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师招聘教育学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教师招聘教育学讲义.docx(4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概念、属性与基本要素 (客观题)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一)概念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经验的一种途径。 广义:家、校、社。 狭义:学校教育 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1.教育的本质属性 参照定义: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经验的一种途径。 体现在: 人类 经验 培养人 2.教育的社会属性 永恒性 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学校教育)历史性(不同)继承性 (相同)相对独立性 教育受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但又有自身的发展规律。 长期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2、)生产性 (再生产劳动力和知识)民族性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 2、受教育者 3、教育媒介/教育影响 教育基本矛盾: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二 、教育的功能 选择三、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 朱熹 2、生物起源说 代表人物:法国的利托尔诺、英国的沛西能 观点: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 第一个正式提出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3、心理起源说 代表人物:美国的孟禄 观点:教育起源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4、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说) 拓展:教育的基本形态 时间及产业技术: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信息社会的教育四、教育的历史发展(3)古代东西方教育的共同特征 阶级性 道统性 等级性 专制性
3、 刻板性 象征性 2.古代社会教育的发展 (1)古代中国 (2)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古代希腊、罗马 (3)中世纪的西欧 (4)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1)古代中国 萌芽:夏商.夏有学校设置。商:有大学、小学之分,划分不同的教育阶段。 西周:政教合一官学体系。学在官府; 国学 乡学之分。内容:六艺 春秋战国:私学兴起。稷下学宫,官家举办,私家主持,学术自由。 两汉时期:西汉:奠定儒术地位;中央官学:太学 郡国学 文翁兴学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科举制、六学二馆 宋元明清:宋元:程朱理学、四书五经书院(我国古代学校分为三类:官学、私学、书院) 明朝:八股文;清朝:1905废科举 古代印度
4、教育和宗教相连 僧侣是教师古代埃及 “多少”雅典:西方最早形成德智体美和谐教育。 内容丰富,方法多样。 培养有知识、修养、才能的政治家、商人。斯巴达:军事 古罗马家庭教育是主要形式。 培养雄辩家。 中世纪的西欧 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教会教育:培养教士和僧侣。内容是七艺。 “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 “四学”:算数、几何、天文、音乐 骑士教育:培养封建骑士,内容是骑士七技。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特征:人本主义、古典主义、世俗性、宗教性和贵族性。提出身心和人格和谐发展的培养目标。 埃拉斯莫斯、拉伯雷、蒙田、维多利诺(三)近代社会教育 特点: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 德国1
5、763年作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规定。最早 (四)现代社会教育 现代社会教育的特征: 生产性、公共性、科学性、未来性、革命性、国际性、终身性 教育的生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 保罗.朗格朗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首先指教育机会均等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现代化 6.教育的全球化 7.教育的信息化 8.教育的科学性 一、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普通教育学是研究教育一般原理和中小学教育规律的学科。 二、教育学研究意义 1.正确的教育观,指导教育实践 2.正确的教学观,提高教学质量 3.培育创新精
6、神,积极投入教育改革 4.塑造专业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敬业精神) 5.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技能 6.掌握学生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一)萌芽阶段 1.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1)孔子的教育思想 核心思想:仁和礼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教育内容:重道德、人事、文事,轻科技和劳动。 修订六经,奠定儒家教育的基础。 教学原则:启发诱导;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以三隅反”。 因材施教; 学思行结合;温故知新。 (2)孟子 性善论 教育的目的:明人伦。 重视个人的内在修为 (3)荀子 性恶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教育的作用:化性起伪。 学习过程是:闻
7、-见-知-行 尊师、 道德二字合用最早 (4)墨家 内容:兼爱、非攻为教;注重文史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注重实用技术。 知识来源(亲知、闻知、说知) 价值:科技教育和思维能力训练,突破“六艺之教” 。 (5)道家: 道法自然 提倡怀疑、用反、虚静等辩证法思想。(6)学记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 选自礼记 教育功能: 社会功能: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个体功能: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教学原则学记中的教学原则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尊师重道: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藏息相辅: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豫时孙摩: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
8、谓时,不陵节而施之为孙,相观而善之为摩。四原则:预防原则;及时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相互学习原则。启发诱导: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长善救失: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2.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希腊三哲、昆体良 (3)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哲学家,政治学 追求理性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分阶段教育;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成为后来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源泉。 (4)昆体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雄辩术原理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是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学法论著。(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9、 培根:近代试验科学鼻祖,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归纳法,为教育学的发展提供了方法论基础。1.学科建立阶段:夸美纽斯、卢梭、康德、裴斯泰洛齐、洛克2.规范化阶段:赫尔巴特、杜威1.学科建立阶段夸美纽斯 太阳、大教学论、泛智教育、班级授课制、教学原则大教学论: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标志。 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泛智教育,体现普及教育思想。 班级授课制: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论述。 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原则卢梭 爱弥儿 性善论者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儿童按年龄心理分阶段教育。康德:在大学讲授教育学的第一人。裴斯泰洛奇: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人。要素教育论。洛克:提
10、出白板说。反对天赋说。 绅士教育论 教育漫话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归纳法。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泛智教育、班级授课制卢梭:爱弥儿、性善论者、自然主义教育康德: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讲授。裴斯泰洛奇: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 洛克:教育漫话,白板说,绅士教育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1)赫尔巴特: “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建立, 现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主要观点:奠基原则过程奠基:科学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教育性教学原则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教学四阶段论:明了、联合(想)、系统、方法。
11、旧三中心论:“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成为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 新三中心论:儿童、经验、活动 民主主义与教育(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主要思想: 教育的本质: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和改造;学校即社会 教育无目的论 从做中学 五步探究法(三)20世纪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实验教育学 文化教育学 实用主义教育学、批判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1.实验教育学 梅伊曼(试验教育学纲要)、拉伊 2.文化教育学(精神科学教育学) 教育研究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与解释的方法) 3.实用主义教育学 杜威、克伯屈 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设计教学法 4.马克思主义教育
12、学(社会主义教育学) 1939年凯洛夫教育学: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我国杨贤江(李浩吾)出版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5.批判教育学 20世纪70年代后当代西方教育理论占主导地位的思潮。 知识拓展:欧美教育革新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兴起了旨在改造传统学校教育,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时代要求的教育运动。这一运动史称新教育运动。 (四)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蔡元培 黄炎培 晏阳初 梁漱溟 陶行知 蔡元培 改革北大: 抱定宗旨,改变校风: 改变学生观念;整顿教师队伍;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教授治校
13、 教育独立思想: 黄炎培 职业教育 晏阳初 “平民教育之父”。 乡村改造运动。 梁漱溟 乡村建设。立足于文化改造。 陶行知 毛:伟大的教育家 宋:万世师表(五)当代教育理论的新发展 1.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 (1)结构教学论。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结构教学论,提出发现法。 (2)发展性教学理论。赞科夫:教学与发展 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五条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 (3)范例式教学理论。瓦根舍因: 2.其它学者的观点 (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教学主要目的是发展智力。 (2)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 (3)苏霍
14、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阐述和谐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第二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目的、内容、体制。 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3.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二、教育与生产力水平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 3.制约教育内容
15、、方法和手段 4.制约学校的专业设置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科学知识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拓展: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茨 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强调教育的经济功能。推算出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 社会化理论: 教育的根本功能不是提高人的生产能力,而是造成人的不同个性品质,与现存社会经济结构和等级秩序相适应。 三、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4.影响教育技
16、术 考虑教育的因素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教育的科技功能) 1.教育完成科学技术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科学研究成果开发科技再生产科学体制化四、教育与文化 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传播、提升的工具。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 (一)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影响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 (二)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筛选、整理、保存、提升、更新和创造 (三)学校文化 最早提出“学校文化”概念的是美国的华勒 学校文化的构成:观念文化、物质文化、规范文化 观念文化是灵魂。分解为:认知、情感、价值、理想。 物质
17、文化包括: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 规范文化表达方式:规章制度、角色规范、组织形态、 学校文化的特征 (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突出表现在传递的教学内容上。(选择、判断) (4)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校园文化的内容: 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组织和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是核心内容。 精神文化包括校风、班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等。校风:物质、精神、制度文化的高度统一。(选择、判断)校园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规章制度。学校文化的形成: (略) 对原有文化的传承与改造 对文化构成要素的整合 形成过程是学校文化主体积极创建过程 形成过程是良好行为积累与改造的过程。 环境为第二教师队伍
18、,隐性课程 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一)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三)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 六、教育与现代化建设 (一)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 (二)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包括 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一、概念 身心发展:从生到死,身体和心理往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一)内发论(遗传决定论) 强调内在因素 孟子、卢梭、弗洛伊德、威尔逊、高尔顿、格赛尔 、霍尔 (二)外铄论(环境决定论)
19、强调外在力量 代表人物:荀子 洛克 华生 三、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遗传 遗传是发展的前提,提供可能性,不决定发展。 遗传具有可塑性。 (二)环境 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不决定人的发展。 (三)教育(学校教育)主导作用 原因: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有专门的教师,效果好 能有效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 拓展:学校教育的系统性、选择性、专门性 系统性:计划性、组织性、 全面性、协调性 选择性:目标、内容、 方法和手段的选择 2.主导作用的表现:(4)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
20、发展个性的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3.教育的主导作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教育万能论 英国的洛克、德国的康德、美国的华生、法国的爱尔维修等。 炕上爱铺落花生 教育无用论(略) (拓展)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 促进个体个性化和个体社会化(判断) 个性化功能: 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 (决定作用) (比如:同流而不合污,出淤泥而不染,威武而不屈) 构成:从活动水平看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生理活动; 第二层次是心理活动; 最高层次是社会实
21、践活动;(决定着人的发展) 四、人的本质观及其教育 意义: 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本质在于社会性) 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 (本质在于能动性) 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第三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内涵 二、教育目的的意义与作用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四、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五、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 六、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内涵 是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根据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要及规律,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 填空:教育目的规定了特定社会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标准。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对培
22、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教育目的要回答的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二)教育方针的内容(三)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 :是国家最高权利机关根据政治、经济要求,明令颁布实行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或总方向。 二、教育目的的分类(略) 价值性教育目的和功用性教育目的 终极性教育目的和发展性教育目的 正式决策的和非正式决策的 内在教育目的外在教育目的 实然教育目的和应然教育目的三、教育目的的意义与作用 (一)教育目的的意义: 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工作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对一切教育活动都有指导意义,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评价教育
23、效果的根本依据。 (二)教育目的的作用(功能) 三个作用: 导向、激励、评价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国家 教育目的学校 培养目标教师 教学目标五、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社会、人、理论 社会: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人: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理论:人们的教育理想 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道德、个性的充分发展。 德智体+个性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也是根本途径。六、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一)个人本位论根据人的本性、潜能、需要,认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代表
24、人物:孟子、 卢梭、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马利坦、马斯洛、奈勒、萨特、赫钦斯 (二)社会本位论根据社会、国家的要求,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代表人物:荀子、柏拉图、赫尔巴特、凯兴斯泰纳、纳托普、涂尔干、孔德、巴格莱 3.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代表人物:马克思教育无目的(教育适应生活) :杜威 生活本位论(教育准备生活说):斯宾塞:教育要为未来的生活作准备 六、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目的 1.1957年,新中国成立后颁布了第一个教育方针。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
25、1985年,四有、两爱、两精神 4.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首次把提高全民族素质纳入教育目的。 (2006重新修订) 5.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6.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久久终身有素质 7.2001年,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
26、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两服务两结合。 拓展: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 学会生存 基本点: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 性质 (2)坚持全面发展 标准 (3)培养独立个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重点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途径 (5)注重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宗旨(三)我国教育目的的 基本构成1.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智、体、美、劳 (1)德育: 首位 方向 (2)智育: 基础 发展学生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3)体育 :保障 运动知识技能、身心卫生保健知识等 (4)美育: 基本形态:艺术美和现实美(自然美、社会美、教育美) 美育的功能:直接功
27、能;间接功能;超美育功能 2.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1)五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性 (2)五育各有相对独立性 (3)“五育”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四)我国教育目的的落实 1.重点培养青少年的素质 2.教育目的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片面追求升学率解决措施: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中小学本身进行积极改革 3.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999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概念: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拓展:
28、目的、任务、要义 目的:提高素质 任务: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 要义:面向全体、全面提高、主动发展 素质教育的特点 全体性、全面性、发展性、未来性、基础性、主体性 全体性是素质教育最本质的规定、最根本的要求。 (3)素质教育的内涵(简答、选择) 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全面发展 促进个性发展 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 (重点、核心、时代特征和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拓展: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 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是全面发展教育思想。 素质教育的意义 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 克服应试教育弊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有助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1.改变教育观念
29、 2.转变学生观念 2.加大教育改革力度 行为 3.建立素质教育保障机制 保障 4.建立素质教育运行机制 保障 5.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保障要避免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出现以下误区: (判断) 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 素质教育就是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学生和少给学生留作业 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 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 素质教育就是影响升学率第二节 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的内涵 教育制度是指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及各项规定的总称。 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
30、民教育制度,是国家教育设施和规章制度的总和。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相互关系。 学制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和主体,体现了教育制度的实质。建立学制的依据 (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三)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四)人口发展状况 (五)本国学制发展历史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和科技 人:儿童和人口 国内外 三、现代学制的类型现代学制的三种类型(一)双轨学制 英国、法国、德国(二)单轨学制 美国(三)分支型学制 苏联、中国四、现代教育制度的
31、发展(一)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二)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 4.高等教育大众化 15毛入学率50 5.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保罗.郎格朗成人教育引论 6.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 7.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8.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第四节 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一)旧中国的学制沿革1.1902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第一个颁布的现代学制2.1903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3.1912壬子癸丑学制” 蔡元培主持的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
32、制。 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经,充实自然科学;学堂改为学校。 4.1922壬戌学制、六三三学制、或、新学制 仿美。我国现代学制史上第一次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高中增加职业科,时间最长。(二)新中国的学制沿革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地方承 担义务教育的责任。”1993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三基:读写算 两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两重:建设一批重点学校和重点学科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 教育的决定 第一次提出了终身
33、教育。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二、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结构及类型 (一)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结构 层次结构:幼、初、中、高 类别结构:高基成特职 我国基础教育包括 学前教育和普通中小学教育 (二)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分支型学制三、我国当前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1.加强基础教育,落实义务教育 2006,西部农村 2007,中东部农村, 2008,城市 “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3.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 4.重视成人教育,发展终身教育 第一节 教师及职业素养 一、
34、教师的概念 教师的根本任务:教书育人 二、教师职业概述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夸美纽斯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1994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 (二)教师的作用 1.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延续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 2.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年轻一代的品格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加里宁 3. 教师是人的潜能开发者,对个体发展起促进作用。(三)教师职业的发展历史 1.非职业化阶段 2.职业化阶段 独立的教师职业伴随着私学的出现产生 3.专门化阶段 以专门
35、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构的出现为标志。 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诞生于法国。拉萨儿创办师资训练学校。 我国最早的师范教育产生于清末盛宣怀 南洋公学 4.专业化阶段 标志:教师教育大学化。 1966年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教师工作应视为一种职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是专业人员。 1995 年教师资格条例进一步明确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拓展: 教师职业形象: 道德形象 最基本形象 文化形象 形象的核心 人格形象 (四)教师职业的特点 (教师职业角色) 教师职业最大的特点:职业角色多样化一般角色: 1.“传道者” 2.“授业,解惑者” 3.示范者 4.教育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强
36、硬专断型 放任自流型 民主管理型 5.“家长代理人、父母”和“朋友、知己” 6.“研究者”和“学习者”、“学者” 教师在新课改中的角色: (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最富有时代特色的核心特征) (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三)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四)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三、教师劳动的特点 (一)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二)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连续性(时间)、广延性(空间) (三)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四)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五)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
37、体性 (一)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略) 1.劳动性质的复杂性 2.劳动对象的复杂性 3.劳动任务的复杂性 4.劳动过程的复杂性 5.劳动手段的复杂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1.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2.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教无定法) 3.教师需要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掌握分寸、对症下药 教育机智的培养: 加强理论修养;注重实践锻炼;经验+反思。四、教师劳动的价值 教师劳动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
38、人价值的统一。社会价值是教师劳动价值的主要属性,也是体现教师社会地位和教师个人价值的主要标志。 五、教师的职业素养 (一)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二)教师的知识素养 (三)教师的能力素养 (四)职业心理健康 (一)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1.对待事业:忠诚 2.对待学生:热爱 3.对待集体:团结 4.对待自己:为人师表 热爱教育事业具体体现在热爱学生上,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热爱学生的要求(教师如何热爱学生) 把对学生的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把爱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要全面关怀学生。 要关爱全体学生。 理解和宽容学生。 解放学生。 对学生要保持积极、乐观、稳定的情绪。 (二)教师的知识素养
39、 1.政治理论修养 2.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 3.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条件性知识) 4.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5.丰富的实践知识 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双基) 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学科体系 (理论) 了解该学科的发展脉络 (发展) 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方法) (三)能力素养 1.语言表达能力 2.组织管理的能力 3.组织教育教学能力(最重要的能力) 4.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控的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 教育科研能力、学习能力、观察学生的能力、创新能力 拓展: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克服教育负向功能的关键。 良好的教育能力。
40、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 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 1.高尚的师德 2.愉悦的情感 3.良好的人际关系 4.健康的人格 六、教师专业发展 (一)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概念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 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及最终体现在于个体的专业发展。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1.专业理想的建立2.专业人格的形成5.专业态度和动机的完善3.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 4.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