衡”性途径:(1) 农业技术要素的时间平衡(2) 农业技术要素的空间平衡(3) 农业技术要素的数量平衡 (4) 农业技术要素的质量平衡 (5) 农业技术要素的动态平衡 4农业技术要素投入报酬变动形态有几种,分别是什么?答: (1) 要素投入报酬固定形态(2
7、) 要素投入报酬递增形态(3) 要素投入报酬递减形态5. 农业技术要素投入报酬递减规律的成因。答:第一,农业生产的对象是生物体,劳动对象是土地,而生物和土地在一定条件下,都客观存在着容纳度的界限,要素的投入量一旦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出现报酬递减现象。第二, 农产品是由多种生产要素转化而成的,在农业生产中, 任何一种生产要素都必须与其他生产要素合理配合才能发挥作用,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这种配合的比例关系是恒定的。6. 试述提高农业技术经济效益的途径。(1) 在劳动成果量一定的情况下, 降低劳动的消耗量, 可以提高经济效益。(2) 在劳动消耗量一定的情况下, 增加劳动成果量, 可以提高经济效益。(3)
8、 在劳动成果增加, 劳动消耗减少的情况下, 经济效益可以明显提高。(4) 在劳动成果和劳动消耗同时增加的情况下, 如果劳动成果的增加量大于劳动消耗的增加量, 经济效益可以提高。(5) 在劳动成果和劳动消耗同时减少的情况下, 如果劳动成果的减少量小于劳动消耗的减少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34 页 - - - - - - - - - 农业技术经济学第 3 页共 34 页量时 , 经济效益可以提高。 (公式看电子讲义)第三章农业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一、名词
9、解释1.农业技术扩散:指某项农业技术或技术产品由最初的少数人采用到后来的大多数人普遍采用的过程。 这里包含两个涵义:第一,新技术创新之后的继续利用,即生产企业或个人把技术创新成果继续应用于生产的过程;第二,新技术创新之后,新技术的采用者不断增加,即新技术采用者的人数、单位和区域的不断增加。技术扩散可以通过技术推广等途径来实现。2 农业技术推广: 有组织、 有计划地对农业技术进行扩散。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需要资金、市场、政策等条件的配合。二、填空题1.农业技术进步的三个功能分别为认识功能、社会功能、经济功能2.农业技术扩散的理论体系包括框架理论、沟通理论、农户行为改变理论和创新扩散理论。3.在农
10、业技术扩散的问题上,尽管现有的理论和模型在前提和方法上有所不同,但都可以得出农业技术扩散在时域上遵循S型曲线。4. 农业技术推广是科学技术传播的“二传手”,将科技成果最终传授给广大农民。5.农业技术推广评价可分为宏观评价和 微观评价。三、问答题1 农业技术的特征:1 生物性 2 季节性 3 地域性 4 技术环节的连续性5 时效性 6 不稳定性 7 外部经济性。2 农业技术分类: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第四章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一、名词解释1.土地生产率:土地生产率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所取得的产量或产值。2.资金生产率:资金生产率是指生产中投入的资金与生产成果的比率。3.劳动净产率:劳动
11、者单位活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净产品数量。4.资金盈利率:每占用百元资金提供的纯收入。5.综合评分法:综合评价就是根据目标分析、技术分析、经济、社会的评价,结合目标要求和具体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二、填空题1.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评价内容是依据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理论概念确定的,主要包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34 页 - - - - - - - - - 农业技术经济学第 4 页共 34 页括:农业劳动产品有用效果的分析、农业有用效果与劳动消耗的关系和农 业 有
12、用 效 果 与 劳 动 占 用 的 比较。2. 农业技术方案、技术措施产出的产品成果,可以从使用价值和价值两方面评价。3.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项目,按其性质可以分为指令性项目、 鉴定评议性、 咨询服务性和研究选择性项目。4.总起看来, 农业技术经济资料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农业技术经济数据,主要用来进行定量分析;另一类是农业技术经济文字资料,主要用来进行定性分析。5.搜集农业技术经济资料常用的方法有统计及会计方法、调查法和实验法。6. 农业技术经济项目评价选优的一般标准有生产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技术的先进适用性。7.农业技术经济项目评价选优的一般内容主要包括目标分析、经济评价、社会评价、技术分析
13、和综合评价。8.一般说来,农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包括三类指标,其分别是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衡量指标 (主体指标)、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分析指标和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目的指标。9.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的一般方法有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 综合评分法。三、选择题1.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的程序有(ABD )A 项目的选择B 资料的收集和整C 项目的可行性分析D 项目的评价2.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项目选择的原则有(ABC )A 选择农业生产中带有关键性技术项目B 选择政府和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项目C 选择对国计民生影响大的项目D 选择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的效益好的项目3.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资料收集的一般要求
14、(ACD )A 资料的目的性B 资料的系统性C 资料的适时性D 资料的代表性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34 页 - - - - - - - - - 农业技术经济学第 5 页共 34 页4.农业生产的基础资料包括(BC )A 劳动耗费的资料B 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资料C 农业生产条件资料D 农业技术经济参数5.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资料的整理是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的重要环节,其具体内容有(BCD )A 原始资料的收集B 原始资料的审核C 原始资料的分类D 原始
15、资料的分组6.下列关于农业技术项目评价标准说法正确的有(ABC )A 生产可行性是农业技术经济项目评选优的前提条件B 经济合理性是农业技术经济项目评价选优的中心内容和主要目的。C 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是经济合理性的基础D 生产可行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先进适用性是一致的。7.农业技术项目先进适用性表明在哪些方面(ABC )A 对生产条件具有明显适应性和实效性B 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C 有利于提高土地生产率,改善农业内部结构D 能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8.农业技术方案全面实施前的试点工作的优点有(ABC )A 具有示范作用B 积累经验C 检验技术方案的稳定性D 有利于技术方案的全面推广
16、9.农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按实质和内容来分有(ACD )A 衡量指标B 主要指标C 分析指标D 目的指标10.农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按其在指标系中的地位可分为(AC )A 主体指标B 重要指标C 辅助指标D 价值指标11.下列指标是农业技术经济效果主体指标的有(ABC )A 资金消耗B 亩产量C 成本指标D 人均占有量12.下列指标是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分析指标的有(ABCD )A 单位土地面积上拥有的农机数量B 单位土地面积的产量C 资金耗费指标D 农产品的产量13.下列指标是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目的指标的有(ABC )A 商品率B 人均农产品占有量C 农产品产量D 资金生产率14.下列关于土地生产率指
17、标说法正确的有(C)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34 页 - - - - - - - - - 农业技术经济学第 6 页共 34 页A 土地生产率指标是反映单位土地面积为社会所做贡献大小的指标B 土地生产率指标,是处于主导地位的经济效果指标C 片面强调土地生产率指标易导致增产不增收D 土地生产率指标反映了农业生龙活虎的主要任务与目标15.关于劳动生产率指标说法正确的有(C)A 劳动生产率指标确切的反映了活劳动所创造的价值B 劳动生产率指标是反映劳动者在单
18、位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数量多少的指标C 片面追求劳动生产率指标易导致物化劳动的不合理占用D 劳动生产率指标反映了农业生产的主要任务和主要目标16.下列关于资金生产率指标说活正确有(D )A 资金生产率指标反映了劳动运用资金创造新的价值大小B 资金生产率指标是处于主导地位的经济效果指标C 提高资金生产率就能提高土地生产率D 在提高土地生产率前提下,提高资金生产率才有意义17.下列属于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增量效果指标有()A 增产增长率B 资金增量产出率C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动态系数D 土地净产率18. 比较分析法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可分为(ABCD )A 平行比较法B 分组比较法C 动态比较性D 比较利益
19、法19. 比较分析法的主要内容有()A 规模比较B 水平比较C 效益比较D 结构比较20. 从时间序列上,反映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变化规律的分析方法有()A 平行比较法B 分组比较性C 动态比较性D 因素分析法21. 用于不同技术方案在相同条件下经济效益的比较方法有()A 平等比较性B 分组比较法C 动态比较法D 比较利益法22. 综合评分法的具体步骤有()A 正确选定评价指标。B 确定各评分指标的权重。C 确定各项指标的评分标准。D 编综合评分表,进行综合分析评价。23. 因素分析的方法主要有()A 连环替代法B 生产函数法C 指数加权法D 评定系数法24. 下列关综合评分法说法正确的有()名师
20、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34 页 - - - - - - - - - 农业技术经济学第 7 页共 34 页A 综合评分法是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B 综合评分法的准确性受主观因素影响,其精确性是相对的。C 综合效益系数法克服了综合评分法的缺陷,因而综合效益系数法相当精确了。D 综合评分法的分级定分缺陷易导致了较大的差异被忽视,较小的差异被扩大。四、问答题:1.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的原则?(1)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2)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统一
21、(3)局部技术经济效果与整体技术经济效果的统一(4)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统一(5)经济效果与社会效果、生态效果的统一2.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的程序?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的程序是指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的过程与环节。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涉及面广、内容复杂、 必须按照科学的程序组织实施,才能得出科学的符合实际的结论。 其评价过程与环节具体有:评价项目的选择,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项目评价和方案选优等。3.农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评价体系的构成?一般说来,农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包括三类指标。(1)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衡量指标(主体指标)(2)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分析指标 经济分析指标。 技术效果分析指标。 生态
22、效果分析指标。(3)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目的指标4.简述综合评分法的优缺点优点: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数量化分析方法缺点: 它的准确性决定于正确选择评分指标和确定权重。因此,评分指标的正确选择,权重的合理确定是提高综合评分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的客观基础。准确性是相对的。5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指标的设置原则( 1 )反映农业生产过程中投入与产出间的因果关系与函数关系( 2 )反映农业生产的特点( 3 )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4 )反映农业生产的总体经济目标( 5 )指标的意义明确、计算方法简便5.技术的先进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经过多方实验是成功的成熟的技术,在当地的条件下具有明显的适应性和
23、实效性;可以有效地提高对当地生产资源的综合利用,节约资源并有利于生态平衡;可以不断提高光能利用率,提高土地生产率,改善农业内部结构;有利于广开门路和劳动就业;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五、论述题1. 在对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时,为什么要坚持技术效果和经济效果相统一的原则?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34 页 - - - - - - - - - 农业技术经济学第 8 页共 34 页对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评价,其目的在于取得技术上先进适用,生态上平衡协调, 经济上
24、合理可取, 生产上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措施。前两项属于技术研究的范畴,后两项属于经济合理的范畴。因而,在进行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时,必须把技术效果和经济效果统一起来。在农业技术经济范畴中,技术效果是经济效果实现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取得一定的技术效果, 技术方案、技术措施和技术制度的应用,才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果,这同时也说明经济效果是技术效果的最终体现。在农业生产中单位产品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技术则是影响单位产品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的决定性因素。一般情况下,技术效果和经济效果具有同步性,如选择先进适用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增产又增收。但在社会实践中,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
25、影响,两者之间也会呈现出矛盾性,如某项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达到了先进水平,但由于投资大、 资金占用多, 导致经济效果不佳的情况也是存在的。正是由于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存在矛盾性,所以从技术角度制订的最佳技术方案或措施,若从经济上来分析,往往不一定可取,从而不得不考虑选用次佳技术方案或措施。因此,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证明,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评价必须把技术效果和经济效果结合起来,达到技术效果和经济效果的统一。2. 如何理解土地生产主指标,劳动生产率指标及资金生产率指标的主从关系。六、计算题:1.某地区水稻平均亩产为300 公斤,小麦平均亩产196 公斤;水稻亩用工20 个标准劳动日,小麦亩用工14 个标
26、准劳动日;水稻亩物质费用为50 元,小麦亩物质费用为28 万。试计算该地区水稻小麦的综合投入产出率,判断种那作物经济效果最好。2.某农场2000 年和2001 年的粮食生产情况如下表:指标年份总产量(吨) Q 播种面积(亩)R 单位(公斤 / 亩) G 2000 年2000 5000 400 2001 年3000 6000 500 运用因素分析法, 计算种植面积扩大, 单产的提高对粮食总产量增长的影响程度的大小。3.某地设计了三种种植方案可供选择,各项指标如下表所示。据历史资料:亩产值最高为 370 元,最低为 220 元;亩用工量最高55 工日,最低30 工日;亩纯收入最高200 元,最低
27、100 元。根据该地区具体情况,三项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3、0.4、0.4。试用综合评分法评价选优。甲乙丙亩产值(元)325 275 315 亩用工量(工日)48 38 44 亩纯收入(元)155 137 165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34 页 - - - - - - - - - 农业技术经济学第 9 页共 34 页第五章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边际分析一、名词解释1.边际分析2.农业资源报酬递减规律3.资源的边际替代率4.等产量线二、判断题1. 在生
28、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间,边际产量处于下降阶段。2. 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之所以递减是因为边际报酬递减。3. 在利用一种可变要素生产一种产品时,要获得最大利润, 必须满足要素的边际产量等于产品价格与要素价格之比。4. 最大利润的要素配置一定是最小成本的要素配置,而最小成本的要素配置不一定是最大利润的要素配置。5. 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与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的最根本原因是相同的。三、选择题1.关于经济学中的边际量说法正确的有()A 边际量是相关变量的增量与增量之比的极限B 边际量可以用平均变化率与精确变化率表示C 平均变化率表示资源投入量在某一个区间的平均边际产量D 精确的变化率表示资源投入量在某一
29、点的边际产量2.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可以控制的但可变性较大的因素有()A 肥料B 农药C 种子D 土地3.农业生产中资源报酬的形态有()A 资源报酬固定形态B 资源报酬递减形态C 资源报酬递增形态D 资源报酬混合形态4.关于农业资源报酬说法正确的有()A 农业资源报酬递减是由于农业生产对象客观存在着容纳度的界限。B 农业资源报酬递减是由于人们认识能力的限制,导致生产要素投入的盲目性。C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农业资源报酬是不断上升。D 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农业资源报酬递减是客观存在的。5.下列关于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说法正确的有()A 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总产量最大。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
30、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9 页,共 34 页 - - - - - - - - - 农业技术经济学第 10 页共 34 页B 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最大。C 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递减。D 总产量最大时边际产量为零。6.总产量最大时,资源投入量满足的条件有()A 总产量曲线一阶导数小于零。B 总产量曲线一阶导数等于零。C 总产量曲线二阶导数小于零。D 总产量曲线二阶导数等于零。7.边际产量最大时,资源投入量满足的条件有()A 总产量曲线一阶导数大于零B 总产量曲线一阶导
31、数等于零。C 总产量曲线二阶导数小于零。D 总产量曲线二阶导数等于零。8.关于等产量线、等成本线说法正确的有()A 等产量是一条曲线,离原点越远则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B 等成本低是一条直线,离原点越远则代表的成本水平越高。C 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切点的资源组合成本最低。D 两种资源的边际替换率等于资源价格之比,资源组合的成本最低。9影响等成本线的因素是() 。A两资源的边际替代率B产量C产品价格D资源的价格10. 关于成本最低点的资源组合说法正确的有()A 资源的边际替换率等于资源价格之比时资源组合成本最低。B 资源的边际产量之比等于资源价格之比时资源组合成本最低。C 资源的边际成本相等时资源组
32、合的成本最低。D 资源的边际替换率等于资源价格反比时资源组合成本最低11. 关于等资源线、等收益线说法正确的有()A 等资源线是一条曲线,离原点越远则代表的资源量水平越高。B 等收益线是一条直线,离原点越远则代表的收益水平越高。C 等资源线与等收益线切点的产品组合总收益最小。D 等资源线与等收益线切点的产品组合总收益最大。12.相互替代的两资源,其最小成本组合点是() 。A 等资源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B 等资源线与等收益线相切的切点C 等产量线与等资源线相切的切点D 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的切点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33、-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0 页,共 34 页 - - - - - - - - - 农业技术经济学第 11 页共 34 页13.确定最有利资源利用的准则是:()A 边际产值等于边际资源成本B 边际收益相等C 边际产量最高D 边际资源成本最低四、问答题1. 生产函数三阶段划分的依据是什么?2 为什么第二阶段是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间?第一阶段没有充分发挥固定要素的潜力(2分),第三阶段造成了变动要素的浪费(2分)。在生产函数的第二阶段,随着变动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总产量不断上升,说明变动要素的增加对生产起着积极作用,但这种作用在逐步递减,也就是说总产量上升幅度在不断
34、下降,直至上升幅度为零,达最大产量。 这一阶段是变动要素由用量不足到投入过量的中间过程,对变动要素而言,是合理的投入范围。(6分)2. 作图说明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3. 一种可变要素最佳投入点是如何确定的?4. 什么是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具有什么特点?5. 作图说明,在利用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可变生产要素生产既定数量的一种产品情况下如何实现成本最低?6. 什么是生产可能性曲线?为什么产品边际替代率递增?五、计算题1已知某农业生产函数为YX4X20.2X3( 1)分别写出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函数;( 2)分别计算当X达到什么水平时,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和总产量达到最大?( 3)生产
35、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是什么范围?2已知两种要素配合生产某一定量畜产品的函数式为:Y6(X1 X2)1/3 要素 X1的单价为 25 元,要素 X2的单价为 200 元。欲使畜产品产量达108 单位,两种要素如何配合可取得最低成本?3现有饲料总量200 吨,生产肉猪和肉鸡两种产品,其生产函数式分别为:Y1500X1X12Y2900X21.5X22式中, Y1为肉猪产量, Y2为肉鸡产量 X1为用于肉猪生产的饲料,X2为用于肉鸡生产的饲料,X1X2200 又已知:肉猪价格PY13000 元/ 吨,肉鸡价格PY24000 元/ 吨试求最大收益的产品组合。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36、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1 页,共 34 页 - - - - - - - - - 农业技术经济学第 12 页共 34 页4.已知某产品的投入与产出的生产函数如下表:投入( X)产出( Y)平均产量( AP)边际产量( MP)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23 39 63 85 102 115 125 131 132 126 要求:(1)计算 AP 与 MP,填充表格;(2)对生产函数进行阶段划分;(3)若资源价格与产品价格比为1.2,获得最大利润时的资源投入量。5. 设某作
37、物生产的二元回归方程为Y=250+25 X1+15 X2+0.5 X1 X2-0.5 X12-2 X22 又设产品的单价PY=0.80 元/公斤,两种生产资源的价格分别为PX1=3.2 元/公斤, PX2=2.4 元/公斤,固定成本费用F=30 元/亩,试求:(1)获得最大纯收益时,两种资源的最佳投入量。(2)假定可变生产费用限制在VC=15 元/亩的水平下,纯收益最大时的两种生产资源最佳投入量。第六章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边际分析本章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主要掌握以下几方面内容:1掌握边际分析、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产出弹性、等产量曲线、边际替代率、生产可能性曲线等基本概念。2掌握单
38、项变动要素最佳投入点的确定方法。3掌握多项变动要素的合理配合方法。4掌握既定量的要素生产多种产品的产品配合方法。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2 页,共 34 页 - - - - - - - - - 农业技术经济学第 13 页共 34 页6.1 边际分析基本概念6.1.1边际分析概念6.1.1.1.边际分析边际分析 (Marginal analysis) 是以增量的概念来研究农业生产中的投入产出问题。当投入的生产要素增加某一数量时,产品产出量也会随之改变。用这种增
39、量的比率研究农业生产中的投入产出变化规律,便是边际分析。通常用数学式表示为y x(平均变化率)或dydx(精确变化率)。当要素投入量x0增加到 x0 x 时,则产量y 相应的改变量为y?(x0 x)?( x0)其变化率为:xxfxxfxy)()(00上式表示生产要素投入量在x0 x0 x 这一区间内变化时总产量的平均变化量。若生产要素投入量x0,其变化率写成:0limxxydxdy?( x0)可见,精确变化率的几何意义是曲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6.1.1.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所谓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不变、其它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某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起初,增加该要
40、素投入所带来的产量增量是递增的,但过了一定点之后,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量增量就会越来越小,甚至为负数。 这一经济现象被称为边际报酬递减法则,也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6.1.2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6.1.2.1.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概念及计算总产量( Total Product,通常简称TP) ,是指在其它投入要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变动要素投入量变化而变化的产品总量。总产量有时也用y 来表示。平均产量( Average Product,通常简称AP)是指在各种不同的投入水平下,平均每一单位变动要素所取得的产品数量。用公式表示为:APxy式中, y 表示产品产量,x 表示变动要
41、素投入量。边际产量 (Marginal Product ,通常简称 MP)是指在连续向某项生产追加要素的过程中,每增加一单位变动要素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变化量,或者说最后一单位变动要素投入所取得的产品数量。其计算公式为:MPxy式中, y 表示产品增量,x 表示变动要素投入量的增量,MP 是平均的边际产量。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3 页,共 34 页 - - - - - - - - - 农业技术经济学第 14 页共 34 页当生产函数以确定的函数式表示时,可以计
42、算精确的边际产量,计算公式为MP0limxxydxdy可见,边际产量是总产量对变动要素投入量的导数。从几何意义上讲,边际产量是总产量曲线上某变动要素投入量所对应的点的切线的斜率。例 1某农业技术经济试点,进行了饲料投入与牲畜增重之间的关系试验,具体数据见表 5-1。表6-1 饲料投入与牲畜增重关系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直接计算出各种饲料投入水平下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根据该表计算出的边际产量是平均的边际产量,它表示某一段饲料投入数量的平均增量。如饲料投入量由 20增加到 25时,牲畜增重由100增加到 121.875,那么增加的5单位饲料中,平均每单位增产 4.375,而饲料投入量由25增加到
43、30的5单位中,平均每单位饲料增产2.625。若计算精确边际产量,首先应对 x 和 y 进行回归计算, 得到生产函数, 利用生产函数方程求得。该例的生产函数为y3x0.2x20.005x3式中, y 表示牲畜增重,x 表示饲料投入量。则 MP 方程为:MPyx 30.4x0.015 x2根据上面的计算式,每确定一个x 的投入量, 即可计算出相应的精确边际产量值。比如,当 x25 时,精确的边际产量MP3.625。6.1.2.2.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1) 总产量与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总产量与边际产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是导数与积分的关系,总产量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值就是边际产量。二者的
44、关系具体表现为:a当边际产量大于零时,总产量上升。当边际产量处于上升阶段时,总产量以递增的速度上升;当边际产量处于下降阶段时,总产量以递减的速度上升。b当边际产量等于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c当边际产量小于零时,总产量下降(2) 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即MPAP 时, AP 上升;当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即MPAP 时,AP 下降;当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即MP=AP 时, AP 达最大。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图61 中得到更直观的示意。处理编号饲料投入 x 牲畜增重 y(TP) 边际产量 (MP) 平均产量 (AP) 0 1 2 3 4 5 6 7
45、0 5 10 15 20 25 30 35 0 19.375 45 73.125 100 121.875 135 135.625 3.875 5.125 5.625 5.375 4.375 2.625 0.125 3.875 4.5 4.875 5 4.875 4.5 3.875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4 页,共 34 页 - - - - - - - - - 农业技术经济学第 15 页共 34 页6.1.2.3.产出弹性与生产的三个阶段(1) 产出弹性(
46、Elasticity of outputs ,简称 Eo)产出弹性, 又称生产弹性, 是衡量生产要素转化效率的重要指标。它是产量变化率与生产要素投入量变化率的比率,反映产品产量变化对生产要素投入量变化的敏感程度。具体测算时是以要素投入量增加百分之一,由它引起的产品产量增加百分之几来计算,其计算公式为:Eoxxyy/APMP上式中的 MP 为平均的边际产量。利用前面的例1,可以计算出不同投入水平下的产出弹性(表 6-2)表6-2 产出弹性的计算从表中可以看出,当饲料投入量从20 增加到 25 时,产出弹性为0.897,表示在这5 单饲料投入 x 牲畜增重 y(TP) 边际产量 (MP) 平均产量
47、 AP 产出弹性0 5 10 15 20 25 30 35 0 19.375 45 73.125 100 121.875 135 135.625 3.875 5.125 5.625 5.375 4.375 2.625 0.125 3.875 4.5 4.875 5 4.875 4.5 3.875 1 1.139 1.154 1.075 0.897 0.583 0.032 y O x A(拐点)y B C TP AP MP O x0 x1x2x 图 61 TP 、AP、MP之间的关系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48、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5 页,共 34 页 - - - - - - - - - 农业技术经济学第 16 页共 34 页位中,饲料每增加1%,牲畜重量可增加0.897%。若以精确的边际产量来计算产出弹性,则有:EoAPMP上式中的 MP 为精确边际产量。通过计算可知,当x20 时, Eo0.725;当 x25 时, Eo1.026。可以看出,利用生产函数计算出的产出弹性是要素投入某一点的弹性。根据 MP 和 AP 之间的大小关系,有:当 MPAP 时, Eo1,表明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比例;当 0MPAP 时,0Eo1,表明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生产要素投
49、入量增加的比例。(2) 生产的三个阶段根据产出弹性的大小,可以将生产函数划分为三个阶段:生产弹性大于1的要素投入区域为生产函数第一阶段,即从原点起到平均产量最高点止;生产弹性大于零且小于1的要素投入区域为生产函数的第二阶段,即从平均产量最高点起到总产量最大止;生产弹性小于零的要素投入区域为生产函数第三阶段,即总产量下降区域。 生产函数的三阶段划分见图62。按产出弹性将生产函数划分为三个阶段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合理范MP 图 6-2 生产函数三个阶段C A(拐点)B TP 第三阶段第二阶段第一阶段O y x y AP O x0 x1x2x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50、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6 页,共 34 页 - - - - - - - - - 农业技术经济学第 17 页共 34 页围。从生产函数的三个阶段中明显地看出,第三阶段是不合理的生产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随着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总产量不断下降,说明变动要素投入得越多,越不利于生产。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固定要素和变动要素比例失调。我们知道, 任何生产都是以各种生产因素相互合理配合进行的,当某一要素数量投入过大时,便会对生产起着破坏的作用。生产函数的第三阶段说明变动要素的投入量超过了固定要素所需要的比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