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工作总结 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工作总结 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总结.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工作总结 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总结_县回澜镇姑嫂坎村 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全面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加强我镇生态保护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根据关于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的通知(川委办发20_659号)文件精神,通过多方考察论证,现将我镇姑嫂坎村列入了“文明生态村”创建试点村,目前创建工作基本结束。经过一年努力的创建工作,我村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我村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工作总结如下: 一、姑嫂坎村基本情况介绍 我村位于回澜镇西北面,距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_县城16公里,距_县城24公里,国道319线贯穿全境。全村幅员面积
2、4.8平方公里。全村15个社,531户,1662人,党员44名,耕地面积1580.8亩(其中田480亩)。 二、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我村内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较好,颇具文明生态特色。全村交通便利,全村村级水泥路3公里,贯穿全村8个社,通户通达公路5公里,实现了户户通入户路;建庭院花台102个;硬化院坝98户;建沼气池60口;打卫生井128口,建卫生厕92个;栽植花木18000余株;建图书室1个;建文化大院6个;兴修蓄水池100个。村内社社通广播,村内光纤电视通达率 98,电视入户率100,有村办幼儿园1个,大型生猪养殖场2个,小型生猪养殖场1个,20_7年农民人均
3、纯收入4615元。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力情况的变化,在劳动力相对不足的条件下,三季养蚕布局出现了发种增加缓慢,桑叶、养蚕设施、养蚕劳力等利用不足的现象。我村将三季养蚕改为四季养蚕,并逐渐形成了“春、夏、早秋、正秋” 的四季布局,着力实施“适当提前夏蚕和早秋蚕出库时间,逐步使两季发种基本持平;相应推迟正秋蚕出库时间,逐步增加正秋发种数量到与春季基本接近”的布局调整思路。养殖户依靠蚕桑协会提供专业技术,以小蚕专业户培育为中心,由小蚕专业户带动大蚕户养殖大蚕。全村628亩旱耕地90%建成桑园,打造_县桑蚕养殖第一大村。 三、文明生态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狠抓三个到位 1、领导认识到位。村党支部、村
4、委高度重视文明生态村建设改组,成立了村级文明生态村建设领导小组,党支部书记唐嗣敏经常组织大家学习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关于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的通知(川委办发20_659号)等文件精神,确保我村开展创建生态文明村工作顺利进行。 2、宣传发动到位。通过到村、社开展广泛宣传,召开村社干部会,党员大会,社员大会,把建文明生态村设想、规划及优惠政策宣传到农户,做到家喻户晓,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建设文明新村的积极性,报名参加文明生态村改水改厕、建农用沼气的村民多达100户。 3、建设措施到位。按照农房达到“八个一”标准(每户一个经济园、一口沼气池一眼卫生井、一间卫生厨
5、、一个卫生厕、一条硬化进出路、一个硬化院坝、一间农具杂物简易储藏室)的农户达 85以上;移动电话使用率达到85,程控电话使用率达到80以上,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 (二)、狠抓基础设施建设 1、发展壮大支柱产业 注重产业机构的调整,形成优势产业,稳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夯实蚕桑基础,做大作强养蚕业,20_7年实现发种1000张,实现产值60万元,户均收入550元以上。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以建设猪业家园,强化推进畜牧业“千万工程”,20_7年11月镇党委、政府引进资金20_0万元,在我村建起了 “鸿顺”、“_”两个大型养殖场,现这两个大型养殖场已经投入使用,并为今后可持续发
6、展、可持续增收打下良好基础。 2、引进“金土地”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全县注目的“金土地”项目于今年8月初正式在我村启动,经过接近3个月的时间,大大改善了我村的基础设施.实现村级公路通达率达90,硬化率达80以上,入户路硬化率达90;水渠_化整治率实现65,新修蓄水池25个,塘堰清淤率达到75,实现旱涝保收;外形、风格基本一致的农户达到“八个一”标准的农户达85以上,实现村舍院落水泥化、洁面化。 3、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努力推行信息公_、事情管理民主化,基本知晓村内重大事项的农户达95以上,村民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满意率达95以上;村民对村“两委”班子满意率达95以上, 村“两委”班子努力做到“一
7、事一议”的原则,充分发挥了村“两委”班子团结、协作的精神。 4、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 计划生育率达100,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有村级文化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并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户达98以上;村内无集体上访、无群体事件、无偷盗行为、无犯罪案件,村民对治安状况满意率达90以上。 四、文明生态村建设的主要成果 通过对我村文明生态村创建,强化了农民的教育,提升了农民的生态文明程度,环境保护意识,其主要创建所取得的成果如下: (一)、示范带动作用日益明显。文明生态村的建设,为全镇农民建设新居提供了较好的示范,改变了过去只在口头宣传,要求农民建设舒适的村居,即使看不到实实
8、在在的东西。现在,农民就能跟着文明生态村的示范修建自己满意的新居。 (二)、生态文明程度显著提高。老百姓在得到硬件建设带来实惠的同时,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该村原来的到处乱倒、人畜房圈等陋习没有了,散养家禽、不讲卫生的现象基本扫除,大家一门心思奔富路。计划生育、科学种田、遵纪守法、尊老爱幼、移风易俗_然成风。我村在创建文明生态村的工作中还注重保持社会稳定,大力开展群众性文艺活动,进一步抓好计划生育工作,保证计划生育率控制在98以上,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以内。 (三)、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通过文明生态村的建设,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我村结合文明生态村建设,投资1万多元
9、,将姑嫂坎村幼儿园原址改建了20_多平方米的村级活动室,为农民提供文化活动场地。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该村农民形成了学科学、用科学、争当科技致富能手的好风气。 (四)、生态民居建设愈加规范。文明生态村的农户彻底改变了原来的建房无规划、宅基出纠纷、烧柴伐林多、户外脏乱差等问题,通过改水、改灶、改厕、改圈,落实了路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通,逐步实现了现代农村城市化目标。彻底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倡导文明卫生习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 (五)、村民素质不断提高。我村党支部结合文明生态村建设,努力开展党的政策进家、先进文化进家、致富信息进家、文明习惯进家的“四进家”活动。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生活方式;转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提高了村民的素质。 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帮扶下,我村的文明生态村建设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后我村一定上下协力,继续奋斗,争创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新记录。 中共回澜镇姑嫂坎村党支部委员会 回澜镇姑嫂坎村村民委员会 二00八年十月十一日 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