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现状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现状研究毕业论文.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关于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现状研究以尤集镇为例姓名 分校 专业 年级 学号 指导老师 内容摘要当前,我国老年人口急剧增多,已经过亿,而在老年人群中,农村老年人口约占80%。尊老、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由于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计划生育政策和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加上大量年轻人口外流等原因,我国农村老人赡养不断出现新问题。本文结合我县尤集镇实际,针对现阶段农村老人赡养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并试提出解决对策。关键词: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研究目录内容摘要一、农村老人家庭赡养的现状1、自我供养型老人自己劳动获取经济收入2、混合赡养型老人、子女共同分担3、他养型邻居和亲友
2、4、组织赡养型政府财政供养二、农村老人家庭赡养存在的问题1、农村的老龄化问题较城市更为严重2、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和家庭养老带来沉重的负担3、子女离家打工,无暇照顾父母4、偏重物质赡养,对精神赡养重视不够三、影响农村老人家庭赡养的因素1、农村经济条件差,子女经济困难,确无能力尽赡养义务2、农村子女选择外出务工,无法照料老人3、赡养人的法制意识和道德观念差4、子女之间以财产分割不公平或老人偏心为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四、应对农村老人家庭赡养问题的对策1、巩固和支持家庭养老2、强化政府养老与推进社会化养老并进3、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4、鼓励农业劳动者自我保障,大力发展老年协会组织五、结语参考文献第六次
3、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60岁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3.26%,65岁以上人口占8.87%,老年人过亿。2013年中国老龄委办公室发布消息称,未来20年平均每年增1000万老年人,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根据国际惯例,一国60岁以上人口占该国总人口数达到10%,就可定义该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问题格外突出,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社会养老保障体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农村的老龄人口占全国老年人人口的80%,大量民工涌入城市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在农村的常住人口中,老年人和儿童占了绝大多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农村老年人在有保障、
4、有尊严、有安全的社会条件下生活,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而且有利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农村老龄人的赡养问题显得格外紧迫和严峻。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对尤集镇周边的农村进行了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并进行了一些思考。一、农村老人家庭赡养的现状尤集镇位于灵城西北部,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40公里。区域面积82.21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217个村民组,87个自然庄,11700户,总人口47876人,耕地面积81000亩。全镇共有65岁及以上老人3934人,其中男1819人、女2115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65岁人口占比8.23%。据估算,6
5、0岁以上人口超过5100人,占比超过10%,按照国标准,已进入老龄化阶段。目前,全镇集中供养老人56人,形成了以家庭赡养为主、以社会养老为补充的养老形式。老年人家庭赡养主要呈现以下类型:1、自我供养型老人自己劳动获取经济收入我国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人口数量的增长幅度得到很大程度的遏制,农村里很多家庭多为一到两个子女,子女外出务工或者举家迁移城镇后,大量的土地就留给老人耕种,这部分老人的赡养则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一旦身体健康状况欠佳或者劳动能力丧失其赡养问题就显现出来。尤集镇大部分村庄不少留守老人虽然过了耄耋之年却仍然顶着烈日,耕种自己或者儿女的田地。在土地资源相对不足的乡村,那些留守老人只能靠
6、做点小生意、打零工、捡废品等勉强生活,这不仅体现了老人的物质赡养困境,相伴而生的就是老人的精神赡养。2、混合赡养型老人、子女共同分担许多老人在享受着子女赡养义务的同时,又承担着自己对隔代子女的“抚养”义务,他们的经济来源可能就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自己的劳动,二是子女的经济补贴。因此,混合赡养型也没能从根本上减轻老人的负担。尤集镇村庄中大量的留守老人,他们要承担照顾孙子的任务且子女只提供孩子的教育费用,老人的经济来源主要靠自己。如果碰上子女因为老人的赡养问题产生纠纷,老人的赡养境况就更差了,这在很大程度也会导致老人的精神赡养上出现问题,甚至出现抑郁和厌世的情绪。3、他养型邻居和亲友主要指那些本身
7、已完全丧失自养能力,而子女又长期在外打工且经济困难无法履行赡养义务的留守老人。他们的赡养完全靠邻居和亲友。由于各种保障体系不健全,政府及相关机构又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这部分困难老人的生活赡养问题,致使这部分留守老人在赡养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子女外出务工后,导致老人的孤独感增强。这些“空巢老人”大多数过的是“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寞生活。此外,由于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单调,老年人大多是“蹲墙根、找树荫、聊聊天”。 事实上,缺乏精神慰藉可能是对留守老人最大的伤害,因此老人的精神赡养也是值得普遍关注的,这些问题在走访尤集镇村庄的时候发现特别突出。4、组织赡养型政府财政供养这类老人有其特殊性,主要
8、是农村无儿无女的五保户,生活费用由镇民政部门发放,因为个人有自主生活能力,所以选择在家单独生活。这部分老人由于多重原因老人基本没有亲戚朋友,赡养问题就自然地牵涉到组织。尤集镇散养五保户112人,虽然民政部门对于这部分家庭人员会给予关注,但是老人深层次的精神赡养问题却长期受到忽视。事实上,无论老人的赡养由哪部分人承担,在走访后发现,尤集镇该类老人的精神需求应受到高度关注,所以应该增加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以居委会和政府等组织为依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文化活动来消解留守老人的孤独感和负面情绪,解决好农村留守老人的双向赡养问题。 二、农村老人家庭赡养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走访,发现老人家庭赡养
9、存在着以下问题:1、农村的老龄化问题较城市更为严重我国大多数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地区(有学者认为达80%),因此农村的老龄化问题更为突出。通过走访发现,目前尤集镇多数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一般,且大部分的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主要是依靠非正式关系的支持,他们所获得的照料数量还不能满足需求,同时在照料过程中缺乏精神方面的援助。从老年人获得生活照料的影响因素看,老年人的婚姻状况、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子女数对他们能否获得儿子、儿媳、女婿和孙子女的照料显著相关。该镇农村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困难,需要家庭继续发挥其支持作用。应该注意到,家庭成员在照料过程中缺乏社会对他们的支持。农村正式照料资
10、源缺乏,养老机构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农村社区助老服务不健全,对老年人照料需求的照料体系不完善。2、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和家庭养老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消费水平和医疗成本的上升,生活成本高涨,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压力,也给家庭造成巨大的负担。当今的农村养老形态较之上世纪90年代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一般有兄弟姐妹几家人来赡养两位老人。计划生育实施后,由于都是独生子女,小两口婚后要赡养四位老人,即夫妻双方的父母双亲,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有的甚至要赡养八位老人,因为双方的爷爷奶奶有可能都健在,而双方的父母又失去了劳动力,丧失了赡养老人的能力。在调查中发现,尤集镇这种一对夫妻供养两位
11、以上老人的情况所占比例较以前有显著提高。可以看出当今农村家庭养老的压力是巨大的,这样就造成了农村家庭养老的不完善性,大部分农村老人无论在生活上、情感上还是在经济上,都没有得到足够的照顾和满足。3、子女离家打工,无暇照顾父母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子女流动性增强,传统“孝”文化受到冲击。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把大量的老年父母留在了农村,难以承担照料双亲的责任。尤集镇青壮年外出占青壮年比例至少在50%以上。虽然子女们出于自身的发展和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原因而远离父母,距离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两代人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但是子女应通过各种方式担负起在经济上支持、在生活上照料老年人的责任,同时也
12、不能忽视对老年人尤其是女性老年人的精神照料。4、偏重物质赡养,对精神赡养重视不够现实生活中,农村子女普遍把赡养义务片面理解为物质供养,很少去看望关心老人,严重忽视了对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尤集镇所有留守老人基本没有精神生活,他们的闲暇时间基本是闲聊、睡觉等。从子女的方面看,他们也不愿与父母对话、沟通、安慰,不愿回到落后的农村老家,只在逢年过节时才匆忙回家一趟,其他时候连人影都看不到。在走访过程中,老人们普遍反应越来越多的老人们感叹与子女们见面的时间越来越短暂,次数越来越少,他们有心里话没处述说,有时间没事可打发,高兴的事情没人与之分享,痛苦的事情没人与之分担。其实老人晚年生活中最缺乏是听众,而他们
13、最喜欢的听众就是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子女,他们渴望被理解被关注,最怕的也不是挨饿受冻,而是精神的寂寞孤单。三、影响农村老人家庭赡养的因素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敬、赡养老人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一位儿女应尽的义务。但走访发现,在农村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家庭赡养出现问题。1、农村经济条件差,子女经济困难,确无能力尽赡养义务调查发现,尤集镇现在的农村老年人长寿的较以前增多,而其子女本身也已经步入中老年,有的已经年老体弱,生活无法自理,丧失劳动能力,自己也需要有人赡养,因此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不能给老人帮助和慰藉。还有的是没有什么致富技能,在贫困线的边缘挣扎,自己生活都不能保障,
14、更别说赡养自己的父母。2、农村子女选择外出务工,无法照料老人现在,打工是农村家庭的重要经济来源。通过走访各村,尤集镇外出青壮年至少50%,导致许多老人留在家里,这些外出的青壮年长期在外务工,不与家中老人联系,也不给老人经济帮助,老人无人赡养,心里得不到慰藉。因此造成家中的老人觉得自己被子女遗忘,衣食无着的他们只能靠自己拖着残体去打零工、捡破烂度日。3、赡养人的法制意识和道德观念差现实社会生活中,有的子女道德观念缺乏,法律意识淡薄,觉得老年人是家庭的负担,在他们看来老年人既不能劳动,又不能给家庭创造财富,而他们还要供老人吃、住和养老送终,很不划算,这些错误的认识,在走访尤集镇各村庄的时候发现还是
15、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有这中想法的人只想向父母索取,却不知尽“反哺”的义务,错误的把老人当作家庭负担,漠视对老人法律上的赡养义务。还有些人认为“养儿防老”是千古不变的定律,错误地认为出嫁的女儿对父母没有赡养义务,尽孝道是儿子的事。4、子女之间以财产分割不公平或老人偏心为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很多家庭在儿女结婚后就会采取分家生活,一些老人不知道维护自身权益,把家产都分给了子女,而自己的生活就完全靠子女供养。在分家的过程中,各个家庭当时的经济条件、财产状况和老年人的观念差异等因素,导致财产分配不平均,于是就有了以老人偏心的借口,拒绝尽赡养义务。但是要知道以父母偏爱某个子女、分家不公为由拒不履行赡养父母的义
16、务是与法律相悖的。四、应对农村老人家庭赡养问题的对策联合国规定65岁以上老年人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7%,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即进入老龄化社会。依照此项条件,1999年,中国也进入了老龄社会,并成为了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讲,解决承载80%老年人的农村老人赡养问题显得尤为突出、集中。1、巩固和支持家庭养老在我国,社会成员的家庭观念较为牢固,老年人则更是爱家、恋家,愿意在家中享受天伦之乐。根据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力发展状况,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问题主要还是得依靠家庭及其成员解决,家庭在养老方面具有社会服务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其基础地位还是得
17、长期坚持。在尤集镇走访留守老人过程中,当问到愿意在那养老时?老人们基本还是选择居家养老。因此,要通过道德教育、舆论宣传和制度规范,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庭在养老中的作用,决不能因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而将本应由家庭承担、家庭又有能力承担的责任推向社会。2、强化政府养老与推进社会化养老并进要根据需要,逐步扩大敬老院的规模与容量。目前尤集镇敬老院可供集中供养的床位不足100个,五保人员入住尚且难满足,社会老人更加没有入住的机会,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资金。目前乡镇财力十分有限,除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外,乡镇要克服等靠思想,积极争取外援支持;要加大投入,逐步缓解敬老院运行资金缺口。要全面提升敬老院的管理服务水平。目
18、前,镇敬老院的管理基本上规范有序,但在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上有待加强,应想方设法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社会交往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渠道。在强化政府养老的同时,为推进养老事业的快速发展,积极引进社会资源势在必行。当前,尤集镇已有一所全县最大的民办养老机构,有床位100余张。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两者合力才能更好的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3、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居家养老是传统家庭养老和社会化上门服务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2008年元月二十九日,全国老龄办等10部委联合签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在
19、城市社区普遍展开,同时积极向农村社区推进。各级政府要统筹考虑,设立专项资金,开设资助项目,力争80%左右的乡镇拥有一处综合性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县级政府要组织财政、民政、慈善中心结合农村社区建设和乡镇敬老院改扩建,加大农村社区老年服务工作力度,对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进行探索和尝试,支持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4、鼓励农业劳动者自我保障,大力发展老年协会组织鼓励农业劳动者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养老保险和个人养老储蓄,为将来养老做好资金上的准备,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尤集镇到龄老人基本都已领到养老保险,部分家庭也为老人买了其他商业保险。鼓励发展各种老年协会组织,加强老年人之间的交流,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20、。五、结语迄今为止,农村老人赡养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而且,随着承担主要赡养义务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长期的两地分离使得外出子女无法为留守父母提供经常性的照料和关怀,家庭养老的基础受到动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老人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同时,农业生产、照看孙辈、人情往来等重负都压到了留守老人身上,导致很多留守老人的生活处境令人堪忧。在家庭生计需求和亲情分离之间,老人选择的是自我牺牲,他们体恤和宽容子女的不赡养,认为自己还有劳动能力,而子女们也有难处,不能再给他们增加负担,但是随着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外出子女无法为留守老人提供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关怀,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
21、村留守老人的健康和福祉,也关系到我国能否成功的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需要政府及相关机构给予高度的重视并采取有效地应对措施。参考文献1杜鹏等.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的影响J.人口研究.2009(6) 2周福林.我国留守老人状况研究J.西北人口.2010(1)3叶敬忠,贺聪志.静寞夕阳中国农村留守老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4杨云彦等.农民工:一个跨越城乡的新兴群体J.人口研究.2013(4)5蔡蒙.劳务经济引致下的农村留守老人生存状态研究-基于四川省金堂县竹篙镇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12(4)6王俊文,曹涌.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留守老
22、人”问题研究J.农业考古.2009(6)7吴瑞君.人口城镇化过程中农村留守老人的照料问题研究J.人口.2012(2)8张友琴.城市化与农村老年人的家庭支持厦门市个案的再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0(5)9李春艳,贺聪志.农村留守老人的政府支持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0李佳伦.社会学视野下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探析J.黑河学刊.2011(5)11夏益俊.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研究-基于江苏省台东市的调查与思考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校报,2009(3)12陈铁铮.当前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状况-来自258位农村老人的调查J.湖北社会科学.2009(8)13孙唐水,潘金洪,周长青.农村留守老人困境的社会工作干预实验-基于安徽省X县G乡S自然村的实证研究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3)14邹伟贤.浅议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9(7)15孙桂秋.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政府责任J.北方经济.2009(3)16林芳璐.老年社会工作在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中的应用J.社科纵横.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