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检测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检测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1.南宋有学者记述:“午至鄂渚,泊鹦鹉洲前南市堤下。南市在城外,沿江数万家,廛闬(街道里巷)甚盛,列肆如栉,酒垆楼栏尤壮丽,外郡未见其比。盖川广荆、襄、淮、浙贸迁之会,货物之至者,无不售,且不问多少,一日可尽,其盛壮如此”这反映了“南市”在当时()突破了政府在空间上的限制已成为独立的商业都会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贸易通宵达旦,往来不绝ABCD2.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 )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C区
2、域经济发展均衡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3.有学者认为:“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上,两宋时期更为开放的城市设计导致了全天候的生活方式的出现。而这相应地促进了本地市场和全国商业的发展”。这种“更为开放”“全天候”的城市景象表现在( )A夜市经营实现常态化B“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C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监管D原有“市”的管理足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4.据梦溪笔谈记载,张咏任崇阳知县时,因“民不务耕织”而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有人入市买菜,他怒斥:“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这反映出,宋代( )A官府垄断茶利,商业环境恶劣B农副产品较少,货币使用率低C地方官员固守重农抑商
3、的思想D商人社会地位较以往愈加低下5.缂丝作为织中圣品,是一项至今无法为机器取代的丝织工艺。北宋鸡肋编中记载:“定州织刻(缂)丝,不用大机,以熟色丝经于木静上,随所欲作花鸟禽兽状。以小梭织纬时,先留其处,方以杂色线缀于经纬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连。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故名刻(缂)丝。”这可以用来佐证北宋时期( )A劳动实践助推工艺水平提高B缂丝流程提高了丝织效率C定州成为了北方棉织业中心D雇佣生产推动了技术革新6.酒课、商税均是北宋的重要财政收入。如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北宋熙宁十年酒课排名前五位(单位:万贯)北宋熙宁十年酒课排名前五位(单位:万贯)两浙路陕西永兴军路陕西秦凤路开封府河北西
4、路162.8114.1104.593.778.0北宋熙宁十年商税排名前五位(单位:万贯)两浙路 成都府路京东东路(山东)河北东路淮南东路89.848.447.345.442.2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B南北社会经济颇为繁荣C北方饮酒文化更发达D好酒风气制约商业发展7.从唐朝起,海上贸易逐渐发展成为经常性的大宗买卖。中唐以后,外贸税收巨大,几与两税相当,在帝国的财政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南宋时期,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国库的重要财源。由此可知( )A唐朝开始出现海上贸易的大宗买卖B中唐后海外贸易占据经济主体地位C南宋时期海外贸易决定着经济发展D海外贸易推动商品经济观念的发展8.至两宋时,国家以法律的形
5、式承认了民营商业的存在及其合法性,使商税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维持庞大官僚机构正常运行和赡军养兵的巨额费用。这表明两宋时期( )A政府重商政策推动商品经济发展B商业占据经济的主导地位C商税制度完善利于缓解统治危机D政府垄断商业局面被打破9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关于瓷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陶与制瓷技艺并无差别B瓷器历来只能中国制造C元代的青花瓷是彩瓷技艺D瓷器技艺在明清时期产生10在古代中国,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佃农则以分成或者定额的方式交纳地租。这种土地经营方式是()A雇佣关系 B租佃关系C集体耕作 D庄园经营11.阅读材料,回答
6、问题。材料 唐高宗时,幽州始设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幽州成为中原民族与东北各少数民族之间融合的重要枢纽之一。后晋时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契丹皇帝有个传统,在一年之中随季节的变化,到不同地方去巡幸和行猎,称之为四时捺钵。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契丹前后设置了包括幽州在内的“五京”,都具有汉文化中首都的功能。有了这些京城,辽朝皇帝巡游各地便有了较为固定的场所,使契丹的捺钵制度与汉文化的郡县制度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统治国家。938年,辽太宗将幽州定为“南京幽都府”,其目的就是想把幽州变为一个前哨指挥中心,以便继续进攻中原。1012年,辽圣宗将幽州改名为“析津府”,从此幽州拉开了作为陪都的序幕。自辽以
7、后,北京作为都城的地位显著上升,发展到元代正式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何海平浅谈辽升幽州(北京)为陪都的原因及影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辽升幽州为陪都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辽升幽州为陪都的影响。1B题干描述的是鹦鹉洲商业繁盛景象,根据“南市在城外,沿江数万家,廛閈(街道里巷)甚盛”可知,当时的商业活动已经突破了政府在空间上的限制。根据“列肆如栉,酒垆楼栏尤壮丽”可知,当时南市的饮食服务设施较为完备,B正确;根据“午至鄂渚,泊鹦鹉洲前南市堤下。南市在城外”可以判断,南市是城市的外延,并未成为独立的商业都会。题干中“一日可尽”指的是外地来此贸易的货物能在一日之内售罄,而
8、非指贸易活动的时间。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不符合题意,ACD排除。2A把福建的水稻推广到江浙一带甚至北方,同时广南和四川都种植水稻,这反映出宋代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各地都已经能种植水稻,故A正确;曹魏时已经有翻车,故B项排除;仅从水稻种植的推广不能得出区域经济的均衡,区域经济不仅仅包含农业,排除C项;水稻种植推广会对饮食习惯的改变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会根本改变,故D项错误。3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两宋时期“更为开放的城市设计”指的是“市突破了空间上的限制,“全天候的生活方式”指的是“市突破了时间上的限制,故B正确;夜市经营实现常态化属于“全天候的生活方式”,故A不符合材料主旨;两宋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
9、的直接监管,但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错误;原有“市”的管理已经不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了,故D错误。4C材料“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表明当时宋朝地方官员比较重视耕织,阻碍了商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政府对茶利垄断,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农副产品和货币的使用情况,故B项排除;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对农民不种粮食的呵斥,没有体现出商人地位的变化,也没有与以往进行比较,故D项排除。5A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定州织刻(缂)丝技艺高超,这是在劳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来的,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缂丝流程提高了丝织效率,排除B项;定州
10、是北方丝织业中心,但不是棉纺织中心,排除C项;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故选A项。6B通过观察表格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酒课和商税对国家财政的贡献较大,反映出北宋时期,南北地区的农业和商品经济均有显著发展,社会经济颇为繁荣,B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与酒课多的省份以北方居多不符,排除A项;只有酒课情况不能说明北方饮酒“文化”更发达,排除C项;酒水属于政府专卖行业,酒课的地域排名不能说明好酒风气制约商业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7D根据材料可知,唐朝开始海外贸易发展迅速,中唐后及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海外贸易地位的重要促使唐宋商品经济观念的改变和发展,D项正确
11、;A项错在“开始”,大宗外海贸易是否开始于唐朝,题干无法判断,排除;B项错在“主导”,小农经济下,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并占据着国家经济的主体地位,排除;C项错在“决定”,虽然“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国库的重要财源”,但也无法判断其决定经济的程度,排除。故选D项。8C据题意可知,两宋时期国家承认了民营商业的存在及其合法性,而民营商业缴纳的商税为维持两宋统治提供了巨额费用,说明商税制度完善利于缓解统治危机,C项正确;北宋时期没有实行重商政策,排除A项;北宋时期依然实行重农抑商,商业没有占据经济的主导地位,排除B项;两宋时期国家从法律层面上承认了民营商业的存在,说明民营商业在此之前就已经存在,政府垄断商
12、业的局面造就被打破,排除D项。故选C项。9.C根据所学知识,元代的青花瓷是彩瓷技艺,符合史实,故答案为C项;制陶与制瓷技艺难易有别,排除A项;B项说法不符合常识,排除;瓷器技艺在东汉晚期产生,排除D项。10.B根据材料“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佃农则以分成或者定额的方式交纳地租。”可知,它是租佃经营,故答案为B项;A、C、D三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11.(1)历史悠久,战略地位重要;契丹的“捺钵制度”的影响;将幽州作为向中原进攻的跳板;对汉文化的崇尚与学习。(2)拉开了北京建都的序幕;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和发展;使幽州的地位显著上升;为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奠定了基础。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