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课程讲义【国考必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课程讲义【国考必备】.doc(19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目录第一篇 政治 1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2第三章 时事政治 14第二篇 历史 29第一章 中国历史 29第二章 世界历史 46第三篇 地理 53第一章 中国地理 53第二章 世界地理 63第三章 气象知识 69第四章 天文知识 77第四篇 管理 81第五篇 法律 86第一章 法理学 86第二章 宪法 88第三章 刑法 92第四章 民法 97第五章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107第六章 诉讼法 116第七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21第六篇 经济 125第一章 微观经济 125第二章 宏观经济 127第三章 国际经济131第七篇 科技 140第一章 科技成就
2、140第二章 科学技术 143第三章 科技专题 148第八篇 人文 157第一章 中国文学知识 157第二章 外国文学名家及作品 166第三章 艺术 169第四章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常识 176第一篇 政治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两者谁为第一性,是划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唯 一标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派别。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它主张人的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存在于人的精神之中。比如说:万物皆备于我、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物是感觉的复 合
3、、人是万物的尺度等。客观唯心主义。它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脱离物质世界,并在人之外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精神”。 比如说:柏拉图的“理念论”、黑格尔的“绝对观念”、朱熹的“理在事先”、宗教的神创万物和支配命 运的观点、柏拉图说“美的东西是美使它美的”、老子认为“道”生万物等。二、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1.意识的产生与本质(1)从起源上说,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从生理基础上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3)从内容上说,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2.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能动性的含义 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2)意识能动作
4、用的表现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通过抽象思维反映事物的本 质和规律。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意识具有指导性。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意识能够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的生理过程,具有高度自控性。人的精神是否愉悦,对于其 身体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3)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条件意识必须正确的反映客观规律,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遵循客观规律。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手段。5要联系地看问题,充分地考虑到被改造事物所处的环境。三、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是: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一)世界的普遍联系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
5、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联系 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 性、条件性、多样性、系统性。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整体和部分关系:1.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没有部分,就不会有整体;没有整体,也无所谓部分。2.整体对部分起支配、统帅、决定的作用,而部分处于被支配、被决定的地位。3.部分影响整体,对整体具有反作用。在特殊情况下,当某一部分成为整体的主要环节时,该 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4.整体是各个部分有机的结合,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新功能。 整体性观点要求人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着眼于有机整体,整体的功能和效益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
6、出发点和归宿;同时在总揽全局的前提下,认识和处理好局部性的问题,以实现系统的最佳 功能。(二)世界的永恒发展唯物辩证法也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基本观点和总特 征。发展是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是事物 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四、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一)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量变是事物存在和发展在数量上和程度上的逐 渐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7、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第二,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 必然引起质变。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第一,坚持适度原则;第二,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第三, 重视量的积累。(二)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1.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发展和联系的环节的统一;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否定一切、全盘抛弃,是形而上学的立场和方式。2.否定之否定(1)两次否定、三个阶段。 否定之否定规律凸现了事物自我运动的全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两次否定、三个阶段,是一个周期性的进程。两次否定即对肯定的否定和对否定的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
8、定。(2)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的具体道 路又是曲折的、迂回的。(三)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这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这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对立(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 统一(同一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自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
9、根本动力,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分析矛盾,解决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各有其特点。 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场合的不同)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要正确认识事物,深化认识,必须经过从特 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多次反复。3.矛盾的不平衡性
10、矛盾的不平衡性,指构成事物的多种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矛盾力量不平衡原理的方法论意义: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反对均衡论和一点论。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 忽视另一方面;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 面,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4.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事物的发展,既离不开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又离不开事物的外部矛盾,即外因。事物的 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变化的
11、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 外因可以相互转化。五、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表现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4.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二)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认识的功能正是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 实现的。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具有两重性: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指导主体采取 正确的方法
12、,自觉的按照客观规律改造世界,从而取得成功;相反,错误的认识则对实践起消极的 阻碍作用,甚至导致实践的失败。六、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认识的产生依赖于实践,认识的发展是在实践基础上的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认识的发展 过程包括两个发展阶段、两次飞跃。1.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3.认识运动的总规律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七、真理1.含义: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凡是真理都具有客观性,客观性 是真理的本质特征。2.两重属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并 不是两个真
13、理。3.真理与谬误: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首先,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就一定范围、一定客 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 互联系的,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最后,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与谬误的区别和对立并不是绝对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才能够 成立,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失去特定条件,它就会变成谬误。八、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相互关系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基础和根源,社会意识的全部内容,都是社会存在决定的。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能够阻碍或促进社会发展。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
14、立性。九、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马克思主义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一种群众史观。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历史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2.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指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杰出人物是指那些对历史发展起过重大推动作用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指政治上的领袖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杰出人 物对历史发展起重大的作用,但只能对历史的发展起影响作用,而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他们的活动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十、常见诗句蕴藏的哲
15、学道理总结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世界。2.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3.一念之差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实践引入歧途。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就不同。5.先入为主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6.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具 体问题具体分析。7.掩耳盗铃;画饼充饥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了事物的客观存在。8.画蛇添足人们应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不能主观、任意地加以歪曲。9.闭门造车做事全凭主观臆想,不从实际出发。10.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
16、唯心主义世界观。11.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主客观相脱离。12.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郸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 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13.抱薪救火;饮鸩止渴不从实际出发,不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必然事与愿违。14.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深入调查实际,全面分析情况,才能获胜。15.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16.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17.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18.刻舟求剑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不懂得绝对静
17、止的事物是没有的。19.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20.人变一世,天变一时事物既是运动发展的,又具有相对稳定性。21.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要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2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从整体和长远方面看问题,局部关系也很难处理好。23.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事物在时间上的联系性。2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唇齿相依;唇亡齿寒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25.无风不起浪;根深叶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事物之间存在因果联系。26.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坐井观天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用形而上 学的观点看问题。27.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无视联
18、系的客观性,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28.盲人摸象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经验来判断事物,以偏概全。29.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30.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事物的整体和大局出发,才能看清事物本身。31.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部分对整体有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2.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物竞天择;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 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33.除旧布新;推陈出新;吐故纳新;弃旧图新;新陈代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我们要支持和促进新生事物的发展。34.欲速则不达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35.星星之火,可以燎
19、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终必然战胜旧 事物。36.以卵击石;螳臂当车;多行不义必自毙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背道而驰,必然会自 取灭亡。37.抱残守缺;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思想保守,用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不求进取。38.讳疾忌医回避和掩盖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39.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40.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居安思危要从矛盾双方相互 转化方面来看问题,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41.教学相长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42.兼听则明,偏信
20、则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坚持两分法,用一分 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反对一点论。43.人与人不同,花有百样红;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兵来将挡,水来土 掩矛盾的特殊性。44.见微知著;一叶知秋,一燕知春;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万变不离其宗矛盾的 特殊性不能离开矛盾的普遍性。45.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46.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指鹿为马抹杀不同矛盾的不同特点,混淆事物的不同性质。47.白马非马割裂事物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以矛盾的特殊性来否认矛盾的普遍性。48.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牵牛要牵牛鼻子;射人先射马看问题、做事情要抓住
21、 事物的主要矛盾。49.统筹兼顾;好花还需绿叶扶;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既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 盾,又不能忽略事物的次要矛盾。50.舍本求末;本末倒置;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办事情抓不住重点,颠倒了主次矛盾的关系。51.十个指头按跳蚤;隔靴搔痒;扬汤止沸没有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 关键。52.白璧微瑕;瑕不掩瑜看问题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53.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看问题如果不分清主流和支流,就不能认清事物的性质,就会得出 错误的结论。54.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天道酬勤;凿壁偷光;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55
2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南橘北枳;孟母三迁;名师出高徒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5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水滴石穿;防微杜渐;循序渐进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变化和积累。57.田忌赛马事物的构成成分及其排列组合的变化,会引起事物的质变。58.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必定会引起质变。59.当机立断;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事物的量变超过临界点,就要抓住机会,促成其质变。60.好事多磨;一波三折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61.因风吹火;顺藤摸瓜;顺水推舟;疱丁解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按 客观规律办事,
23、才能事半功倍,收到好的效果。762.揠苗助长;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63.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科学地结 合起来。64.人定胜天;愚公移山;精卫填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自强不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来改造世界。65.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多思出智慧;通过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才能认清事物的本 质从而用以指导实践。66.千虑一得认识运动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特点。67.鞭辟入里;入木三分;一针见血透过现象认清事物的本质。68.守株待兔错把偶然当必然,误把现象当本质。69.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理性认识
24、要依赖于感性认识。70.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凡事要好,须问“三老”;百闻不如一见实 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71.放之四海而皆准真理的客观性;科学的认识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促进作用。72.屠龙妙术;纸上谈兵割裂实践和认识、理论和实际的辩证关系,不把理论运用于实践。73.真金不怕火炼;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74.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75.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错误的生态价值观。76.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公无私;舍生取义集体主义是我国新时期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77.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
25、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我们 应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78.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自私自利的极端个人主义。79.人生如梦;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悲观主义的、消极的人生价值观。80.时势造英雄个人活动受社会条件和社会规律的制约。81.卧薪尝胆人生价值和远大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发愤图强。8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83.哀莫大于心死失掉了科学而正确的理想,就失了人生的精神支柱。84.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歪曲、虚幻的反映。85.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意识具有能动作用。86.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人的主观意
26、识会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8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 转移,从实际出发。88.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989.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既要承 认事物的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9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树欲静而风不止;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衰皆自然;兴亡 由人事,山川空地形;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寒雪梅中尽
27、,春风柳上归;天若有情天 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规律(客 观事物)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91.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92.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93.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世间万事万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运动 是绝对的,静止仅仅是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有机统一。94.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无边落木
28、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青山遮不住,毕竟 东流去;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长江东流去,来 者方不息;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 事物代替旧事物。95.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96.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 风满楼;稻花香里说丰年,听起蛙声一片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不依赖周围其 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97.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减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
29、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办事情只有从整体着眼,统筹全局, 才能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最优目标。98.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一时之强弱在于力,千古之胜负在于理;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具有强大 的生命力,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99.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一切新事物的成长都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100.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用发展的 观点看问题,就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看问 题。101.
30、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道路是曲折的。102.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十年磨一剑;二句三年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敢惮榱梁蠹, 深藏柱石倾。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自古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枉教一室尘如积,天 下何曾扫得来?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量变引起质变。103.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当量的积累已 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应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完成质变。10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坚持适度原则。105.有无相生,
31、难易相成;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同一性)。106.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必须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10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 梅一段香;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用之以发墨,不如瓦砾顽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 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10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矛盾的普遍性总是存在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 过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出来。109.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内因是事物发 展的根据。110.骅骝日千里,亦在御功者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
32、用。【真题回顾】1.【2012-联考】下列选项中三国典故与哲学论断对应错误的是()。 A.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B.草船借箭人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 C.张飞醉酒失徐州,借酒破张郃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D.望梅止渴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2.【2013-联考】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这句话未必准 确,因为()。A.事物的发展需以条件为前提B.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C.事物的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D.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2013-联考】下列短语能体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一哲学原理的是()。 A.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C.近水
33、知鱼性,靠山识鸟音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4.【2014-联考】“面子”一词有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囊括了人的地位、财富、尊严、人格等 内涵,是人们进行社交活动的外观表征,代表着他人、社会对自身的综合评价。尽管时代发生了很 大的变化,但人们重“面子”的观念依旧存在。这说明( )。A.意识是物质的主观映象B.物质是运动的,同时又是相对静止的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10报名专线:400-6300-999C.社会存在决定意识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5.【2014-联考】“看人间,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哪一间房屋不是 人民盖,哪一部机器不是由人民来制造,哪一种商品不是由人民来生产”这
34、说明( )。A.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决定力量 B.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人民群众是社会变迁的主力军6.【2014-联考】用一杯水救一车着了火的柴禾而无济于事,谓之杯水车薪。如今在一些地方, 通过新技术,只需一瓶矿泉水的水量,就能使一辆汽车洁净如新,不妨称之为“杯水车新”。“杯水车 新”说明( )。(1)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满足人们现实需要的客观联系(2)人们根据自身需要,必然能建立起事物间的新的具体的联系(3)事物的人为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4)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A.(1)(4)B.(2)(3)C.(1)
35、(2)D.(3)(4)7.【2014-联考】面对激烈的竞争,一些成功企业的生存之道是:拿出更好的产品来击败自己的 原有产品。有人将这种行为戏称为“自吃幼崽”。这体现的哲理是( )。A.追求真理是无限和反复的过程 B.事物矛盾具有不平等性 C.事物的否定是自身的否定 D.事物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8.【2014-联考】最近,“鬼魂探测器”手机软件十分流行,据称可以探测出“鬼魂”。小高安装了 这款软件,探测时手机上出现了“鬼魂”的轮廓并伴有恐怖的声音,小高吓得一夜没睡。后软件开发 者说,这只是个娱乐程序,“鬼魂”形象是事先安装在软件中的。这件事说明( )。A.“鬼魂”是客观存在的,不受主观认
36、识的影响 B.“鬼魂”并不存在,但可以创造出来 C.所谓的“鬼魂”只不过是植入人脑中的观念性的东西 D.人脑对“鬼魂”是根本不可认识的9.【2014-联考】古诗云:“眼处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 几人?”下列选项中与此诗所蕴涵的哲理相同的是(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11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商品的二因素(一)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二)商品的二因素1.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
37、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2.价值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3.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首先,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通过使用价值表现出来,没有合 格的使用价值,价值不能得到实现。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 兼得。二、劳动二重性(一)劳动二重性的含义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具体劳动:也称作有用劳动
38、,是人们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体现着人和 自然的关系,生产出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2.抽象劳动: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抽象劳动的 凝结形成商品的价值。(二)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具体 劳动说明劳动是什么样的,是怎样进行的;抽象劳动说明的是劳动的量的多少,劳动时间的多少。 商品之所以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就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所以劳动二重性 学说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枢纽。三、商品的价值量和货币(一)商品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即商品价值的大小。商
39、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与个别劳动时间相对应的概念。个别劳动时间是指每个商品生产者生产某19种商品所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在社会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 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二)货币1.货币的含义 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又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 货币具有五大职能:(1)价值尺度。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以自身价值作为尺度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货币 执行价值尺度职能,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
40、的货币。(2)流通手段。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必须是现实 的货币,但不一定要足值货币。(3)支付手段。支付手段职能是指在发生赊购赊销的情况下,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所执行的职能。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已被广泛运用于缴纳租金、税金和发放工资等方面。(4)贮藏手段。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加以贮 藏。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或金属条块。(5)世界货币。世界货币职能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上作为一种购买手段、支付手段和社会财富 的代表所发挥的作用。货币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是随着国与国之间的商品交换以及其他贸易活动的 发展而发展起
41、来的,它实际上是货币职能越出国界而在世界范围的延伸和应用。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最基本职能,其他三种职能是在这两种基本职能的基础上派 生和发展出来的。四、市场经济的主要规律价值规律(一)价值规律的含义和基本内容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客观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这种商品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唯一表现形式。(三)价值规律的作用1.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3.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五、
42、剩余价值(一)定义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即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一 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在价值增殖过程当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必要劳动,创造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一部分是剩余劳动,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因此,剩余价值的本质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部分, 体现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1.绝对剩余价值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
43、下,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所获得的剩余价值。2.相对剩余价值指在工作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所生产的剩余价值。3.超额剩余价值指单个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 本家多得的那部分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真题回顾】1.【2012-联考】诗经卫风氓中有“抱布贸丝”的说法,意指进行商品交易。下列与“布”具有 相同作用的物品是()。A.交子B.Q 币C.贝壳D.支票2.【2014-联考】“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这两句诗词,常被用 来形容过去的一些昂贵商品现在变成了大众消费品。
44、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商品市场日益繁荣B.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C.人民生活质量提高D.大众消费观念发生变化第三章 时事政治一、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政治局 2013 年 10 月 29 日召开会议,决议十八届三中全会于 11 月 9 日至 12 日在北 京召开。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主要 包含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五个体制的改革和中国共产党党内 建设制度的改革。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会议指出,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45、建设,是全党的重大政治任务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必须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谋划和推进。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惩治腐败,形成 了全党动手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良好局面。当前,腐败现象依然多发,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坚 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 针,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预防腐败必须从狠抓党风建设入手,坚定理 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树立“三个自信”,坚决纠正“四风”,切实改进作风。要把职能转变作为改革的核心、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重要抓手和突破口,继续简政放权
46、,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要把群众需求作为改革的重点,着力解决好事关民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二、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 2014 年 10 月 20 日至 23 日在北京举行。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 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 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 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