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之苏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宋八大家之苏洵.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唐宋八大家之苏洵01始发愤康震 百家讲坛讲稿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几对名垂后世的文学世家,例如三国时期曹操、曹丕和曹植的三曹父子;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的三苏父子;以及明朝公派的三袁兄弟(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其中三苏父子均位列唐宋八大家,成就最高、名气最大。在三苏中,大苏苏轼的文学成就最高,最为.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几对名垂后世的文学世家,例如三国时期曹操、曹丕和曹植的“三曹”父子;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的“三苏”父子;以及明朝“公派”的“三袁”兄弟(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其中“三苏”父子均位列“唐宋八大家”,成就最高、名气最大。在“三苏”中,“大苏”苏轼的文学成就最高,最为后世所
2、熟知;“小苏”苏辙官做得最大,成就斐然;而他们的父亲“老苏”,在名气上则稍显逊色,但苏洵在文学发展史上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创作的六国论等名篇,传之后世,谓之经典。那么苏洵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又是如何培养出了两位杰出的儿子的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洵第一集二十七,始发奋,敬请关注。【康震】苏洵的名气很大,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并不是因为“唐宋八大家”的原因,是因为另外两个原因。第一,他是苏辙和苏轼的爸爸。他这个爸爸,培养了两个非常杰出的儿子,父名因子贵而显。第二个原因是他上了三字经了。我们知道在三字经里边有这么一段话:“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
3、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三字经说苏洵到二十七岁才开始发愤读书,他那么大岁数了,他还知道后悔要读书,你们这些小的,早早地就应该立志读书。他变成一反面教材了,浪子回头金不换。那我们就在想一个问题:这不对,如果苏洵是一个浪子回头金不换的这么一个形象的话,这么一不靠谱的、不长进的父亲,怎么会培养出两个这么优秀的儿子呢?这逻辑关系不顺。再者说了,这么优秀的两个儿子,怎么会就有一个不长进的父亲呢?这倒推也推不过来,所以此事颇值得琢磨,还得从头说起。这苏家,眉山苏家是大姓,望族。苏洵的前面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叫苏澹,一个叫苏涣,哥俩儿都中了进士,厉害吧。苏澹英年早逝,苏涣后来中了进士做了官,在当地影响非常大
4、。什么叫影响非常大?因为苏涣中了进士的那一刻起,他当时中进士的时候,街上、他们家里头都挤满了人,就围观他。他的中进士和到外地做官,对眉山此地读书的风气、考科举的风气、考中科举做官的风气,有极大的影响,他等于改变了当地的一个社会风气。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苏洵十八岁的时候读书,你注意,苏洵在十八岁的时候读书考过一次进士,没考中。大家说没考中这个很常见,古代科举进士那么难考,哪能一次就中呢。他问题是考了一次之后,不考了。不但不考了,哥们儿不读了,不读书了。这怎么回事?你说这俩哥哥都挺好的,怎么到了小三这儿,他就不读书了呢?最奇怪的是他爸爸苏序也不着急。同村人说:你儿子天天搁外头游山玩水、游荡不归,不
5、管管他?让他跟两个哥哥学习。别人问他的时候,他笑而不答,对他这个儿子是纵而不问。问急了他说一句:“非忧其不学也”,我从来不会为他读书的事担心。觉得很奇怪了,怎么回事?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苏序对那两个儿子督责有加,要求很严格。一边紧来一边松,这原因何在呢?说起来很奥妙,其实也很简单。第一,苏洵读什么书?他两个哥哥读什么书?在宋代要考科举,那就得读“声律记问之书”。什么意思?第一,你得考诗赋,得学会写诗,写有韵之文,得写骈体文。这个东西苏洵一辈子都不擅长,就是这块敲门砖,他拎不起来,他不擅长写这种韵文和诗赋。第二,“记问之学”得死记硬背,这他也不擅长。所以他是有原因的,他不是真的不读书,而是这一类
6、的书他读不了,他不爱读。他父亲苏序知道他这儿子绝顶聪明,真要读书,必是大才。但是现在的考试体制把他给限制了,所以他现在游荡不回,他现在天天游山玩水的。但是他知道他这儿子心里有数,将来一旦要开始读书的话,那必有不同凡响的表现,所以他纵而不问。这还有第二个实际的问题,还有一个原因,其实是跟苏序的个性有关。你想,这什么爸爸有什么儿子。苏序这个人个性极为不同寻常,他不爱读书、乐善好施。曾巩后来在给苏序写的墓志铭里边有这么一句话:“读书务知大义,为诗务达其志而已,诗多至千余首。”曾巩赠职方员外郎苏君墓志铭(苏序)就不爱读书,到晚年写了很多书。曾巩有说这老人家读书只求了解个大概意思,写诗只不过是抒发性情。
7、换句话说,他是好读书,他不求甚解。什么叫“不求甚解”?就是观其大略而已,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行了,不做死学问、不读死书、不死读书。我刚才不是说了吗,这种性格特点,在苏洵的身上得以反映出来。所以知子莫如父,就知道这儿子像自己,聪明、不读死书。苏序这个人性格放达,心大。苏涣那个儿子不是考中进士了吗,按道理考中进士,这是多大的事。儿子要是回来的话,那不是家里头得置办酒席,得举行隆重的仪式。朝廷还会把相关的文件、相关的一些物品,比方说诏书、封诰等等,有一些奖励性的东西,都得寄回家里来。当时乡里头还有另外一姓程的大户人家,人家儿子也中进士了,置办得非常地齐整,人家老程还问他说:老苏,你得好好准备准备,这是大
8、事。他说:没事没事,喝酒去。那天下午蹲在村头跟一老头,俩人正喝酒呢,东西寄来了。寄来之后,一边喝着酒,拿出来看了一会儿,看完之后塞到口袋里,把吃剩下的一块牛肉,也塞到口袋里,交给他那小童说:你背着回去吧,我喝得有点高了,一会儿我骑头驴,再接着回去。等回到村子以后,远远地看见那小童背了两个口袋,口袋里装的是朝廷给他的通知、给的证书,里头各种各样朝廷赏赐的物品,还有一块牛肉。然后老苏骑着一头驴,在后头醉醺醺地跟着。他(老程)说这哪是儿子中了进士,没考中都没这么惨呢。老程就说:你这也太不像话了。(苏序说)没事。苏轼后来回忆说,我爷爷这行为,只有有识者才能认得出来他心里其实特高兴,但是他对这形式的东西
9、不在乎。现在你知道了吧,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爷必有其孙。苏轼后来这种放达的性格,那在他们家爷爷身上就看的出来。这也是一个原因,就是为什么苏洵能够这样地暂时地放弃读书,而他们家老爷子不着急?一类人。【画外音】出生于眉山望族, 又有两个成功的哥哥,苏洵的不务正业在当时饱受非议。苏洵十九岁时娶了眉山另一个望族程家的女儿,已经成家却未立业,直到多年后才二十七,始发愤。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放弃学业多年的苏洵在二十七岁时突然开始发愤读书?而他的人生又经历了怎样的历练呢?【康震】大家说那三字经上不是说了吗:“二十七,始发愤”,为什么到二十七岁,他突然提出要读书呢?这里有个缘故:苏洵的夫人程氏很有名气,我们
10、知道她教育苏轼兄弟方面,她很有一套的。程氏人家的家是大户,人有钱,嫁到苏家来以后,慢慢地这钱,你想他乐善好施,都散得差不多了。(程氏)不埋怨,跟家里公公婆婆处得都很好,照料家里头。人说你跟娘家打个招呼,打个电话,给送点钱来、送点粮食来,不也挺好嘛。不,绝不麻烦娘家,我既然嫁到你们家来,我就跟着你过苦日子。让她唯一感到有点美中不足的是,这苏洵天天不务正业、不读书,搁外面瞎逛,游山玩水。但是人家不说,到二十七岁头上,苏洵有一天就问他夫人说:我觉着现在我要是再接着开始读书还行,可是家里负担这么重,没人来经营,这太浪费时间,你怎么想呢?你注意他这问法。二十七岁要放到现在,人家博士都读了一半了,他二十七
11、岁才说再重新开始读书。这一方面说明他确实心里头装着这个事,第二也说明这是个很有能力的人。谁到快三十了,才开始重新读书?“人过三十不学艺”,虽然二十七岁,没到三十,但是你重新开始读书,谈何容易。说明咱有这能力。问,怎么办?程氏回答得非常好,(说)我早想说你了,但我不说。如果你是因为我的原因而读书,那就没劲了。读书是你自己的事,你既然不想读,我永远也不会张这嘴。今天你既然张这嘴了,我可以告诉你,家里的事你就甭再管了,全由我来照应,你就安安生生地读书吧。就从这一年开始,苏洵放下了家事,专心读书。所以你要知道“二十七,始发愤”是不准确的,之前发愤过,但是发现发愤的方向不太对,不爱那么发愤。后来因为忙家
12、里头的事,拖了整整将近十年,现在觉得,家里料理得差不多了,该出手了。这么回事,一看就是一特有数的人。过了两年考试,还得考试,大家说二十七岁开始读的什么书?他不是不爱读这书吗?那没办法,还得读。过了两年考试不中,就是他这种“声律记问之学”,他不擅长。因为这二十七岁,他“始发愤”读的书还是这一类书。又读了八年,到了三十七岁头上,参加制科考试,我们知道制科考试比(科举)难多了。因为什么呢?制科考试完全没有准点,不是说每年都举行。科举才是三年一次,(制科)没准点,但是难度更大。但是你如果考中了的话,那做官很大的。又没考中,整整二十年的时间,考了三次都没中。大家说,那太惨了,其实一点也不惨,我们前面讲过
13、的,唐代和宋代考科举的,有的人考十年、二十年,考三十年的都有,有的人都考到七十多岁。这点挫折算什么?人跟人不一样,苏洵打三十七岁这年没考中,就下了一个决心:哥们儿不考了。因此他是“唐宋八大家”当中,唯一一个没有进士资格的人,官也是做得最小的,这是必然的。为什么不考了?第一,我刚才说了,这块敲门砖不是他所长,他弄不了这个。第二,他不屑于再考。我已经花了二十年的时光在应付考试,我不能再用剩下的这辈子的时光,来浪费在考试上,我要自由地读书,做一个真正的学者、思想家和文章家。所以他的整个的人生,从这次开始发生重大转型。第二个转型,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培养两个儿子。前头是要做学者,后头是要做教育家。我们先说
14、第一个目标,他要做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思想家和文章家。谈何容易?你知道他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吗?把之前这数年自己为了参加科举考试写的文章,数百篇文章全一把火烧了。他自己说:我现在看这文章,肤浅可笑。当年因为生活贫困、心绪紊乱,写的文章文气飘荡。第二,因为要应付那“声律记问之学”,所以文章不能自由地写作,结构散漫,看得我脸都红。把它全烧了,然后我闭门读书,谁都不见,我就关起门来看什么呢?看圣贤之书,只看孔孟的书、韩愈的书、司马迁的书,看出点门道来了。怎么看出点门道来了?读诗经觉得宽和仁厚;读楚辞觉得精深博大;读孟子和韩愈的文章,觉得淳朴而敦厚;读司马迁和班固的文章,觉得雄健而刚强。最开始看的时候,入
15、其中,到了文章里头,觉得惶惑不安;跳出来的时候再看这文章,觉得惊骇无比;接着再往进读,读得越精深,心里头越喜悦;终于读着读着,豁然开朗。这叫什么?这叫自由的阅读,为自己而阅读,为解决人生问题而阅读,不是为了考试而阅读,所以心生喜悦,那是一定自然的事情。同时也想自己,我还挺有才华的,我既然这么有才华,我应该自己能写出我的想法来。但是最开始的时候,看了圣贤的文章,他不敢写。后来读得越来越多,读到最后都憋不住了,想写出一点来,写出自己的话,然后就发现,其实如果这样写文章的话,好像不是特难。但是你要说我写得特别对,好像又不敢肯定。你知道吗?从三十七岁开始读书的时候,苏洵就经过了这么一条时而惊骇、时而惶
16、惑、时而兴奋、时而特别灵感乍现,时而给自己的写作尝试着进行探索,这是一个真正的、自觉的、自由的学习者的路程。大家说,这是他自己说的,到底客观效果怎么样,你给我说说?欧阳修后来在给他写的墓志铭里头,很详细地描述了他的这段过程,欧阳修说:苏洵详细地研究儒家的“六经”和百家的学说,探究王朝兴废的原因,探究历代圣贤成功失败的原因,探究历代战乱的原因,而且从这些人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当中撷取它的精华,一层一层积累在自己的胸中,但是并不轻易地谈出自己的感想。等到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已经非常丰厚的时候,说:行了,我可以开始写文章了。这时候写出的文章,下笔千言、纵横捭阖、思路开合,一直要写到那种深入细致地探究到了思
17、想的末梢的程度,那笔才能停得下来。欧阳修说,可能是积累得太丰厚了,所以表达的时间有点晚,但正因为积累得特别地丰厚,内心特别地忠诚,所以写出来的东西特别地扎实,令人信服。后来,欧阳修说:苏洵到了京城之后,天下的少年学习者们,纷纷地向他仿效,学习他的文章,人称“老苏”。一介布衣,半个小官都没有,靠着这数十年的苦读、自由的思想和写作,终于成就了文章宗师,而不是靠着官威,也不是靠着什么关系。所以人家说他这是“十年不鸣,一鸣惊人。十年不飞,一飞冲天”。他核心的原因在哪儿呢?原来为了应付考试,不想写的文章被迫写,不想看的书是被迫看,所以写出来的文章都是二流的。现在为了自己写作,为了思想而写作,自有地写作,
18、所以当然写一流的文章了。这是苏洵做的第一件事。【画外音】在苏洵二十七岁开始发愤读书之后,他相继有了苏轼和苏辙两个儿子,与日后儿子们的少年成名不同,苏洵始终未能科举成功。在他放下功名潜心读书后,学问突飞猛进,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名作,均创作于闭门读书的这十多年间。而苏洵的读书之路,也给今天的我们一个启示:一个人只有为自己的内心而活,他才能够得到真正的自由,而自由的灵魂,才能创造出真正的作品。在苏洵闭门读书的同时,他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苏轼和苏辙兄弟。那么名垂青史的“三苏”父子,究竟是怎样炼成的呢?【康震】苏洵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教育子女,教育他的两个儿子。他教育儿子比较有特色,也许我们大
19、家都很清楚,先从儿子的名字上入手。苏洵的两个儿子,名字都很朴实无华,你做梦都不会想到给自己儿子起那么个名字,一个叫“轼”,一个叫“辙”。他不是专门写了一篇小文章吗,名二子说,就是我告诉你们哥俩,这名字是怎么个意思。这“轼”我们知道,是古代的时候这车前部的一个既有装饰性的物品,同时手握着它维持平衡的。他就说:这车上面有车盖、有车轴、有车轮子,什么都有,都有具体的用处,就这“轼”,冲在最前面的,看着可有可无,但你去掉了轼,车就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车了。他告诉苏轼:做人要小心,我知道你才华出众、非常聪明,但是就是这样,也要低调做人,就像“轼”一样,虽然首当其冲,但是好像没有用,人们都把它快忘记了,做人一
20、定要慎重,要收敛,要把那种抱负和才华内敛胸中,徐徐放出。你的弟弟苏辙,“辙”这个玩意儿,更没用了。为什么呢?车轮子印,就是一条道路,车翻了跟你没关系,没你的责任,车跑得快了,也没你的功劳。所以“辙”象征着你既能避祸,也能够让功。所以苏辙这小小子,这性格比较沉稳,将来你的命运就跟这“辙”一样。知子莫若父,什么叫知子?把对儿子的了解,以及对于未来的期待,都凝聚在这个名字上。哪儿还有比这更绝佳的起名字的一种思路呢?不用翻辞海,你只要知道你想让自己的儿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他现在是什么样的人?你自然就会给他起一个合适的名字。这是头一件事情说的,他起名字。第二,还有引导孩子读书。他引导孩子读书,他有他切
21、身的体会在那儿。我们知道他吃亏不就吃亏在这书上面了吗,怎么引导两个孩子读书呢?他告诉这两个孩子:“士生于世,治气养心,无恶于身。推是以施之人,不为苟生也。不幸不用,犹当以其所知,着之翰墨,使人有闻焉。”苏洵名二子说什么意思?说白了,知识分子,读书人在这个世界上你就是要读书的,你读了书是为了做官的,你就要出来把你学的道理用来治国安民。如果有一天人家不用你,你没机会做官,怎么办呢?你退而修书,你写东西,把你的想法,把你的思想写在书上,流传后世。这就是说的“进而可立功,退而可立言”,这是儒家的传统思想。这里边你知道他是有自己的体会的,要不然一般父母就是说,还退什么?直接往前走,前进前进更前进。他不,
22、他说你就是退,你也得退得很积极,积极地退回来。干吗呢?要立言。这是读书,光死读书是不行的,前面说了,苏洵就从来不是一个读死书的人。那么这个活书是怎么读的呢?他经常跟两个儿子,你注意,苏洵是跟着两个儿子一起读书,一起讨论的。这个我们很多在座的父母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我们把孩子一般就送到一个班里头了,然后从此就老去班上接他,回来的时候,一般就是检查孩子在班上做的答案,答案不对就克一顿。苏洵是跟他的孩子们一起讨论问题,讨论什么问题呢?历来的兴废成败的动因。有一次,他们读到当朝的大臣富弼的一篇文章,叫使北语录,什么意思?这篇文章,富弼是这么讲的,因当时北宋王朝受到辽国的侵略,那么富弼就写篇文章给这辽国的
23、君主,告诉他一个道理,说什么呢?说你不要天天再打仗了,我告诉你,打仗这个事情耗费国力,国家是吃亏的。但是为什么你的大臣总鼓励你打仗呢?因为大臣鼓励你打仗,他是想要立功的。所以凡是鼓励你打仗的人,肯定是对他个人有利,但对国家是有害的。这个看法非常厉害,苏洵就跟他两个儿子说:你看人这文章写得多好。两个儿子说:确实我们觉得写得好。突然他就问苏轼说:那古人有没有类似的想法?有没有类似的说法?苏轼脑子很快,说:有,汉武帝的时候有个大臣叫严安。(我们知道汉武帝的时候要打匈奴,严安就告诉汉武帝说:现在大臣们纷纷讨论,说应该出击匈奴,舆论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但我认为这件事情对私人有利,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苏
24、轼说:严安和富弼相比较来说,他道理已经说到了,但是没有富弼说得透。苏洵一听,说:你说得太好了。这时候苏轼他们才十来岁,讨论的是什么问题?是大问题,是战略问题,是一种国家举措对国家、对民众和对那个只是鼓捣着想要打仗的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你看,这父亲跟儿子之间讨论的问题,跟我们想得完全不一样。在苏洵的指导下,苏轼兄弟遍读经史百家之书,苏辙后来回忆说:“惟我与兄,出处昔同。幼学无师,先君是从。游戏图书,寤寐其中。”苏辙再祭亡兄端明文“读书犹记少年狂,万卷纵横晒腹囊。”苏辙初闻得校书郎示同官什么意思?原来我跟我哥哥读书的时候,我们只有一个老师,就是我父亲。跟着我的父亲,我们读书,醒着和睡着的时候都在读书
25、。我们读了万卷之书,这书都在我们肚子里头,晴天到了,太阳出来了,我们把肚皮晾开,晒一晒里边的书。意思说读得很多。所以苏轼和苏辙后来能成为大家,能在朝廷成为高官,那不是浪得虚名的,那是有真东西的。这真东西谁引导他们,给他们的呢?就是他们的父亲苏洵,苏洵指导他们很快地进入成熟的写作。你注意,我这儿指的是成熟的写作,不是老写什么一件小事这种东西,我最熟悉的一个人、我很熟悉的又一个人,你觉得这有意思吗?苏轼十来岁的时候,苏洵指导他写了一篇议论文夏侯太初论,里边居然有这样的经典句子:“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苏轼夏侯太初论什么意思?这话你根本想不出来了:一个人最有
26、勇气了,胆子特大,大到什么程度呢?无所畏惧到什么程度?当他的面,价值千金的玉摔碎在地上,眼睛都不带眨的,可是突然听见一口破锅给敲碎的声音,吓了一跳。还有一个人,看见猛虎,跟它搏斗,一点都不怕,叫一蜜蜂蛰了他一下,就叫了一声。这什么道理?大河过了,小阴沟里翻了船了。知道吗?十多岁的孩子能写出这东西,最难得的是苏轼一辈子都对这几句话记忆犹新,后来他到密州做官的时候,写了两篇文章,还把这句子还拉进来,在里头作为经典句子。十来岁的孩子为什么能写出这东西来?要不是千遍百遍的思想历练和写真的历练,是写不出来的。这不是模范作文,这是从小就能看出的成熟的思想和写作的手法,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而且苏洵还教导他两个
27、儿子写春秋论、孟子解、论语略解、孟子解二十四章。刚才说了,让他们写这一类的文章,散文这是可以的,但是也得写对经典的理解。那换句话说,一十来岁的孩子,天天让他写:你对论语的看法、你读论语的感想、你读孟子的感想,你注释论语,你注释孟子。这种教育,他不成材都很难。他为什么能这么教育呢?因为苏洵经过了二十年的科举考试的那种应试的读书和写作,又转向了自由的思考和读书的阶段,他太了解一个人应该读什么书?怎么读书?读书的方向是什么?怎么样子读书你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思想者、独立的写作者?才能成为真正的对这个社会有用的人?【画外音】悠居眉山期间,苏洵与两个儿子一起读书、共同思考,在教育儿子的同时,自己的学问也得
28、到了长足的进步。在中国古代,科场得意、仕途坦荡,是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所谓“学而优则仕”,是每个读书人内心的期望。苏洵也一样。尽管未能科举成名,但他饱读圣贤之书,胸怀天下,是真正有政治抱负的人,他对“治国平天下”也有期待,那么他将从哪里求取功名?他的仕途之路又是如何开启的呢?【康震】当然了,苏洵闭门读书十年之久,教育两个儿子这么长时间,肯定不只是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为了读书而读书。古人说得好,“立德、立功、立言”,治国、平天下,光立德、立言有什么用?还是得立功。所以仕途之道对于苏洵,那是永远不能忘怀的。尤其是这两个儿子,他得给他们提供机会,同时也得给自己提供一个机会。机会在哪儿呢?机会当然在
29、朝廷了。我们还都记得当年范仲淹领导的“庆历新政”后来失败了,“庆历新政”过了十余年之久之后,当年参与“庆历新政”的欧阳修等人又重新走上政治舞台,这对苏洵来讲,是个好消息。特别是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他的生命当中的第一个贵人出现了,这就是当时到四川成都,也就是当时的益州做知州的张方平。张方平是个天才,过目不忘。张方平一到四川,就想寻访贤能之人,有人告诉他说:有,眉山有个苏洵,很厉害。张方平见苏洵的第一眼的印象是此人比较沉静,跟他一交谈,发现此人博闻强记,再一看他的文章,了不得了,这太了不起了,你的文章,就像左丘明的国语,就像司马迁的史记,就像贾谊的文章。张方平说:我要给你特殊的待遇。在他们家客厅专门
30、设了个专座,每次来就坐这个座,别人不许坐,这个座是专门我跟你讨论问题的,对他非常器重。苏洵不但见了益州的知州张方平,还到当时四川的另外两个城市,一个叫雅州,一个叫犍为,去拜访当地的官员,特别是雅州的知州雷简夫。雷简夫一见苏洵,就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恨不得跪在他跟前,不是说他要求他什么,是真的发现了一个人才。他给张方平写信说:了不得,这苏洵是王佐之才、西南之秀,他能够做帝王之师的。什么!您给他推荐做成都的学官,教育局局长?这太委屈他了,他是做帝王之师的人,您怎么能给他推荐这个。我告诉你,应该给朝廷推荐更大的官,要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四而五,您必须得始终推荐。雷简夫太热心了,他直接就给当时的翰
31、林学士欧阳修写了一封信,这信写得特有意思,说苏洵出身贫贱,我要让他摆脱贫贱,我办不到,但是我的能力是什么呢?我能发现这个人才,我没法让他摆脱现状,但我能发现这个人。如果说我发现了这个人,但我不告诉你,那是我有问题。现在这么说,您是翰林学士,文章忠义天下,一代文宗,如果说我跟您都不知道有苏洵这个人,我们俩都没责任。现在我发现这人了,我没责任了,我把他推荐给您了,您不吭气,也不推荐他,那全都是你的责任。这等于是将欧阳修一军,但也就说明苏洵这十余年的苦读,确实是成效显著。他真的是个人才,人见人爱,张方平推荐他,雷简夫简直恨不能给他抱起来,直接扔到朝廷里头去。后来张方平接到雷简夫的信很震动,而且他这个
32、推荐苏洵担任成都学官的申请,朝廷迟迟不批复,他最后跟苏洵说:远地不足成名。我们这地方太偏僻,引不起朝廷重视,你应该去趟京城,你去找欧阳修。虽然我跟欧阳修不对付,但是就人才问题而言,你应该去找他。我给他写封信,极力地推荐你。正好这一年,宋仁宗嘉佑元年,朝廷开科考试,苏洵决定带他两个儿子进京城去开封参加考试,顺便遍访群贤。后边的事情其实大家都知道,苏轼和苏辙一考即中,后来又参加制科考试,又是双双考中。我们最关心的是他爸爸在京城里头捞了个什么官做没有?他的仕途道路怎么样?我告诉你,特别有意思,我们下次再接着说。唐宋八大家之苏洵02方九品康震 百家讲坛讲稿苏洵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不仅因为散文出众而位
33、列唐宋八大家,更因为他培养了苏轼和苏辙两位著名的儿子。与儿子们的少年成名不同,苏洵二十七岁才开始发愤读书,在三十七岁时却又科举失败,此后他放弃功名、幽居山里;闭门读书教育儿子。十余年间学问精进,创作了六国论等.苏洵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不仅因为散文出众而位列唐宋八大家,更因为他培养了苏轼和苏辙两位著名的儿子。与儿子们的少年成名不同,苏洵二十七岁才开始发愤读书,在三十七岁时却又科举失败,此后他放弃功名、幽居山里;闭门读书、教育儿子。十余年间学问精进,创作了六国论等一大批流传后世的经典政论文,他虽身处江湖之远,却一直心忧庙堂。在他年近半百之时,机会终于来临,他得到了益州知州张方平的推荐,得以带领苏
34、轼兄弟远赴京城、求取功名。“三苏”父子首次赴京非常顺利,苏轼、苏辙兄弟科场顺利,而苏洵得到了一代文宗欧阳修的称赞和当朝宰相韩琦等人的亲眼,这说明苏洵获得了当时政坛主流的认同,但认同和名气不等于就能获得官职,苏洵只能等待。而夫人的突然离世却让“三苏”父子只能匆忙回家。在回到了眉山老家后,苏洵接到了朝廷的诏令,命他赴京参加选拔考试,本应该欣喜赴京的苏洵却做出了拒绝的选择,是什么让苏洵求仁得仁却又起了他念。苏洵的仕途之路究竟如何呢?宋英宗治平三年,即公元1066年,在仕途中挣扎半生又屡屡受挫的苏洵,在八品官位上去世,享年五十八岁。欧阳修专门为苏洵撰写了墓志铭,以表他取得的成就和对国家的贡献。作为苏轼
35、与苏辙父亲的苏洵,是一位教子有方的称职家长,作为北宋官员的苏洵,是一位终身不得志的小官。但作为唐宋八大家的苏洵,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苏洵的文章和苏洵的成就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洵第二集五十一 方九品,敬请关注。苏洵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不但因为散文出众而位列“唐宋八大家”,更因为他培养了苏轼和苏辙两位著名的儿子。与儿子们的少年成名不同,苏洵二十七岁才开始发愤读书,在三十七岁时却又科举失败,此后他放弃功名、幽居山里;闭门读书、教育儿子,十余年间学问精进,创作了六国论等一大批流传后世的经典政论文。他虽身处江湖之远,却一
36、心心忧庙堂。在他年近半百之时,机会终于来临,他得到了益州知州张方平的推荐,得以带领苏轼兄弟远赴京城、求取功名。那么,屡试不第的苏洵在京城会有什么样的遭遇?他的仕途之路又是怎样开启的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洵第二集五十一 方九品,敬请关注【康震】:我们上一次说到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三人进京城开封,苏轼和苏辙是到开封去参加科举考试,我们都知道他们俩考得很顺利,考得也很不错,苏洵这一趟进京肯定不是参加考试的,那么他去干什么呢?他有他的门路,他一去之后就见到了欧阳修,他给欧阳修还写了一封信。那么欧阳修早就听说张方平对苏洵的介绍,也看了他的文章,看了文章之后非常高兴,
37、觉得苏洵的文章,他告诉苏洵,说您的文章像荀卿子。是谁啊?像荀子的文章,这个评价可太高了,为什么呢?因为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如果说您写一篇作文,我说您这作文写得像孔子一样,那这个评价就太高了。苏洵认为,有四个人的文章是万中不可得其一的,孔子、孟子、扬雄,还有韩愈。他就跟欧阳修说,说原来人家说我的文章像司马相如,我不高兴;还有人说我的文章像司马迁,我觉得也就是那么回事,这倒不是因为我骄傲,而是我觉得他们说得不准。可是今儿我没想到,您说我的文章像荀子,那真把我吓坏了。但是他心里头高兴,为什么呢?因为欧阳修是当时的文坛的宗主,写文章是第一把好手,代表朝廷的水平,那朝廷的水平说你像荀子了,那能不高兴吗
38、?这就说明虽然他没有功名,他没有考中过科举,但他的文章已经得到了主流文坛的认同,所以他很高兴。可是文章写得好光高兴这没用,君子不但要让他的言论流行于世,君子还应该得其位,君子如果不能得其位,他的道就无法施行。欧阳修就把苏洵介绍给当时的宰相韩琦和富弼,还特别地推荐苏洵,说苏洵这人第一他品德好;第二他这个人文章写得好;第三他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这个人重行,就是说他也能做,就这三条,希望当时的宰相韩琦和富弼能够接见他、重视他。欧阳修这么卖力气,苏洵你本人也不能歇着,他也给这些达官贵人们写信,内容无非就那么几句,第一介绍自己;第二说自己如何仰慕对方;第三谈谈自己对时政的看法。特别是对宰相富弼,因为我们
39、知道这个富弼,他原来参加过范仲淹主导的“庆历新政”,可是后来这富弼也不知道从“庆历新政”的失败当中汲取了个什么教训,等到后来到了英宗执政的时候,到了神宗执政的时候,他就不再那么积极进取了,可能是吸取了一点失败的惨痛教训,苏洵就给富弼写信认为,您不能这样,您得积极进取,恢复当年“庆历新政”的时候您那股子血性。他就给他写信鼓励他,要能够做一个称职的宰相。我们知道苏洵的文章写得汪洋恣肆,有战国纵横家的风气,所以那文章写开之后,那是不把门的,写好了上去之后,应该说韩琦对苏洵是比较器重的,在家里招待他,来了客人、来了朋友也让他陪着吃饭,向朋友们介绍他。一时之间,由于有欧阳修的推荐和倚重,由于有韩琦这样的
40、器重,所以他的名气一下就大起来了。当时在京城里头,因为“三苏”父子的到来掀起了一股狂潮,什么狂潮啊?大家都争着想要看他们的文章,家家户户都流传着他们的文章,流传着他们的诗作,可以说一日之内身价百倍,天下才子、各方少年纷纷仿效他们的文章,声誉是相当地高,声势是相当地大,名气是如日中天。还什么都不是呢,俩孩子不是还刚参加完科举考试考得还不错吗?那你苏洵还什么都不是,就是个布衣、是个白丁,名气先哄起来了。你要说这是炒作,但是人家有真本事,人家能炒起来。这里头有个问题,名气是大了,热度是够了,雷声特大,不下雨,不干着急吗?韩琦是对他挺器重的,但是什么呢?是重其言、礼其人,但不用其言,就是说什么呢?对他
41、这个人很尊重,礼贤下士,对他写的文章也很器重,但是他提的建议、他提的要求不怎么重视。那问题关键就是苏洵说我文章写得这么好,我人品这么好,我知行并重,我是不是能干点什么您看?能干点什么,慢慢再从长计议吧。所以这苏洵就有点着急,因为他岁数大了,可是大家要知道官场上的事哪儿有那么容易啊?写文章大家可以称赞你,但是要给你个职位,你又没有功名;你又没有考过科举;你又不是进士,哪儿那么容易呀?没那么容易,虽然他名气很大,刚进开封的时候是他求着见王公大人,到最后是王公大人都想见他,所以刚才说雷声大,但就是不下雨。最关键的是这块雨没下,但别的地儿下雨了,为什么呢?这叫“屋漏偏逢连阴雨”,这时候他夫人去世了,他
42、夫人突然去世了,这父子三人慌慌张张地赶紧、连跟朋友都没道别,立刻就回去了。【画外音】:“三苏”父子首次赴京非常顺利,苏轼、苏辙兄弟科场顺利,而苏洵得到了一代文宗欧阳修的称赞和当朝宰相韩琦等人的青眼,这说明苏洵获得了当时政坛主流的认同,但认同和名气不等于就能获得官职,苏洵只能等待。而夫人的突然离世却让“三苏”父子只能匆忙回家。在回到了眉山老家后,苏洵的人生又将面临什么样的选择呢?【康震】:回到四川老家,正在他陷于苦闷之中的时候,朝廷来信了,来信让他去干吗呢?让他考试。我们知道宋代和唐代要做官都有一系列的制度,就跟我们现在考公务员一样。他这也是得考试,当时就给他来信,让他要在舍人院就试,就是让他去
43、考试。十月份的时候,四川方面已经给他打了招呼,等到十一月份的时候,他在眉山正式接到中央给他的诏令,要他去考试。到十二月初的时候,苏洵就给宋仁宗写了一封信,对不起,情领了,我不去。然后又给他的朋友雷简夫和梅圣俞,这梅圣俞跟欧阳修是铁哥们儿,文坛上的应该说是当时的“双壁”,写信一说,他为什么不去。等到再过了半年以后,朝廷催促他说你赶紧来考试吧,他又再次声明自己不愿意考试的原因。他为什么不愿意?其他人说你不是吃饱了撑的吗?你不着急吗?他给你个渠道你不去啊?就不去。理由如下:第一,俺有病。大家一听你确实有病,你没病你肯定就去了呗。他说我真的有病,他说您看我长期待在乡下,今天突然被您召见,我身体不好,我
44、年纪大了,这长途跋涉的我真有点受不了。再者说了,朝廷做官的人多了,像我这种水平的很多很多,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那意思说我就不搀和了,把机会让给更年轻的同志。真的是有病?还真有点病,可这点病不足以阻止他不去参加这个考试,所以说病是假,说别的是真的。那大家说既然病不是主要的理由,那什么是主要的理由呢?不满意这科举考试的制度。我们前面说过,苏洵这个人是不擅长于应试的,他不善于写有韵之文,他不擅长写诗。哪儿像他那大儿子苏轼,那一写起诗跟水龙头开开似的,让考第几名随便,考第一也行,考第二也行,由他挑了。苏辙虽然说写诗不像他哥哥写得那么好,但是这哥俩儿在这方面敲门砖的功夫是相当了得。他爸爸不行,他不满
45、意科举考试。大家说那你这个不是参加科举考试,为什么不去?底下说了这么几条理由,他在给朋友的信里边写的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说现在我是衰朽之,我都老了,而且我待在乡下,应该说我这吃饭还能管饱,我还真是犯不着为了这趟功名去参加这个考试,看那些考官的脸色。我想起我年轻的时候去开封参加科举考试的情形,半夜三更、天寒地冻地等在东华门外,拿点干粮,锣敲响了,然后排着队鱼贯而入,看着他们的脸色,小心翼翼谨慎地写下文字,那时候我可以,现在哥哥我老了,我五十了,我不可能再像年轻人那样,拿着自己的高贵的人格去给考官们蹂躏了。你细想想也是这么回事,五十岁了你参加自学考试,还老考不中,还接受别人的耻笑,朝廷耻笑你也就算
46、了,你回到眉山,回到你们村,人家说你这么大年纪干吗去了?就为进趟城吗?不好看也不好听。原来的话吃点苦也就算了,现在这把年纪难道让那帮达官贵人们还再对我指指点点,给我提点问题,问得我再答不上来,这脸上多难看。而且他现在已经文满天下,这是很关键的,大家都知道他文章写得好,欧阳修都说他的文章像荀子了,韩琦老请他吃饭,那你这么大的名气如果考砸了,那算谁的不对呢?所以这里边就是你注意为什么讲这一块儿呢?就是知识分子在科举考试的压榨之下的那种非常难以言表的、微妙的心理,把一这么好的人才给压成这样了。还有一条他不满意的,他不想去的是什么呢?他认为官府的、朝廷的拖沓的作风他根本受不了。他给欧阳修写信说什么?说
47、当初您推荐我那时候,给朝廷写信那是什么时候了?那是在1056年的时候,可是现在都两年过去了,这两年过去了才想起我来,这都七百多天了,这朝廷也太拖沓了。然后他给欧阳修算了笔账,他说您看,他现在给我下了诏书,然后我去参加考试,考完之后再等好多天,等完好多天之后,然后中间可能要给我安排个官职,然后安排官职期间我再等好多天,我等完好多天之后,这官下来了,下来了还有我满意不满意的呢,如果我觉得这不合适我,我又年纪大了,我想调整调整,再等好多天,如果都调整好了,一切都还顺利呢,这好多好多天过去了,我也快走到生命的终点了,您觉着我当这官还有什么意思吗?您拖成这样,不就想拖得我都接不到通知了,你们也就都爽了吗
48、?这当然是给欧阳修发牢骚,这不是欧阳修在拖的,欧阳修很帮他的忙的,但是欧阳修当时不也不是宰相吗?宰相是富弼和韩琦。欧阳修只有推荐的资格,他没有这直接给你任命的资格。而且任命一个官员哪那么容易啊?还得考量各种各样的关系,这又是一条。你看,病了,甭管是真病假病,反正是一托词,就说明他对这事不积极。第二,考怕了,考烦了,年纪大了,不愿意因为考而受侮辱。第三,对(于)朝廷拖沓的作风,实际上是代表朝廷对自己不重视。还有一条也很致命,觉得朝廷对我不信任,你文章都看了,欧阳修都评价了,你们吹得都上了天了,怎么还要考我呀?这么说吧,如果说你们真的信任我,那你们就不用考了;如果说你们不信任我,我就在那儿考一天,你怎么就信我了?这道理还挺对的,你看,这几条从苏洵的角度来讲,说得都还在理,特别是一个五十岁的人说出这话来,你还真不能不服。要不然人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