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9935243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禄丰县职中(县教师进修学校) 胡家明摘要:中学化学教学中,除了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还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学科特点,有意识地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提供创新的环境,使他们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本文将从化学教学的角度,浅谈这个问题。关键词:化学教学 创新教育 实施 培养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素质教育中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中学阶段的理科教学,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和成果的传播再现,不具有首创性。所以,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

2、,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应该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创新教育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是摆在我们广大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新的课题,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对此,本人有以下几点认识。一、创新教育的教师观念应转变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核心在课堂,关键在教师。创新教育中的教师不再单纯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匠,而应该是既教书育人,又能研究

3、、创新的学者型教师;不再处于知识传播的主体地位和家长角色,而应该是创新环境的营造者,创新知识的提供者,教学资源的选择者,学生学习群体的组织者,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学生心理品德形成过程的示范者,学生创新活动的欣赏者和评价者。因此,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探究,不应该强行将学生纳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以真情和信任感染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自身学习、探究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现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案,发表不同的见解,寻求不同的答案,使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真正把学习的自由权“还”

4、给学生。在理论指导下联系自己的实际多想、多看、多练,以教促研,以研带教,教研结合。不断进行观念更新、知识创新、方法创新、发展出新。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既教人以知识,又教人以道义,教人以创造,教人以能力,培养出创新型人才。二、设计、探索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化学教学而言,策略性知识的渗透有着独厚的条件和契机。记住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存在、制法、用途、检验等是程序性知识;从结构推出性质,再从性质推出存在、制法、用途、检验,也是程序性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为方法,去解释和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去学习新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引领学生去自学,去发现规律性的东西。我在多年的中学化学教学中,如碱金

5、属元素、卤族元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碳族元素、碱土金属元素,我只重点上其中的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两部分,其余的内容都是由学生自己类比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的学习去自学。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特别在中学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构成其科学要素的重要因素。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还要求他们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设计性和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它常规实验无法比拟的。如在讲解电解质溶液、介绍原电池知识

6、后,我先布置一个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某些物品自制简易原电池。又如学习乙炔的实验室制法时,我要求学生根据乙炔的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及特点,自己设计一套制取乙炔的实验装置,这套装置可以参考教材的设计,但不能与教材完全相同。这样就迫使学生去发现问题、去设计实验、去创新。布置任务后,给学生一段时间独立思考,学生完成设计后,再组织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比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等。采用多种方法,如选择优秀的设计方案,由学生在课堂上演示。对于比较好的方案、特别是有创新的方案,进行表扬奖励,在实验室检验自己设计的方案等,以鼓励学生创新,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爱因斯坦讲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7、,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培养想象力,要学会联想。想象能力对于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我在讲到CH4气体燃烧的火焰颜色时,力图使学生要联想到H2、CO气体燃烧的火焰也是淡蓝色;讲到CH4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时,要联想到这套装置还可以制O2、NH3气体;讲到硬水的软化时,想到水壶为什么易起水垢;讲到浓硫酸的强腐蚀性时,想到皮肤沾了浓硫酸时,应该怎么处理。化学知识中能够实施创新教育的知识点很多,只要我们时时留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己任,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地长期坚持下去,必定会使学生的创造力不断提高,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

8、的优秀人才。所以,化学课堂教学中不能只满足于课本知识,而应该在扎实领会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将化学视角放开,着眼于化学与科学、技术、工农业生产、社会生活的联系;着眼于化学发展的新成果、新成就;着眼于应用课本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并在广泛的联系和应用中去发现新问题,形成新思想、创造出新成果。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小活动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中学生的特点是想象丰富、活泼好动、求知欲强、敢于创新,但缺乏动手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小活动,为学生提供动脑、动手以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创新的机会十分有益。例如在课外活动中表演Fe3+检验的魔术,我选一个平时对化学特别感兴趣的

9、学生表演,将硫氰化钾和氯化铵溶液分别盛在两个玻璃水槽里,用脱脂棉蘸氯化铁溶液于他的手心,待干。表演时,将双手在硫氰化钾溶液里搓洗,当双手“鲜血淋漓”时,佯作痛状,使学生大惊,这时将双手放到氯化铵液中洗涤,又变成无色。丰富多彩的活动把学生带入五光十色的化学世界,听到“爆炸声”,学生自然会联想不纯氢气点燃时的爆鸣,看到“空瓶生烟”、“清水变色”,就急着了解“这是什么变化”?。兴趣的激发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另外,我还结合教学实际,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学习“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时”,要求学生调查学校旁的河水过去象现在这样脏吗?学习了“自燃与缓慢氧化”时,课后布置学生到油库、仓库观察

10、“严禁烟火”标志等。还开辟了“厨房中的化学”实验课题,让学生利用家中厨房里现有物品进行实验、观察,如观察没擦干净的铁锅、菜刀表面留下的锈斑;用久的热水瓶胆和烧水的壶内沉积的水垢;比较食盐和白糖溶解性大小;将鸡蛋放入盛食用醋的茶杯中观察蛋壳表面产生的气泡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及社会密切相关,增强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其次,我还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简单材料进行制作,如学习酸碱中和滴定后,知道许多植物的花、果、茎、叶中都含有色素,这些色素在酸性溶液里显示不同的颜色,可制作酸碱指示剂,启发学生自制指示剂;我还组织学生利用废旧塑料、玻璃制品做一

11、些实验代用品等,如制作测定雨水的PH的仪器。小制作活动使大多数学生养成边学边干的良好习惯,在制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就积极思考,互相质疑,展开讨论,使学生的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使课堂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应用。四、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去学习。在这个环境里,不是我讲你听的单向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打断老师的讲话,允许学生对老师的讲话、观点提出异议,允许学生相互讨论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这样的氛围,有利于消除学生上课时的拘谨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间、学生之间的感情距离,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

12、学生勇于提出问题,苛求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例如在讲“分子”这节内容时,我演示酒精与水混合总体积缩小的实验,同时证明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间隙的时候,有个学生提出是不是所有两种液体混合总体积都缩小呢?有没有增大的呢?构成固体物质的微粒之间是不是也存在间隙?这些问题的提出,说明学生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并孕育着可贵的创新精神。我赞扬了这个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探索的精神,号召其他学生向他学习。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宽松环境,保护活跃气氛,并驾驭其中,使学生在和谐环境中,不断挑起思想火花,创新能力也得到不断的培养。五、利用开放性习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放性习题是指题目的设计

13、是开放的,答案是灵活多样的,只要答案是合理的,都是正确的。开放性习题的出现是对传统封闭性习题的挑战,这类习题旨在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同能力的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范围、不同的层次去分析,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学生答题的过程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利用开放性习题,给学生提供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乐趣,领悟知识,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例1、 如介绍下面熟悉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如果教学只要求到此为止,就难以使学习成果得到深化、强化。如果在学生完成这些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后,老师要求

14、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思考,如“从这四个化学方程式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通过思考、讨论、类比一般都能得出几个答案,即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说出碳、一氧化碳、甲烷、酒精都具有可燃性。此外,学生还会得出如下结论。(1)碳、一氧化碳、甲烷、酒精四种物质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其燃烧产物都有CO2。(2)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不变。(3)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受破坏,原子不受破坏,但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4)凡在氧气中燃烧产物有CO2的物质组成中一定会有碳元素。(5)从上述反应可知凡在氧气中燃烧其产物既有二氧化碳,又有水生成的物质,其组成中一定含碳、氢两种元素,可

15、能含有氧元素。在这种变换学习角度的情况下,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可获“成功感”、“愉悦感”,这种成功愉悦的体验必然会巩固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例2、如何区分氢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无色气体?说出方法和现象解题思路:回忆已有知识(氢气和二氧化碳有关性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解答:(1)指示剂法:将气体分别通过紫色石蕊试液中,能使石蕊变红的原气体是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石蕊变红的原气体是氢气。(2)燃烧法:分别取少量两种气体点燃,能燃烧的是氢气,不能燃烧的是二氧化碳。(3)石灰水法:将气体分别通过澄清的石灰中,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原气体是二氧化碳,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原气体是氢气。(4)填充气球法:分别将

16、二种填充气球,使气球上升的是氢气,使气球下沉的是二氧化碳。(5)还原氧化铜法:分别将两种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能使氧化铜变红的是氢气,不能使氧化铜变红的是二氧化碳。(6)测量密度法:分别测出两种气体的密度,密度小的是氢气,密度大的是二氧化碳。由于学生的能力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只要能说出上述方法中的三种,老师应该认可,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就感。总之,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不创新,科学技术就不能发展;不创新,社会就不能进步;不创新,国家就会落后。缺乏创新能力的人将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代的生活。要实施创新教育,我们就要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一定会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创新型人才。参考文献:1、杨崇龙主编现代教育理论 云南教育出版社2、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杨建仓、崔亚丽试论创新教育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年第12期 【精品文档】第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