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模式的多元化发展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养老模式的多元化发展计划.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DOI :10.16405/ki .1004 -129x .2007.05.012No.5, 20072007年第 5期人口学刊(总第 165期 )POPULATIONJOURNAL(Tot.No.165 )中国养老模式的多元化发展李士梅(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吉林长春 130012)【摘 要】在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势下, 养老问题不仅是老年人口的福利问题, 而且是一个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大问题。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即将到来, 养老问题日益突出 , 养老模式正在向新的方向发展。 通过对主流养老、机构养老、旅游养老、迷你型家庭养老院模式的分析, 揭示了现阶段中国养老模式的多维变化及未来养
2、老方式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关键词】养老模式;机构养老;旅游养老【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129X(2007)05 -0040 -04 【收稿日期】2006 -11 -02【作者简介】李士梅(1963 -), 女, 辽宁辽中人,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经济学博士。2003年初, 中国首次以政府名义发布的老年为 88%。2 在中国, 90%的老人期望在家养老, 在人口状况正式见报 , 这份建立在调查了 20个省、家养老的这种养老观念的主流地位至今仍未改自治区、直辖市的 160 个市 (县 )、640 个街道、变。2 000个居委会(村 )的报告表明
3、,目前老年人最关然而,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工作竞争更加激心的是未来怎样养老的问题。1 老年群体对其未烈的今天,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年轻人可用于来养老状况的担忧已引起全国范围内的关注。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向多元化、纵深化方向的发展, 现阶段养老模式在不断变迁,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一、主流养老模式在创新中变异中华民族历来奉行尊老、养老的美德 ,这种优良传统与华夏文化已融为一体 , 成为文化传统的主要内容之一,并著称于世界。 1982年联合国大会批准维也纳养老问题国际行动计划时, 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就提出“以中国为代表的家庭养老的亚洲方式 ,是全世界解决老年问题的榜样。”同时,尽管发达国家都建
4、有一定数量条件良好的养老机构, 但是居家养老仍然是绝大多数老年人首选的生活方式即主流方式。据统计, 各国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占其总数的比例, 英国为95.5%, 美国为 96.3%, 瑞典为 95.2%, 日本为98.6%, 菲律宾为 83%, 新加坡为 94%, 泰国为87%,越南为 94%,印度尼西亚为 84%,马来西亚 40 照顾老人的时间和精力愈来愈少。同时 ,在传统观念更新的冲击下 ,年青人照料老人的意识在逐渐淡化 ,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正经受着时代考验。为了解决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困难, 国际组织和学术界极力主张大力发展社区助老福利服务事业 ,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1982
5、年维也纳养老问题国际行动计划 强调: “社会福利服务应以社区为基础, 向老年人提供预防性、补救性和发展方面的服务。”中国的人口及社会学专家也认为, 在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的形势下 ,应大力发展机构养老,但现阶段机构养老还存在资金不足、技术缺乏、管理不完善、人们的认可度低等问题。而且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骤然进入老龄化社会 ,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社会保障、服务系统不可能很快接纳和解决几亿老人的生活服务、护理乃至赡养问题。为此 ,解决家庭养老助老的职能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依靠社区。即让老人留在他所熟悉的环境里 ,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 ,由社区来提供家庭力所不能及的帮助以及各种服务。实践证明 ,将
6、社区福利服务引入居家养老模式是一种非常适合中国现阶段国情的居家养老模式的新补充和新发展。从 1997年开始,上海市民政局与信息港办公室合作 ,共同建设名为 “ 88547”(拨拨我社区 )的社区服务网 ,为老人提供全方位社区服务信息 ,支撑它的是市区街道居委会各级社区服务中心和各种老年活动室、老年茶室、敬老院、老年医疗咨询室、老年法律和托老所、家庭病床、老年互助组、老年食堂、老年浴室等。北京的潘家园街道,从 1997年起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具有家政服务、医疗救护和治安报警三大功能的社区综合服务呼叫网络。当老人们需要上门急诊、家电维修、送货送饭或是治安等方面的帮助时, 只需按一下终端电钮 ,就会享受
7、到服务或紧急救助。2002年 , 大连市沙河口区民权街道推出了“居家养老院 ”的社区养老福利服务形式。 “居家养老院 ”立足社区, 利用老人现有的住房把养老院建立在老人家里 ,充分调动辖区内的下岗失业女工, 对其进行相应培训, 使其成为标准的养护员 ,在老人家里上岗, 把养老服务送到老人家里。3 这种社区养老模式一方面既满足了大多数老人在家养老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解决了大龄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岗位;同时这些养护员一般住在老人家附近,与老人之间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在实施照顾上有一种机构养老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居家养老院 ”的社区养老福利服务模式, 是一项深得民心的德政工程, 同时也是中国居家养老
8、与社区福利服务形式结合上的一个新创举。网络服务 +上门照料服务 +日托服务 +全托服务 +活动中心服务 +志愿者服务 +时间储蓄 + 居家养老服务等 ,现行的社区福利服务模式不仅服务体系完善、成本低廉 ,而且可操作性强, 易于被老人及子女接受。同时较为成功地解决了居家养老在现阶段所遇到的一些难题 , 开创了中国居家养老与社会养老完美结合的新模式 ,为中国在社会、政治、经济重大转型时期发展主流养老模式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二、机构养老模式在变革中推进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社会结构的不断变迁 ,家庭的类型、规模、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家庭养老的传统养老模式开始受到挑战 , 而机构养老也日渐进入老年
9、人养老的选择视野。4传统的养老院只是一种收留无依无靠、无收入来源的老人的纯福利型部门, 不可能成为解决未来人口老龄化时代一般性老人养老需求的社会化养老模式。产业化发展观念的引入 ,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养老产业是涵盖多种领域的综合体系 ,是由老年消费市场需求带动的新兴产业, 是一项大有可为的新型社会事业。发展养老产业是解决社会养老需求的有效途径, 是缓解老人养老的当务之急。中国养老产业起步晚, 总体上看落后于老龄化的形势, 现实中还存在着若干显性或隐性的问题。为推动养老产业在中国的新发展 ,就要在坚持养老产业基本理念的前提下,在创新和规范两个方面做出努力。创新就是要遵循市场规律 ,从老人
10、的需求出发, 做好市场开发,针对老年人群的特点 ,整合和开发养老产业的资源 ,为老年人提供特色化的产品和服务 ;5 规范就是政府要从政策和制度上加大对养老产业的扶持和管理力度,保证老年用品和服务的质量,提高养老产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 ,使养老产业良性发展。现阶段中国的养老产业面临着发展的最佳时机 ,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城乡居民经济状况的改善 ,不断扩大的老年消费需求, 为老年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无限的潜力。目前, 中国许多省、市都不同程度的实现了养老产业化。早在几年前, 辽宁省政府就提出了 “养老产业化”概念, 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到养老产业中来。为此, 大连市民
11、政局先行一步, 率先向社会、国外招商引资,与大连现有的养老机构联合建立了几个大型中高档养老院。这些养老院设施先进、功能齐全, 内设有中高档寓所、老年大学、老年康复中心、综合服务中心、特殊护理中心, 达到了现代化的养老标准。目前 ,大连已由原来的仅有几十家国有小规模的养老院发展为现在的 160多家大中型养老机构,成为颇具规模的产业化养老城市。同时, 大连特殊的地理优势和环境优势不断地吸引着外地及外国的养老人群, 养老产业前景无限 。6北京东方太阳城高档社区代表着国内养老社区的崭新发展方向。杭州的金色年华退休生活社区 ,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养老生活模式 。重庆市新 41 增 12家民营养老机构 ,加快
12、民营养老机构发展的步伐。苏州市把老年服务业作为 “朝阳产业 ”积极扶持。产业化的引入对于机构养老模式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成为解决家庭养老难等问题的一条比较有效的途径 ,这一点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认同。但是,它毕竟还是个新生事物,还存在着养老职能不完善、服务质量难尽人意等问题;同时养老机构自身也面临着资金和费用的困扰,而收费标准又使一些希望养老的老人望而却步,这些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加以解决。美国养老产业是一个发展了几十年并比较成熟的产业,产业的主体是社会的营利机构。美国人意识到银发美国给产业带来的机会 ,首先以老年住房业为突破口, 发展老年住宅产业。辅助生活机构是老年住房里发展最
13、快的部分。 1990 年该部分的收入为 125亿美元, 2000年为 300亿美元。尽管这个行业是以类似于中国目前的民办家族式养老院 ,但排行在前的却是一些著名的房地产商。据统计,排在前 30名的辅助生活机构供应商拥有全国约 24%的床位数。 1999 年排在前 5 位的每个辅助生活机构, 在全国各州的床位数均超过 10 000张。比如排居第三的 Mariot,总共拥有 11 603 张床位分布在全国 29 个州的 150 家Mariot品牌的养老院里 。7养老住宅的几个环节是借贷、建设、运营和服务、发展, 其产业成熟的标志是借贷有程序、建设有规矩、运营和服务有标准及监督检查。这些因素构成了这
14、个行业的持续发展 , 从事该产业的主体也都在行业的发展中获取了利益, 得到了发展。比较来看,中国的养老住宅产业只是在产业发展的初步形成时期, 各个环节都很落后。老人的服务面向市场 ,需要不断开发新产品,带动新市场和新产业的形成。以老人为对象的产业很多。如老人旅游产业、护理产业、食品产业等。美国的经验是值得我们仔细研究探讨和借鉴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结构均衡, 社会系统良性运行、相互协调, 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相互帮助, 社会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 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的社会。和谐社会应当是各种社会关系和谐的总和 ,养老产业有助于实现代际和谐,化解人口结构变化中层出不穷的矛盾和冲突。关怀
15、老年人群 ,充分调动国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变人口老龄化的劣势为优势,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42 社会的重要环节。三、旅游养老模式在探索中上升“旅游养老 ”就是把旅游资源和养老服务结合起来 ,老人们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选择不同的地方养老。冬季 ,老人们可以到较温暖的地方 ,而夏季则可以到凉爽的地方避暑, 旅游养老可以丰富老人们的晚年生活 ,提高生活质量。近年来 ,一种全新的养老理念开始在老年人中悄然流行 ,越来越多的老人已不再满足于一地一处的养老生活 ,而是随着季节的变化,在养老机构的协助下 ,选择到环境更舒适的地方一边旅游、一边养老,这种在机构养老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新兴的养老服务形式被称为旅游
16、养老。日本在1986年就发表了 白色哥伦比亚计划, 设想让日本的老人们长期住在国外 ,一边体验异国的生活,一边和那里的人们交流。可是, 国内有人批评说这是把老人输出到国外,极力反对这一做法,于是计划就破灭了。 1992年, 以振兴产业为目的的财团法人 “长期外居财团 ”的成立, 终于实现了 1986 年发表的白色哥伦比亚计划的设想。这一财团法人的具体做法就是发行杂志, 刊登长期外居的情报以及长期外居者的体验等, 成立长期外居爱好者协会, 举办各种有关长期外居的讲座和研讨会等 ,成为一个为准备长期外居的人提供方便的组织。同时这一组织还搞普及启发活动和调查研究活动。根据这一财团的调查得知 ,日本人
17、认为长期外居地的条件:(1)能取得长期居住的签证;(2)治安好, 当地居民对日本有感情 ;(3)气候和自然环境好;(4)物价生活费便宜; (5)能接受高水平的医疗治疗;(6)离日本不太远 ,旅费不贵, 时间又不长 ;(7)周边有高尔夫和网球场地等老人喜欢的体育设施 ;(8)可以很容易买到日本的食品、书籍, 有日本的料理店。泰国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 ,吸引了很多长期居住型观光者。在日本也有冬天到冲绳、夏天到北海道的旅游计划 ,也有面向老人的各种各样旅行专项,深受老人欢迎。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气候、环境优势 ,中国大连市的旅游养老已悄然兴起,且发展势头强劲 ,仅 2003年一年 ,大连旅游养老
18、的人数就达 2 000多人,比 2002年增长 50%。大连养老机构已成为外地旅游养老人群的首选。同时, 大连市的养老机构正与北京、青岛市的老年公寓相互商榷, 拟达成 “旅游养老的连锁式经营 ”, 实现大连老人与外地老人的互换式养老旅游。目前, 大连养老服务超市与黑龙江鸡西市兴凯湖自然保护区管委会签署了 “旅游养老协议 ”, 准备组织俄罗斯老人和大连老人互访,入住双方的养老公寓 ,边旅游边养老。老年人异地旅游养老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单纯养老 , 使养老和旅游 “二合一 ”, 两者兼顾, 相得益彰 ,开创了机构养老现代化、发展多元化的新局面。四、家庭养老院模式在夹缝中成长“迷你 ”型家庭养老院也是
19、中国刚刚发展起来的一种以私人化为主体的小型机构养老形式,主要的特点是:养老院设在居民家中 ,让老人和居民住在一起 ,使老人既解决了养老问题,又能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8 他们把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照顾,这种家庭的温暖是大型养老院所不及的。因此,家庭式小型养老院是对机构养老产业的一个很好的补充 ,实现了机构养老方式的多元化。同时,家庭式小型养老院重亲情、投资少、见效快、简单便捷非常有特色 ,发展起来可以迅速遍布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极其方便老人入住 ,因此非常具有发展前途。这种养老模式已经在大连市有了雏形。9五、结束语上述几个方面的归纳未必面面俱到, 而且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推进 ,社会经济的发展
20、,老年人口在经济、文化、需求领域的分层化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养老问题的关注力度会日渐加大, 养老服务模式会在现有的基础上出现更深、更广、更为完善的新发展。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方式 ,将给老人更多的选择, 重视老人对晚年生活的自我决定权。同时,对于当前或今后所出现的各种养老服务模式的新变化 ,政府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从政策上鼓励社会各界力量致力于老人事业, 从而使中国养老模式的发展真正达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现代化养老标准, 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参考文献 1 吴帆.中国养老资源供求状况与社会工作介入模式分析 J .人口学刊, 2007, (3):47.
21、2 李辉.长春市城乡人口老龄化与老年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J .人口学刊, 2006, (4):9. 3 刘晶.城市社区生活不能自理老人居家养老生活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探索 J .人口学刊, 2005, (1):22. 4 毕素华, 陈如勇.发展民办养老机构的若干思考 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5):125 -128. 5 柴效武.养老资源探析 J .人口学刊, 2005, (2):26 -29. 6 王国忠.大连市社区老年福利资源配置探究 J .大连大学学报, 2005, (5):12 -15. 7 林虹, 胡滨.美国养老住宅业的持续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A/OL .“老年
22、人需求与对策”学术研讨会论文(第六部分 ) C/OL .http:/ q-mg.htm. 8 祁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对大连市首创的居家养老模式的探讨 J .经济问题探索,2005, (2):57 -59. 9 刘晓梅, 张敏.家庭式小型养老模式探析 J .中国民政 , 2005, (4):39 -40.责任编辑 李新伟TheMultiplexDevelopmentofEndowmentPaterninChinaLIShi-mei(ColegeofEconomicsofJilinUniversity, JilinChangchun, 130012, China)Abstract:Int
23、hesituationofcreatingharmonioussociety, theproblemofendowmentreferstoboththewelfares oftheagedandthesteadinessofthewholecountry.Withthecomingofagingpopulationsociety, thisproblem isbecomingmoreandmoreprominent, anddevelopinginneworientations.Throughtheanalysisofarteryen-dowment, institutionendowment, tourismendowmentandmini-family-resthomeendowment, thisessayil-lustratethechangesintheendowmentpaternonthecurrentstageandthemultiplexdevelopmenttrendofen-dowmentpaterninthefuture.KeyWords:endowmentpatern, institutionendowment, tourismendowment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