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的教案.doc

上传人:Wo****Z 文档编号:30361750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的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的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的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的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的教案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的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叫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2、掌握共点力的平衡条件3、会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解决有关平衡问题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应用力的矢量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的能力2、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推理能力三、情感目标1、教会学生用辨证观点看问题,体会团结协助教学建议教材分析1、通过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怎样的状态是平衡状态,使学生全面理解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对于不同类型的平衡问题,如何依据平衡条件建立方程,对于学生来说

2、是学习中的难点(平衡系统中取一个物体为研究对象,即隔离体法处理;取二以上物体为研究对象,即整体法处理建立方程时可利用矢量三角形法或多边形法的合成和正交分解法来处理)教法建议1、本节例题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学习分析方法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动力学问题的一般分析方法,教学时可先回顾动力学问题的分析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迁移到静力学问题中去2、本节例题代表了两种典型的静力学问题建议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出小结。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节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一、平衡状态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由此可见,平衡状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静态平衡状态,此时,物体运动的速度 ,物体的加速度 ;另一种

3、是动态平衡,此时,物体运动的速度 ,物体的加速度。注意:1、物体的瞬时速度为零时,物体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例如,将物体竖直上抛,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其瞬时速度 ,但物体并不能保持静止状态,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将向下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物体此时的加速度 ,只有当物体能保持静止状态即其加速度也为零,物体才是处于静平衡状态2、物理中的缓慢移动可认为物体的移动速度很小,即要多小有多小,故可认为其移动速度趋于零,因此,习题中出现“缓慢移动”都可理解为物体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二、共点力如果几个力的作用点相同,或作用线(或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这几个力就叫做共点力三、共点力的平衡条件从牛顿第二定律知道,当物体所

4、受合力为零时,加速度为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即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解物体的平衡问题的程序是:确定平衡体,作出受力图,正交分解好,定向列方程。第一步确定研究对象,根据题意将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或结点作为研究对象,通常用隔离体法将确定的研究对象从它所处的环境中隔离出来但有时要将研究对象连同它的关联物一起作为研究系统(整体法),反而运算方便,请注意研究下文将要给出的例题。第二步进行受力分析,作出研究对象的受力图这一步是解题成败之关键,务必细致周到,不多不漏(判断分析的力是不是正确,可用假定拆除法和条件法来处理)第三步建立坐标系或规定正方向如何建立合适的坐标系,要看问题的已知量、未知量而定原则是要使力与坐标轴的夹角简单而明确,这样可使方程明快坐标设置不当,会引起需要使用三角中的和差化积、半角倍角公式等运算工具,使计算大为繁冗一般选未知量的方向为坐标系的正方向为宜,建立坐标系后,把不在坐标轴上的力用正交分解法分解到坐标轴上,并画出其分力的准确图示备用第四步根据物体平衡的充要条件列出平衡方程组,运算求解对结论进行评估必要时对结论进行讨论高中一年级物理教案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