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重点总结【精品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重点总结【精品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1、狭义的教育:即指学校教育。 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结合)。社会教育的特点:开放性、群众性、多样性、补偿性、融合性等。教育得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内容和各种教育形式)教育的本质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培养人的活动。2、制度化教育: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中国近代制度化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第一个真正意义上
2、实施的学制)3、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义务教育也称强迫教育,是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它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的特点。)4、现代教育的倡导者杜威观点,教育即生活,学习即社会,从做中学。6、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特征(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7、人物著作及思想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大教学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泛智教育”赫尔巴特(德国)普通教育学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贡献在于把教学理
3、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这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杜威(美国)民主主义与教育主张教育即生活,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卢梭(法国)爱弥儿康德(德国)教育论洛克(英国)教育漫画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的权利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者的权利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教育可以促进民主3、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
4、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4、教育对生产力(经济)的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教育是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人力资本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5、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科学技术对教育技术的影响6、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教育能完成科学技术的再生产教育推进了科学的体制化教育本身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8、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文化对教育具有重要的
5、影响。首先,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第一,教育是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第二,教育得实践者及实践本身又体现着文化的特质。其次,文化本身具有教育力量。教育反作用于文化。教育能够促进文化的传递和保存、选择,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文化的更新与创造。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教育对文化的影响、文化对教育的影响)9、学校文化的特征: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校园文化 学校文化的缩影10、学生文化的成因: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同伴群体的影响、师生的交互作用、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的影响11、学生文化的特征:学生文化具有过渡
6、性、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1、身心发展的概念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的发展,包括身高体重的增加,骨骼构造的变化,神经组织的变化等。二是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和意向两方面的发展,认知的发展指感知、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发展;意向的发展,指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内发论: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是由身心成熟的机制决定的。(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赛尔)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
7、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荀子、洛克、华生)3、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教育要循序渐进)(2)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年龄特征,教育要由针对性)(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要抓住关键期)同一个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例如,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出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期则在青春发展期。在这两个高峰期内,身高体重的发展速度比平时要迅速得多。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而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如在生理方面,神经系统。淋
8、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在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则更后。在同一年龄阶段,不同个体的同一方面发展速度是不平衡的。(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教育要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育要因材施教)5、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学校教育、环境、个体主观能动性。4、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遗传的意义: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
9、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5、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 因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6、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7、教育的起源1)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沛西.能)
10、: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2)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美国心理学家孟禄):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把教育看成简单得模仿。3)教育的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社会的生产劳动之中。8、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后就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学校。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埃及;我国夏朝时出现以痒、序、校为名称的学校。周朝出现学、瞽宗等学校名称。奴隶社会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以礼乐为中心。9、我国封建学校分为官学和私学。宋代,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被视为教材。10、在西方,奴隶社会,斯巴达教育(培养军人和武士)和雅典教育(培养多方面的政治人才)。欧洲的封建社会:教会教育(培养教士和僧侣)和骑士教
11、育11、孔子儒家学派论语墨子兼爱非攻,亲知、闻知、说知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本性。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文献。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是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名雄辩术原理)洛克白板说(外铄论),他还主张绅士教育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法国的保罗.朗格朗于1970年出版的终身教育引论,提出终身教育思想。4、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10、面向新世纪的改革(20世纪80年代至今)1)高度重视教育改革,突出教育的战略地位2)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提高教育质量3)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4)加强和改进道德教育
12、5)重视提高师资水平1、教育功能的类型1)从作用的对象来看,教育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2)从作用方向来看,教育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3)从作用的呈现方式上看,教育可以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教育的个体功能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1)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教育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社会化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教育培养个体职业意识和角色2)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得发展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3)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2、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3、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教育的政治
13、功能1) 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2) 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3) 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教育的文化功能1) 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功能2) 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创新功能3) 教育对社会文化的融合功能教育的人口功能1) 教育可以控制人口的数量2) 教育可以改善人口的质量3) 教育可以调整人口的结构第四章 教育目的1、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2、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3、教育目的的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
14、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学校的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4、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基础上5、教育目的确立中的价值取向:个人本位论(卢梭、马斯洛、福禄贝尔、罗杰斯)、社会本位论、生活本位论、文化本位论6、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5、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
15、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1、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和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主体。3、学生发展的规律1)顺序性与阶段性2)稳定性
16、与可变性3)不均衡性4)个别差异性5)整体性2、学生的社会地位(1)学生的受教育权(学生的受教育权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公正评价权。)(2)学生的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等3、教师: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4、教师职业的特点(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父母与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5、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
17、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6、教师成长的三阶段理论(福勒和布朗):关注生存阶段(用大量时间处理人际关系或者管理学生)、关注情境阶段(开始关注学生的成绩的提高、关心班集体的建设、关心备课是否充分)、关注学生阶段(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7、教师发展的五阶段理论(伯利纳):新手阶段、熟练新手阶段、胜任阶段、业务精干阶段、专家阶段。8、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
18、教学3)教学决策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反思的四个阶段:具体经验、观察分析、重新概括、积极验证7、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8、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1)民主平等2)尊师爱生3)教学相长4)心理相容第六章 课程1、课程:指课业及进程。广义的课程: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其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2、课程的分类: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一级课
19、程)、地方课程(二级课程)、学校课程III根据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可以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一科学、道德、艺术为基础)和经验课程(活动课程)。IV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可将课程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V根据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不同,可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种类型。VI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可将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5、1)学科中心课程论学科中心课程论是指对以文化遗产和科学为基础而组织起来的各门学科最传统的课程形态的总称,是指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发展阶段的内容,组成不同的学科,并按各自所具有的逻辑和系统独立地、并列地安排它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它源于中国古代的六艺和西
20、方的七艺。2)儿童中心课程论(杜威)儿童中心课程论是指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和经验为中心来组织的课程,即以选择和组织学习经验为基础,用儿童的兴趣、需要、问题等组成的课程,其学习形式是通过儿童的活动解决问题。儿童中心课程论又称为活动中心论或经验课程。3)形式教育论(裴斯泰洛齐形式教育论之父):认为学校的作用和任务在于发展学生智力,官能心理学是它的依据。实质教育论(斯宾塞):认为学校的任务在于向学生传授实用知识,联想主义是它的依据。3、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4、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课程文件的三个层
21、次:教学计划(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三个基本特征有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教学大纲、教科书。7、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部分。8、课程计划的内容: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9、影响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课程目标,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社会发展需要、课程内容本身的性质。11、课程实施:指将设计的课程转化为具体教学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
22、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实施的结构:安排课程表(课程表的安排应遵循的原则: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学生学习特点有四个方面的特性: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规划教学单元和课组织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教师的特征学校的特点校外环境12、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目标评价模式(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目的游离评价模式(美国斯克里文提出把评价的
23、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美国斯塔弗尔比姆倡导的有四个步骤: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第七章 教学(上)1、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2、教学理论及教学理论流派。1)赫尔巴特的传统教学理论,主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权威和主导作用。2)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论,提倡儿童中心论3)凯
24、洛夫的新传统教学论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5)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各种自身和外界的变化及掌握学习方法、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人。6)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7)苏霍姆林斯基“活的教育学”思想,注重个性的培养,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8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9)瓦根舍因、克拉夫基的范例教学论所谓范例教学,指通过一些典型的问题和例子使学生进行独立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10)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教学论12、学的模式1)传递接收式2)自学辅导式3)抛锚式教学(环节: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4)范例教学模式5)发现式教学模式(布鲁纳)6)探究式教学模
25、式7)情境陶冶式教学模式4、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5、教学过程的特点(基本规律):(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6、教学过程的结构: 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7、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我国中学教学
26、原则及运用:(1)直观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重视运用语言直观(2)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
27、3)巩固性原则:指教师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便知识技能的运用。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重视组织各种复习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4)循序渐进原则: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5)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
28、的发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9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9、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一是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二是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三是学生特点,四是教学时间、设备、条件,五是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10、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述法:是教师通
29、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可分为讲述、讲解、讲演三种方式。讲授法的基本要求:讲授内容要由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注意启发讲究语言艺术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可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谈话法的基本要求: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提出的问题要明确、能引起思维兴奋,即负有挑战性和启发性要善于启发诱导要做好归纳、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并注意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帮助他们准确地掌握知识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讨论法的基本要求
30、:讨论的问题要由吸引力要善于在讨论中队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做好讨论小结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法的基本要求:做好演示前的准备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通过演示,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的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按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可以分为各种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际操作练习;按学生掌握技能、技巧的进程可以分为模仿性练习、独立性练习、创造性练习练习法的基本要求:使学生
31、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类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严格要求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实验法的基本要求:做好实验的准备明确目的重视语言指导,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要求学生独立操作,要求所有的学生都亲自操作做好实验小结第八章 教学(下)1、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备课:是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涉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
32、环节上好课的具体要求(一堂好课的基本特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测验的难度:指测验包含的试题的难易程度,可用通过率来表示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2、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去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
33、式有:个别教学制: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布置、检查和批改作业都是个别进行的,即教师对学生一个一个轮流地教。教师在教某个学生时,其余学生均按教师要求进行复习或作业。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组织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面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在班级授课制中,同一个班的每个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进度必须一致,但开设的各门课程,特别是在高年级,通常由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的教师分别担任。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一是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二是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三是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四是班级授课制的缺点有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
34、,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分组教学制: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级进行教学。一般可分为外部分组(指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可分为学科能力分组和跨学科能力分组)和内部分组(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等编班)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就是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任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道尔顿制是指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
35、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3、教学策略:就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可按教学策略的构成因素分):1)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指导教学是指以学生的成绩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结构化有序的课堂教学。它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适用于团体教学。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指学生通
36、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的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策略。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得出结论三个阶段。情境教学,是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合作学习。其特点: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各自尽力、社会互动、团体历程3)个别化教学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掌握学习。最先由布鲁姆等人提出,指只要给了足够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第九章 德育1、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德育的特征: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继承性2、德育的功能:社会性功能
37、、个体性功能、教育性功能。7、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德育过程中最主要的矛盾是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德育水平之间的矛盾。3、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有三点:一是德育目标,它决定德育内容;二是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决定了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三是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决定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选择德育内容要应考虑文化传统的作用。4、我国学校德育内容: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遵纪守法的教育5、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A、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
38、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B、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C、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三个方面,即学习辅导、生活辅导、择业指导。5、6、德育过程的规律: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也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情,是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
39、体验;意,即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它常常表现为用正确动机战胜错误动机、用理智战胜欲望、用果断战胜犹豫、用坚持战胜动摇,排除来自主客观的各种干扰和障碍,按照既定的目标把判断行为坚持到底;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作出的行为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和外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思想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知是基础,行是关键,知情意行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推动思想品德的发展,德育要主要以发挥四者的整体功能。德育过程有统一性和多端
40、性。)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具有多样性德育过程是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各方面影响的过程,具有实践性的特征。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的特征7、我国中学德育的主要原则:(1)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A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B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C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2)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A讲明道理,疏导思想B因势利导,循循善诱C
41、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3)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它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贯彻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的要求:A爱好、尊重和信赖学生B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C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A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B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C对学生进行
42、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5)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A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B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C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6)正面说服教育的原则7)知行统一的原则8)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色原则8、德育的途径: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学生会组织的活动、班主任工作9、我国德育方法主要有:说服教育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43、。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运用说服法要注意的几点要求:A明确目的性B富有知识性、趣味性C注意时机D以诚待人榜样示范法: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越形象的事情越容易接受。道德体验法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等。运用陶冶法要注意的几点要求:A创设良好的情境B与启发说服相结合C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品德评价法6)自我教育法10、德育模式:认知模式:皮亚杰提出,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
44、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发生。体谅模式:麦克费尔创立,强调道德教育中的情感作用,以情感为中心,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社会模仿模式:班杜拉所创,强调学习是行为获得的基本学习方法。第十章 班级管理1、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2、班级管理的模式: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平行管理:是指利用集体与个人相互影响的关系,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45、(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教育思想)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目标管理(德鲁克):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班级的发育过程:孤立探索阶段、群体分化阶段、组织整合阶段5、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共同的班级奋斗目标一个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平等、民主的班级氛围6、班集体的教育作用: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7、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过程(怎样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教师应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和培养结合起来)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8、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班主任的个性条件,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权威式、民主式、放任式)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9、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