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医学院分院-基础医学概论课程练习册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医学院分院-基础医学概论课程练习册附答案.docx(7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医学院分院基础医学概论课程练习册第一章 绪论 一、单选题1、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CA. 体液 B. 细胞内液 C. 细胞外液 D. 血液 E. 组织液 2、内环境的稳态 B A. 是指细胞内液中各种理化因素保持相对恒定 B. 是指细胞外液的各种理化性质发生小范围变动 C. 使细胞内、外液中各种成分基本保持相同 D. 不依赖于体内各种细胞、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E. 不受机体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3、阻断反射弧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受损的调节是 A A. 神经调节 B. 激素远距调节 C. 自身调节D. 旁分泌调节 E. 自分泌调节4、使机体功能状态保持相对稳定,依靠体内的 B A.
2、非自动控制系统 B. 负反馈控制系统 C. 正反馈控制系统D. 前馈控制系统 E. 自主神经系统5、手术切除动物肾上腺皮质后血中 ACTH 浓度升高,说明糖皮质激素对腺垂体促激素分泌具有下列哪一种调控作用? D A. 神经调节 B. 神经-体液调节 C. 正反馈控制D. 负反馈控制 E. 前馈控制6、使某一生理过程很快达到高潮并发挥其最大效应,依靠体内的 C A. 非自动控制系统 B. 负反馈控制系统 C. 正反馈控制系统D. 前馈控制系统 E. 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二、填空题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_反射_。2、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_反射弧_。3、机体的功能调节方式中起主导作用的是_ 神经 _调节
3、。三、名词解释1、 内环境:细胞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2、 稳态:正常机体,其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渗透压、pH值、离子浓度等经常保持相对的稳定,这种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3、 正反馈:反馈作用与原效应作用相同,使反馈后的效应向原效应的相同方向变化,这种反馈称为正反馈。4、 负反馈:反馈作用与原效应作用相反,使反馈后的效应向原效应的相反方向变化,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第二章 人体的基本构成一、单选题1、核酸对紫外线的最大吸收峰在哪个波长附近 BA. 220 nm B. 260 nm C. 280 nm D. 340 nm2、DNA变性时发生的变化是 AA.双螺旋结构破坏
4、B. 紫外吸收变小C. 粘度增加 D. 共价键断裂3、蛋白质元素组成中哪个元素的含量相对恒定,在16%左右 DA. 碳 B. 氢 C. 氧 D. 氮 4、RNA和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 CA. 核糖相同,部分碱基不同 B. 碱基相同,核糖不同 C. 碱基不同,核糖不同 D. 碱基不同,核糖相同 5、蛋白质变性时除生物活性丧失外重要改变是 AA. 溶解度 B. 溶解度C. 紫外吸收值 D. 紫外吸收值 6、下面关于酶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 AA. 所有的蛋白质都是酶 B. 酶是生物催化剂 C. 酶是在细胞内合成的,但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催化功能 D. 酶具有专一性 7、酶的活性中心是指 CA. 酶
5、分子上的几个必需基团 B. 酶分子与底物结合的部位 C. 酶分子结合底物并发挥催化作用的关键性三维结构区 D. 酶分子中心部位的一种特殊结构 8. 同工酶的特点是 AA. 催化作用相同,但分子组成和理化性质不同的一类酶 B. 催化相同反应,分子组成相同,但辅酶不同的一类酶C. 催化同一底物起不同反应的酶的总称D. 催化作用,分子组成及理化性质相同,但组织分布不同的酶二、填空题 1、组成DNA的四种核苷酸是 dAMP 、 dCMP 、 dGMP 和 dTMP 。 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包括 螺旋 、 折叠 、 转角 和 不规则卷曲 等。 3、易造成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 加热 、 紫外线 、 尿素 、
6、 强酸 和 重金属盐 。 4、酶促反应的特点有 高催化效率 、 高度特异性 和 酶活性的可调节性 。 5、细胞增殖的方式有 有丝分裂 、 无丝分裂 和 减数分裂 。三、名词解释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包括二硫键的位置。 2、蛋白质变性:理化因素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导致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的过程。 3、退火: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后复性的过程。 4、米氏常数: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与酶对底物亲和力成反比。 5、细胞凋亡:由基因控制的自主性,有序性的细胞死亡。四、简答题1、试述谷胱甘肽的氨基酸组成,及其生理作用。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
7、甘氨酸组成。保护细胞膜结构,维持细胞内酶蛋白处于还原(活性)状态。2、什么是竞争性抑制,有何特点?在此过程中,酶促反应的一些参数如何变化?抑制剂I与底物S结构相似,共同竞争酶的活性中心,造成酶促反应速度变小,加大底物浓度,可使抑制作用减弱。Km,Vm 不变。3、简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两条DNA链反向平行;亲水骨架在外侧,疏水碱基在内侧,形成右手螺旋;碱基平面与螺旋轴垂直;螺旋分子表面有大沟和小沟;两条DNA链靠氢键结合;A=T,G=C配对;碱基堆集力协同氢键一起使DNA双螺旋更稳定。4、简述生物膜的分子结构模型。液态的磷脂双分子层为支架,其间镶嵌蛋白质。5、人体有哪四大组织?其中结缔
8、组识有何作用?即上皮组识、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结缔组织主要起支持、连接、运输物质、和防御等多种功能。第三章 基因信息传递一、单选题1、DNA以半保留方式复制,如果一个具有放射性标记的双链DNA分子,在无放射性标记的环境中经过两轮复制,其产物分子的放射性情况如何 AA. 其中一半没有放射性 B. 都有放射性C. 半数分子的两条链都有放射性 D. 都不含放射性2、下列哪种碱基只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中?AA. 尿嘧啶 B. 腺嘌呤 C. 胸腺嘧啶 D. 鸟嘌呤3. 下列那一种密码子是起始密码子?CA. UAG B. ACG C. AUG D. AGG4、下列关于氨基酸密码的叙述哪一
9、项是正确的 CA. 由DNA链中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组成 B. 由tRNA链中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组成 C. 由mRNA链中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组成 D. 由rRNA链中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组成 5、大肠杆菌合成的所有未修饰的多肽链,其N末端应是哪种氨基酸 CA. 蛋氨酸 B. 丝氨酸 C. 甲酰蛋氨酸 D. 甲酰丝氨酸 6、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控制点是 BA. 基因结构活化 B 转录起始 C 转录后加工 D 蛋白质翻译及翻译后加工 7、一个操纵子通常含有 BA 一个启动序列和一个编码基因 B 一个启动序列和数个编码基因 C 数个启动序列和一个编码基因 D 数个启动序列和数个编码基因 8、下列属于反式作用因子的
10、是 D A. 启动子 B. 增强子 C. 终止子 D. 转录因子 二、填空题1、真核生物mRNA的转录后加工方式有 加帽 、 加尾 、 剪接 和 mRNA编辑 。2、用蛋白水解酶作用于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I,可将其分为大、小两个片段,其中大片段叫Klenow片段,具有 53聚合酶 和 35外切酶 活性,另外一个片段具有 53外切酶 活性。3、遗传密码的特点有 连续性 、 简并性 、 通用性 和 摆动性 。三、名词解释1、DNA重组技术:人工方法将不同来源的DNA片段,拼接成一个重组DNA分子,并引入活细胞使其复制或表达。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细菌产生的一类能识别和切割双链DNA分子内特定的
11、碱基顺序的核酸水解酶。3、半不连续复制:在DNA复制过程中,一条链的合成是连续的,另一条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所以叫做半不连续复制。4、顺式作用元件:真核生物中,可以调控结构基因转录效率、并与该结构基因相距较近的DNA序列,如启动子、增强子等。四、简答题1、简述原核生物DNA切除修复(即核苷酸切除修复)的过程。核酸内切酶:扩创;DNA聚合酶I / DNA聚合酶:填补空隙;连接酶:封口。2、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的组分有哪些?它们具有什么功能?mRNA:蛋白质合成的模板;tRNA:蛋白质合成的氨基酸运载工具;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场所;辅助因子:(a)起始因子,参与蛋白质合成起始复合物形成;(b)延
12、长因子,肽链的延伸作用;(c)释放因子,终止肽链合成并从核糖体上释放出来。五、问答题1、试比较DNA复制与RNA转录的异同。 复 制转 录模 板其中一股链(模板链)两股链原 料dNTPNTP聚合酶DNA依赖的DNA聚合酶DNA依赖的RNA聚合酶产 物DNAmRNA,tRNA,rRNA碱基配对A-T ;G-CA-U ,T-A;G-C2、试述乳糖操纵子的组成及其结构基因可调控表达的机制。乳糖操纵子的组成: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含Z、Y、A三个结构基因,分别编码半乳糖苷酶、透酶和半乳糖苷乙酰转移酶,此外还有一个操纵序列O,一个启动子P和一个调节基因I。阻遏蛋白的负性调节:没有乳糖存在时,I基因编码的阻遏
13、蛋白结合于操纵序列O处,乳糖操纵子处于阻遏状态,不能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有乳糖存在时,乳糖作为诱导物诱导阻遏蛋白变构,不能结合于操纵序列,乳糖操纵子被诱导开放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所以,乳糖操纵子的这种调控机制为可诱导的负调控。CAP的正性调节:在启动子上游有CAP结合位点,当大肠杆菌从以葡萄糖为碳源的环境转变为以乳糖为碳源的环境时,cAMP浓度升高,与CAP结合,使CAP发生变构,CAP结合于乳糖操纵子启动序列附近的CAP结合位点,激活RNA聚合酶活性,促进结构基因转录,调节蛋白结合于操纵子后促进结构基因的转录,对乳糖操纵子实行正调控,加速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协调调节:乳糖操纵子中的I基
14、因编码的阻遏蛋白的负调控与CAP的正调控两种机制,互相协调、互相制约。3、典型的DNA重组实验通常包括哪些步骤? 提取供体生物的目的基因(或称外源基因),酶接连接到另一DNA分子上(克隆载体),形成一个新的重组DNA分子。 将这个重组DNA分子转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中复制保存,这个过程称为转化。 对那些吸收了重组DNA的受体细胞进行筛选和鉴定。 对含有重组DNA的细胞进行大量培养,检测外援基因是否表达。第四章 神经系统一、单选题1、神经系统实现其调节功能的基本方式是 D A. 兴奋和抑制 B. 感受和处理信息 C. 记忆与学习 D.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E. 正反馈与负反馈2、中枢神经系统
15、内,兴奋的化学传递不具备以下哪个特征?D A. 单向传递 B. 中枢延搁 C. 总和 D. 兴奋节律不变 E. 易受环境条件改变的影响3、关于兴奋性突触传递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D A. 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 B. Ca2+由膜外进入突触前膜内 C. 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并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D. 突触后膜对Na +、K+,特别是K+的通透性增高 E. 突触后膜电位去极化达阈值,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发放冲动4、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是由于 B A. 突触前轴突末梢超极化 B. 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 C. 突触后膜的兴奋性发生改变 D. 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 E. 突触后神经元超极化5、抑制性突触
16、后电位发生过程中哪一项是错误的?E A. 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 B. Ca2+由膜外进入突触前膜内 C. 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并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D. 突触后膜对Cl-或K+的通透性升高 E. 突触后膜膜电位增大,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发放冲动6、M受体 E A. 位于骨骼肌神经肌接头的肌膜上 B. 位于植物神经节细胞膜上 C. 可被酚妥拉明阻断 D. 可被儿茶酚胺激活 E. 位于副交感神经支配的效应器上7、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C A. GABA B. 甘氨酸 C. 乙酰胆碱 D. 去甲肾上腺素 E. 5-羟色胺8、M受体的阻断剂是 A A. 阿托品 B. 酚妥拉明 C. 心得安
17、D. 筒箭毒 E. 育亨宾9、下列哪一项属于胆碱能受体?D A. M、 B. M、 C. M、1和1 D. M、N E. M、1和210、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神经递质是 E A. 乙酰胆碱 B. 去甲肾上腺素 C. 肾上腺素 D. 多巴胺 E. 去甲肾上腺素或乙酰胆碱11、牵张反射使 A A. 受牵拉肌肉发生收缩 B. 同一关节的协同肌发生抑制 C. 同一关节的拮抗肌发生兴奋 D. 其他关节的肌肉也同时发生收缩 E. 伸肌和屈肌都收缩12、当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增加时可引起 B A. 肌梭传入冲动增加 B. 梭外肌收缩 C. 梭内肌收缩 D. 梭外肌和梭内肌同步收缩 E. 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增加1
18、3、当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增加时可引起 C A. 肌梭传入冲动减少 B. 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减少 C. 牵张反射加强 D. 梭外肌收缩 E. 梭内肌舒张14、腱反射具有下列哪项特点?B A. 是多突触反射 B. 肌肉的收缩几乎是一次同步性收缩 C. 感受器为腱器官 D. 可由重力作用引起 E. 主要表现在屈肌上15、腱反射是 C A. 外感受性反射 B. 行为反射 C. 单突触反射 D. 紧张性牵张放射 E. 腱器官引起的反射16、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动物脑干将出现 C A. 脊髓休克 B. 去皮层僵直 C. 去大脑僵直 D. 腱反射加强 E. 肢体痉挛性麻痹17、人小脑受损后可出现一系列症状
19、,下列哪一项包括在其中? D A. 共济运动失调 B. 肌张力减弱 C. 平衡失调 D. 静止性震颤 E. 意向性震颤18、大脑皮质处于紧张活动时,脑电活动主要表现为 B A. a波 B. b波 C. q波 D. d波 E. a波的梭形变化19、眼睛充分调节能看清眼前物体的最近点称为 D A. 主点 B. 节点 C. 焦点 D. 近点 E. 远点20、睫状肌收缩可使 D A. 角膜曲度增大 B. 角膜曲度减小 C. 瞳孔缩小 D. 晶状体曲度增大 E. 晶状体曲度减小21、关于视锥细胞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 A. 外段的形状与视杆细胞不同 B. 外段的感光色素为视紫红质 C. 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20、D. 能产生感受器电位 E. 部分细胞对450 nm的蓝光很敏感22、瞳孔近反射和瞳孔对光反射中枢的共同部位是 C A. 延髓 B. 脑桥 C. 中脑 D. 下丘脑 E. 大脑皮质23、夜盲症发生的原因是 B A. 视紫红质过多 B. 视紫红质缺乏 C. 顺视黄醛过多 D. 视蛋白合成障碍 E. 视紫蓝质合成过多24、眼的近点的远近主要取决于 B A. 瞳孔的直径 B. 晶状体的弹性 C. 房水的折光指数 D. 角膜前表面的曲率半径 E. 玻璃体的折光指数25、视黄醛由下列哪种物质转变而来? B A. 维生素D B. 维生素A C. 维生素E D. 维生素K E. 维生素B226、椭圆囊和球囊
21、囊斑的适宜刺激是 E A. 正角加速度运动 B. 负角加速度运动 C. 角匀速运动 D. 直线匀速运动 E. 直线正负加速度运动27、按照行波学说,基底膜产生最大振幅位置取决于 B A. 声波的振幅 B. 声波的频率 C. 基底膜的性质 D. 外淋巴的振动幅度 E. 听小骨的振动力量28、声波感受器是 D A. 球囊囊斑 B. 椭圆囊囊斑 C. 半规管壶腹嵴 D. 耳蜗基底膜毛细胞 E. 耳石二、填空题1、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 反射 。2、突触后膜在某种递质作用下发生的局部去极化电位变化称为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3、胆碱能受体可分为 M 型受体和 N 型受体。4、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进入无反应
22、状态的现象称为 脊休克 。5、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 肌梭 。6、牵张反射包括 腱反射 和 肌紧张 两种类型。7、当肌肉受牵拉时,Ia类传入纤维放电频率将 增加 。8、运动精细度和负复杂性越高,相应的皮层运动代表区就越 大 。9、震颤麻痹常伴有 静止性 震颤。10、帕金森病与 黑质 病变有关。11、睁眼或接受刺激时脑电波立即消失而呈快波,这一现象称为 波阻断 。12、晶状体的最大调节能力可用 近点 表示。13、正常眼视近物的反射调节主要依赖于 晶状体 的调节。14、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是 视紫红质 。15、高频声波引起耳蜗基底膜的 底部 部位产生最大振幅的振动。16、昼光觉系统由 视锥细胞 与它们相
23、联系的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等组成。17、基底膜上的听觉感受器是 螺旋器 。18、半规管壶腹嵴的适宜刺激是 正、负角加速度 。三、名词解释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在兴奋性递质的作用下发生局部去极化电位变化。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在抑制性递质的作用下发生超极化电位变化。3、腱反射: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比如膝反射。4、肌紧张: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肌紧张是维持身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5、近点:是指眼作充分调节时眼所能看清楚的眼前最近物体所在之处。6、暗适应:人在明亮处较长时间突然进入暗处,最初看不清任何物体,需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逐渐看清,这种现象称为暗适应。7、视力
24、:眼对物体细小结构的分辨能力。8、听阈:刚好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强度,称为听阈。四、 简答题1、何谓胆碱能神经纤维?在外周哪些神经纤维属于这类神经?答:以Ach为递质的神经纤维为胆碱能神经纤维,在外周包括所有自主神经节前纤维、大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纤维,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2、反射弧中枢部分兴奋传布的特征有哪些?答:单向传播、中枢延搁、兴奋的总和、兴奋节律的改变、后发放与反馈和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3、小脑是如何参与对机体运动的调控?答:前庭小脑:调节身体平衡;脊髓小脑:调节肌紧张,对肌紧张以易化作用为主协调进行过程中的运动,协助大脑皮层对随意运动进行适时调控;皮层小脑:
25、参与运动计划的形成和运动程序的编制。4、视近物时眼的主要调节方式是什么?如何调节?答:眼的近反射:6m以内的近物或被视物体由远移近时眼发生的调节,包括:晶状体变凸、瞳孔缩小和视轴汇聚;瞳孔对光反射。五、问答题1、当人在明亮处较长时间后突然进入暗处,视觉会出现何种变化?为什么?答:人从明亮处突然进入暗处,最初看不清任何物体,需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能看清在暗处的物体,这种现象称为暗适应。暗适应是人眼在暗处对光的敏感度逐渐提高的过程。一般在进入暗处后的最初5-8min内,人眼感知光线的阈值出现一次明显的下降,以后再次出现更为明显的下降,这与视锥色素的合成增加有关。约在进入暗处25-30min时,阈值
26、降至最低点并温定在这一水平,该阶段与视杆色素的合成增加有关。2、试比较腱反射和肌紧张的异同点。答:比较项目腱反射肌紧张产生原因快速牵拉缓慢、持续牵拉中枢传递单突触多突触效应器快肌纤维慢肌纤维效应同步性收缩交替性收缩意义完成动作维持姿势3、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有何特点?答:功能特点:紧张性支配;对同一效应器的双重支配,相互拮抗;受效应器所处功能状态的影响了;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不同(交感-肾上腺系统:应急时动员机体潜能促使机体适应环境的急变;迷走-胰岛素系统:保护机体、休整恢复、促进消化、积聚能量、加强排泄生殖功能)4、化学性突触传递过程如何?受哪些因素影响?答:过程:突触前神经元兴奋,释放
27、递质,与突触后神经元受体结合,突触后电位。影响递质释放的因素:Ca2+、突触前末梢动作电位频率或幅度、突触前受体、影响已释放递质清除的因素末梢摄取或酶解(如胆碱酯酶)、影响受体的因素如筒箭毒碱。5、肾上腺素能受体有哪几类?它们是如何调节血液循环、消化和呼吸活动的?答:有、。受体受体心肌心肌收缩加强(1)血管壁平滑肌收缩舒张(2)气道壁平滑肌舒张消化道平滑肌舒张第五章 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一、 单选题1、糖酵解过程中NADH + H+的代谢去路 AA. 使丙酮酸还原为乳酸 B. 经-磷酸甘油穿梭系统进入线粒体氧化 C. 经苹果酸穿梭系统进人线粒体氧化 D. 2-磷酸甘油酸还原为3-磷酸甘油醛 2、
28、糖有氧氧化的最终产物是 AA. CO2+H2O+ATP B. 乳酸 C. 丙酮酸 D. 乙酰CoA 3、肌糖原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原因是 A A. 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 B. 缺乏磷酸化酶 C. 缺乏脱支酶 D. 缺乏己糖激酶 4、除了下列哪一种化合物外,其它物质分子中都含有高能磷酸键 DA.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B. 1,3-二磷酸甘油酸C. ADP D. 葡萄糖-6-磷酸 5、脂肪酰CoA在肝脏进行-氧化,其酶促反应的顺序是 CA. 脱氢、再脱氢、加水、硫解 B. 硫解、脱氢、加水、再脱氢C. 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 D. 脱氢、脱水、再脱氢、硫解6、核酸的各基本单位之间的主要连接键是 B
29、A. 肽键 B. 磷酸二酯键 C. 二硫键 D. 糖苷键 7、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血中酮体浓度会升高 DA. 食用脂肪较多的混合膳食 B. 食用高糖食物 C. 食用高蛋白膳食 D. 禁食 8、胆固醇合成的原料是 DA. 丙酮酸 B. 草酸 C. 苹果酸 D. 乙酰CoA 9、下列磷脂中哪一种分子中含有胆碱 BA. 脑磷脂 B. 卵磷脂 C. 磷脂酸 D. 心磷脂 10、DNA的一级结构实质上就是A A. 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顺序 B. DNA分子中的碱基配对关系C. DNA分子中各碱基所占的比例 D.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11、体内转运一碳单位的载体是 CA. 叶酸 B. 维生素B12 C
30、. 四氢叶酸 D. S-腺苷蛋氨酸 12、白化病是由于先天缺乏 BA. 色氨酸羟化酶 B. 酪氨酸酶 C. 苯丙氨酸羟化酶 D. 脯氨酸羟化酶 13、嘧啶环中的第一位N原子来源于 DA. 游离的氨 B. 谷氨酸 C. 谷氨酰胺的酰胺基 D. 天冬氨酸 14、下列与代谢有关的途径不在线粒体内进行的是 CA. 三羧酸循环 B. 肪脂酸氧化 C. 糖酵解 D. 氧化磷酸化 15、一般情况下,机体所需能量由糖提供 D A. 40%50% B. 50%60% C. 60%70% D. 70%以上 E. 80%以上 16、正常人能量代谢在下列哪些情况下是最低的? B A. 完全静息时 B. 熟睡时 C.
31、外界温度为20C时 D. 室温为1825C时 E. 进食12小时以后 17、对能量代谢影响最为显著的是 C A. 寒冷 B. 高温 C. 肌肉运动 D. 精神活动 E. 进食 18、下列有关基础代谢率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E A. 男子的基础代谢率比女子高 B. 幼儿的基础代谢率比成人高 C. 老年人的基础代谢率比成人低 D. 基础代谢率同体表面积之间具有比例关系 E. 体重相同的人,基础代谢率较为接近19、实验研究中,常以下列哪项的温度作为深部温度的指标?B A. 口腔 B. 食管 C. 血液 D. 小肠 E. 肝脏 20、人在寒冷环境中主要依靠下列哪种方式来增加产热量?A A. 战栗性产
32、热 B. 非战栗性产热 C. 温度刺激性肌紧张 C. 肝脏代谢亢进 E. 全部内脏代谢增强21、当外界温度等于或高于机体皮肤温度时,机体的散热形式是 D A. 辐射散热 B. 传导散热 C. 对流散热 D. 蒸发散热 E. 辐射和对流散热 22、在体温调节中起调定点作用的可能是 A A. PO/AH区的温度敏感神经元 B. 延髓的温度敏感射进元 C. 网状结构的冷敏神经元 D. 弓状核的冷敏神经元 E. 脊髓温度敏感神经元 二、填空题1、合成糖原时,葡萄糖的直接供体是 UDPG 。2、细胞内生成ATP的方式有 底物水平磷酸化 和 氧化磷酸化 。3、 嘌呤碱基合成的原料包括 甘氨酸 、 谷氨酰胺
33、 、 一碳单位 和 CO2 。4、血浆脂蛋白包括 乳糜微粒 、 VLDL 、 LDL 、 HDL 。5、肝昏迷的发病机制有 氨中毒学说 、 假性神经递质 、 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 、 氨基丁酸学说 和 其他神经毒质作用 。 6、当皮下血流量减少时,其皮肤温度_降低_。 7、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_肝脏_和_骨骼肌_。 8、人体最主要的散热器官是_皮肤_。 9、体内温度最高的器官是_肝脏_。 10、人在寒冷环境中主要依靠_战栗_增加产热量。 11、女子的基础体温一般在_排卵前_下降。 12、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引起基础代谢率_升高_。 三、名词解释1、糖异生:非糖物质生产(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葡萄
34、糖或糖原的过程,肝是糖异生的主要器官。2、酮体:包括丙酮、羟丁酸、乙酰乙酸。肝内生成,肝外利用。3、必需氨基酸:机体必需但自身不能合成的氨基酸,必需由食物供给。包括赖、色、苯丙、蛋、亮、异亮、苏、缬氨酸。4、脂肪动员:脂肪组织中的脂肪在酶的催化下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并被机体利用的过程。5、一碳单位:含有一个碳原子的有机基团。包括甲基、甲烯基、甲炔基、甲酚基和亚氨甲基,参与了嘌呤和嘧啶的合成。6、生物氧化:糖、脂、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CO2和H2O的过程。7、尿酸: 嘌呤核苷酸代谢的终产物,血尿酸过高是引起痛风的原因。8、初级胆汁酸:在肝细胞内由胆固醇作为原
35、料合成的胆汁酸即初级胆汁酸,包括胆酸和鹅脱氧胆酸等。 9、基础代谢率:人体在清醒而安静情况下,不受精神紧张、肌肉活动、食物和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时的能量代谢率。 10、呼吸商:一定时间内机体产生的CO2量与消耗氧量的比值。 11、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由食物引起机体额外产生热量的现象。四、简答题1、除了能作为合成核酸的原料分子, ATP、UTP、CTP和GTP分别还在何种代谢中起作用?ATP能量分子;UTP糖原合成;CTP磷脂合成;GTP翻译2、简述NADH氧化呼吸链与FADH2氧化呼吸链的组成。NADH FMN CoQ Cyt b Cyt c1 Cyt c Cyt aa3琥珀酸 FAD CoQ
36、Cyt b Cyt c1 Cyt c Cyt aa33、简述体内血氨的来源和去路。来源:肠道吸收的氨 去路:合成尿素 转化成非必需氨基酸 各组织氨基酸脱氨 肌肉内合成丙氨酸 肝脏丙氨酸脱氨肌肉合成谷氨酰胺 肝肾谷氨酰胺脱氨4、简述糖有氧氧化过程中的三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文字式、酶)。1.3二磷酸甘油酸 三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激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丙酮酸(丙酮酸激酶),琥珀酰辅酶A 琥珀酸 (琥珀酸硫激酶) 5、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有哪些? 答:肌肉活动、精神活动、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环境温度 6、什么是基础代谢率?测定基础代谢率需要控制哪些条件?答:基础代谢率是指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
37、能量代谢。条件:20 - 25C,清醒、安静、 静卧, 2小时无剧烈活动,无精神紧张,餐后12 - 14小时。 7、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人体有哪些散热途径? 答:辐射、传导、对流 8、什么是温热性发汗?答:温热性刺激引起的发汗。中枢位于下丘脑,交感神经的胆碱能节后纤维兴奋导致全身绝 大部分小汗腺分泌,加强散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9、寒冷环境下肌体主要的产热方式有哪些? 答:寒冷环境下主要产热方式:战栗产热、非战栗产热(代谢产热)五、问答题1、试述体内鸟氨酸循环的过程、参与的酶类、部位及生理意义。鸟氨酸循环,肝脏。氨 + 二氧化碳 氨基甲酰磷酸 氨基甲酰磷酸 + 鸟氨酸 瓜氨酸 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 瓜氨酸 + 天冬氨酸 精氨酸代琥珀酸 精氨酸 + 延胡索酸精氨酸 鸟氨酸 + 尿素生理意义:是机体解除氨毒的主要方式。2、试比较酶活力的别构调节和共价修饰调节。 别构调节 共价修饰调节调节物 生理小分子物质 上游的其他酶连接键 非共价键 共价键,可逆性酶活力 上升或下降 激活或失活放大效应 无 有,高效经济意义 防止产物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