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悲剧人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记》中的悲剧人物.doc(6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吴起吴起是卫国人,善于用兵。曾经向曾子求学,奉事鲁国国君。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君想任用吴起为将军,而吴起娶的妻子却是齐国人,因而鲁君怀疑他。当时,吴起一心想成名,就杀了自己的妻子,用来表明他不亲附齐国。鲁君终于任命他做了将军,率领军队攻打齐国,把齐军打得大败。鲁国就有的人诋毁吴起说:“吴起为人,是猜疑残忍的。他年轻的时候,家里积蓄足有千金,在外边求官没有结果,把家产也荡尽了,同乡邻里的人笑话他,他就杀掉三十多个讥笑自己的人。然后从卫国的东门逃跑了。他和母亲决别时,咬着自己的胳膊狠狠地说:我吴起不做卿相,绝不再回卫国。于是就拜曾子为师。不久,他母亲死了,吴起最终还是没有回去奔丧。曾子瞧不起他并
2、和他断绝了师徒关系。吴起就到鲁国去,学习兵法来奉事鲁君。鲁君怀疑他,吴起杀掉妻子表明心迹,用来谋求将军的职位。鲁国虽然是个小国,却有着战胜国的名声,那么诸侯各国就要谋算鲁国了。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国家,鲁君要是重用吴起,就等于抛弃了卫国。”鲁君怀疑吴起,疏远了吴起。这时,吴起听说魏国文侯贤明,想去奉事他。文侯问李克说:“吴起这个人怎么样啊?”李克回答说:“吴起贪恋成名而爱好女色,然而要带兵打仗,就是司马穰苴也超不过他。”于是魏文侯就任用他为主将,攻打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吴起做主将,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睡觉不铺垫褥,行军不乘车骑马,亲自背负着捆扎好的粮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
3、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浓液。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就放声大哭。有人说:“你儿子是个无名小卒,将军却亲自替他吸吮浓液,怎么还哭呢?”那位母亲回答说:“不是这样啊,往年吴将军替他父亲吸吮毒疮,他父亲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就死在敌人手里。如今吴将军又给他儿子吸吮毒疮,我不知道他又会在什么时候死在什么地方,因此,我才哭他啊。”魏文侯因为吴起善于用兵打仗,廉洁不贪,待人公平,能取得所有将士的欢心,就任命他担任西河地区的长官,来抗拒秦国和韩国。魏文侯死后,吴起奉事他的儿子魏武侯。武侯泛舟黄河顺流而下,船到半途,回过头来对吴起说:“山川是如此的险要、壮美哟,这是魏国的瑰宝啊!”吴起回答说:“国家政权
4、的稳固,在于施德于民,而不在于地理形势的险要。从前三苗氏左临洞庭湖,右濒彭蠡泽,因为它不修德行,不讲信义,所以夏禹能灭掉它。夏桀的领土,左临黄河、济水,右靠泰山、华山,伊阙山在它的南边,羊肠坂在它的北面。因为他不施仁政,所以商汤放逐了他。殷纣的领土,左边有孟门山,右边有太行山,常山在它的北边,黄河流经它的南面,因为他不施仁德,武王把他杀了。由此看来,政权稳固在于给百姓施以恩德,不在于地理形势的险要。如果您不施恩德,即便同乘一条船的人也会变成您的仇敌啊!”武侯回答说:“讲的好。”吴起做西河守,取得了很高的声望。魏国设置了相位,任命田文做国相。吴起很不高兴,对田文说:“请让我与您比一比功劳,可以吗
5、?”田文说:“可以。”吴起说:“统率三军,让士兵乐意为国去死战,敌国不敢图谋魏国,您和我比,谁好?”田文说:“不如您。”吴起说:“管理文武百官,让百姓亲附,充实府库的储备,您和我比,谁行?”田文说:“不如您。”吴起说:“拒守西河而秦国的军队不敢向东侵犯,韩国、赵国服从归顺,您和我比,谁能?”田文说:“不如您。”吴起说:“这几方面您都不如我,可是您的职位却在我之上,是什么道理呢?”田文说:“田君还年轻,国人疑虑不安,大臣不亲附,百姓不信任,正当处在这个时候,是把政事托付给您呢,还是应当托付给我?”吴起沉默了许久,然后说:“应该托付给您啊。”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比您高的原因啊。”吴起这才明白在
6、这方面不如田文。田文死后,公叔出任国相,娶了魏君的女儿,却畏忌吴起。公叔的仆人说:“吴起是不难赶走的。”公叔问:“怎么办?”那个仆人说:“吴起为人有骨气而又喜好名誉、声望。您可找机会先对武侯说:吴起是个贤能的人,而您的国土太小了,又和强大的秦国接壤,我私下担心吴起没有长期留在魏国的打算。武侯就会说:那可怎么办呢?您就趁机对武侯说:请用下嫁公主的办法试探他,如果吴起有长期留在魏国的心意,就一定会答应娶公主,如果没有长期留下来的心意,就一定会推辞。用这个办法能推断他的心志。您找个机会请吴起一道回家,故意让公主发怒而当面鄙视您,吴起见公主这样蔑视您,那就一定不会娶公主了。”当时,吴起见到公主如此地蔑
7、视国相,果然婉言谢绝了魏武侯。武侯怀疑吴起,也就不再信任他。吴起怕招来灾祸,于是离开魏国,随即就到楚国去了。楚悼王一向就听说吴起贤能,刚到楚国就任命他为国相。他使法明确,依法办事,令出必行,淘汰并裁减无关紧要的冗员,停止疏远王族的按例供给,来抚养战土。致力于加强军事力量,揭穿往来奔走的游说之客。于是向南平定了百越;向北吞并了陈国和蔡国,打退韩、赵、魏三国的进攻;向西又讨伐了秦国。诸侯各国对楚国的强大感到忧虑。以往被吴起停止供给的疏远王族都想谋害吴起。等悼公一死,王室大臣发动骚乱,攻打吴起,吴起逃到楚王停尸的地方,附伏在悼王的尸体上。攻打吴起的那帮人趁机用箭射吴起,同时也射中了悼王的尸体。等把悼
8、王安葬停当后,太子即位。就让令尹把射杀吴起同时射中悼王尸体的人,全部处死,由于射杀吴起而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太史公说:社会上称道军旅战法的人,无不称道孙子十三篇和吴起的兵法,这两部书,社会上流传很广,所以我不加论述,只评论他们生平行事所涉及到的情况。俗话说:“能做的未必能说,能说的未必能做。”孙膑算计庞涓的军事行动是英明的,但是他自己却不能预先避免刖足的酷刑。吴起向魏武侯讲凭借地理形势的险要,不如给人民施以恩德的道理,然而一到楚国执政却因为刻薄、暴戾、少恩葬送了自己的生命。可叹啊!李陵之祸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正当司马迁全身心地撰写史记之时,却遇上了飞来横祸,这就是李陵事件。这年夏天,武帝
9、派自己宠妃李夫人的哥哥、二师将军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广的孙子、别将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辎重。李广带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与单于遭遇。匈奴以八万骑兵围攻李陵。经过八昼夜的战斗,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但由于他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弹尽粮绝,不幸被俘。 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武帝本希望他能战死,后听说他却投了降,愤怒万分,满朝文武官员察言观色,趋炎附势,几天前还纷纷称赞李陵的英勇,现在却附和汉武帝,指责李陵的罪过。汉武帝询问太史令司马迁的看法,司马迁一方面安慰武帝,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尽力为李陵辩护。他认为李陵平时孝顺母亲,对朋友讲信义,对人谦虚礼让,对士兵有恩
10、信,常常奋不顾身地急国家之所急,有国士的风范。司马迁痛恨那些只知道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大臣,他们如今见李陵出兵不利,就一味地落井下石,夸大其罪名。他对汉武帝说:李陵只率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军奋战,杀伤了许多敌人,立下了赫赫功劳。在救兵不至、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仍然奋勇杀敌。就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自己虽陷于失败之中,而他杀伤匈奴之多,也足以显赫于天下了。他之所以不死,而是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答汉室。司马迁的意思似乎是二师将军李广利没有尽到他的责任。他的直言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讽刺劳师远征、战败而归的李广利,于是下令将司马迁打入大牢。司马迁被关
11、进监狱以后,案子落到了当时名声很臭的酷吏杜周手中,杜周严刑审讯司马迁,司马迁忍受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面对酷吏,他始终不屈服,也不认罪。司马迁在狱中反复不停地问自己这是我的罪吗?这是我的罪吗?我一个做臣子的,就不能发表点意见?不久,有传闻说李陵曾带匈奴兵攻打汉朝。汉武帝信以为真,便草率地处死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儿子。司马迁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据汉朝的刑法,死刑有两种减免办法:一是拿五十万钱赎罪,二是受腐刑。司马迁官小家贫,当然拿不出这么多钱赎罪。腐刑既残酷地摧残人体和精神,也极大地侮辱人格。司马迁当然不愿意忍受这样的刑罚,悲痛欲绝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杀。可后来他想到,人总有一死,但死或重于
12、泰山,或轻于鸿毛,死的轻重意义是不同的。他觉得自己如果就这样 伏法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无价值的。他想到了孔子、屈原、左丘明和孙膑等人,想到了他们所受的屈辱以及所取得的骄人成果。司马迁顿时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气,他毅然选择了腐刑。面对最残酷的刑罚,司马迁痛苦到了极点,但他此时没有怨恨,也没有害怕。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 史记写完,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正因为还没有完成史记,他才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史记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13、,记载了上至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它首创纪传体纪传体,它不同于前代史书所采用的以时间为次序的编年体,或以地域为划分的国别体,而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的一种体例这在史书体例上是影响极为深远的创举。从此以后,从东汉班固的汉书到民国初期的清史稿,近两千年间历代所修正史,尽管在个别
14、名目上有某些增改,但都绝无例外地沿袭了史记的本纪和列传两部分,而成为传统。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按照秉笔直书的观点,史记并没有回避人道与天道的共存,而“究天人之际”则是寻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故在六国年表序论述秦并天下时,指出这是因为“天所助”;在天官书中,记述各种特殊自然天象时,常常与人事联系在一起。史记严谨的神学哲学思想,就是为探索“天人合一”的境界而反映出的深邃智慧思想。 作者司马迁(公元前145年约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
15、学家,早年从董仲舒学春秋,从孔安国学尚书。汉书o艺文志著录有司马迁赋八篇;隋书o经籍志有司马迁集一卷。 其父司马谈为太史令,学问渊博,曾“学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早年司马迁在故乡过着贫苦的生活,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刻苦,遇到疑难问题,总是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20岁那年,司马迁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后来回到长安,作了郎中。他几次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地方。35岁那年,汉武帝派他出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他了解到那里的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他父亲司马谈死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接替做了太史令。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与天文学家唐都等人共订“
16、太初历”。同年,开始动手编史记。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司马迁为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获罪被捕,被判死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报任安书)为了完成父亲遗愿,完成史记,留与后人,含垢忍辱忍受腐刑。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获赦出狱,做了中书令,掌握皇帝的文书机要。他发愤著书,全力写作史记,大约在他55岁那年终于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 生平年表 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10岁,在夏阳耕读。太史公自序:“耕牧河山阳,年十岁,则诵古文。”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11岁。窦太后死,汉武帝罢黜黄老之言,发动尊儒。 元光
17、元年(公元前134年),12岁。是年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司马迁时在夏阳耕读,时在长安求学。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19岁,从夏阳迁居长安。从孔安国学尚书,从董仲舒学春秋。孔安国为侍中。 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20岁,开始外出游历,回长安后,为汉武帝近侍郎中,随汉武帝到过平凉、崆峒,又奉使巴蜀。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36岁。汉武帝封禅泰山,司马谈病死洛阳。司马迁到泰山参加封禅。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38岁,正式做太史令,一边整理史料,一边参加改历。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42岁,太初历完成,开始编写史记。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4
18、7岁,汉武帝攻打匈奴,骑都尉李陵投降。司马迁为其辩护,下狱,遭宫刑。(史记一半左右都是在他入狱的时间中完成的) 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50岁,汉武帝改元大赦。司马迁出狱后当了中书令。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55岁,完成了史记。 成书纂修动机一、秉承先父遗志 司马氏世代为太史,为继承孔子撰述春秋的精神,整理和论述上代历史。隋书o经籍志说:“谈乃据左氏春秋、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接其后事,成一家之言。”可见司马谈有意继续编订春秋以后的史事。元封元年,汉武帝进行封禅大典,司马谈身为太史令,却无缘参与当世盛事,引为终生之憾,忧愤而死。他死前嘱咐儿子司马迁说:“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
19、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司马迁则回答道:“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可知司马迁乃秉承父亲的遗志完成史著。 而史记以封禅书为其八书之一,亦见其秉先父之意。 二、继承春秋精神 司马迁为了继承孔子编撰春秋的思想,在太史公自序中说:“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此正暗示其有明道义,显扬志业人物的使命。 春秋的下限,到鲁哀公获麟之年,此后的史事就没有完整的史籍记载。司马迁是绍继春秋,并以汉武帝元狩元年“获麟”,撰写史记。 然而,司马迁继承春秋,不仅是要形式
20、上承继周公以来的道统,而且是重视春秋的性质,他在太史公自序说:“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 可见司马迁对“春秋之义”和“春秋笔法”心仪已久,他要承孔子的真意,秉承春秋褒贬精神,撰述史记。 三、肩负史家职责 司马谈早有整理上代历史的计划,可惜却“发愤而卒”,临终前叮嘱司马迁,认为“自获麟以来,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甚多”,司马迁身为太史公,有完成论载上代历史的任务。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也指出身为太史的职责说:“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
21、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不述,隳先人之言,罪莫大焉。”因此,司马迁一心秉承先人世传及“述往事以思来者”的责任感,决意撰述史记。 在报任安书中也透露出著述史记的目的,他说“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可见他不但要完成太史令的责任,更要尽史学家的职责。 续补据司马迁自序,史记全书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包括太史公自序),共一百三十篇。今本史记一百三十卷,篇数跟司马迁自序所说的相符。但汉书司马迁传说其中“十篇缺,有录无书”。三国魏张晏注:“迁没之后,亡景纪、武纪、礼书、乐书、兵书(按:即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
22、靳列传。元成之间,禇先生补缺,作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日者列传,言辞鄙陋,非迁本意也。”可见司马迁编写史记,只能说是基本上完成,其中有若干篇,或者没有写定,或者已经定稿而后来散失了。 补史记的禇先生名少孙,是汉朝元成间的一个博士。今本史记中凡是禇少孙所补的大都标明“禇先生曰”,极容易辨识。张晏所认为禇少孙补的武帝本纪可没标明“禇先生曰”,全篇又是从封禅书里截取的,禇少孙也不至于低能到那个样子。清人钱大昕在他写的廿二史考异中说:“少孙补史皆取史公所缺,意虽浅近,词无雷同,未有移甲以当乙者也。或晋以后少孙补篇亦亡,乡里妄人取此以足其数耳。”傅靳蒯成列传所叙三侯立国的年代都跟功臣表相符,文章格调又
23、很像太史公,禇少孙补作不会那样完密,他也未必写得出那样的文章。所以张晏的话也未可全信 传播司马迁创作的史记比较广泛地传播流行,大约是在东汉中期以后。成为司马迁著作的专称,也开始于这个时候。据现知材料考证,最早称司马迁这部史著为史记的,是东汉桓帝时写的东海庙碑。在这以前,史记都称为太史公书、太史公记或简称太史公。 史记有两部,一部在司马迁的工作场所(宫廷);副本在家中。在汉宣帝时期,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开始把该书内容向社会传播,但是篇幅流传不多,很快就因为杨恽遇害中止。 史记成书后,由于它“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汉书o
24、司马迁传),被指责为对抗汉代正宗思想的异端代表。因此,在两汉时,史记一直被视为离经叛道的“谤书”,不但得不到应有的公正评价,而且当时学者也不敢为之作注释。 在西汉即使诸侯都没有全版的太史公书,东平王向朝廷要求赏赐宫廷中的太史公书也遭到拒绝。因为史记中有大量宫廷秘事,西汉严禁泄露宫廷语,因此只有宫廷人员才能接触到该书。汉宣帝时褚少孙在宫廷中阅读该书,其中已经有些篇幅不对宫廷官员开放,到班固父子时,宣称缺少了十篇,班固家被皇室赐予太史公书副本,其中也少了十篇。 东汉朝廷也曾下诏删节和续补史记。后汉书o杨终传云,杨终“受诏删太史公书为十余万言”。表明东汉皇室依然不愿全部公开史记,只让杨终删为十多万字
25、发表。被删后仅十余万言的史记,在汉以后即失传,以后一直流传的是经续补的史记。 唐初,隋书o经籍志在介绍史记、汉书的流传时说:“史记传者甚微”,司马贞说“汉晋名贤未知见重。”(史记索隐序) 汉晋时期对史记也有一些积极的评价,如西汉刘向、扬雄“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o司马迁传)西晋华峤也说:“迁文直而事核。”(后汉书o班彪传论。据李贤注,此句为“华峤之辞”。)在晋代,也有人从简约的角度夸奖史记。张辅说:“迁之著述,辞约而事举,叙三千年事唯五十万言。”(晋书o张辅传)这些评价虽然不错,但在今天看来,却还远不足以反映出史
26、记的特殊地位,因为得到类似评价的史书并不止史记一家。如三国志作者陈寿,“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晋书o陈寿传)南朝刘勰说“陈寿三志,文质辨恰。”(文心雕龙o史传)华峤所撰后汉书在西晋也颇受好评,时人以为“峤文质事核,有迁固之规,实录之风”。(晋书o华峤传)至于说到简约,那也不是史记独有的,如“孙盛阳秋,以约举为能”,(文心雕龙o史传)干宝晋纪,“其书简略,直而能婉,咸称良史”。(晋书o干宝传)总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并没有把史记看得很特殊。 唐朝时,由于古文运动的兴起,文人们对史记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当时著名散文家韩愈、柳宗元等都对史记特别推崇。 宋元之后,欧阳修、郑樵、洪迈、王
27、应麟各家,以及明朝的公安派、清朝的桐城派,都十分赞赏史记的文笔。于是史记的声望与日俱增,各家各派注释和评价史记的书也源源不断出现。 体例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其中本纪和列传是主体。 “本纪”是全书提纲,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 “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 “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 “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商鞅商鞅,是卫国的非嫡系庶出的公子,从小喜好刑名之学,长大给魏
28、国的相国公叔痤做了门客中的中庶子。公叔痤知道商鞅有本事,但没来得及推荐他,自己先病的要死了,魏惠王(魏武王的儿子)过来探病,问:“如果相国万一那个了,未来谁接班当相国啊?”公叔痤说:“我的中庶子商鞅,虽然年少,但是有奇才,可以当相国,举国听命于他。”魏惠王觉得老相国是脑袋烧糊涂了,含糊地应付了几句。公叔痤看他没有用商鞅的意思,就说:“如果你不用商鞅,那一定要杀了他,不要叫他出境。”魏惠王答应了一声,随后也就走了。公叔座于是召来商鞅说:“今天我推荐你当相国,大王那意思没有应允。我作为臣子,于是又建议他应当杀了你。大王答应了。作为私人朋友,我现在告诉你,你可以赶紧跑,以免被他抓了啊。”商鞅说:“大
29、王不能听你的话任用我,又怎能听你的话杀我呢?”终究没有离去。魏惠王走了以后,对身边的侍臣说:“相国病得是真够厉害的了,可怜啊,要寡人举国听命于商鞅,这不是荒悖吗!”公叔痤死后,商鞅听说西边秦国新即位的秦孝公正在下令求贤,于是商鞅向西去了秦国。经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的介绍,见到孝公。商鞅对着秦孝公陈说了半天,秦孝公听的直打瞌睡。走后,秦孝公把景监给骂了一顿:“你推荐的这是个什么糊涂人啊,哪值得用!”景监回去就责备商鞅,商鞅说:“我跟他说了些帝道,但是他不懂啊。”五天之后,商鞅又求见,这次跟秦孝公谈的好了一点,但是也没说到秦孝公的心里,出来以后,秦孝公又把景监责备一通,景监又去骂让鞅。商鞅说:“我这
30、次是跟他说王道,他也听不进去啊。”随后商鞅又去求见,这次秦孝公觉得还不错,但是亦未肯任用商鞅。事后,秦孝公对景监说:“你的这个朋友还不错,是个可以谈话的人。”商鞅听了,说:“我这次是跟他谈得霸道,他觉得不错,那我明白了,我下次再见一下,知道说什么了。”于是又接见,这次秦孝公听的膝盖不知不觉都向前移得下了席子,因为商鞅说的全是强国之术,秦孝公大悦,于是任用了商鞅。秦孝公打算任用商鞅变法,但是怕天下非议自己,商鞅说:“干大事用不着瞻前顾后,成大功者也不谋于众人。”秦孝公觉得好,甘龙却说:“不对,圣人不改变民众地来教民,聪明的人也不变法来治国。顺着民众的习性来教民,不劳就能成功,顺着旧法去治理,官吏
31、们有经验民众也安心。”商鞅说:“你这说的都是世俗之言。夏商周三代礼不相同但是都称了王,五霸的法令不同也都称了霸。聪明的人制定法,蠢的人受制于法,贤的人改变礼,不肖的人拘于礼。”杜挚说:“好处不到百倍,不要变法,功效不到十倍,不要换路子。按照古代的路子走,不会有错,也不会犯错。”商鞅说:“治理国家没有一定的路子,只要对国家有利不必取法于过去。所以商汤不按古的路子而称了王,夏朝和商朝不改变礼却亡了国,改变古代的不可非议,而按照旧礼的也不值得称赞。”秦孝公说:“好。”于是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开始制定变法。于是商鞅下令,老百姓五家十家要建立保甲,互相连坐,哪家有罪不出告就要腰斩,能出告的和斩了敌人头的一
32、样得赏,窝藏罪犯的跟投降敌人的一样处罚。百姓家里有两个以上男子而不分家的,要加倍他的赋税。这里商鞅鼓励分家,大约分家以后,新的家庭为了生存,不得不努力开垦荒地和种植,国家得的赋税也多。但是后代的皇帝们则一贯主张不分家,商鞅主张分家是从发展角度看,后代皇帝们主张不分家是从稳定角度看。皇帝们大约认为,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内耗和窝里斗就能更厉害些,于是不大有力量可以反对皇帝了。所以唐太宗宋太祖都表彰过七八世同堂的人家。商鞅还规定,有军功的,按照等级得到爵位,搞私斗的,根据轻重判以刑罚。从事根本行业,也是做耕织的,打的粮食和织的布帛多的,可以免去劳役,而从事末业如工商却破产的,就抓起来当作奴隶。宗室贵
33、族没有军功的,不得再享受世袭的富贵。各个爵位分出尊卑等级,每种爵位都配给以相应的待遇田宅以及奴仆和服饰标准。这样,有军功得到爵位的就高贵光荣,无功的即便有钱但是也无华彩。这些法令定下来以后,公布之前,怕老百姓不听从信任这些法令,于是商鞅就把一个三丈长的木头立在都城农贸市场的南门,说谁能把它搬到北门,政府给以十斤金子。民众都觉得奇怪不可信,没有人肯搬(可见当时秦国政府之没公信力)。又下令说:“给五十斤金子。”有个人闲的没事,就去搬了一下,当即给了他五十斤金子。通过这样,表示政府不会说了不算。因此,方才公布法令。法令搞了一年,民众觉得新法不合适不方便的,有数千人。这时候,太子又犯法了,商鞅说:“法
34、令之所以得不到落实,是因为上面的人违反它。”于是就要处罚太子。但是太子是国君的储嗣,不可施以刑处,不然未来等级的国君没个鼻子,也不好见外宾。于是,就把太子的老师公子虔给处以的鼻刑,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刻字。次日,民众无不按法令而行。法令搞了十年,秦国民众大悦(因为能发财啊),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人民富足。民众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行政大治。最初说新法不合适的那些秦国民众,这时都跑来说新法真好了,商鞅见了,于是说:“这些都是扰乱教化的人。”说好说不好,都是干预扰乱,于是把这帮人都流徙去了边境之城。此后民众不敢议论法令。于是,就升商鞅为大良造,带兵去进攻魏国的安邑,拔取安邑。三年后,商鞅营造
35、咸阳,把都城从雍城移到咸阳。随后商鞅把一些小乡邑集为县,设置县令、县丞,总计有三十一县。又把田地的阡陌封疆给铲开了,以便于公平地征收赋税,又把权衡丈尺这些称重称长的量具进行统一。这样搞了五年,秦国富强,周天子都派人送来祭肉,诸侯都来祝贺。次年,魏国在马陵之战大败,国力和军事破受损伤。一场战斗的失败,都不是一场战斗的失败,因为后面还要有人趁着你战败疲敝而来打你。马陵大战次年,商鞅就对秦孝公说:“秦国和魏国,就好像人有腹心之疾,不是魏吞灭了秦国,就是秦吞并了魏国。为什么呢,因为二者一东一西。去年魏国被齐人杀得大败,诸侯都背叛了魏国,我们可以乘机伐魏啊。”于是,商鞅带兵伐魏,攻击魏国占领的西河之地(
36、从前吴起所戍守的),魏惠王派公子卯带兵迎战。两军互相对峙,谁也不先开打,商鞅于是给公子卯写信说:“我跟你从前是好友,如今各自为两国带兵,不忍互相攻击,咱们可以见面聊一下,结个盟,好好喝回酒,然后各自罢兵,这样秦魏都得安宁。”公子卯觉得也有道理,就不顾下属劝谏,跑去了。俩人会盟完毕,就开始饮酒,酒宴之上,商鞅突然翻脸,挥令埋伏的甲士上来就把公子卯给捆了。随后进攻魏军,魏军群龙无首,被杀得大败。魏惠王数次被齐秦战败,国内士兵都快空了,地盘也日益削割,害怕了,干脆把西河之地都给了秦国,自己迁都向东去了中原大梁。魏惠王说道:“寡人恨不听当初公叔痤的话啊。”其实他更应该悔恨的是自己不应该派公子卯这样的贵
37、族子弟,去前线负责军事。商鞅战胜之后,又被秦孝公封给他商於十五个邑作为封君之邑,号为商君。但是五个月之后,秦孝公却病死了。儿子太子驷继位。商鞅改革十多年来,宗室贵族们多怨恨商鞅,断了自己由来已久的富贵。新君太子驷继位之后,是为秦惠文君,他的老师公子虔等人,就来首告说商鞅谋反。前不久,商鞅曾经用欺骗的手段抓住昔日好友魏公子卯,这就使秦惠文君有理由怀疑商鞅的品行有问题,不够讲信义,而不讲信义的人,就有可能不讲忠,所以下面宗室贵族嚷嚷着商鞅造反,他也半信半疑。秦惠文君于是就派人去抓捕商鞅。商鞅想,如今秦惠文君刚刚上台日浅,身边都是被宗室贵族包围着,他得依赖这些宗室贵族,而商鞅扫荡了秦国贵族卿大夫家族
38、,取缔了他们的封邑,这些被扫荡的人,势必要开始反攻倒算。秦惠文君即便知道商鞅做的对,但是也必须平息宗室贵族们的愤怒,保持国内的持续稳定。不管怎么样,商鞅觉得找秦惠文君分辨是凶多吉少,于是进行拘捕,出逃到了函谷关下,这时已经天色晚了,商鞅要住店。但是旅店老板跟他要身份证,他不敢交。老板说:“按照商君定的法,不交验身份证,一旦发现,旅馆经理要连坐!我怎么敢放你住?!”商鞅欲哭无泪,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只好露宿野外,在马车里睡觉,也没法洗澡了。(“作法自毙”就是从这里来的。)最后商鞅跑出函谷关,要向东投奔魏国,魏国人怨恨他欺骗公子卯又杀破大魏军,不肯收留,商鞅只好向南跑去自己的商於封地,宣布造反,呆
39、着封邑上的兵去攻击蓝田,秦国发兵来迎击,战败叛军,虏了商於,在渑池把商鞅正法杀掉。秦惠文君命令把商鞅的遗体车裂了,在国内徇示,说:“有敢像商鞅这样造反的,都是这个下场。”遂夷灭了商鞅全家。太史公曰:商鞅,天性刻薄。他用帝王术去说秦孝公,都是浮言,并非是他的实。而且他能当上官,靠的是秦孝公的宠臣引荐,但是当官以后,就刑处了公子虔、欺骗魏国公子卯(言贵戚对他有恩他却苛刻地对待贵戚),足以看出商鞅的少恩来了。我曾经读商鞅些的开塞、耕战的书,书中思想和他本人的行事类似。最终他在秦国落得了恶名,这也是自有原因的啊。潇水曰:司马迁似乎只看到了商鞅改革的富国之术,没有看到它的强化君权作用。此前,秦国的十数代
40、国君都是非常没地位的,都是大宗族权臣扶立和控制着的。通过商鞅的改革,抑制贵族,奖励耕战,解放的平民,依军功授官,建立了平民化的职业官僚体系,也就同时加强的君权,国君有权又富,领导着职业官僚化的国家,这一体制,最终战败了偏贵族政治的六国,这是秦能战胜六国的政治体制优胜的原因。司马迁对此也认识不多。所以他对商鞅就偏批评较多,主要是为人刻薄、少恩,而宽厚多恩,难免就落到亲亲上恩的六国模式,照旧给贵族们好处和恩惠,落得贵族政治的腐朽上去。对贵族少恩,铲除贵族,正是对平民多恩。当然,若说商鞅天性刻薄,并且从商君书里也看出了这一点,这结论大约是没错的。然而评论政治家,还主要应该从顺应历史潮流时势角度去看,
41、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对秦的胜利没有从政治体制上分析,而看人着重看德行和行政风格,固然尚不足以称“通古今之变”了。当然,若单从为人上讲,乃至政治家的为人上讲,刻薄少恩,固然也是该避免的一个方面,虽然是次要的方面,若能坚持改革,又能避免过分刻薄少恩,固然全矣。司马迁反对官吏以苛察为忠,反对行事风格刻薄少恩,反对苛察酷吏,以能抓别人的错为自喜之能事,这是他从汉朝当时政治中看到的弊端,但是落到战国之际正在政治变革,从分封模式向现代集权专制行政体系转变,则也许刻薄少恩,就不单单是个人行事风格所当评价,而是古今之变的某种推动力,不能单一从行事风格角度,简单地批评了。犹如医生之持刀,和奸人之持刀
42、,不能见刀就批评攻击之。司马迁未见战国中期政体剧烈变化的“古今之变”这在他其它世家列传中也未体现,所以,就见刀就批评之,可谓未通古今之不同啊。田儋列传第三十四 【说明】本传是秦末和楚汉相争之际齐国田氏家族的一篇合传,以田儋在反秦战争中首难建齐,故以“田儋列传”名篇。在史记中,和其它的列传相比较,篇幅较短。但容量较大,它写了当时田氏家族的十几个人物,描绘了当时齐鲁大地上多起重大事件。这篇列传以齐国的兴衰成败作为主线,并以此统领全篇。由于本篇所写的人物多、事件多,倘若没有一条主线的话,很容易使人读后感到枝叶繁生,不着边际,而司马迁在描写的时候抓住了齐国兴衰成败这一线索,围绕这一线索来展开矛盾冲突和
43、故事情节。这是本篇的第一个特点。本篇的第二个特点是,描写的人物虽多,但集中笔墨,重点突出。主要写了三个人物,即田儋、田荣和田横。对于田儋,重点写他起事时的足智多谋,刚勇果断。他借杀死犯罪家奴要报告官府得知为由,杀死狄城守令,迅速起兵以响应陈涉。对于田荣,虽然也表现了他的勇敢坚强,但主要写他对个人恩怨斤斤计较,不能以大局为重,最后以此而失败。在田儋、田荣、田横三个人物当中,司马迁最敬仰,因而描绘用力也最多的是田横。在田横的苦心经营之下,齐国由原来千疮百孔、破落不堪的海隅之地,成为一个有千里之地、二十万精兵的强大诸侯国。当时,郦食其曾这样对高祖刘邦说道:“方今燕、赵已定,唯齐未下。今田广据千里之齐
44、,田间将二十万之众,军于历城,诸田宗强,负海阻河、济,南近楚,人多变诈,足下虽遣数十万师,未可以岁月破也。”(卷九十七郦生陆贾列传)田横在楚汉相争之际的作用,是牵制了楚王项羽,并在客观上为汉王刘邦最后平定天下开辟了道路。但田横的失误在于他太诚实了,他相信了郦食其的话,解除了历下的守备,这样就使韩信的偷袭一举得逞,而齐国也由此一败涂地。另外,汉朝统一天下的大势又确实是不可阻挡的。所以,当时在田横的面前就只有两条路,一是投降,一是死亡。如果投降了汉朝,田横能够有高官厚禄,富贵如故,但是他却宁愿选择了死亡。司马迁用浓墨重彩,满怀同情地写他的死。在死之前他从容、镇定地洗沐一新,然后自刎。更为可悲可叹的
45、是他的两个随从和五百部下,知道田横自杀而死之后,也都和他一样,从容慷慨地自杀就义。作者司马迁受过宫刑,更反复思考过死和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他在最后饱含深情地慷慨叹道:“田横之高节,宾客慕义而从横死,岂非至贤!余因而列焉。不无善画者,莫能图,何哉?”这是多么深重的历史遗憾!【译文】田儋是狄县人,战国时齐王田氏的同族。田儋的堂弟、田荣的弟弟田横,是当地有势力的人物,而且宗族强盛,很得人心。在陈涉开始起兵自称楚王的时候,派遣周市攻取并平定了魏地,向东打到狄县,狄县固守县城。田儋假装绑住自己的家奴,带领着手下的年轻人去县府,称在拜见县令之后杀死有罪的家奴。在拜见县令的时候,他们乘机杀死他,然后又召集有势
46、力的官吏和年轻人说:“各地诸侯都已经反秦自立,齐地是古代封建的诸侯国,而我田儋,是齐王田氏的同族,应当为王。”于是,田儋自立为齐王,并且起兵攻打周市。周市的军队撤走以后,田儋乘机带兵东进,夺取并平定了齐国故地。秦将章邯带兵在临济围攻魏王咎,情况紧急,魏王派人到齐国来求救。齐王田儋带领军队援救魏国。章邯在夜间让兵马口中衔枚,趁夜幕的掩护进行偷袭,把齐魏联军打得大败,在临济城下杀死田儋。田儋的堂弟田荣收集田儋的余部向东逃跑到了东阿。齐国人听说田儋战死的消息之后,于是就拥立以前齐王田建的弟弟田假为齐王,田角为丞相,田间为大将,以此来抗拒诸侯。田荣在败逃东阿的时候,章邯进行围追阻截。项梁听说田荣情况危
47、急,于是就领兵来到东阿城下,并且一举击败章邯。章邯往西逃跑,项梁则乘胜追击。但田荣对齐人立田假为齐王一事非常气愤,于是就带兵回去,攻击追逐齐王田假,田假逃到楚国,丞相田角逃到赵国;田角的弟弟田间在此以前已到赵国求救,也就留在赵国不敢回去了。田荣于是立田儋的儿子田市为齐王,自任丞相,田横为大将,平定了齐地。项梁追击章邯以后,章邯的军队反倒日渐强盛,于是项梁就派遣使者通报齐国和赵国,要两国共同发兵攻打章邯。田荣说:“如果楚国杀死田假,赵国杀死田角、田间,那我们才肯出兵。”楚怀王说:“田假是我们同盟国的君王,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来投靠我们,杀了他是不合道义的。”赵国也不愿意用杀田角、田间来和齐国作交易。齐国人说:“手被蝮蛇咬了就要砍掉手,足被蝮蛇咬了就要砍掉足。为什么呢?因为倘若不这样的话,就要害及全身。而现在田假、田角、田间对于楚国、赵国来说,并不是手足骨肉之亲,为什么不杀掉他们呢?况且若是秦朝再得志于天下的话,那么不仅我们要身受其辱,而且连祖坟恐怕也要被人挖出呢。”楚国、赵国都不肯依从齐国,齐国也非常生气,最终也不肯出兵援救。章邯果然击败了楚军,并且杀了项梁,楚军往东溃逃,而章邯也就乘机渡过黄河,围攻赵国的巨鹿。项羽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