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餐饮礼仪差异、原因及影响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方餐饮礼仪差异、原因及影响毕业论文.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前言: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文化越来越多的映入我们的眼帘,由于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严重的影响了交往的顺利进行。餐饮礼仪在交际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学习和正确运用的餐饮礼仪,已不仅仅是自身形象的需要,更是提高双效益、提升竞争力的需要。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并提出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文化冲突。本论文的重点是分析中西方在餐饮礼仪方面的差异、产生这些差异的一些原因及影响。中国与西方在餐饮礼仪方面的差异、原因一、中国与西方餐饮礼仪的差异(1)、
2、 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差异中国饮食注重口味中国饮食文化把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追求。“民以食为天”的著名俗话的后半句是“食以味为先”。五味调和的理念在于追求美味,则烹调的方法就煎炒烹炸扒溜炖烧氽煮蒸煨十八般技艺无所不用其极了。而加工过程中的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攻,都会极大地破坏菜点中的营养成分。另外,由于中国人极端重视味道,以至中国的某些菜仅仅是味道的载体,例如公认的名贵菜海参、鱼唇、鱼翅、熊掌、驼峰,其主要成分都是与廉价的肉皮相仿的动物胶,本身可能有营养,但并无美味,全靠用别样物料的鲜汤去煨。西方饮食注重科学营养由于中西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饮食重科学,以营养为最高准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的
3、搭配是否适宜,热量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吸收,有无其他副作用。而菜点的色、香、味如何,则是次一等的要求。即或在西方首屈一指的饮食大国法国,其饮食文化虽然在很多方面与我们近似,但一接触到营养问题,双方便拉开了距离。法国烹调虽亦追求美味,但同时不忘“营养”这一大前提,舍营养而求美味是他们所不取的。西方烹调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至少是不以味觉享受为首要目的。他们以冷饮佐餐,冰镇的冷酒还要再加冰块,而分布在舌表面的味觉神经一经冰镇,便大大丧失品味的灵敏度,渐至不能辨味;那带血的牛排与白水鱼、白水肉,白水煮豆子、煮土豆,虽有点“味”,但基本不入讲究的“道”。 (2)、 中西
4、方饮食内容的差异中国饮食多以植物性食物,热食和熟食为主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把食物区分为主食和辅食两大类,主食是五谷,即黍、稷、豆、麦、稻,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蛋奶制品。形成这一习俗的主要原因是中原地区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生产方式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当然与中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生产力落后、食物不够丰富的经济条件也有关系。但是全世界的营养学家都认为,与西方国家的过多动物性食物的饮食结构相比,中国人把日常食物区别为主食和辅食的饮食结构模式是优越的,是中国传统饮食的一大优点。以热食、熟食为主,也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这和中国文明开化较早和烹调技术的发达有关。中国古人认为:“
5、水居者腥,肉臊,草食则膻。”热食、熟食可以“灭腥去臊除膻”(吕氏春秋本味)。中国人的饮食历来以食谱广泛、烹调技术精致而闻名于世。史书载,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的厨师,一个瓜能变出十种式样,一个菜能做出几十种味道,烹调技术的高超,令人惊叹。西方饮食多以肉食、生食、冷食为主与中国饮食多食谷物蔬菜恰恰相反,西方多食荤腥,以动物性原料为主。西方的饮食,由于生产方式以畜牧为主,肉食在饮食中比例一直很高。到了近代,种植业比重增加,但是肉食的分量仍然大大高于中餐。由于肉食天然可口,简单烹饪即可,所以限制了西餐烹饪技艺的发展。欧洲人在显示富裕的时候,多用饮食的器具来表现,器皿的多少和豪华成为讲究的内容。另外,西
6、方就餐方式多是自助餐、冷餐会,饮食中冷食居多,而色拉食品基本就是生食。(3)、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中国餐桌上的礼仪+ C; B. k1 v* ; R( n2 r1、入座的礼仪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在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6 w7 U: E* ) B, |. S8 b3 y c* U+ * K2、进餐时,先请客人,长着动筷子,夹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出声响,喝汤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
7、边喝,有的人吃饭喜欢用咀嚼食物,特别是使劲咀嚼脆食物,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这种做法是不合礼仪要求的,特别是和众人一起进餐时,就要尽量防止出现这种现象。* s# v, t9 L1 3、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 “请原凉”之内的话,以示歉意9。 4、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布菜,最好用公筷,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按我们中华民族的习惯,菜是一个一个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领导,老人,客人的话,每当上来一个新菜时就请他们先动筷子,或着轮流请他们先动筷子,以表示对他们的重视。0 N, h9 W7 |- Y 7 ; B
8、/ z& B5 K$ q0 P乐透网5555555、吃到鱼头,鱼刺,骨头等物时,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仍。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餐桌边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 6、要适时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几句风趣的话,以调和气氛,不要光着头吃饭,不管别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更不要贪杯。 0 4 m7 U& P5 j乐 7、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时,就要用餐巾或手挡住自己的嘴巴。 8、最后离席时,必须向主人表示感谢,或者就此时邀请主人以后到自己家做客,以示回敬10。, I: X* b3 M% I a/ m5 s2 U7 w) 7 k; M& v+ u! & z) L G
9、! X o3 e% . J西餐餐桌礼仪 1西餐点菜及上菜顺序 西餐菜单上有四或五大分类,其分别是开胃菜、汤、沙拉、海鲜、肉类、点心等。 应先决定主菜。主菜如果是鱼,开胃菜就选择肉类,在口味上就比较富有变化。除了食量特别大的外,其实不必从菜单上的单品菜内配出全餐,只要开胃菜和主菜各一道,再加一份甜点就够了。2位次问题 即使来宾中有地位、身份、年纪高于主宾的,在排定位次时,仍要请紧靠主人就坐。男主人坐主位,右手是第一重要客人的夫人,左手是第二重要客人的夫人,女主人坐在男主人的对面。她的两边是最重要的第一、第二位男客人。现在,如果不是非常正规的午餐或晚餐,这样一男一女的间隔坐法就显得不重要了。 3刀
10、叉的使用 使用刀叉时,从外侧往内侧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东西时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拿刀切成小块,用叉子往嘴里送。用刀的时候,刀刃不可以朝外。每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并排放在盘中,表示已经吃完了,可以将这道菜或盘子拿走。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只手拿餐巾擦嘴,也不要一手拿酒杯,另一只手拿叉取菜。任何时候,都不要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4餐桌上的注意事项。不要在餐桌上化妆,用餐巾擦鼻涕。用餐时打嗝是大忌。取食时,拿不到的食物可以请别人传递,不要站起来。每次送到嘴里的食物别太多,在咀嚼时不要说话。就餐时不可以狼吞虎咽。对自己不愿吃的食物也应要一点放在盘中,以示礼貌。不应在进
11、餐中途退席。确实需要离开,要向左右的客人小声打招呼。饮酒干杯时,即使不喝,也应该将杯口在唇上碰一碰,以示敬意。当别人为你斟酒时,如果不需要,可以简单地说一声“不,谢谢!”或以手稍盖酒杯,表示谢绝。二、产生中西方餐饮礼仪差异的原因 1.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渊源。中西方在社会发展、传统文化思想、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1)中国传统文化。早期中国文化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很大。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南部,西北面是茫茫的沙漠、草原和戈壁,东南则是茫茫的大海。中国文化的温床黄河流域,土地比较肥沃,但是气候条件比较恶劣。黄河流域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干旱,逐渐变得不利于农业生产。尽管先秦诸子百
12、家,相互诘难,殚精竭力,却殊途同归,目的都是要建立一个没有争斗的理想世界。中国文化还具有另外的两大特征:一是追求适用,杜绝一切不实用的东西。历史上,所有的实用的技术十分发达,如农业科技和医学十分发达,而有关的非实用的一些东西则无法发展;二是中国文化表现出特有的仁爱特征。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者爱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2)西方文化。广义的西方文化是指产生于西半球与东方文化相对应的文化体系。狭义的西方文化即仅指欧洲文化。在论及西方文化之成因、起源时,本文取狭义之西方文化。西方文化的童年时代希腊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她的源头在地中海东北部的爱琴海。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形成了希腊独特
13、的生产方式和特有的文明。从起源意义上说,由于这种文明的发源地是古希腊的地中海,所提供的天然生活资料不是那么充裕,人们必须努力探索自然的奥秘,尽可能多地从自然界中获取财富,进而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服务人类就成了欧洲精神的主流。这种对自然界的探索欲、征服欲促进了自然科学的诞生。在征服自然、培养科学意识的过程中,西方人特别重视发展理性思维,理性成了西方文化的典型特征。理性就是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进行冷静的思考、分析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行事力求符合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同时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人也不断地认识自己。西方文化的另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以个人为社会本位,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人格的尊严。众
14、人之间利益界限划分明显,各人有各人的生活空间,互不干涉。西方文化还是一种“罪感文化”,它沿袭基督教的原罪说,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基督教教义认为人生来是有罪的,这与以人为中心的世俗的世界观看起来相矛盾,事实上又并行不悖,相互补充。前者鼓励人的创造性,大胆地向自然索取;后者起着规范行为的作用,以上帝的惩罚来制约人的恣意妄为。2. 东西文化差异影响饮食差异。饮食观念是人们在食物的制作和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深受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尤其是哲学的影响。不同的哲学思想及由此形成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将产生不同的饮食观念。中国的饮食观念是五味调和,西方的饮食观念是个性突出。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和西方国家不同的
15、哲学思想及因此形成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而产生的。首先,从哲学思想看,中国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核心是讲究“气”与“有无相生”,西方哲学思想则讲究实体与虚空的分离与对立。其次,从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来看,基于哲学思想的不同,中西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模式也大不相同:中国讲究天人合一,强调整体功能;西方讲究天人分离,强调形式结构。而它们决定了各自饮食观念的不同。第三,在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上,由于宇宙模式的不同,中国强调整体功能,西方强调形式结构。中国的整体功能是包含了未知部分的整体功能。它的整体性质的显现是靠整体之气灌注于各部分之中的结果,各部分的实体结构是相对次要的,而整体灌注在这一实体结构中的“气”才是最
16、重要的。在中国人看来,只有不同的东西综合起来才能形成美,于是生活中以和为贵,烹饪上以和为美。西方人对形式结构的强调也直接源于其宇宙模式。西方人眼中的世界是一个实体的世界,对实体世界的具体化、精确化就是形式。在西方人看来,个性和个体的是人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是形成美的重要因素,崇尚个性突出,于是生活中以特为贵,烹饪上以独为美。刀叉与筷子、圆桌与条桌等各不相同,在菜式和道数上双方虽然都有程式,但一分一合,互相对立,由此产生的宴请礼仪、饮酒方式、席间气氛也大不相同。在中国,群体文化,也就是集体主义,是主导价值观。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更加强调个人主义,重视个体的价值与尊严,强调个体
17、的特征与差异,提倡新颖,鼓励独特风格。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也会体现在饮食上。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反映出人们生产生活空间和方式的差异,其中饮食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方面,中西方饮食文化便沿着各自的道路发展起来。在中国,饮食已上升到了一种几乎超越其他一切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举足轻重的东西,这也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中国人之间相互询问的那句“你吃过了吗?”。小孩刚出生,要吃;到了满月,要吃;过一周岁,要吃;等到了结婚,也要吃;人到了花甲、古稀之年,更要觥筹交错庆祝一番;最后去世了,仍要吃,叫做“白喜事”。客人来了要吃,称之“接风洗尘”;客人出门要吃,谓之“饯行”;乔迁要吃;
18、晋职要吃通过吃可以交流信息,表达欢迎或惜别的心情,甚至感情上的风波也往往借助于酒菜来平息。吃的形式后面蕴涵着一种丰富的心理和文化的意义以及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吃不仅仅停留在原有的交际功能上,已转化成对社会心理的一种调节。易中天先生在闲话中国人中对此进行了最为生动的描述:“如前述把人称为口,把职业称为饭碗等。又比如,思索叫咀嚼,体验叫品味,嫉妒叫吃醋,幸福叫陶醉,司空见惯叫家常便饭, 轻而易举叫小菜一碟”。 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镜子,语言反映文化。总之,在中国文化中,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似乎都可以吃,甚至连看不见、摸不着的风也可以吃,如人们常说的“喝西北风
19、”等。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饮食仅仅作为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际方式。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由低级到高级划分为五个层次,饮食则被划分在第一层,即作为人类的最低级的需求,在此之上还有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林语堂先生曾说:“西方人的饮食观念不同于中国,英美人仅以吃为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保证其正常的运行,只要他们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健康、结实,足以抵御病菌、疾病的攻击,其他皆在不足道中。” 4 由此可见,“吃”在他们的心目中只是起到了一种维持生命的作用。就交际手段而言,美国礼仪事典一书中讲到这类宴请的目的时作了如下的总结:“向提供服务者表示感谢;对刚刚达成的一笔交易表
20、示庆祝;为了赢得客户或新客户的信任;请人帮忙;引见他人; 建议或讨论某些想法。” 5 从中不难看出,“吃”虽然重要,但是从文化的意义上看,在西方国家只是停留在简单的交流、交际的层面上,并没有像在中国那样被赋予更多、更为重要的“使命”。结束语中西方各国间在交流中由于各自的文化特色形成相互间的碰撞而引起某些误区,要通过相互承认、理解对方文化并相互吸收对方文化,在保留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吸收外来文化,使各国间逐渐形成多元文化,以达到相互间的融合。任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台过程中,中国人由于盲目热衷于西方文化,不自觉中陷入两个误区:其一,拿西方的礼仪取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如举行西式婚礼、过西方节
21、日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倾向。礼仪是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东西。对西洋礼仪只是作为民俗知识了解一下无可厚非,如果趋之若鹜,就失去了民族的自尊,本民族的传统礼仪也会被淹没。其二,把礼仪教育的重点集中在操作层面,比如鞠躬要弯多少度,揖手兽停几秒钟等等。这些问题不是不可以讲,但如果只做表面文章,礼仪就成空洞的形式土卫。当今世界的礼仪内容更加广泛和复杂,这就需要我们在保持原有的传统礼仪的基础上去适应和接受西方的礼仪,我们应在适当的场合用适当的礼仪,既反对“全盘西化”,又反对“抱残守缺”。我们借鉴西方礼仪,不仅仅是要借鉴它的形式,更应当借鉴其内任灵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和优越感,才能确立我 的
22、感染力。只有认清中西方餐饮礼仪文化的差异,将二者合理有效地融合,方能建立适合中。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达成和持社会的理想。 参考文献: 1 赵荣光.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易中天. 闲话中国人M . 北京:华龄出版社, 1996. 3 林语堂. 生活的艺术M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4 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生命列车The Train Of Life 1. 不久以前,我读了一本书。书中把人生比作一次旅行。2. 人生一世,就好比是一次搭车旅行,要经历无数次上车、下车; 时常有事故发
23、生; 有时是意外惊喜,有时却是刻骨铭心的悲伤 3. 降生人世,我们就坐上了生命列车。我们以为我们最先见到的那两个人-我们的父母,会在人生旅途中一直陪伴着我们。 4. 很遗憾,事实并非如此。他们会在某个车站下车,留下我们,孤独无助。他们的爱、他们的情、他们不可替代的陪伴,再也无从寻找。 5. 尽管如此,还会有其他人上车。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将对我们有着特殊的意义。 6. 他们之中有我们的兄弟姐妹, 有我们的亲朋好友。我们还将会体验千古不朽的爱情故事。7. 坐同一班车的人当中,有的轻松旅行。8. 有的却带着深深的悲哀 还有的,在列车上四处奔忙,随时准备帮助有需要的人 9. 很多人下车后,其他旅客对他们
24、的回忆历久弥新 但是,也有一些人,当他们离开座位时,却没有人察觉。10. 有时候,对你来说情深义重的旅伴却坐到了另一节车厢。你只得远离他,继续你的旅程。11. 当然,在旅途中,你也可以摇摇晃晃地穿过自己的车厢,去别的车厢找他 12. 可惜,你再也无法坐在他身旁,因为这个位置已经让别人给占了 .13. 没关系。旅途充满挑战、梦想、希望、离别 就是不能回头。因此,尽量使旅途愉快吧!14. 善待旅途上遇见的所有旅客,找出人们身上的闪光点。15. 永远记住,在某一段旅程中,有人会犹豫彷徨,因为我们自己也会犹豫彷徨。16. 我们要理解他人,因为我们需要他人的理解。17. 生命之谜就是:我们在什么地方下车
25、?坐在身旁的伴侣在什么地方下车?我们的朋友在什么地方下车?我们无从知晓 18. 我时常这样想:到我该下车的时候,我会留恋吗?我想我还是会的。和我的朋友分离,我会痛苦。让我的孩子孤独地前行,我会悲伤。 我执著地希望在我们大家都要到达的那个终点站,我们还会相聚 19. 我的孩子们上车时没有什么行李,如果我能在他们的行囊中留下美好的回忆,我会感到幸福。20. 我下车后,和我同行的旅客都还能记得我,想念我,我将感到快慰。21. 献给你, 我生命列车上的同行者, 祝您旅途愉快!1. Not long ago, I read a book, in which a mans life was compare
26、d to a journey.2. The life of a man is just like a hitchhiking,during which many times we go up and down. Now and then things will happen accidently, some of which are to be unexpected excitement,while some heart-breaking sorrows. 3. When first embraced the world,we are already on the train of life.
27、 We take it for granted that the first two persons, our parents, whom we are encountered with, will accompany us all the way.4. Sadly,things do not go on as we thought.Our parents will get off the train at a certain station,leaving us, bereft and helpless.Their love and emotion to us and their irrep
28、laceable company can be found in nowhere.5. However,there will be somebody else who will get on the train. Some of them will have special meaning to us.6. Some of them may be our siblings , relatives and friends, and we will also expereince the imperishable love.7. Some of our travelling companions
29、are quite light-hearted on the way.8. While some may bear immense sorrow.Still some ,back and forth, are ready to hold out their hands for others who need help.9. Some people alight off the train, yet they are still kept in the mind of the other passengers for long;some, to the opposite, leave their
30、 seats without being noticed.10. Sometimes, the one,who is dear to your heart, has huddled into another carriage. Nothing but one you can do is just to keep on going, far away from him.11. Of course, during the journey, you may stagger to another carriage to look for him.12. Its a pity that you will
31、 never seat yourself beside him because the seat has been engaged by others. 13. Never mind. The journey is full of challenges,dreams, hopes and departures- but only one thing is that you cant turn back. So, have a good journey with heart and soul.14. Show your good-will to all the passengers you ar
32、e encountered with, and find the merits of theirs.15. Remeber that someone may oscillate just as we do in the journey.16. We should understand others just as we need others understanding.17. The enigma of life is:Where shall we get off the train of life?And how about the companions beside us?And our
33、 friends?We dont know.18. Sometimes I think:When my time comes to get off the train,shall I miss it?I think I will.It is a suffering when I part with my friends.I will be sorry for leaving my kids going alone.I firmly hold that when we get to the terminal,we will have another reunion.19. When my kid
34、s get on the train of life, they have only little luggage in their travelling bags. However,if I can leave the beautiful memory in them,I will be happy. 20. After getting off the train of life, I will be content if my fellow passengers will remember me and miss me.21. To you , the companions on my train of life.May you have a good jour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