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36张PPT).pptx

上传人:黄****学 文档编号:2994291 上传时间:2020-06-18 格式:PPTX 页数:36 大小:3.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36张PPT).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36张PPT).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36张PPT).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36张PPT).pptx(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是否完成了基因的表达?,2.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亲代子代为什么会有性状的相似性?,基因指导_的合成,基因控制生物体的_,蛋白质,性状,知识回顾:,基因对性状的控制,3.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经历了哪些阶段?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如何?,转录:DNAmRNA翻译:mRNA蛋白质,4.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还有哪些呢?,DNA复制:DNADNA,复制,把这一规律被克里克命名为中心法则。,中心法则是否适合所有生物?,1.中心法则适合于表示以D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包括细胞生物和以DNA为遗传物质的病毒,复制,2.那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遗传信息是如何传递

2、的?该如何表示?,非逆转录病毒:,如:SARS病毒等,大部分病毒,RNA,翻译,蛋白质,复制,逆转录病毒:,致癌RNA病毒,如:艾滋病病毒,DNA,逆转录,RNA,翻译,转录,RNA,蛋白质,资料一:,资料二:,资料三:,3、1982年,科学家发现疯牛病是由一种结构异常的蛋白质在脑细胞内大量增殖引起的。这种因错误折叠而形成的蛋白质,可能促使与其具有相同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发生同样的折叠错误,从而导致大量结构异常的蛋白质形成。,朊病毒,讨论,1、你认为上述实验证据是否推翻了传统的中心法则,为什么?,2、作为生物学的核心规律之一,中心法则应该全面地反映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根据上述资料,你认为传统的中

3、心法则是否需要修改?如果需要,应该怎样修改?.ZX/XK.,没有,实验证据指出了原有的中心法则没包含的遗传信息的可能传递途径,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而非否定。,总结:补充修正的中心法则:,转录,DNA,RNA,翻译,蛋白质,逆转录,中心法则实质:蕴涵着核酸和蛋白质这两类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复制,复制,中心法则图解,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后,又是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的呢?,合成的蛋白质与生物性状之间有什么关系呢?,问题1,问题2,即:蛋白质的功能是什么呢?,基因指导_的合成,基因控制生物体的_,蛋白质,性状,探究: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_者和_者,体现,承担,蛋白质如

4、何承担生命活动?请举例说明,蛋白质的功能,运输功能,免疫功能,运动功能,信息传递,催化功能,因此,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具体是如何控制的呢?,圆饼状,镰刀状,实例一:,m,氨基酸,结构蛋白质,正常,异常,缬氨酸,谷氨酸,编码血红蛋白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变化,血红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红细胞成镰刀型,容易破裂,患溶血性贫血,人类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_而_控制生物体的_,性状,结构,直接,黏液清除困难,细菌繁殖,肺部感染,基因改变,蛋白质改变,CFTR基因缺失3个碱基,CFTR蛋白缺少苯丙氨酸,结构异常,导致功能异常,患者支气管内黏液增多,囊性纤维病,基因通

5、过控制蛋白质的_而_控制生物体的_,结构,直接,性状,实例二:,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序列,蔗糖合成淀粉,淀粉分支酶,淀粉含量升高,圆粒与皱粒豌豆,指导合成,促使,引起,淀粉含量高,保水显得圆鼓鼓,淀粉含量低失水而显得皱缩,实例三:,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酪氨酸酶不能正常合成,酪氨酸不能正常转化为黑色素,缺乏黑色素表现为白化病,基因通过控制_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_控制生物体的_,酶,性状,间接,实例四:,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是,基因,结构蛋白,细胞结构,生物性状,酶或激素,细胞代谢,生物性状,蛋白质,直接作用,间接作用,总之:a.生物性状主要是由蛋白质体

6、现b.蛋白质的合成又受基因的控制所以: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有没有其它因素影响生物的性状呢?,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泡在水中的叶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形态。,2、这两种形态的叶,其细胞的基因组成一样吗?,3、为什么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而性状却表现出明显不同?,水中的叶比空气中的叶要狭小一些。,基因组成应该一样,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1、这两种叶形有什么不同?,问题探讨,结论:,性状的形成往往是内因(基因)与外因(环境因素等)相互作用的结果,表现型=,基因型+外界环境,材料1:雄蛙和雌蛙的性染色体分别是XY和XX。如果让它们的蝌蚪在20温度下发育时,雌雄比例大约为1:1。如果让这些蝌蚪

7、在30温度下发育时,不管它们的性染色体组成怎样,将全部发育成雄蛙。,答案:生物的性状除了受遗传物质决定外,环境条件也对生物的性状有一定的影响。,1.基因与性状并不都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性状可以由一个基因决定。一个性状可以由多个基因决定。一个基因可控制一个或多个性状,基因的改变仅仅引起生物一种性状的改变吗?,一个性状有时受多个基因控制:,实例:,基因A,基因B,酶,酶,前体物质(白色),红花素(红色),紫花素(紫色),多对基因共同控制一种性状(多因一效),材料2:玉米叶绿素的形成至少涉及50个不同位置的基因;玉米糊粉层的颜色涉及7对等位基因;果蝇眼睛的颜色,至少受到40个不同位置基因的影

8、响。,(多因一效),人的身高可能是由多个基因决定的。,材料3:豌豆的红花基因不只与一个性状有关,这个基因还控制叶腋的红色斑点,种皮的褐色或灰色.这种现象叫做基因的多效现象。,一对基因影响多对性状(一因多效),一对基因控制一对性状(一因一效),基因与性状的对应关系,一对基因影响多对性状(一因多效),多对基因共同控制一种性状(多因一效),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决定的,有的基因可决定或影响多个性状。,基因对性状的控制,1.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间接控制生物性状。,2.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DNA蛋白质性状的关系,DNA的多样性,

9、蛋白质的多样性,生物界的多样性,决定,导致,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物质基础,表现形式,DNA的分布,(所以说,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细胞质遗传_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后代只表现出_的性状,_和_中的DNA中的基因都称为细胞质基因,线粒体DNA的缺陷与数十种人类的遗传病有关,这些疾病多与脑部和肌肉有关,如:,线粒体脑肌病:乳酸中毒,中风样发作综合症,母系遗传病。表现为身材矮小、多毛、头痛、肌无力、运动诱发呕吐、癫痫发作、再发性脑损伤,并引起偏瘫、偏语,线粒体肌病、肥厚性心肌病:母系遗传或非遗传性,表现为骨骼肌异常及心肌病变。,这些疾病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受精过程中,受精卵的细胞质主要是接受自母

10、亲的卵细胞,线粒体,叶绿体,不符合,母本,细胞质基因与细胞核基因的区别,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中,否,DNA分子裸露,与蛋白质合成为染色体,少,多,母系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半自主复制转录、翻译,复制转录、翻译,1、揭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传递一般规律的是()A基因的遗传定律B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中心法则D自然选择学说,基础训练,C,2、如下图是设想的一条生物合成途径的示意图。若将缺乏此途径中必需的某种酶的微生物置于含X的培养基中生长,发现微生物内有大量的M和L,但没有Z,试问基因突变影响到哪种酶(),M,A、E酶B、B酶C、C酶D、A酶和D酶,C,3、下图所示的过程,正常情况下在动植物细胞中都

11、不可能发生的是(),A、B、C、D、,B,4、甜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相对基因共同控制,只有当同时存在两个显性基因(A和B)时,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种性状只能由一种基因控制B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C每种性状都是由两个基因控制的D基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D,识图回答,(1)此图解的全过程叫和。,(2)图中的生理过程叫;进行的场所是主要是细胞的内;进行的时间是细胞分裂的。,(3)图中的生理过程叫;进行的场所是细胞的内。,(4)图中的生理过程叫;这过程需要在的作用下才能进行。,中心法则,中心法则的发展,DNA的复制,细胞核,间期,转录,细胞核,逆转录,逆转录酶,(5)图中的生理过程叫;该过程的发现,说明RNA也可作为生物的。(6)图中的生理过程叫;进行的场所是细胞内。,RNA的复制,遗传物质,翻译,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