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第五版)ppt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30000213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PPT 页数:462 大小:5.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第五版)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2页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第五版)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第五版)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第五版)ppt课件.ppt(46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v第一节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宏观经济学的特点v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v1、“宏观(Macro-)” 希腊文表示“大”的含义。v2、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的经济理论。v3、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社会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就是国民收入,于是,宏观经济学总体的经济行为就是国民收入,于是,宏观经济学研究如何使国民收入稳定地以较合适的速度增长。v4、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围绕着国民收入来展开的,所以又称为

2、收入理论。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围绕围绕价格展开的,所以又被称为价格理论。2v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比较v联系:它们有着相同的供求曲线,供求曲线的形状也大体相同。v区别:v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曲线是个体经济个体经济的供求曲线,由此决定的成交价格和成交量也是个体经济的成交价格和成交量;v宏观经济学的供求曲线是整个社会整个社会的供求曲线,由此决定的价格和产出是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和社会产出总值。3v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v1、采用总量研究方法v2、经济总量包括两类v一类是个量之和v另一类经济总量是平均量v3、运用总量分析法时有几点值得注意:v一是有些总量变化可以从微观分析的个量中直接加总而得到;v二

3、是有些总量变化的加总达不到研究整个社会经济行为的目的;v三是有一些微观经济个体的行为根本就不能直接加总。4国民收入国民收入短期决定及对策短期决定及对策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产品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货币市场国际市场国际市场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劳动市场劳动市场(和总量生产函数和总量生产函数)长期决定及对策长期决定及对策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有关国民收入的短期决定的不同意见和对策有关国民收入的短期决定的不同意见和对策指标与核算体系指标与核算体系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5v2宏观经济学的章节安排v第12章:国民收入的核算;第13章至第20章讨论短期国民

4、收入的决定;第21章讨论长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即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周期理论;第22章以后讨论有关国民收入的短期决定的不同意见和对策等其它相关问题。6v五、学习宏观经济学的方法v(一)认真听课,先听听老师在课堂上究竟讲了些什么v1、注意听教师讲解课程的基本框架;v2、注意听教师讲解主要知识点的基本原理;v3、掌握课程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连接关系;v(二)大剂量的课外作业。v大剂量的课外作业才能消化、巩固课堂中教师的教学内容。v(三)系统读书刊、上网查资料v书刊、网上有最新的东西;v只有读书才能使你有可能对对教师的观点讲解产生反思;v只有读书才能使你开拓视野,引起思想。v(四)有意识地对身边的社会经济现

5、象进行观察v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增强你的感性认识,培养你的创造力。7第二节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v从一个例子说起v一、最终产品的概念一、最终产品的概念v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就称为最终产品。v二、最终产品的价值构成二、最终产品的价值构成v一件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由生产这些最终产品的各个环节新创造出的价值的总和。v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由生产这些最终产品的各行各业新创造出的价值的总和。8v三、国内生产总值三、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含义含义v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

6、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包含以下六个方面的规定:v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是以当年价格或不变价格衡量的,其计算公式为:市场价值=最终产品的单位价格产量。v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与无形的劳务),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v最终产品是指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v3、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v4、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流量而不是存量。流量是时期数,存量是时点数;流量来自存量又归入存量。9v5、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

7、价值,与此相联系的GNP则是一个国民的概念。两者的区别是:GDP是按“国土原则”来计算的,GNP是按“国民原则”来计算的。v6、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v注意:计入国内生产总值的项目必须要同时符合这几个条件!注意:计入国内生产总值的项目必须要同时符合这几个条件!v实际统计操作过程中有很多问题。v一是哪些产品算作最终产品?哪些产品不能算作最终产品?v二是市场价格不断在变化,如何精确确定?v三是不同产品的生产环节不同,如何精确确定?v四是“全部”如何来统计?如何防止漏统与误登记?v需要我们寻找更为简单的方法,来完成这一统计工作,于是引出下面的分析。10

8、二、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及其相互关系v(一)基本含义v1、总产出:就是GDP,即是一国或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v2、总收入:生产GDP的要素所有者的全部收入(工资、利息、租金、正常利润)v3、总支出:全社会购买最终产品GDP的总支出v(二)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的关系v1、(总)产出等于(总)收入。v产出是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产出值自然要转化为要素提供者的收入。v一个企业的产出总等于收入,一个国家的总产出也必然等于总收入。11v2、(总)产出等于(总)支出。v产出是为购买者而生产的,自然最终产品的销售收入,就是最终产品购买者的支出。v具体

9、地说,总产出=市场购买总支出+存货总投资(支出)v用公式表示即为:总收入=总产出=总支出12v(三)重要意义v认识总“收入=总产出=总支出”这一公式对于弄清如何核算GDP有重大意义。v从理论上说,GDP=PiQi。如果用(Q1,Q2,Qi代表各种最终产品的数量,用P1,P2,Pi代表各种最终产品的价格,则Q1P1+Q2P2+QiPi=GDP。但实际上,这种计算不可能。v通过“收入=总产出=总支出”这一公式,我们就可以通过其它比较简单的方法(支出法、收入法)来计算清楚GDP。13应该计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应该计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A.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B.居民用来自己食用的

10、面粉居民用来自己食用的面粉C.粮店为居民加工面条的面粉粮店为居民加工面条的面粉应计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应计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A.当年生产的拖拉机当年生产的拖拉机B.去年生产而今年销售出去的拖拉机去年生产而今年销售出去的拖拉机C.某人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某人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的拖拉机的拖拉机 nAny question?pGDP指一定时期内指一定时期内新生产而不是新售卖新生产而不是新售卖的最终产品的价值。的最终产品的价值。14第三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v一、用支出法核算GDP v1、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从产品的使用去向出发,把一年内全社会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

11、总而计算出的该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v2、在核算实践中具体表现就是核算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由此引出相关概念:v消费支出C(Consumption Expenditure):居民个人购买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劳务的支出。建造住宅的支出不包括在内。 15v投资支出I(Investment):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存货)的支出。它具体包括以下两大类:v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等)。为什么它不属中间产品?主要原因是中间产品一次购买、一次消耗,而资本资产则是一次购买、长期消耗。v存货投资(inventory in

12、vestment)。包括一工厂使用的原料、材料、燃料、零部件、在制品、半制品以及尚未销售出去的库存制成品。是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v政府对物品与劳务的购买G(Government Expenditure):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但转移支付、公债利息不包括在内。原因是这些活动没有相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交换发生。 v净出口X-M(Exports-Imports):指进出口的差额。v把四个项目加总,用支出法计算GDP可以写成:vGDP=C+I+G+(X-M)。16支出法应计入总投资的是:vA.个人购买小汽车vB.个人购买电脑vC.个人购买住房某年转手的旧房交易:v房屋价值不应

13、计算在该年国民生产总值中,v但交易中所提供的劳务,即佣金,应计算在该年国民生产总值。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属于投资的是v某公司购买了一台新机床v某公司建立了一条新装配线v某公司增加了500件存货v某公司购买政府债券17v二、用收入法核算GDPv1、用收入法核算GDP,就是从生产要素收入的角度,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来计算的GDP,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以及企业家才能得到的利润相加来计算GDP。v严格地说,最终产品市场价值除了生产要素构成的成本,还有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的利润等内容,因此,用收入法计算GDP不要从字面上狭隘理解成只包括

14、工资、地租、利息、企业家才能四个项目,还有其它的一些项目不要忘记。18v用收入法核算GDP应包括以下项目:v工资、利息和租金等生产要素报酬v非公司企业主收入。特指不受人雇佣的独立生产者的收入。v公司税前利润v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v资本折旧v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v2、间接税与直接税说明:v间接税:对商品和劳务征收的税,特点是税负不由纳税人直接承担,可以转嫁出去。v直接税:对财产和收入征收的税,特点是税负不能转嫁,由纳税人直接承担。 19v3、在美国的国民收入统计中,按收入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项目:v 工资和其它补助v 净利息v 租金收入v 利润v 公司利润

15、v 红利v 未分配利润v 非公司利润v 全营企业v 农民v 企业税v 间接税v 公司税v 资本折旧v 误差调整v v 总计:GDP20v三、用生产法核算GDP*v用生产法核算GDP,是指按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新增产值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法又叫部门法。v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时,各生产部门要把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只计算所增加的价值。商业和服务等部门也按增值法计算。卫生、教育、行政、家庭服务等部门无法计算其增值,就按工资收入来计算其服务的价值。v按生产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可以分为下列部门:农林渔业;矿业;建筑业;制造业;运输业;邮电和公用事业;电、煤气、自来水业;批发、零售商业;

16、金融、保险、不动产;服务业;政府服务和政府企业。把以上部门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加总,再与国外要素净收入相加,考虑统计误差项,就可以得到用生产法计算的GDP了。21三种核算方法的关系是:最终产品的价值的形成过程:所有企业资产增值的总和生产法概念最终产品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国外(出口)流向支出法渊源收入法劳动工资资本利息土地租金企业家利润22三种核算GDP的方法的比较分析v生产法最准确。但这种方法的可操作性不强;v支出法最具可操作性,但不尽准确。v收入法介乎于一、二种方法之间。v常用的是支出法与生产法。尤其是支出法。现在各国一般都把它作为核算国民收入最基本的方法。23第四节第四节 与

17、与GDP相关的几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相关的几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v一、几个概念比较:v1、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如前所述,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它未扣除当年的资本耗费。v2、国内生产净值(Net Domestic products)NDP:一个国家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GDP固定资产折旧v3、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NI: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的总和。它等于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企业转移支

18、付)+政府补助金v4、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PI: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v5、个人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DPI: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可以支配的全部收入。24v二、几个概念的相互关系v用收入法核算,国民收入核算中的这五个总量之间的关系是:v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vNDP=GDP折旧v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v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对居民的转移支付vDPI=PI个人所得税25v由上一节中用收入法核算GDP的公式得:vGDP=工资+利息+租金+

19、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有:v工资+ 利息+ 租金+ 利润+ 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 折旧v GDPv NDPv NIv PIv DPI26v三、特别说明v1、关于国外要素净支付。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要素净支付就可以得到国民生产总值。v2、国民收入不会都给个人,从中要减去公司保留利润和社会保障缴款。v3、国民收入可以指上述五个相互联系而又不同的数字表示。但在宏观经济学文献中,除非特别说明,国民收入一般是指GDP。27第五节第五节 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v从前面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出发,我们可以得到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v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

20、恒等式v1、两部门经济(two sector economy)假设:v这是指由厂商和居民户这两种经济单位所组成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没有折旧,没有间接税收,没有政府支出,没有进出口贸易,是一种最简单的经济。28v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图:v从该图中可以看出:只要居民户把所得到的所有即收入用于购买该厂商的产品与劳务,这个循环就可以以原有的规模一直维持下去。居民户厂商厂商向居民户支付生产要素报酬居民户向厂商购买各种产品与劳务29v2、两部门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构成:v从支出角度看,由于把企业库存作为存货投资,因此,v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支出+投资支出v 消费+投资 v 用代码表示:即 Y=C+Iv从收入角度

21、看,由于把利润看作最终产品卖价超过工资、利息与租金的余额,因此,国内生产总值就等于总收入,总收入的的一部分用作消费,另一部分则当作储蓄。于是,从供给看的国民收入构成为:v国民收入产值的总和v 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总和v 工资+利息+租金+利润v 消费+储蓄v用代码表示:即 Y=C+S30v3、储蓄投资恒等式v由 C+I Y C+S,可以得到 I S,即:投资=储蓄v4、对储蓄投资恒等式的说明v恒等式只是在假设的两部门经济条件下,根据储蓄与投资的定义得出的,而不是根据经济运行实际得出的(下同)。弄明白这一点对于读者来说非常重要。v恒等式是指整个经济而言,而不是针对某个人或某个企业而言。v恒等式是事

22、后的实际发生的国民收入均衡;是按照当年市场价格计算的。31v二、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v1、三部门经济(three sector economy)假设:这是指由厂商、居民户与政府这三种经济单位所组成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政府通过税收与居民户及厂商发生联系。v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图:政 府厂商居民户居民户向厂商购买各种产品与劳务厂商向居民支付生产要素报酬32v2、三部门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构成:v从支出(总需求)角度看,v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v 消费+投资+政府购买v即Y=C+I+Gv说明:政府的转移支付事实上将转化为居民消费与企业投资,因而可放在C+I中考虑,而不

23、需要将它单独列出。33v从收入(总供给)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仍等于所有生产要素收入总和。总收入的一部分用作消费,一部分当作储蓄,一部分还要纳税。但居民还要得到政府的转移支付收入。设用T0表示全部税金收入,用Tr表示政府转移支付,用T表示政府净收入, T = T0 - Tr 。于是,从收入看的国民收入构成为:v国民收入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总和v 工资+利息+租金+利润v 消费+储蓄+税收v即Y C+S+Tv4、储蓄投资恒等式v 总需求:Y C+I+Gv 总供给:Y C+S+T v I+G S+Tv IS+(TG)即:投资=储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34v三、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v1、

24、四部门经济(four sector economy)假设:这是指由厂商、居民户、政府和国外这四种经济单位所组成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国外的作用是:作为国外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向国内各部门提供产品与劳务,对国内来说,这就是进口;作为国内产品与劳务的需求者,向国内购买,对国内来说,这就是出口。v2、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图:政府居民户国外厂商支出税收出口进口进口税收居民户向厂商购买各种产品与劳务厂商向居民支付生产要素报酬支出出口35v3、四部门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构成:v从支出角度看,由于有了对外贸易,于是:v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国外支出v 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v即Y=C+I

25、+G+(XM)v从收入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仍等于所有生产要素收入总和。总收入的一部分用作消费,一部分当作储蓄,一部分用作纳税,一部分用作进口。于是,从收入看的国民收入构成为:v国民收入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总和v 工资+利息+租金+利润v 消费+储蓄+税收+对国外的转移支付v即Y C+S+T+Kr36v4、储蓄投资恒等式v 总需求:Y C+I+G+(XM)v v 总供给:Y C+S+T+Krv I+G +(X-M)S+T+Kr v I S+(T-G)+(M-X+Kr)v 其中:v S代表居民私人储蓄;v(TG)代表政府储蓄; v(MX+Kr)代表外国对本国的储蓄v即:投资=储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

26、+国外储蓄v说明:上面分析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时没有考虑折旧与企业间接税,实际上,即使将它们考虑进来,上述收入构成公式及储蓄与收入恒等公式还是成立的。37第六节第六节 名义名义GDP与实际与实际GDPvGDP的变动可以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实际产量的变动,另一种是价格的变动。 v1、名义、名义GDP是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也就是说,名义GDP的变动既反映了实际产量变动的情况,又反映了价格变动的情况。某年名义 GDP=pitqit v2、实际、实际GDP是指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GDP的变

27、动仅仅反映了实际产量变动的情况。某年实际 GDP=pi0qit 。v只有实际GDP才能准确反映一国经济增长情况。v名义GDP有时会造成一些假象,即名义增加,而实际减少。v以后各章所讲的GDP,如果不作特别的说明,均指实际GDP,并以英文小写字母来表示实际GDP 以及其它变量。38v3、GDP折算指数:名义GDP与实际GDP之比,称为GDP折算指数。v v4、人均GDP:GDP有助于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市场规模,而人均GDP有助于了解一国的富裕程度。%1000tttqpqpGDPGDPGDP某年实际某年名义折算指数39第七节 结束语v一、本章要点归结v宏观经济学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基后果

28、,其研究对象和方法都和微观经济学不完全相同。v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是GDP,它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v核算GDP有三种方法,最常用的是支出法和收入法。v西方经济学中讲的国民收入是衡量社会经济活动成就的一个广泛概念,包括五个指标,它们之间通过一定的关系相互关联着。v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存在着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式。v国民生产总值有名义与实际之分。40v二、两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介绍v1、世界上出现过两种不同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v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ing,简称SNA体系),主要被市场经济国家采用。v物资产品平

29、衡体系(material product system,简称MPS体系),主要被前苏联、东欧等计划经济国家采用。v2、作为宏观经济学基础的是SNA体系。中国现用的是SNA体系v3、SNA体系与MPS体系相比的长处是:v将劳务活动的价值纳入GDP,比MPS体系有其合理性v 可以避免重复计算41v三、以GDP为核心指标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存在的几个问题v(一)无论用哪一种方法来计算GDP ,都很难作出完全准确的数字。v1、有些经济活动是无法计入GDP总值的。下述活动都应当算作GDP活动。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计入GDP总量中。v每一个国家都存在大量的非市场经济活动v每一个国家都存在大量的以逃避税收为目的

30、的地下经济活动v每一个国家都存在大量的非法经济活动v2、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的完全区分做不到。无法区分,就无法做到准确。42v(二)以国内生产总值(GDP)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尺,不考虑价值判断,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v未考虑环境降级成本。经济活动往往造成环境污染,引起环境质量的下降,亦称环境降级成本。GDP核算一方面没有扣减环境降级成本,即环境污染的代价,另一方面将环境保护支出作为生产活动来反映,从两个方面增了GDP。结果是污染物排放越多,GDP越大;环境保护支出越多,GDP也越大。 v未考虑自然资源消耗成本。经济活动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GDP只核算了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成

31、本,却没有计算自然资源本身的价值,即自然资源耗减成本,造成自然资源无价或低价,其结果高估了当期经济生产活动新创造的价值。v未能考虑人们的生活质量。GDP与人的精神文化世界不相联系,衡量不出这个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一个GDP高的社会并不等于这个社会精神文明也高。如果只注重发展经济,忽视人的道德品质,结果是社会风气败坏,商业诚信缺失,假冒伪劣商品横行,整个社会深受损害。43v未能考虑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状况。因为GDP不衡量公平,在忽视公平和正义的社会里,财富收入必然会拉开极大的贫富差距,这就导致社会的发展极不均衡。vGDP衡量不出人们的幸福程度。有的社会看来物质丰富了,但人们的精神生活和心情并不

32、好,对于这种社会问题GDP无能为力。在涉及环境和社会福利时,经济增长不等于改善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和我们的环境。 vGDP完全衡量不出司法的公正水平,而司法是否公正恰恰对企业间的纠纷和消费者与企业间的纠纷产生影响。没有一个公正的司法服务,经济发展的质量就成问题。 vGDP更衡量不出社会的民主化程度和贪污腐败程度。44v(三)GDP无法准确地进行国际比较v1、不国的国家采用了不同的核算体系v2、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能计入GDP的产品与劳务的范围也不同。发达国家经济的规范性与透明度高,计入GDP的内容也就多;发展中国家则相反v3、各国的产品价格水平与汇率存在差异v结论vGDP活动只是一种经济活

33、动,不是人类社会的全部活动。因为人类社会的全部活动既有以GDP为代表的经济活动,又有政治活动、精神活动。片面追求GDP会将社会导向极端。45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v关于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有众多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不同角度的研究理论。本教材是以凯恩斯的理论为分析框架。 v分析思路:分析思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凯恩斯学说的中心内容。凯恩斯在分析国民收入决定时,v1、先分析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v2、以均衡条件为背景。v在分析均衡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决定时,也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一是先讨论一个社会只包括两个部门,以后再延伸到多个部门;二是论及一些经济变量时,先着重讨论某一

34、变量(c),假定其它变量(i)为既定。以后再延伸到多个变量。46第一节 均衡产出的引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预备知识v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假定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假定 v1、所分析的社会中只有家户与企业两部门,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对外贸易两部门经济;v2、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即是说,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引起产量变动,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v3、假定折旧和公司未分配的利润为零47v二、均衡产出的概念二、均衡产出的概念 v1、均衡产出概念引入:均衡产出是指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均衡产出是指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即

35、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时的产出水平。v用公式表示则为: y=c+i v两点说明: v公式中的y代表经济社会实际的产出,c 和 i代表居民和企业实际想要有的消费和投资,即意愿的消费和投资量(产出),而不是上章国民收入构成公式中实际发生的消费和投资(产出)。意愿的消费和投资与实际发生的消费和投资不是一回事。 vy=c+i中的每一个变量均剔除了价格变化因素。为了以示区别,本章公式全部用小写字母表示。v2、均衡产出图示48Ey收入=100支出=100直线上任意一点均为E=y045100100100100AEOOIU0(a)支出等于收入的450线(b)支出决定收入图13-1450 yE用E代表支出,用y代表

36、收入。若支出收入(需求0 企业就要削减生产,若支出收入(需求供给),则企业非意愿存货投资IUAPS。60ys=s(y)c=c(y)c,s-dd13-6 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的关系Ay0450 v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v1、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总等于收入(这里的收入指的是均衡的收入,也就是450线的值)。61v2、若APC与MPC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但APC MPC,则与此相对应,APS与MPS都递增,但APS MPS。表现在图形上就是在y0的右方储蓄曲线上任何一点与原点连成射线的斜率总小于储蓄曲线上该点的斜率。v3、MPC+MPS1;APC+APS11:11:1MPSMP

37、CMPSMPCysycyyscyAPSAPCAPSAPCysycyyscy即即62四、家户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l一般来说,社会消费函数并非是居民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一般来说,社会消费函数并非是居民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但基本相似。存在很多限制条件:但基本相似。存在很多限制条件:l1 1) 国民收入分配。国民收入分配。越富有,越有能力储蓄。国民收入分越富有,越有能力储蓄。国民收入分配不平均,则消费函数会向下移动。配不平均,则消费函数会向下移动。l2 2)国家税收政策。)国家税收政策。累进的个人所得税,使富人的一部分累进的个人所得税,使富人的一部分储蓄,以政府的名义花费,通常成为公众的收入。储蓄,

38、以政府的名义花费,通常成为公众的收入。l3 3)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的比例。)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的比例。未分配利润是一种未分配利润是一种储蓄,会致使消费减少,消费曲线向下移动。储蓄,会致使消费减少,消费曲线向下移动。l4 4)其它。)其它。63第三节第三节 其他关于消费函数的理论其他关于消费函数的理论*v一、相对收入消费理论v美国经济学家J杜森贝利(JDusenberry)提出:v1、消费者的偏好是相互影响的。在不考虑消费者偏好相互影响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vUi=Ui(Ci)考虑消费者支出之间的相互影响,则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v上式中,Ui为第i个消费者所获得的总效用,Ci为其

39、消费支出。 Cj为第j个消费者的消费支出,aij为第i个消费者对于第j个消费者支出的加权数,aijcj即为其他人消费支出的加权平均数。这就是这就是说,消费者所获得的总效用不仅取决于自己的消费支出,而且取说,消费者所获得的总效用不仅取决于自己的消费支出,而且取决于其他消费者的支出。决于其他消费者的支出。jijiiicaCUU64v2、当期消费决定于当期收入、过去的消费水平(或“棘轮效应”)、周围人们消费水准(或“示范效应”),即消费习惯形成后具有不可逆性,尤其是在短期中,暂时收入的减少并不会使消费减少。v3、消费与所得在长时期维持一固定比例,长期消费函数系出自零点的直线,为C=Y,但短期消费函数

40、则为有正截距的曲线,为C=C0 +YCL=yY2Y1Yt1Cs1Ct1C1C2Cs2YCO65v二、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v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认为:人们是根据其预期寿命的长短来安排其收入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比例,以达到他们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为此,他做了几点假定:v消费者是具有理性的。v消费者行为唯一的目的是效用最大化v在此假定下,消费就不是取决于现期收入,而是取决于一生的收入。换句话说,消费者会在更长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消费函数的基本形式可以写为:v C=aWR+cYLvWR为实际财富; a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YL为工作收入; c

41、为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66v三、永久收入(Permanent-income theory)的消费理论v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v1、一个人的收入可分为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持久性收入是稳定的、正常的收入(三年以上);暂时性收入则是不稳定的、意外的收入。v2、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决定。v3、永久收入假说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程式:v Cp=k(i,w,u)YP (1)v Y=Yp+Yt (2)v C=Cp+Ct (3)v*参阅:消费函数理论,弗里德曼著,(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57年)0tptptpCYCCYYP

42、PP67v式说明,持久消费Cp 是持久收入YP的函数,但两者之间的比率k要取决于(i,w,u) 等其它变量。而在一般情况下,(i,w,u) 等其它变量是不易变动的,因此,持久消费Cp 就取决于持久收入YP。v式说明,现期收入Y是持久收入YP与暂时收入Yt之和。v式说明,现期消费C是持久消费CP与暂时消费Ct之和。 v式说明,暂时收入与持久收入之间,暂时消费与持久消费之间,暂时收入与暂时消费之间都不存在相关关系。v如果用最简单的函数形式来表述持久收入假说,就可以写为:v C=cYPvC为消费,YP为持久收入水平,c为边际消费倾向。68v持久收入假说本身的意义:v持久收入假说解释了储蓄率的决定。过

43、去的许多经济理论认为:储蓄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收入水平的高低与收入不平等的状况。而持久收入假说认为:高储蓄率产生于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而与收入水平的高低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无关。v持久收入假说从长期结构与短期波动两个方面动摇了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基础。69v四、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v1、利率变动 v利率变动对储蓄会产生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利率引起的用未来消费代替现期消费称为替代效应,利率引起的未来收入的增加称为收入效应。v2、价格水平 v这里指的是整体价格水平对消费的影响,而不是指个别商品价格对消费的影响。如果消费者只注意到货币收入增加,而忽弱了物价的上升,则会误以为实际收入增加,从而平均消

44、费倾向也会上升,这种现象称之为消费者的“货币幻觉货币幻觉”(Monetary illusion)。v 3、收入分配v一般来说,高收入集团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低收入集团家高收入集团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低收入集团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高。因此,如果收入分配更加平等,则会提高庭的边际消费倾向高。因此,如果收入分配更加平等,则会提高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从而扩大内需。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从而扩大内需。70第四节第四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v一、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v由y=c+i,我们得知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和投资。前

45、面已经分析了c的决定,按理说还要分析i,但为了使问题分析简化,这里先假定投资假定投资i已知且固定不变。在此前提下,我们来讨已知且固定不变。在此前提下,我们来讨论国民收入论国民收入y的决定。的决定。v 1、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公式的推导v 由y=c+i, c=a+y 解联立方程,v推出两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y的决定公式:v v2、情况假设分析v如果实际的支出大于均衡的支出,则有图13-8均衡点左边情况v如果实际的支出小于均衡的支出,则有图13-8均衡点右边情况1iyiyy71总需求总需求(总支出)(总支出)45o收收=支支供供=求求E80005000c+i160010000Y(亿美元)c

46、c+i总供给总供给图13-8 消费加投资曲线和450线相交决定收入72v二、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v上面说明使用总支出等于总收入(总供给)的方法决定均衡收入,下面再用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的方法求得均衡收入的决定。v1、假定投资i已知且固定不变v 2、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公式的推导v 由 i=y-c=s, v且s=-+(1-)y,推出:v2、情况假设分析v如果实际的支出大于均衡的支出,则有投资大于储蓄,则有图13-9均衡点左边情况v如果实际的支出小于均衡的支出,则有投资小于储蓄,则有图13-9均衡点右边情况1)1 (iyiy73y(亿美元)s,iisE8000500

47、0600亿美元亿美元-10000总供给总供给总需求总需求(总支出)(总支出)图13-9 储蓄曲线和投资曲线相交决定收入74第五节第五节 乘数论乘数论(Multiplier Theorem)v一、问题的引出:v 1920-1930年,英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失业人口多达100万,并给政府形成很大的压力。1929年,Lloyd George提出由政府举办公共工程来消除失业的竞选宣言,由此引发争论。v英国剑桥大学学生卡恩卡恩认为: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任何的变动,如消费的变动、政府支出的变动、税收的变动、净出口的变动等等,都会引起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的更大

48、变动。即:AD NI。他将这一现象称之为乘数现象,并于1931年发表国内投资与失业的关系中首先提出。凯恩斯凯恩斯在卡恩的基础上完善了乘数理论,并把乘数作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75v二、模拟案例v在两部门经济中,假定消费函数c = 1000+0.8y,总需求方程: vAD =c+i =1000+i+0.8y,现在企业增加100亿元投资,会使要素所有者收入增加100亿元,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0.8,消费者用这100亿元收入的80亿元用于购买消费品,这80亿元由于要素所有者收入形式流入其他部门要所有者手中,其他部门消费者又拿出80亿元中的64亿元用于消费v企业产品v要素所有者v收入v投资1

49、00v折0.8v折0.64v消费0.512v乘数产生原理76v那么这样继续下去,增加100亿元投资使得国民收入增加多少呢?用数列工具可以解决这个问题:v三、乘数的含义与表达式:v1、乘数含义:某一自变量变动一个单位时引起因变量变动过程的度量,即变量的百分比。这里指国民收入的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的自发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亿美元5001008011808080110080100808010080100100121).().(.nnYiyk乘数77v2、乘数的代数表达式:MPSMPCkkMPCMPCk111,11,11:11因此则表示如果用或边际消费倾向乘数78045c+ic+iyic+i图 1

50、4-10 乘数效应yyy总需求总需求 (总支出)(总支出)总供给3、乘数的图形表达:从图形中可以看出:总需求增加(减少)i会引起总产出增加(减少)y 。而两个增量之比为N倍79v4、乘数效应产生的原因:v自发总需求(或其中任何一部分)的增加首先会使国民收入等量增加,这种国民收入的增加中又必然有一部分用于支出,从而使总需求又一次增加,这种总需求的增加又会使国民收入再增加。这种总需求与国民收入的增加会无限循环下去,形成一种连锁反应,最终使国民收入的增加数倍于最初自发总需求的增加。反之,如果自发总需求的减少,也同样会有乘数效应,最终使国民收入数倍于最初自发总需求的增加。80v四、乘数公式推导(一)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