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社会学复习(共10页).doc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30234644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社会学复习(共10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口社会学复习(共10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口社会学复习(共10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社会学复习(共10页).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人口社会学简介1、 人口的概念:指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定领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是一个社会各种文化、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基础。2、 人口社会学:人口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人口社会学是对社会上的人口事件进行社会学分析的一门学科,它通过对纷繁的人口现象和人口问题的社会学分析来认识和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3、 人口的双重属性 (1)人口的生物属性,也称人口的自然属性,是人类个体的出生、成长、繁殖、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历程受生物规律的支配,并以此为基础构成了人类自身的历代繁衍和世代更替。 人口的生物属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自然基础,表现为人口的数量、质量、性别

2、结构、年龄结构、人口再生产周期和生命周期等等。 人口的生物属性是人与其他生物所类似的属性。 (2)人口的社会属性。人类进化过程中,人口数量、质量、人均寿命等生物属性受社会影响发生巨变,即人口具有社会属性。人口的社会属性表现在: 各个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物质生产资料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口的生存和发展。各个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进行的,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包括语言、习俗、信仰等影响人口的生物属性。 各个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政治制度下进行的。表现为社会的政治力量维持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性的规范和控制力量

3、影响和制约人口的生物属性4、人口过程:是指人口的生育过程、死亡过程和迁移过程,三者相互作用构成了当今世界人口的基本形态。人口过程受到人口结构、经济、文化和政治变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人口结构和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变迁。 5、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一是人口现象与社会力量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是人口过程与社会力量之间的互动关系。 三是人口结构与社会力量之间的互动关系。 四是人口变迁与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二章 中外人口社会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 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的主要内容 (两个前提、两个级数、两个抑制和三个命题) (1)建立人口理论的两个前提。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两性间的性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保

4、持恒状。这两个前提亦称建构人口理论的“两个公理”或“自然法则”。 (2)两个级数的理论。人口的增殖力与土地的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是不平衡的,前者要大于后者。在不加限制的情况下,人口是以几何级数增长,其增殖力是无限的;而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数增长。因而人口增长势必有超过生活资料增长的趋势。因此,人口过剩和食物匮乏是必然的。 (3)减少人口的两种途径。 积极性抑制:通过增加人口死亡率,减少现存人口,其手段包括战争、瘟疫、饥荒和各种疾病。 预防性抑制:通过限制出生人数而控制人口增长,其手段包括晚婚、避孕、流产、杀婴和节欲。 (3)三个命题: 人口增加必然受生活资料的限制。 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也一定会始

5、终不渝地增长,除非受到某种有力抑制。 抑制人口增长的力量使现实人口与生活资料相平衡。这三个命题构成了马尔萨斯的人口波动规律的理论。2、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口思想(1)马克思关于人口过剩: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创造了资本主义的“相对过剩人口”或者说是“失业后备军”。人口过剩或失业有三种形式:1)浮动的人口过剩:主要是指工人受机器或工业结构的变迁所取代。2)潜在之人口过剩:是指资金渗入农业,使多数农业人口濒于迁往都市的边缘。3)呆滞的人口过剩:指那些不固定被雇佣、过着最低生活情况的人。不同的经济和人口因素使得不同形式的人口过剩现象一直延续下去。过剩人口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所谓相对过剩

6、人口是指经济与人口不相适应,充足的劳动力不能与物质资料生产条件相结合,因此人口相对于社会所能提供的生产资料的不足而出现的过剩。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存在的必要条件。其根源是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体制,只有用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重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才能消灭贫困和过剩人口问题。(2)“两种生产”的原理:恩格斯指出:根据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生产本身又有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两种。两种生产中,物质生产是根本性的,它决定人的生产。人口的阶级观:马克思认为,如果抛开构成人口的阶级,人口就是一个抽象。马克思把人口视为具有社会性与阶级性的社会体,受社会制度的制

7、约,人口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表现为人口的社会属性。 马克思认为工人会普遍觉醒,产生共同意识以推翻资本主义体系才能改善社会现状;马尔萨斯则认为只有经由培养个人之责任感,才能改善社会秩序。第三章 生育制度一、生育:生物学意义:人类进行自身生产的能力。社会学意义:指人类现实的生育能力(水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二、生育力:妇女生育的能力和潜能。三、生育率:指某年、某地妇女或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活产婴儿数)的数量。四、生育测量:生育率测量的前提:视生育行为只与妇女有关。活产标志:具有四种条件之一:呼吸、心跳、脉搏与脐带跳动、肌肉动。活产:妊娠的产物完全从母体排出时,具有呼吸、心

8、跳、脐带动脉搏动、明显的随意肌的运动这四种生命现象之一(不管这种生命现象持续多长时间)。生育率计算是生育测量的主要指标,其目的是描述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整体生育水不。五、粗出生率(CBR):也叫一般出生率,是最基本的出生指标,表示某地某年平均每千人口中的出生(活产)人数。公式:粗出生率=某地某年活产数同期该地区年平均人口数 1000六、一般生育率(GFR):也称为总生育率,是指一年内每1000名育龄妇女(15-49岁)所生育的孩子数,反映了育龄妇女的综合生育水平。公式:一般生育率=一年内出生人数同期育龄妇女人数1000。七、年龄别生育率(ASFR):反映了育龄妇女各年龄组的生育水平,是一定时期

9、内(通常为一年)某个年龄组的育龄妇女所生育的活产婴儿数与相应年龄组的育龄妇女总人口数之比。公式:年龄别生育率 =一年内某年龄组妇女生育的活产数同年该年龄组妇女数1000。八、总和生育率(TFR):是在一定时期内年龄别生育率之和,是指一名妇女如果像统计年那样度过她的生育期,她一生可能生育的子女数。公式:总和生育率=年龄别生育率之和。十、生育模式:是指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文化经济条件下存在的、具有明显差异的生育类型。(1)农业社会生育模式:第一、传统农业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紧密,生育行为直接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第二、农业社会的各种经济影响着生育模式。第三、男性偏好是农业社会普遍的生育观念。第四、阶

10、级间生存境遇的巨大差别和极度的不平等。 (2)工业社会的生育模式:第一、死亡率导向下的生育模式消失,在低死亡率的状况,生育率明显下降。第二、人类的生育从自然型走向了人为的控制型。十一、生育制度的分析(p58)第四章 死亡制度 一、概念:死亡制度是个人与其社会形成的死亡率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个人的、社会心理的和符号的网络。具体可用死因结构和死亡率结构来进行表示。 二、各种死亡率统计指标:粗死亡率、死因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标准化死亡率三、死亡统计(1)死亡人数统计:死亡人数统计的基础是获取准确的死亡资料,这有赖于死亡申报制度。世界上死亡申报制度包括: 属地原则:把死亡的实际发生地作为死

11、亡事件的申报登记地。 属人(或属籍)原则:把死亡当事人的户口所在地作为死亡事件的申报登记地。我国采用属人原则,当某人死亡后,由医生开出死亡报告,家属到公安部门注销户口然后火葬。漏报的主要原因:一是死亡报告制度有缺失;二是存在有意隐瞒不报的情况。(2)粗死亡率(CDR):粗死亡率是指一定地区在特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每1000人口中的死亡人数。反映了该地区人口的总体死亡水平,以千分数表示。粗死亡率 =该地该年死亡人数该地该年年均人口数 1000 。死亡率是反映实际人口死亡水平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死亡率应在635之间变化。有两种情况可能出现例外:一是发生饥荒、疾病和战争的特殊情况,死亡率会升高

12、;二是当一个社会年龄结构严重扭曲,如高度的老龄化等,死亡率的波动也会异常。(3)死因死亡率:是指一定地区在某年内每10万人口中因某种或某组原因致死的人数,这个指标以十万分表示。某种死因死亡率 =该地该年因某种原因死亡的人数该地该年年均人口数/10万 (4)婴儿死亡率:是指一定地区在某年内未满周岁的婴儿死亡人数与活产婴儿数的比率,以千分为表示。婴儿死亡率 =该年该地未满周岁的婴儿死亡人数该年该地活产婴儿数 1000。 (5)新生儿死亡率: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通常是一年)内出生后28天以内或一个月以内的死亡婴儿数占同期出生婴儿总数的比率,以千分为表示。新生儿死亡率 =该年该地未满28天或1个月的婴

13、儿死亡人数该年该地同期活产婴儿数 1000(6)标准化死亡率:用同一标准年龄构成作为权数来计算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人口死亡率。标准化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X标准年龄构成)之和五、死亡的分析框架(1)寿命:指人们实际生存的年龄,在人口统计上使用预期寿命的概念,是指一个特定人口平均能够存活的年龄。(2)影响寿命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条件,它标志着人类对于自然和社会的控制能力;二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人类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政治条件和生活方式是影响死亡率的基本因素。 六、死亡模式:是指不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下具有明显差异的死亡类型。(一)传统农业社会的死亡

14、模式:工业革命之前的整个历史时期,人类在恶劣条件下的生存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死亡模式表现在三个方面:(1)新生儿、婴儿死亡率高;(2)平均预期寿命短;(3)死亡率波动大。(二)工业社会的死亡模式:18世界中叶后,随着工业革命的成果逐渐的普及,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死亡率陆续下降,特别是19世纪中叶后,死亡率的下降过程更为明显。基本形成了死亡率多集中于高龄人口的死亡模式,完成了死亡率由高向低的转变。(1)死亡率下降明显。(2)传染病仍然是影响死亡的因素,控制能力增强。(3)多集中在老龄人口和高龄人口第五章 人口迁移一、概念: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改变,包括国际

15、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世界上通行三种统计人口迁移的方法:第一,以居住地的变化进行的统计。第二,以居住地改变的时间进行的统计。第三,以常住户口登记地的改变进行的统计。二、人口迁移的测量:(1)人口普查设置的人口迁移项目:出生地、上次居住地、固定时点居住地、居住时间、迁移原因(2)人口迁移数据的主要来源:人口普查、人口调查和人口登记。(3)测量人口迁移的指标:测量人口迁移的指标有迁移的数量、方向和距离三个层次。迁入率:某一地区一年内每1000人口中迁入该地区的人数。它反映了人口向该地区迁入的强度。迁入率 =该地该年迁入人口数该地该年年平均人口数 1000迁出率:某一地区一年内每1000人口中迁出

16、该地区的人数。它反映了人口由该地区迁出的强度。迁出率 =该地该年迁出人口数该地该年年平均人口数 1000。总迁移率:是指某地区一定时间内迁入人数与迁出人数之和。总迁移率=迁入率+迁出率。净迁移率:是指某一地区一定时间内每1000人口中迁入与迁出该地区的人数之差。它反映的是该地区人口的迁入与迁出这两种同时发生的事件对这一地区人口数量变动的综合作用的强度。净迁移率=迁入率-迁出率三、人口迁移的基本理论1、迁移者研究(1)迁移者的选择性理论:迁移者是指参与人口迁移的人。迁移者的选择性理论认为,迁移具有选择性,只有某些特定的人可能成为迁移者。生命周期理论:强调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人具有迁移倾向的差

17、异。职业生涯理论:强调职业影响人们迁移的可能性。迁移是一些人口通向事业发展的策略选择。迁移的成本和收益理论:迁移是有成本的,包括货币成本和非货币成本。(2)迁移者网络理论:研究发现,迁移者是与迁入地人口有某些联系的人,他们与迁入地已有移民的联系构成的网络成为一种社会资本,起着降低迁移成本、增加收益和减少风险的作用。(3)迁移者整合理论:根据迁移者的选择性理论和迁移网络理论进行的结合性分析。波斯特等的相关研究:认为迁移者首先要有居住许可证。迁出、迁入地的人建立起来的相关社会网络,通过网络是使定住合法化。移民有乘数效应。每个移民的背后有一个潜在的移民群或1、2个潜在的移民者。4迁移是不断形成社会网

18、络的过程。迁入地和迁出地之间的关系一旦形成将引发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网络式的人口迁移是自发式,不受短期经济变动影响。5预期收益大于成本时将出现逆转。2、移民文化研究(1)移民的文化冲突理论:人口迁移引发的冲突主要源于资源的有限性。当移民的迁入威胁到了当地人的利益时,由经济冲突、文化冲突为形式的各种冲突将在所难免。(2)移民的文化适应理论:文化适应:是指移民以融入的方式进入新的环境。迁移人口的适应模式包括:改变职业改变生活方式;调整社会关系;4参与社交活动;5改变居住环境。(3)移民的身份认同理论:凯伊斯认为:决定族群成员身份的因素单看其来源是不够的,起作用的不是所分享的共同文化,而是当事人的归

19、属与认同。影响族群认同的决定性因素是群体间的社会差别,这些差别形成了某些基本的社会认同,由此引伸出不同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族群的适应和认同1979年3、人口迁移规律:(一)推拉理论:认为人口迁移存在两种动因,一是居住地存在着推动人口迁移的力量;二是迁入地存在吸引人口迁移的力量。两种力量的共同或单方作用导致了人口迁移。中间障碍理论:李氏(Everett Lee)针对推拉理论认为人口迁移包括目的地、原居住地和二者之间一系列的中间障碍。这些中间障碍分为对迁移有利的正因素、不利的负因素以及中性因素三类。认为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从农村向镇、然后再向城市的迁移;但每个较大的迁移流都会形成一个逆向的迁移流。净迁

20、移流的规模主要与迁出地的负因素有直接关系。(二)人口迁移的过程理论:人口迁移过程理论认为,人们从渴望迁移到采取实际迁移行动是个漫长和复杂的过程。具有迁移愿望的人口中只有20%的人会采取迁移行动。人口迁移过程是发生在特定的文化和经济条件中,人们关于迁移时间,迁移方向的决定受到文化环境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影响。56、迁移决策过程的模式:迪琼和法克德认为:在出生率下降的前提下,人口迁移的过程有三个阶段。总体的迁移偏好;迁移到特定地区的动机;迁移的实际决定。4、国际人口迁移类型理论: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跨越国界的居住地的永久性变动。(1)国际人口迁移类型理论认为,国际人口迁移可分为两种类型。(1)生存型人

21、口迁移:生存型人口迁移主要存在于人类历史发展的早期,是人类为了生存进行的迁移活动。(2)发展型人口迁移:发展型人口迁移主要存在于工业革命之后,人口迁移的动力从迁出地的推力转变为迁入地的吸引力,人们为了更好地发展而进行迁移活动。(2)国际人口迁移的结构性特征:a国际人口迁移具有地区性结构特征。b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格局决定了国际人口迁移的原因具有明显的经济性结构特征。c当代国际人口迁移具有政治性结构特征。战俘的交换;疆界调整伴随着人口的迁移;新国家建立时的人口调整;4国家的合并、解体伴随的人口迁移。d难民和非法移民人口增加。e女性移民人口有增多趋势。f高素质移民在增加。5、人口迁移的世

22、界体系理论:强调世界经济以结构性链条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连接。(1)国际人口迁移是市场经济全球化的衍生物。(2)发展导致了国际人口迁移。(3)国际经济结构的变动使移民进入了一些国际性城市。67、中心-边缘的移民理论:认为历史上与中心国家有过接触或遭受过它们的殖民的边缘国家往往会有大规模的移民迁往中心国家。全球化过程体现了中心国家对边缘国家的经济、文化甚至政治的重塑。6、国际人口迁移的经济学理论:(1)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全球化过程使发展中国家成为一个巨大的人力资源提供地。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与海外劳动力市场联系在一起,当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出现短缺时就会转向使用移民,由此开启了发展中国家

23、人口向发达国家的迁移流。(2)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强调国家的工资差距是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动力。国际人口迁移是国际间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状态所致,这种非均衡状态源于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上存在着国家间的差异。(3)新经济社会学理论:劳动力迁移的新经济社会学理论认为,工资的国家间差异并不足以促成大规模的人口迁移,重要的是与劳动力市场的收入相关的其他要素市场,人们的生活是嵌入在现实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中的。强调劳动力的迁移是由于其他要素市场的失败,尤其是制度性要素市场的失败导致个人难于发展,家庭物质生活水平难于提高,因此,人们通过国际人口迁移来改变自身所处的制度结构,并避免经济转型所带来的各种

24、潜在风险。(4)家庭策略的迁移理论:强调迁移行为是一种家庭策略,家庭自觉地选择有利于全家发展的制度结构。迁移不仅使迁移者本身得到收益的最大化,也为家庭提供了控制风险、增加资本的发展道路。家庭成员的迁移不仅能使发生迁移的某一家庭成员的绝对收入有所增加,而且还会提高家庭在当地社区中相对的社会经济地位。第六章 人口转变一、人口再生产:是人口学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 它关注人口是怎样通过世代更替使人口数量和质量得以再生产,使人类得以延续。表现为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转变理论二、人口转变理论:考察某一时段一国人口的增减时需考察的因素有四点: 一是这个时期开

25、始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二是死亡率下降的速度;三是出生率下降的速度;四是移民的数量。(1)死亡率转变理论:死亡率的下降直接导致了人口的增长;死亡率下降与欧姆兰的流行病转变理论; 死亡率下降的原因分析:A、产业革命引起的农业革命、农具发达、农作物品种改良;农药、肥料使用等是农作物收获大幅提高。B、医疗发达、疫苗注射。细菌发现。C、生活水平提高、公众卫生改善。D、信息、运输技术提高,灾害发生讯息的获得和支援物质的输送。(2)生育率转变理论。生育率下降与死亡率下降的关系人口变迁与反响的理论。 生育率下降的原因分析:A、产业革命前,欧洲的农业集落以自给自足为生,家庭具有生产、消费、教育、安全保障、养老等

26、功能。工业社会的出现,家庭的机能被一一解除。B、传统社会儿童教育期间短,孩子小时也参与经济生活。女性社会地位低,担负家务和孩子的出生、养育。工业社会的出现,新技术的掌握必需,教育费用昂贵。孩子养育成本大增,经济价值减少。C、死亡率高,高出生率必要。产业革命后死亡率下降,高出生率的必要性消除。少生优育,少数精锐思想。D、避孕技术的开发和普及。社会网络与社会互动:社会互动理论认为:生育率的下降是一个人们互相影响,互相学习的过程。认为:A、生育率下降始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广泛改变。B、在一个国家的某个地区发生的生育率下降会很快波及那些有着相同语言和文化的相同地区,甚至会影响那些欠发达地区。C、认为社会互

27、动是解释生育率下降重要的却常常被忽略的因素。(3)迁移转变理论:认为人口转变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国际人口迁移格局。人类的活动分为五个阶段:前工业化社会的人口迁移。早期人口转变社会死亡率迅速下降,生育率居高不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人口转变后期人口出生率开始下降,人口增长速度缓慢。人口转变的完成阶段。人口迁移减少。(4)人口转变的现代化理论:人口转变与现代化互为因果;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和现代化的难题。人口转变理论的问题点:A、未能明示出生率开始下降的临界点,以及下降速度的预报能力。B、不能说明出生率的下降与社会经济的近代化程度具有密切的关系。C、死亡率的下降不一定是出生率下降的前提。人口转变对

28、现代化的影响第七章 人口年龄结构一、 概念:是一定时点、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二、 类型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分析:三种基本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国际上通常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年人口系数、儿童少年人口系数、老少比和年龄中位数的状况判断一个社会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三、年龄分层和同期群分析1、年龄分层:按照年龄差异将人们区分为高低等级不同的序列,它意味着年龄差异与各种资源分配不平等之间的关系,还包括着可能获得的社会赞许、可接受性和尊敬方面的差异。2、同期群:是一组具有相同社会背景的人口。3、同期群效应:它是指一个同期群的人口规模能够建构一个时期。4、人口老龄化是指某

29、一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的比重逐渐增加的过程,特别是指在年龄结构类型已属年老型的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继续上升的过程。1956年,联合国发表的人口老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中,将65岁定义为老年年龄的界限。1982年,维也纳世界老龄问题大会将老年年龄界限定义为60岁。5、分析人口老龄化应注意的问题:第一,区分人口老龄化和年老型人口。第二,人口老龄化是老年人口相对于少儿组人口的增加,是人口年龄结构的相对变化。第三,人口老龄化是人口转变的必然结果。第四,人口老龄化意味着个体衰老的比例增加。第五,人口老龄化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和学术界的重视。 6、研究人口老龄化的意义:第一,人口老龄化深深地影响人类的经济生活和经济

30、发展。第二,福利制度受到人口老龄化的挑战。第三,社会资源分配和供给矛盾重重。第四,人口老龄化会引发新的老年贫困人口的出现。第五,人口老龄化可能会重塑社会文化、社会秩序和代际关系。第八章 人口性别结构一、女性生存优势:是指女性比男性有更长的预期寿命。 女性生存优势分三级:(1)014岁,男性人口略多于女性 (2)1565岁,男性人口大致等于女性 (3)65岁,女性人口多于男性人口二、社会性别:是指社会对量刑及两性关系的期待、要求和评价。,它强调的是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差异。三、性别分层:社会性别分层表现为父权制的性别等级关系。第九章 社会分层和贫困人口1、概念、关系(非重点):社会分层是指按照一定得

31、标准将人口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表现为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和 不平等的状况。2、引发贫困的原因分析:(1)人口因素引发的贫困(强调人口与食品生产之间无法克服指尖的矛盾,人口挤压理论的六种贫困人口:生产性、就业性、消费性、积累性、教育性、资源性贫困人口)(2)非人口因素引发的贫困(资本与劳动的对立、不平等的分配制度贫困人口的文化体系与主流经济和文化相隔,即贫困亚文化。第十章 人口的婚姻家庭结构一、婚姻制度:社会规定的有关夫妇关系建立的一整套社会规范,任何社会都有特定的婚姻制度。婚姻的类型:群婚制:又分为血缘群婚、亚群婚(没有血缘关系) 对偶婚制:一夫多妻、一妻多夫

32、、一夫多妻(主对主) 一夫一妻制二 传统家庭模式:核心家庭:指一对夫妇(含一方去世、离婚的)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主干家庭:指一个家庭中有两代以上,而每代只有一对夫妇(含一方去世、离婚)的家庭。联合家庭:只一个家庭中至少有两代人,且同一代人中有两对或两对以上夫妇(含去世、离婚)的家庭。三、家庭生命周期:形成扩展稳定收缩空巢解体空巢:指子女长大后从父母家庭中相继分离出去,只剩下老年一代独自生活的家庭。第十一章 人口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化一、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一定时间内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结构。二、 人口分布主要关注两点:一是空间位置:所在地点的地理特征(如高原、平原、山区、海岛)、行政区划(属于

33、哪个国家、省、县管辖)、社会特征(大都市、城市、乡村等)。二是人口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的组织化程度与人们之间交流的频率。三、 人口密度是指某一时点单位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以每平方公里常住的人口数来表示,反映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的稠密程度。 四、 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市化水平=某地区城市人口数/该地区总人口第十二章 人口和社会变迁一、社会变迁: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技术所引发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变迁,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和最本质的改变二、人口增长和社会变迁关系的理论:发明拉力假说、人口推力假说、冲突理论、制度理论(p276)第十三章 人口和

34、可持续发展一、环境意识与新生态范式的主要思想 (1)什么是环境意识? 环境意识是指人类对于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与人口关系的解释和认识。人们常说的“大地是母亲”、“人定胜天”等拟人化的说法表达了人类对环境的认识。这些认识是人类世界观和信仰的一部分。不同的环境意识形成不同的人类行为。 天人合一”,人类社会早期普遍存在的环境意识。老子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张人的社会秩序适应物的自然秩序。 “人类中心说”,强调自然界与各种自然资源是外在于人类社会的,人类是自然界的主宰。在实践层面,这种以人为中心的环境意识导致了自16、17世纪以来欧洲人利用科学和技术对非洲、美洲、亚洲的殖民掠夺

35、,种下了“非持续发展”的后患。 新生态范式。强调自然环境影响社会发展,强调人类作为高级物种同样不能摆脱低等级物种的生态法则的影响。(1)人类是生态系统中彼此相互依赖的许多物种之中的一种。 (2)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事务不仅受社会、文化和技术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自然界中彼此内在联系的原因、结果与反馈的影响,因此有目的的人类行为会产生非预期的结果。 (3)人类生活依然与自然环境,同时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具有潜在的限制。(4)尽管人类发明及其从中获得的能力可能一时扩大地球承载力的限度,但人类不可能摆脱生态法则的制约。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共识: (1)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战略思想,其核心是人口可持续

36、地发展;强调发展是首先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包括当代人的生存、享受与发展需要。同时,人的发展还包括了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 (2)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代际间的关系,强调满足当代人要求的同时着眼于下一代人,也就是说当代人的需求满足不能危害到下一代、再下一代的生存和发展需求。 (3)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两条腿走路,既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又要减缓人口增长。 (4)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人口质量与经济技术进步同步;提高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减少人口增长的前提。 (5)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人口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协调发展。 (6)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社会公平、公正的制度建设,消除财富的过分集中

37、和贫困人口第十四章 人口政策和计划生育一、人口政策 :人口政策是社会政策的一部分,由政府颁布的,目的在 于影响人口的增减、过程、规模、结构或分布。 二、人口政策的特点 (1)人口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历史性。 (2)人口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的主体是一国政府。 (3)人口政策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4)人口政策的实施是一整套的“成本利益”的运作过程,有社会发展政策相配套。三、计划生育:计划生育是对生育进行预先的设计,实行人类自身生产的计划化。即人们有计划地生育子女,繁衍后代。 (1) 从宏观角度上看,计划生育的主要内容是有计划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改变人口结构,使人类自身生产的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逐步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2) 从微观角度看,是实行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和优育,为社会和家庭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四、生殖健康:一方面是指安全健康的妊娠,另一方面是指有计划的生育。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