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专用公路的二级公路毕业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专用公路的二级公路毕业设计说明书.doc(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第一章 总 说 明1.1 设计任务及依据 依据地形图、毕业设计指导书、毕业设计任务书完成给定路线的初步设计。包括:路线设计,路基设计,路面设计,小桥涵设计,路线平面交叉设计,应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1.2 沿线自然情况 本设计路段为山岭重丘区,沿线为第四级冲击和洪积层,表层土壤为粉质中液限粘土,中层为冲积形成的砂砾、圆砾,底层为砂岩土壤。土壤渗透性较好,地层比较稳定。1.3 公路等级和技术标准该道路为汽车专用公路的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500015000。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6.8%。技 术 指 标 选 取 表 计算车速(km/h)行车道宽度(m)
2、路基宽度(m)最大纵坡(%)平曲线最小半径(m)行车视距(m)桥涵设计车辆 80 9.0 2 6极限60一般100 110汽-20挂-120 1.4 路线采用的技术经济指标路线的起点桩号为K69+000.000 ,终点桩号为K79+089.893,总里程为10.090公里,全线设置了涵洞13道。最大纵坡度为6%,路面宽度为10.5米。该路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为面层(水泥混凝土),基层(水稳砂砾),垫层(砂垫层)。1.5 路线设计起讫点及设计高程起点坐标 N- 5367600E-22545000 设计高程342.030终点坐标 N- 5373600E-22547
3、700 设计高程421.570第二章 路 线 线 形 设 计2.1 纸上定线和路线方案的确定 2 .1.1 了解资料 首先要熟悉地形图和所给的原始资料,分析其地貌、高差、河渠、耕地、建筑物等的分布情况。 2.1.2 定线根据给定的起终点,分析其航空(直线)距离和所需的展线长度,选择合适的中间控制点。在路线各种可能的走向中,初步拟定可行的路线方案,(如果有可行的局部路线方案,应进行比较确定),然后进行纸上定线。(1)在1:10000的小比例尺地形图上在起,终控制点间研究路线的总体布局,找出中间控制点。根据相邻控制点间的地形、地貌、地质、农田等分布情况,选择地势平缓山坡顺直的地带,拟定路线各种可行
4、方案。 对于山岭重丘地形,定线时应以纵坡度为主导;对于平原微丘区域(即地形平坦)地面自然坡度较小,纵坡度不受控制的地带,选线以路线平面线形为主导。最终合理确定出公路中线的位置(定出交点)。 (2)山岭区地形的选线步骤: A.试坡:定均坡线。在山岭重丘地带,根据等高线间距和所选定的平均纵坡(视路线高差大小,一般选5%-5.5%之间)按计算得等高线间平均长度a(a=等高距/平均纵坡)进行试坡(用分规卡等高线),将各点连成折线,即均坡线。 B定导向线:分析这条均坡线对地形、地物、等艰苦工程和不良地质的避让情况。如有不合理之处,应选择出须避让的中间控制点,调整平均纵坡,重新试坡。经过调整后得出的折线,
5、称为导向线。C.平面试线:穿直线:按照“照顾多数,保证重点”的原则综合考虑平面线形设计的要求,穿线交点,初定路线导线(初定出交点)。 敷设曲线:按照路中线计划通过部位选取且注明各弯道的圆曲线的长度。平面试线中要考虑平、纵、横配合,满足线形设计和标准的规定和要求,综合分析地形.地物等情况,穿出直线并选定曲线半径。 D.修正导向线:纵断面控制:在平面试线的基础上点绘出粗略纵断面地形线,(可用分规直接在图纸上量距,确定地面标高),进行初步纵坡设计,并根据纵坡设计情况修正平面线形。横断面较核:根据初步纵坡设计,计算出路基填挖高度,绘出工程困难地段的路基横断面图(如地面横坡陡或工程地质不良地段等),根据
6、路基横断面的情况修平面线形。 E定线: 经过几次修正后,最终确定出满足标准要求,平纵线型都比较合适的路线导线(最终定出交点位置)。 2.1.3 路线方案的比选 如有路线局部方案,应分别进行定线设计,经论证比较定出推荐方案,路线方案比较选择主要考虑下列因素:(1)路线长度;(2)平、纵面线形指针的高低及配合情况;(3)占地面积;(4)工程数量(路基土石工程数量、桥梁涵洞、工程数量)等。2.2 路线平面设计 根据路线几何线形设计要求,确定路线平面线形各要素及其他们之间的配合;线形应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道路所经地带的地形、地物、环境、景观相协调,而且减少工程数量,节省投资。平面共设交点9个,平均每
7、公里交点数(个):0.892;平曲线最小半径(米/个):250/1;平曲线占路线总长(%):45.78;直线最大长度(米):1591.725;采用规范圆曲线最小半径极限值(60m)的1处。并在小曲线半径处设置急转弯标志和波形板防撞护栏。 2.2.1 确定各平曲线半径及缓和曲线长度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当平曲线半径小于250m时应设置加宽;当平曲线半径大于600m时不设超高,应设置缓和曲线和超高,超高的横坡度计算行车速度,半径大小,结合路面类型,自然条件和车辆组成等情况确定。二级最大超高不应大于8%,在积雪地区不宜大于6%。当超高横坡度的计算值小于路拱坡度时,应当设等于路
8、拱坡度的超高值。1交点处偏心计算应该以偏角正切值tg然后沿该交点A线方向量长度AB=10cm经B点作AB的垂线,量BC=10tg定出C点。连结AC即为偏转后的方向。2.等高线的绘制在以上工作完成后,即可以绘制等高线根据中桩地面高程以及横断面数据利用内差绘制等高线。 说明:本设计中平曲线最小半径R等于60米,应设缓和曲线,每隔25米为一计算点。2.2.2 编制直线及转角一览表2.2.3 平面图上应示出路线起终点里程,交点位置及编号、公里桩、百米桩、水准点、地物、人工构造物,曲线主点桩号、曲线要素表、坐标网格等。2.2.4弯道视距的检查对于曲线内侧受建筑物、树木、路堑边坡等限制较严的弯道应进行视距
9、检查,对于需要进行工程处理来保持视距的弯道绘出视距包络图。2.2.5 绘图根据路基横断面设计图确定出公路用地范围,并据此绘出公路用地图,比例尺:纵向1:2000,横向1:1000,图上标出百米桩左右两侧的用地范围,连结细实线,并注上占地宽度,各曲线要素点要标出。单曲线内中桩坐标计算1)不设缓和曲线的单曲线曲线起终点坐标按式(1)、(2)计算,设其坐标分别为ZY(X、Y),YZ(X、Y),则圆曲线上坐标为:X= X+2Rsin(90l/R)cos(A+90l/R)Y= Y+2Rsin(90l/R)sin(A+90l/R) (5)式中:l-圆曲线内任意点至ZY点的曲线长R-圆曲线半径-转角符号,右
10、偏为“+”,左偏为“-”1) 缓和曲线的单曲线曲线上任意点的切线横距x=l-l (6)式中:l-缓和曲线上任意点至ZH(或HZ)点的曲线长L-缓和曲线长度(1) 一缓和曲线(ZHHY)任意点坐标X= X+x/cos(30Y= Y+ x/cos(30 (7)(2) 曲线内任意点坐标A:由HYYH时 X=X+2Rsin(90l/ Y=Y+2Rsin(90l/ (8)式中:l-圆曲线内任意点至HY点的曲线长 X、Y-HY点的坐标,由式(7)计算而来B:由YHHY时X=X Y=Y(9)式中:l-圆曲线内任意点至YH点的曲线长C:第二缓和曲线(HZYH)内任意点坐标X=X Y=Y (10) 式中:l-第
11、二缓和曲线内任意点至HZ点的曲线长2.3 路线纵断面设计2.3.1 用点绘出地面线根据各里程桩号及对应的地面高程,点绘出路线地面线 。2.3.2 拉坡 调坡 定坡 确定设计高程时,应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 011-95技术标准规定公路的最大纵坡,限制坡长,纵坡折减,合成坡度等,并结合路线起终点、桥隧、交叉口、越岭线垭口、沿溪线水位等控制点和经济点的高程,确定出公路路线纵断面设计线。该设计线必须满足技术标准,又尽可能照顾平、纵面线形的协调,同时还是最经济的设计。 2.3.3 确定纵坡度,变坡点的位置 高程纵断面设计线不宜太碎,应保证最小坡长要求,变坡点位置应选择在整50m桩号上,变坡点高程精
12、确到小数点后三位,中桩精度小数点后三位。坡度值为0.000%。 2.3.4 纵断面图的详细设计选取各变坡点处竖曲线半径:计算各竖曲线要素。根据设计资料绘制出路线中桩点的地面线,并写出纵断面设计图的地质土壤情况,地面标高里程桩号,桥涵位置,孔径,结构类型;水准点的高程和位置坡度,填挖高度,与公路交叉的位置。纵坡设计应考虑汽车的性能。有利于安全、提高车速、 减少大气污染。应当避免出现小于0.3%的不利于排水的纵坡度。最大纵坡(%/米/处):3.413/600.80/1;最短坡长(米/处):242.756;竖曲线占路线长(%):27.85;平均每公里纵坡变更次数(次):1.487;竖曲线最小半径(凸
13、/凹)(米):2000.00/3000.00。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在规定的纵坡长度范围内设置了缓和坡段(纵坡不大于3%),并在纵坡大的路段设置陡坡标志,结合小曲线半径设置限速标志。2.3.5 平、竖曲线的组合 平、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 平、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暗、明弯与凸、凹竖曲线的组合合理。 有些平、竖曲线应避免组合。 平面设计线为路基中心线,纵断面设计标高为路基边缘处(距路基中心线5米)。2.3.6 竖曲线要素的计算 2.3.7. 标高计算施工标高=设计标高地面标高将标高计算结果按要求填于纵断面图上即可。2.3.8 平纵线形设计应注意避免的组合1) 应避免在凸型
14、曲线的顶部和凹型竖曲线的底部插入小半径平曲线。2) 应避免在凸型竖曲线的顶部和凹型竖曲线的底部与反向平曲线的变曲点重合。3) 在长直线段或长平曲线内要尽量设成直坡线避免设置凸凹看不见的线形。4) 平曲线长直线段内不要插入短的竖曲线。5) 应避免在长直线上设置长坡凹型竖曲线路段这种路段易产生视觉的错觉而造成超车行驶。 第三章 路 基 设 计 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关构造物,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荷载,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中期设计在公路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1.1 路基有关值的选取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规定二级公路,山岭区
15、的有关技术标准路基宽度 (m)路基边坡坡度路面宽度(m)边沟坡度路肩宽度(m)2 1:1.510.5 1:1.5 0.75 路基横断面由路面宽度、路拱横坡度、 路肩、 路基宽度、 路基边沟、 截水沟、取土坑、弃土坑,公路用地等组成。路拱横坡度取2.0%, 路肩为3%,路基边坡为1:1.5,在设计边沟的深度为0.6m,宽度为0.6m,外侧边坡坡度均为1:1.5。3.1.2 边坡的确定路基边坡坡度对路基稳定性十分重要,确定路基边坡坡度是路基设计的重要任务。其大小取决于边坡的土质,岩石的性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等自然因素和边坡的高度。一般路基的边坡坡度可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和设计规范推荐的数值采用。 路堤边坡
16、 一般路堤的边坡度可根据填料种类和边坡高度按规定坡度选用,路堤边坡坡度超高时,单独设计,陡坡上路基填方可采用砌石。 路堑边坡 土质路堑边坡应根据边坡高度,土的密实程度,地下水和地面水的情况,土的成因和生成时代等因素选定。岩石路堑边坡,一般根据地质构造与岩石特性对照相似工程的成功经验选顶边坡坡率。3.1.3 路基高度的确定路基的填挖高度,是在路线纵断面设计时综合考虑路线纵坡要求,路基稳定性和工程经济等因素确定。从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出发,路基上部土层应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路基高度应根据临界告度并结合公路沿线具体条件和排水及防护措施确定路基的最小填土高度。1) 路基横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是在横断面
17、测量所得的数据点绘到横断面上,按纵断面设计确定的填高度和平曲线上的超高,加宽值逐桩绘出路基横断面设计图,并计算的填挖中桩高度,填方面积和挖方面积分别标注于横断面图上。2) 填 挖方面积的计算方法填挖面积的计算方法达到包括积距法,内何图型法,混合法,求积仪法,本设计采用积距法。如图每隔1cm量出高度累计相加由于比例尺为1:200结果乘以4得到填挖方面最后把果刨除(填方)或加(挖方)路面结构层面积即得该断面的填挖方面积,对于半填半挖路段,填挖面积应该写出。 3.1.4 加宽 超高设计1) 加宽 当半径r250m时,为了保证车的安全,曲线段上的正常宽度应做适当的加宽,半径大于250m,所以不加宽。2
18、) 超高二级公路,当平曲线半径小于600m时为让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能够获得一个指向曲线的横向分力,以克服离心力对行车的影响应设置超高。本设计中超高的设置方法采用的是绕内侧放置的方法,超高的形成过程,包括提肩阶段双坡阶段和旋转阶段。路基设计调和一般是指路肩边缘的高程,在超高设置段路基及中线的填,挖高度内改变,因此在该段应对超高值进行计算。3.1.5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各种排水设施的设计应尽量少占农田,并与水利规划和土地使用相配合进行综合规划,排水口应可能引接至天然河沟,以减少桥涵工程,不宜直接注入农田应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原则。在路基两侧设置边沟,一般情况下挖方路基和填土高度小于1.0m的路堤应设
19、置边沟,边沟采用梯形,边沟的底宽为0.6m, 深度为0.6m, 内侧边坡采用1:1.5,外侧边坡为1:1.5。边沟最大纵坡为3.0%,最小纵坡为0.6%。在一些地线横向排水好的路堤也可不设边沟。纸上定线在地形图上示出排水沟渠的平面位置。涵洞与路正交,纵坡度为3%,涵管直径为1.50m。3.1.6 横断面的绘出横断面设计一般比例为1:200, 在横断面图上,按纵断面设计确定的填挖高度和平面设计的超高,根据标准规定的路基宽度,绘出其路基横断面设计图,并标出填挖的高度路基宽度,计算出填方面积(Ta),挖方面积(Wa),并分别标注于图上。第四章 路 面 设 计 路面是道路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好坏会直接影
20、响行车速度,安全和运输成本路面要求有强度和刚度,稳定度,表面平整度,和抗滑性,本段设计为水泥混凝土路面。4.1.1 设计原则、依据根据交通量,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的原则设计。路面设计根据公路的功能、使用要求及所处地区的气候、水文、土质等自然条件,结合该地区路面施工经验和材料供应进行路面综合设计;同时本着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的原则进行路面结构设计。路面设计依据JTG D40-2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F30-20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基层设计依据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进行设计。4.1.2 路面结
21、构的确定及材料的选择根据公路等级和交通量,确定路面等级为高级。路面类型选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为面层(水泥混凝土)厚度为22厘米;基层(6%水稳砂砾)厚度为18厘米;底基层(5%水稳砂砾)18厘米;地质为中湿类型要加铺垫层(砂垫层)厚度为20厘米。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表面平整,载荷在重复作用后的累计变形不大,因此,采用6%的稳定砂砾做基层,5%水稳砂砾做下基层。4.1.3 施工要求对材料的要求:粗集料,应质地坚硬、耐久、符合规定级配,最大粒径不应超过40毫米;细集料,应清洁,细度摸数在2.3以上.施工准备的要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层的检查与整修,基层的宽度、路拱与标高、表面平整
22、度和压实度,均应检查其是否符合要求。养生的要求:潮湿养生,每天均匀撒水数次,至少延续14天。4.1.4路面设计计算书根据自然条件和地质条件 自然区划二区 粉质中液限粘土1.干燥类型1)交通分析:初年交通量中型汽车1010辆/昼夜, 载重汽车中各种车型所占的比例(%)东风EQ-140 39% , 解放CA-10B 28% , 解放CA390 33%,大型汽车1250辆/昼夜,黄河JN150 44% , 沃尔沃 29% , 黄河JN162 27%, 设计使用年限(年)15年, 交通量平均增长率(%)6.8%。拟建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 路面设计轴载换算结果表 车 型 Pi (KN) i Ni (次/日
23、) 东风 EQ-140前 轴 23.7 1 424后 轴 69.2 1 解 放CA390前 轴 22.10 1 303后 轴 56.60 1解 放 CA10B前 轴 19.4 1 283后 轴60.851 黄 河JN150前 轴 49 1 337后 轴 101.6 1 沃尔沃 N8648前 轴 55 1 437后 轴 120 1 黄 河JN162前 轴 59.5 1 476后 轴1151 Ns=iNi(Pi/100) Ns=2150 Ne= 13593205 (次) 属于特重交通等级。2)初拟路面结构根据自然条件地质条件 2 粉质中液限粘土由表3.0.1,相应于安全等级三级的变异水平等级为中级
24、。根据二级公路,重交通等级和中级变异水平等级,查表4.4.6,初拟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为0.22m。基层选用水泥稳定砂砾(水泥用量6%),厚18厘米, 底基层基层选用水泥稳定砂砾(水泥用量5%),厚18厘米;地质为中湿类型要加铺垫层(砂垫层)厚度为20厘米。普通水泥混凝土板的平面尺寸为宽3.5m,长4.0m。纵缝为设拉杆平缝,横缝为设传力杆的假缝。 3)路面材料参数确定按表3.0.6,取普通混凝土面层的弯拉强度标准值为5.0Mpa,相应弯拉弹性模量标准值为31Gpa。查附录F.1,路基回弹模量取30Mpa。查附录F.2,低剂量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垫层回弹模量取600Mpa,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回弹模量取
25、1300Mpa。按式(B.1.5)计算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如下: 普通混凝土面层的刚度半径按式(B.1.3-2)计算为 4 )计算荷载疲劳应力 按式(B.1.3),标准轴载在临界荷载位处产生的荷载应力计算为 因纵缝为设拉杆平缝,接缝传荷能力的应力折减系数Kr=0.87。考虑设计基准期内荷载应力累计疲劳作用的疲劳应力系数。 根据公路等级,由表B.1.2,考虑偏载和动载等因素对路面疲劳损坏影响的综合系数Kc=1.20。 按式(B.1.2),荷载疲劳应力计算为 5) 温度疲劳应力由表3.0.8,区最大温度梯度取88(/m)。板长4.0m,l/r=4.5/0.667=6.65,由图B.2.2可查普通混
26、凝土板厚h=0.22m,Bx=0.71。按式(B.2.2),最大温度梯度时混凝土板的温度翘曲应力计算为温度疲劳应力系数Kt,按式(B.2.3)计算为再由式(B.2.1)计算温度疲劳应力为查表3.0.1,二级公路的安全等级为三级,相应于三级安全等级的变异水平等级为中级,目标可靠度为85%。再据查得的目标可靠度和变异水平等级,查表3.0.3,确定可靠度系数r=1.13。按式(3.0.3) 因而,所选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0.22m)可以承受设计基准期内荷载和温度应力的综合疲劳作用。2.中湿类型1)根据稠度可查得W=1.0,土基回弹模量为30Mpa,h =0.18m,E=180 Mpa按式(B.1.5
27、)计算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如下: 普通混凝土面层的刚度半径按式(B.1.3-2)计算为r=0.537h=0.5372)计算荷载疲劳应力 按式(B.1.3),标准轴载在临界荷载位处产生的荷载应力计算为 因纵缝为设拉杆平缝,接缝传荷能力的应力折减系数Kr=0.87。考虑设计基准期内荷载应力累计疲劳作用的疲劳应力系数。 根据公路等级,由表B.1.2,考虑偏载和动载等因素对路面疲劳损坏影响的综合系数Kc=1.20。 按式(B.1.2),荷载疲劳应力计算为 3)温度疲劳应力由表3.0.8,区最大温度梯度取88(/m)。板长4.0m,l/r=5.0/0.598=7.525,由图B.2.2可查普通混凝土板厚
28、h=0.22m,Bx=0.71。按式(B.2.2),最大温度梯度时混凝土板的温度翘曲应力计算为温度疲劳应力系数Kt,按式(B.2.3)计算为再由式(B.2.1)计算温度疲劳应力为查表3.0.1,一级公路的安全等级为二级,相应于二级安全等级的变异水平等级为中级,目标可靠度为85%。再据查得的目标可靠度和变异水平等级,查表3.0.3,确定可靠度系数r=1.13。按式(3.0.3) 因而,所选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0.22m)可以承受设计基准期内荷载和温度应力的综合疲劳作用。 4.2.1 接缝设计 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是由一定厚度的混凝土板构成。在温度变化的影响下会产生不同的 膨胀和收缩,使路面受到破坏
29、,为了保证混凝土板的使用品质,应在水泥混凝路面板纵横两个方向设接缝,把整个板面分成若干块板。4.2.2 纵向接缝应设置纵向施工缝纵向接缝的布设应视路面宽度和施工铺筑宽度而定,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应设置纵向施工缝。纵向施工缝采用平缝形式,上部应锯切槽口,深度为3040mm. 宽度为38mm.,槽内灌塞填缝料。一次铺筑宽度大于4.5m 时,应设置纵向缩缝。纵向缩缝采用假缝形式,锯切槽口深度应大于施工缝的槽口深度。采用粒料基层时,槽口深度为板厚的1/3,采用半刚性基层时,槽口深度为板厚的2/5。纵缝应与路线中线平行。在路面等宽的路段内或路面变宽路段的等宽部分,纵缝的间距和形式应保持一致。路面
30、变宽部分与等宽部分之间,以纵向施工缝隔开。加宽板在变宽段起终点的宽度不应小于1.0m 。拉杆应采用螺纹钢筋,设在板厚中央,并应对拉杆中部100mm 范围内进行防锈处理。拉杆的直径长度和间距可参照表5.1.3选用。施工布置时,拉杆间距应按横向接缝的实际位置予以调整,最外侧的拉杆距横向接缝的距离不得小于100mm。4.2.3 横向接缝每日施工结束或因临时原因中断施工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尽可能选在缩缝或胀缝处。设在缩缝处的施工缝,应采用加传力杆的平缝形式。其遇有困难需设在缩缝之间时,施工缝采用设拉杆的企口缝形式。横向缩缝可等间距或变间距布置,采用假缝形式。特重和重交通公路、收费广场以及临近
31、胀缝或自由端的3条缩缝,应采用设传力杆假缝形式,其他情况可采用不设传力杆假缝形式。横向缩缝顶部应锯切槽口,深度为面层厚的1/51/4,宽为38mm,槽内填塞填缝料。传力杆应采用光面钢筋,其尺寸和间距可按表5.2.5选用。最外侧传力杆距纵向接缝或自由边的距离为150250mm。 第 五 章 小 桥 涵 设 计5.1小桥涵位置的选择 合理地选择小桥涵位置,是小桥涵设计的重要步骤,它直接关系到路基的稳定,排水的顺畅和修建工程量的大小。一般来说,小桥涵位置应服从路线的走向并达到排水顺利,路基稳定,工程造价低,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在不降低路线标准的前提下,局部调整路线,使之从较好的桥涵位置通过。此外设置小桥
32、涵应遵循以下原则:逢沟设桥或涵,注意与农田相结合;适应路线平纵并与路基排水系统相协调;考虑水力条件,进出口要平顺,避免发生斜流现象全面综合比较,力求桥涵主体及附属工程的全部工程量最小,降低工程造价。5.2 涵洞的设计原则根据所在公路的使用性质,任务和示来发展需要,力法语安全经济适用和美观。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施工和养护。考虑农田排队灌的需要及综合利用。5.3 涵洞的设计要求行车的要求,即应满足车辆行车安全,迅速,经济和舒适。排水的要求,必须保证设计流量能够安全排泄,并保证路基的稳定不受影响。构造要结构在制造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应具有规定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5.4 洞口型式选
33、择八字墙:适用于平坦顺直,纵断面变化不大的河沟。这种洞口形式的水力条件好,工程量小,施工简单,经济。一字墙:适用于边坡规则的人工渠道,这种洞形式工程量小,在窄而深,河道纵断面变化不大时采用。根据路段的要求,形式所选用的涵洞为八字墙型式。5.5基底坡度的选择天然河沟纵坡大于3%,小于6%,所以涵洞底可以作成与天然河沟相同的坡度。第六章 路 线 交 叉6.1 交叉概述6.1.1 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一是保证车辆与行人在交叉口能以最短的时间顺利通过,使交叉口的通行能适应各条道路的行车要求。二是正确设交叉口立面,保证转弯车辆的行车稳定,同时符合排水的要求。 6.1.2 交叉口设计的主要内容正确选择交叉
34、口的形式,确定各组成部分的几何尺寸。进行交通组织,即合理布置各种交通设施。验算交叉口行车视距,保证安全通视。交叉口立面设计,布置雨水口和排水管道。6.2 交叉口设计6.2.1 交叉口设计类型 平面交叉口的形式取决于道路网的规划和周围建筑的情况,以及交通量,交通性质,交通组织。常见的形式有“十”字形,“T”字形及其演变而来的X形Y形,错位,多路交叉等。这些交叉口在平面上的几何图形,由规划道路网和街坊建筑的形状所决定,一般不易改变。 本设计全线设有一处交叉,被交叉公路等级为农村大车道。由于“十”字形交叉口形式简单,占地少,造价低,设计方便,因此采用此形式。6.2.2 交叉口设计技术指标确定停车视距
35、:一般值75米,低限值55米。确定行车速度:20km/h交叉口半径:由于此类交叉口多用于交通量小,车速不高的低等级道路,因此右转车速度的0.5-0.7倍,计算时可用0.6倍。据观测,右转车速一般在10-25Km/h之间。由此根据规范知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第七章 设计概算7.1概算的编制原则、依据、编制范围和总概算额7.1.1编制范围概算编制范围为主体工程、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7.1.2编制依据交通部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 (交工路发1996612号);以下简称“部办法”。交通部公路发1996610号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交通部公路工程概算定额(交公路发199265号);交通部公
36、路工程预算定额(交公路发199265号);交通部公路发1996612号关于发布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的通知;黑龙江省交通厅交发(1997)22号“关于贯彻交通部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的通知”。7.2工程造价计算说明(1)人工费 根据黑龙江省交通工程造价管理文件、法规及资料汇编规定为:24.69元 /工日。(2)材料价格 主要建筑材料采用黑龙江省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总站黑龙江省公路工程主要建筑材料二00四年下半年价格表中平均价格。(3)机械使用费、养路费车船使用税按国发198690号文的计算,养路费按省交通厅、物价局、财政厅文件规定计算。(4)其它直接费、现
37、场经费、间接费其它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均按“省补贴规定”的部属直施工企业费率。其中主副食综合运距按2.3公里计算:工地转移费的转移距离按310公里(工地至牡丹江市距离)计算;企业管理费中含上级管理费。(5)施工技术装备费、计划利润、税金根据“部办法”的规定,施工技术装备费率取3,计划利润费取4、税金取3.41。(6)办公和生活用家具购置费根据“部办法”的规定,办公和生活用家具购置费按13500元/公里计算。(7)征地拆迁费用根据省公里建设技术指南造价管理部分,永久占地考虑用地费、青苗补偿费、耕地占地税、人口安置费、土地开垦费等,水浇地为31000元/亩,旱地为24000元/亩,林地为240
38、00元/亩;临时用按照占几年补几年的原则进行,并且考虑一年的复耕费的补偿,水浇地为3600元/亩,旱地为2700元/亩;林地为24000元/亩。土地管理费按征地补偿费用的2记取。(8)建设单位管理费根据“部办法”的规定计列。(9)勘查设计费根据2002年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部发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计算,计列于总概算。(10)供电补贴根据国家纪委投资1993116号关于调整供电贴费和加强供电贴费管理的通知不考虑供电贴费。(11)施工机械迁移费、大型专用机械设备购置费,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未计。(12)工程造价增长预留费根据国家有关文件,工程造价增涨预留费不计。(13)预备费按“部办法”
39、规定的5计列。7.3其它几点说明(1)关于路基土、石方设计文件“路基每公路土石方数量表”中土石方为设计断面方,其中的土石调配仅考虑了天然密实方与压实方换算关系的影响。本概算编制时在此基础增加了因清除表土、基地压实、耕地填前夯实,回填至原地面标高所需的土、石数量,并重新计算了计价土石方,另外,对于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须加宽填筑所需的土、石数量,但这部分数量只计价不计量,并对于该部分土、石方予以清除。(2)在路基、路面排水工程中,由于设计中的纵向排水盲沟、横向排水构造等均含有排水管,故在套用相近定额时按排水管的费用对其它材料费等做了适当调整,以控制造价。关于路线方案比较的概算编制,为使造价具有可
40、比性,路线方案比选的造价编制本着同范围、同深度、适当简化的原则进行,适当的简化主要表现在:仅计算第一部分主体工程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和第三部分费用的土地、青苗的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第二部分费用、第三部分费用的勘察设计、建设单位管理费、供电贴费、建设期贷款利息和预留费等未计算。 结 束 语近几个月的毕业设计即将结束了,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大学学过的知识系统的学习一遍,虽然时间短暂,但我把零碎的东西通过设计把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明白它们各自所发生的作用,使我在此过程中学到很多以前未接触的东西,使我的知识更加充实,也是对我所学知识的一种体验和综合能力的一种考核。在本次设计中,特别得到了路桥系老师细心指导和
41、热心帮助。使我把学过的知识加以系统的应用和巩固将学过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掌握了路线设计,路基设计,路面设计,小桥涵设计等。在应用规范执行技术方面,受到了基本的训练,为以后的适应工作的需要打下了基础。 在这里我向给予过热心帮助的教师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 主要参考文献 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2.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J011 95)3. 公路设计手册路基 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J01395)5.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402002)6. 路基工程 (方 左 英编)7. 路面工程 (方 福 森编)8. 测量学 (北京工业大学)9. 道路勘测设计 (张 雨 化主编) 10. 公路勘测设计 (朱 永 明主编)11. 公路几何设计 (美国)交通部第一公路勘测院译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