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重点水源工程测量技术报告毕业设计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重点水源工程测量技术报告毕业设计书.doc(4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XX省重点水源工程测量技术报告学生姓名: 学号:指导教师: 职称: 专 业: 系(部): 二零一三年六月十日3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登记表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设计题目指导教师评语: (签字)答辩委员会考评小组评语: 答辩组长:成绩: 答辩委员会主任: 年 月 日贵州省重点水源工程测量技术报告 摘 要本设计书是对贵州省水库建设的前期任务的设计与规划。主要内容是介绍航空摄影测量对库区与库区边界地形图的测量,以及水库建成后对四周饮水灌溉面积的覆盖区地形图。此地的水库建设是为了灌溉与居民的饮水。这次任务的主要内容有水库及库区附近的地形图的测量、河道的断面的测量
2、。关键词:地形图、断面测量、航空摄影测量 目 录第1章 概述11.1 任务来源11.2 工程概况11.3 实际完成工作量2第2章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42.1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42.2 已有资料情况4第3章 依据规范43.1 国家标准53.2 行业标准5第4章 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64.1 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64.2 地形图基本参数64.3 精度指标64.4 图根控制点精度要求74.5 地类地形图测绘要求74.6 地类地形图要素分层及地形图数据格式7第5章 工作流程及资源配置85.1 地类地形图测绘的技术路线和作业流程85.2 外业测量工作流程图115.3 主要人员配置125
3、.4 软、硬件配置12第6章 平面控制测量136.1 平面坐标系统136.2 GPS网布设方案146.3 四等GPS标石埋设146.4 村特征点埋石要求156.5 GPS控制网观测要求156.6 GPS测量数据处理16第7章 高程控制测量177.1 高程系统167.2 高程起算数据177.3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177.4 技术实施情况17第8章 地形图测量188.1外业调绘188.2 执行情况198.3 地类地形图测绘的技术路线20第9章 断面测量229.1 测量范围229.2 测量比例尺249.3测量方法249.4 断面数据格式及命名24第10章 村特征点测量2510.1 测量内容2510.2
4、 测量方法25第11章 成果质量说明与评价2511.1 GPS控制网解算精度统计2511.2 四等水准精度统计2611.3 地形图精度统计26第12章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2712.1 危险源的识别及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2812.2 突发事故的应急预案28第13章 质量保证措施的执行情况2913.1 质量目标2913.2 支持和保障2913.3 检查验收29第14章 上交和归挡的成果及其资料清单2914.1上交成果3014.2归档成果30第15章 实际工作安排32外业测量32第16章 心得与体会33致谢第1章 概述1.1 任务来源根据公司计任2011 21号任务书和航任201148号生产任务通知书
5、的要求,由航测遥感院测量总队和航测遥感中心承担XX省重点水源工程测量包括大XX利枢纽工程、XX水库工程、XX水库工程及XXX水库工程共四座水库的测量工作,进行了1:2 000地类地形图测绘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XX省撤销毕节地区设立地级毕节市的批复(国函2011130号精神,撤销XX地区和县级XX市,设立毕XXX。因此本报告及以后的报告中,凡设计“XX地区”的字样,均改为“XX市”。1.2 工程概况(1)XX水利枢纽工程位于贵州省市境内,工程建设任务暂定为城乡、工业园区和灌溉供水。受水范围为XX县的XX乡、XX镇的居民用水和XX生态园、XX产业园用水;XX市XX新区(含XX教育园区)城镇用水
6、和XX科技园区工业及生活用水。规划阶段枢纽布置由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取水建筑物及输水建筑物(供水管道)组成。泄水建筑物依坝身布置,取水建筑物布置在坝肩左岸,输水建筑物根据地形走向布置引向人饮点及灌区。首部枢纽水库位于XX县境内的大梁河中游,已废弃的水电站上游库区内约400m处,距XX镇13千米,距XX县城72千米,距离XX市25千米,交通十分方便。规划水库正常蓄水位518.0m,相应库容5872万m3。挡水建筑物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或拱坝,最大坝高约70m。左岸取水泵站总装机容量共13900 kW,供水主管线长约30km。(2)XX水库位于XX县XX乡XX村,XX河一级支流XX河上游,工程建
7、设任务为乡镇供水和灌溉。受水范围为XX县XX乡及周遍村寨(远至XX河与XX河交口处的XX村)提供生活及灌溉用水。规划水库正常蓄水位为461m,相应库容232万m3,供水管线长约7.0km。规划阶段枢纽主要建筑物由砌石重力坝、开敞式溢洪道、右岸引水隧洞、引水钢管、冲沙兼放空底孔等建筑物组成。砌石重力坝坝顶高程468m,最大坝高40m,坝顶宽6m,坝顶长135m。本阶段拟布置沥青心墙坝。(3)XXX水库位于XX县境内,工程建设任务暂定为以乡镇和工业供水为主,兼顾灌溉。受水范围为XX县的XXX乡、XX乡、XX镇、XXX镇、XXX乡、XX镇及工业园区、民族风情园区的居民、工业用水和XX河沿线的部分灌溉
8、用水。首部枢纽选址于XX河源头主干流革铁河,位于XX县XXX乡、XX坝,交通较为方便。枢纽布置主要由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取水建筑物及输水建筑物组成,水库具有多年调节性能,为中型水库。(4)XX水库位于XX县XX乡XX村,XX河一级支流XX河上游,工程建设任务为乡镇供水和灌溉。受水范围为XX县XX乡及周边村寨(远至XX河与XX河交口处的XXX村)提供生活及灌溉用水。规划阶段水库正常蓄水位为483.30m,相应库容260万m3,总库容303万m3,供水钢管长约7km。枢纽主要建筑物由浆砌石重力坝、左岸开敞式溢洪道、右岸引水隧洞、引水钢管、冲沙兼放空底孔等建筑物组成。浆砌石重力坝坝顶高程489.
9、30m,最大坝高35m,坝顶宽6m,坝顶长140m。1.3 实际完成工作量表1.3 实际完成工作量序号项目名称等级单位工作量备注一四等控制观测1四等控制个3610个已知点2四等水准km235二五等控制观测1五等GPS控制网测量个93个已知点2横断面基点测量个363村特征点测量个14472个村三埋石1四等GPS控制个262检校场五等GPS点个93村特征点个1444横断面基点个365图根点埋石个262处四地形图测量11: 2 000地形图km20.62处续表1.3 实际完成工作量序号项目名称等级单位工作量备注五横断面测量11:1 000横断面测量km11.536条,大兴、妙隘,水下约0.9km六点
10、放样1村特征点放样点466处,RTK七航片调绘1XX水利枢纽km279八地形图成图11: 2 000XX水利枢纽km277.63注:经设计允许,公路纵断面测量改为在测区地类地形图上的公路适当加注高程点。第2章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2.1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贵州省XX市XXX县位于XX省东北角,地理位置东经XXX,北纬XXX之间。距贵州省会538km,东与贵州省XX县接壤,南与XX市、XX县连界,西邻XX、XX县,北与XX的秀山、XX毗邻,县域东西长77.5km,南北宽75km,全县总面积2909.6km2,辖28个乡(镇)。总人口63.5万人,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XX
11、X县地处XX山脉主峰梵净山东北麓,向东缓缓过渡到XX丘陵的斜坡地带。地势东西部高,中部低,起伏较大,切割较强,侵蚀、岩溶地貌分布广泛,发育强烈,呈东西两侧高,南北两侧略高,中间低的盆地形态。县境西部的梵净山金顶为最高,海拔2493.4m,最低处为牛郎河出口海拔高程285m。XX位于X、X、X三省市交界处,素有“XX北门户”之称,历来为X、X、X、X边区物资集散重地。2.2 已有资料情况(1)收集到测区1:50 000地形图11张,1:10 000地形图63张;(2)收集到国家三角点(导线点)15个,坐标系统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6分带,已转换到3分带成果。高程系统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3
12、)收集到国家一等水准点26个,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4)XXX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航测遥感院于2011年7月31日提交的该项目项目建议书阶段资料。(5)测区2011年11月航拍影像资料和LIDAR扫描的点云数据。第3章 依据规范3.1 国家标准(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T 18314-2009;(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 12898-2009;(3)数字航空摄影测量 空中三角测量规范 GB/T 23236-2009;(4)1:500 1:1 000 1:2 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 GB/T 7931-2008;(5)1:500 1:1
13、000 1:2 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GB/T 7930-2008;(6)1:500 1:1 000 1:2 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 GB/T 15967-2008;(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1部分:1:500 1:1 000 1:2 000地形图图式 GB/T 20257.1-2007;(8)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13989-92;(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 24356-2009;(10)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 GB/T 16818-2008;(11)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GB/T 19001-2008;(12)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
14、使用指南 GB/T 24001-2004;(1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 GB/T 28001-2001。3.2 行业标准(1)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划设计阶段) SL 197-97;(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SL 52-93;(3)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 CH/T 2009-2010;(4)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技术规范 CH/T 8024-2011;(5)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技术规范 CH/T 8023-2011;(6)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 500 1: 1 000 1: 2 000数字高程模型CH/T 9008.2-2010;(7)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
15、: 500 1: 1 000 1: 2 000数字线划图CH/T 9008.1-2010;(8)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CH/T 1004-2005;(9)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 CH/T 1001-2005;(10)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实物调查规范 SL 42-2009。第4章 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4.1 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斯投影,3分带,中央子午线为108,带号36。(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4.2 地形图基本参数(1)成图比例尺: 1:2 000。(2)基本等高距:航测内业所测地类地形图基本等高距为1m。 采用工程测量方法测
16、量的地形图基本等高距为2m。(3)分幅与编号航测内业所测1:2 000地类地形图分幅采用50cm50cm正方形分幅,图幅编号按照内图廓西南角坐标整千米数编号法,x千米数在前,y千米数在后;1:2 000地形图取至0.1km(如5190.0-412.0)。小区域的采用工程测量方法外业实测的地形图采用自由分幅编号。4.3 精度指标4.3.1 平面控制精度要求表4.3.1 四等GPS测量精度要求等 级固定误差a(mm)比例误差b(ppm)最弱相邻点点位中误差(cm)最弱相邻点边长相对中误差四等102051/400004.3.2 高程控制精度要求表4.3.2 水准测量闭合差要求 单位为/毫米等级路线往
17、返测高差不符值附合路线闭合差检测已测测段高差的差平原山区四等20202530注:K为测段、路线长度,km;L为附合路线长度,km;R为检测测段长度,km;4.3.3 地类地形图主要精度指标表4.3.3 1:2000地类地形图主要精度指标名 称规范允许基本等高距1.0m地物平面位置中误差1.6m(图上0.8mm)高程注记点中误差0.6m图幅等高线高程中误差0.67m(2/3h)4.4 图根控制点精度要求图根点及横断面基点平面及高程精度按RTK二级控制点测量精度(相当于五等)要求。表4.4 图根控制点及横断面基点精度要求等级点位中误差/cm边长相对中误差与基准站距离/km观测次数起算点等级二级控制
18、点51/1000053平面一级以上,高程四等及以上4.5 地类地形图测绘要求(1)输水线路沿线1:2 000带状平面地形图测量,具体测量范围见图(XXX的线路测量待工作进一步开展后再布置)。处于占地线边缘的耕地、园地、村庄、企业等重要占压对象要测绘完整。(2)库区1:2 000地形图测量。水库淹没影响区测量范围为水库淹没线外应上测至淹没对象设计洪水位以上3m高程,大小冲沟要根据淹没线范围高程测绘完整。水库蓄水后形成的孤岛要完整测绘。滑坡、塌岸、浸没等地段要根据其不良地质区域情况扩大测绘范围。处于淹没线边缘的耕地、园地、村庄、企业等重要淹没对象要测绘完整。(3)地类地形图的地貌(等高线)测绘使用
19、了新技术,机载LIDAR扫描准确地获取航摄仪曝光时刻的外方位元素,减少了地面控制点,大大缩短作业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机载激光雷达是大规模及时获得地面三维数字信息的最有效的技术手段,LIDAR扫描出的点云经过分类处理后生成了等高线,等高线遇地物断开。 (4)地形图航测内业测绘进行了全要素测图。4.6 地类地形图要素分层及地形图数据格式(1)图层、颜色等数据属性与南方CASS9.1地形地籍成图软件相一致。(2)地形图数据格式:AutoCAD 2004版本,dwg格式。第5章 工作流程及资源配置5.1 地类地形图测绘的技术路线和作业流程地类地形图航测部分等高线测绘采用了机载雷达扫描,点云
20、数据构建数字高程模型测绘了等高线,地物部分采用了空三加密,立体影像方式成图,再把等高线和地物叠加在一起,构成完整的地形图,在地形图的基础上进行构面,最终形成完整的地类地形图,地形图野外实测部分采用全站仪和GPS-RTK相结合的方法施测。具体工作流程见图5.1。图5.1 地类地形图工作流程5.1.1 机载激光雷达系统机载激光雷达(机载LIDAR)系统它集成了GPS、IMU、激光扫描仪、数码相机等光谱成像设备。通过主动发射激光,接收目标对激光光束的反射及散射回波来测量目标的方位、距离及目标表面的特性,能够得到高精度的三维坐标信息,而被动光电成像技术(数码相机)可获取探测目标的数字成像信息,经过地面
21、的信息处理而生成逐个地面采样点的三维坐标,最后经过综合处理而得到沿一定条带的地面区域三维定位与成像结果。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克服了传统测量技术的局限性,采用非接触主动测量方式直接获取高精度三维数据,能够对任意物体进行扫描,快速将现实世界的信息转换成可以处理的数据。它具有扫描速度快、实时性强、精度高、主动性强、全数字特征等特点,可以极大地降低成本,节约时间,而且使用方便。机载激光雷达系统的组成主要有以下四个模块:(1) POS技术POS系统是机载激光雷达测量系统的关键,也是必需包含的部件。其核心思想是采用动态差分GPS(即DGPS)技术和惯性测量装置(IMU)直接在航测飞行中测定传感器的位置和姿
22、态,获得高精度的传感器的外方位元素,从而实现无或极少地面控制的传感器定位和定向。 DGPS机载LIDAR采用动态载波相位差分GPS系统。利用安装了电机上与LIDAR相连接的和设在一个或多个基准站的至少两台GPS信号接收机同步而连续地观测GPS卫星信号、同时记录瞬间激光和数码相机开启脉冲的时间标记,通过载波相位测量差分定位技术的离线数据后处理获取LIDAR的三维坐标。机载GPS天线安装在飞机顶部外表中轴线附近,尽量靠近飞机重心和扫描器中心的位置上。另外,地面GPS接收机的数据更新频率不低于机载接收机的更新频率。如果采用实时动态差分技术,还必须架没数据发射电台,以便把必要的数据发送给作业飞机上的接
23、收电台上。 IMU(IMU-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获取的是机载LIDAR的姿态信息,即滚动、俯仰和航偏角。虽然DGPS系统可量测传感器的位置和速率,具有高精度,误差不随时间积累等优点,但其动态性能差(易失锁)、输出频率低,不能两侧瞬间快速的变化,没有姿态量测功能。而IMU的姿态量测功能,具有完全自主、无信号传播、既能定位、测速,又可快速量测传感器瞬间的移动,输出姿态信息等优点,但主要缺点是误差随时间迅速积累增长。DGPS与IMU正好是互补的,因此,最优化的方法是对两个系统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这样可得到高精度的位置、速率和姿态数据。(2)激光扫描仪激光扫描仪技
24、术是随空间点阵扫描技术和激光无反射棱镜长距离快速测距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项新测绘技术,是继GPS空间定位系统之后又一项测绘技术新突破。利用激光的特点是单色性好、方向性强、能量高、光速窄等特点,实现高精度的计量和检测,如测量长度、距离、速度、角度等等。激光扫描仪是LIDAR的核心,般由激光发射器、接收器、时间间隔测量装置、传动装置、计算机和软件组成。激光雷达测距有两种基本方法,即脉冲测距法和相位测距法,脉冲测距法基于测量脉冲发/收时间延迟的原理,即:R = (1/2)ct ,式中R是被测目标的距离,c是光速(c=30万公里/秒),t为脉冲往返时间。测距精度取决于测时精度,而测时精度由两个因素决定,
25、其一是产生计时脉冲的标准频率发生器的脉冲重复频率及其频率稳定性,这个频率越高、越稳定,则测距精度越高。其二是发射激光脉冲的宽度,脉宽越窄,前沿越陡,测计时精度越高,测距精度就高。相位测距法是连续波雷达所采用的方法,它基于测量回波与发射信号间的相位延迟。(3)数码相机LIDAR直接获得点位三维坐标的功能提供了传统二维数据缺乏的高度信息,却忽略了对象特征的其它信息,如光谱信息。尽管在提取空间位置信息上,机载LIDAR数据有其自身的优势,但图像数据包含光谱信息对认识物体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不少应用研究将LIDAR数据与其它光学数据结合使用的原因之一。利用高分辨率的数码相机获取地面的地物地貌真彩或
26、红外数字影像信息,以弥补LIDAR的不足,以达到对生成DEM产品的质量进行评价;或作为一种数据源,对目标进行分类识别;或作为纹理数据源。目前CCD面阵传感器还难以满足构建高分辨率宽角航空相机的要求。(4)中心控制单元机载LIDAR由多个重要硬件组成,个关键的技术就是如何实现三个重要设备的精确同步。中心控制单元一般都采用导航、定位和管理系统构成同步记录IMU的角速度和加速度的增量以及GPS的位置、激光扫描仪和数码相机的数据。机载激光雷达技术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1) 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是一种直接测量系统(主动式);(2) 机载激光雷达的激光脉冲信号能部分穿过植被,能快速获得高精度和高空间分辨率的森
27、林火山区的真实数字地表模型(只要植被不会太密,足以保证激光信号能够被反射回去);(3) 机载激光雷达测量基本不需要地面控制点,且速度快,半天能完成1000平方公里区域面积大小的地形数据采集;(4) 作业安全,它能进行危险地区(如沼泽地带、大型垃圾堆等)的测图工作;(5) 作业周期快,易于更新;(6) 时效性强,24小时内可获取侧区的DEM数据;(7) 机载激光雷达将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及应用技术纳入同一系统之中,更有利于提高自动化及高速化程度。通过对市场上的机载激光雷达测量系统比对,本项目采用了瑞士Leica公司的ALS60激光扫描仪,最大脉冲频率为200Hz,最大扫描频率为100Hz,数据采集
28、高度范围一般为平均在1600m左右,具有多脉冲功能,可记录4次回波。数码相机采用的是RCD105中画幅相机,3900万像素(54127216)。图5.1.1-1 航拍飞机图5.1.1-2 机载激光雷达设备5.1.2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本项目数字摄影测量工作采用INPHO5.3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进行空三加密,建立立体测图模型,应用VirtuoZo 3.75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进行地貌、地物的测量。5.2 外业测量工作流程图根据测量精度要求,测区首级平面控制布设为四等GPS控制网,布设四等水准测量水准路线连测四等GPS控制点,XX镇航飞检校场布设了五等控制网,图根控制采用GPS-RTK方式施测。各水库库区
29、及引水线路1: 2 000地形图采用机载LIDAR方法测量,外业调绘,内业成图;料场1: 2 000图测图范围相对较小,采用工程测量方法,外业使用GPS-RTK及全站仪采集数据,内业CASS成图。具体工作流程见图5.2。资料归档成果检查前期准备现场踏勘标石制作及埋石四、五等GPS测量四等水准及三角高程测量地形图测量、断面测量、村特征点测量数据处理及资料整理图5.2 外业工作流程图5.3 主要人员配置表5.1 人员配置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工人总计161888415.4 软、硬件配置为满足本项目工作需要,所用仪器设备应送法定计量检定单位进行了检定和校准,并在检定和校准的
30、有效期内使用。表5.2 软、硬件配置表品名数量型 号备注GPS接收机11台Trimble、南方等5mm+1ppm自动安平水准仪2台ZEISS NI0070.5mm/km水准尺2套3m木质区格式标尺全站仪2台TC405、GPT-3002LN等2mm+2ppm,2对讲机10套摩托罗拉计算机21台Lenovo运转正常绘图仪2台HP T610不小于A1幅面LIDAR数据预处理工作站3台TerraSolid运转正常GPS 基线解算软件1套南方GPS平差程序V1.09水准计算软件1套一、二、三维网平差计算及统计检验程序V1.0断面成图软件1套横断面图绘制软件V1.0断面记录计算软件1套横断面记录计算程序V
31、1.0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15套VirtuoZo 3.75商用软件解析空三加密系统1套Inpho5.3商用软件地形图编绘16套CASS9.1地形地籍成图软件商用软件第6章 平面控制测量6.1 平面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斯投影,3分带,中央子午线为XXX,带号XX。6.2 GPS网布设方案测区内共有国家高等级三角点4座,坐标成果为3带坐标,数据见表6.2表6.2 已知点坐标表点 名北坐标X(m)东坐标Y(m)备注总岭高坡XXX XXX起算点双脚坡XXXXXX起算点韭菜坡XXXXXXXX起算点牛峰包XXXXXXXX起算点注:平面坐标系统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斯投影,3分
32、带,中央子午线为XX,带号XX。 GPS同步观测图形,以边连接或双点连接的方式,组成三边形、四边形、或多边形构网。根据项目建议书阶段控制网测量情况,本项目布设两个四等GPS控制网。 GPS网布设方案XX水利枢纽工程四等GPS控制网布设根据项目建议书阶段控制网及此次库区、引水线路测图范围需要,在XX农场布设2点,XX场村布设2点,XX乡布设2点,XX布设2点,XX乡布设2点,XX镇布设1点,共11点。XX、XX及XXX三座水库四等GPS网统一布网,根据测图需要在XXX布设2点,XX布设2点,半边山布设2点,XX乡布设2点,XXX布设2点,包家布设2点,水源沟布设2点,XX乡布设1点,共15点。在
33、XX镇布设了一个LIDAR航飞检校场,平面控制布设五等GPS控制网,采用本次测量的四等GPS控制点作为起算数据。6.3 四等GPS标石埋设GPS标石均埋设于地质坚硬、便于保存、观测有利之处,标石顶面高出地面5cm。埋设砼石规格如下:四等GPS控制点标石规格:顶面2020cm,下底3030cm,柱高为55cm,标石顶面的点位标志用刻有“十”字的=1cm的钢筋代替,露出顶面1cm,并刻字标注点名,日期,字大小为32cm,并着漆描绘。 KZ 422011.09图6.3 四等GPS控制点标石图四等GPS编号为:KZ42KZ65,编号依项目建议书阶段四等GPS埋石编号累加编排,编号连续。6.4 村特征点
34、埋石要求村特征点按五等GPS标石要求埋设,测量精度为RTK二级控制点精度,即五等控制点精度。五等GPS控制网埋石要求与村特征点要求相同。村特征点标石规格:顶面1010cm,下底1515cm,柱高为55cm,标石顶面的点位标志用刻有“十”字的=1cm的钢筋代替,露出顶面1cm,并刻字标注点名,日期,字大小为32cm,并着漆描绘。 DYZ12011.09 图6.4 村特征点标石图村特征点编号按自然村村名拼音首个字母+数字编排,如:大院子(村),标石编号为DYZ1DYZ2。6.5 GPS控制网观测要求GPS网采用静态观测方法,数台GPS接收机同步观测。观测手簿内容如下:点名、接收机名称(型号)、接收
35、机编号、观测者、开机时间、关机时间、时段号、天线高、日期。表6.5 GPS控制网测量精度技术要求项 目四、五等同步观测的接收机数量(台)3每条基线观测时段数1观测段的时间(min)45接收机连续同步跟踪卫星数(颗)4两次观测之间的最大时间间隔(s)采样率15卫星在空间分布的最小象限数3为克服障碍物的最大高度角()15空间位置精度因子PDOP小于8每次观测时天线相位中心高度量测两次,两次量测值较差应不大于(mm)3天线对中(或测站对中)每个测站两次或两次以上是天线定向标志线指向正北是6.6 GPS测量数据处理野外采集数据预处理使用南方GPS平差程序,在计算机上完成,对当天采集的数据立即计算,通过
36、残差分布图的显示分析,对观测质量不佳的数据予以剔除,对产生的周跳进行修复,确保外业数据的质量,全部基线解算按双差固定解算。基线解算完毕后,对基线的质量进行检验,基线质量检验均合格。两个GPS网分别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后,分别纳入1954年北京坐标系进行二维约束平差。XX水利枢纽工程四等GPS网以双脚坡和韭菜坡为起算点,XX、XX及XXX三座水库四等GPS网以XXX和XXX为起算点,和项目建议书阶段资料保持一致,GPS网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后,纳入1954年北京坐标系,进行二维约束平差。其中,两个四等GPS网有公共点KZ01、KZ03、KZ04、KZ05、KZ08,KZ09、KZ12、KZ13、SZ
37、06、KZ42、KZ43、KZ44、KZ45、KZ46、KZ47、KZ48、KZ49、KZ50、KZ51,上述19点平面成果以两个四等GPS网二位约束最终平差成果平均值为准,由于四等水准点SZ06和SZ10也联测到GPS网中,所以上述两点当做四等GPS控制点来用。XX镇检校场五等GPS控制网采用DXWD、KZ04、KZ05作为起算点,进行高程拟合获得检校场标志点的高程。第7章 高程控制测量7.1 高程系统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7.2 高程起算数据收集到国家一等水准点26个,本项目建议书阶段测得四等水准点及四等GPS点共54个,作为起算点使用的已知点数据见表7.2表7.2 已知水准
38、点成果表点 名高程(m)备注长怀131452.806一等长怀144基上690.865一等KZ03494.677四等KZ06626.006四等KZ13686.327四等KZ18421.274四等SZ02646.424四等SZ12418.633四等SZ14461.923四等SZ16546.078四等注:高程基准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7.3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以长怀144基上、长怀131、KZ03、KZ06、KZ13、KZ18、SZ02、SZ12、SZ14、SZ16为起闭点布设12条闭合水准路线,连测测区内四等GPS点。7.4 技术实施情况(1)水准测量前已做好仪器i角检查工作,第一个星期每天都做了
39、检查,i角比较稳定,以后每隔15天检查一次i角。(2)四等水准测量编制水准原始数据记录手簿,距离可以直接读取,不用记录上下丝,黑红面数据由外业人员观测并认真记录在表格相应位置,水准计算采用公司统一注册软件一、二、三维网平差计算及统计检验程序进行平差计算。四等水准精度均符合技术设计书要求。第8章 地形图测量8.1外业调绘8.1.1 调绘原则1:2 000地形图地形、地貌要素以航摄影像为准,按50*50cm打印出照片,便于外业调绘。外业调绘对地物做了定性;调绘判准绘清了,符号运用恰当,说明清楚,各种注记准确无误。对地物、地貌的取舍以成图比例尺及图面允许的负载量为准,既具有实地细部特征,又保持图面清
40、晰易读。因本次测绘的目的之一是为了移民征地调查服务,因此调绘时除了满足1: 500、1: 1 000、1: 2 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7931-2008)规定之外,还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实物调查规范(SL 42-2009)规范中附录A“地类地形图测绘要求”的规定执行。8.1.2 调绘方法(1)利用放大的调绘像片进行了调绘。判读准确,描绘清楚,图式符号运用恰当,注记准确无误。(2)凡是由内业判断不清的问题,外业已处理解决。(3)对需要实地调绘的地形要素,作业人员走到、看到、问清、测准,判准绘清。(4)准确、完整、合理的表示各种地物、地貌,不完整的补测完整了,不合理的修改合理。(5)重点调绘的是居民地、独立地物(特别是坟地)、管线、植被、境界、道路、水系及注记等。尤其对居民地、建筑物的建筑材质和层数,道路的建筑材质、等级和宽度等,调绘清楚并准确标注在调绘片上。(6)重视和处理调绘接边问题。调绘后,认真进行了自查,并按要求进行接边,同时标注接边人、检查者和接边时间等。成果上交经质量检查后,供下一工序使用。8.1.3 调绘的内容和要求(1) 房屋没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