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教育实习三方需求下的“制度化”探究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师院校教育实习三方需求下的“制度化”探究毕业论文.docx(3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师院校教育实习三方需求下的“制度化”探究文献综述一、概述教育实习作为高等师范院校课程体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师范生初步了解和适应真实的教育教学环境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会具体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使他们的专业认知和技能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成为合格教师所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与素质的要求,也是高校贯彻实施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检验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民教师的必要措施和必由之路。可见,教育实习作为高师院校学生富有意义的教育和实践教学,是专业训练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然而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和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作为高等师范实践教育的重
2、要环节,教育实习面临着重大而又深刻的变革。教育实习逐渐成为教育界研究的关注点,国内外许多教师教育专家都对教育实习进行了研究,因此,本文将在了解国内外对于教育实习研究的概况及关注点进行简要的综述。二、相关概念界定(一)教育实习的概念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教育实习的定义为:中等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院校高年级的学生到初等或中等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专业训练的一种实践形式。它是师范教育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实现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174辞海对教育实习的解释是:各级师范学校的教育环节之一。指学生在教师的
3、指导下,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在中等学校、初等学校和幼儿园参加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般在毕业阶段进行,能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是各级师范院校教学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3853综上所述,教育实习是具有组织性、目的性以及指导性和学习性的实践性活动。本文所提到的教育实习是指包括各级师范院校安排师范生进入中小学学校进行教育知识的专业训练,所参加的见习、下校、支教等活动。(二)制度化概念艾森斯塔德将制度化视为一种将不同规范、思想和结构框架进行结晶化的过程 ;这些规范、思想与结构框架产生于处在社会中不同结构位置的人们之间的交互,而那些
4、结构与位置又形塑着交互的关键维度。 Eisenstadt,Shmuel Noah, Essays on comparative institutions,J. Wiley,1965,p.22.伯格与拉克曼认为制度化是自然主义的,他们强调社会互动过程中“活动被习惯化和相互理解”的方式是无意识的,制度化是一种自然而不受指导的过程。 Strang, David, and Wesley D. Sine, “Interorganizational institutions”, Companion to organizations, 2002, pp.497-519.W. 理查德斯科特对制度的综合性定义,
5、即制度囊括了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三大要素及其相关的活动和资源,为社会生活提供稳定性和意义。这一定义涵盖了制度本身的多面性,强调制度是由符号性要素、社会活动和物质资源构成的持久性社会结构。制度之所以具有稳定性特征,得益于规制、规范和文化认知要素促进了这些制度传播、维持与再生产的过程。美W. 理查德斯科特 :制度与组织 :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第 56-57、59 页本文所提到的制度化主要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显性制度化”,即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对高校内部管理的学校章程和内部管理的组织结构、责任划分、任务分工进行明确规定,为教育实习活动的开展提供依据;二是“隐性制度化”,即教育实习的师范生、实习基
6、地指导老师以及高校指导老师这三方对各自在实习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认知,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无论是“显性制度化”还是“隐性制度化”,其目的都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满足教育实习三方的需求,顺利实现管理目标学生的全面发展。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当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高等师范教育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作为高等师范院校重要时间环节的教育实习面临重大而又深刻的改革。国内许多教师教育专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力图使教育实习的效果达到最佳,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对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的研究,不仅有纯理论层面的探讨,也有对于实践经验的科学借鉴和总结。(一)国内研究现状1.研究内
7、容:根据文献搜索和资料查阅,目前国内关于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对教育实习政策的研究,教育实习模式的研究,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的研究,教育实习评价体系的研究以及教育实习发展趋势的研究。有关教育实习政策的研究散见于相关书籍和论文,但这方面的研究还很薄弱。尽管教育实习的改革与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这些成果成功转化为高师教育实习政策的还非常少。浙江师范大学李伟对清末至今的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政策的演变历程及特点做了较详细的研究。集美大学师范学院李玉光从教育实习主体的角度出发,以主体性发展作为教育实习模式的研究基础,为此提出了三种教育实习模式:(1)以师范生实习为主体的模式(2)以
8、高师院校为主体的模式(3)以学校为主体的模式。近年来,许多人还提出了一些新的实习模式或改革方案,目前有“分散式教育实习”、“顶岗教育实习”、“委托管理教育实习”、“协作型教育实习”、“全程式教育实习”、“模拟教育实习”、“混合编队教育实习”、“师生专业双向化发展模式”、“河南师范大学QFD模式”等等。对于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较多,比较集中在对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时间、实习形式、指导教师、实习管理存在问题,实习基地与实习生对自身角色的认识不够充分,针对这些问题,叶连祺、周春燕、赵国金、高艳梅、钱建秀、葛慧等优秀学者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方案。在教育实习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方面
9、,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赵传江的观点。赵传江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教育实习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一是教育实习指标体系的意义和结构;二是设计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三是设计指标体系的步骤、技术和方法;四是指标体系权重的设定,五是指标体系的量化技术;五是教育实习评价的综合改革研究。有关教育实习评价的研究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实习评价的具体方法研究,主要有实习成绩评价模型和档案袋评价法,当前多以综合观察法为主,教育实习成绩的评价出现了量化研究的趋势,二是教育实习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三是教育实习评价的综合改革研究。2.研究方法:在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的研究中,既有理性层面的研究,也有基于实践的行动研究。有问题探究
10、方式的研究,也有教育实习历史发展的纵向比较研究,还有国内外教育实习发展的横向比较研究。研究呈现多样化、多层面的特点。(二)国外研究现状世界各国对教育实习普遍比较重视,国外对实习的研究相对较成熟,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内容。1.对教育实习具体实施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对学生见习时间的研究,对教育实习价值的关注。国外有关教育实习时间的研究大多是以美国,英国和日本的实习时间为例进行研究的。美国教育实习时间为15周,占整个教学计划的20%-30%。英国教育学院和教育系的学生利用较多的时间在各级各类学校进行有指导的教学实习,师范专科类三年制的学生教育实习的时间是15周,共分为三段,教育实习时间占教学总课
11、时的25%。日本要求本科以至四年级的学生需要连续进行教育实习,教育类学生从低年级就需要参加一些实际训练,其主要先在附属学校参观和见习,逐步参与试教、小组辅导等工作。教育实习时间大约为7-14周,共占教学总课时的15%-30%。蒂舍尔在著作国际视野下的教师教育研究中指出,“教育实习对教师职前培养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它具有实际的意义,而且很受欢迎。实习者说他们从中学到了很多,并认为这是他们所学课程中最实用的部分,既培养了教学技巧,又可以减少对末来教学的忧虑。 Tisher,R. P. & Wideen,M. F. Research in Teac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
12、l PerspectivesM.London:Falmer Press,1990,26-29”2.对实习合作方教师以及大学指导教师的关注。作为实习过程中对实习生起主导作用的人,双方的合作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特瓦在一研究中发现,通过培训,合作教师认识到了他们对实习生进行临床指导的价值,同时,通过指导技能的改进,合作教师能更加自如的指导实习学生,从心理上也更愿意接纳实习生。 Zimpher,N. L.,& deVoss,G. G.,& Nott,D. L. A Closer Look at University Student Teacher SupervisionJ.Journal of Te
13、acher Education,1980,(4):11-15一些研究表明,大学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教师的作用比合作教师大,但是也有研究指出合作教师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如耶茨的教育实习最近的一项调查报告 Yates,J. W. Student teaching: Results of a Recent SurveyJ.Education Research,1982,(3):212-215。美国学者Forrest W Parkay 和Beverly Hardcastle Stanford在Bcoming A Teacher(third edition)中,提出实习生与实习指导老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会
14、最大的发挥教育实习的功效。20世纪70年代以来,雷姆斯小组在明天的教师第一次提出需要建立专业发展学校,希望通过专业发展学校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它包括教师职前培养,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提高学生成绩,促进学校科研及改革与发展于一体。3.对实习学生的实习指导研究。Pamela Sissi Carroll在13 Way of Look at Stuent Teaching中提到:教育实习生渴望探究的内容,如教育实习过程中班主任工作与学科教学法等内容的探究,寻求实习生之间的经验交流以及实习基地教师与高校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种种见解,以期为实习生和新教师提供帮助和启发。许多美国学者为了规范教育实习活
15、动都为将要参加实习的学生精心制定了教育实习手册。如理查德的早期实习指导手册就从实习前的准备、实习学校对实习生的管理要求、合作教师的职责、大学实习指导教师的职责、对实习生的评估以及实习生在学习中应注意的事项等多个方面为实习生作了具体的指导,并为实习生在实习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产生的困惑提供了尽可能全面的解答。 Richard,F. A Guide for Early Field ExperiencesM. Millersville: Millersville University,2000,1-25.4.对实习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实习满意度的调查研究。温斯坦对人际关系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他认为与教学的
16、学术性相比,人际关系是导致个人成功的更重要的因素。同时他也支持利用实习场所,通过学生与持不同信念的实习指导教师的接触,促使实习学生反思自己的信念,从而取得进步。 Weinstein,C. S. Prospective Elementary TeachersBeliefs about Teaching: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Education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1990,(3):279-290在赫什等人的文章学校环境与实习生满意度及职业忠诚度的关联分析中,研究者将学校环境分为师生关系、同事关系、校长领导、专业兴趣、性别平等
17、问题、教职工的行政自由权、教学资源、工作压力以及教师影响共九个维度,之后分别研究了这九种因素对实习学生的实习满意度和职业忠诚度的影响。四、总结然而,纵观国内外研究,通过关键词搜索,能够找到的多是关于高校制度化管理这种比较内容丰富的研究,并且研究的内容大同小异,鲜有具体探究教育实习过程中的“制度化”管理。在高校系统内,不论是对于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教育都是一项极具技巧性和创造性的工作。而教育实习作为高师院校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和运作过程必将对其实效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教育实习的三方主体需求为基点,调查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制度化的缺失,并针对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意见和建议。参考文献:1周
18、慧霞.论构建基地式支教式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管理机制.当代教育科学.2008(15):33-342孙锦明,胡平凡.合作管理模式:当前高师教育实习工作的应然选择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3杨义峰.发达国家教育实习改革特点综述J;安康师专学报;2001年03期4刘晓红,段作章.中外几种教育实习模式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4期5李芳.关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职责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6唐恒钧.顶岗实习中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7李伟.我国高师教育实习政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8何晓艳.日本教育实习制度研究D;浙
19、江师范大学;2006年9陈小菊.“顶岗置换”实习模式下师范生实习的调查与思考J;教师;2014(29)10罗耀.中美师范教育实习之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阅读上述文献需花费大量时间,如果你做到了那时非常不错的;脚注上的文献是不是直接转述的,如果不是,则应有“转引自”的字样摘要:教育实习是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前的一门必修课,既为学生提供了接触教育实际、验证和反思教育教学理论的机会,也为学生提供了提升自己独立从事教育教学活动能力和加强师德修养的机会。然而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和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作为高等师范实践教育的重要环节,教育实习面临着重大而又深刻的
20、变革,教育实习工作的进行出现诸多问题。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共同的目标是师范院校和中小学进行合作的基础,且对合作过程起到导向和制约作用。而目前我国只是考虑到某单方面或其中两方的需求,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的制度满足三方需求,使得三方都没有在合作中共同发展,为高质量的教师教育提供保障,进而推动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因此,本研究将从在教育实习的现状基础上,发现问题,总结原因,分析了解教育实习合作三方的需求,探究在教育实习这一过程中“制度化“的作用。关键词:师范生 教育实习 三方合作 制度化Abstat:Teaching practice is a required course for normal
21、students walk on jobs before, both for the student 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contact with educational practice, verification and reflection of the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theory, for students to enhance their own independent engaged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bility and enhance the opportunities o
22、f ethics.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step by step and the elementary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of education had a greater imp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normal education practice, teaching practice is facing a major and profound changes, the education
23、 practice of many problems. In the course of education practice, the common goal is the basis of cooperation between normal universities and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d plays a guiding and constraining role in the process of cooperation. And at present in our country is to consider a unilater
24、al or the needs of both sides, the lack of a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system to meet the demand, the third party without the cooperation and common development, to provide protection for the high quality of teacher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education development of combine. Therefore, this study wil
25、l from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n the basis of the status quo, found the problem, summarizes the reasons. Analysis understanding education internship tripartite cooperation needs to explore in the education practice in the process of institutionalized role. Key words: normal students educational pr
26、actice three party cooperation institutionalized 目录一、研究的背景和目的1二、研究意义4(一)理论意义4(二)现实意义4三、研究方法5(一)文献索引法5(二)问卷法5(三)访谈法6(四)作品分析法6四、调查研究结果6(一)师范实习生教育实习自身角色认知状况7(二)高师院校指导老师与教育实习13(三)实习基地指导教师与教育实习15(四)教育实习过程中的具体细节分析18五、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22(一)“隐性制度化”缺失221.师范生缺乏主体性意识,对自身角色认知不清222.高校指导老师对自身角色认识不足233.实习基地对师范生实习的认知偏差234.
27、三方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24(二)“显性制度化”存在问题24六、对策与建议25(一)对“显性制度化”加以规范化,以求满足三方需求251.对教育实习参与的三方在实习中应达到的要求进行明确规定26(2)高师院校指导老师和实习基地指导老师26(二)充分发挥“隐性制度化”的作用271.注意调动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272.提升高师院校指导老师的角色认知283.提升实习基地指导老师的角色认知28结语29参考文献3010一、研究的背景和目的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教育实习愈加受到国家重视。当前国家认定教育实习为师范教育培养合格中小学教师的综合实践环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2011年工作要点(教高司函 2
28、01134号)文件 中强调“加强教学工作,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风险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教职成厅 201010号)中强调“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实习学生年龄低、实践工作经验少、异地实习等问题,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风险管理工作。”教育质量一直是教育领域热心关注的问题,教育实习更是师范院校与实习基地学校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有效途径,教育实习的改进,有利于保证教育质量的提升。建立一套有效的三方有利的教育实习制度,无论是解决目前的困难还是着眼于未来考虑,都是根本性措施,同时也是各类师范院校教育实习实发展
29、的方向。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还是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强调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即教师要对学生授之以渔,这也体现了教师的专业性。实习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师范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教育实习对实习生对国家教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把实习这一重要环节把握好是对国家教育非常有利的。教育实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培养教师,而教师又担任着培养国家未来人才的任务,所以实习对于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师范生的培养任重道远,实习的重要性关系到国家教育的未来,它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积极进行师范生教育实习的改革与探索,不断对教育实习
30、工作进行完善和创新,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将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二、研究意义(一)理论意义教育实习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且直接影响教师未来教学质量及其后续发展。在教师教育研究领域中,有关教育实习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一直受到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基于此,笔者试图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的教育实习作一些深入的研究。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突破以往仅仅以实习三方中的某一方或两者作为研究对象,从教育实习的三方之间的合作及需求点出发点,对教育实习在实施过程中的“制度化”管理进行研究,能够为今后大学师范领域的改革更新研究提供一定的数据资料,同时也为教育实习提供新的研究方向。(二)现实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
31、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逐步转型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师院校的教育实习出现了严重问题,导致高师院校师范生的教育实习仅仅流于形式,落实不到位。更为让人担忧的是,如此以来,我国后备师资力量严重缺乏保障。概而言之,我国高师院校现行教育实习机制弊端重重,亟待改革。因此,重视并改进高师院校的教育实习,对其机制进行与时俱进的认真研讨,从而建立起有效的教育实习新机制,以进一步适应客观形势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不仅具有严肃的必要性,某种程度上,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同样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从教育实习合作的三方需求出发,探究在高师院校教育实习过程中“制度化”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可供借鉴
32、的意见和建议,为高师院校进一步提升教育实习的质量和教育实习管理的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帮助。三、研究方法(一)文献索引法 通过阅读和分析大量关于教育实习和制度化等文献,了解我国目前对此类问题研究的现状,以此为基础,同时结合高师院校大学生教育实习实况等方面的文献,作为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形成了具体的研究思路、假设检验、统计分析和具体结论。(二)问卷法本次研究共发放了250份问卷,回收217份,问卷回收率86.8%,空白问卷33份,有效问卷212份,问卷有效率84.4%。其中有效问卷中,小学教育专业有39份,学前教育专业40份,教育学专业79份,思想政治专业21份,汉语言专业5份,数学教育专业23
33、份,物理专业5份,总体情况可以直观的用表格表示问卷总体有效情况:专业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小学教育3918.218.418.4学前教育4018.718.937.3教育学7936.937.374.5思想政治219.89.984.4汉语言52.32.486.8数学教育2310.710.897.6物理52.32.4100.0合计21299.1100.0缺失系统2.9合计214100.0(三)访谈法在教育实习过程中的其他两个主体因素:高等院校教育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基地指导教师(各选择5名)均采用访谈法,访谈内容主要是针对自身角色认知以及外界因素影响教育实习的质量,同时提出合理性的期望,以促
34、进教育实习向希望的方向发展。(四)作品分析法主要是对于实习结果的评价这方面,高校指导教师以及实习基地教师的反馈情况(实习、见习手册)做一个详细的调查,主要筛选5名同学的见习手册为依据,进行对内容的陈述,从而促进对调查内容的深入了解。四、调查研究结果 在分析数据之前,我们对整个数据结果进行一个可靠性分析,如下:案例处理汇总N%案例有效19993.0已排除a157.0总计214100.0a. 在此程序中基于所有变量的列表方式删除。可靠性统计量Cronbachs Alpha项数 .77486由上表可以得出,总共有214份问卷,有效问卷199份,有效问卷率93%,无效问卷15份。可靠性分析中,检测86
35、项,可靠性为0.774(高于问卷制定可靠性分析的规定0.6的标准),虽然总体来说问卷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其可信度有数据证明。由于本文要研究的重点是教育实习过程中“三方需求”下的“制度化”探究,所以将根据研究重点对问卷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一)师范实习生教育实习自身角色认知状况1.实习前,师范生自身对教育实习所做的准备,准备工作是实习的前提,只有自身积极性和热情保持在一定的高度,将会使实习结果的可观性得到保障。在调查的212名学生中调查结果如下:主体间因子值标签N年级2.00大二503.00大三1394.00大四23表1-1.1主体间效应的检验因变量:准备工作满意度源III 型平方和df均方
36、FSig.校正模型18.647a29.32313.884.000截距1115.55211115.5521661.223.000年级18.64729.32313.884.000误差140.349209.672总计2073.000212校正的总计158.995211a. R 方 = .117(调整 R 方 = .109)表1-1.2由表1-1可以看出,调查的师范生教育实习中,以大三的139份为主。由表1-2报告显示年级与实习前期师范生前期实习的准备是有一定的相关性的(F(2,209)=13.884 ,P0.05),可以看出,不同阶段的年级对实习的认知是有相当大的区别,因此在此过程中,他们对实习的准
37、备工作也是不一样,这直接影响到个人对准备工作的满意度。2.实习前期学生对自身的一个规划,会影响到在实习过程中对新的环境的适应力,规划是人生“地图”,迷茫的时候打开来看看,就可以查找到需要通往的路线,但是规划是否与环境适应力存在一定的影响,通过调查得到。实习规划* 环境适应力交叉制表环境适应力很高合计非常同意比较同意比较不同意完全不同意实习规划很详细的规划计数442010期望的计数.96.32.6.110.0大致规划计数15107442168期望的计数15.8105.444.42.4168.0放弃规划计数172010期望的计数.96.32.6.110.0从未想过计数0158124期望的计数2.3
38、15.16.3.324.0合计计数20133563212期望的计数20.0133.056.03.0212.0表1-2.1 相关性对实习的规划适应环境实习的规划Pearson 相关性1.147*显著性(双侧).032平方与叉积的和105.13213.491协方差.498.064N212212适应环境力Pearson 相关性.147*1显著性(双侧).032平方与叉积的和13.49179.679协方差.064.378N212212*. 在 0.05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表1-2.2由表1-2.1,我们可以看出在所有有效问卷中,实习前大致规划的人数有效百分比是79、2%,所占被试者人数最多,在能
39、适应是实习环境并很快的投入实习学习这方面比较同意的人数有效百分比占62、7%,是所有被试者当中所占比例最高的,并且从期望值来看,做出大致规划的人数是168,是所占人数最多的;在期望计数上,比较同意能很快进入实习状态的是105,是期望值最高的。由表1-2.2,我们可以分析得到,在实习规划与适应环境力方面,是有一定相关性的P=0.0320.05,说明在实习前做出规划对实习生去适应实习环境有很大帮助。3.师范生实习过程中,必须对自身所在的实习基地使用的教材以及改革后的新课程标准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但具体实际情况却不是很乐观。统计量实习教材熟悉课程标准实习N有效211212缺失32众数3.003.00偏
40、度-.106.044偏度的标准误.167.167实习教材熟悉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非常熟悉157.07.17.1比较熟悉7836.437.044.1比较不熟悉9745.346.090.0完全不熟悉219.810.0100.0合计21198.6100.0缺失系统31.4合计214100.0 表1-3.1课程标准实习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非常熟悉62.82.82.8比较熟悉8439.339.642.5比较不熟悉10549.149.592.0完全不熟悉177.98.0100.0合计21299.1100.0缺失系统2.9合计214100.0 表1-3.2由表1-3.1的图表中可
41、以观察得到:在调查的211名学生中,45.3%的学生对实习过程中学生所用的教材不了解,共有97名学生;其次处在比较熟悉位置的有78人,约占36.4%;完全熟悉和完全不熟悉所占比例均低于10%,数据显示仅有15人表示完全熟悉,但有21人表示完全不熟悉。新课程改革,课程标准也随之变化,从表1-3.2图表中,49.5%的同学,接近一半的师范生表示对新课程标准处于不熟悉、不了解状态,36%的同学勉强表示处于比较熟悉状态,在调查过程中部分师范生反映对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更多的只是知道目前国家处在教育改革中,具体改革后的标准和形式,并没有过多的深入学习;仅有2.8%的学生明确在实习过程中各中小学的课程标准;
42、对课程新标准完全不熟悉的约有8%的学生,作为教育师范生如果不对新课程标准由一个清晰的认识,在将来从事这方面的职业将会有很大的困难。从高中封闭式教学到大学的“放任自流式”的学习方式,学习能力有一个明显的差别,在这段过程中,学生需要有一个明显的自我认知与心理转变,在本次调查中,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自身的技能的满意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具体情况如表1-4.1所示:表1-4.1表1-4.2表1-4.3在本次年级与所掌握的专业技能满意度上,我们可以看到表1-4.1中 Levene的方差同质性检验并不显著(Levene=2.507,p=0.084),表示这两个样本的离散情形并无明显的差别。在表1-4.2中,整体
43、检验结果发现,不同年级的实习生对自己所掌握的专业技能满意程度有明显的差别(F(2,209)=5.229,p=0.006.05)。在表1-4.3中,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到,大二和大三、大二和大四的实习生在对自身掌握的专业技能满意度上存在明显差异;而大三和大四之间的实习生在对自身掌握的专业技能满意度上不存在明显差异。(二)高师院校指导老师与教育实习1.不同年级和专业,高等院校指导教师对其前期的指导,对后期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自我效能感和后期的实习结果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在调查的不同院系和年级显示结果如下:主体间因子值标签N年级2.00大二493.00大三1394.00大四23专业1.00小学教育39
44、2.00学前教育403.00教育学784.00思想政治215.00汉语言56.00数学教育237.00物理5误差方差等同性的 Levene 检验a因变量:前期指导对实习帮助Fdf1df2Sig.1.94011199.036检验零假设,即在所有组中因变量的误差方差均相等。a. 设计 : 截距 + 年级 + 专业 + 年级 * 专业表2-1.1主体间效应的检验因变量:前期指导对实习帮助源III 型平方和df均方FSig.校正模型19.274a111.7523.440.000截距393.6031393.603772.827.000年级.1982.099.194.824专业10.31061.7183.374.003年级 * 专业3.16431.0552.071.105误差101.351199.509总计1296.000211校正的总计120.626210a. R 方 = .160(调整 R 方 = .113) 表2-1.2 由表2-1.1的报表可以看出,此独立样本双因子方差分析中,不同年级的不同专业的平均水平不同,Levene 的方差同质性检验显着(levene=1.940 , P=0.036),表示不同年级和专业,高校指导教师的前期培养对后期实习过程中的作用是有一定的影响的。由表2-1.2整体检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