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诗歌鉴赏专题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诗歌鉴赏专题ppt.ppt(10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3-4-5-三年来,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有鲜明的倾向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诗歌鉴赏的选材均为唐、宋诗,没有考查词,体裁是古体诗中的歌行体和七言律诗,范围明显扩大;命题不避名家作品,也不弃“一时之标”的作品;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均有涉及。从命题形式上看,主客观题型兼顾。客观选择题从“五选二”演变为“四选一”,选“不正确的一项”,分值为3分;主观题从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角度设题,分值6分。-7-对诗歌的鉴赏,读懂读透最为重要,特别是在一客观选择题、一主观赏析题的命题情况下,选择题涉及面非常广,涉及诗歌的情感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各个层面。因此,从知人、知言、知体、知法的
2、角度综合理解诗歌的内容,进而把握诗歌的情感,是重要的解题思路。梳理核心知识-8-强化关键能力-9-从四个角度破解诗歌综合性选择题诗歌鉴赏的综合选择题,既有对内容的理解,也有对手法、语言、情感的把握。选项在措辞上细致严谨,错误设置相对隐秘,须从整体到细节,仔细阅读,先内容后手法,逐字逐句琢磨分析,并注意如下角度:1.知人。鉴赏诗歌讲究“知人论世”,要注意诗歌作者的身世及阅历、所处的时代特点、创作倾向、作品风格特点等。除时代信息外,我国古代士子的人生之路,也有着许多带有共性的地方,对其作品写作背后人生阶段的把握,也能给我们提供解读诗歌内容情感的思路。强化关键能力-10-2.知言。古代诗歌大都篇幅短
3、小,其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含蓄而富有跳跃性,即所谓的“诗家语”。因此,读诗时千万不能一扫而过,否则是读不懂、读不透的。由字词到句意,由句意到全诗,边读边想,力求还原诗歌画面。3.知体。诗歌的体裁不同,题材不同,内容和手法也不相同。如果是写人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赏析诗歌语言的凝练性、形象性。如果是写景抒情诗,则从所写的景物入手,理解诗人抒发的感情。4.知法。对诗歌的鉴赏,除要注意正确的读诗方法(从标题到作者,从正文到注释,全面细读)外,还要知道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手法、结构技巧等等。-11-热点题型即学即练综合选择题1.知人角度从这一角度设题考查,往往牵涉到对
4、作品背景和作者思想情感的把握,以及对作品形象特点的分析。【典题1】 (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12-热点题型即学即练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答案解析解
5、析关闭结合李贺的相关知识,可知李贺仕途不顺,怀才不遇。B项,诗人不是“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在诗中“穷”是困厄、不得志的意思,“屈穷”指有才志而不能施展。 答案解析关闭B-13-热点题型即学即练2.知言角度从这一角度设题考查,主要包括对诗歌语言含意的理解,对作品语言风格的体察,炼字、炼句、赏析语言风格是常设选项。【典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东溪梅尧臣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14-热点题型即学即练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写诗人行到之地和到此之由
6、,诗人是为了“看水”而“行到”,开篇“闲意”就已暗含其中。B.诗歌中的第三句与杜甫漫兴(其七)中“沙上凫雏傍母眠”意象相同,诗人用笔墨略作勾勒,意象生动,跃然纸上。C.诗歌的第五、六句写水旁岸边,沙滩经过河水的无数次冲洗,像筛过似的洁净,表现了溪水急速的特点。D.尾联以“情虽不厌”总括了中间四句,并回应了第二句的“发船迟”,传达出诗人的情感,使全篇结构严密。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此题从对诗歌语言的理解角度设误。C项,第五、六句写水中洲渚,“平平”两字表现出溪水的平静。 答案解析关闭C-15-热点题型即学即练3.知体角度从这一角度设题考查,包括对诗歌结构特点的把握、诗歌的起承转合、词的引领句、某句在
7、全篇中的作用等等。【典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晓发公安(作者原注:数月憩息此县)杜甫北城击柝复欲罢,东方明星亦不迟。邻鸡野哭如昨日,物色生态能几时。舟楫眇然自此去,江湖远适无前期。出门转眄已陈迹,药饵扶吾随所之。注大历三年,诗人离开公安前往岳阳。明星:启明星。物色:指物。生态:指人。转眄(min):转眼。扶:陪着,维护。-16-热点题型即学即练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中的“击柝”“明星”点明标题中的“晓”字,“复欲罢”,点明夜之已去,晓之将来。B.第二句中的“亦不迟”意谓柝声一歇,启明星也出现了,仿佛催人早早出发。C.第七句照应颈联,第八句照应颔联
8、,形成尾联分别呼应颈联和颔联的结构。D.全诗叙写晓发公安之见闻感受,以人生感触为主线,景中融情,语言老到。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此题从诗歌的结构特点设误。C项应是“第七句照应颔联,第八句照应颈联”。 答案解析关闭C-17-热点题型即学即练4.知法角度此角度主要考查对诗眼的理解,题目的作用,诗歌的各种表现手法、表达技巧,修辞的运用等等。【典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送江水曹注还远馆谢朓高馆临荒途,清川带长陌。上有流思人,怀旧望归客。塘边草杂红,树际花犹白。日暮有重城,何由尽离席!注水曹:官名。-18-热点题型即学即练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分别从高、远两个方
9、面描写了送别的场景:荒郊野途,高馆孤峙,清流映带,长路迢递,荒凉凄清的景物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情感。B.“清川带长陌”的“带”字使用尤为传神,潺湲的清流仿佛将眼前的道路带向了遥远的地方,在离人的心上更增添了一层迷茫的情思。C.三、四句用“望归”透露出江水曹的游宦生涯,此行所去,只是远馆,而非故乡,故而客中作客,无慰“怀旧望归”之情,反更增羁旅情怀。D.五、六句展现出一片明丽的景色,池塘春草、花树相间,红白掩映,风光令人陶醉,面对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色,诗人心情也因之而倍加愉悦。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此题从诗歌的表现手法设误。D项,“诗人心情也因之而倍加愉悦”不恰当,五、六句运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借花草
10、的缤纷写离别的凄凉。 答案解析关闭D-19-热点题型即学即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和友人鸳鸯之什注(其一)崔珏翠鬣红毛舞夕晖,水禽情似此禽稀。暂分烟岛犹回首,只渡寒塘亦并飞。映雾尽迷珠殿瓦,逐梭齐上玉人机。采莲无限兰桡女,笑指中流羡尔归。注什:诗经雅、颂十篇为一什,故诗章有“篇什”之称。-20-热点题型即学即练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咏鸳鸯,首先从羽色写起。以夕晖的璀璨多彩来烘托鸳鸯羽色的五彩缤纷,“舞”字使整个画面气势飞动,意趣盎然。B.诗的第二句间接点明鸳鸯多情这一重要的特征。在结构上,此句既紧承首句,又开拓下文,是全篇转换的枢纽。C.鸳鸯是幸福美
11、好的象征,人们常以它来寄托美好的理想和愿望。颈联从人和鸳鸯的联系上生发联想,进一步表现鸳鸯的情。D.尾联“笑指”二字十分传神,女伴们互相戏谑、娇羞可爱的神态跃然纸上,把人物的情和鸳鸯的“情”融为一体。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此题从诗歌的表现手法角度设误。B项应为直接点明。诗歌的第二句“水禽情似此禽稀”是一个议论句,作者直言水禽中像鸳鸯这样有情有义的很少。 答案解析关闭B-21-热点题型即学即练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注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注李益和苗发、司空曙,都名列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中
12、,彼此是诗友。-22-热点题型即学即练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竹是高洁之物,在微风动竹之夜,诗人由“竹”想起诗友,意在表明自己与诗友都有高洁情怀。B.思而“临牖”,上承临窗暮坐;思而“悠哉”,下领抒发怀友之情的三联。就全诗所抒之情来看,“思”是全诗之眼。C.“稍沾阶下苔”一句,既写出了傍晚霜露之重,又巧妙地写出了诗人生活清静简朴,少与人游。D.全诗先写微风惊醒自己,继而写微风动竹坠露,终写期望微风拂去琴上之埃。微风是结构全诗的线索。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此题从知人角度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A项,“表明自己与诗友都有高洁情怀”牵强附会,在诗中体现不明显。 答案解析关闭A-23-热点
13、题型即学即练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春夜别友人(其二)陈子昂紫塞白云断,青春明月初。对此芳樽夜,离忧怅有馀。清冷花露满,滴沥檐宇虚。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注紫塞:原指长城,其土紫色。这里泛指北方边塞。大臣书:汉书东方朔传载,汉武帝即位,征求天下才士,东方朔便上书自荐,自称可以当“天子大臣”。-24-热点题型即学即练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二句对仗工整,选用“紫塞”“白云”“明月”等意象,渲染与友人离别时的凄凉氛围。B.三、四句采用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芳樽夜”创设了送别宴席上美酒芬芳、温馨热闹的场面。C.五、六句寓情于景,对花瓣挂满清凉露珠,檐边露水滴
14、沥的描写,透露了抒情主人公的心情。D.本诗语言畅达优美,诗篇虽略带感伤色彩,但基调高昂明快,并不给人以悲抑的感受。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A项,“凄凉氛围”错。这里是一种想象,且表现出一种空明自然的景致,并未出现黯淡压抑的意象。 答案解析关闭A-25-热点题型即学即练4.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润州二首(其一)杜牧向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向吴亭:古亭名,在丹阳县南。桓伊:东晋“江左第一”吹笛好手。-26-热点题型即学即练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由
15、眼前景色写起,再宕开一笔追忆往昔,一景一情,写诗人初上亭来的所见所感,并点出时间、地点、事由。B.“放歌”二字可见当年酣舞狂歌的赏心乐事,此时旧地重游,恰逢秋高季节,神往中隐含了诗人故地重游的欢快。C.全诗把数百年间的人事勾连起来,让眼前的景与心中的情浑然一体,用一“愁”字作结,给人悠悠不已之感。D.前人评价杜牧的诗“气俊思活”,是说其诗挥洒自如,在时空及情感的表达上跳跃性极大,此诗便是这一评价的例证。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此题从理解诗人的形象、情感角度设误。B项,“隐含了诗人故地重游的欢快”错,表达的应是“故地重游的伤感”。要注意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情感,尤其是诗歌的最后一句。 答案解析关闭B诗歌中
16、的形象,是指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寄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就是把握其特征,品味其内涵,探寻其象征意义或社会意义,进而理解作者融注在特定形象中的思想感情。诗歌的形象和情感密不可分,鉴赏分析形象,有助于把握作者的情感;把握作者的情感,也要关注作者塑造的形象。形象题和情感题是诗歌考查的热点题型,需要给予充分关注。梳理核心知识-29-强化关键能力-30-一二一、四个角度鉴赏诗歌形象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寄托是古人赋诗的普遍现象,或借诗歌以抒写怀才不遇、沉居下位之苦,或感发其报国无门、不为当道所重之愤,或抒其离愁别绪、物是人非之感,等等
17、。因此,鉴赏诗歌中的形象,无论是诗人形象,还是诗中的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乃至意境意象,都要结合诗歌的背景,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2.分析描写,抓住特征。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人、事、物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既可以正面渲染,也可以侧面烘托。无论是直接描写,还是间接描写,都必须准确地抓住形象的特征,以此来体会形象的内在品质。因此,在阅读鉴赏诗歌、分析诗歌形象时,要注意抓住对形象的描写手法,来分析其特征。3.立足意象,聚焦对应。诗歌意象与诗人情感有着相对固定的对应关系。如:强化关键能力-31-一二强化关键能力-32-一二4.体察意图,合理联想。古人写诗时,常通用含蓄、双关、象征等手法,明言
18、此而实言彼。所以,我们在分析形象时,有时不能只就文字表面意思进行分析,要注意体察诗人的写作意图,结合诗人的身世际遇,展开联想;有些事物,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形象定位,如松柏、寒梅、孤鸿等,这也为我们分析形象提供了依据。强化关键能力-33-一二二、四个方面把握诗歌情感1.背景。诗人生活的环境、时代风貌会影响到诗人情感,创作背景对理解诗歌思想情感也至关重要,这些必然会在诗作中直接或间接流露出来。2.情语。抓住诗人描绘的人物言行、情态及与人物相关的其他关键词语揣摩诗人心理,概括形象特点,这也是理解诗歌情感的一条捷径。3.景语。抓住景语中的情感暗示语。抓住景物前面的修饰语及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从景物特征中
19、捕捉背后的情感。从冷暖中体味悲喜,但要注意乐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4.风格。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语言热情奔放,情感乐观豁达;现实主义注重按生活本来的样子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往往忧国忧民,时悲时喜。-34-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一、鉴赏诗歌的形象人物形象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塞下曲六首(其三)李白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注渭桥:位于唐代长安西北渭水上。辞汉月:指离开京城。天骄:指匈奴,这里指敌人。海雾:沙漠上的雾气,指战争的气氛。霍嫖姚:即霍去病,汉武帝时名将,曾做过嫖姚校尉。-35-
20、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典题】 这首诗塑造了将士们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解题思路解题思路1.审题目要点这首诗塑造了将士们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答题方式 -36-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2.找答题依据 首联写奔驰的骏马、催马前进的鞭声,从侧面衬托将士们斗志昂扬、杀敌心切的形象特点。颔联通过弯弓搭箭的细节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了将士们的神勇无比、英勇矫健。诗歌的尾联用霍去病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虽然知道最后能上麒麟阁的只是少数的将领,但他们依然奋勇杀敌,不怕牺牲,凸显出将士们报效国家的英雄主义气概和献身精神。-37-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
21、2热点题型33.用模板答题考查诗歌形象及性格特点题的答题方式,一般是先用几个能表达人物形象特点的形容词加以概括,然后再结合指定的诗句具体分析。4.答案整合诗歌塑造了一群斗志昂扬、英勇矫健、奋勇杀敌的将士形象。首联写奔驰的骏马、催马前进的鞭声,从侧面衬托将士们斗志昂扬的形象特点。颔联通过弯弓搭箭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将士们的英勇矫健。尾联用霍去病建功立业的典故突出将士们报效国家的英雄主义气概和献身精神。-38-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即学即练即学即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秋登越王台康有为秋风立马越王台,混混蛇龙最可哀。十七史从何说起,三千劫几历轮回。腐儒心事呼天问,大地山河跨海
22、来。临睨飞云横八表,岂无倚剑叹雄才!注越王台:一名粤王台,为西汉南越王赵陀所建,位于广州越秀山上。此诗作于光绪五年秋,此时康有为21岁。“十七史”句:用宋末文天祥语。文天祥被俘后,元人劝降。文天祥答道:“一部十七史,从何说起。”意谓事情太多,一切无从说起。三千劫:印度佛经记载,世界经历若干万年毁灭一次,叫作一“劫”。“三千劫”意谓天灾人祸之多。-39-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结合全诗,对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作简要分析。参考答案 诗歌刻画了一个忧时伤世、慷慨激昂的爱国青年志士形象。抒情主人公对着萧瑟的秋风,立马在越王台上,感慨民族多灾多难的历史,向天呼喊,表现了他不可遏制的忧愤之情;他登高
23、望远,睥睨天下,展现出想要报效国家、力挽狂澜的胸襟和抱负。解析 关于本诗的抒情主人公,可以先从整体上把握,诗人在萧瑟的秋风中,感慨民族多灾多难,由此可知他是一个忧时伤世之人。他不禁向天呼喊,展现出他想要力挽狂澜的抱负,由此可知,他也是一个慷慨激昂的爱国青年志士。-40-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景物形象(含意象)(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典题】 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4、(6分)-41-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解题思路解题思路1.审题目要点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意象 作用 答题方式 2.找答题依据 第一个“酒”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如同进军的旗鼓,勇士气吞万里的声势在这里重现;第二个“酒”展现了凯旋庆功的场面,反映了战争胜利、狼烟尽扫后的自豪。两个“酒”字,在诗中的位置不同,“复把”时情感已经发生了变化。-42-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3.用模板答题对诗歌景物形象及作用的分析,一般采用如下作答模式:诗歌描写了的景象。通过描写,抒发的情感,具有的作用。4.答案整合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
25、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43-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即学即练即学即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月杜甫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注该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此时诗人与家人远隔。国西营:长安西部的兵营,是抗击安史叛军的军队。诗歌首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景象。解答此题,首先抓住诗人使用的意象和描写的景物特点,然后结合诗歌的情感分析作用。从“
26、秋”和“月影清”可以看出,首联描绘的是清朗的秋月景象,起到为下文抒发情感做铺垫的作用。 答案解析关闭首联描绘了一幅清朗静谧的秋夜图。秋天将至,气候渐凉,皓月当空,月影清朗。既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明亮,又营造了空寂清冷的氛围,为下文望月生情、借月抒怀做铺垫。-44-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事物形象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古树杜濬闻道三株树,峥嵘古至今。松知秦历短,柏感汉恩深。用尽风霜力,难移草木心。孤撑休抱恨,苦楝亦成阴。注本诗是杜濬在入清后为隐士邱至山所写。三株树:雨林诗话载,鄞人邱至山居东皋里,家有古柏一株,两松夹之,轮囷袅空,盖南宋六百年物也。苦楝:诗人家中所栽之树。【典题
27、】 这首诗里的古树有着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45-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解题思路解题思路1.审题目要点这首诗里的古树有着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事物形象 答题方式 2.找答题依据 “峥嵘”是古树的外在特点,“峥嵘”一词可看出古树超然异群,不同凡响。从“知秦历短”“感汉恩深”,可看出其阅历丰富,从“用尽风霜力,难移草木心”,可析出坚持操守。结合注释和诗歌的最后一句“苦楝亦成阴”,可以看出诗人对古树的敬仰之情。-46-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3.用模板答题事物形象+人物形象+具体分析。4.答案整合古树“峥嵘”,超常异群,不同凡响;古树“知秦历短”“感汉恩深”,阅历
28、丰富;古树坚持操守,不因风霜极力摧残而改草木之心。-47-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即学即练即学即练阅读下面这首明词,完成后面的问题。满江红咏竹陆容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相映带、一泓流水,森寒洁绿。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问华胄,名淇澳。寻苗裔,湘江曲。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触。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注华胄:贵族的后裔。淇澳:淇河岸的弯曲处。历史上以盛产竹而闻名。阿娇金屋: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为妇。这里指翠美珍奇的竹子。这首词写出了竹怎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 答案解析解析关
29、闭关于对竹的特点的概括,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即可。“森寒洁绿”“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性孤高似柏”“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由此可以概括出竹的特点。作为托物言志类的诗歌,诗人一是表达对竹的喜爱,二是希望自己有像竹一样的品质。 答案解析关闭竹的特点:翠绿、姿态可爱、高洁、不畏冰霜。表达的情感:表达出对竹的喜爱赞美之情,希望具有像竹一样的高洁品质。-48-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二、鉴赏诗歌的情感概括情感(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白居易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30、。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注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伏:服气。-49-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典题】 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6分)解题思路解题思路1.审题目要点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鉴赏角度 考查点 -50-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2.找答题依据 题目要求从“戏赠”入手,“戏”的意思是戏谑,“赠”是送给两位老友,可见诗歌中会有“调
31、侃”意味。结合注释可知,“老元偷格律”“短李伏歌行”正是这种写法。这是一首序跋性质的小诗,没有意象可供挖掘。“应无分”“合有名”,这是诗人结合自己命运遭际的牢骚话。这里虽有对自己文学才能的自许,但也包含着不平和辛酸。“气粗言语大”有自嘲之意。-51-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3.用模板答题情感题的一般答题类型是:诗歌通过描写(诗歌的主要内容),抒发了作者(对情感特点的描述)的感情。4.答案整合诗人戏谑友人,夸耀自己,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诗歌并非全是戏言,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52-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即学即练即学即练阅读下面的宋诗,完
32、成后面的问题。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其一)杨万里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似青如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注杨万里,做此诗时他正离家宦游,在广州任内。无那:无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情感。从首联“故园”花开,“梦入江西”来看,作者有思乡之情。颔联“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句,有青春不再、人已老去的惆怅之情。诗歌的尾联写诗人想将无限风光吞咽到自己的肚子里,但却没有办法,只好借酒遣怀,可见有爱春、惜春而又无法留住春天的惋惜之意。能答出这三点即可。 答案解析关闭故园之思(怀乡之情)。写
33、故园海棠花开、眼前燕回絮飞的美好春色,寓情于景,抒发思乡之情;爱春、惜春之情。春光明媚,诗人爱之欲餐,抒写爱惜春天之意。年华老去,愁对春光的孤寂之情。诗人在春光中孤独地老去,抒发枉抛光阴之叹。-53-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分析情感变化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后面的问题。水仙子舟中孙周卿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典题】 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6分)-54-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解题思路解题思路1.审题目要点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答题方法 考查点 2.找答题依据
34、这首曲共八句话。可以分为三层:前三句,中间四句和结尾一句。前三句中“孤舟”“夜泊”“灯火”“客船”孤独、漂泊、羁旅;“朔风”“梅花片(雪花)” 凄凉、寒冷。中间四句中“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 惊喜、诗兴大发。最后一句“一笑琅然” 愉悦、豪迈、旷达。-55-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3.用模板答题答情感变化的题目,要注意分出要点并呈现出是如何转变的。“某某句表现诗人情感”,然后“某某句又表现诗人情感”,最后“诗人的情感是”。4.答案整合孤舟夜泊、青荧客船、朔风等,表现了作者的孤独之感、羁旅之思;漫天飞雪激发了作者的创作豪情,风雪鏖战,“诗豪”与风雪争先,“诗”又与雪纠缠,表现了
35、作者笑傲孤独与风雪的豪迈气概;“一笑琅然”,抒发了作者战胜困境的快意和乐观旷达的情怀。-56-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即学即练即学即练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清明呈馆中诸公高启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卞侯墓上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注杏酪:传统习俗,在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仁作粥。分香:宫廷按例分给宫女香粉、香囊等饰品。白下:金陵。卞侯墓:卞侯即晋朝的卞壸,他曾任尚书令,忠恪勤事,后来在讨伐苏峻的叛乱中战死,被埋葬于白下。卢女:即莫愁,古代善歌貌美的女子。-57-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
36、热点题型3这首诗脉络明接暗转,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内心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请简要概括。参考答案 清明到来,万物欣欣向荣,诗人心情欢快;接着由“无客不思家”牵连出思乡之情,并由卞侯墓上的芳草、卢女门前的落花,写出了人生苦短、物是人非的悲愁;最后又由“待诏”“酒醉京华”显示了人生得意,以喜衬悲,以醉解愁。解析 解答此类题目,要逐句分析。第一联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清明时节生气蓬勃、吉祥如意的景象,作者身处其中,愉悦欢欣。第二联以“清明无客不思家”一句回归清明的主题,不言己情而言众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在清明时节的悼亡之情和身在异地的思乡之情。第三联运用卞侯和莫愁的典故,言即使忠如
37、卞侯,美如莫愁,也只留一堆芳草,供人凭吊而已,陡然生发“人生如朝露”的慨叹,悲从中来。第四联“待诏”“酒醉京华”,将仕途如意的喜悦和渴望成就功名的豪情显露无遗,以喜衬悲,以醉解愁。-58-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分析观点态度(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精卫词王建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典题】 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6分)-59-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
38、点题型3解题思路解题思路1.审题目要点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 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一般人的观点 分析评价 答题方式 -60-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2.找答题依据 如果将“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理解为“高山没有移尽,大海没有填平,希望我死了之后还有子孙活着完成我的遗愿”,那么这样的理解就是同意最后两句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是精卫对自己坚韧不拔、前赴后继的奋斗精神的抒发。如果将“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理解为“高山没有移尽,大海没有填平,我希望用我的生命来换取你的生命”,那么这样的理解就是不同意最后两句是以精卫的口吻表
39、达的,而认为这是从作者的角度表达的。-61-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3.用模板答题首先明确观点,然后从某个角度分析诗歌具有怎样的观点态度,即某某处体现了诗人的某种观点。4.答案整合观点一:同意。这两句诗是精卫坚韧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自我抒发;意为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遗志,填海不止。观点二:不同意。这两句诗是作者对精卫的同情与崇敬之情的表达;意为移山填海的事业尚未完成,我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62-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即学即练即学即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杜甫幕府秋
40、风日夜清,澹云疏雨过高城。叶心朱实看时落,阶面青苔先自生。复有楼台衔暮景,不劳钟鼓报新晴。浣花溪里花饶笑,肯信吾兼吏隐名。注本诗写于广德二年(764年)。严武在担任剑南节度使时,保举杜甫为节度使参谋,在幕府当值。肯信:肯否相信。吏隐:汝南先贤传载,郑钦吏隐于蚁陂之阳。公在幕府为吏,归草堂为隐,兼有其名也。-63-一二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古人评价“此诗举束缚蹉跎,无可奈何意,一痕不露,只轻轻结语云:浣花溪里花饶笑,肯信吾兼吏隐名”。请结合尾联简要分析作者的心境。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解答此题,首先理解古人的评价,“此诗举束缚蹉跎,无可奈何意,一痕不露”,这句话是说这首诗中隐含了无可奈何之意
41、,但是一点痕迹都没有露出来,只由尾联暗含了这种意思。“浣花溪里花饶笑,肯信吾兼吏隐名”,“饶笑”意为“多笑”,前一句写浣花溪边的菊花一直在笑我劳碌无功,后一句使用典故,从注释可知诗人当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尾联表明诗人想回到草堂隐居,但限于别人的关照,心情无奈甚至矛盾。 答案解析关闭尾联意为浣花溪畔的菊花一直在笑我劳碌无功,她肯否相信我在幕府为吏、回草堂为隐而兼有其名呢?尾联表现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心境。他在幕府的秋风中怀想浣花溪畔的草堂,寄人篱下而碌碌无为,想回到草堂又迫于生活的压力,对当前处境非常无奈和矛盾。一首诗词的艺术价值,既在于“写什么”,更在于“怎么写”。“怎么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42、在语言上,炼字、炼句是诗人不懈的追求,也是考查考生鉴赏水平的重要角度;二是诗歌的表达技巧,即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运用,这更是高考诗歌鉴赏的重要考查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是全国卷考查的热点,分值高,难度大,是二轮复习的重点。梳理核心知识-66-强化关键能力-67-一二一、炼字“三关注” 三强化关键能力-68-一二二、炼句“五角度” 三强化关键能力-69-一二三强化关键能力-70-一二三三、紧扣“效果”赏析技巧1.紧贴诗歌本身赏效果(1)紧扣目的。所有的表达技巧都是为表达目的服务的,“表达技巧+表达目的”就等于表达效果。在具体诗歌中,表达目的包括写景、状物、造境、写人、叙事、抒情等方面。所
43、谓赏析表达效果,就是运用这种技巧,看它写出了什么样的景,把景物描写得如何;描绘了什么样的事物,使该事物的形象如何;营造出了什么样的意境;刻画了人物的什么形象,使人物形象如何;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使思想感情表达得如何。在众多目的中,抒情是根本目的。几乎任何表达技巧都与抒情有联系,几乎任何表达效果都少不了对抒情目的的分析。而且,无论分析哪种目的,都不可笼统,应紧扣诗歌内容分析得具体、细致、深入。强化关键能力-71-一二三(2)紧扣位置。效果就是作用,所赏析的语言片段在古诗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甚至手法就有所不同。试以句子为例。如首句有点题、开篇、奠定基调之妙;中间句(主要指绝句的第三句、律诗的第
44、三联、词的中间句),有转折文意、承上启下之用;尾句,或卒章显志,或以景结情。当然,不是所有效果分析都要这样,但关注句子在诗歌中的位置进而关注其表达效果,是一个重要的思考角度。强化关键能力-72-一二三2.紧扣技巧本身赏效果不同的表达技巧有着不同的表达效果。如比喻、拟人重在生动形象,借景抒情使情感抒发委婉含蓄,反衬、对比达到突出强调之效果。因此,赏析表达效果在紧扣诗歌本身的同时必须兼顾表达技巧的自身效果。而这部分效果多以术语出现,如生动逼真、自然贴切、新奇别致、耐人寻味、含蓄蕴藉、意境深远、别开生面等,且大多是固定的。虽说在使用这些术语时有贴标签之嫌,但没有这些术语表达是不到位的。-73-一二一
45、、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2017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早上五盘岭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注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热点题型4-74-一二【典题】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4分)解题思路解题思路1.审题目要点“江回两崖斗,
46、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炼字 答题方式 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热点题型4-75-一二2.找答题依据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的意思是江水回旋,两边的山崖对峙,像两兽相斗,太阳从地面升起,阳光被群山遮挡,而山峰却高耸入云,巍然耸立。“斗”和“攒”字均采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 “斗”字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崖壁耸立对峙的形态;“攒”字刻画了群峰耸立、峰峦叠嶂的特点。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热点题型4-76-一二3.用模板答题炼字类题目答题时一般先解析字义,再指出其手法和表达效果。4.答案整合“斗”字,描写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
47、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热点题型4-77-一二即学即练即学即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宴西楼陆游西楼遗迹尚豪雄,锦绣笙箫在半空。万里因循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风。烛光低映珠 丽,酒晕徐添玉颊红。归路迎凉更堪爱,摩诃池上月方中。注此诗作于淳熙元年诗人以蜀州通判摄理知州期间。因循:这里有时日蹉跎,一事无成的意思。珠 :绣着珠饰的单衣,代指歌舞女子。摩诃池:摩诃池即汙池,在锦城西。为隋将军萧摩诃所开,因此得名。颔联中有两个字用意较深,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颔联从宴饮现境触发
48、诗人久客无成的感慨。“久”“又”,感叹成分很浓。有时日蹉跎、一事无成的意思。万里作客,光阴虚度,忽然又到了秋风萧飒的季节,表面看,只是抒写留滞异乡的客愁和对时序更迭的悲叹,实际上包蕴的是蹉跎岁月、壮志消磨和报国无门的精神折磨。 答案解析关闭这两个字是“久”“又”。“久”含有万里作客、久离家乡的愁苦。“又”表达了对时日蹉跎、光阴虚度、年华老去的感慨及一事无成、壮志未酬又无可奈何的悲凉。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热点题型4-78-一二炼句(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
49、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典题】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热点题型4-79-一二解题思路解题思路1.审题目要点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 的精妙之处。2.找答题依据炼句 作答方式 诗人用春蚕食桑叶的声音形容考生书写的声音,显示了考场纪律的良好,表现了作为主考官的诗人的喜悦之情。这句话以声写声,动中见静,把考生写字的声音想象为春蚕食叶的声音,生动,形象,贴切。是诗歌的第四句,具体描写考场作答的情景。 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热点题型4-80-一二3.用模板答
50、题首先要指出该句在构思、炼字、句子结构、表达技巧上的特点,再结合该句在诗中的具体位置,阐释其表达效果或作用。4.答案整合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热点题型3热点题型4-81-一二即学即练即学即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丁评事宅秋夜宴集柳中庸翠幕卷回廊,银灯开后堂。风惊拥砌叶,月冷满庭霜。绮席人将醉,繁弦夜未央。共怜今促席注,谁道客愁长。注促席:座席互相靠近。赏析“月冷满庭霜”的精妙之处。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月冷满庭霜”意思是清冷的月光照射在庭院里,庭院里就像铺上了一层霜一样。从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