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毕业论文.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7届本科毕业论文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The Study of the Consumptive Structure on Town of China 摘 要运用消费结构的一般理论,依据大量的历史统计资料,首先,深入剖析了当前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的现状,利用恩格尔系数、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等方面知识对当前消费结构进行了静态分析;其次,又针对全国不同地区,以及我国与发达国家消费结构的对比,得到了有用的借鉴和启示;最后,文章针对前面的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建立合理消费结构的对策和建议,以实现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关键词: 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边际消费倾向;扩展线性支出系统;因子分析T
2、he Study of the Consumptive Structure on Town of ChinaAbstractFirstly, this thesis analyzes deeply present town dwellers structure of consumption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based on large amount of statistical data and general theory of consumptive structure. Secondly, this article doe
3、s static analysis to present consumptive structure according to Engle Index, marginal propensity of consumption, elasticity of needs and income. Then the thesis also gets helpful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 by comparing with different areas and some typica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t last, the disse
4、rtation puts up with some measures so that the government could establish rational structure and promote the consumptive structure to upgrade.Keywords: Consumptive Structure;Engle Index;Marginal Propensity of Consumption;ELSE Model Factor Analysis目 录引言1一、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及趋势分析1(一)消费结构的变化分析1(二)边际消费倾向分析2(三
5、)需求收入弹性分析3(四)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呈现的几大变化趋势3二、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横向比较3(一)国内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比较分析31进行因子分析的目的和可行性42进行因子分析4(二)与美国的消费结构的比较及借鉴41.美国消费结构的对比42国外家庭消费结构给我们的启示和借鉴5三、优化消费结构的建议5(一)大力发展经济,努力提高城镇居民收入5(二)优化消费结构,应促进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居住方面的消费5(三)优化消费结构,应缩小收入差距5参考文献5致谢6引言消费结构,不仅是消费领域的中心问题,也是社会再生产运行中一个极重要的问题。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来看,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好坏,衡量国
6、民经济是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关键在于是否合理解决了消费问题。研究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性,研究产业结构如何适应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研究消费结构的变化,不仅是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也是政府调节经济、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1。因此,加强对消费支出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极大的现实意义。一、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及趋势分析正确把握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了解消费需求变动的规律,不仅在理论分析中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于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质量和档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从消费结构变化、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变化三个角度来对居民消费
7、结构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并得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出的几大趋势。(一)消费结构的变化分析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其中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又称为恩格尔系数。德国经济学家恩格尔发现随着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因此,恩格尔系数被用作判断居民消费水平的一项指标。国际粮农组织根据恩格尔系数提出划分不同贫富程度的标准:60%以上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40%以下为富裕2。根据有关资料计算的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结构如上面表1所示。表1 19942013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构成表 单位:%年份2004200520062007200820
8、092010201120122013食品50.249.949.948.646.644.742.139.438.237.7衣着14.213.713.613.412.411.110.51010.19.8家庭设备8.88.88.47.66.77.17.37.57.16.4医疗保健2.72.93.13.74.34.75.36.46.57.1交通通讯3.84.74.85.166.47.38.59.310.4教育娱乐9.28.88.89.511.312.21313.513.815居住6.66.77.17.79.510.511.111.311.510.4杂项4.54.54.34.43.23.33.43.43
9、.53.2合计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从表1恩格尔系数来看,我国城镇居民从2004年的50.2%逐年下降到2013年的37.7%,年平均下降1.39个百分点,表明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日趋下降3。这一方面得益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是由于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居民生活消费需求逐渐从低水平的温饱向高层次的小康、富裕型转变。图1 居民消费结构从图1居民消费结构来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住房、医疗、教育及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加速演进,主要体现为受改革影响较大的各项消费(
10、住房、医疗、交通通讯和教育等)支出比重上升,恩格尔系数有较大幅度的下降4。2013年同2004年相比,用于住房方面的支出比重上升了3.8个百分点,用于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上升了4.4个百分点,用于教育娱乐方面的支出上升了5.8个百分点,用于交通通讯方面的支出上升了6.6个百分点,同时衣着支出比重下降了4.4个百分点,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杂项商品及服务业略有下降。这些变化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新趋向,并显示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逐渐趋向合理化5。(二)边际消费倾向分析根据2004-2013年数据对各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得到总需求函数为: 其中,Y代表城镇居民
11、人均可支配收入,X代表人均消费性指出。根据各年城镇居民人均各项消费性支出资料,分别与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别得到食品、衣着、文化教育娱乐服务、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居住、杂项商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及医疗保健对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个线性方程,各参数估计和t检验值如表2。由前面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总的边际消费倾向MPC=0.751,说明我国城镇居民新增可支配收入的75.1%将用于消费性支出,从表2可以看出增加的可支配收入中各类具体消费支出所占的份额,按边际消费倾向由高到低依次为食品、文娱教育、居住、交通通讯、医疗保健、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和杂项商品及服务;城镇居民食品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最
12、高,在新增可支配收入中将有20.7%用于食品支出,这是由于虽然我国城镇居民已进入小康阶段,但“民以食为天”的观念决定了食品支出仍是主要支出;文娱教育的边际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娱教育居住杂项a0i738.2236.46103.69-191.99-267.13-255.63-179.262.05t4.664.894.73-5.30-4.83-4.86-3.53.91ai0.2070.0460.03930.07690.1080.1450.1110.017t7.15.249.7711.5610.6314.9811.836表2 各参数估计值和t检验值表注:a0i为常数项,ai为边际消费倾向
13、消费倾向高达14.5%,说明近年来城镇居民特别重视精神消费和子女教育的培养;居住和交通通讯的边际消费倾向超过了10%,说明我国城镇居民在取消福利分房政策之后越来越注重居住环境的改善,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购房,另外,人们外出增多,对信息需求越来越丰富,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加现代化;医疗保健的边际消费倾向达到了7.69%,这是由于公费医疗制度的改革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居民越来越注重健康和保健,使得广大城镇居民增加了这方面的消费支出;而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和杂项商品及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说明它们已不是居民消费的热点。(三)需求收入弹性分析需求收入弹性是指收入变化1%所引起的需求变化的百分数,
14、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说明对这一类商品消费支出增长幅度快于收入增长幅度,需求收入弹性高的商品,其消费支出占总消费的比重会上升;需求收入弹性小于1,说明对这一类商品消费支出增长幅度低于收入增长幅度,需求收入弹性低的商品,占总消费的比重也会下降。(四)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呈现的几大变化趋势(略)二、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横向比较(一)国内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比较分析各地区的消费需求虽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直接导致各地区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差异。下面通过因子分析的统计方法,测算出不同地区的消费水平,以及消费结构的合理与否。1.进行因子分析的目的和可行性2.进行因子分析根据2
15、013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资料(摘自中国统计年鉴2014),利用因子分析,其中的因子载矩阵采用主成分法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表3 Total Variance ExplainedComponentInitial EigenvaluesExtraction Sums of Squared LoadingsTotal% of VarianceCumulative %Total% of VarianceCumulative %15.69471.17071.1705.69471.17071.170231.10913.86385.0331.10913.86385.033.5847.30392.336.5
16、847.30392.3364.2162.70195.0375.2002.49697.53360.099691.24698.77970.06152.76999.54880.0361.452100.000从表3可以看出,前三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已达到92.336%,即采用前三个因子能解释原始数据中92.336%的结构信息。(二)与美国的消费结构的比较及借鉴1.美国消费结构的对比由于居民的消费需求存在类似性,作为满足需求的各种消费资料或劳务也必然存在共性。因此,对比考察典型国家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变化特点,借鉴和参考典型国家的经验,对实现我国家庭消费结构合理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证得出:(1)在食品支
17、出方面有两个特点:一是食品支出比重在各类消费支出中降幅最大,从1942年到1999年降低了25.4个百分点;二是食品指出比重比较低,美国已低于10%,而我国最好水平还在30%以上,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人均收入的高低,其次还有居民消费观念的因素。(2)衣着消费:美国和中国衣着消费比重都呈下降趋势,只是比较缓慢,这说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衣着的需求已呈饱和状态,不像汽车、住房那样是收入和地位的象征,不同阶段的居民消费差别较大。但由于衣着是生活必需品,仍会保持一定的消费水平。(3)居住消费:住房是一种重要、昂贵且十分耐用的消费品,它的数量多少和质量高低,最能反映物质生活的富裕程度。美国和中国的住
18、房消费比重都是逐年上升,但是中国还是落后美国很大一截。国际经验表明,恩格尔系数与住宅消费比重呈反方向变动关系,一般来说,当恩格尔系数从60%下降到50%时,住宅消费支出比重则由7%-8%上升到11%-12%;当恩格尔系数继续下降到40%时,住宅消费比重则上升至15%-20%,因此,逐步降低恩格尔系数,是刺激住房消费的一大途径。(4)交通通讯消费:交通通讯消费支出比重呈上升趋势,1999年美国为12.8%,而同期我国仅为7.3%,诚然,这与我国GDP水平偏低不无关系。造成我国交通通讯消费比重偏低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交通通讯设施长期由政府及国企垄断,政府财力有限和国企的低效造成供给短缺;二是交通通讯
19、受限制消费政策的压抑较大,主要是我国长期对私人购车实行抑制性政策和实行通讯方面的高价抑制消费政策;三是私人交通消费缺乏信贷方面的支持。2.国外家庭消费结构给我们的启示和借鉴三、优化消费结构的建议(一)大力发展经济,努力提高城镇居民收入从前面的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虽然有显著的提高,但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对比,还是相差很大,因此表现在消费结构上,就是消费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由于收入增长是消费增长的前提,消费水平的提高,必然引起消费结构的优化,消费结构的优化又会反过来促使消费总水平的提高。收入增长缓慢,会制约消费增长,而实现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途径是大力发展经济,并对失业问
20、题,经济效益等问题给予足够重视,努力消除或减弱各种制约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可采取的措施包括:第一、采取多种渠道和方式增加就业;第二、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二)优化消费结构,应促进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居住方面的消费(三)优化消费结构,应缩小收入差距参考文献1赵美瑜. 供应链战略管理及其评价研究D.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0.2马士华, 林勇, 陈志祥. 供应链管理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125-153.3陈荣. 物流供应链管理M. 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126-135.4陈锦洪, 陈畴镛. 基于AHP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J.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1, 21(3): 94-98.5 C. A. Weber, J. R. Current, W. C Benton. Vendor Selection Criteria and Methods 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91, 50:2-18.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