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时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时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1.“编户齐民”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社会中,被国家统一编入户籍进行管理,并按照规定同样担负赋役的居民。这一制度的实施()A.增强了国家治理能力B.加重了普通民众的负担C.旨在掌握人口真实情况D.增强了封建国家的财力2.春秋时期,“坐列贩卖”的商贾开始编入市籍并缴纳租税;秦朝将市籍与普通户籍相分离,对有市籍者及其亲属“勿予田宇”,甚至发遣戍边。这一变化说明()A.户籍制度源远流长B.抑商政策始于春秋C.工商食官制度形成D.商人社会地位下降3.据历史记载,西汉户籍有一般平民籍、宗室籍、商人市籍等多个类别。其中一般平民籍又分为“大家”“中家”“小家”(或“细民”)
2、三个等级。西汉这样划分户籍的主要目的是()A.为豪强地主崛起助力B.抑制地主的土地兼并C.为征收赋税提供依据D.确立世家大族的地位4.与前朝相比,魏晋南北朝时期,历代政府均强化了对民间手工业者的控制:另立户籍,不许改业,另外还制定了子孙世袭相承等专门制度。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恢复和发展经济的需要B.官营手工业的畸形发展C.手工业品社会需求扩大D.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强化5.秦代乡里制度逐渐定型,县下设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乡里组织拥有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婚丧祭祀等职权。这反映出秦代( )A.农村基层实行地方自治B.皇帝直接掌握了乡官的任命权C.乡里
3、属于社会经济组织D.乡里组织兼有行政与宗法职能6.秦代乡里制度逐渐定型,县的基层分为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乡里组织拥有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等职权。这反映出秦代( )A.农村基层实行地方自治B.乡里组织兼有行政与宗法职能C.乡官由政府来直接任命D.乡里属于社会经济组织7.唐代基层管理实行的是乡、里、村三级制。以里正为主、村正为其辅贰。唐代武德时期即已通过颁布正式律令规定,“百户为里,五里为乡。两京及州县之郭内,分为坊,郊外为村。里及坊皆有正,以司督察”。对唐代乡里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A.乡里是最基层的地方行政机构B.里正、坊正、村正由中央任命C.乡里制
4、度日益规范化、制度化D.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8.宋代吕氏乡约规定:“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康熙时的乡约“圣谕十六条”规定:“和乡党以息争讼讲法律以儆愚顽训子弟以禁非为诫窝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清代乡约与宋代乡约相比,发生的最主要变化是( )A.失去了教化作用B.以民间组织为主C.逐渐与法律合流D.法律取代了乡约9.北宋时期,政府核定全国“坊郭户”(城市民户)数量,按财产多寡将其划分成十等,并将“坊郭户”正式列入户籍。此举主要目的是()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维护君主专制统治C.扩大政府财税来源D.抑制商品经济发展10.明王朝统治范围内,包括部分
5、少数民族地区,几乎都编造了黄册,以户为单位,详细登载姓名、年龄、田宅、资产,并按从事职业划定户籍。明政府编造黄册的直接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B.便于征收赋税C.抑制土地兼并D.缓和社会矛盾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统治者对于治理乡村都十分重视。其乡村治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夏商周到春秋战国直至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年)。夏商周时,出现了乡里制度的萌芽。战国时期,随着以郡领县的“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以上行政组织渐具雏形,成为基层组织。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朝廷命官至郡县而止,其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第二阶段大致为
6、隋唐两宋时期。隋朝乡的基层官吏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步弱化。唐朝对城邑之外纷繁杂乱的各种聚落形态,进行全面规范和整顿,不仅从名称上统一为村,而且从法律上实施统一管理,职责完备,国家力量向基层社会进一步渗透。这一阶段处于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但到了近代,原有的保甲制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的社会现实,最终
7、在清朝末年为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摘编自唐鸣等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乡镇地方自治取代保甲制的原因及启示。1.A把个体小农统一编入国家户籍,有利于封建国家赋税、兵役、徭役的征收,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故选A;这一制度实施之初对个体小农的剥削较轻,排除B;掌握人口数量只是表象,其根本目的是保障封建国家征发赋役,排除C;这一制度不仅有利于国家赋税的征收,而且有利于兵役、徭役的征发,D说法不全面,排除。2.D据材料可知春秋时期商贾编入市籍,秦朝时对有市籍者及其亲属“勿予田宇”,甚至
8、发遣戍边,说明从春秋到秦朝时期,商人的社会地位下降,故选D;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商人的地位变化,而不是强调户籍制度变化,排除A;据所学,战国时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据所学,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排除C。3.C户籍的划分主要服务于国家,不是为豪强地主崛起助力,故A错误;户籍的划分有利于特权阶层土地兼并,故B错误;“一般平民籍又分为大家中家小家(或细民)三个等级”主要方便征税,故C正确;西汉这种政策与“世家大族”没有直接关系,故D错误。4.A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政府加强对民间手工业者的控制,有利于经济的恢复,故A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官营手工业发展,故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政府对民间手工业的管理,
9、并未体现出手工业品的社会需求,故C错误;材料仅对手工业者的户籍进行严格管理,不涉及其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故D错误。5.D乡里为百姓聚居之地,而中国古代人们通常聚族而居,材料中“督催赋税兼理司法”反映的是行政职能,“婚丧祭祀”反映的是宗法职能,故选D项。6.B根据“乡里组织拥有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等职权”可知,秦代乡里组织兼有行政与宗法职能,故选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地方自治,故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乡官的任命,故排除C项。依据材料可知,乡里属于地方行政管理组织,而非社会经济组织,故排除D项。7.C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的乡里制度。根据材料唐代通过颁布正式律令对乡里进行规定
10、可知,乡里制度日益规范化、制度化,故C项正确;中国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地方行政机构,故A项错误;里正、坊正、村正由本地有产业、有德行的人担任,并非中央直接任命,故B项错误;乡里制度带有一定的地方自治色彩,中央并不直接控制,故D项错误。8.C据材料“德业相劝,过失相规”“和乡党以息争讼,讲法律以儆愚顽”可知,宋代乡约注重礼教,清代乡约逐渐与法律合流,故选C项。乡约至近代后才失去教化作用,排除A项。两个朝代都以民间组织为主,排除B项。“取代”一词夸大了其变化,排除D项。9.C由材料可知,北宋政府意在根据财产多寡,收取城市居民的赋税,扩大政府财税来源,故C项正确。10.B明朝政府编造黄册,根本
11、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政府以户为单位,对职业、田宅等进行详细的登记造册,主要是为了便于征收赋税,是直接目的,故B项正确;政府编造黄册,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土地兼并和缓和阶级矛盾,但不是直接目的,故C、D两项错误。11.(1)趋势: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原因:国家的统一;封建专制的强化;维护小农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需要。(2)原因: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民主革命的推动;自然经济解体,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清末新政的实施。启示:国家既要加强对乡村社会管理,又要保障村民享有自治权,集权与分权适度结合,方可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保持农村发展的活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