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服饰文化的变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满族服饰文化的变迁.doc(4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满族服饰文化的变迁满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有10682262人(2000年),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及北京、天津、上海、西安、山东、宁夏、内蒙古和新疆等省、市、自治区,与汉族杂居。满族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少数民族之一,它建立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族贵族所建立的清朝,统治中国长达近三百年,晚清又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封建社会末期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闭关锁国到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直至今日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的历史进程中,满族的社会、经济、文化都经历了巨变,满族服饰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中也有自己发展变化的轨迹。满族及其先世的服饰元素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众所周知的
2、旗袍、坎肩、马褂等在近现代已被国人普遍接受,并成为中华民族服饰的典型代表。从整个服装发展的历史来看,清代服饰的形制,在中国历史服饰中最为庞杂、繁缛,规章制度也多于以前任何一代。清代服饰是以满族贵族、八旗子弟为主要穿着群体的宫廷官定服饰,主要体现着满族先祖女真人的服饰文化特征;清代满族民间服饰显示出各民族之间相互借鉴与吸纳的文化特征;近现代的满族服饰则是在多民族文化融合与创新的过程中发展和变化着。一、满族先祖服饰 服饰可以说是人类物质文化水平发展的一个直接的标志和体现,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笼统地说,一个地区或者是一个国家、民族,服饰文化发展的水平就标志着这个地区或者是国家、民族文化
3、艺术的发展水平,标志着其文明程度的高低。一个民族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服饰,对于其他民族来说是一种区别的标志,对于本民族而言却是互相认同的旗帜、集结的纽带。而这一切,都是由于人类历史传承发展的“本能”。形成某种民族服饰的原因是复杂的,满族的服饰首先是出于实用,然后才有美的追求。它不仅受地理环境、经济方式及生活习惯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也受民族心理、审美观念和传统习俗等主观因素的约束。仔细研究分析满族先祖服饰的文化遗产,能使我们对于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所传承的服饰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并能发现清代及今天的满族服饰文化同其先祖的服饰文化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 满族是公元前16世纪初开始形成的一个民族,它的名称
4、是在明代末年(17世纪初)才出现的。但是它有着悠久的历史,追根溯源,可上溯到三千年前的肃慎人。先秦古籍中所记载的生活在商周时期的肃慎人(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3世纪),就是满族的最早先人。汉代以后,不同朝代的史书上分别记载的挹娄(汉、三国、晋)、勿吉(南北朝)、靺鞨(隋、唐)、女真(辽、宋、元、明),是肃慎的后裔,也是满族的先人。满族作为一个新生的民族,并不完全等同于他们的先祖,她是从肃慎到女真,经过多次分化与融合形成的民族。相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满族无可选择地继承了其先祖的文化传统。满族服饰与女真人的服饰是一脉相承的,与肃慎到女真这一时期的服饰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不等同于女真时期的服饰
5、文化。她不仅仅继承了女真服饰文化,且在满族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变化着。在满族服饰文化中,可以找到许多从他们先祖那里继承下来的痕迹,其中一些内容已成为满族服饰文化发展的基因和核心,服饰文化的种子从先祖那里就已经种下了。满族先祖有火葬的习俗,加之在金代以前,满族作为少数民族存在,年代距今过于遥远,服饰尤其是织物质料远不及陶器、铜器那样久存不朽,相对来讲资料比较少,只得借助于器皿纹饰、文献中的只言片语等资料以及依据他们当时的社会性质、社会经济、政治、与中原的往来、社会生产与风俗、同期的中原服饰的发展等方面来研究它的发展轨迹。 (一)肃慎、挹娄、勿吉、靺鞨时期的服饰在满族先人肃慎时期,由于生产
6、力水平的低下,地理位置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服饰只是起到遮体护身的作用,人们依社会生产方式来获得服装的材料,服装的形制也比较简单。服装面料主要来源于猪皮、猪毛、貂皮等兽皮。夏季,人们就地取材,身上围的是野兽的皮毛。围披皮毛就是古代服装的形制。肃慎人用猪皮做衣服,以御风寒,且已懂得用(猪)毛来织布,用经尺余的布来蔽前后。“肃慎人,无牛羊,多畜猪,食其肉,衣其皮,绩毛以为布。有树名雒常,若中国有圣帝代立,则其木生皮可衣”;“俗皆编发,以布作襜,经尺余,以蔽前后”。“夏则裸袒,以尺布蔽其前后”。到了后期,肃慎人已经有了最初的手工纺织技术,能将毛皮纺成线,织成布,皮毛以猪皮和貂皮为主。左袵是肃慎时期服装的
7、特点之一。史料记载中原地区称胡服皆左袵;冬季他们用厚厚的猪油涂在身上抵御寒冷。由于北方地处寒带,穿皮衣、戴皮帽是肃慎人依自然条件而形成的穿着习惯;发式则“俗皆编发。”挹娄是古代肃慎族的后裔,古代肃慎在汉魏时期称为挹娄。挹娄人已经会用麻来织布,但普遍的还是用猪皮做衣服。赤玉是用来做装饰品,好貂皮主要用来做衣服,冬天御风寒是用猪油涂身,夏天基本上是裸体的,承袭了肃慎人的习俗。这一时期出现了袍即清朝旗袍的前身左袵、窄袖(便于狩猎和活动)、交领,领、袖、下摆处以沿边装饰(主要是毛边)。出现了单层夹衣、短袖衫、短上衣。 勿吉的族称,大约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始见于魏书。“勿吉国,在高句丽北,旧肃慎国也。”勿
8、吉,是肃慎族继肃慎、挹娄之后的又一称呼。勿吉族的社会组织、经济发展状况、风俗习惯等方面都与肃慎、挹娄大体相同,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为进步,但在大多数领域还只是量的增加,尚未达到引起服饰变革的程度。勿吉时期的服饰基本上承袭了先人肃慎和挹娄的服饰习俗,在生产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服饰,服饰开始讲究起来。勿吉人不单单是利用兽皮来制作衣服,还进一步用植物纤维来纺线和织成布帛,增加了衣服的面料品种。“妇人则布裙,男子衣猪犬皮裘”,“头 插虎豹尾,善射猎”。“裙”和“裘”在款式上已不是仅仅满足于实用,已经萌生了对美的追求;将虎尾、豹尾插于头上,一方面是显示他的善战勇猛,另一方面将其作为一种装饰品
9、,说明随着勿吉族社会经济、政治、生产的发展,服饰也随之发展而变化。靺鞨是勿吉在隋唐时期的转称。黑水靺鞨的服饰习俗基本上是在勿吉习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妇女穿布衣,男子穿皮衣,衣料主要以猪狗皮为主。 “妇人服布,男子衣猪狗皮。”黑龙江省宁安县东康二号房基址,发现了骨锥、骨针、骨纺轮。由此可见,靺鞨人的“服布”,是有相当一段历史了。从“男子衣猪狗皮”来看,皮服还是主要的。后因和汉族接触渐多,渐随中原风俗,但仍保持着民族特色。头饰主要用野猪牙、野鸡的尾插在头上作为一种装饰品。新唐书黑水靺鞨载:“俗编发,缀野豕牙,插雉尾为冠饰,自别于诸部”。 “善射猎,土多貂鼠、白兔、白鹰”。靺鞨人是一种前剃后辫的发饰
10、,编发即辫发。粟末靺鞨建立的渤海国,是满族先祖建立的第一个民族政权,它为后来女真人建立的金朝、清朝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服饰更是深受其影响,这时渤海人的服装已与唐朝服装十分接近了。1980年发掘的渤海贞孝公主墓(公主死于公元792年)壁画,说明当时的渤海人穿各色圆领长袍、腰束革带、足着靴或麻鞋。惟一与唐朝服饰不同的是头饰,即除了戴幞头的外,还有梳高髻、扎抹额的男子,幞头的样式也与唐幞头略有不同。渤海国也有百官的章服制度,规定三秩(相当于唐之三品)以上服紫、牙笏、金鱼;五秩以上服绯、牙笏、银鱼;六秩七秩浅绯衣、八秩(九秩)绿衣、皆木笏。靺鞨时期,服装面料已经由最初的毛皮、麻布,发展到了毛、柞蚕丝。纺
11、织业相当发达。渤海境内盛产细布、布和白拧,显州(今吉林和龙一带)的麻布颇富声誉。沃州(今朝鲜咸镜南道)以织绵著称,龙州(今黑龙江宁安)则以织绸闻名。有锦罗、绸、缎、纱、绢等,向唐朝进贡的“鱼牙绸”“朝霞绸”相当精美。纺织技术进一步细化,麻布分粗布和细布两种,细布颇为精好,曾作为地方特产贡献于后唐,是与契丹交易的主要产品。 (二)女真时期的服饰女真族称初见于903年(唐天复三年),其族源与靺鞨,与前面的肃慎、挹娄、勿吉乃一脉相承。女真族主要由黑水靺鞨发展而来。辽女真时期,女真族还是处于经济比较落后的阶段,服饰上主要承袭前代的习俗,仍采用毛皮、麻布及少量的丝织品作为服饰的主要原材料。“衣服是用麻布
12、或皮制作。贫者用牛、马、猪、羊、猫、犬、鱼、蛇的皮,或以獐、鹿、麋皮做袴做 衫。”“富人春夏以纻丝绵为衫裳(也用细 布),秋冬貂鼠、青鼠、狐貉皮或羔皮为裘”辽女真人喜欢穿白色的衣服。没有桑蚕,因此很少丝绸。贵贱仅以布的粗细为区别,在服饰上已经有贫富等级的差别。辽女真时期的男子服饰为短而左袵,圆领,窄袖紧身,四开气。女真族妇女则着左袵长衫,系丝带,腰身窄而下摆宽,成三角形。妇女上衣称大袄子,短小形式,无领,至膝以上或至腰部,对襟侧缝处下摆开气,袖端细长有袖头,衣身较窄小。颜色以白、青、褐色为主。此时袖端的袖头即为后世旗袍箭袖的最初形式。下身穿锦裙,裙去左右各阙二尺许,以铁条为圈,裹以绣帛,上以单
13、裙袭之。窄袖衣是当时妇女较为流行的一种便服,对襟,交领,左袵,窄袖,衣长至膝。领襟上加两条窄窄的绣边装饰。妇女的裙前后有四幅、六幅等,前后左右开叉,便于行动。女真人两耳垂金、银环作为装饰。发式和契丹人不同,男人剃去头顶前部的毛发,仅留脑后发,梳成辫,用色丝系之。 富者还用珠玉加以装饰。妇女则“辫发盘髻”。中国服饰文化在公元11世纪至14世纪这段时间,又一次出现了胡汉合流。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与内涵丰富的汉族文化在不断地碰撞、摩擦和递进,先是互相排斥,再互相融合,然后在融合中得到发展,不可逆转地形成了一些全新的文化元素。金代女真服饰就是在这种环境下继承和发展与融合的。金代女真人的服装逐渐趋向于汉化
14、或辽化,即趋向于繁奢。金代规定的常服是辽服,辽服并不是契丹固有的服装,而是入主中原后,融合汉族服装而形成的。“辽的衣冠制度,有他本族的服饰,又 采用汉族的服饰。”由于金代作为一个朝代载入历史史册,加之近些年来不断出土的金墓、绘画(壁画、石崖摩刻)和出土的砖俑等考古文物,为研究金代服饰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金代的女真服饰在民族服饰,尤其是在满族服饰发展的历史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从服装的款式到色彩,从面料到佩饰,从冠服到常服都反映了北方民族的生存环境、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审美意识和宗教等,体现着时代的进步以及对后世服饰的深刻影响。金代女真服饰发展的脉络:建国后服饰基本上承袭辽制,服装仍较为朴素
15、;进入中原地区后,受汉族的影响,服饰渐趋奢华,逐渐汉化。总的说来,金代女真服饰既有本民族自己的特色,又融合了汉族和契丹族的优秀成分。金代女真服饰不但继承了汉族在历史上衣着的长处,而且还把自己民族经历过检验、实践,证明既适合于生活需要、又有民族特色的东西保留了下来,为后来的后金、清朝的服饰奠定了基础,培育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种子。金代女真服饰主要分为冠服和常服两种。冠服为官员所穿用,有等级制度的规定。金代官服的基本款式为窄袖、盘领、缝掖、即掖下不缝合,前后襟连接处作折裥而不缺胯。上自皇帝的冕服、朝服,皇后的冠服,下至百官的朝服、常服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百官参加朝会,则依品级,分别着紫、绯、绿三
16、种服色,文官加佩金、银鱼袋,卫士、仪仗则戴幞头,形式有双凤幞头、间金花交脚幞头、金花幞头、拳脚幞头和素幞头等。男子常服主要有四种:带、巾、盘领衣、乌皮靴,此为金代男子服饰的通制,从大量金墓壁画和阿城齐国王墓出土的服饰实物就可以得到证实。带也称吐鹘,是男子袍服的腰间束带,带上所嵌之物为:“玉为上、金次之,犀象骨角又次之。銙周 鞓,小者间置于前,大者施于后”;15 巾以皂罗若纱为之,上结方顶,折重于后,巾又称幞头,沿袭宋代之物。在金代官服中,仪卫中多见各式黑色罗纱幞头;金代男子袍服用盘领、窄袖、左衽,其服长至小腿部位,以便于骑乘;金代人所穿鞋履为乌皮靴。在反映金代服饰制度的史料中,亚沟石崖摩刻、山
17、西岩上寺金墓壁画,金代张瑀所作文姬归汉图中的人物形象中都有穿乌皮靴的遗迹。妇女常服为上衣着团衫,直领而左衽式,在腋缝两旁作双折裥。用黑紫或黑及绀诸色。前长至拂地,后裾则托地余尺,用红绿带束之,垂至下齐。金代妇人大多喜爱金和珠玉首饰,常戴羔皮帽。一般妇人首饰不许用珠翠钿子等物,奴婢只许服絁(shi 二声)、(chou)、绢布、毛褐等。金代妇女服饰中有一种特殊的形制,“妇人服襜裙,多以黑紫,上编绣金枝花,周 身六襞积。” “裳曰锦裙,裙去左右各阙二尺许,以铁条为圈,裹以绣帛,上以单裙笼之”,实际上是以铁条圈架为衬,使裙摆扩张蓬起的裙子,虽与欧洲中世纪贵妇所穿铁架支衬的部位不同,但是,从河南焦作金墓
18、壁画中的妇人服饰图像和阿城齐国王墓中出土的服饰来看,它体现出了一种特殊的服饰美,即金国试图通过服饰款式的改变,来达到华丽的目的,这一点在中国古代服饰发展史上是十分独特的。金代女真人妇女发饰为辫发盘髻,男子是髡发,辫发垂肩,与契丹的样式不同。 元朝建立后,女真族由统治民族转变为元朝统治下的东北民族之一。由于元代史书中关于女真族的记载较少,有些问题只能根据金代、明代有关女真人的记载进行推断。按照文化变迁的传承性的规律来看,元代女真人仍采用传统的皮毛作为衣料,夏季用麻布。服装形制基本承袭了金代民间女真人的服装式样。 在明代,汉族的经济文化对女真族的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传统的皮料仍然是明代女真人主
19、要服装面料的来源。此外,明女真通过朝贡和马市获得了新的服装面料,绢、布、缎均成为新增添的面料之一,明代建州、海西女真“善缉纺”,是满族先祖传承下来的手工工艺,这为后来纺织业的发展起到了启蒙作用。织蟒缎、帛子、补子、金丝、缂丝、做精细闪缎都有了生产与提高。以前襟的纽扣代替了几千年来的带结。袍子的领子为盘领状,因此称“盘领衣”。窄袖,衣长至膝,领袖下摆均有缘边;大袖衫的式样为盘领式对襟,衣襟宽三寸,用纽子系结衣襟;长袄、长裙的式样为盘领、交领或对襟,领子上用金属扣子系结。 二、清代服饰制度清朝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发展的鼎盛时期,是中国重要的历史阶段。清朝上承明朝中晚期封建社会强劲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
20、权急剧加强,经济领域出现崭新的资本主义萌芽;下接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全面巅峰之后的社会转型。清朝在其相对短暂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社会业绩。因此,服饰作为清朝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呈现出由初期发展到鼎盛时期再到走向衰落曲线发展的一种状态。清代服饰以浓郁的满族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装饰风格,曾经盛行近三百年时间,并对近现代服饰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我国服饰发展史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从整个服装发展的历史来看,清代服饰的形制,在中国历史服饰中最为庞杂、繁缛,条文规章也多于以往任何一代,是中国服饰沉淀、固化的时期。而清代服饰是以满族服饰为基础,又采纳了汉族服饰的某些服饰元素发展起来的,清代服饰中的
21、满族成分大于其它任何民族,也是起主导作用的影响因素。清代服饰文化的产生与满族形成的历史及清入关前后所处的社会背景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清代服饰制度主要指由满族贵族建立起来的清王朝统治者,包括皇帝、皇后、王公大臣等在不同场合、不同环境中所穿用的服饰。因其服饰制度的制定是以统治者的主导思想为主,而清代统治者又是以满族贵族为主体,因此,清代的上层服饰可以说是以满族服饰为主要特点,融入了汉族(主要是明代的服饰)及其他民族(以蒙古族为主要对象)的服饰元素而建立的服饰制度,是封建服饰制度融汇、创新与发展的阶段。清代服饰制度的确立,有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 的历史过程,从17世纪初叶开始(天命元年),至18世纪中
22、叶(乾隆三十一年)皇朝礼器图校勘完成,整整花费了150年时间,历经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等朝,经过6位皇帝的不懈努力才算大功告成。就时间而论,清代冠服制度形成于入关以前,创立于顺治之初,确定于康熙、雍正年间,至乾隆朝日臻完备,直到清末无大的改动。顺治时期,在天命、崇德定制的基础上,清统治者对王公文武百官的冠服做了进一步的调整。据顺治元年(1644年)10月开始至乾隆三十二年,共更定和增定王公大臣、各级官员及后妃等衣冠制度,达33次之多,而且所定范围之宽、内容之详、品级之显著,都是前所不及的。清代服饰制度的发展脉络来看,服饰的等级规定主要体现在:服式上,不同身份的人穿着不同服式
23、的衣服;服装色彩上,按照礼制,有尊卑贵贱的区分;纹饰的不同是统治阶级衣服外在区别的主要标识;衣料质地讲究档次。三、清代官定服饰清朝是继元朝之后第二个由边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起来的统一的多民族封建王朝。同时它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终结并与近代历史开端融贯一体的重要时期。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与时代背景,赋予了清代社会生活以浓郁的汉族与各民族之间文化相互交融的鲜明特色和风习时尚多元、多变的风格品韵。清代统治政策的适时调整,客观上也对满汉文化合流产生了促进作用,进而影响着服饰风俗逐步形成了彼此融合、互为渗透的格局。融合的结果又导致文化风尚的丰富多彩与多样统一,故而清代的服饰风尚在前代基础上,又顺理成章地表现
24、出既因循承袭又因时而变,既多元竞采又尚美趋同的多样统一的特点。官服即官定服饰。清代的官服自上而下有皇室、皇太子、皇子及亲王以下至奉恩将军、公主等的夫君如固伦额驸(汉族称驸马)等皇族的宗室及戚属。此外异姓封爵的有民公、侯、伯、子、男、文武一品至九品的官员等等。他们的冠服,都按级别等差穿用。因其清朝的统治阶层主要是由满族贵族组成,所以清代的官定服饰也体现着满族统治者的思想,反映着满族的民族特征和特色。同时清朝也存在汉族官员在清统治阶层占有一定的比例,清朝官定服饰也同时是汉族服饰的一种体现。因此,可以说,清朝的服饰制度是满汉结合的最好例证。虽然在制定的过程中有过激行为,但在历史的进程中,民族间的相互
25、融合、相互交流是一个永远不变的主调。继承与创新、融合与再生是贯穿满族服饰的一条主线。清代服饰制度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按等级划分,体现出封建社会的君臣有别贵贱分明,同时也是封建制度下的等级制在服饰上的一种体现。 (一)冠饰清代官定服饰中的冠饰主要分为朝冠、吉服冠、常服冠、行服冠、雨冠几种,根据时间、场合、环境的不同佩戴不同款式的冠饰。清代的冠饰是与历朝历代均不相同的冠饰。它自成体系,与传统冠饰大相径庭。它体现了满族贵族统治阶级的思想和本民族的特色。清代的女冠造型别致、装饰精美,在工艺制作上达到极致。清代的冠饰是服饰等级制度中主要的体现部分,它以冠顶、冠饰、冠的质地等作为区别身份地位、品阶等级的象征。
26、朝冠是帝后君臣在举行驾礼庆典和吉礼祭祀活动之时所配戴的礼冠。朝冠分冬朝冠和夏朝冠两种,冬朝冠也叫暖帽,即秋、冬所戴;夏朝冠也叫凉帽,即春、夏所戴。朝冠分男朝冠和女朝冠两种。乾隆朝规定,佩戴冬朝冠的时间为阴历9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夏朝冠的佩戴时间为3月15日-9月15日。其中,每年阴历9月15日或25日前、上元之后戴熏貂(黄黑色)皮冠,11月朔至次年上元戴黑狐皮冠;吉服冠是帝后妃嫔、王公大臣、文武百官以及公主、命妇等在举行“筵宴、迎銮”、冬至、元旦、庆寿等嘉礼及某些吉礼、军礼活动时,穿吉服时所戴的帽子。它和朝冠一样,也分为男吉服冠和女吉服冠;常服冠是清代男子特有的一种冠饰(在清代,女性不参
27、加各种祭祀和某些庆典活动),它是君臣在各种祭祀和庆典活动以及平时做事所戴的冠饰。君臣的常服冠和其吉服冠一样,分为冬常服冠和夏常服冠,即凉冠和暖冠两种。冬常服冠是秋、冬两季所戴的暖帽。夏常服冠是春、夏两季里所戴的凉帽;行服冠是君臣在巡幸、大狩、出征等活动时所戴的帽子。君臣的行服冠分为冬行服冠和夏行服冠两种;雨冠在明代时称雨帽,形如方巾,周围加三寸宽的檐,也有用竹胎为表的,施上黑漆如高丽的帽子。雨冠是清代男子特有的冠饰,是君臣在朝会、祭祀、巡幸、大狩、出征等一切聚集活动时,遇雨雪所戴的帽子(遇雨雪时,把雨冠套在所戴的冠上。除此之外,君臣在祈雨时亦戴雨冠)。雨冠因所戴人的身份、地位不同,其制度也有所
28、差别。 (二)服装按照清代冠服的分类,可将服装分为袍、服、褂、裙裳四个类别,这些服饰明显区别于前代宽衣大袖的服饰形制,它体现了满族游猎民族的特点,但同时也有沿袭明朝及前代的服饰。清代距离我们现代时间不算久远,文献典籍保留的比较好。清代宫廷服饰是礼节规矩多、规格高、规定繁重的部分,因此,本论文将不一一列举出来,仅选出几类具有代表性的服饰来作一描述和研究。1.袍袍是北方民族传统的服饰之一,它改变了中原汉族长期以来上衣下裳的服装形制,袍的设计更符合北方民族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清代的袍服主要包括朝袍/朝服、吉服袍/龙袍/蟒袍、常服袍和行服袍。朝袍即朝服,是帝后王公大臣在朝会、祭祀之时所穿的礼袍,其上皆织
29、、绣符合其身份等级的图纹,以图纹来别亲疏、辨等威。其形制为圆领、 马蹄袖、披领紧身窄袖右衽;吉服袍,又名嘉服或龙袍、蟒袍。帝后大臣的吉服袍,不仅底色有一定的区别,而且袍上皆织、绣有符合其身份等级的图纹,以其底色、图纹来区分远近亲疏和等级。其形制为圆领、马蹄袖、上衣下裳相连属的右衽窄袖紧身直身袍。宗室皆为前后左右四开气,其余文武官员均为前后两开气。男吉服袍皆无接袖,其制度皆为一种,不分冬、夏,只有单、夹、棉、裘之分。女吉服袍有接袖,这是女吉服袍有别于男吉服袍的地方、用绸、缎、缂丝、纱及单、夹、棉、裘袍制成;常服袍是帝后君臣所穿的圆领,马蹄袖,上衣下裳相连属的右衽窄袖紧身直身袍。常服袍多以暗花织物
30、为面料缝制而成,用色及花纹均在符合自己身份的范围内随其所欲。其袍式与吉服袍相同。有棉、夹、单、裘四种,根据季节的变化而更换。其袍裾宗室为四开气,其余皆为两开气;行服袍是一种圆领、马蹄袖上衣下裳相连属的右衽紧身窄袖直身袍,是君臣在巡幸、大狩、出征等活动时所穿的一种大襟长袍。行服袍的形制与常服袍相似,只是比常服袍短十分之一。为了方便乘骑,此袍的右裾在一尺处被剪断,缝制好之后,再用三组纽绊把被剪下的右裾与袍的右裾相连接在一起,既可分又可合,故又称之为“缺襟袍”。这是常服袍的独到之处。袍皆为前后左右四开气,有棉、夹、单、裘四种,随季节时令而更换。圆领,为金代盘领之遗制,第一扣在喉下,第二扣在腋下,一二
31、两扣之间成一直线。后来移改第二扣在右肩窝,第三扣在右腋下,构成不等边尖角的曲线。今天一般袍服的领型与此相同。 衣服的大襟。2.服服主要包括端罩、衮服、补服和雨服。端罩是清代满、汉官礼服之一,皇帝至文三品、武二品官员及一至三等侍卫专用服饰,是一个特殊的衣服品种,冬季罩在龙袍或蟒袍之外,以代补服。补服是皇帝及文三品、武二品官及三等侍卫以上大臣在春、夏、秋三季里所穿的朝褂和吉服褂,而端罩则是他们在冬季里所穿的朝褂和吉服褂,只是称呼不同而已,它和现代女士所穿的裘皮外套相似。其形制为宽松式对襟裘皮外褂,皮毛翻露于外,缎里,圆领、无领、平袖过肘,衣长及膝,左右各垂两条带子,下端宽而锐,色与里,视品秩而别,
32、不得僭越滥服;衮服只有皇帝服用,穿的场所也不多,仅用于祭圆丘、祈谷、祈雨等。颜色用石青色,绣五爪正面金团龙四团,有棉、夹、纱、绸之制,冬裘、夏纱适时穿用,此服是在汉族固有的衮服而加以改变的;补服也叫做“补褂”,是清代的礼服。皇帝穿衮服、皇子穿吉服褂/龙褂时,王公大臣和百官穿补服相衬配,由于穿用场所和时间较多,是清代文武大臣和百官的重要官服。补服的基本形制均为石青色,前后各缀有一块补子,圆领、对襟、平袖、袖与肘齐,衣长至膝下(比袍短一尺许),门襟有5颗钮子的石青色宽松式外衣,因此有“外褂”或“外套”之称。补服主要的特点,是用装饰于前胸和后背的“补子”的不同纹饰来区别官位高低,即两块绣有文禽和猛兽
33、的纹。清代补子的纹样如下:亲王、亲王世子五爪金龙四团,郡王五爪行龙四团,贝勒四爪正蟒二团,贝子、固伦额驸四爪行蟒二团,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驸、民、公、侯、伯四爪正蟒方补(前后各一);文一品仙鹤方补(前后各一),文二品锦鸡方补,文三品孔雀方补,文四品云雁方补,文五品白鹏方补,文六品鹭鸶方补,文七品方补,文八品鹌鹑方补,九品、未入流练雀方补,都御史、副都御史、给事中、御史、按察司各道獬豸方补;武一品、镇国将军、郡主额驸、子麒麟方补,武二品、辅国将军、县主额驸、男狮子方补,武三品、奉国将军、郡君额驸、一等侍卫豹方补,武四品、奉恩将军、县君额驸、二等侍卫虎方补,武五品、乡君额驸、三等侍卫熊方补,武六
34、品、蓝翎侍卫彪方补,武七、八品犀牛方补,武九品海马方补,从耕农官彩云捧日方补,神乐署文舞生袍用方镧,销金葵花,和声署乐生则绣黄鹂;雨服是清代男子特有的服饰,它是沿袭明代的雨衣制度而来,是君臣在朝会、祭祀、巡幸、大狩、出征等一切聚集活动时,遇雨雪所穿的一种用来防雨雪的服饰,所以叫雨服,由雨冠、雨衣、雨裳三部分组成。3.褂清代的褂分为朝褂、吉服褂、常服褂、行服褂。朝褂是后妃、宫眷下至七品命妇于朝会、祭祀之时套在朝袍外面穿的一种礼褂,唯女性所有。其形制为圆领、对襟、无袖大褂襺。其褂皆为石青色,镶片金缘,领后垂不同颜色的彩绦,主要有明黄色、金黄色和石青色之分;吉服褂是穿在吉服袍外面或单穿的礼褂,又名龙
35、褂和补褂。帝后大臣的吉服褂,皆为石青色,在石青色面料上织、绣符合其身份、地位的图象征识“补子”,补子有圆补和方补之分,其形制为圆领、对襟、平袖紧身窄袖;常服褂是套在常服袍外面穿的圆领、平袖、对襟褂,其形式与吉服褂相同。君臣的常服褂,皆无补子,均以石青色暗花织物为面料缝制而成(即本色地,本色花,花地同色)。裾皆为左右两开气。褂也有棉、夹、单、裘四种,根据季节的变化,而更换不同质地的常服褂;行服褂是套在行服袍外面穿的短褂。行服褂的基本形制为圆领、对襟、平袖紧身窄袖素地短褂,长与坐齐,袖长及肘,胸前以纽扣或带子系结,有明黄、金黄、石青、白、红、蓝诸色,或以别色镶缘,以别等级与部属,有棉、夹、纱、裘,
36、各惟其时。4.裙、裳朝裙是清代后妃下至七品命妇于朝会、祭祀之时穿在朝袍里面的礼裙,均以缎为面料。用料均为正幅,不偏、不斜、不杀,有襞积;行裳是系于行服外的一种类似围裙的护腿。系于腰上而垂于膝下。形制为左右各一幅,两幅皆不相连接,其前面平直,后面中丰而上下削。冬季用鹿皮或黑狐皮制成;雨裳是在穿雨衣时系在腰间而垂于膝前的一种护腿,类似围裙,相当于雨裤的雨具。以防雨水、雪水从雨衣的前襟或前裾流入内衣。(三)佩饰佩饰是指佩戴在人体各个部位的装饰品。它虽不是服饰的主体,也不以实用为目的,但却往往是一个民族、一个人服饰的精华所在,是人们审美心理、价值观念最直接、最重要的体现。因为它所用的材料多是人们所能得
37、到的最珍贵,或在情感、意识上认为是最珍贵的东西,制作技艺上集中体现了人们的智慧,最大限度地反映了人们所拥有的工艺技术水平。清代佩饰具有原料复杂的特点,竹、木、藤,有羽毛、兽骨,有海贝、珊瑚等海生物,有皮毛、布帛和丝绸,还有金、银、铜、铁、玉石、珍珠、琥珀、玛瑙、翡翠等等。下面从头饰、项饰、胸腰饰、足饰5个方面分别加以叙述。 1.头饰头饰是指整个头部的装饰。它在各民族的首饰中又是最主要、最丰富的部分,同时也是最有特色的部分。清代头饰是区别于以往任何朝代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耳饰是头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满族服饰的标志之一。清代的耳饰主要包括耳坠、耳环。上至皇太后,下至七品命妇,皆左右耳各戴三具耳
38、坠,俗称“一耳三钳”,所谓“一耳三钳”就是在每只耳朵由上至下扎三个耳眼。上至皇太后,下至七品命妇佩戴的耳饰,皆为三具纵向排列。清代官定的耳饰,以每具衔东珠的等级、每具的饰物为区别的标志;金约是清代后妃至命妇穿朝服时佩戴在朝服冠下檐处的一种圆形类似发卡的装饰品,其上饰以不同数量的珠宝,以此作为区别身 份、地位的标志。金约以镂金云的数目、其上的饰物,金约后系的结的不同规定来进行区分等级;满八旗贵族妇女,平日梳旗头,穿朝服时戴朝冠,穿吉服时戴吉服冠,还有一种类似冠的头饰是在穿彩服的日子里戴的叫作钿子。钿子实际等于是一种珠翠为饰的彩冠。前如凤冠,后如簸箕形,上穹下广,以铁丝或藤作胎骨,制成骨架,网以皂
39、纱、黑绸、线网,或以黑绒及缎条罩之。前后均以点翠珠石为饰,佐以绫绒、绢花和各类时令鲜花。戴在头上时顶往后倾斜。钿有凤钿、常服钿两种。凤钿材质有金、玉、红、蓝宝石、珍珠、珊瑚、琥珀、玛瑙、绿松石、翠羽等。钿子实为明代遗存的冠饰;顶戴是清朝官服制度中特有的一种标志品序的方法,是清朝有别于以往任何朝代的佩饰之一。顶戴俗称“顶子,”是清朝有官爵者所戴冠顶镶嵌的宝石。按照清代服饰制度的规定,清朝从皇帝到各级官员,无论是穿礼服、吉服或是常服,都要在所戴朝冠或吉服冠的冠顶之上镶嵌各色宝石和素金,以表示出本人的品官等级,以辨等威。顶子的原料以宝石为主,颜色有红、蓝、白、金等。不同的材料和颜色是区别官职的重要标
40、志;清代的翎子分为花翎和蓝翎,花翎是用孔雀的翎毛制成的,俗称孔雀翎,翎尾端有象眼睛而极灿烂鲜明的一圈斑纹,叫做眼。有单眼、双眼、三眼花翎之别,以三眼为最贵,没有眼的叫蓝翎。翎子插在翎管内,翎管长约两寸,是用白玉、珐琅或翡翠做的,借此安装翎子。 2.项饰项饰也称颈饰,是指挂在脖子上的装饰品。清代的项饰主要有挂珠、领约两种。挂珠分为朝服珠、吉服珠、常服珠。在清代,什么人应佩戴朝珠、佩戴何种质地的朝珠及其朝珠的佩戴方法等均有着严格的规定。领约是清代后妃至命妇穿朝服之时,佩戴在朝袍披领之上的一种圆形类似项圈的装饰品,其上饰以不同的珠宝及垂不同颜色的绦以示区别。3.胸腰饰彩帨是清代后妃至命妇穿朝服之时挂
41、在朝褂的第二个纽扣上垂于胸前的长条巾式饰物,是一种装饰品,长约1米上下,上窄下宽,上端有挂钩和东珠或玉环,挂钩可将彩帨挂在朝褂上,环的下面有丝绦数根,可以挂箴(针)管、小袋子之类,下端呈尖角形的长条,它以色彩及有无纹绣来区分等级。彩帨是以不同颜色的绸做成,形状有些似领带。根据佩戴者的身份、地位的不同,上面有的绣制花纹,有的则不绣制花纹,用色及绦的颜色也不相同;腰饰也是装饰部位之一,它是人体的中间部位,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腰饰本身就成为既实用又有装饰意义的服饰佩物,人们常要对其加以精心的制作装饰。另外,由于腰带所处的特殊位置,人们又往往把它作为一种工具,在上面悬挂生产生活中常用的器物和各种
42、装饰品。清代,腰饰的实用功能已经消失,而是作为一种象征,一个符号,身份和地位、财富与职位的标志。清代的腰饰主要有朝服带、吉服带、常服带和行服带。4.足饰清代足饰也是最有民族特色的服饰之一,因这部分主要研究清朝政府规定的服饰制度的内容,所以女旗鞋部分将放在后面进行阐述,这里介绍的是清代男子官员的靴鞋。 朝靴是清代君臣于朝会、祭祀、奏事等时所穿的长筒鞋。靴,本是胡履,原为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所穿的便于乘骑跋涉的皮制履。天聪六年(1632年)规定,平常人不准穿靴,其后则文武各官及士庶都可以穿,只有平民则仍不能穿,伶人、仆从等也不能穿靴。明清两代的靴,已被朝廷规定为文武百官人朝奏事所必服的服饰,所以被称之
43、为“朝靴”。清代靴是为沿袭明制,靴为尖头式和方头式。靴的材料,夏秋用缎,冬则用绒,其上镶有绿色皮边。有三年丧者则用布。在清代,根据靴底的薄厚和穿着的灵便程度将朝靴分为官靴和官快靴两种。官靴底厚黝长,多为方形头,用于君臣朝会之时,取其行走安稳。官快靴则底薄靿短,尖头式居多,用于平时日常生活,取其行走灵便快捷。靴色有黄色和青色两种,皇帝用黄色和青色两种,皇子以下文武百官皆用青色一种。(四)军戎服饰满族的军戎服饰包括金代和清代的军戎服饰。女真早期只有兵器而无甲胄,后来从辽的叛兵那里得到五百具铁甲,从此开始有了铠甲装备。早期的铠甲只有半身,下面是护膝,头盔很坚固。金朝武官的官服一律为紫色,以服装面料上
44、的花纹大小来区分品级,品级越高,花纹越大。戎服颜色有紫、绯、朱、黑等色,以朱为主,普通士兵的戎服用白色的比较多,将校军官的袍服上,胸前、肩袖处还用金线绣上花纹,卫士亲军一般都穿团花锦袍。腰带的带鞓用红、白、金、银等色。铠甲则以金、银色为主,穿联铁甲的丝带或皮条染成紫、黄、青等色,称作“紫茸”“青茸”“黄茸”,装备这种彩色组带编缀的铁甲军队,称“紫茸军”“黄茸军”,是女真部队的主力 2 。清代的八旗制度是清太祖 努尔哈赤于1615年创立,分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清入关后沿袭其制,八旗兵成为清朝统治全国最重要的武装力量。八旗兵所着服装为头戴牛皮质髹漆盔,身穿甲服,甲
45、服由上衣、下裳、左右护肩、左右护腋前挡和左挡组成。八旗兵丁的服装与所在旗的颜色相对应,用黄、红、蓝、白色及镶边为标识区分旗属,全身一律镶有铜质泡钉。据清会典记载,清朝的铠即甲有明甲、暗甲、绵甲、铁甲等几种。清军的军官一般穿靴,士兵穿双梁鞋或如意头鞋。靴有厚底和薄底两种,靴和鞋都是尖头,薄底靴为翘尖。士兵穿鞋时腿上要裹行缠,或用布带将裤口扎紧。有时士兵和将官还穿麻鞋、草鞋。清代的铠甲在前期还用于作战,中期以后纯粹变成了装饰摆设,只有在阅兵等典礼上有时还使用,作战时只穿戎服或绵甲,根本不穿铠甲。铠甲废弃不用以后,戎服成了军队的唯一服饰。清代的戎服都是满族衣装。武官有朝服、蟒服、补服、行袍等几种服饰
46、。自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制定陆军新版制式,只规定在大礼时仍需戴翎顶。陆军服制分军礼服、常服,戴军帽。衣服都用开襟式结以钮扣,其长齐两胯之圆轴骨为度。军帽前有黑色遮阳,步兵用宽紧皮鞋,用麻布裹腿;衣有扁章,用金色团蟒并以金辫、红丝辫的道数多寡为分别上下等级。1907年定陆海军官制,1908年拟定巡警服。 四、清代满族民间服饰清代满族民间服饰主要是指清代的旗人服饰,文中涉及和研究的是旗人服饰,其中包含一部分没有服饰制度之约的宫廷服饰。在清代,清统治者将其统治下的人们分为旗人和民人。旗人包括八旗满洲、八旗汉军和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和八旗蒙古虽然原本不是满族,但是归入到八旗制度中受其统一管制,所以
47、在服饰上应是统一的样式。因此文中所指的满族民间服饰指包括八旗满洲、八旗汉军和八旗蒙古的服饰,是指官定服饰以外的日常所穿者,包括品官、低级的役使及普通百姓的便服服饰。下面将对清代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民间旗人服饰,包括服装、发式及佩饰进行阐述。(一)服装服装主要包括马褂、坎肩、衫袍、衬衣、氅衣和套裤等几种。马褂是清代男子常穿的服装之一,是一种时髦装束,各界人士均喜爱穿着。不仅男子穿,女子也穿,是穿在长衣袍衫之外,比外褂短,长仅及于脐,左右及后开褉的一种袍褂。马褂原为一种短袖、对襟的短上衣,长与坐齐,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骑马弯弓搭箭、狩猎之时穿在长袍外面的一种短褂,并因此而得名。清定鼎中原以后,马褂逐
48、渐由朴实无华的实用型向求美的装饰型转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穿的常服。康熙以后,对襟圆领的马褂发展成为具有对襟、大襟、琵琶襟(即缺襟)立领或圆领多种形式的马褂,雍正时穿的人日益增多。在嘉庆年间,马褂往往用如意头镶缘,到咸丰、同治间又作大镶大沿,光绪、宣统间尤其在南方把它减短到脐部之上,颜色用宝蓝、天青、库灰,面料用铁线纱、呢、缎等。马褂有长袖、短袖,宽袖、窄袖之分,袖口均平齐,不作马蹄式;坎肩也叫做“背心”“马甲”“马夹”“紧身”,与马褂相类似,无袖,穿在长衫外。清代的坎肩一般都装有立领,长与腰齐,有对襟、大襟、琵琶襟、人字襟及一字襟几种款式。坎肩面料用绸、纱、缎等;颜色有宝蓝、天蓝、天青、酱
49、色、元色、泥金色等。坎肩有棉、夹、单、皮4种。直至近日,坎肩也是当今社会人们喜爱的服饰之一;衫、袍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旗袍,是满族服饰最具代表性的服装。这种袍式服装是清代男女老少、春夏秋冬都离不开的。它有单、夹、棉、皮之分,春、夏季穿用的称之为衫,秋、冬季穿用的称之为袍,当时并不叫做旗袍,是其他民族将满族(旗人)所穿的袍子称为旗袍。衫袍的基本样式很简单:圆领、捻襟(大襟)、窄袖(有的带马蹄袖)、四面开气,有扣绊。旗袍是适应生活和生产环境而发展来的,它改变了一直以来中原服饰上衣下裳、宽袍大袖的服饰风格。它的最大优点就是适应满族骑射活动的需要。随着清朝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旗袍的式样、装饰性、功能性也发生了变化。清初期袍、衫尚长,顺治末减短及于膝,其后又加长至上,康熙中期,衣袍又渐短,而外套则渐加长。袍、衫在同治时期还比较宽大,袖子有一尺多宽,光绪初年也如此,至甲午、庚子之后,变成极短极紧之腰身和窄袖的式样。衫袍颜色大多为月白、湖色、枣红、雪青、蓝、灰诸色,一般都穿浅色的竹布长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