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的用法用量、使用注意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成药的用法用量、使用注意ppt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成药的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中成药的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由于中成药剂型多样,药性各异,主治病证各不相同,故使用方法、使用剂量亦不相同,因此正确地掌握中成药的使用方法及使用剂量,采取合理给药途径,对保证安全有效地使用中成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前言一、中成药的用法用量一、中成药的用法用量 (一)中成药的使用方法(一)中成药的使用方法 主要包括有内服法、外用法、注射法等多主要包括有内服法、外用法、注射法等多种不同的使用方法。种不同的使用方法。 1. 内服法内服法 中成药内服剂占绝大多数,但由中成药内服剂占绝大多数,但由于剂型、药性、功效、主治的不同,具体于剂型、药性、功效、主治的不同,具体的内服方法也
2、各异。常用的方法有:的内服方法也各异。常用的方法有: 直接服用、开水送服法、沸水冲服、噙化直接服用、开水送服法、沸水冲服、噙化法法法法 直接服用:直接服用: 露剂、合剂、乳剂、酒剂、酊剂、糖浆剂、流浸膏剂、口服安 瓿 等液体制剂,均可采用直接服用的方法。 开水送服法:开水送服法: 蜜丸剂、水丸剂、糊丸剂、蜡丸剂、浓缩丸、滴丸剂、散剂、丹剂、片剂等多种固体制剂,均可采用温开水或凉开水送服方法。 沸水冲服法:沸水冲服法: 茶剂、饮剂均须用沸水泡汁,频服代茶饮;冲服剂(颗粒散)、膏滋剂或流浸膏剂也须用沸水冲泡溶化稀释后服用。 噙化法:噙化法: 又叫含化法,是将药物含于口中缓缓溶解,再慢慢吞下,使其在
3、口腔局部发挥治疗作用,多用治咽痛喉痹、乳蛾、口糜、牙痛等疾患,如牛黄噙化丸、六神丸、喉症丸等。 就服药时间来说,一般内服的中成药,宜空腹服用。但特殊疾病应特殊对待,需根据病情而定。如补养类中成药宜饭前服;对胃肠有刺激的饭后服为宜;驱虫药最好清晨空腹服;安神药睡前服效果佳;呕吐者应少量多次服用;调经药宜在临近经期前数日服用;对于急性病,须遵医嘱,视病情及药物特点决定用法。 2. 外用法外用法 中成药外用药中除少数疗伤止痛,息风止痉的药物如七厘散、玉真散可内服外用外,绝大多数外用药均不能内服,尤其含有汞、铅、砷等有毒成分的外用药。中成药外用药同样因剂型、药性、功效、主治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外用法,
4、常用的外用法有:撒敷法、调敷法、涂敷法、撒敷法、调敷法、涂敷法、吹敷法、点入法、贴敷法吹敷法、点入法、贴敷法 撒敷法:撒敷法: 外用散剂多采用此法,即将药粉直接均匀地撒布患处,可用消毒敷料或外贴膏固定,以奏消肿解毒、提腐拔脓、生肌敛疮之效,如生肌散、提毒散、珍珠散等。 调敷法:调敷法: 将外用散剂或锭剂用适当的液体调成或研成糊状敷于患处的一种常用外治法。如用茶水调敷如意金黄散,取茶叶解毒消肿之效;如黄酒或白酒调敷七厘散、九分散、五虎丹等,取酒活血通经,疗伤止痛之效;如花椒油调敷青蛤散,以取花椒燥湿止痒之功;也有用香油或蛋清调敷的,则取其有润肤的保护作用。 涂敷法:涂敷法: 油膏剂、水剂等多采用
5、将药物直接涂敷于患处的方法,如紫草膏、生肌玉红膏、獾膏等。 吹敷法:吹敷法: 是指将一些外用中成药散剂装入硬纸筒中,吹到患处的治疗方法,为五官科常用的治疗方法。如用锡类散吹喉治咽喉肿痛:用冰硼散吹敷治口腔糜烂,牙龈肿痛;用红棉散吹耳治耳道流脓。 点入法:点入法: 是五官科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包括滴眼剂、滴鼻剂、滴耳剂。其中滴眼剂又称眼药水,是直接点入眼内的制剂,用于治疗眼科疾患,如珍珠明目滴眼液。耳鼻喉科所用的滴鼻剂,如苍夷滴鼻剂;滴耳剂,如冰连滴耳剂。 贴敷法:贴敷法: 是指将中成药外用黑膏药加热烘软后贴敷患处的方法,如狗皮膏;而橡胶膏剂则不用加热烘软可直接贴敷患处,均是治疗风湿痹痛、跌仆损
6、伤有效的贴敷疗法。此外,中成药膜剂,用于贴敷口腔粘膜、眼结膜、阴道粘膜等患处表面,可使药物在局部或全身发挥治疗作用,如万年青甙膜、养阴生肌散膜等,是贴敷法的新剂型。 此外,洗擦剂煎汤薰洗患处,如骨伤科洗药;线剂结扎痔核、漏管;钉剂插入痔核枯痔;条剂用于痈疽化脓引流;栓剂、坐药将药物置于肛门或阴道中待药物溶化吸收后在局部或全身发挥治疗作用,如苦参栓、野菊花栓等;不过,近代外用剂已渐渐突破局部用药治疗,扩展为全身治疗的更广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3. 注射法注射法 中药注射法主要分为皮下、肌内、静脉、穴位及患处局部等不同给药方法。其中静脉注射又分推注和点滴两种,运用注射法的无菌操作要求和西药注射剂完
7、全相同。至于中药注射剂用于病灶局部注射给药,系指枯痔注射液消痔灵用于痔核内注射的枯痔疗法,及莪术注射液用于宫颈癌或皮肤癌肿的局部注射疗法。 总之,口服给药法是最常用、最方便、比较安全的给药方法。注射给药法则由于剂量准确、显效快而适用于危重急症患者和因各种原因不宜口服给药的患者。因此,进行药物治疗时,为了达到安全合理用药,必须根据治疗目的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能口服给药的不选用注射给药,能肌肉注射给药的不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 (二)中成药的使用剂量(二)中成药的使用剂量 上市中成药的说明书中已明确规定使用剂量,所标剂量是按照国家研发规定严格制定的,有科学可信的试验数据支撑,无论医生临床用药或患
8、者自行购用都应按照说明书的规定剂量用药。然而由于病情轻重、病势缓急、病程长短、病人体质强弱、发病季节不同,医生要因病、因药、因人、因时而宜,合理确定中成药的使用剂量,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达到安全有效的用药目的。 虽然中成药大多数由原生药材中饮片制成,毒性低,安全系数大,但临床报道由于医生用量过大,或长期连续用药而引起中成药中毒的病例屡见不鲜。因此,临床医师必须结合病人的个体特点,确定最佳用量,防止用量过小,药力不足或用量过大,克伐正气的现象;尤其对含有砷、汞、铅及斑蝥、蟾酥、马钱子、乌头、巴豆等有毒成分的中成药更要严格控制使用剂量,中病即止,不可过服,以免引起过量或蓄积中毒事故的发生;对于
9、作用猛烈,易伤正气的品种,也要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如破血消癥的鳖甲煎丸,破气导滞的开胸顺气丸,峻下逐水的舟车丸、十枣散等。此外,小儿用药剂量要适当减少,除经临床试验确定的小儿用药剂量应严格按其规定服用外,一般情况 3 岁以内服 1/4 成人量, 3 5 岁的可服 1/3 成人量, 5 10 岁的可服 1/2 成人量, 10 岁以上与成人量相差不大即可。 二、中成药的使用注意二、中成药的使用注意 随着中成药品种的不断增多,临床应用范围的逐渐扩大,中成药越来越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及患者的关注,但由于对中成药认识不足,使用不当,中成药的安全性问题受到质疑,为了使中成药更好地服务于临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0、 (一)证候禁忌(一)证候禁忌 每种中成药都有其特定的功效和适用范围,主治相应的病证,因此临床用药亦有所禁忌,称证候禁忌。如安宫牛黄丸,功能清热解毒,豁痰开窍,属于凉开宣窍醒神救急之品,主治中风、热厥、小儿急惊风证,用于心肝有热,风痰阻窍所致高热烦燥,面赤气粗,两拳固握,牙关紧闭,舌绛脉数的热闭神昏证,若见面青身凉,苔白脉迟,属于寒闭神昏者,当用苏合香丸以温开宣窍,则当禁用本药。再如二陈丸、二冬膏、清气化痰丸、三子养亲丸都是治疗咳嗽有痰的中成药,但功效不同,主治各异,二陈丸以燥湿化痰为功,主治色白成块,湿痰咳嗽;二冬膏养阴润肺,主治干咳痰粘,燥痰咳嗽;清气化痰丸清热化痰,主治痰黄粘稠,热痰咳嗽
11、;三子养亲丸温肺化痰,主治吐痰清稀,寒痰停饮咳嗽,各有专攻,不能混淆。因此,不仅临床医生要严守病机,审因论治,辨证用药,患者自行购用中成药时,也必须搞清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禁忌病证后,才能购用,必要时须在医生指导下购药。由此可见,正确使用中成药必须坚持辨证用药原则,注意证候禁忌。 (二)配伍禁忌(二)配伍禁忌 中药在配伍应用中,有些药物应避免配合使用,以免降低和破坏药效,或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这就是神农本草经所谓“勿用相恶、相反者”,历来把这些药物视为配伍禁忌药。中成药虽然具有疗效显著、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的特点,但临床证候是复杂多变的,因此中成药在临床具体应用中,需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以提高疗
12、效。但需要注意中成药也是由单味中药组成,其配伍受中药配伍禁忌的影响。 如两个具有相似功效的中成药配伍,可能出现某种成分重复使用,如果是毒性药材或药性猛烈之品,很容易发生毒副作用,如附子理中丸与金匮肾气丸均含有附子 ( 主要成分为乌头碱 ) ,二者配合应用,相当于增加了附子的用量,可能引起毒副作用;十八反、十九畏作为传统配伍禁忌的代名词,一直沿用至今,如两个含有“十八反”、 “十九畏”药对的中成药同用,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中药的配伍禁忌自神农本草经提出,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十八反、十九畏自金元时期明确提出作为配伍禁忌用药,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历版药典仍将其作为配伍禁忌,明确规定避免含相畏、相
13、反成分的药物合用。对于反药配伍能否同用,长时期以来通过文献研究、临床实践、实验研究等方面的探讨,有认为属绝对配伍禁忌的,也有认为合用不会产生不良反应,甚至有增效作用的,众说纷纭,至今尚无定论。 为了揭示反药配伍禁忌的实质,国家将其列入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 )计划专项课题,将通过急毒、长毒进行毒理学研究,以明确反药同用是否引起剧烈的毒副作用。对于反药同用出现毒性作用的药对,将从产生毒性的物质基础、毒理机制、代谢过程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若反药同用不产生毒性反应的药对,应从配伍禁忌中解除,若发现有增效作用的药对,还鼓励配伍使用,最终揭示反药配伍禁忌的实质,为反药配伍的保留或摒弃提供科学依
14、据。 但目前在没有充分科学依据的情况下,应持审慎态度,遵从古训,临床应尽量避免反药配伍使用。 对于中成药与西药配伍,由于中成药的成分复杂,二者合用的方法、规律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尚不充分,一般应尽量避免配伍使用,若必须合用,建议间隔使用,同时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三)妊娠禁忌(三)妊娠禁忌 某些中药具有损害母体及胎元以致引起堕胎的副作用,所以应该作为妊娠禁忌使用的药物。根据药物对母体及胎元损害的程度不同可分为禁用药与慎用药两类。 禁用药多是大毒的药物、引产堕胎药、破血消癥药、峻下逐水药,如砒霜、雄黄、轻粉、斑蝥、蟾酥、麝香、马钱子、乌头、附子、土鳖虫、水蛭、虻虫、三棱、莪术、商
15、陆、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巴豆等。慎用药包括有通经祛瘀类的桃仁、红花、牛膝、蒲黄、五灵脂、穿山甲、王不留行、凌霄花、虎杖、卷柏、三七等;行气破滞类的枳实、大黄、芒硝、番泻叶、郁李仁等;辛热燥烈类的干姜、肉桂等;滑利通窍类的冬葵子、瞿麦、木通、漏芦等。 含有上述成分的中成药,也就相应被视为妊娠禁用药和妊娠慎用药,如孕妇禁用的品种有 舟车丸( 含大量峻下逐水,行气破滞之品 )、 牛黄解毒胶囊(片、丸、软胶囊)( 含有毒泻下之品 )、抗癌平丸( 含有蟾酥 )、艾迪注射液( 含有斑蝥 )、平消胶囊( 含有硝石、马钱子、干漆等 )、安宫牛黄丸、紫金锭(含有麝香、朱砂、雄黄)、 血府逐瘀口服液(胶囊)
16、(含有活血行气之品) 等等;慎用的品种有羚羊清肺颗粒(含有大黄)、香砂枳术丸(含有枳实)、龙胆泻肝丸( 含有活血、淡渗利湿之品 )、温胃舒胶囊(含有辛热燥烈之品)、防风通圣丸(含泻下渗利之品)、牛黄上清丸(苦寒)、(含有活血药物)等等。 凡禁用药妊娠期间绝对不能使用,慎用药可根据孕妇体质及病情需要审慎使用,一般应尽量避免应用妊娠禁忌药,以免发生医疗事故。同时深信,伴随着对妊娠禁忌药进行广泛深入的毒理学研究,通过对妊娠禁忌药的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筛选,中成药中的妊娠禁忌药也就更加科学化、客观化、标准化了。 (四)饮食禁忌(四)饮食禁忌 在服用中成药治疗疾病期间,对饮食的忌宜,也有一定的要求。首先
17、要注意饮食禁忌,即在服药期间对某些饮食要有所禁忌,简称食忌,又叫忌口。在古代文献中曾记载有“甘草忌猪肉、菘菜、海菜;薄荷忌鳖肉;麦冬忌鲫鱼;常山忌生葱、生菜;鳖甲忌苋菜;牡丹忌蒜、胡荽;丹参、茯苓、茯神忌酯及一切酸;威灵仙、土茯苓忌面汤及茶”等。这说明在服用某些药物时,要忌食某些食物,以免降低、破坏药效,或发生不良反应。 由于病性、药性和食性的不同,具体到不同的疾病,其饮食禁忌各不相同。如阳热证,忌食辛辣油炸及温补性食物和烟、酒等刺激性之品;阴寒证要忌食生冷瓜果、清凉饮料及清泄性食品;痰热咳嗽、肺痈吐脓、痨嗽咳血的患者宜忌食辛辣、鱼肉、油腻、甜粘食品及烟酒等刺激性物品,以免助火生痰;脾胃虚弱,
18、胃脘疼痛,消化不良,泄泻痢疾的患者,应忌食生冷寒滑,油炸坚硬,粘腻壅滞,阻塞气机的食物;湿热黄疸,肝郁胁痛,肝阳眩晕,癫痫发狂等,应忌肥甘,动物脂肪、内脏及胡椒、辣椒、大蒜、白酒等辛热助阳,蕴湿积热之品;肾病水肿,淋病白浊患者,应忌食盐碱过多和酸辣太过的刺激性食品。 在注意饮食禁忌的同时,根据病性、药性、食性的不同特点,恰当地选择食物,对提高药效,促进康复,都有重要的意义。如风寒感冒者,宜食生姜、胡荽、葱白等,以助散寒解表;如风热感冒者,宜食淡豆豉、荷叶、茶叶等,以助疏散风热;如麻疹不透者,宜食胡荽、蘑菇、胡萝卜、葡萄干等,以助透发麻疹;如中暑发热者,宜食西瓜、西瓜翠衣、冬瓜、黄瓜、白扁豆、荷
19、叶等,以助清热祛暑;如寒痰湿痰,咳嗽气喘者,宜食杏仁、甜杏仁、柿子、橘子、乌梅、胡桃仁、姜等,以助燥湿化痰,宣肺化饮,止咳平喘之功;若热痰燥痰,咳嗽气喘者,宜食鸭梨、橘子、生莲藕、白萝卜、百合、罗汉果、海蛰皮、鹿角菜等,以助清肺润燥化痰,止咳平喘之效。由此可见,搞好服药期间的饮食忌宜,对减少不良反应,增强药效,促进康复,都是有所裨益的。 (五)特殊人群禁忌(五)特殊人群禁忌 中成药的使用注意事项还包括除孕妇外的一些 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运动员、肝肾功能不全者等用药时的注意事项。 其中儿童应根据体重或年龄计算用药剂量和给药途径;避免滥用滋补类药物和注射液;尽量避免使用含有毒性较大成分的中成药;尽量缩短儿童用药疗程,及时减量或停药。 老人因机体器官组织衰老,对药物的吸收、代谢速度减慢,避免使用对心脏、肝脏、肾脏、血管等组织有损害的药物。 运动员因其职业特殊性,应避免使用含有兴奋性成分的药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09 年公布了“含兴奋剂目录所列物质的中药品种名单”,含有相应物质的中成药品种的说明书中均已标明“运动员慎用”的警示语,对这些中成药品种应避免使用。 对于肝肾功能不好的病人,在给药时应注意采用品种少、剂量小、疗程短的用药原则,不建议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否则可能加重肝脏、肾脏负担,导致病情恶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