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学(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心理学(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学校心理学填空1、学校心理学的“学校”,指的是主要是中小学。2、学校心理学家工作重点是研究5-18岁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3、学校心理学的对象主要是身心有缺陷的儿童青少年和学习有困难的儿童青少年。4、按照学校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将之划分为萌芽期、产生期、发展期和繁荣期等四个阶段。5、学校心理学从其产生到发展,理论中心一直在美国。6、学校心理学服务是从莱特纳。威特默1896年在宾西法尼亚大学建立的心理诊所开始的。威特默被称为“临床和学校心理学之父”。7、在整个萌芽期,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方式还是为特殊教育安排的诊断服务,这些诊断服务促成了学校心理学的重要作用模式“心理评估”
2、。8、格塞尔被认为是第一个拥有学校心理学家职位的人。9、在萌芽期,学校心理学缺乏作为职业的许多重要特征:如工作者自主性、职业的培训规定、证书颁发和业务等。10、当一个学科或专业发展到成熟阶段时,专业的标准与规范化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试金石,专业的规范化问题是当前制约中国学校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11、整体性是系统方法的出发点和首要特征。其次结构性是系统方法的另一个特征。动态性是系统方法的又一个特征12、学校心理学正从传统的治疗模式向心理教育模式转变。13、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校心理学的方法与原则必须以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为依据。14、系统方法的特征是: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15、整体性是系统
3、方法的出发点和首要特征。16、纵向研究、横断研究、聚合交叉设计三类研究均属于发展型研究。18、最常用到的准实验研究设计方式是时间序列设计及其变式。19、在时间序列设计的变式中间,最常用的是A-B-A-B设计和多基线设计。当然A-B设计是时间序列设计的基本形式。17、学校心理学研究中的问卷一般包括题目、前言和指导语、问题、选择答案和结束语等几部分。20、问题是问卷的核心21、常见的问卷类型:第一,总加量表法,又称利克特量表,被试对问题的反应形式采用5点法、7点法或3点法。第二,累积量表法。22、儿童的心理活动有突出的外显性,通过观察其外部行为,可以了解他的心理特征。因此,观察法是学校心理研究的最
4、基本、最普遍的一种方法。23、数据收集的方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24、对研究数据的分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定性分析,另一类是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心理学科学化的标志。25、在学习心理测量与评估中常用的工具有智力测量、人格测验和行为测验。26、儿童的行为很大程度上与行为发生的背景有关。正是由于考虑到发展的稳定性和变异性,对儿童的心理评估必须基于多种背景、多种信息源,这样才能作出综合的客观的评价。26、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是大卫.韦克斯勒编制的,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个人智力量表之一,其适用对象为616岁的儿童。韦克斯勒认为,这12个分测验分为言语量表和操作量表两部分。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交
5、叉进行。27、瑞文推理能力测验是非文字智力测验,常被用于跨文化研究。28、大多数学者倾向于把智力看作是以抽象思维能力为中心的多种认识能力的综合,而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29、 加德纳的“多重治理理论”已超越传统的智力范畴。不同的智力测验只是测量了编制者所定义的智力。30、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编制了一个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测验,即著名的“比纳西蒙量表”。31、现在智力测量所指的智商,都是在离差商。比纳、西蒙只能用于相对性但不能说明决定。32、人格测验的信、效度一般也低于智力测验和成就测验。33、人格测验分为投射性测验和客观性测验。34、艾森克人格问卷是由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夫妇编制的。3
6、5、艾森克人格问卷的编制是以特质论为理论基础的。通过因素分析抽取出两个维度。36、NEO人格问卷是根据人格的“大五”结构理论编制的人格五因素问卷。37、儿童行为核查表(CBCL)是目前公认的儿童精神病理学的主要测量工具,适用于4-16岁儿童,该表主要用筛查儿童青少年的社交能力和问题行为。38、行为评估常用的方法有直接观察和模拟观察法、访谈法和行为测量法。39、行为评估有时与人格测验并无严格区别。41、从根本上说,行为矫正是心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延伸和应用。42、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班杜拉认为,要理解个体的学习过程,必须充分地考虑环境因素、个人对环境的认知以及个人行为三者之间
7、的交互关系。43、刺激反应学习即通过学习者的直接反应给予直接强化而完成的学习。40、目标行为应是客观的、可观察的和可测量的。44、保密的原则,可以理解为心理咨询中最重要的原则。45、心理咨询的时间一般规定为50分钟左右。46、代币制提高行为发生率。47、根据行为矫正原理,不适应的行为来源于某些认知上的障碍。因此,干预的重点应是改变儿童的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以达到儿童行为和认知的变化。48、心理咨询的过程及其一般程序,其基本过程大体可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6、学习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研究者发现学习障碍儿童存在活动异常、分心、动作笨拙、冲动、自伤与攻击性强等行为问题。学习障碍儿童心理健
8、康问题中最突出的表现在高焦虑与抑郁上。47、学习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不随年龄增长而改变,尤其在13、14岁前后最为突出。49、常模参照测评,这种模式直接源于学习障碍的定义中所强调的潜能与实际表现的差距。基本思路是将儿童当前学业表现的标准化测评分数与常模对比,并考验对比差异是否达到显著水平。50、尺度参照测评,它是教师或学习障碍研究专家根据某一衡量学习水平的尺度来评价儿童的学习成效的模式。51、以课程为基础的测评,它以儿童对日常课程任务完成情况为基础,每日或每周进行评价,既可由教师评定,也可让学生自己参与评价。52、常模参照测评模式更多地应用于筛选,尤其是课程为基础的测评代表了学习障碍诊断的发
9、展方向。53、自我控制技能缺陷,这种类型的儿童,因为某种情绪唤醒反应抑制了技能的获得,因而无法学会一项特定的社会技能。54、区分自我控制技能缺陷和自我控制技能操作缺陷的关键,是看儿童是否具有这种社会技能。名词解释1、取样观察是依据一定的标准,连取被试的某些心理、行为表现进行观察,或选择在特定的时间内进行观察,来收集数据的方法。2、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儿童进行口头交谈,了解和收集他们有关的心理与行为特征的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可以分为结构访谈和非结构访谈。3、定型分析:就是对研究数据所进行的“质”的分析,是运用分析与综合、比较和分类、归纳和演绎等逻辑分析的方法,对研究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加
10、工,从而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揭示其内在规律的过程。4、心理评估是运用观察法、访谈法、心理测量等多种手段围绕解决某一问题对学生心理所做的综合评估。5、稳定性指的是行为跨时间、跨情景的一致性。6、消退性爆发:在消退过程开始的初期,当不给所欲消退的行为以强化时,此行为可能会比先前更严重的出现的现象。使行为者在一段时间得不到对目标行为的任何强化。7、反应代价就是剥夺或撤去作为偶联事件的正强化物,从而使特定行为得到抑制,使其发生率得以下降。8、反应代价经常与代币制联合使用。9、常用的强化方式有正强化、负强化、间隙强化等。10、负强化的方法是在个体表现出符合要求的行为之后撤去某事物,或让其离开某情境,
11、从而提高目标行为发生率的一种行为矫正方法11、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来访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尽管如此,学校心理咨询从本质上讲并不是也不应该是一种教学活动。9、来访者中心心理咨询,这是由罗杰斯所倡导的一个学派,其基本的理念是,重视来访者情绪侧面的作用,认为来访者内心所具有的对成长、适应的愿望或冲动,是问题解决的根本所在。“来访者中心”强调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的共感和理解。10、感情的反射:是指咨询者对来访者所表明的感情能够理解并以相应的形式反馈给对方。11、行为主义的心理咨询是以学习理论和行为疗法理论为依据的心理咨询,认为人的问题行为、症状是由错误
12、认知与学习所导致的,主张将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的着眼点放在来访者当前的行为问题上,注重当前某一特殊行为问题的学习和解决,以促使问题行为的变容、消失或新的行为的获得。13、心理咨询中期是心理咨询的核心,是援助来访者并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的时期。14、对抗感情转移:咨询者对来访者也可能产生同样的感情,这就被称为对抗感情转移或逆转移。15、社会技能操作缺陷是由于某种社会性行为的操作缺乏足够的次数,它与缺乏作出这种行为的动机或机会有关。因此,如果一个儿童在课堂情景中不能表现出某种行为,但在角色扮演中表现出了该种行为,这就是一个社会性技能操作缺陷。16、社会测量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同伴提名、同伴行为描述和
13、等级评定量表。17、行为评价法,是指由他人或儿童本人对儿童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表现出评价的方法。18、心理预防:预防学生在校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以便他们身心健康健康的发展,顺利完成学业。19、系统方法:按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组成结构和机能的整体来加以考察地方法,即从整体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关系中综合的研究对象的一种方法。20、纵向研究:也叫比较研究,在较长时间内对儿童心理发展进行系统定期的研究21、横断研究: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或几个年龄的被试心理行为状况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22、聚合交叉设计: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二者综合。23、
14、准试验设计:介于前实验设计和真试验设计之间的实验研究设计,对无关变量的控制比前实验设计严格不如真实验研究。24、问卷法:研究者用同一严格设计的问卷收集集体儿童心理和行为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25、定性分析:对研究数据所进行的质的分析,是运用分析与综合,比较和分类,归纳和演绎等逻辑分析方法对研究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与加工从而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点揭示其内在规律的过程。26、信度:测验的可靠程度,测验结果的27、效度:测验对要测量的东西能够测量的正确程度。28、共生现象:借指同一个体的适应问题式心理障碍总是两个或更多的问题相继或同时出现很少是孤立的单一问题。29、行为评估:是学校心理学家了解儿童帮助儿
15、童发现问题所在为进一步实施干预方案提供依据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的基本技述之一30、强化:在条件作用中影响刺激反应联结强度或者增加条件反应出现频率的一切程序31、惩罚:运用一定的刺激物使特定行为反应的可能性下降从而使目标行为的发生率下降32、塑造:将某个特定的行为分解成小的单元,以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方式使个体对每个行为单元形成条件作用最后将多个行为反应连贯起来形成复杂行为的方法。33.暂停:使行为者在一段时间得不到对目标行为的任何强化从而使目标行为的发生率下降。34:反应代价:剥夺式撤去作为偶联事件的正强化物,从而使目标行为的发生率下降。35:饱和:只一个人对强化物已经不感兴趣了,强化物不起作用了
16、。36:负强化:在个体呈现出符合要求的行为之后撤去某事物或让其离开某情景,从而提高目标行为发生率的一种行为。37:偶联契约:是经行为者本人同意后以书面形式明确规定是否有这样的行为表现会获得怎样的的后果。38:代币制:行为矫正者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代币制度以促进个体正常行动保证每次行为反应之后都能获得强化39:行为干预模式:以行为主义的基本原则为指导思想这种模式认为个体的行为可以通过操纵环境刺激行为后果而加以改变,这其中操作环境刺激的意义在于特定行为的产生提供机会,而操纵行为后果则只在改变某种行为在未来增加或减少的可能性40:同伴指导模式:让一个学习障碍的儿童帮助另一个学习障碍的儿童,或让学习障碍的
17、同伴帮助他。41:转移:在以催眠和自由练想法为主体的精神分析过程中患者对治疗者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感情。42:社会能力:在特定的情况下,个体所展现出来的某种行为的社会意义,以及临床和应用价值。简答1、学校心理学服研究的任务是:(1)、心理预防和心理卫生;(2)心理咨询;(3)诊断性评价;(4)行为矫正;(5)学习指导;(6)职业指导。2、为什么要开展学校心理学问题的研究?1)社会问题,“问题”儿童青少年的根子在于社会。2)科技发达、生活优越且教育管理不严3)学校咨询事业的发展4)危机问题的讨论。3、学校心理学产生原因:(1)义务教育(2)身体缺陷和心理缺陷儿童的大量存在。(3)特殊教育的出现。4、
18、个体发展的动因有: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问题;个体心理发展的外因与内因问题;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问题。5、学校心理学的目的是对儿童所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施加一定的干预,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6、观察的类型:A、自然观察与实验观察(根据观察的数据是在自然条件下取得的,还是在人为干预条件下获得的);B、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到被观察者所进行的活动中);C、有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根据观察内容是否有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观察项目和要求);D、叙述观察、取样观察和评价观察(根据观察内容是否连续完整,以及观察记录的方式的不同)。7、问卷的设计:是问卷研究的关键环节,涉
19、及到问卷结构的确定、选择问题的表述、回答方式与量表类型等一系列问题。8、问卷设计的步骤:(简答)第一,根据研究目的与假设,收集相关资料;第二,确定问卷形式;第三,列出标题和各部分项目;第四,征求意见,修订项目;第五,试测,进行项目分析与修订;第六,正式测试。9、问卷法的注意事项:(简答)首先,问卷中的问题数量不宜过多,必须紧紧围绕所研究的问题,其次,问卷的内容和表述应是儿童所熟悉、可以理解的;第三、问卷的形式应以封闭性的问题为主,开放性的问题为辅;第四,问卷中问题的表述应尽量能隐蔽研究真实意图,防止社会赞许效应的出现。10、测验法:从测验的功能分,常见的心理测验可以分为能力测验、学绩测验和个性
20、测验。能力测验包括测验实际能力的测验和测查个体潜在能力的测验。按测验的目的分类:描述性测验、诊断性测验、预测性测验。同时从测验方式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按测验要求分为最高刑为测验和典型行为测验;按应用方向分为教育测验、职业测验和临床测验。11、现在学校心理学的服务对象已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转为面向全体学生。学校心理学常用模式有:医学模式、多元模式、整合模式。心理评估更多地强调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特性与机能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估模式12、对目标行为的定义应符合下列要求:(1)定义的行为应是可观察的。(2)定义应很清楚,以便观察者阅读和理解。(3)定义所涉及的限定条件应具体到特定的行为。13
21、、在直接测量行为的过程中,通常要记录行为的四方面特征:(1)行为的出现率。(2)行为的质量。(3)行为的持续时间。(4)刺激控制。14、行为矫正的主要技巧有:(1)降低行为发生率的技术。(2)提高行为发生率的方法。15、降低行为发生率的技术主要有:(1)消退。(2)暂停。(3)反应代价。(4)刺激控制技术。(5)其他一些降低不良行为的技术。主要有矫正法、厌恶法、系统脱敏法、放松法、行为契约法。16、系统脱敏是沃尔普首创的。系统脱敏的过程大约包括三步:首先是评定主观焦虑单位、制定焦虑梯度。第二步是放松训练。第三步是脱敏过程。 这种方法常被用于恐怖症。强迫、弥漫性焦虑等,常与放松相联系。17、学校
22、心理咨询应坚持的原则:A、保密的原则;B、时间限定的原则;所在需在时间上予以限制的原因,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事先对咨询时间予以限定,可以让来访者有一定的安定感,使来访者能够充分珍惜并有效利用这一时间;其次,作为日常生活中成长的刺激剂,一般情况下,咨询次数为一周一次或两次比较普遍,这样可以使来访者在间隔期间充分回味咨询时的体验,再次,可以促使来访者进行现实原则的学习;最后,是促使来访者产生分离的体验。C、来者不拒的原则;D、感情限定的原则;E、重大决定延期的原则;F、心理咨询的伦理规范。18、学校心理咨询的特点:(1)学校中所开展的心理咨询活动经常会与学生的学习指导、生活指导联系在
23、一起,有时会带有明显的教育指导的色彩。(2)学校心理咨询和学科教学在方法论方面却是各不相同。(3)需要注意的是,学校作为一个教育机关,是以促进全体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也就是说,学校心理咨询与一般意义上的心理咨询机关以咨询和治疗为中心的咨询目的不同,学校心理咨询活动主要以促进儿童、青少年的人格、情感发展,以咨询指导与开发的心理援助为主体。(4)其基本形式主要是面谈或咨询。只是起一定的预防、教育的目的。19、学校心理咨询中常见的咨询理论:(1)心理咨询的技法可归纳为以下三大理论领域:A精神动力论的立场观点的中心,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B人本主义的立场观点是以罗杰
24、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为主的理论。C行为主义的立场观点是以现代学习理论、行为理论为基础的理论领域。(2)精神动力论强调“无意识的动力“,人本主义强调“自我与经验的不一致”,行为主义强调“错误认知学习”。而以“信赖关系的建立”为轴心所构成的“支持”、“共感理解”和“明确化”三大因素应该成为学校心理咨询的三大理论支柱的中心。20、弗洛伊德将心理结构或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即伊底、自我和超自我。21、超自我也称超我,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良心,一个是自我理想。22、信赖关系的建立要注意哪些问题?答(1)回避空头的议论。(2)回避对来访者的表扬和夸奖。(3)回避过早的解释。(4)回避早期的诊断。(5)回避提
25、问敏感的问题。(6)回避对他人的辩护和责难。23、咨询终结的方法:第一,预告法;第二,将咨询次数从一周一次逐渐改为两周一次,看情况再改为一个月已次,然后再两个月一次;第三,一时中断法。24、学习障碍的三定义的含义共性:美国“公共法案”、美国“全国学习障碍协会”、世界卫生组织对学习障碍的描述显然是有差异的,但也存在共同之处:第一,三定义都强调学习障碍儿童在心理过程上存在问题;第二,它们均假定个体自身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是学习障碍的病因;第三,三定义强调学习障碍不是明显的身心障碍及不利的外在环境的直接后果;第四,它们均以个体的智力与其学业成绩之间的差距作为鉴定学习障碍的最直接指标。25、学习障碍儿
26、童的主要特征:(1)学习障碍儿童的神经系统特征。(2)学习障碍儿童的认知(智力)特征。(3)学习障碍儿童的个性、社会特征。(4)学习障碍儿童的的心理行为问题。26、学习障碍儿童的认知特征:第一,感知觉障碍;第二,认知加工速度;第三、记忆障碍;第四,元认知发展滞后;第五,认知风格上以分析型与冲动型为主;第六,智力结构上存在显著的不平衡。27、学习障碍儿童的言语智商明显低于其操作智商。28、学习障碍儿童个性、社会性特征:第一,学习障碍儿童的自我概念差,自我评价低;即使年龄增长,能力已有所提高,仍将自我视为无能、差、糟糕。第二,学习障碍儿童在归因伤存在消极倾向;他们不相信自己会取得成功,很少将成功归
27、因于自己的能力。第三,学习障碍儿童在社会信息知觉上偏于消极、敌意,知觉准确性较差;第四,学习障碍儿童把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与师生关系都倾向于低估,反映出他们在社会关系体验上的不利环境。29、学习障碍诊断的三种基本模式:第一,常模参照测评、第二,尺度参照测评;第三、以课程为基础的测评。29、将社会能力概念为两种成分:a、适应性行为;b、社会技能。对儿童来说,适应性行为包括:独立工作的技能、体格发展、言语发展及学业能力;社会技能包括:与他人交往的行为,如接受权威、谈话技巧、合作行为;与自我有关的行为,如情感表达、道德行为、对自我的积极态度;与任务有关的行为:参与行为、任务的完成、遵循指导等。30、社
28、会技能问题划分为四种类型:根据儿童是否知道如何表现某种技能,以及情绪唤醒反应的出现与否如焦虑或生气,将社会技能问题划分为四种类型:技能缺陷、技能操作缺陷、自我控制技能缺陷、自我控制操作缺陷。31、学习诊断的主要方法:(1)神经系统检查。(2)了解个人既定往史。(3)行为观察法。(4)标准化量表测验法。(5)任务分析法和错误分析。32、社会技能训练的一般策略:分为四种:第一,前控制:主要集中于识别和改变先前的环境,或者为儿童的适当行为操作提供场合,以便同伴间积极的社会性互动;第二,后控制:是对儿童的行为进行随后控制的一系列过程,主要基于以下设想:儿童的不良社会技能主要源于儿童的适当行为未得到及时
29、的强化;第三、示范:用现场或象征性的动作示范来教给儿童社会技能;第四、认知行为技巧,包括训练、行为演练及自我控制技巧如自我指导、自我监控、自我强化等。33、对适应性行为的基本理解应该怎样理解?答:适应性行为的定义中特别强调的是“个人的独立性和社会责任感“。(1)发展观,他们把一生分为三个年龄阶段:学前期、学龄期和成人。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标准。在学前期主要标准是感知运动技能的发展,与人沟通的技能包括言语和语言的发展,自助行为的发展例如穿衣、吃饭、上厕所等。学龄期,发展的最重要标准是能在实践中应用基本的学习技能,建立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在青少年后期和成人期,发展的标准是能够独立进行社交
30、活动,承担工作任务,其中包括经济上的独立。(2)环境因素或文化因素。(3)适应性行为的一些共同研究领域。34、对儿童和青少年适应性行为的评估是以学校内和学校外两种情况为准线而组织的。学龄儿童适应性行为的概念学龄儿童适应性行为的概念 学校中的适应性行为理论基础(1)对于5-17岁的人来说,掌握知识的能力是一项关键的发展任务。(2)社会文化团体对学习能力的预期和强调是非常普遍的。评估方法(1)广泛收集和考虑各种各样的信息,包括教师访谈,收集累积资料的考查,对课堂作业进行的抽样检查,课堂观察,团体标准化成就测验的结果,个体成就测验的结果,诊断测验的结果,一些其他的信息测量。学校外的适应性行为理论基础(1)对于5-17岁的人来说,掌握一系列的非学业能力也是应该获得的一项关键的发展任务。(2)在不同的社会文化团体中,发展非学业能力的期望和机会是不同的。评估方法(1)收集一些学校外的有关社会角色成就的信息,包括以下领域:同伴关系、家庭关系、自立的程度、责任心、经济/职业活动等。(2) 收集信息的方法可能包括正规测验、父母访谈和同学访谈。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