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充油电缆施工工艺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压充油电缆施工工艺规程.doc(4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压充油电缆施工工艺规程 DL 453-9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高压充油电缆施工工艺规程 DL45391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 1991-12-02批准 1992-06-01实施 1总则 1.1本规程适用于交流330kV及以下自容式充油电缆的施工。 1.2充油电缆的运输、保管及安装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以外,尚应符合GB9326 88交流330kV及以下油纸绝缘自容式充油电缆及附件和GBJ2328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电缆线路篇、接地装置篇的有关规定。 1.3充油电缆施工是专业性比较强,技术要求比较高,工艺质量要求比较严的工作,因此电缆工应由经过培训并经考试合格的人员担任。
2、1.4充油电缆施工的场地如电缆槽、隧道、竖井及电缆终端室等的土建工程及装修工作必须在电缆施工前完毕、清理干净、排除积水。 1.5充油电缆施工完毕应进行检查验收,项目如下: a.电缆的敷设和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b.电缆敷设和终端、接头制作的质量是否符合本规程的规定; c.电缆的试验项目及其结果是否符合本规程的规定; d.按本规程规定提交的技术资料和文件是否齐全。 2运输与保管 2.1充油电缆应按GB932688和技术条件进行出厂验收,当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装车发运。 2.2充油电缆运输时应包装好,避免机械损伤和太阳直接照晒。电缆至压力供油箱(以下简称压力箱)间的油管路及压力表应妥善固定和保护,
3、电缆两端封头应可靠的固定,防止因晃动、碰撞而损坏。 2.3电缆盘在车上运输时应将盘边垫塞牢固,并将电缆盘牢靠地固定在车上。 2.4充油电缆在铁路运输中应有专人跟车,定时进行外观检查,抄录油压、气温,防止电缆及附件损坏,造成失压进气。 2.5充油电缆盘不得平放运输。装卸时,不得用钢丝绳直接穿入电缆盘的孔中起吊,以免电缆盘受力不均或钢丝绳挤压盘边而损坏电缆。严禁将电缆盘直接由车上滚下。 2.6充油电缆在坡度较大的道路上运输时宜用拖车拖运。 2.7电缆盘不得平卧放置。在室外存放时,应有遮蓬防止太阳直接照晒电缆,并应有防止遭受机械损伤和附件丢失的措施。根据存放的地点和条件,必要时应设专人看守,确保安全
4、。 2.8充油电缆及附件运到现场后应按下列项目检查验收: a.电缆及其附件的产品说明书、检验合格证、设备明细表、安装图样及供油特性曲线等技术文件应齐全; b.电缆盘及盘上附件应完好无损,电缆及其封端应无漏油迹象,压力箱油压应符合电缆油压变化的要求; c.电缆附件应齐全、完好,绝缘材料的防潮包装及密封应良好。 2.9电缆及附件如不立即安装应按下列要求储存: a.电缆盘除按2.7条要求外还应标明电缆的型号、电压、规格和长度。电缆盘的四周应有通道,便于检查,地基应坚实,电缆盘应稳固; b.电缆的附件及绝缘材料应在包装良好的情况下置于干燥的室内。 2.10存放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电缆及附件是否完好,油压是
5、否正常,有无渗漏油现象,并作记录。如存放时间较长可加装油压报警装置,防止油压降至最低值。如电缆油压降至零或出现负压,电缆内易于吸进空气和潮气。失压进气处理前,严禁滚动电缆盘,以免空气和水分在电缆内窜动。 2.11电缆在运输过程和存放保管中,油压下降不正常时,应仔细检查,发现封端漏油时应及时处理,如暂时无法处理,应对压力箱补充油压,防止电缆油压降至零。 2.12存放电缆的附近,严禁烟火,并设有必要的消防器材。 3施工准备 3.1施工前施工人员应仔细阅读有关图样资料,掌握充油电缆的特点和技术要求。施工人员一年以上未从事电缆终端纸卷绕包及搪铅工艺时,应提前进行练习。 3.2电缆施工前真空设备及电缆油
6、真空去气设备(以下简称去气机)应进行检查和试运行。其真空度应达到0.13Pa。 3.3工器具准备: 制作好断缆与剥铅套用的劈刀和截断导体用的内衬钢钎、导体卡子及扁铲,并参照表B1准备好所需的设备及工器具。凡需与电缆及终端内部接触的工器具必须清洁干燥。 3.4材料准备: 3.4.1施工中电缆与压力箱、去气机、真空设备之间的连接管路可采用尼龙管或厚壁塑料管。 3.4.2油管路的各种零件,应简单耐用,密封可靠,拆装更换方便,并具有互换性。其内径需与油管路配合,可按图1事先制作好。 3.4.3电缆分段时用的端头封帽,应预先加工制作好,其内径比电缆铅护套的外径约大2mm。封帽顶上可作成双油嘴,以利使用灵
7、活方便。接表B2准备好所需的施工材料。 4充油电缆的敷设 4.1敷设前的准备 4.1.1电缆的敷设方式 电缆敷设方式有下列几种: a.敷设在电缆沟、隧道、竖井内及建筑物墙壁的支架上; b.敷设在桥梁构架上; c.敷设在电缆沟槽内; d.直接埋在地下; e.敷设在排管内; f.敷设在水底。 采用何种敷设方式,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按设计施工。 4.1.2电缆构筑物的准备及检查 4.1.2.1路线的准备及检查: a.支架上敷设:按设计图样预先安装好支架,并按GBJ23282中电缆线路篇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查。 b.槽内敷设:敷设电缆前,应清除槽内杂物。槽底宜先铺一层砂子,其厚度约为50mm。 c.直埋
8、敷设:挖沟完毕后,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检查,沟底应平整,深浅应一致。易塌陷地段已处理好。沟底应有良好的土层,不应有石块或其他硬质杂物,否则,应铺以不少于100mm厚的软土或砂层。 d.桥梁上敷设:敷设电缆前,应按设计要求作好准备。防震、防日晒、防火 等措施应可靠。 e.管道内敷设:保护管连接处应平滑、高低应一致。为了在敷设时不致损伤电缆,管子内壁应光滑、无尖刺及无异物。检查、疏通及清扫管路可用图2所示的 试验棒。试验棒的规格见表1。按图3所示的方法疏通管路。当发现试验棒表面 有擦伤痕迹,或不很畅通或管内有台级及有错位可能时,应使用5m长的试验电缆,按敷设时的张力进行模拟试拉,然后检查电缆护套的异常
9、情况,决定此管路 能否使用。 4.1.2.2电缆构筑物的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电缆构筑物不应作为公用排水 设施,严禁地下水排入电缆构筑物内。检查集水井是否符合要求,排水设施是否 安装好,试运行是否良好。 4.1.2.3电缆路线弯道处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所敷设电缆外径的20倍。电缆路线的水平差应符合电缆产品的规定。 4.1.2.4检查电缆卡子的基础螺丝的规格、预埋间距,并进行调整。检查卡子是否按要求准备好,并预装电缆卡子。 4.1.2.5辅助接地线(回流线)应敷设完毕,其规格及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4.1.3敷设方案及起迄点的选择 4.1.3.1敷设方案的选择:敷设方法分人力牵引、机械牵引
10、、人力和机械混合牵引。短段电缆宜用人力牵引敷设。在复杂路线上,宜采用以机械牵引为主,辅以 人力配合牵引的敷设方法。 4.1.3.2起迄点的选择: a.一般由位置较高的一端向低的一端敷设; b.由场地较为宽畅、运输较为方便的一端向另一端敷设; c.路线较复杂的“咽喉”段宜靠近敷设的终点; d.一般按照牵引力和侧压力计算值最小的方案进行选择,并根据现场具体情况,最后平衡所选起迄点的位置,以免损伤电缆。 4.1.3.3测量路线尺寸,计算实际所需电缆长度,确定换接压力箱及截除多余电缆的位置。对于护套交叉互联的线路,其三段长度应尽量相等。 4.1.4托辊的制作与布置 4.1.4.1托辊的直径一般大于90
11、mm,托辊的长度,平直段为250300mm,弯 曲段或者较为复杂的路段,按具体情况宜适当加长,使电缆在托辊上有活动余地 而不致脱辊。托辊可用木、钢或塑料制作。托辊应灵活,以减少摩擦力。 4.1.4.2托辊间距视电缆直径大小和硬度而定,一般为12m。间距过大,易使电缆弛度大而影响敷设,甚至会损伤电缆。弯曲段应适当减小间距。 4.1.4.3弯曲段、保护管道、排管、沟道及建筑物的进出口,应设置转角滑轮或防护喇叭或导向托辊。 4.1.4.4在竖井(垂直段)井口,斜坡段、转角处等部位以及某些较为复杂的路段,应制作特殊的支架(见图4)以满足电缆弯曲半径的要求。 4.1.4.5为便于在同一路线上敷设多根电缆
12、,某些支架应做成可拆结构。当一根电缆敷设完后,可慢慢地将电缆抬起,拆下托辊,将电缆放入沟槽中,然后再装上托辊,继续敷设下一根电缆。 4.1.4.6托辊支架应牢固,以免倾斜。支架高度按路线情况而定,应使所有托辊受力一致。支架和托辊安装后,应进行受力检查。 4.1.5牵引机具的准备 a.按电缆敷设路线的复杂程度及电缆的受力情况,选用适当数量及规格的牵引机具(如5t慢速卷扬机等); b.准备适当规格的牵引强度限制器和防捻器; c.为了降低电缆的牵引强度,可选配适当数量的电动滚轮或履带式牵引机; d.根据不同的牵引方法,准备相应的钢丝绳、牵引头、牵引网套等; e.应对牵引机具进行全面检查、安装、调整及
13、试运行; f.当数台机具同步运行及人力配合牵引时,应设置同步运行控制及信号系统。 4.1.6电缆盘架的准备 a.电缆盘千斤顶支架应坚固。千斤顶、轴座及盘轴应按电缆盘的重量和动载荷选用。当现场回转余地较大时,可直接将电缆盘吊装在支架上或将电缆盘支架固定在拖车上施放。 b.应准备两套电缆盘制动装置,分别安装在电缆盘两边轮缘的适当位置,对电缆进行双侧制动。图5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盘缘带式人工制动装置。 4.1.7信号系统的准备 a.准备适当数量的电话或步话机,便于指挥和联络; b.设置适当数量的电铃、信号灯作为准备、起动及停止的信号; c.沿途设置适当数量的控制按钮,当敷设过程中发生异常现象时,用于紧
14、急停止牵引的操作。 4.1.8压力箱及其他特殊材料的准备 a.备用压力箱的数量应满足敷设要求,阀门完好,压力表指示正常,油压应不低于0.15MPa,油样试验应合格; b.高落差电缆用的特制铜封帽,厚5mm的橡皮,环氧树脂及玻璃丝带等应准备好。 4.1.9电缆的检查 a.电缆的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b.电缆经外观检查,应无机械损伤; c.油管路应无裂纹及损伤,油管接头应无渗漏油; d.电缆盘上压力箱的油压应不低于0.15MPa,其供油阀门应在开启位置,动作应灵活。压力表的指示值与到货时相比,应无异常现象。所有接头应无渗漏油; e.电缆的油样试验应符合10.1条的要求。如发现电缆油有异
15、常现象,应进行处理后再敷设。 4.1.10施工现场准备 a.现场应清洁,道路应畅通,无积水和杂物; b.照明应充足; c.灭火器、砂箱、石棉布等消防器材应齐全; d.在带电设备附近敷设电缆时应有安全措施。 4.2一般规定 4.2.1敷设电缆时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电缆外径的25倍。竣工后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电缆外径的20倍。 4.2.2充油电缆敷设时的最低环境温度一般不低于0。 4.2.3电缆盘组装与放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4.2.3.1电缆盘装于支架上,转动应灵活,无颤动现象。 4.2.3.2按电缆线路的敷设方向,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 4.2.3.3组装制动装置,转动电缆盘作制动试验,制动应灵
16、活可靠,无打滑现象。 4.2.3.4人力转动电缆盘时,电缆盘应随牵引速度而转动,不宜过快或过慢。 4.2.4电缆的牵引强度及牵引速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电缆的允许牵引强度,随牵引方法的不同(即电缆结构中受牵引作用部分的不同)而异。通常取受力部分材料的抗拉强度的四分之一左右作为最大的允许牵引强度。 4.2.4.1使用牵引头牵引电缆时,牵引力作用在导体上,铜导体的抗拉强度为240MPa,因此,允许的牵引强度为70MPa。同时,还要考虑到作用在导体上的牵引力不能使中心油道发生任何变形,使油道不发生变形的最大牵引力为27kN。 4.2.4.2使用牵引网套牵引电缆时,牵引力作用在金属护套上。由于铅护套的外
17、边还有加强带加固,故允许牵引强度可取10MPa。当电缆的外护层为塑料时,塑料的允许牵引强度为47MPa。 4.2.4.3牵引电缆经过转角处时,在弯曲部分的内侧,电缆要受到侧压力(侧压力为牵引力和弯曲半径之比)。侧压力过大将使电缆受到损坏,甚至将电缆压扁。充油电缆的外护层一般为塑料,其允许侧压力为3kN/m。 4.2.4.4敷设电缆时的牵引速度不宜过快,一般为58m/min。在较复杂的路线上敷设时,应适当放慢。 4.2.5电缆截断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4.2.5.1在任何情况下,充油电缆的任一段都应有压力箱保持油压。 4.2.5.2连接油管路或安装闷头时,应排除管内空气,并采用喷油连接。 4.2.
18、5.3充油电缆的截断处,必须高于邻近两侧电缆0.5m以上。 4.2.6敷设电缆时,应核对相序及长度,排列应整齐,不得交叉。 4.2.7电缆应按设计要求加以固定,并符合下列要求: a.电缆卡子内应衬垫耐油橡皮,橡皮接头处不应有重叠。 b.卡子和电缆金属护层之间的绝缘应良好。位于终端下部或接头的两端安装的卡子,当有可能与金属护层接触时,应当在恢复外护层绝缘后再安装卡子。 c.卡子大小应合适。卡子固定后,电缆在卡子中不应倾斜。 4.2.8三相单芯电缆的中间接头的位置应适当错开。直埋电缆的接头,应在地面上设置标志。 4.3电缆的牵引敷设 敷设电缆时,应根据各种构筑物的不同情况及电缆路线的复杂程度,选用
19、恰当的牵引方法,以简化施工,防止电缆受到损伤。对于长电缆,当路线较为平直时,宜直接牵引铜导体;对于短电缆,牵引力不大,可采用牵引网套进行牵引; 当路线较复杂时,应选用将钢丝绳绑扎于电缆上的牵引方法。 4.3.1使用牵引头牵引导体的方法。 4.3.1.1从电缆盘上放出一段电缆,装配牵引头。牵引头的安装按以下方法进行:a. 用合格电缆油冲洗牵引头各部件(见图6); b.剥除电缆端部一段外护层及加强带,清扫铅护套; c.关闭电缆盘上压力箱的供油阀门,除去电缆的原封帽,剥除端部8cm长的 铅护套及绝缘纸,用合格的电缆油冲冼电缆端部; d.拔除油道内15cm长的螺旋管,微开压力箱供油阀门,冲洗油道后关闭
20、。插 入楔形塞芯梗; e.套上牵引套,并在顶端加一帽罩,用手锤敲击帽罩及塞芯梗,使芯线胀开, 从而使导体与牵引头内壁卡紧; f.搪铅。待铅封冷却后,微开电缆盘上压力箱供油阀门,冲洗端部,排除牵引头内油污及空气。安装油嘴及闷头; g.旋上牵梗套; h.敷设钢丝绳至电缆首端,安装防捻器及牵引强度限制器,连接牵引头进行牵引。 4.3.1.2新制作的牵引头在使用前必须做拉力试验,以免牵引时滑脱或断裂。必要时应做密封性试验,以免在敷设过程中渗漏油。 4.3.2使用牵引网套的牵引方法。 牵引网套通常是由细钢丝绳编织而成(见图7)。由于它只是将牵引力过渡到护层上,而护层的允许牵引强度较小,因此,仅对短段电缆
21、,经过计算,牵引力小于护层的允许牵引力时方可单独使用。对长电缆或较复杂的路线可作为辅助牵 引。牵引网套的安装方法如下: a.将牵引网套收短,使网套成松弛状,然后套在电缆被牵引的首端。 b.将网套拉紧,使网套的每根钢丝绳平贴于电缆外护层上。 c.用铁丝间隔绑扎23处,使网套不致滑脱。 4.3.3将钢丝绳绑扎于电缆上的牵引方法。 在复杂路线上采用这种方法敷设电缆,整根电缆的牵引力完全由钢丝绳承担。如果绑扎适当,电缆护套多点均匀受力,不会超过其最大牵引强度的允许值。有时为简化施工,进行间隔式绑扎。但应进行计算,被绑扎的一段所能牵引电缆的最大长度,其牵引力不得超过电缆护套的允许牵引强度。同时,绑扎的工
22、艺要好。不允许牵引时滑脱损伤电缆外护层。因此,应由熟练的技术工人来绑 扎。 4.3.3.1被绑扎于电缆上的钢丝绳宜采用旧绳,以防止由于钢丝绳的松劲而导致电缆的扭转。 4.3.3.2钢丝绳应绑扎在电缆受弯曲的内侧以减少电缆的扭转,同时也相应地减少侧压力的作用。 4.3.3.3采用56mm尼龙绳双股绑扎,每根长度56m。绑扎方法如下: a.为了防止钢丝绳滑脱,尼龙绳应在电缆和钢丝绳上分别间隔式以倒爬扣绑扎,即在钢丝绳上绑两匝(每一匝为双股)、然后在钢丝绳和电缆上共同绑两匝。绑扎宽度为10匝左右,称为一扣。如图8所示。 b.一般每相距45m绑一扣,每次绑45扣,长度共1625m,然后进 行敷设。此4
23、5扣的一段称为第一绑扎段。 c.当第一绑扎段的尾扣通过其第一扣绑扎的位置约45m时,停止敷设,开始绑第二个绑扎段。以此类推,边绑扎,边敷设。 d.当电缆敷设至第一台牵引机不能再进行牵引时,应停止敷设,解除第一绑扎段的绳扣。后边续绑扎一个绑扎段,与此同时,开始绑扎第二台牵引机牵引钢丝绳的第一个绑扎段,继续敷设。以此类推。 4.3.3.4当电缆路线全是直线(水平或斜坡)段时,可每相距45m绑一扣。每次绑 扎45扣,然后牵引1030m;再绑扎45扣,再牵引1030m。以此类推,边绑扎,边敷设。 4.3.3.5敷设前,应做绑扎练习,并作拉力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敷设。 4.3.4用履带式牵引机和电动滚轮
24、牵引: 用履带式牵引机牵引,牵引力作用在金属护套上,因此,牵引电缆的长度较短。当与电动滚轮配合使用时,可以敷设大长度的电缆。 4.3.5电缆敷设工艺的要求。 4.3.5.1当采用机械牵引和人力拖动牵引相配合的敷设方法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以3m左右为宜。机械牵引和人力牵引应通过指挥及信号系统同步进行。 4.3.5.2敷设时,应有专人监护电缆首端,防止电缆首端撞在托辊上。 4.3.5.3敷设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电缆与托辊的接触情况,随时加以调整。 4.3.5.4敷设过程中,应设专人监护电缆及托辊,以防电缆脱辊或托辊倒伏。 4.3.5.5设专人控制事故按钮,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敷设。 4.3.5.
25、6敷设电缆时,按设计预留适当裕度,中间接头处应适当预留施工裕度,终端处的施工裕度以0.5m左右为宜。 4.3.5.7电缆施放完后,应从一端开始,或从中间向两端逐段使电缆入槽(或放于支架上)。严禁分段同时就位。 4.3.5.8在竖井内或有一定坡度的线路上,以及在支架上敷设完的电缆,应及时调直,并按设计固定。 4.3.5.9敷设于沟槽内的电缆,按设计填满河砂,盖好盖板。砂内应无垃圾、石块或其他硬质杂物。 4.3.6直埋电缆施放完毕,应进行下列工作: 4.3.6.1在电缆上部覆盖100150mm厚的软土,然后进行护层绝缘试验(当有外导电层时,不需要覆盖土即可进行试验)。 4.3.6.2铺设混凝土保护
26、盖板,其宽度应超出电缆直径两侧各50mm以上。在不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段,可铺砖代替。 4.3.6.3用土将沟填平,并要求逐层夯实,以免沉陷。不允许用炉渣或垃圾回填。当沟中有积水时,应先将水排干后再回填土。 4.3.6.4直埋电缆应设置方位标志。直线段,宜每50100m设置一个,其他转弯及进出建筑物处应适当设置。 4.4高落差电缆的敷设 高落差电缆的显著特点是位于电缆线路下端的静油压较高,上部的铅护套要承受下部电缆的重量,若加固带为单向缠绕,则垂直敷设时,电缆会产生扭转。 因此,敷设高落差电缆比普通电缆困难,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如下端漏油)进行处理也相当困难。为此,在敷设时要特别注意并应采取适当安全
27、措施。 4.4.1在竖井中敷设高落差电缆时,应设置适当数量的爬梯及休息平台,以便于施工、维护和检修。 4.4.2高落差电缆出厂前,电缆的外端头应采用特制铜封帽,进行加固。到现场后若发现未进行加固,敷设前可按图9及以下工艺进行加固处理: a.铜封帽长200250mm,预镀锡100mm左右。经清扫后,用合格的电缆油冲洗; b.剥除(不要剪掉)电缆端部450mm以内的外护层,清扫铅护套; c.关闭盘上压力箱供油阀门,除去原有封帽,套装特制封帽,搪铅; d.微开压力箱供油阀门冲洗端部,排除封帽内油污及空气,安装封帽闷头; e.绕包环氧玻璃丝带。一端绕包至外护层,另一端绕包至封帽端部。绕包的厚度不少于4
28、层; f.恢复加强铜带及外护层,外包5mm厚的橡皮作为缓冲保护。 4.4.3敷设时,采用将钢丝绳绑扎于电缆上的牵引方法,一般由高的一端向下遛放敷设。绑扎的方法,每相距1.52m用5mm尼龙绳绑扎一扣(双股),每一绑扎段为68扣。相邻两绑扎段的间距不宜过大。绑扎时,钢丝绳应拉紧,尼龙绳应紧固。 4.4.4当电缆井为垂直、周围无障碍时,敷设速度一般为34m/min;当电缆竖井有斜坡段时,则敷设速度应减缓到0.52m/min为宜。 4.4.5敷设电缆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限制电缆的扭转。其方法有下列几种: a.采用旧钢丝绳,使用前应使其自然松扭。绑扎钢丝绳时,应使电缆的受力方向顺着电缆纵向加强带的绕包
29、方向; b.沿竖井在敷设电缆的两侧各设置一根与电缆平行的钢丝绳(或木杆),在电缆上绑扎能在钢丝绳上滑动的横向木棍,限制电缆扭转; c.在线路弯道处设置锥形反扭木制托辊。 为记录电缆在敷设过程中的扭转情况,开始敷设时,最好在电缆首端上部沿中心线做好标记。边敷设边做记录。扭转角度尚无具体规定,但愈小愈好。 4.4.6电缆施放完后,宜由下端头开始逐段就位固定。固定竖井段电缆时,由下向上,解一段尼龙绳扣,固定一段电缆。而上部电缆的长短则由位于竖井口处的牵引机调整。 4.4.7截除多余的电缆时,由于低端接压力箱困难,使高端截断电缆复杂。截断步骤应按以下方法进行: a.剥除截断处约400mm长的外护层及加
30、强带,清扫铅护套。 b.关闭电缆盘上压力箱的供油阀门,截断电缆。 c.用合格的电缆油冲洗电缆端部及封帽,套装电缆封帽(已敷设好的电缆尾端应装双孔封帽),搪铅,封帽的双孔应上下排列。 d.上孔接备用压力箱油管,微开压力箱供油阀门,慢慢排除封帽内油污,然后改接下孔。 e.上孔接真空泵管路,抽真空。当真空度达1.33Pa时,维持半小时后,开启压力箱供油阀门注油。当溢油缸内出油时,停止抽真空,关闭压力箱供油阀门, 拆除真空管路,安装闷头,开启压力箱供油阀门,使电缆保持油压。 4.5水底电缆敷设 水底充油电缆的敷设除与其他类型绝缘的水底电缆敷设有共同点外,还有其特殊性,应根据各工程的特点决定敷设时的油压
31、,选择敷设的起迄点和敷设、装 载、牵引的方式等。 4.5.1敷设时要适当调整油压,使最大深处的电缆油压大于水压0.02MPa,以防在施工中出现护层损伤时水进入电缆。 4.5.2电缆敷设的牵引端一般应使铠装、导体及金属护套连在一起受力。 4.5.3水底电缆敷设时,一般从登陆长度较长、滩地较长、敷设船不易停泊和登陆作业困难的一侧开始。电缆登陆时应用轮胎将浅水段的电缆浮起向岸滩移动。在滩地上应用托辊托起,防止外护层擦损。登陆完毕后,将电缆作临时锚定,同时应在陆上接上压力箱。一般最好采用两端供油保压。压力箱应有足够的供油量, 并在整个敷设过程中备有随时可启动的油处理设备。 4.5.4跨度不大的水底电缆
32、用盘交货,电缆盘放在船上敷设。电缆盘轴与放线架间和放线架与船甲板间要牢靠的固定。盘轴在电缆盘的两侧要有限位装置,防止在敷设时电缆盘在轴上左右窜动。盘的两边轮缘上应装制动装置,以控制入水角及敷设张力。敷设时,由于制动频繁,电缆匝与盘间会发生相对移动,可能造成盘上供油管损伤,因此当电缆登陆结束,接上压力箱后,盘上的压力箱要解开并将 电缆末端封堵。 4.5.5跨度大、质量大和外径粗的水底电缆用散装交货,不存在敷设时的内出头移 动的问题,一般应采用两端供油。 4.5.6散装电缆的圈绕方式有二种,敷设方式如下: 4.5.6.1每层均由外向内逐匝圈入。施放时由内向外逐圈提起。敷设时各匝间无摩擦,适宜使用速
33、度较高的敷设船,进行自航或拖轮拖航敷设。由内圈转向外圈的电缆的二侧要用木板条垫成斜坡,以防电缆受压变形。 4.5.6.2各层自然圈绕,即第一层由外向内,第二层由内向外,第三层又由外向内。当敷设由外向内放出的匝时,电缆匝间要相互摩擦,因此不适宜于高速度敷设,只适用于绞锚法或牵引法敷设。 4.5.7装载电缆时如外护层上涂的白垩较少,应在匝间及层间涂白垩或滑石粉,以防匝间及层间粘连。 4.5.8水底电缆敷设时,要适当掌握入水角、剩余张力和敷设速度,要防止电缆打扭和敷设过紧,使电缆在水底悬空。充油电缆扭结后再拉直会导致电缆严重损坏。 4.5.9大长度水底电缆采用散装交货时,圈绕电缆的扭转角及退扭高度应
34、符合制造厂的规定。 4.5.10水底电缆的护层一般为两端接地,铠装的锚定又是护层循环电流的通路接点,铠装丝与锚定装置要有良好的电气接触。回流线及接地线的截面要按最大的循环电流来选择。 4.6换接压力箱 在敷设过程中要采取防止气体进入的措施,自始至终要用压力箱维持电缆内部的油压。需要更换压力箱时,应先接上新的,然后再拆除原有的压力箱。 4.6.1敷设电缆前,将电缆首端的封帽换成双孔封帽。 4.6.2电缆不需要截断,一次敷设完时的换接方法:当电缆将要施放完时,先在首端接上备用压力箱,去掉盘上压力箱,继续进行敷设。 4.6.3当电缆需要截断时,应在首端先接上压力箱,然后才允许截断操作。步骤如下: a
35、.选择适当地点,将截断处的电缆抬至比两侧的电缆高出0.5m以上。 b.在最高点量出0.40.5m的一段电缆,用铁丝把该处两端的外护层扎紧, 剥除该段外护层及加强铜带,清洁金属护套。 c.关闭电缆两端压力箱供油阀门,截断电缆,分别微开电缆两端压力箱供油阀门,冲洗端部后即关闭。 d.用合格的电缆油冲洗封帽后,套装封帽,搪铅。铅封应严密,无气孔、夹渣及假焊现象。 e.铅封冷却后,微开压力箱供油阀门,排除封帽内油污及空气,安装闷头。 4.6.4当电缆端部带压力箱及油管路进行敷设时,应派专人严加监护,防止油管受到任何损伤。 5充油电缆终端的制作 5.1制作前的检查和准备 5.1.1场地准备 a.施工场地
36、应清扫干净,有足够的照明和可靠的施工电源,备有消防器材; b.操作区相对湿度不宜超过70%。在湿度较高的洞(室)内制作终端时,可用电炉加温干燥或安装合适的空气去湿装置,或适当延长7.2.3条规定的真空时间,严禁在大雾或雨中施工; c.如果操作区有风和尘土,应搭建一个合适的帐蓬作为工作间; d.终端支架必须坚固稳定足以承受电缆及终端的自重和由于风、连接导线等引起的外机械力的作用; e.围绕终端支架应搭设一个能够保障终端制作安全和方便操作的临时脚手架。脚手架必须稳固,上方应装置适当的起重工具(吊车或滑轮组等)供起吊电缆和安装瓷套用。 5.1.2零部件、器材检查和准备 a.按照图样对零部件进行核对,
37、校核及熟悉终端各零部件之间及其与电缆的装配或进行试装配; b.检查瓷套和环氧套,确认无任何破裂或其他有碍使用的疵点,必要时瓷套可作液压试验; c.检查所有零部件,确认它们完好无损,密封件无缺陷,尾管铅封部位的镀锡应完全; d.瓷套内壁应清洁干燥。如果开箱后发现瓷套内壁脏污,可先用清水刷洗,再用优质汽油或四氯化碳擦净,后用红外线灯泡干燥内壁。干燥洁净的瓷套可用塑料薄膜将两端端部封闭。 5.1.3油样检查 施工前按10.1条对各部分的油样进行试验,应符合要求。 5.2电缆终端施工方式 5.2.1电缆线路有落差时,应先进行下终端施工,后制作上终端。 5.2.2电缆线路落差(指下终端剖铅口与电缆最高位
38、置的高度差,下同)小于11m 时,下终端可采用常规方法施工。 5.2.3电缆线路落差超过11m但小于30m时,下终端可用真空法施工。其工艺如下: a.制作下终端时,在电缆上端的封帽外再套装一个外加封帽。套装前,电缆封帽及外加封帽应清扫干净,套装后,外加封帽上接上压力箱,并采用真空注油的方法对其注满油,保持一定的正压力,如图10所示。 b.打开电缆下端阀门放油,待油停止流出后(当内部油柱压强与大气压强相等时),按常规方法制作下终端。 c.当下终端制作完毕真空浸渍充油后,拆除上端外封帽。 5.2.4电缆线路落差超过30m时,由于落差所造成的静油压力很大,下终端应按 5.4条规定的冷冻法工艺将电缆油
39、道冻结,油路分成两部分,使下终端位于电缆油 路分隔后的最高位置,待电缆终端制作完毕,再解除冷冻,恢复正常状态。 5.3电缆就位 5.3.1检查电缆的长度,保证电缆在制作终端时有足够长度和适当的余量。通常, 电缆在终端支架内吊起按设计高程定位后,电缆顶端距终端支架平面应不小于瓷 套高度加500mm,如图11所示。电缆就位时,其弯曲半径应符合4.2.1条的要求。 5.3.2在电缆的另一端应接上有足够容量的压力箱,以维持电缆在任何时候都保持正油压。压力箱可根据操作工艺需要,随时开启或关闭,冲洗制作中的终端。 5.3.3将电缆吊起后,根据终端支架结构决定剥除电缆外护层的终止点。终止点的位置一般取在尾管
40、以下200300mm处,剥去终止点以上的电缆铅套外的护层。 为了便于剥除外护层,可以用喷灯温和地、均匀地移动,加热电缆外护层。用镀 锡铜丝将外护层终止处的加强带捆绑固定。终止处以上的加强带留出适当长度(估 计能恢复绕包到铅封处)用溶剂洗净卷绕后保留。 5.4高落差电缆下终端制作的冷冻方法 5.4.1用液氮作为冷冻剂。典型的冷冻盒结构如图12(b)所示。冷冻盒标注有参考尺寸,其容积约为20L,用铜或铁皮制成。为便于装卸,冷冻盒一般做成两半, 使用时将两半包在电缆上,用螺栓紧固再用毛毡等密封。冷冻盒外需有保温层, 通常用珍珠岩组成,其厚度一般不小于100mm5.4.2冷冻工艺a.选好冷冻点,将冷冻
41、盒装在电缆上,用湿毛毡密封,再用水调和的石棉泥塞缝。套上保温箱后,将液氮瓶(杜瓦瓶)以10kPa压力从冷冻盒注入口注入小量液氮,经510min预冷,此时由于冷冻盒温度较高,有大量的氮气喷出。 b.徐徐注入液氮,此时冷冻盒出气口大量排气,用氮量最大,如冷冻盒缝隙处有液氮或氮气泄出,可用毛刷沾水在漏处涂刷,直至密封良好。 c.在保温箱内填入珍珠岩,装上箱盖进行保温,继续缓慢注入液氮使冷冻盒充满,直至电缆油冷冻。全部冻结的时间约12h,液氮用量约60L。 d.检查电缆油道是否冻结阻塞时,可打开电缆封端头的闷头螺帽。打开闷头后,如果电缆溢出少量油,再经一段时间的微量滴油而终止,则认为电缆油道已冻结阻塞
42、。溢油量和滴油的时间与冷冻前电缆内的油压有关。 e.电缆油冻结后,每隔1530min补充液氮一次直至下终端制作完毕。制作一个终端共需用液氮约150L,冻结总时间约为15h。 f.冷冻点不宜太靠近电缆终端,以免造成搪铅困难和增加液氮消耗量,一般距终端1015m为宜。 g.当电缆终端充油工序完成后,停止注入液氮,卸掉冷冻盒,使电缆油自然解冻。 5.4.3冷冻的安全措施: a.操作工应戴面罩、帆布手套、脚套,以防液氮溅出冻伤皮肤,严禁用手摸冷冻设备。 b.液氮瓶和冷冻盒的出气口不应堵死。非操作人员应远离冷冻部位。 c.冷冻盒的出气管和注入口宜包上绝热材料。 d.冷冻场地通风应良好,以免工作人员窒息。
43、 e.搬运液氮瓶时应轻拿轻放,存放和运输时应打开排气阀,使压力表指示为零。禁止倾斜和放倒。 5.5装配绝缘支柱和底座 5.5.1用螺栓将绝缘支柱固定在终端支架和底座之间,在直径对称位置上均匀拧紧螺栓,力矩控制在2535Nm。 5.5.2底座应用水平仪校正水平。 5.6安装出线杆 5.6.1在电缆上,从底座平面向上量取相当于瓷套的实际长度,截断多余电缆,套入尾管。 5.6.2按图样规定的尺寸,剥去电缆端部的铅护套和纸绝缘使铜导体裸露。注意, 最后几层绝缘纸应用手撕去,以免割伤导体。用刷子或清洁布擦净附在导体上的铜屑和其它杂物。用12mm铜丝扎紧导体,防止松散。打开另一端压力箱进行冲洗。 5.6.
44、3从油道内拉出长约50mm一段螺旋管并切断舍去。将衬管小心插入油道内, 套上出线杆。出线杆上压接处的加强螺丝应尽量拧紧,并将长出部分截掉挫平。 然后用压接钳和相应规格的压模压紧。压接钳的吨位必须足够大,一般大于 50t。压模的规格必须与电缆导体一致。压接至少需进行两次,第二次压接时应将 压模转动45。 5.6.4压接后应用锉刀和砂纸将出线杆上压模留下的凸痕圆整光滑,不得残留肉眼可见的毛刺。 5.6.5完成安装后的出线杆应用刷子或清洁布擦净附着的铜屑和异物。开启电缆另一端的压力箱进行冲洗,油从出线杆油孔内流出应畅通无阻。 5.7剥铅护套 按图样规定的尺寸标记铅护套的终止点,用割刀在终止点上做一个
45、圆周切口,在被剥铅护套的全长上划两道相距10mm的轴向切口,如图13所示。用尖嘴钳剥下铅护套。上述轴向切口深度必须严格控制,切不可由于太深而损坏电缆的纸绝缘,也不要太浅而使剥铅因难。也可以用其它方法剥铅护套,例如劈刀剖铅 等,但不应损伤电缆绝缘。 5.8增绕式终端内绝缘绕包 5.8.1绕包绝缘的尺寸和工艺必须符合制造厂图样的要求。 5.8.2剥除距铅护套口20mm以上的半导体屏蔽碳黑纸。20mm以内的碳黑纸应保留,以供终端屏蔽与电缆屏蔽连接用。 5.8.3绕包纸卷前先将出线杆上的堵头关闭,并稍开启电缆另一端的压力箱,使在纸卷绕包过程中,电缆油能从纸层间不断地缓慢流出。 5.8.4被绕包的纸卷应预热至6070。纸卷应在纸卷桶内均匀加热,严防加热 过程中纸卷受污染。图14所示为一种常用的纸卷加热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