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农村综治工作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农村综治工作调研报告-.doc(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xx县农村综治工作调研报告|_县农村综治工作调研报告 近年来,_县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及_系列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县政法工作会议要求,加强新形势下综治工作,切实履行“第一责任”, 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以落实综治领导责任为抓手,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以创新社会治理机制为动力,以动员社会参与为基础,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加强和完善社会治理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逐年提升,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的环境
2、。 一、农村综治工作基本情况 _县农村基本情况:辖16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213个行政村,38个社区。以汉族为主,间居回、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土家、羌等25个少数民族。农村面积较大,并于_等县交界。以煤电为支柱产业,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时间长,涉及9个乡镇、66个村,随着煤矿开采,伴生工程建设、运输转销、材料供应、矸石煤泥销售等一系列经营环节,受利益驱动,滋生了行业乱象。同时农村的宗族观念浓厚,少数村干部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处理村级相关事务能力欠缺,群众的法治意识淡薄,矛盾纠纷不能及时有效解决,导致我县平安建设工作难度较大。 (一)落实综治工作责任。每年年初,县委、县政府都与乡
3、镇签订了综治工作责任书。乡(镇)与村(社区),村(社区)与村民小组也逐级签订责任书。做到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形成了逐级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继续建立党政领导干部综治工作实绩档案,把抓好综治和推进平安建设的实绩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干部选拔任用、晋级晋职、评优评先、奖励惩处全部征求综治部门意见。选派政法干警开展进村(社区)活动,一揽子解决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政法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分片负责,通过下村庄,走农户,充分发挥政法干警法治教育宣传员、社情民意收集员、维护平安治保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治安防范指导员“五员”作用,做到情况掌握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
4、工作推动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 着眼源头预防,认真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制度,建立县、乡镇、村(社区)三级“阶梯式”排查制度,对排查出的不稳定因素坚持“周研判”和“周调度”。加强基层矛盾纠纷化解队伍建设,发挥发挥“五老人员”(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模范、老军人)、“两代表一委员”(人大代表、党代表、政协委员)和交通事故、医患纠纷等行业性调解组织调解作用,就地就近化解矛盾纠纷。20_年,行业性专业性调解案件效果良好,其中道路交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案件58起、诉前调解委员会调解案件318起、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调解案件6起。全县各类调解组织调解各类纠纷4962起,调解成功4811起,调解成功率达
5、96%。 (二)推进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站)建设。基层安则百姓安,以提升综治中心(站)建设为抓手,强基固本,推动基层综治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一是抓整合。综治中心进一步整合乡镇综治、信访、司法、派出所、民政等部门力量,加挂“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的牌子,针对不同的社会治安问题和工作需求,由中心(站)统筹解决。二是抓保障。我县投入650万余元,为各个乡镇、村(社区)统一配备了宣传瓷砖画;统一配备了档案柜;为各村(社区)统一配备1台电脑并安装的电脑网线;统一配备1部网格化工作手机;统一为中心(站)制作安装了标牌和8块规范化上墙制度牌,给所有中心(站)统一为综治中心(站)建立了的综治中心(站)接待登记表
6、、综治中心(站)案事件办理登记表、综治中心(站)会议记录、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排查整治登记表4本工作台账。将政法干警统一安排在乡镇和村(社区)的中心(站)开展工作,使综治中心(站)工作力量进一步加强。三是抓规范。以深化基层综治中心(站)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为目标,进一步在组织领导、信息整合、硬件设施、工作机制和信息化支撑等五个完善上下功夫,充分整合综治、维稳、防范、信访、公安、司法、民政、人武等基层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资源、力量和信息,实行集中办公、集成服务,实现网格管理“一网通”、居民服务“一站通”、综合信息“一户明”。基层中心(站)合力更加增强、信息更加灵敏、办事更加方便、服务更加到位、工作
7、更加落实、群众更加满意、社会更加稳定。20_年全县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站)排查各类矛盾纠纷996件,化解963件,调处成功率96.7%。 (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按照中央、省、市治安防控体系会议要求,在我县大巡防工作机制基础之上,着力提高防控体系建设的法治化、社会化、信息化水平,全力打造社会面治安防控网、重点行业和重点人员治安防控网、乡镇和村(社区)治安防控网、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防控网、信息网络防控网。逐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对政法机关的满意度。近年来,县财政投入1亿多元(其中一期5000多万元,二期6000多万元)用于建设公安视频“天网工程”,在全县布建了集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
8、化于一体的新一代高清视频监控点3000余个、交通卡口17套、电子警察10套,覆盖全县乡镇;统筹视频监控、交通卡口、电子警察等信息化系统,高标准建成了集指挥调度、视频巡控、GPS定位、图像传输等功能于一体的指挥情报研判中心。 在城区,每天安排6支巡逻组交替对巡区内的所有小区依次巡防。以城区11个警务站为基准,实行定岗、定人、定责、定时,采取“点上防、线上巡、面上控、精确处”的 “防、管、控、处”一体化“大巡防”模式,切实加强周边范围内的巡防,并维持好公共秩序、治安秩序和交通秩序,将社会不稳定因素最大程度地控制在萌芽状态。 在乡村,我县采取专群结合的“社会化”巡防模式,建立健全派出所民警、专职巡防
9、辅警、农村群防组织三级巡防体系,实现了乡村巡防的全覆盖。农村派出所实行“有警处警、无警巡逻”的动态巡防模式,以“车巡”方式每天4次对辖区各村开展巡逻。我县还发挥民兵应急队伍的作用,佩戴红袖标和必要装备,与公安专业巡防力量相互补充、相互配合。 (四)营造全民参与氛围。我县在法治宣传工作上下足功夫。结合全国法治县区创建年活动,除在县职教中心建成集学习、参观、教育于一体的法治、综治、维稳、防邪多功能教育基地外,又投入近130万元,建成并投入使用共占地3万平米,有6个主题雕塑,2个大型显示屏、150多个围栏灯箱的法治文化广场。在全县各乡镇、村(社区)和221所中小学均建有高标准的综治宣传瓷砖画。实现综
10、治宣传教育全覆盖。在县城主干道隔离带制作综治宣传标语;在城乡结合部悬挂综治宣传横幅;一村(社区)设立一块固定的综治宣传栏;在电视、报纸、政府网站开设法治宣传栏目,使群众处处感受浓厚的法治氛围。 (五)深化基层平安创建。坚持平安创建动态管理、定期通报和县综治委成员单位联系点制度;修订完善平安创建标准,加强平安乡镇动态考核管理工作,对工作出现滑坡、治安混乱或被重点管理的已命名平安乡镇,坚决上报市综治委予以摘牌;坚持“五部委”联席会议制度,严格实施一票否决权制和重大案(事)件责任查究制度等。在深化平安_建设的基础上,巩固提高现有成果,持续推进平安乡镇、平安村(社区)、平安家庭、平安校园、平安单位等创
11、平安活动。目前全县“平安村(社区)”238个,占村(社区)总数的95%;“平安乡镇”14个。努力实现基层平安创建全覆盖。 二、存在的问题(一)农村社会治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反差,导致农民心理失衡。受长期传统思想的影响,大量农民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期阶段,不能适应这种实际存在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暂时无法消除的城乡差距。在城市与农村生活水平反差较大,农村个人家庭差距拉大,尤其是在农村一些人靠投机钻营,以权谋私,违法致富又未受到“报应”的情况下,他们的价值观、公正观、道德标准便发生倾斜,从而放松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 二是农村地区基层党政组织职能弱化。农
12、村政治、经济一体的管理体制解体后,在各种社会矛盾纵横交错,基层党政组织对农村事务的调控职能大大减弱。主要表现在农民群众对基层党政组织依赖性减少,相当一部分党支部、村委会、治保会不起作用,一些基层干部素质较低,公仆意识淡薄,有的只顾干自家的活或外出干活。他们对群众要求解决的困难很少去研究,即使研究也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直接影响了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在农村的贯彻执行,也失去了预防违法犯罪的防线作用。 三是农村治安管理薄弱。由于我县大多农村地区整体经济水平不高,加之警力有限,致使治安管理的真空地带和薄弱环节。目前尽管实现了“一乡一镇一所”,但派出所警员较少,根本无力承担繁重的管理和对案件的查处任务。
13、一些民警基本素质不过硬,不会做深人细致的群众工作。基层工作艰苦,职能外的工作繁多,民警不安心基层。农村治保会、联防队建设不适应现实斗争的需要。在不少地方,预防和遏制违法犯罪的社会控制机制受到削弱,治安管理的存在问题突出。 (二)农村综治中心平台问题 一是认识仍需提升。各成员单位之间、各乡镇之间在领导重视程度、工作举措力度、工作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不平衡性。少数干部对社会治理工作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大量青年人外出务工,留守的基层村干部文化素质较低,基本的电脑操作都不会,综治中心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 二是基层综治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尤其是部分治安员、网格员、综治信息员的业务水平和工
14、作能力还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是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综治部门只是组织协调部门,大量的具体工作需要各职能部门去履行,但是这些部门与基层综治平台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对赋有行政管理权的职能部门仅有协商调配、提出建议的权力,以这种有限权力来管理广泛的事物显得力不从心。 四是偏远村级综治维稳信访工作站发挥作用不大,一旦发生矛盾纠纷和信访事件,认为乡镇级主要领导或者司法行政部门有能力解决,而群众对于村级工作站往往忽略。 (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群众对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认知率还不高。多数群众认为治安好坏是公安机关的事,只要发案就抱怨公安机关打击不力。案件可防性观念淡薄,治安参与意
15、识不强。 二是基层经费保障问题。部分警种专业力量缺乏,社区警务专职化的硬件保障问题,治安协管员、社区治安巡逻队的工资待遇和装备保障难以为继等问题,也都影响着治安防控工作的深入推进。 三、工作建议(一)农村社会治安相关工作建议: 一是法治教育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新形势下,农村的法治教育工作必须纳入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形成制度、强化措施、付诸实施。我们要求人民群众遵纪守法,首要的问题要解决人民群众懂法的问题,只有懂得了法律,才能逐步增强群众的法治观念、逐步树立起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在对群众进行普法教育的同时,更要加强乡镇、村基层两级干部的法治修养,努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逐步树立
16、起依法行政、勤政为民的自觉性,以规范的言行影响群众、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二是坚持打击违法犯罪是农村长治久安的重要手段。 要根据农村治安的特点和规律,始终坚持严打方针,把打击重点对准严重威胁群众安全感的杀人、绑架、抢劫犯罪以及危害农业生产、侵害农民合法利益的盗窃牲畜、农用机械、破坏电力设施的犯罪活动。对那些横行乡里、无恶不作、欺压群众的流氓恶势力,要敢于碰硬,毫不手软地坚决将其打掉。同时,要及时妥善地查处各类治安案件,防止“民转刑”案件,进一步稳定农村治安,为发展农村经济夯实基础。 三是进行专项治理是整治混乱村庄的有效途径。治安问题突出和集体上访案件多发生在混乱村庄。其特点是由于“两委”班子涣
17、散、村务财务混乱、宗族势力严重等引起的干群矛盾突出,治安秩序不好,对这些不安定因素,要采取综合措施,对治安混乱村庄进行集中整治。一是由乡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和部署,综治部门牵头,指导协调政法、组织、民政、信访等多部门参与,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工作队,进村入户,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限期整改解决问题。二是坚持“班子、经济、治安”一起抓,从解决班子入手,把解决治安、信访问题与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发展农村经济结合起来,实行“五位一体”综合整治。三是坚持“先治理、后规范”。在治乱的基础上,整顿班子,建章立制,实行乡镇村两级规范化管理,同时加强周边治安秩序和企事业内部管理,形成“以外保内
18、、内外结合、工农一体”的治安防范新体制。 四是加强治安巡逻,实行群防群治是预防犯罪的有效措施。在当前社会治安形势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农村的治安巡逻工作仍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乡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要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维护社会治安的积极性。根据各村的经济、治安等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常年坚持多种形式的治安巡逻。可义务轮流,也可集资固定专人。经济状况好的可进行有偿承包、经济基础不好的可推行户户联防。这种原始的却富有成效的群防群治办法,效果明显,事半功倍。 五是强化治安管理是维护农村稳定的一个重要前提。 要不断加大力度,强化治安管理。一是加强对重点人员管理,对顽固分子、治安危险分子等人员实行
19、严格管理,坚决控制在本地,严防其制造事端,并把外来人员纳入常住人口一体化管理,坚持教育、管理、服务相结合,坚持经常性管理和集中排查相结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做到严而不死、活而有序。二是加强对管制物品的管理,对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和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在生产、运输、销售、储存等各个环节要严格规章制度,严格规范管理,严格落实责任,坚决消除隐患。三是加强对特种行业、公共场所规范化管理,做到责任落实、制度健全、经常检查,并适时开展集中清查整顿,预防和减少各类问题的发生。 (二)社会治理工作和基层平台工作建议: 1、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加强乡镇综治中心建设,是应对维稳严峻形势的迫切需要和提高
20、基层执政能力的有效抓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平安是第一目标。事实证明,谁把“中心”建设好,作用发挥好,谁就能稳定,谁就会发展。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一定要认识到做好乡镇综治中心建设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充分认识人民内部矛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真正把“第一责任”落到实处,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各级党委、政府要继续以强有力的措施推动乡镇综治中心建设。要分别挂点“中心”建设,亲自指挥协调,解决“中心”建设经费投入、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建设等重大问题。 2、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三项机制”。一是建立排查预警机制。首先是及时排查。中心要在各村(社区)设立调解信息员,
21、采取“零报告”的方式,定期向中心报告矛盾纠纷情况,情况紧急的随时报告。在矛盾纠纷敏感期,开展专项排查活动,及时全面地掌握人民内部矛盾纠纷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抓早、抓小、抓苗头”,变“被动调解”为“主动调解”,把握主动权,实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的工作目标。其次是分级预警。对排查的情况,根据矛盾纠纷对社会稳定影响程度,分类定级,进行分级预警处置。对情况紧急,问题比较突出,容易激化成较大事件或中心认为有可能发生局面较难控制的械斗冲突事件、有可能发生群体性越级上访事件或其他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复杂矛盾纠纷事件列为一级预警信息,实行一级管理,并报告县政府组织调解
22、;对有不稳定苗头的纠纷,有可能出现小规模或中心有能力控制局面的械斗冲突事件、群体性一般纠纷事件列为二级预警信息,实行二级管理,由中心进行调解;对一般性、常见性的邻里纠纷信息列为三级预警信息,由村综治工作站进行调解。再次是果断处置。为了能及时果断处置矛盾纠纷,中心要实行领导轮流值班。对于突发性的、情况紧急易激化成刑事案件或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立即启动预警机制,由中心值班领导带领调处工作人员及时赶赴现场控制矛盾纠纷激化。 3、建立调处联动机制。即通过由中心对人民内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实行全程跟踪,实现中心各成员单位之间的联动,特别是需要联合调处的纠纷,在中心统一协调下,实行联合调解,共同建立调解纠
23、纷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村(社区)综治工作站。按照首接负责制,采用人民调解方式,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就地,不得把本地方、本单位的矛盾纠纷不经调处推向社会,不得把本级应该解决的问题推给上级。第二道防线是村(社区)综治工作站调解不成功的重大疑难纠纷,由乡镇综治中心组织专门小组接手调处。第三道防线是实行领导包案。专门小组调处不成功或一时解决不了的纠纷,可能成为“上省赴京”上访案件的,由中心指定“领导包案”,中心继续跟踪,力争通过调处方式解决重大疑难纠纷。 4、建立考评督办机制。各地方、各部门开展人民内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方面的组织建设、业务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考评,考评情况列入综治考评范畴,对纠纷突
24、出影响稳定的地方实行“一票否决”制。县、乡镇对实行了“领导包案”的纠纷案件,进行全程跟踪,调处工作结束后继续进行回访。对于处理问题不及时、方法不正确导致纠纷激化或造成群体性事件的,实行责任追究。 5、进一步加强宣传推广。要及时总结先进典型、创新经验、特色亮点,主动向上级部门和新闻媒体提供宣传素材,充分利用现代媒体资源,采取贴近群众的宣传方式,实事求是、扎扎实实地做好宣传工作。每个“中心”应摆放有关综治、信访、维稳、反邪教和普法等宣传资料, “中心(站)”工作人员还要结合接待来访群众和下访接触群众,随时随机宣传“中心(站)”的职能和作用,不断扩大“中心(站)”的社会影响,擦亮“中心(站)”品牌,
25、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有苦衷、有困难、有诉求、有纠纷就到“中心(站)”来解决”的意识。 (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及治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建议: 1、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力度。要统一认识,真正把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切实加强领导,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要加强对广大干部群众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参与治安防范的自觉性,动员社会方方面面共同参与,形成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强大合力,为县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构建新形势下的群防群治的社会网络。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
26、一项系统复杂的社会工程,仅仅靠公安民警、专职巡防队员、社会保安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重点是强化“三个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治安防范的良好氛围。强化政府部门的管理责任意识,加强人财物保障;强化群众的自防意识,提高群众参与治安防范的自觉性;强化企事业单位的社会责任意识,使企事业单位在治安防范中发挥积极作用。 3、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人防、技防、物防的建设力度。要把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和城市建设、社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将治安防控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规划,进行综合设计、同步规划和独立验收,提升城市基本治安防控功能。根据需要,编制治安防控体系专项工作经费,逐年推进治安巡逻、视频监控等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对社区、居民小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治安防范实行市场运作,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防控体系建设中去。最终建立政府主导、多元投入、整体推进的经费保障机制,适应新形势下社会治安和维护稳定工作的需要。 4、进一步加大培训工作力度。针对基层工作人员工作能力、业务水平亟待提高的问题,建议市、县、乡镇三级每年必须至少进行一次对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综治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不断适应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第 15 页 共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