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业产业基地项目立项申请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工业产业基地项目立项申请报告.docx(9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咨询/湖北工业产业基地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湖北工业产业基地项目立项申请报告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湖北工业产业基地项目根据安徽省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业发展和行业应用的不同阶段和特点,统筹布局政策、项目、基地和人才体系建设,支持人工智能优势学科、产业、基地加快发展,形成具有安徽特色的人工智能创新体系。资本角度而言,截至2017年6月,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主要集中于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和自动驾驶等应用技术领域,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累计融资额仅占人工智能产业总融资额的2.1%。相比之下,美国人工智能产业的这一比例高达31.5%。该机械装备项目计划总投资6376.2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2、4802.2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32%;流动资金1573.9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4.68%。达产年营业收入10763.00万元,总成本费用8160.45万元,税金及附加110.87万元,利润总额2602.55万元,利税总额3072.39万元,税后净利润1951.91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120.48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0.82%,投资利税率48.19%,投资回报率30.61%,全部投资回收期4.77年,提供就业职位184个。项目建设要符合国家“综合利用”的原则。项目承办单位要充分利用国家对项目产品生产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综合利用企业技术资源,充分发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优势、人力资
3、源优势,区位发展优势以及配套辅助设施等有利条件,尽量降低项目建设成本,达到节省投资、缩短工期的目的。.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生产力进步。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是培育安徽省经济增长新动能、构筑产业竞争新优势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变革进步的重要途径,对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具有重要意义。湖北工业产业基地项目目录第一章 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一、 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二、 项目概况 第二章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一、 发展规划分析 二、 产业政策分析 三、 行业准入分析 第三章 资源开
4、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一、 资源开发方案。 二、 资源利用方案 三、 资源节约措施 第四章 节能方案分析 一、 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二、 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三、 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第五章 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一、 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二、 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三、 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规划方案 第六章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一、 环境和生态现状 二、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三、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四、 地质灾害影响分析 五、 特殊环境影响第七章 经济影响分析 一、 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 二、 行业影响分析 三、 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四、 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第八章 社会影响分
5、析 一、 社会影响效果分析 二、 社会适应性分析 三、 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附表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附表2: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附表3:节能分析一览表附表4: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附表5:人力资源配置一览表附表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附表7:流动资金投资估算表附表8:总投资构成估算表附表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10:折旧及摊销一览表附表11:总成本费用估算一览表附表1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13:盈利能力分析一览表第一章 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一)项目单位名称xxx科技公司(二)法定代表人万xx(三)项目单位简介公司将“以运营服务业带动制造业,以制造业支持运营服务业”
6、经营模式,树立起双向融合的新格局,全面系统化扩展经营领域。公司为以适应本土化需求为导向,高度整合全球供应链。本公司奉行“客户至上,质量保障”的服务宗旨,树立“一切为客户着想” 的经营理念,以高效、优质、优惠的专业精神服务于新老客户。 公司始终秉承“集领先智造,创美好未来”的企业使命,发展先进制造,不断提升自主研发与生产工艺的核心技术能力,贴近客户需求,助力中国智造,持续为社会提供先进科技,覆盖上下游业务领域的行业综合服务商。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问题导向,面向未来发展,服务公司战略,制定科技创新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进行核心工艺和关键技术攻关,建立了包括项目立项审批、实施监督、效果评价、
7、成果奖励等方面的技术创新管理机制。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问题导向,面向未来发展,服务公司战略,制定科技创新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进行核心工艺和关键技术攻关,建立了包括项目立项审批、实施监督、效果评价、成果奖励等方面的技术创新管理机制。公司生产运营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效益为中心,突出业绩导向,全面推行内部市场化运作模式,不断健全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及考评机制,把全面预算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通过强化预算执行过程管控和绩效考核,对生产经营过程实施全方位精细化管理,有效控制了产品生产成本;着力推进生产控制自动化与经营管理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提高了生产和管理效率,优化了员工配置,降低了人
8、力资源成本;坚持问题导向,不断优化工艺技术指标,强化技术攻关,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原料转化率稳步提高,降低了原料成本及能源消耗,产品成本优势明显。(四)项目单位经营情况上一年度,xxx实业发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42.59万元,同比增长12.74%(660.11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机械装备生产及销售收入为5278.96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90.35%。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567.11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50.57万元,增长率19.03%;实现净利润1175.33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35.89万元,增长率13.07%。上年度营收情况一览表序
9、号项目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合计1营业收入1226.941635.931519.071460.655842.592主营业务收入1108.581478.111372.531319.745278.962.1机械装备(A)365.83487.78452.93435.511742.062.2机械装备(B)254.97339.97315.68303.541214.162.3机械装备(C)188.46251.28233.33224.36897.422.4机械装备(D)133.03177.37164.70158.37633.482.5机械装备(E)88.69118.25109.80105.5842
10、2.322.6机械装备(F)55.4373.9168.6365.99263.952.7机械装备(.)22.1729.5627.4526.39105.583其他业务收入118.36157.82146.54140.91563.63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项目单位指标完成营业收入万元5842.59完成主营业务收入万元5278.96主营业务收入占比90.35%营业收入增长率(同比)12.74%营业收入增长量(同比)万元660.11利润总额万元1567.11利润总额增长率19.03%利润总额增长量万元250.57净利润万元1175.33净利润增长率13.07%净利润增长量万元135.89投资利润率44.90%
11、投资回报率33.67%财务内部收益率24.99%企业总资产万元14996.59流动资产总额占比万元35.75%流动资产总额万元5361.65资产负债率32.86%二、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项目名称:湖北工业产业基地项目2、承办单位:xxx科技公司(二)项目建设地点某某经济合作区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长江中游,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介于东经10821421160750、北纬29015333647之间,东西长约740千米,南北宽约470千米。湖北省正处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湖北省地势呈三面高起、中间低平、向南敞开、北有缺口
12、的不完整盆地。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备。山地、丘陵和岗地、平原湖区各占湖北省总面积的56%,24%和20%。地势高低相差悬殊,西部号称华中屋脊的神农架最高峰神农顶,海拔达3105米;东部平原的监利县谭家渊附近,地面高程为零。湖北省西、北、东三面被武陵山、巫山、大巴山、武当山、桐柏山、大别山、幕阜山等山地环绕,山前丘陵岗地广布,中南部为江汉平原,与湖南省洞庭湖平原连成一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除平原边缘岗地外,海拔多在35米以下,略呈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趋势。湖北省地处亚热带,位于典型的季风区内。全省除高山地区外,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
13、,雨热同季。湖北省年平均气温1517,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春季气温多变,秋季气温下降迅速。一年之中,1月最冷,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24;7月最热,除高山地区外,平均气温2729,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全省无霜期在230300天之间。湖北省平均降水量在8001600毫米之间。降水地域分布呈由南向北递减趋势,鄂西南最多达14001600毫米,鄂西北最少为8001000毫米。降水量分布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一般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夏季雨量在300700毫米之间,冬季雨量在30190毫米之间。6月中旬至7月中旬雨量最多,强度最大,是梅雨期。湖北省境内除长江、汉江干流外,省内各级河流河长5千米以上的有
14、4228条,河流总长5.92万千米,其中河长在100千米以上的河流41条。长江自西向东,流贯省内26个县市,西起巴东县鳊鱼溪河口入境,东至黄梅县滨江村出境,流程1041千米。境内的长江支流有汉水、沮水、漳水、清江、东荆河、陆水、滠水、倒水、举水、巴水、浠水、富水等。其中汉水为长江中游最大支流,在湖北省境内由西北趋东南,流经13个县市,由陕西白河县将军河进入湖北省郧西县,至武汉汇入长江,流程858千米。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称。境内湖泊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上。现有湖泊755个,湖泊水面面积合计2706.851平方千米。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有洪湖、长湖、梁子湖、斧头湖。按中国植被分类原则和系统,
15、湖北省自然植被分为4个植被型组:针叶林、阔叶林、灌丛和水生植被;12个植被型:寒温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暖性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竹林、常绿针叶灌丛、常绿革叶灌丛、常绿落叶阔叶灌丛和水生植被等,30个群系组,124个群系。湖北省地表水资源量991.15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533.2毫米,比2014年偏多11.9%。其中长江流域地表水资源量986.29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534.4毫米,偏多11.9%;淮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4.87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359.2毫米,偏多7.8%。湖北省已发现的木本植物有105科、370属、1300种,其中乔木425种、灌木
16、760种、木质藤本115种。这在全球同一纬度所占比重是最大的。全省不仅树种较多,而且起源古老,迄今仍保存有不少珍贵、稀有孑遗植物。除有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水杉、珙桐、秃杉外,还有二级保护树种香果树、水青树、连香树、银杏、杜仲、金钱松、鹅掌楸等20种和三级保护树种秦岭冷杉、垂枝云杉、穗花杉、金钱槭、领春木、红豆树、厚朴等21种。藤本植物种类多且分布广,价值较高的有爬藤榕、苦皮藤、中华猕猴桃、葛藤、瓜蒌等10多种。全省的草本植物有2500种以上,其中已被人们采制供作药材的有500种以上。湖北省在动物地理区划系统中属东洋界、华中区,有陆生脊椎动物687种,其中两栖类48种、鸟类456种、爬行类62种
17、,兽类121种。全省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12种。其中,属一类保护的有金丝猴、白鹳等23种;属二类保护的有江豚、猕猴、金猫、小天鹅、大鲵等89种。全省共有鱼类206种,其中以鲤科鱼类为主,占58%以上,其次为鳅科,占8%左右。全省鱼苗资源丰富,长江干流主要产卵场36处,其中半数以上在湖北境内。湖北省矿产资源丰富,全省已发现矿产136种(不含亚矿种,下同),约占全国已发现矿种数的81%;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87种,约占全国已查明资源储量矿产的56%;已发现但尚未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有49种。(三)项目提出的理由汽车、家电产业是安徽省传统优势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安徽省已经发
18、展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家电产业集聚区和自主品牌汽车生产制造基地,近年来四大家电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整车产能达到150万辆。智能网联和无人驾驶汽车、智慧家电是汽车、家电产业未来发展趋势,这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产业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作为全国首批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试点省份,安徽省在大田生产物联网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市场空间广阔。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全社会对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服务管理水平的需求也日益迫切。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生产力进步。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是培育安
19、徽省经济增长新动能、构筑产业竞争新优势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变革进步的重要途径,对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具有重要意义。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生产力进步。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是培育安徽省经济增长新动能、构筑产业竞争新优势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变革进步的重要途径,对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具有重要意义。(四)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项目主要产品为机械装备,根据市场情况,预计年产值10763.00万元。项目承办单位应建立良好的营销队伍,利用多媒体、广告、连锁
20、等模式,不断拓展项目产品良好的营销渠道,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采取灵活的定价办法,项目承办单位应当依据原辅材料的价格、加工内容、需求对象和市场动态原则,以盈利为目标,经过科学测算,确定项目产品销售价格,为了迅速进入市场并保持竞争能力,项目产品一上市,可以采取灵活的价格策略,迅速提升项目承办单位的知名度和项目产品的美誉度。通过对国内外市场需求预测可以看出,我国项目产品将以内销为主并扩大外销,随着产品宣传力度的加大,产品价格的降低,产品质量的提高和产品的多样化,项目产品必将更受欢迎;通过对市场需求预测分析,国内外市场对项目产品的需求量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市场销售前景非常看好。(五)项目投资估算项目预
21、计总投资6376.2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802.2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32%;流动资金1573.9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4.68%。(六)工艺技术按目前市场的需求情况,原料存储时间约为20-30天,存放在原料仓库内;投资项目将建设原料仓库和辅助材料仓库,以满足投资项目生产的需要。投资项目原料采购后应按质量(等级)要求贮存在原料仓库内,同时,对辅助材料购置的要求均为事先检验以保证辅助材料的质量和生产需要,不合格原材料不得进入公司仓库,应严把原材料质量关,确保生产质量。遵循“高起点、优质量、专业化、经济规模”的建设原则,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高效率专用设备,使用高质量的原辅材料
22、,稳定和提高项目产品质量,制造高附加值的产品,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七)项目建设期限和进度项目建设周期12个月。该项目采取分期建设,目前项目实际完成投资3490.36万元,占计划投资的54.74%。其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69.25万元,占总投资的76.47%;完成流动资金投资821.11,占总投资的23.53%。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1完成投资万元3490.361.1完成比例54.74%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万元2669.252.1完成比例76.47%3完成流动资金投资万元821.113.1完成比例23.53%(八)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该项目总征地面积16948.47平方米(折
23、合约25.41亩),其中:净用地面积16948.47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25.41亩)。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25931.16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19818.31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25931.16平方米;预计建筑工程投资2244.30万元。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16台(套),设备购置费2044.02万元。(九)设备方案投资项目的生产设备及检测设备以工艺需要为依据,满足工艺要求为原则,并尽量体现其技术先进性、生产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以及达到或超过国家相关的节能和环境保护要求;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装备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因此,工艺装备必须选择国内外著名生产厂商的产品,并且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
24、提下,优先选用国产的名牌节能环境保护型产品。主要设备的配置应与产品的生产技术工艺及生产规模相适应,同时应具备“先进、适用、经济、环境保护、节能”的特性,能够达到节能和清洁生产的各项要求;投资项目所选设备必须达到目前国内外先进水平,经生产厂家使用证明运转稳定可靠,能够满足生产高质量产品的要求。项目拟选购国内先进的关键工艺设备和国内外先进的检测设备,预计购置安装主要设备共计116台(套),设备购置费2044.02万元。第二章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一、发展规划分析(一)建设背景构建“高校政府企业科研机构”联动的人才需求对接和定向培养机制,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和中科
25、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科教资源,加大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力度,打造人工智能领军人才,构建面向产业发展前沿的多层次、高质量人才团队。鼓励和引导省内创新人才、团队加强与全球顶尖人工智能研究机构合作互动。围绕重大研发任务和基地平台建设,统筹利用省“百人计划”“外专百人计划”等现有人才计划,在国内外人工智能人才集聚区域,定期召开人才引进对接会,引进人工智能领域国内外顶尖科学家、高水平创新团队以及优秀青年人才。实行特殊人才政策,为外籍高端人才的来华工作许可、落户、子女教育等提供绿色通道。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设置人工智能相关专业。鼓励高校在原有基础上拓宽人工智能教育内容,
26、形成“人工智能+X”的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支持人工智能与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等机构合作开展人工智能学科建设。加快布局实时协同的人工智能5G增强技术研发及应用,建设面向空间协同的人工智能高精度导航定位网络,发展支撑智能化的工农业互联网、面向无人驾驶的车联网等,研究智能化网络安全架构。加快建设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推进天基信息网、未来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的全面融合。布局建设超级计算基础设施,加强分布式计算基础设施和云计算中心建设,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高性能计算应用生态环境。加大政府高质量数据开放力度,按照“
27、个人、法人、涉密、非涉密”等不同维度梳理整合数据,加快建成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从基础民生保障向企业应用等更广泛领域拓展。支持公共信息资源库建设。加快建设政府治理、公共服务、产业发展、技术研发等领域大数据基础信息数据库及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数据开放平台等公共基础设施,构建跨地域、跨部门、跨行业的大数据共建共享机制。鼓励企业按照数据标准采集并共享生产流程数据,建立统一的数据整合和交易平台,推动数据交易良性运转。选择部分重点行业搭建数据共享平台,对数据进行标注和分类,提升数据质量,数据所有权归属政府管控;人工智能企业在可控范围内,将自身算法产品上传至共享平台,并进行算法模型训练,推动算法快速更新迭代。建
28、设国内领先的安全测评、容灾备份、电子认证等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健全以等级保护、网络信任体系和应急处理机制为重点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大力建设信息安全监测评估、监督管理、标准认证和创新能力体系,探索建立数据安全流动认证体系。成立省人工智能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制定人工智能发展战略,落实推进重大任务,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技术攻关办公室和产业推进办公室。建立人工智能发展专家委员会,提供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发展路径、产业布局、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决策参考,以及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建立规划中期评估机制,适时调整完善规划相关内容。制定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构
29、建产业发展政策支撑体系。按照财政部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27号),对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实行相应税收减免政策。围绕人工智能产业主攻方向,制定智能语音、图像识别、深度学习、智能决策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家电、汽车、大健康等领域应用实施方案,指导各市、园区编制相关专项规划。在“人工智能”领域,大力推进政策创新,推动人工智能在重点领域试点示范。紧密对接国家制定的人工智能领域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发展可能带来的社会、伦理和法律挑战。统筹政府和市场多渠道资金投入,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研发计划、重点
30、项目和创新平台相关资金支持。通过省“三重一创”、制造强省、科技创新等相关政策,加大对人工智能基础前沿研究、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成果转移转化、支撑平台建设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运用“基地+基金”“产业+基金”等模式,完善股权、债权投资体系,支持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工智能企业加快发展。利用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基金及资本市场融资等多种渠道,引导社会资本支持人工智能发展。支持人工智能企业通过融资租赁、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担保贷款、信用保险等方式融资。发行创新服务券,支持各类智能企业加大投入,购买各类智能服务。构建链接全球人工智能高端创新资源的合作网络,畅通与国外知名创新中心、协会
31、组织和行业机构的交流渠道。鼓励省内企业与国内外相关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人工智能领域研发合作,联合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研发转化等。鼓励跨国公司、国外机构、国内优势企业等在安徽省设立人工智能研发机构、人才培训中心和生产企业。支持省内人工智能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离岸孵化器等分支机构。利用产业基金支持人工智能产品与服务走出去,实施海外投资并购。加强人工智能产业经济运行的分析和监测,建立与重点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领军人才的定期会商机制,协调推进技术创新发展、重大平台建设、重点项目实施、重大政策落实等问题。建立省人工智能产业联盟,促进行业交流合作和应用。加强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保护,支持企业在人工智能重
32、点技术和应用领域积极申请专利。加快推进专利基础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建设人工智能公共专利池。加强人工智能在家电、汽车、大健康、农业等细分领域的网络、软硬件、数据、系统、测试等标准化工作,研究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积极牵头或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抢占市场制高点。加强质量检测认证,搭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在智能养老、智能教育等领域,选择机构进行试点,抢占发展先机,形成品牌效应,力争尽早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定期组织举办人工智能大会等高峰论坛,邀请国内外行业知名研究机构和企业参加,围绕人工智能产业整体发展态势和趋势等主题,选取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平台、硬件、应用等相关
33、专题,聚集全球顶级资源,研究探讨人工智能发展方向与路径等。举办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等高端活动,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吸引高端人才集聚,提升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影响力。及时总结全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二)行业分析日前,科技部等五部委印发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方案指出,国家科技计划突出支持关键核心技术中的重大科学问题。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对关键核心技术中的重大科学问题给予长期支持。重点支持人工智能、网络协同制造、3D打印和激光制造、重点基础材料、先进电子材料、结构与功能材料、制造技术与关键部件、云计算和大数据、
34、高性能计算、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地球观测与导航、光电子器件及集成、生物育种、高端医疗器械、集成电路和微波器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等重大领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据德勤推测,未来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超过6万亿美元,2017年-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30%。从行业来看,传统市场规模较大的领域将继续领跑,2030年制造业、通信传媒及服务、自然资源与材料将分别以16%、16%、14%增长率占据前三名。中国市场方面,根据IDC预测,到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98.4亿美元,到2021年,约75%的企业应用程序会使用到人工智能。(三)市场分析预测人工智能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
35、力,将进一步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并创造新的强大引擎,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形成从宏观到微观各领域的智能化新需求,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人工智能正在与各行各业快速融合,助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全新的产业浪潮。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人工智能已上升国家战略。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到2030年,使中国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自2006年深度学习算法被提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取得突破性发展。2012年以来,数据的爆发式增长为人工智能提供了充分的“养料”,深度学习算法在语音和视觉识
36、别上实现突破,令人工智能产业落地和商业化发展成为可能。人工智能市场前景巨大,预计到2025年人工智能应用市场总值将达1270亿美元。截止至2017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237.4亿元,相较于2016年增长67%。其中以生物识别、图像识别、视频识别等技术为核心的计算机视觉市场规模最大,占比34.9%,达到82.8亿元。初步测算2018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415.5亿元,同比增长75%。预测2019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554亿元左右。2021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并预测在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达到了2364亿元左右,2019-2023年均
37、复合增长率约为43.73%。由于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重应用技术、轻基础理论,底层技术积累薄弱,存在“头重脚轻”的结构不均衡问题,使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犹如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根基不稳。基层技术积累薄弱使人工智能核心环节受制于人,阻碍人工智能领域重大科技创新,不利于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人工智能概念虽当前火热,但企业和政府对产业发展理解不透、思考不足,普遍高估并急于兑现人工智能的近期商业价值。产业发展氛围略显浮躁,面临同质化、碎片化风险,这些都可能延长人工智能商业价值的兑现周期,并加剧产业未来发展的周期性波动幅度。人工智能是新兴产业,虽然技术和产业发展迅猛,但专业技术人才,以及兼顾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跨
38、界人才不充足,限制了产业发展以及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从人才培养角度而言,我国高校人工智能领域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相对滞后。人工智能涉及领域宽泛,相关领域学科资源分散,未能形成合力,培养人才的数量、质量有待提升。目前,国内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数量较少、时间较短,学科实力不强。美国国家科技委员会发布的2017年人工智能全球大学排名中前50名均位于欧美地区,我国大学无一上榜。此外,国内缺乏人工智能与传统行业的跨界人才,不利于人工智能在各垂直行业的应用推广。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发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培育壮大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兴产业,“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了全国政府工
39、作报告,这意味着人工智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017年7月20日,国务院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规划提出坚持科技引领、系统布局、市场主导、开源开放的基本原则和三步走的战略目标,部署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2017年12月13日,工信部印发了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了人工智能2018-2020年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突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方面的重大作用和具体目标。2018年1月,人工
40、智能标准化白皮书(2018版)发布,白皮书从支撑人工智能产业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研究制定了能够适应和引导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标准体系,进而提出近期急需研制的基础和关键标准项目。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这是继2017年之后,“人工智能”再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科技新基建”即信息产业领域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18年底中央经济会议报告中基础设施建设部分,成为扩大内需,发挥投资关键作用的重要内容。基础设施建设通常是国家发挥投资杠杆作用,拉动内需的主要方式
41、,而2019年是历史上头一次,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也就是我们总结的“科技新基建”首次被定性为基建的重要内容,排列顺序甚至在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等传统基建类项目之前,充分表明我国未来基建投资的侧重点将更加向科技产业领域倾斜,财政资金配套将更加到位。科技新基建将带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技术革新已经逐渐替代人口红利成为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推动力之一。人工智能是目前全球最受互联网业界和市场关注的新技术及应用。全球主要互联网企业均在向人工智能方向转型,并大幅增加相关科研、技术和产业应用布局方面的投入。展望未
42、来几年,人工智能将会为互联网行业带来两个重要趋势:第一,人机交互界面转向语音化。继键盘鼠标、触摸屏之后,语音交互正在成为新的人机交互方式。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掌握了新的接口才更容易掌握新的流量入口,更容易通过此入口向用户推广服务。智能音箱的兴起就与这一发展趋势密切相关。全球主要互联网、硬件及家电企业将继续通过技术升级、应用拓展和市场推广等多重手段努力争夺这个新流量入口的市场份额。第二,人工智能拓展互联网服务场景。人工智能在后台全面支持互联网业务的发展;我们看到互联网的各个场景都开始受益于人工智能。预计未来几年里,在传统互联网应用场景(例如搜索、新闻和电商等服务)中,人工智能技术将更多地被运用,
43、并有效地提高服务效率和产品质量。在一些新兴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则会拓展互联网服务的应用场景,带来更新的商业化模式。人工智能即通过智能实现人类思维的效果,从宏观层面来看,此效果体现在智能社会与智能经济层面,即人工智能将大幅改善依赖劳动力创造的劳动密集型、简单重复性的传统经济运行模式,并依托此经济模式构建万物互联、智能协同的产业体系,打造国际领先的智能社会。从微观层面来看,人工智能将替代传统劳动,带来新式生产方式,以提升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进而实现企业效益提升、改善人们工作与生活。而随着机器变得聪明,我们将最终实现人性化人工智能(HumanisticAI),即通过机器达到拟人的形式并以这类形式延伸人
44、类智慧。(五)必要性分析加快人工智能关键技术转化和产业化,促进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重点领域智能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培育人工智能新业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重要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1开发智能传感器和传感网应用关键产品。依托家电、汽车和装备等优势产业,加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农业生产等领域智能传感器的生产布局。重点突破模拟仿真、数模融合、信号处理、MEMS与IC联合设计等核心技术。支持运动、力矩、图像、触觉、嗅觉和3D扫描等智能传感器的研发与应用。推进智能传感器向集成化、微型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提升传感器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准确度。支持下游大型集成应用企业通过商业合作、投资入
45、股、整合并购等方式参与智能传感器的研发与制造。研制低功耗数模混合的神经网络芯片,为人工智能低功耗应用提供计算平台支撑。研制面向智能农业的微功耗芯片,实现位置、环境信号、设备状态采集、数据传输等功能,满足农业应用环境的微功耗、微成本、微尺寸要求。加快智能终端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发展新一代智能手机、车载智能终端等产品和设备。突破人工智能可穿戴芯片等关键技术,研发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服饰、智能眼镜等可穿戴产品,实现运动健身、医疗保健、信息处理、智能物联等功能。建立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与混合现实的技术、产品、服务标准和评价体系,促进虚拟环境和实体环境协同融合,满足个人感知、分析、判断与决策等实时信息
46、需求。开发具有情感交互功能、能准确理解人需求的智能助理产品。2拓展人工智能服务领域。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对外提供人工智能服务。支持以科大讯飞、中科类脑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平台型企业迅速做大做强,丰富服务内容,吸引开发团队,扩大用户规模。鼓励埃夫特智能装备等机器人龙头企业整合生产数据,建立云端专家库,推动智能工业机器人试点示范。鼓励龙头企业内部“二次创业”,针对垂直行业应用,推出具有行业特点的专用人工智能软件及服务。重点支持深度学习、语音识别、语法语义分析、图像识别、智能微创、辅助诊疗等云服务发展,吸引应用开发者,开发丰富的行业应用,构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生态圈。在语音识别等优势领域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全
47、国领军企业和品牌,在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智能医疗装备、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等新兴领域加快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支持龙头骨干企业构建开源硬件工厂、开源软件平台,形成集聚各类资源的创新生态圈。重点培育科大讯飞、巨一自动化装备、埃夫特智能装备、华米科技、朗坤物联网等企业做大做强。在省内筛选一批业绩突出、成长性好、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及应用企业,通过项目建设、战略重组、品牌经营、技术研发、鼓励上市等方式,扶持企业发展壮大,构筑龙头企业引领、大中小企业优势互补、梯次发展的格局。重点培育欣奕华智能机器、陆航智能科技、鸿森智能装备、配天机器人等一批企业加快发展。依托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的技术规划及研发实力,引入一批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