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同步课时训练--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同步课时训练--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练概念】1五四运动的时间是_年5月,导火索是_著名口号是_,中心先后是北京和上海。直接成果是_2中共一大于1921年7月召开于_和_(城市)。选举_为书记。3国民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年幼的中国共产党放弃了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客观原因是_和_背叛革命。带来的深刻教训是_【练能力】1.近代中国某一历史时期,以新字开头的刊物大量涌现,如新国民新社会新生活新生命新教育新妇女新学生新共和新自治新山东,进步、觉悟、启蒙、解放、革命等词汇充满了报章杂志。判断该时期应是( )A.戊戌变法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五四运动时期D.国民革命时期2.在五四运动前的新青年杂志中,
2、民主更多意味着“思想民主”,有着疏离政治的明显倾向。五四运动后,民主转而成为强调人民参与权的“政治民主”,学生、工人和妇女分别从民主概念中找到了罢课、罢工和离开家庭的正当性。这一转变( )A.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作用B.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C.改变了中国民主革命性质D.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3.随着所生代知识分子的兴起,五四时期出现了新的“平民观:即以阶级观念来诠释“平民”的思想内涵,称其为“劳动阶级”(亦即“农工劳动者”),担负着社会改造的重要责任。新“平民观”的出现表明(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B.知识分子成为社会改造的主力C.团结农工是革命的首要任务D.中共成立的组织条件日益
3、成熟4.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们认识到“仅有学界运动,其力实嫌薄弱”“须要找一个共同奋斗的同盟军一部分学生领袖往民间去,跑到工人中去办工人学校,去办工会”。这一转变促进了( )A.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B.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C.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D.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5.1921年,中共“一大”提出“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等主张。1922年的中共“二大”提出了“联合”“援助”国民党等民主派,并与之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主张。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A.认识到国情的特殊性B.确定了国共合作的方针C.放弃了革命的领导权D.探索出正确的革命道路6.1925年2月,山东胶济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取得了承认工会组织
4、等条件;2月,上海22家纱厂4万多工人举行总同盟罢工并取得胜利;4月,青岛6家丝厂1.8万工人为反抗中外资本家武力禁止工人组织工会举行罢工。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国人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B.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C.中共成立助推工人运动发展D.北伐战争加速国民革命进程7.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中央委员会也缺乏知识,这是罢工失败的原因大家确信中国有实行国民革命运动的必要,但是究竟应当怎样为中国革命运动工作的问题上,我们的观点各不相同,有的还反对加入国民党。”陈独秀意在强调( )A.国民革命的必要性B.领导工人运动C.对国民党进行妥协D.国共合作的必要性8.孙
5、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之时,共产国际阐明了这样的观点:中国的民权主义,不能当作一般的“天赋人权”看待,“只有那些真正拥护反帝斗争纲领的分子和组织,才能广泛享有这些权利和自由。”由此可知,民权主义( )A.必须以民族主义为前提B.与“天赋人权”有本质的区别C.是新三民主义核心思想D.改善了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9.20世纪20年代,在吸取屡次革命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孙中山认识到要使中国革命成功就必须唤起民众。基于这一认识,他进行的努力是( )A.寻求共产国际帮助B.发动护法运动C.重新解释三民主义D.创立黄埔军校10.1923年6月,中共三大通过了党史上第一部农民问题决议案,提出要“结合小农佃户及雇工
6、以反抗牵制中国的帝国主义者,打倒军阀及贪官污吏,反抗地痞劣绅”。提出这一议案主要是为了( )A.响应“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B.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C.培养农民运动干部开展土地革命运动D.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开展11.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提出“清查户口,整理耕地”“改良农村组织,增进农人生活”“制定劳工法,改良劳动者之生活状况,保障劳工团体,并扶助其发展”等要求。这些主张有利于( )A.促进近代前期中国农业发展B.推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C.加速辛亥革命高潮的到来D.激发民众参加国民大革命12.有学者评论道:“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
7、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由此可见,该学者认为国民革命( )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熟C.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D.推动了中国的政治现代化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看到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希望,从而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并使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五四运动开启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
8、上的讲话材料二 中共一大的纲领是一个直接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历史选择了社会主义,历史又以客观现实限制了主观愿望。在这种选择和限制的统一中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和理论。这一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竟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沿着这条道路,中国人在千辛万苦之后取得了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从国际国内两个角度,概述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条件。(2)根据材料二,说明新旧革命“嬗变”的表现。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概括
9、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影响。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这次大会在国民党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次大会上,国民党宣布改组。所谓改组,主要是对外联俄容共,对内进行党务革新。以此为契机,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发动和主导了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的国民革命。这是中国继辛亥革命之后的又一场大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中国国民党由一个缺乏群众基础的在野党,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执政党;幼年的中国共产党也充分崭露头角。由一个少数知识精英聚集的小团体迅速成长为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两党的宣传组织下,上千万工农群众被卷入到这场革命中
10、。这在中国历史上亦是前所未有的。摘编自王奇生著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9241927)(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241927年国共合作局面出现的背景,并概括这次合作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241927年国共合作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的历史作用。答案以及解析【练概念】1.1919年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北京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2.上海 嘉兴 陈独秀3.蒋介石 汪精卫 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练能力】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新国民新社会新生活新生命新教育新学生新共和新自治新山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1、,五四运动时期通过发行大量期刊以唤醒民智,启蒙人民的民主意识,因此材料中的现象是五四运动时期,故C正确;戊戌变法的主题是救亡图存,维新变法,与材料信息不符,故A错误;辛亥革命的主题是民主共和,与材料信息不符,故B错误;国民大革命的主题是“打倒列强,除军阀”,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错误。故选:C。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特点。题干所述的转变发生在五四运动前后,转变表现为由“思想民主”到“政治民主”,结合时代背景可知,这与五四运动时中国民众面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史实密切相关,反映其适应了中国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故选D项;五四运动时,中国共产党还没有建立,A项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革命
12、统一战线建立于1924年,而题干所述现象发生在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排除B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项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3.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五四时期”、“劳动阶级”、“农工劳动者”、“担负着社会改造的重要责任”及所学知识可得,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得到广发的传播,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符合题意,A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知识分子在众多阶层中占据着主力,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在众多的任务重,团结工农是首要任务,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关于中共早期组织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4.答案:C解析:学生领袖到工人中去宣传马克思主
13、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的准备,故C项正确;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民族意识觉醒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故B项排除;国民革命运动开始于1924年,故D项排除。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一大”和“二大”。选择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对革命任务的主张发生了变化,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情特殊性的认识有所深化。排除B:国共合作方针的确定是在1923年党的三大。排除C:此时中国共产党并没有放弃革命领导权。排除D:“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才是正确的中国革命道路,始于土地革命时期。6.答案:C解析: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
14、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积极推动工人运动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25年出现了工人运动的高潮,故C项正确。近代以来,由于民族危机加深,19世纪90年代以后,国人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故排除A项。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故排除B项。北伐战争是指1926年到1927年由广东国民政府发动的反对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故排除D项。7.答案:D8.答案:A解析:根据“只有那些真正拥护反帝斗争纲领的分子和组织,才能广泛享有这些权利和自由。”可知,共产国际认为民权主义必须以反对帝国主义为前提,故A正确;“天赋人权”有与孙中山的民权主义都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没有本质区别,B错误;C材料
15、信息无法体现,排除;D是民生主义,不符合题意,排除。9.答案:C解析:紧扣题干中“20世纪20年代”以及“唤起民众”的信息,可知孙中山此时已经认识到民众力量对于革命的重要性,为此,他借鉴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故本题选C项。A项属于“联俄”的内容,不能完整体现题干主旨。B项是1917年开始的,与题干时间不符。D项与题干主旨无关。10.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1923年,中共三大在农民问题决议案中提到要结合小农和雇工进行反帝反军阀运动,这可看出中共根据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适时调整了革命策略。由此能推动达成中共三大决定的与孙中
16、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并开展国民革命这一目的。A、B、C内容都不符合材料时间,故排除。11.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国民党一大”可知,时间是1924年依据材料“清查户口,整理耕地”、“改良农村组织,增进农人生活”、“制定劳工法,改良劳动者之生活状况,保障劳工团体,并扶助其发展可以看出孙中山提出国家分土地给无地的农民耕作、扶助农工的等主张,结合所学可知,这些主张有助于调动农民和工人参加国民大革命,故D项正确;材料中的主张提出是在近代后期,而且材料中的主张与农业近代化关系不大,故A项错误;1919年,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爆发是在1911年,在国民党“一大”之
17、前就已经发生,故C项错误。故选:D。12.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可以看出是强调革命运动对现代化国家建设影响,推动中国政治现代化符合题干的意思,D是正确的;ABC选项都不符合题干的意思,排除。故选:D。13.答案:(1)国际背景:十月革命影响;国内背景:五四运动促使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2)表现:以无产阶级领导取代资产阶级领导,以社会主义前途取代资本主义前途。影响: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解析:(1)关于
18、国际背景:依据材料“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看到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等信息归纳如下:十月革命影响;关于国内背景:依据材料“五四运动开启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如下:五四运动促使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2)关于表现:依据材料“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竟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如下:以无产阶级领导取代资产阶级领导,以社会主义前途取代资本主义前途。关于影响:依据材料
19、“沿着这条道路,中国人在千辛万苦之后取得了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如下: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14.答案:(1)背景:国民党一大召开,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成立黄埔军校;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特点:合作方式以党内合作为主;是两党在自愿基础上,共同努力形成的较密切合作;两党的政治纲领都主张反帝反封建。(2)宣传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中共认识到要掌握革命领导权,要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要发动群众,组建工农联盟;为中共以后的发展积累了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解析:(1)背景:根据所学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背景,可从国民党一大召开,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成立黄埔军校;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等角度分析总结。特点:根据所学,可从合作方式以党内合作为主;是两党在自愿基础上,共同努力形成的较密切合作;两党的政治纲领都主张反帝反封建等角度分析总结。(2)根据所学国民大革命的影响,可从宣传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中共认识到要掌握革命领导权、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发动群众的重要性;为中共以后的发展积累了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等角度分析总结。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