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教案 .pdf(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教案课 题5.1 透镜课 时第 1 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透镜的特征,知道光轴、光心的物理含义。2、 学生通过对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的探究、观察,会画三条特殊光线,会确定凸透镜的焦点和会测量凸透镜的焦距。3、 学生通过体验自主探究的方法,运用本章透镜知识找出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团结合作的和谐。教材分析重 点透镜对光的作用难 点焦点、焦距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凸透镜凹透镜近视镜老花镜光源 白纸板直尺放大镜远视眼镜学生准备远视眼镜近视镜老花镜教 学 过 程主 备 内 容个 性
2、 修 改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观察老师准备的近视镜、老花镜和远视眼镜的镜片,看看它们都有什么不同,观察教科书上的字又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本节课所学内容。一、自主学习(一)阅读教材,提出有疑问的题。(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补充完整并板书)教师预设的问题:1、 什么是凸透镜?2、 什么是凹透镜?3、 什么是主光轴?4、 什么是光心?5、 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6、 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7、 什么是焦点;如何找凸透镜的焦点?8、 什么是焦距?如何测量?(二)归纳整理,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阅读课文,运用实验器材独立探究,也可以自己随手实验二、合作学习(一)小组合探。1. 小组内讨
3、论解决自探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别人没解决的问题学生活动( 1): 请同学们观察老师准备好的透镜,能分开凸透镜、凹透镜,说出它们的特征。学生活动 (2): 通过阅读知道什么是主轴?什么是光心及光学性质 . 学生活动(3) :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放大镜使太阳光 (平行光)会聚 ) ,说出光斑特征。学生活动(4) :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凹透镜使太阳光 (平行光)发散)说出光斑特征。学生活动( 5)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会聚于主光轴上一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4、 - - - 第 1 页,共 14 页 - - - - - - - - - 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放大镜使太阳光会聚一个点,就是焦点)学生活动( 6)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按图 5.1 7 的方法测活动(5) 中的焦距) ( 二全班合探。1. 学生展示(解答实验探究过程并板演)2. 教师点拨或精讲(强调透镜、三条特殊光线及画法)三、质疑再探学生质疑:本节课的知识我们已经学完了,看看本节课内容谁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帮助解决。教师预设质疑:1. 如何找凸透镜的焦点。2. 如何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会聚、发散作用画光路图。四、运用拓展(一)根据本节课学的
5、内容,学生自己编题交流解答。请你当个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二)教师为巩固本节课知识点拟定的练习题:基础性练习题1. 凸透镜对光线有_作用,所以又叫做_透镜。2.凹透镜对光线有_作用,所以又叫做_透镜。3.小华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前后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_。这个点到光心的距离叫。拓展提高练习题1.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线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上。2.关于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是,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_;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主光轴。找学生回答问题或板答题然后学生评价,
6、教师点拨或精讲。(三)作业设计教材第 93 页, 2 4题(四)本课总结。板书设计5.1 透镜1、凸透镜: 2、凹透镜:3、主光轴: 4、光心:5、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6、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7、焦点: 8、如何找凸透镜的焦点:9、如何测量焦距教学反思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4 页 - - - - - - - - - 课 题5.2 生活中的透镜课 时第 2 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
7、观察或教师的讲解使学生知道凸透镜在三种常见仪器上所成像的不同,能初步区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2. 经历制作简易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并获得成功的喜悦。3.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4. 养成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的习惯,初步形成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教材分析重 点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难 点弄清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大致构造和呈像特征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大幅照相机挂图(或实物)、投影仪、放大镜、一杯水学生准备制作照相机模型的材料教 学 过 程主 备 内 容个 性 修 改一、新课导入同学们都照过相,也有的同学使用
8、过照相机,那大家有没有想过照相机是如何把大景物变成小图片的呢?同学们上课时总会看到老师把纸张放在投影仪上,而电脑屏幕上就投影出来清晰的文字和图片,而且是放大了的,这又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两种常见的仪器的工作原理吧!二、新课学习(一)照相机1. 出示真实的照相机,让学生仔细观察照相机的镜头,问:镜头的作用相当于那种透镜?2. 播放课件,简单讲述照相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 想想做做:指导学生制作照相机模型,让学生观察照相机所成的像。组织讨论:照相机成的像有什么特点?(提示:可从像相对于物体的大小、正倒方面来考虑)(二)投影仪讲述:对照投影仪及课件介绍投影仪的构造及其原理。实验二:把
9、投影仪的平面镜(反光镜)取下,投影片放在载物台上,调节镜头直到天花板上的到清晰的像,观看像的大小和倒正?组织讨论:投影仪的像有什么特点?(三)放大镜指导学生用放大镜看书上的字,并改变放大镜到字的距离,观察字的放大情况。组织讨论:放大镜的像有什么特点?在放大镜后面放一张白纸,白纸上会出现你看到的像吗?(四)实像与虚像经过试验,思考照相机、投影仪与放大镜所呈的像哪些可以被屏幕承接,哪些不能被屏幕承接?能被屏幕承接的像叫做什么像,不能被屏幕承接的像叫做什么像?组织讨论:综合比较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所成的像有什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10、-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4 页 - - - - - - - - - 么区别?三、质疑再探1. 本节课的知识我们已经学完了,看看本节课内容谁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帮助解决。找学生回答问题或板答题然后学生评价、2. 教师点拨或精讲. (1)照相机像距与物距比较?如何获得清晰的像?(2)投影仪像距与物距比较?如何获得清晰的像?(3)放大镜像距与物距比较?(4)实像和虚像是如何形成的?四、运用拓展(一)根据本节课学的内容,学生自己编题交流解答。请你当个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二)教师为巩固本节课知识点拟定练习题:动手动脑学
11、物理1.2 (三)作业设计:动手动脑学物理3.4 (四)本课总结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镜头的作用像与物体的比较像距与物距比较照相机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缩小、倒立的实像像距 物距放大镜凸透镜放大、正立的虚像教学反思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4 页 - - - - - - - - - 课 题4.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 时第 3 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能
1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基本研究方法,体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物理规律的方法。3.体会实验探究活动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建立生活与物理知识的联系。教材分析重 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生能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难 点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正确描述凸透镜成像的性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投影设备,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学生准备教 学 过 程主 备 内 容个 性 修 改一、 自主学习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回顾上节课知识,利用前面学习生活中的透镜知识提出: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什么样的像和成像有什么差异的问题,再由透镜成像的差异引入新课。自主学习
13、,设疑自探。阅读教材, 提出问题: ( 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问题,教师补充并板书) 教师预设的问题:1. 凸透镜成像情况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2. 怎样探究凸透镜成像情况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3. 实验中如何选择凸透镜?4 实验中如何观察实验现象,记录那些实验数据?出示自探提示,观察课件并利用实验器材组织学生主自探二、合作学习1. 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别人没解决的问题全班合探。2. 学生展示问题预设:(1)怎样在光具座上确定透镜光心、焦点、二倍焦距的位置?(2)怎样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3)怎样调整物距的大小,如何移动光屏接收凸透镜所成的像?(4)怎
14、样观察凸透镜成的实像,成不同实像时物距与像距有什么样的对应关系?(5)怎样观察凸透镜成的虚像,成虚像时物距与像距有什么样的对应关系?3. 小组合探:展示实验数据,分析数据总结规律。4. 教师点拨或精讲:利用课件展示凸透镜成像规律表、凸透镜成像光路图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讨论解决。学生提出质疑:教师预设质疑: 1 讨论成虚实像的分界点? 2. 讨论成实像大小的分界点?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14 页 - - - - -
15、- - - - 3. 讨论生活中的透镜分别应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哪条规律? 4 讨论物体由远处移向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大小如何变化?四、拓展训练,巩固新知。(一)根据本节课学的内容,学生自己编题交流解答。请你当个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二)教师为巩固本节课知识点拟定的练习题: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蜡烛()光屏、光具座,其中作为成像的物体是() 。 2.利用焦距是10 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烛焰离透镜恰好 18 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的特点是() ,人们据此制成了() 。 3.一个焦距为10 的凸透镜 , 当蜡烛距它15 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 ()的像,将蜡烛
16、向凸透镜移近7 后,在光屏上()成像。 4. 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光屏的上侧,为了蜡烛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以下操作可以达到目的的是()A将凸透镜往上移B将光屏往下移C将蜡烛往上移 D将蜡烛往下移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 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10 B.15 C.20 D.30找学生回答问题或板答题然后学生评价,教师点拨或精讲。(三)本课总结:1. 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2. 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四)课后作业:板书设计5.3 凸透镜成像规律1. 当 u2fs
17、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fv2f. 2. 当 u=2f 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 3. 当 fu2f. 4. 当 u=f 时-不成像5. 当 uu. 教学反思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教案课 题5.4 眼睛和眼镜课 时1 课时课型新授课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14 页 - - - - - - - - - 教学目标1. 学生通过观察眼睛的结构,知道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2. 通过了解晶状体的调节过程,知道人眼观察远处和
18、近处物体都能看清楚的原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3. 通过实验操作,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特点及其矫正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教材分析重 点眼睛的构造及其矫正。难 点近视眼和远视眼及其矫正。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投影设备,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焦距不同的凸凹透镜。学生准备教 学 过 程主 备 内 容个 性 修 改一、设疑自探(10 分)(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视力检察引入新课,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二)阅读教材,提出有疑问的题。教师预设的问题:1. 人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2. 眼睛的两个极限点。3. 什么叫明视距离。4. 近视眼的成因,特点及其矫正方法。5. 远视眼的成因
19、,特点及其矫正方法(三)组织学生利用实验器材自主探究。二、解疑合探(22 分) (一)小组合探。问题 1:出示眼球模型和多媒体,引导学生联想凸透镜成像,体会眼睛看到物体的原理。问题2,3,4,5:采用学生自学方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并配多媒体课件, 动画演示近远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方法,二者进行对比,加深学生理解。( 二) 全班合探。1. 学生展示内容小组利用实验器材和多媒体将自己总结出来的答案进行展示。2. 教师点拨或精讲:三、质疑再探(3 分钟)学生质疑: 本节课的知识我们已经学完了,看看本节课内容谁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帮助解决。教师预设质疑: 有人说, 有轻微的近视的眼睛
20、到年龄大一些的时候近视的程度会减轻甚至可以摘掉近视镜,并且不花眼, 是真的吗?为什么?同学们根据掌握的知识进行回答。四、运用拓展(10 分)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14 页 - - - - - - - - - (一)根据本节课学的内容,学生自己编题交流解答。请你当个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二)教师为巩固本节课知识点拟定的练习题:基础性练习题1.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由瞳孔进人眼球内部,再经过一系列折射后,物像形成于()A角膜 B视网膜 C晶状
21、体 D视觉中枢2图中人手持的是一枚()A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B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3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4小明做“研究远视眼的矫正”实验时,他把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 光屏看作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眼睛观察的物体。小明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而拿走远视眼镜
22、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A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B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C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D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5小龙发现平时不戴眼镜的陈老师在阅览室看报时却要戴着眼镜才能看清, 小龙对陈老师的眼睛及所戴眼镜的判断合理的是()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6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从物体射出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上,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7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对于近视者而言,远处物体经晶状体折射
23、所形成像的位置以及相应的矫正方式是()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凸透镜矫正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凸透镜矫正8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B视网膜相当于光屏C所成的像是实像 D所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2 题图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14 页 - - - - - - - - - 正立的找学生回答问题或板答题然
24、后学生评价,教师点拨或精讲。(三)本课总结。板书设计第四节眼睛和眼镜一. 眼睛二. 近视眼的成因,特点及其矫正方法三. 远视眼的成因,特点及其矫正方法教学反思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教案课 题5.5 显微镜和望远镜课 时第 5 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显微镜和望远镜,了解其基本构造。2、 学习时,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初步获得分析概括能力。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9 页,共 14 页 - - - - - - - - - 3、 通过
25、阅读课文,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教材分析重 点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是凸透镜的应用。难 点利用两组凸透镜的规律来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显微镜实物、望远镜挂图、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学生准备直径不同的纸筒。教 学 过 程主 备 内 容个 性 修 改一自主学习(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提问 : 谁能告诉我“微观”的反义词是什么?它们各指哪些事物?我们如何观察到它们?从而引入新课。( 二) 阅读教材,提出有疑问的问题。教师预设问题:1、显微镜的结构如何?各是应用凸透镜什么成像规律?2、望远镜的结构如何?分别又应用了凸透镜哪些成像规律?3、视角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6、?4、宇宙的构成由大到小的顺序?(三)组织学生观察课件并利用实验器材自探。自探提示:利用桌面上的纸筒和凸透镜进行研究并总结。二合作学习(一)小组合探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别人没有解决的问题。(二)全班合探1、 学生展示内容预设。2、 学生评价并指出存在的问题。3、 教师点拨或精讲。三学生质疑学生质疑:看本节课内容谁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提出来,大家帮助解决。教师预设质疑:当你靠近或远离平面镜时,为何看上去是大小变化的?四拓展训练(一)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学生自己编题交流解答。聪明的你是个小小老师,编道题考考大家吧!(二)教师为巩固本节课知识拟定练习题。1、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
27、,物镜对物体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填虚或实) 像,道理就像的镜头成像一样;目 镜 的 作 用 则 像 一 个, 再 次 对 这个 像 成 放 大 的(填虚或实)像。2、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填虚或实)像,这个像是(填放大或缩小)的,道理就像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作用则像一个,把这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0 页,共 14 页 - - - - - - - - -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凸透镜及其应用课 题5.1 5.5 课 时第 6课时课型复习课教
28、学目标1. 学生能自主归纳透镜的初步知识和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说出知识点内容,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2. 回顾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再次形成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实验的认识。个像放大。3、小明在望远镜观看演出时,不小心把目镜和物镜对调了,他有了新的发现,远处的物体不仅没有放大反而变小了,这是为什么?你能帮他解开这个疑惑吗?(三)本课总结1、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四) 课后作业板书设计显微镜和望远镜显微镜 1 、显微镜的构造 2、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望远镜 1 、望远镜的构造 2、望远镜的成像原理教学反思名师资料总结 -
29、-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1 页,共 14 页 - - - - - - - - - 3. 学生通过透镜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感受物理是有用的。教材分析重 点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难 点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对凸透镜成像性质的描述,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学生准备教 学 过 程主 备 内 容个 性 修 改一、自主学习(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 分钟)我们已经学完第五章的内容了,这节课我们把这一章学习的知识点复习一下( 板书:复习第五
30、章透镜及其应用 ) (二)浏览教材上本章内容,思考该部分应该掌握的重点知识是什么?(2分钟)(三)以小组为单位, 学生提出本章有哪些知识点,教师对所提问题进行归纳补充,最终形成自探提纲。(3 分钟)教师预设的问题:1. 凸透镜的定义、性质及其应用是什么?2. 凹透镜的定义、性质及其应用是什么?3. 请你画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4. 实像和虚像有什么区别?5. 凸透镜成像有哪些规律?6. 你能说出照相机的原理和构造吗?7. 你能说出投影仪的原理和构造吗?8. 近视眼是怎样形成的,如何矫正?9. 远视眼是怎样形成的,如何矫正?10. 视角与哪些因素有关?11. 显微镜的原理是什么?12.
31、 望远镜的原理是什么? 二、合作学习(一)学生分小组组讨论,安排学习任务。1)实验台上放有不同种类的透镜,同学通过展示凸透镜和凹透镜,说出透镜性质及其应用,完成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的绘制。2)通过挂图或实验仪器回顾凸透镜成像规律,把握重点知识。3)通过对照实物,在黑板上画出照相机和投影仪的原理结构图。4)教师给出两副眼镜让学生区分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以达到矫正视力目的,体现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二)、教师点拨或精讲(1) 、我会记:(参考口诀)1)成像规律:二倍焦距物像等,内大外小实像成。一倍焦距像不成,内虚外实分界明。2)简记口决: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虚像同正
32、大,物近像变大。“ 远”“近”指的是物体离焦点的距离(实、虚像都成立)3)应用口诀:照小幻大皆倒实,放大镜成正虚,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2 页,共 14 页 - - - - - - - - - 远照相,中幻灯,焦点以内放大镜(2) 、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倒、正放、缩虚、实u2f 倒立缩小实像fv2f 照相机u=2f 倒立等大实像v=2f fu2f 幻灯机u=f 不成像uf 正立放大虚象fv2f 放大镜三、学生质疑本节课的知识我们
33、已经学完了,看看本节课内容谁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帮助解决。教师预设质疑:1. 物体在焦点以外移动时,物距变大,像如何变化?像距如何变化?2. 做凸透镜成像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 要使烛焰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光屏怎样移动?3. 用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能制成望远镜么?四、拓展训练(一)根据本节课学的内容,学生自己编题交流解答。请你当个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二)教师为巩固本节课知识点拟定的练习题:基础性练习题1. 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如图所示, 平行于主光轴的一束光经过凸透镜后将到点上。2. 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如图所示,平行于主光轴的一束光经过凹透镜后将。3.
34、在圆形透明鱼缸里养的鱼,看起来比真实的要大,为什么?4、 眼 球 好 像 一 架。晶 状 体 和 角 膜 的 共 同作 用 相 当 于 一个,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上,形成物体的、的像。5、 视 网 膜 上 的 视 神 经 细 胞 受 到的 刺 激 , 把 这 个 信 号 传给,我们就看到了物体。6、远视镜片中间厚、边缘薄,叫做。近视镜片中间薄、边缘厚,叫做。其中对光有会聚作用,对光有发散作用。7、矫正近视眼需要戴()A凹透镜 B、凸透镜 C、凹镜 D、凸镜8、矫正远视眼需要戴()A凹透镜 B、凸透镜 C、凹镜 D、凸镜F F F F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35、-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3 页,共 14 页 - - - - - - - - - 9、人眼能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形成()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虚像C、正立缩小的虚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拓展提高练习题1. 如图 4 所示,根据入射光和出射光的传播方向,在下列方框中画上合适的透镜。2. 根 据 已 画 出 的 入 射 光 线 , 完 成 图5中 的 各 光 路 图 。3. 农民在塑料棚中种蔬菜,雨过天晴后要将塑料棚上的积水放掉,为什么?4、利用望远镜为什么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三)作业设计(四
36、)本课总结。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1. 凸透镜的定义、性质及其应用 2.凹透镜的定义、性质及其应用3.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4. 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5.凸透镜成像规律6. 照相机的原理和构造 7.投影仪的原理和构造8. 近视眼的形成和矫正 9.远视眼的形成和矫正10. 与视角有关的因素 11.显微镜的原理12. 望远镜的原理教学反思F F F F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4 页,共 14 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