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案例----硫酸的性质教学案例设计--王慧.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9940052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硫酸的性质教学案例设计--王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硫酸的性质教学案例设计--王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硫酸的性质教学案例设计--王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教学案例----硫酸的性质教学案例设计--王慧.doc(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高中化学教学案例-硫酸的性质教学案例设计-王慧高中化学教学案例-硫酸的性质教学案例设计-王慧定边县教育教学成果参评 单 位:定边县第四中学姓 名:王慧 作品名称:高中化学教学案例 -硫酸的性质教学案例设计高中化学教学案例-硫酸的性质教学案例设计定边县第四中学 王慧一、案例背景硫酸是硫转化过程中的重要化合物,而且是工业三大强酸之一。硫酸的化学性质是本章的教学重点内容,硫

2、酸的氧化性是本节教学难点。硫酸是继硝酸后的另一种强氧化性的强酸,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类比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来学习硫酸的相关性质。例如,硫酸和硝酸一样,属于酸类,同样具有酸的通性,但也有它自身的一些特性。通过对硫酸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酸性质的认识,也可以让学生知道硫酸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该教学案例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两个不同班级的学生。二、情境描述对于硫酸的性质这节课的教学,我对两个班级的学生采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第一种,导学教学结合多媒体实验演示。上课前,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课堂学习目标及学生的现有化学水平提前制好导学案,上课后分别发放给学生,学生根据导学案中设置的问题

3、结合之前所学硝酸性质的方法,自主学习硫酸的物理性质,并对不同的问题单独提问,引导学生学习、记忆和理解。由于硫酸的物理性质相对简单,学生学习、接受起来较容易,所以在此环节中,学生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课堂和参与度高,课堂氛围活跃。接下来,引导学生学习硫酸的化学性质。首先,学生已经掌握硫酸和硝酸一样,属于酸类物质,满足酸的通性,既可以和酸碱指示剂、碱、碱性氧化物及部分盐发生化学反应。其次,学生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已经掌握,硫元素所具有的主要化合价有:-2、0、+4、+6价,而硫酸(H2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即处于硫元素的最高价态,学生结合氧化剂、还原剂中所学的相关内容,比较容易判断出硫酸

4、具有氧化性,因此硫酸的化学性质主要围绕其氧化性展开学习。硫酸可以和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此时,再次设置一个引导过渡性问题:有哪些常见的还原剂?学生快速反应出,有金属单质、部分非金属单质等,紧接着提出通过实验观察的方法,验证硫酸的性质。根据学生的预测、猜想,多媒体展示浓硫酸与金属铜及浓硫酸与碳单质的反应视频,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完成导学案中的相关内容,结合产物二氧化硫(SO2)的化合价变化及性质,分析浓硫酸的性质。之后,结合导学内容,对本节课进行归纳总结,并构建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体系。对于此类教学方法,优点在于课堂中学生能够结合导学案边学边练,同时视频演示播放硫酸的相关化学

5、实验,一方面,视频画面清晰,重点突出,便于学生的观察;另一方面,不会导致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外逸,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同时,由于导学案的浓缩和实验的视频展示,课堂可以为学生提供较多的消化、吸收时间。缺点主要有实验设计提前完成,实验装置的连接学生也无法动手实践,无法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此外,导学案中的预习、探究内容,教师提前准备了,演示实验的相关设计、装置连接学生也无法参与,导致的结果就是知识的生成性、过程性体现不够。第二种,小组合作引导实验探究教学。通过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腐蚀现象,如“自行车的生锈”、“铁丝网的腐蚀”等,引入环境污染的一个实例-酸雨,然后教师要求学生复习

6、回顾书写酸雨形成过程的反应方程式,进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硫酸的性质。对硫酸的各方面性质逐一展开探究,包括硫酸的酸的通性的验证,如稀硫酸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与氢氧化钠等碱的反应,与氧化钙等碱性氧化物的反应,并且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对于浓硫酸与碳单质的反应,还增设了产物验证的设计分析过程,装置连接如下图图1所示,主要需要验证的反应产物为H2O、SO2气体和CO2气体,其中需要学生正确分析的重点是验证水可以采用无水硫酸铜的变色,而二氧化硫气体的验证可以用品红溶液,在验证二氧化碳气体之前一定要将二氧化硫气体吸收完全,否则会干扰二氧化碳气体的验证,高锰酸钾作为强的氧化剂,很好的完成了这一使命

7、。因此第二次出现的品红溶液成为了学生思维上的困惑点,教师设置问题:第二次的品红溶液装置有没有必要出现?近一半的学生认为不需要,他们解释的原因是二氧化硫已经通过第一次的品红溶液进行了验证,这点也充分暴露了学生化学思维的不严谨性,故教师需在此处进行化学思维的有效引导,化学实验探究是一个严谨而又科学的过程,必须考虑到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我们不能保证高锰酸钾会将二氧化硫气体充分吸收,因此,需要对吸收后的混合气体做再一次的验证,确保探究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这同时也是学生情感态度上的良好引导。在实验及产物验证过程中,教师不断设置问题,学生根据已有化学知识及实验现象观察进行回答。化学基础较好的学生还知道自己

8、接下来该做什么,为什么,而对于化学基础较薄弱的学生,他们只是简单的跟着完成实验操作,至于观察什么,下一步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毫无意识。因此,就出现了一部分不按照实验要求完成实验的小组,学生处于探究的兴奋状态,课堂秩序较混乱。一些小组没有做好尾气处理工作,导致二氧化硫气体外逸,实验室里充满了较浓的刺激性气味,学生注意力分散,探究效果骤减,导致课堂教学重点无法按预期的完成,难点无法按照理想备课模式突破。三、案例结果通过两个班级两种不同教学方法的对比及学生课堂表现、课后训练习题完成的情况反馈,两种教学效果各有利弊。第一种按时完成了教学任务,引导学生掌握了学生硫酸过程中的重点,也能够通过多媒体的展示,

9、掌握硫酸强氧化性的具体体现,而缺点在于,过程性、生成性内容设计较少,学生的实验完成只在于观察,而没有真正的动手实践,与新课程标准中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不符。第二种,真正的体现了学生主体性,但对于化学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而言,这样的化学课堂,能够得到较大程度的放松,而且无法按预期备课的内容完成课堂教学任务,需要利用课余时间补充、完善,增加学生学习任务和教师的工作量。通过对两个班级两种不同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分析,在第三个班级的教学中,整合了优点,即同时发放了导学案,便于引导学生的课堂活动,也设计了相对应的探究实验,只不过较第二种方法,实验过程相对简化,引导学生把握探究重点,剩余的分析结合设置问题完成

10、,有效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表现积极活跃,课堂参与度高,而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四、案例评析 1、课前备课,既要掌握课堂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还需要充分了解学生,能在课堂中做到松弛有度,可放可收,在学生的兴奋点处设置探究问题,且要点到为止,不可过度而导致学生学习注意力和重心的转移。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的自然学科,课堂中要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即学会知识的迁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知识的生成性,在过程中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达到优化整合,和谐统一。3、 需要改进的地方:(1)、由于学生已有的化学水平及接受能力存在差异,在课堂探究内容完成的过程中,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处于盲目之中,无所适从,学习效果不理想,在交流讨论环节,依然只是倾听者,甚至还听不懂,即依然在被动接受,而非真正课堂学习的主人,今后教学中,尽可能将知识点及学生进行分层,进行分层教学,实现因材施教。(2)、分组探究实验设置应学会取舍,将重点现象及重要操作程序呈现给学生即可,不需要全部探究,否则会让学生在实验中浪费太多时间,课堂教学重点无法突出,教学任务无法完成。(3)、继续深化对探究教学的认识和研究,使其不流于形式,真正的将其应用于平常的课堂教学中,使得教学效果得到充分体现。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