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升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信力-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提升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信力-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论提升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信力: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论提升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信力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资源在国家、社会和市场领域的重新分配,政府职能的市场化和社会化,以及公民社会的觉醒,非营利组织逐渐成为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重要组织形式,但非营利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其公信力不足已成为焦点问题之一,提升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信力,是非营利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 公信力 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独立于党政体系之外,主要开展公益性活动的社会组织。其具有非政府性,体制独立于政治体系,产生的基础不是国家职能,服务对象和责任可以不受国家限定,同时其财产基础
2、基于捐赠的公益资产,资产和产生的利润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变为私人财产,并且有明确的公益性或互益性的宗旨。1978年以后,我国经历了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体制改革在内的长达30年的改革开放,社会多个方面都面临着深刻的变化与调整,原有的“强政府-弱社会”的格局被打破,政府与社会相互合作的伙伴关系日渐展现,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各类非营利组织应运而生。在30年的改革开放中,我国非营利组织在发展经济与完善社会方面做出了很多积极贡献,已然成为促进我国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并且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重要组织形式。非营利组织公信力是社会、被服务对象、政府、第三方专业机构及捐赠方对非营
3、利组织的认可及信任程度,包括对一般公众、新闻媒体、捐助者、理事、成员、志愿者等的责任和交代,公信力对象的多元,决定了公信力内容的多维。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特点,使得保障其公信力的机制更加复杂,对非营利组织笃守公信力价值自觉性依赖程度也较政府与市场组织要高。所以,公信力是一种保证社会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的社会共同约定, 更是非营利组织生产和发展的生命线。公信力高的非营利组织可以更多地拥有对公众号召力和对社会影响的软权力,可以更好地吸引和动员公众与社会资源,使局部环境下的舆论转化为整体的社会舆论,直接向政府或企业施压使其改变政策或间接地改变公众对政府和企业行为的看法而制定新的规范,从而更好地达到组织的
4、宗旨。但我国非营利组织还处在生长和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其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其公信力不足已成为焦点问题之一。 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缺失的主要表现有,一是非营利性受到挑战,违规从事营利性商业活动。非营利性原则是非营利组织的基本准则之一,但在具体实践中,却存在打着非营利组织的幌子,利用国家对非营利组织经营活动减税、免税相关优惠政策,从事营利性商业活动;有的借助主管部门撑腰,不按规定登记注册规避纳税义务。二是公益性变质。一些非营利组织利用政府授予的相关权力,作为私人的权势或部门的特权,进行设卡要钱,乱收费,甚至利用专业权威或垄断地位牟利。三是资金使用无效率。由于非营利组织内部管理人
5、员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平、管理能力较低,致使一些捐赠的物资使用效果差,与捐赠者的期望相去甚远,导致资金使用低效率甚至无效率,使组织完不成其既定使命或者与所花成本相比其成果与预期效果相差甚远。四是组织领导个人利用监管真空和无限权力谋取私利,同时,因公共责任缺乏,决策过程不民主、不公开,为组织低效和管理者的渎职腐败创造了条件。非营利组织成立的初衷是致力于公益,而伴随组织的发展,其结构和人员往往朝官僚化方向发展,最终导致组织的公益目标被置换成争取资金、为组织自身甚至某些个人谋利。造成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缺失,是由于内外因共同的作用,其中,内因是根本,外因是关键。第一,政府缺乏监管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
6、“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的进程中, 更多强调的是政府的分权与放松管制, 而忽略了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管。政府的管理更多的是对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事业单位的审批, 而不是监管。在实践过程中, 政府将很多精力耗费在如何限制非营利组织的成立上, 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非营利组织不能通过合法渠道进行登记注册而转向工商企业部门登记或不登记, 而游离于政府之外。在对非营利组织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 致使非营利组织在其运营中日益偏离公益轨道而逐渐向商业组织演化, 因而引发出一些问题, 诸如滥用减免税特权牟取暴利、工资奖金过高变相分红、贪污屡禁不止等, 使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产生了疑虑和不信任。第二,信息披
7、露不够, 自律意识薄弱。非营利组织以公益或互助为旗帜, 吸取社会各方面的资源, 这样的性质决定了其财务管理和操作除了应规范化和制度化之外, 还必须公开和透明。自律意识薄弱使得一些非营利组织迫于生存压力, 或受到市场利益的驱动, 没有把社会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背离宗旨, 违规从事以盈利为目标的商业活动, 逃避税收, 导致诚信危机。第三,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组织行为不规范。非营利组织应当建立起严格而非敷衍的, 切实而非空洞的, 表里如一而非内外有别的内部管理制度和规范的运作机制。然而, 不少非营利组织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组织行为不规范, 不按章程办事,没有建立合理的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
8、, 活动不正常, 制度不健全。章程不规范, 流于形式。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运作和管理随意性比较大, 民主氛围不够, 参与度低, 缺乏活力。资产管理较混乱, 分配不合理, 产权不明晰, 缺乏财务财产制度。这些都使得非营利组织难以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第四,社会责任和社会公益意识不强, 营利化倾向比较严重。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人民生活还不富裕,企业与民众向非营利组织捐赠远不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有力。全社会还缺乏较强的从事社会服务的意识, 也缺乏强烈的、能持久支持人们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志愿精神, 从事社会服务还没有成为一种正常的职业, 因此部分非营利组织缺乏热心从事工作的专职工作人员, 更缺乏有能
9、力的高级和专业人才。这就造成非营利组织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公益意识不强。少数非营利组织从事营利性活动, 乱收费, 乱评比, 乱发证, 乱表彰, 甚至违法活动, 自律作用不明显, 他们关注的重点不再是贫困的弱势群体, 而是能给他们带来收益及捐赠的特定群体, 缺乏应有的社会公信力。第五,社会舆论监督不够。目前,我国至今没有一个独立的第三方专门机构或组织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监督, 新闻媒体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作用也非常有限。另外, 公众也缺乏反映非营利组织问题的制度化渠道, 而且, 即使反映也难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总的说来, 社会力量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还极为不足, 其结果是影响整个非营利组织部门社会公信力的提
10、高和进一步发展。 提升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信力, 需要从立法、信息公开制度、内部管理、志愿精神等多方面进行建设。 第一,完善立法, 强化监管。完善同非营利组织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 从法律的角度规范非营利组织的活动, 明确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地位和性质。有了法律, 政府相关的职能部门才能依法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监管, 做到有法可依, 强化监管。第二,建立长期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 加强自律意识。公众的知情权是靠非营利组织的信息公开得以实现的, 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应作为非营利组织的基本义务。准确、及时、畅通地向公众提供有关非营利组织决策行为、财务状况、组织活动、人事任免过程等信息应制度化。因此, 建立长期有效的
11、信息公开制度, 使非营利组织成为透明的信息中心, 将使社会公众更加充分地了解非营利组织的运作和功能, 从而在非营利组织和公众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在这个基础上, 公众的知情权得到满足, 非营利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互信必然得到加强,这就增强了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通过建立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来监察非营利组织是否已经公开披露信息 , 帮助捐款人掌握信息。同时, 加强非营利组织自律与诚信建设, 创建非营利组织的自律机制, 提高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第三,加强内部管理, 规范和约束非营利组织的行为。非营利组织应该加强自身的能力建构, 实现内部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 提高公信力。内部管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健全正式制度。一
12、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制度, 这包括奖励和晋升制度、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制度、对组织成员工作绩效的考核与评估制度、人员招聘和解雇制度以及对志愿人员的利用和管理制度、对组织领导人的监督与约束制度等。二是财务管理方面的制度, 对非营利组织的财务依法进行管理, 高度透明。定期向组织成员、政府、公众做出财务报告, 并由专业会计事务所或税务局审计, 对外公开发表,或公布, 让政府和公众了解其工作项目和财务收支状况, 对营利与剩余资金的用途、税务等做出详细说明, 超出规定范围取消享受非营利组织的各种优惠, 取消发放免税的单据等。第四,建立以组织宗旨为核心的组织理念。组织理念是组织成员能够共同认同的宗旨,是把成员
13、顺利结合在一起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是组织成员共同追求目标与行为准则,可以在组织运营的过程中,影响组织成员的态度和行为。非营利组织理念要以组织使命为中心,要严格遵循非营利组织的特性,不是靠 “盈利和利润”,而是靠“使命和志愿”,政府可以通过制度创新来激发非营利组织的志愿精神, 培育非营利组织, 引导和规范志愿活动, 防止“志愿失灵”。第五,扩大社会力量参与, 形成社会力量与非营利组织的互动, 形成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 提高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就要扩大社会力量, 主要是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 参与非营利组织, 形成社会力量与非营利组织的互动。非营利组织必须面向新闻媒体、面向公众, 从社会资源中
14、获得展开公益活动的资金并以有成效的工作为社会提供服务。在服务活动过程中, 通过与新闻媒体、公众的互动, 达成与新闻媒体、公众之间善意的相互理解, 建立并维护与新闻媒体、公众之间的信任与互动。第六,建立科学的营销运营机制,推广组织公信力的树立。营销是指导整个组织的一种理念,倾听客户、赞助人、第三方等利益关系人对组织的意见和建议,识别有价值和应该提供的活动,创造一个由市场驱动的营销决策范围,刺激营销创新。并且 根据社会公众对组织的需求和要求,凭借组织宗旨和组织理念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注重社会公众的参与与互动,掌握服务技巧的运用,在服务中达到组织活动的目标,还可以建立组织品牌,借助新闻媒体和政府机关等有社会影响力的机构和个人,传播组织理念。甚至寻求合适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以发展公益事业为营销联盟,达到非营利组织和企业的合作共赢。 - 1 - 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