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知识点.doc

上传人:青****9 文档编号:30270206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知识点.doc(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222 伟大的悲剧预 习 重 点一、作者简介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二、字音词义拽zhui:拉。昔x日:往日,从前。辜g负:使别人或者自己对自己或者别人的希望落空。违背了别人的好意,希望。凛冽li:寒冷得刺骨。吞噬sh:吞食。疲惫bi:极度困倦,没有精神。钦佩pi:敬重佩服。鲁莽mng:说话做事不经过考虑;轻率。保佑yu:指企盼有宗教信仰的人称神力保护和帮助。厄运: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拯zhng救:指援助使其脱离危难,危险。耀武扬威:炫耀武力,显示威风。姗shn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忧心忡chng忡: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担心。语

2、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海市蜃shn楼: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射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现多比喻虚无缥缈的事物。三、主题概述课文通过对英国探险家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员们在南极探险归途中悲壮罹难的描写,歌颂他们不仅是英国的英雄,也是全人类的英雄,值得所有人悼念和崇敬。本文颂扬了人类勇于探索、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四、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3):写斯科特一行满怀欢喜地奔向南极点,却发现有人捷足先登,只要失望地返回并为胜利者作证。第二部分(413):写五位探险队员一个个悲壮地逝去。第三部分(1416):英雄的遗体被安葬,他们受到英国人民乃至全世

3、界人民的悼念和崇敬。五、鉴赏品读1.第1段中的“拽”字有何表达效果?“拽”把心情拟人化了,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探险队员迫不及待冲击终点的激动心情。2.“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逊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用鲁滨逊的想法与斯科特一行人的想法形成类比,写出他们发现有人捷足先登但又不愿意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的侥幸心理,表达了他们痛苦、极度恐惧的心情。同时这里的忐忑心情与上文激动的心情形成对比,增强了文章的悲剧性。3.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是斯科

4、特和伙伴们的极度痛苦的心情。此时,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扬扬得意。4.结合第4段思考,为什么说“回来的路程危险增加了十倍”?返回的路途中最大的危险是不能偏离自己原来的脚印,以免错过贮藏点;漫天的大雪;他们缺乏初来时的充沛精力。5.既然是“勇敢者”作者为什么又说他们是“鲁莽”的?“鲁莽”一词本来指做事草率,不加思考。这里是贬义褒用,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怜惜之情。从大自然方面来看,他们是“鲁莽”的,而在人类的眼中他们却是真正的英雄。6.“对他怎么办?把他抛弃在这没有生命的冰原上?不。可是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毫不迟疑地迅速赶到下一个贮藏

5、点,要不然从日记里看不出斯科特究竟打算怎么办。”从这些句子中你能体会到什么?驱使他们带上埃文斯的是人性、友情,驱使他们抛弃埃文斯的是生存的需要。的确,一切在生存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在离死神咫尺之遥的地方,他们求生的愿望是多么强烈。然而曾经的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又使他们无法做出残忍的抉择。这些句子将取和舍的关系表达得十分透彻,他们除了承受巨大的身体痛苦之外,还要面对巨大的精神压力。7.写奥茨走向死亡,其他人不敢劝阻,这和上文他们表现出来的集体主义精神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这里不敢劝阻,并非胆怯,而是因为令人绝望的无助和无奈。面对漫天的暴风雪,所有人都自身难保,对奥茨也爱莫能助。奥茨选择英雄式的

6、死亡,大家只能理解、尊重他的选择。8.“心中的海市蜃楼”指什么,这样表达有何作用?“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对遥远的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它们与严酷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海市蜃楼是美好的,却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这更加增强了悲剧效果,给人以心灵的冲击。9.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斯科特他们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们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们的心灵经受住了考验,从而变得无比高尚。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就是伟大的悲剧。这句话是全文的主旨句,照应了题目。课 后 习 题 解 答第一题“悲”在于:“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

7、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概括起来说,即“死亡之悲”“失败之悲”“做证之悲”“世人之悲”。“伟大”指探险过程中所体现的人格和精神的魅力。探险家们坚毅、执着,敢于挑战自我,敢于为事业而献身,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第二题1.在这里,作者是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示例:我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的探险行动带给人的精神价值及科研贡献,并不因为第一第二的差别而产生大的差别,他们同样也是英雄。事实上,作者本人也并不认同这种看法,因为作者为斯科特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也十分佩服其行为。2

8、.英国人普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这种文化传统熏陶下的斯科特,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的业绩做证的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的高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3.奥茨是一个不愿意拖累大家,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人,他具有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个真正的英雄。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略。2323 太空一日预 习 重 点一、作者简介杨利伟,1965年6月21日出生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特级航天员。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他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二、字音词义炽ch热:温度高,极

9、热。轮廓ku: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的线条。俯瞰kn:从高处往下看。遨游:漫游,游历。严谨jn:严密谨慎。稠chu密:多而密。五脏六腑f:人体内脏器官的统称。也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千钧重负: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惊心动魄: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惊骇紧张到极点。三、主题概述本文借助四个小标题,条理分明地讲述了“我”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一日中遇到的各种意外并最终顺利完成任务,返回地球的经历,表现了航天工作者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可贵的敬业精神,表达了“我”对亲友、祖国的热爱和对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骄傲、自豪

10、之情。四、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17):叙述了火箭起飞时“我”紧张的心理以及及火箭产生共振时“我”经受的痛苦。第二部分(1829):叙述了“我”在飞船上看到的地球上的景致及太空中类似棉絮状的物体,表现了“我”作为航天员科学、严谨的态度。第三部分(3039):叙述“我”在飞行过程中产生“本末倒置”的错觉和听到神秘的敲击声。第四部分(4067):叙述“我”回航时惊心动魄的过程。五、鉴赏品读1.品析“几秒钟就把发射台下的上千吨水化为蒸气”的表达效果。“几秒钟”表明时间之快,“上千吨”写出了数量之多,细腻传神地刻画出了火箭起飞时的温度之高。2.“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这是什么描写

11、方法,有什么作用?细节描写,准确细腻地写出了火箭起飞时,作为中国首飞的航天员的“我”当时的紧张状态。3.第12段从叙述顺序上看属于哪种顺序,有何作用?插叙。插入“我”飞回地面向工作人员描述火箭共振过程及地面工作人员改进火箭技术工艺的内容,使结构紧凑,脉络清晰。4.简要概括“我”在载人飞船上看到的情景。看到地球呈一段弧状;看到地球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特别仔细地分辨了中国各个省的方位;俯瞰了首都北京;看到了太空中类似棉絮状的物体。5.作者特别交代在飞船中特意俯瞰首都北京的细节,说明了什么?表明了作为中国航天员的“我”对祖国的热爱,对战友和亲人的思念之情。6.“飞船停住了。此时是2003年10月

12、16日6时23分。”作者为什么用单独的一段将飞船停住的时间详细地写出来?这个时间是有历史性纪念意义的。这是人类探索太空史上的一次重大成就,“神舟五号”成功的发射与返回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同时表明我国航天技术已经上了一个新台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对于作者来说,也是值得骄傲和纪念的时刻。课 后 习 题 解 答第一题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26秒共振。杨利伟感到异常难受,认为自己要牺牲了。飞船刚进入轨道时,产生了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杨利伟完全靠意志克服这种错觉,想象自己在地面训练的情景,眼睛闭着猛想,不停地想,

13、以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飞船返回时,产生了近4G的过载。杨利伟的前胸和后背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但心理上没有紧张。飞船返回时,左右舷窗出现了裂纹。杨利伟先是感到害怕,然后通过观察发现属正常现象。第二题示例:杨利伟在文中特意交代自己在飞船上没有看到长城的细节,因为一直有个传说,认为在太空唯一能看到的建筑就是长城,他通过亲身实践后证实在太空中看不到地球上的任何单体建筑;回到地面后,杨利伟在断断续续听了一年多模拟的那个太空神秘声音后,仍不能确定,最后也没有签字。第三题1.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地面工作人员看到“我”安然无恙时的激动之情,也暗示了地面工作人员在火箭共振时对“我”的担忧。2.这个细节描写,表明

14、了作为中国航天员的“我”对祖国的热爱,对战友和亲人的思念之情。3.运用心理描写,表现了“我”确认自己安全返回地面时的喜悦之情。第四题略。2424 带上她的眼睛预 习 重 点一、作者简介刘慈欣,1963年6月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等,中短篇小说流浪地球乡村教师朝闻道不能共存的节日全频带阻塞干扰等。其中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2015年8月23日,他凭借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为亚洲首次获奖。二、字音词义点缀zhu: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漫步:没有目的而悠闲地走。迟

15、钝:(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敏。蒙眬:快要睡着或刚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常用来表达视线或者心理状态不清楚。闲暇:闲空。凸现:清楚地显现。拍摄sh:是用摄影机录像机把人、物的形象记录下来。蔚wi蓝:像晴朗的天空的颜色。合拢lng:合到一起;闭合。吟唱:吟咏歌唱。孤零零:形容孤单,无依无靠或没有陪衬。不期而至: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心有灵犀x:指彼此心意相通。天涯海角:形容极偏远的地方。三、主题概述小说叙述了“我”带着一位被困地心深处无法返回地面的女地航员的“眼睛”(即传感眼镜),去草原呼吸新鲜空气,看小花,嗅花香,感受小溪的清凉,看月亮等,表现了这位女地航员对美好生活

16、的渴望和为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呼唤人们关注生活,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珍视生命,珍爱所拥有的一切。四、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5):故事的开端。“我”要去度假,但主任要求“我”带一个小姑娘的“眼睛”一起旅行。第二部分(624):故事的发展。写“我”带小姑娘的“眼睛”去她起航前去过的地方所见到的事物。第三部分(2545):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我”发现了小姑娘的真实身份,并补叙“落日六号”失事的情况。第四部分(46、47):故事的尾声。“我”挂念小姑娘,带有无限的伤感和咏叹。五、鉴赏品读1.本文开头,“眼睛”还能被人单独带走,这样写有何作用?开门见山,直奔故事主题;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7、。2.“在我意识深处,也有一颗小小的种子留了下来。在我孤独寂寞的精神沙漠中,那颗种子也长出了令人难以察觉的绿芽。”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这句话表明“我”由过去对自然的漠视到感觉的复苏,暗示小姑娘的行为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影响。3.第3243段从记叙顺序上看,属于何种顺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插叙。交代了“落日六号”的失事过程,解开所有的疑惑和悬念,使情节更加完整,把小说情节推向高潮。4.结尾段有什么作用?以一个安慰着“我”的想法收束全文,深化了主题,暗示小姑娘的经历、品质彻底改变了“我”,“我”会带着小姑娘的精神更好地生活。5.文中是怎样刻画“我”的形象的?“我”对于表现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文

18、中对“我”的性格刻画,多是从对“我”的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中体现出来的。“我”毫不介意带上女孩的“眼睛”,表现出“我”豪爽的性格,却也因此缺乏耐心,而女孩无意中却成为“我”的老师,让“我”眼中的世界与以前有所不同。“我”的转变表明“我”的心地善良,只是一直以来被灰色的生活和忙碌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失去了很多美好的东西,“我”与女孩之间性格的对比,凸显出文章主题,呼唤人们关注生活,回归最本真的美好。2525 河中石兽预 习 重 点一、作者简介及背诵提示纪昀(yn)(17241805),字晓岚,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清代学者、文学家。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他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被称为文化史上的“万里长

19、城”,对保存中国文化有很大贡献。此篇需背诵。广告四大名著青少版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快乐读书吧五年级下册阅读 小学生课外阅读 同步课外阅读无障碍 彩图(共4册)作者:吴承恩,等京东二、全文展示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

20、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三、主题概述本文通过僧人、讲学家和老河兵推求沉在河里的石兽的下落的三种不同结论,来说明天下的事物虽有共同规律,但又有各自特殊的性质与原理,且不可不加分析,拘泥于事物表面现象而主观臆断的道理。四、文言知识积累(一)古今异义1.二石兽并沉焉古义:一起;今义:并且。2.阅十余岁古义:经过,经历;今义:阅读。3.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物理学。4.是非木杮古义:代

21、词,这;今义:对,正确。5.盖石性坚重古义:句首语气词;今义:有遮蔽作用的东西。6.求之下流,固颠古义:本来;今义:坚固。7.但知其一古义:只;今义:表示转折,但是,却。(二)一词多义1.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众服为确论(认为)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形成)2.僧募金重修(重新)乃石性坚重(分量较大,与“轻”相对)(三)词类活用1.棹数小舟(名词作动词,划船)2.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动词作名词,河水)(四)特殊句式1.被动句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为”表示被动)2.倒装句当求之于上流。(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当于上流求之”)(五)成语积累一知半解:形容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深不透。五、鉴赏品

22、读1.讲学家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讲学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甚高而骄傲自满,轻视他人。2.讲学家和老河兵的“笑”分别有什么表达效果?讲学家的“笑”包含了对寺僧的嘲讽与自以为是,表现出讲学家自恃博才的心理;老河兵的“笑”流露出对讲学家自恃博才的一种否定,也表现出老河兵的自信。3.为什么按照老河兵的方法最后找到了石兽?老河兵考虑到流水的影响,也考虑到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充分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所以根据他的判断准确找到了石兽。4.文章结尾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议论,结尾通过议论揭示文章主旨,总结全文。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不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不可主观判断。只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23、才是正确的。5.老河兵的判断看起来不合常理,可为什么是正确的?寺僧按照常理去找,结果找不到;讲学家按照石重沙松的特点,主张到沙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根据他几十年的实际经验,主张到上游找,结果找到了。这说明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才能出真知。老河兵常年镇守河防,了解水、沙、石的特性,他是把理论知识和多年经验结合起来分析的,所以是正确的。全 文 翻 译沧州城南有一座寺院靠近河岸,佛寺外门朽烂倾覆于河中,门前两座石兽也一并沉没于河中。经过了十多年,寺僧募集资金重新修整(寺院),在河中寻找那两座石兽,到终了也没找到,还以为石兽顺着水流(被冲)到了下游。(寺僧)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找了十几里水

24、路也不见石兽的踪迹。有一个教书先生在寺中设馆教书,听闻此事后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会探求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河水携卷冲走呢?石头本性坚实厚重,沙土本性松软轻浮,(石兽)埋没于沙中,会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道寻找石兽,不正是背道而驰吗?”大家很信服,都以为这是正确的说法。一个巡护河道的老兵听说后,又笑着说:“只要是有石头落入河中,就应当到上游的地方去寻找它。因为石头本性坚实厚重,沙土本性松软轻浮,水不能冲走石头,而河水冲击石头所形成的反击力,一定会在石头下方迎水的地方冲刷沙土,从而形成凹陷的坑洞。(坑洞)不断被冲刷,便不断变深,发展到石头下方一半的时候,石头一定会逆着水势翻滚到坑洞中。像这样再经过第二轮水流冲击成洞,石头又会第二次翻滚入坑。(石头)翻滚个不停,于是就反而逆着水流滚到上游的位置了。到下游去寻找石头,固然是背道而驰;到河床底下去寻石头,不更是背道而驰吗?”(寺僧)按照他说的方法去寻找,果然在河上游几里外的地方找到了(石兽)。既然这样,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一方面道理,而不明白其中另一方面道理的情况也太多了,怎么能仅依据某方面的道理就主观判断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