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名4~6岁儿童肥胖的纵向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11名4~6岁儿童肥胖的纵向研究毕业论文.doc(4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811名46岁儿童肥胖的纵向研究姓 名: 学 号: 10881510学 院: 公共卫生学院专 业: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导 师: 完成时间:二一二年十一月姓名: 院系:公共卫生学院妇女与儿童青少年卫生学系 学号:10881510北京大学医学部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
2、签名: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北京大学医学部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请选择图书馆发布时间:即时发布 一年后发布 二年后发布(保密论文需注明,并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年 月 日811名46岁儿童肥胖的纵向研究 摘要目的 描述06岁儿童超重、肥胖的变化趋势,探讨儿童早期超重、肥胖首次出现时间、持续时间、及其对其56岁
3、超重和肥胖的影响,为制定肥胖开始干预的年龄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采用由北京市西城区6所幼儿园和3个保健科管理并定期体检的手册,研究内容包括811名46岁儿童从出生至2012年8月的体格检查的队列资料,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身高别体重(WFH)的比率法进行肥胖的诊断,采用率或构成比进行描述,两组之间率的比较采用2检验,多组之间率的关系采用趋势2,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 儿童在3月龄时肥胖率为11.3%,5月龄降低至4.6%,随后继续降低,8月龄降至3.3%,1236月龄肥胖率较低并且稳定,48月龄肥胖率开始升高至5.9%,60、72月龄组增幅最大,肥胖率分别是9.5%和13.3%。2.
4、儿童首次诊断为超重所占比例最大的月龄为3月龄占49.4%、其次为5月龄占13.4%,24月龄占8.6%;儿童首次诊断为肥胖所占比例最大的月龄为3月龄占41.6%、其次为60月龄占10.8%,48月龄占10.2%。3. 早期不同月龄出现超重、肥胖的儿童,其在56岁超重和肥胖率均高于早期未出现超重和肥胖的儿童,早期超重对后期超重的RR值为2.555.8,早期超重对后期肥胖的RR值为3.143.2,早期肥胖对后期肥胖的RR值为3.2104.8,三组RR值均是随月龄的增加而变大。4. 儿童在59月龄前超重持续的时间越长,其56岁发生的超重和肥胖率就越高,59月龄前肥胖持续时间12个月的儿童其在56岁的
5、肥胖率高于肥胖持续时间12个月的儿童,儿童在59月龄前超重、肥胖的频次越多,其56岁发生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就越高。5. 2012年北京市西城区811名46岁儿童肥胖检出率为7.6%,较2006年北京市城区儿童肥胖率增加了68.9%,超重-肥胖比为2.3,已经超出可接受水平(1.01.3),轻度肥胖者占62.9%,中度肥胖者占 25.8%,重度肥胖者占11.3%,与6年前相比轻度肥胖所占比例逐渐增高,中重度肥胖所占比例逐渐降低。结论 1. 儿童06岁期间肥胖的变化趋势:在出生后第一年处于较高水平,随后下降并稳定维持34年,之后肥胖率再次升高。2. 儿童首次诊断为超重和肥胖所占比例较大的月龄为3月龄
6、、5月龄、48月龄和60月龄,这些月龄可能为儿童超重和肥胖的高发月龄。3. 早期不同月龄出现超重和肥胖的儿童,其在56岁的超重和肥胖率均高于早期未出现超重和肥胖的儿童,随年龄的增加RR值逐渐变大。4. 儿童早期超重、肥胖的频次越高、持续的时间越长,其在5-6岁超重和肥胖率越高。5. 北京市西城区2012年46岁儿童超重率为17.9%,肥胖率为7.6%,较6年前的肥胖率增加了68.9%,轻度肥胖所占比例逐渐增高,中重度肥胖所占比例逐渐降低;超重-肥胖比为2.3,已经超出可接受水平。关键词 46岁儿童,肥胖,纵向资料35The cohort study of obesity in 811 chil
7、dren aged 46 years MPH Candidate: Yao Jinping,10881510Supervisor: Professor Wang Xiaoli Department of Child, Adolescent and Womens Health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Peking University AbstractObjectives: To describe the trend of child obesity prevalence,to learn the influence of the first time and dura
8、tion of early childhood overweight/obesity for overweight/obesity aged 56 years, and it would provide some information for the early age obesity intervention.Methods: This study used the cohort data of 811 children aged 46 years, who had accepted physical check regularly after birth. The standard of
9、 obesity based on the ratio method of weight for height of WHO. The status of obesity was described with prevalence. Chi-square test and trend chi-square test was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when P 0.05, there was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Results:1. The prevalence of obesity was 11.3% when ch
10、ildren were 3 months old, decreased to 4.6% in 5 months,then continue to reduce,to 3.3% in 8 months. The prevalence of obesity was stably low between 12 and 36 months old,around 3.5%. It increased to 5.9% in 48 months. The largested increasing were at 60 and 72 months, the prevalences were 9.5% and
11、13.3%, respectively.2. The months of the first time overweight/obesity occurred: The first three proportions were happend in 3, 5, and 24 months, were 49.4%, 13.4%, and 8.6%, respectively. Regarding the first time obesity hapened, 3-month-old was still the largest proportion, 41.6%, the second one w
12、as 60-month-old, 10.8%, and 48-month-old took the 3rd place, accounted for 10.2%.3. The children with early childhood overweight/obesity owned higher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in 56 year-old than those no early childhood overweight/obesity. RR-value of early childhood overweight to 56 year-old overwe
13、ight was 2.555.8, RR-value of early childhood overweight to 56 year-old obesity was 3.143.2, RR-value of early childhood obesity to 56 year-old obesity was 3.2104.8. The older the month age was, the larger all 3 RR-values were. 4. The longer the duration of overweight before 59-month-old kept, the h
14、igher the overweight/obesity prevalence of 5 to 6 years old was. Children with duration of obesity longer than 12 months before 59-month-old had higher obesity prevalence than those who had obesity duration shorter than 12 months. With the times overweight/obesity happened before 59-month-old incres
15、eing, the overweight/obesity prevalence in 56 years old was higher.5. The prevalence of obesity in 46 year-old children in Xicheng District of Beijing was 7.6%. Compared with six years ago, the obesity prevalence increased 68.9%, the ratio of overweight to obesity was 2.3, which was more than the ac
16、ceptable level. The proportion of mildly obesity was 62.9%, the proportion of moderate and severe obesity were 25.8% and 11.3 %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six years ago, the proportion of mildly obesity increased gradually, the proportion of moderate and severe obesity decreased gradually.Conclusio
17、ns:1. The obesity changing trend of children aged 06-year-old: it was at a high level in the first year after birth, then decreased and remained stable for 3 to 4 years, and then it increased again.2. The proportion of first occurrence age of overweight/obesity was more in 3-month-old, 5-month-old,
18、48-month-old and 60-month-old,maybe those were the susceptible period of overweight/obesity happened.3. The children with early childhood overweight/obesity would become overweight/obesity in 56 years old easily, than those no early childhood overweight/obesity. The RR-value became larger gradually
19、with ages increasing.4. With the times and duration of overweight/obesity before 59-month-old increasing, the higher the overweight/obesity in 56 year-old was.5. The prevalence of obesity and overweight in 46-year-old children in Xicheng District of Beijing were 7.6% and 17.9% respectively, compared
20、 with six years ago, the obesity rate increased by 68.9%, the proportion of mildly obesity increased gradually, the proportion of moderate and severe obesity decreased gradually; The ratio of overweight to obesity was 2.3, which was more than all the acceptable level.Key Words Children aged 46 years
21、,Obesity,Cohort data 目录第一部分 前言11儿童肥胖的流行现状11.1 发达国家儿童肥胖状况11.2发展中国家儿童肥胖状况11.3我国儿童肥胖流行现状22儿童肥胖的健康危害22.1儿童肥胖对生理指标的影响22.2儿童肥胖对青春期发育的影响32.3儿童肥胖对智力的影响32.4儿童肥胖对心理行为的影响32.5儿童肥胖与成年肥胖的关系33 本研究的意义44 研究目的4第二部分 资料与方法51 调查对象52 资料收集52.1内容52.2测量方法53 超重和肥胖的诊断标准64 资料分析64.1统计分析方法64.2 主要计算指标6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7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72 46岁
22、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检出情况72.1 不同年龄和性别儿童的超重情况72.2不同年龄和性别儿童肥胖的检出率82.3 儿童的超重-肥胖比92.4 儿童的肥胖度构成情况103儿童首次被诊断为超重和肥胖的月龄分布114儿童在过去不同月龄时的超重、肥胖情况135 儿童在过去不同月龄超重和肥胖与56岁时超重和肥胖的关系145.1 儿童在不同月龄超重与56岁时超重关系145.2 儿童在不同月龄超重与56岁时肥胖关系155.3 儿童在不同月龄肥胖与56岁时肥胖关系165.4 儿童在不同月龄超重或肥胖对56岁超重或肥胖的影响小结176 持续性肥胖186.1儿童59月龄前超重或肥胖持续的时间对56岁超重或肥胖的影响1
23、86.2儿童过去59月龄前超重或肥胖的频次对56岁超重和肥胖的影响19第四部分 讨论211 研究资料的可靠性212 儿童06岁期间肥胖的变化趋势213 儿童首次被诊断为超重和肥胖的月龄分布214 儿童早期超重或肥胖增加其在5-6岁超重和肥胖的风险225 儿童早期超重或肥胖持续的时间越长其5-6岁超重和肥胖率越高226 北京市西城区46岁儿童肥胖的现状226.1 北京市西城区儿童肥胖率高,增长速度快226.2 北京市西城区儿童超重-肥胖比高226.3 北京市西城区儿童轻度肥胖比例增多,中重度肥胖比例减少237 引起儿童肥胖的原因探讨及建议237.1婴儿期肥胖237.2学龄前肥胖248 本研究的局
24、限性24第五部分 结论25参考文献26综述30个人简历37致谢38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一部分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儿童肥胖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儿童肥胖已成为我国城市儿童的主要健康问题1。肥胖不仅是成年后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的危险因素,肥胖还严重影响儿童体格发育和心理、行为的健康2。有许多研究发现,肥胖在儿童青少年中出现的越早,持续时间越久,发生代谢综合征等健康危害的可能性越大3。1儿童肥胖的流行现状2004年,国际肥胖专家工作组(international obesity task force,IOTF)在提交给WHO的报告中估计,全球范围儿童超重率接近1
25、0%,肥胖率为2%3%;欧美发达国家儿童超重率高达20%30%,肥胖率为5%15%4。1.1 发达国家儿童肥胖状况70年代起,发达国家儿童肥胖人数一直在增加。美国1986年到1998年,白人儿童肥胖率从8%上升至12%,黑人儿童肥胖率从8%上升至22%5。加拿大712岁儿童肥胖率达到24%6。西班牙1986年到1998年儿童肥胖率从10%上升至22%5。英国1980年1664岁男性肥胖率为6%,女性为8%,1995年分别为15%和17%7。日本1970年至2000年中小学生肥胖率增加了3倍左右,男女生分别达到15%和13%,并且还在逐年上升 8 。1.2发展中国家儿童肥胖状况据WHO估计,全球
26、现有2200万5岁以下的儿童超重或者肥胖,其中77%在发展中国家,儿童早期肥胖正呈现快速增长趋势9。Del-Rio-Navarro等报道,墨西哥中上阶层611岁儿童“肥胖”和“超重+肥胖”检出率男性为9.4%和15.7%,女性为10.5%和18.0%,1217岁青少年肥胖率男性14.7%,女性10.6%10。Sibai等报道,黎巴嫩319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率为男性22.5%和7.5%,女性为16.1%和3.2%;成年肥胖率男性14.3%,女性18.8%11。智利1985年到1995年间06岁儿童肥胖率从4.6%上升至7.2%,10年增长了57%10。中东地区尤其是那些石油富国的中上阶层,儿
27、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甚至超过了一般发达国家,达到美国的肥胖水平12。1.3我国儿童肥胖流行现状在全球儿童肥胖率上升的同时,我国儿童肥胖的现状也不容乐观。季成叶等发现,从2005年以后,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逐年上升13。2006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城市3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病率为8%14。朱国伟等报告,上海市徐汇区2008年5501名托幼儿童中,总超重率为12.34%,肥胖率为8.22%15。朱美红等报告,2009年上海市虹口区、普陀区、浦东区3个区的10所幼儿园共计1320名儿童超重率为14.0%,肥胖率10.5%16。陈燕玲等报告,深圳光明新区1323名510
28、岁儿童肥胖率为7.0%17。赵广英等报告,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2010年学龄前儿童肥胖率为7.58%18。陈晶等报告,2010年对厦门城区34所幼儿园进行调查,男性儿童肥胖率9.03%,女性儿童肥胖率5.48%19。在各大城市中,北京市的肥胖率最高。杨海河等报告,北京市城区67岁儿童肥胖率男性9.49%、女性6.68%20。2011年11月28日北京市公布的2010年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报显示,北京市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仍处在较高水平,超重率为11.69%,肥胖率为14.06%。由此可见,儿童单纯性肥胖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主要问题。2儿童肥胖的健康危害肥胖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
29、、呼吸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近年来又有研究发现发现肥胖还与高胆固醇血症、缺血性脑卒中、结肠、直肠、前列腺、胆囊、胆道、乳腺、子宫内膜和卵巢等部位癌症及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痛风、下肢浮肿、腰腿关节疼痛、骨质疏松等有关21。而这些危害在儿童期尚无明显的临床表现,所以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但随着对肥胖的深入研究,人们开始关注儿童肥胖所带来的一系列健康问题。2.1儿童肥胖对生理指标的影响张亨菊等报告,单纯性肥胖会引起糖代谢障碍、胰岛素抵抗,从而出现高胰岛素血症,可能导致糖尿病;肥胖儿童血脂高,血浆黏度大,血流缓慢,从而导致心功能减低22。张亨菊、李耀等对144例714岁儿童的呼吸频率(R)、肺活量(FVC
30、)、每分最大通气量(MVV),第一秒末、第二秒末、第三秒末呼气量(EFV1、EFV2、EFV3)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发现肥胖组EFV2和EFV3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儿童肥胖能导致肺功能障碍23。王家林调查发现,肥胖儿童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正常儿童24;赵建滨等报告,肥胖儿童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与正常儿童差异无显著性,但血清甘油三酯(TG)差异有显著性,血清甘油三酯值随肥胖程度的加重逐渐增高,提示儿童期肥胖已存在高血压和高血脂的倾向25。2.2儿童肥胖对青春期发育的影响多数研究表明,脂肪堆积对性早熟的发生有推动作用。陈芳芳等报告,北京地区儿童超重、肥胖与青春期发育时间相联系,青春期发育早的男
31、女童超重、肥胖的发生率均高于晚发育组26。Bratberg等的研究表明,性早熟发病率升高的原因与儿童肥胖率增加有关,而过多的脂肪引起了雌激素水平的升高,导致乳房过早发育27。2.3儿童肥胖对智力的影响王桂香等报告,儿童肥胖对其社会适应能力和智商有影响,肥胖的儿童在运动、独立生活能力、经济活动能力存在一定缺陷28。郭忠慧等的研究发现,肥胖儿童的操作智商显著低于正常儿童,主要表现在视知能力、译技能力及协调性等方面29。2.4儿童肥胖对心理行为的影响肥胖对儿童心理也会产生消极影响,表现为肥胖儿童缺乏自信、受歧视、伙伴关系不良、自信心不足等。何华等调查显示,石河子市儿童存在的主要心理行为问题包括抑郁、
32、交往不良、社会退缩及攻击性,与正常儿童相比,肥胖儿童存在抑郁的比例较大,他们对自己的身材不满意,并经常因为肥胖被同伴取侮辱性外号30。王筱桂等报告,肥胖儿童,尤其是女孩发生抑郁症的危险性增加,无论肥胖男孩还是肥胖女孩,自信心明显低于对照组31。2.5儿童肥胖与成年肥胖的关系现在,由于肥胖在成人中引起的健康问题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国内外有不少研究表明,10%20%的肥胖婴儿将成为肥胖儿童,40%的肥胖儿童将成为肥胖少年,75%80%的肥胖少年将成为肥胖成人3233。因此,对成年人肥胖问题的解决,需要从儿童做起。3 本研究的意义06岁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非常旺盛的时期,出现肥胖能否对其进行干预?什
33、么月龄可以进行干预?是大家感到比较困惑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儿童体格发育的纵向资料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儿童在06岁超重和肥胖的变化趋势,探讨早期超重、肥胖首次出现的月龄和儿童早期超重、肥胖的持续时间对其56岁超重和肥胖的影响,为制定肥胖开始干预的年龄提供一定的依据。4 研究目的1. 描述该人群46岁调查儿童超重和肥胖情况;2. 描述儿童在06岁超重和肥胖的变化趋势;3. 探讨儿童早期超重和肥胖首次出现的时间对其56岁超重和肥胖的影响;4. 探讨儿童早期超重和肥胖的持续时间对其56岁超重和肥胖的影响。第二部分 资料与方法1 调查对象选取2006年9月1日至2008年9月1日出生的,由北京市西城区6所
34、幼儿园和3个保健科管理并定期体检的811名儿童。最后一次的体检年龄为46岁,其中男童437名,女童374名。2 资料收集2.1内容调查对象从出生至2012年8月历次体检结果均记录于北京市儿童保健记录,包括3、5、8、12、24、36、48、60、72月龄的体格发育指标。2.2测量方法儿童体重的测量:工具为杠杆落地式体重计不能独立站立的儿童的测量:将一儿童提篮至于体重秤的中心位置,进行校准回零,再将婴儿仰卧或正坐于提篮中,平稳后读数即为儿童的体重。能独立站立的儿童的测量:校准后,可让儿童赤足直接站在体重秤中心位置两手自然下垂,不可摇动或接触其他物体,以免影响准确性。杠杆平衡后,读取体重数值,精确
35、到0.01kg。儿童身长的测量: 工具为卧式身长计或立式身高计3岁以下采用卧式身长测量计测量:使儿童仰卧于测量计的床面上,并与刻度板保持水平;头部紧贴头板,并使头板保持与读数板垂直;儿童面朝上,两耳在同一水平;身体平直,膝关节不能弯曲,两下肢互相接触并紧贴床面;两足平齐,足底与下肢成直角,脚板紧贴双足底面;读数时测量员视线与刻度线平齐。3岁以上采用立式测量计测量:测量时儿童取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下方的台面上,头部保持正直位置,两眼直视正前方,胸部稍挺起,腹部微后收,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脚跟靠拢,脚尖分开约60度。臀部和两肩胛(两肩胛角连线的中点)三个点同时靠着体重计侧壁。测量者手扶头部滑板使
36、之轻轻向下滑动,直到与头顶相接触。此时再观察被测者姿势是否正确,待校正符合要求后读取滑板中央刻度上所示数字,精确到0.1cm,注意读数时测量者的眼睛要与滑板在同一个水平面上。3 超重和肥胖的诊断标准肥胖的诊断标准采用身高别体重(WFH)的比率法34 ,“理想体重”参照2006年WHO的身高标准体重值。身高别体重身高别体重比率20%的为肥胖,身高别体重比率10%19%为超重,肥胖的分度:20% 29%为轻度,30%49%为中度,50% 为重度。4 资料分析4.1统计分析方法数据录入采用Epidata3.0软件,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将原始的体重和身长的数值变量转化为类资料,采
37、用率或构成比进行描述,两组之间率的比较采用2检验,并计算相对危险度(RR值), 多组之间率的关系采用趋势2, 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4.2 主要计算指标超重-肥胖比(obesity to overweight ratio,OOR)=超重率/肥胖率,是常用于预测肥胖的指标,该值越大预示该人群肥胖的发生率将越高,OOR在 0.50.9为最理想水平,1.01.3为可接受水平。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在调查的811名儿童中,男童437人,占53.9%,女童374人,占46.1%;4岁儿童333人,占41.1%,5岁儿童343人,占42.3%,6岁儿童135人,占16.6%。图1
38、-1 显示了调查儿童的年龄构成情况。图1-1 调查儿童的年龄构成2 46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检出情况2.1 不同年龄和性别儿童的超重情况811名儿童中,最后一次体检的时间在2012年3月1日至2012年8月30日之间,被调查的儿童超重的检出情况如表2-1-1。表2-1-1 调查儿童的超重情况年龄调查人数超重率(%)2P*值(岁)男女合计男女合计41781553339.6 14.2 11.7 1.7 0.18 518515834321.1 20.9 21.0 0.0 0.96 67(不含7)746113529.7 19.7 25.2 1.8 0.18 合计43737481117.8 17.9 17
39、.9 0.0 0.98 *指同年龄组和合计男女之间的检验结果。图2-1-1调查儿童的超重情况从表2-1-1和图2-1-1中,可以看出,被调查的811名儿童本次体检的超重率较高,总的超重率为17.9%,4岁组儿童超重率最低为11.7%,5岁组儿童超重率有所升高为21.0%,67岁组儿童的超重率最高达25.2%。经卡方检验,总超重率和各年龄组超重率男童和女童的差别没有显著性。年龄的趋势卡方检验结果发现,儿童超重率具有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2趋势=15.0,P=0.00)。2.2不同年龄和性别儿童肥胖的检出率从2012年3月1日至2012年8月30日,被调查的儿童最后一次体检的肥胖的检出情况如表
40、2-2-1所示。表2-2-1调查儿童的肥胖情况年龄调查人数肥胖率(%)2P*值(岁)男女合计男女合计41781553333.4 5.2 4.2 0.7 0.42 51851583439.2 8.2 8.7 0.1 0.75 67746113518.9 6.6 13.3 4.4 0.03 合计4373748118.5 6.7 7.6 0.9 0.34 *指同年龄组和合计男女之间的检验结果。图2-2-1调查儿童的肥胖情况从表2-2-1和图2-2-1中,可以看出,被调查的811名儿童最后一次体检总的肥胖率为7.6%,4岁组儿童肥胖率最低为4.2%,5岁组儿童肥胖率有所升高为8.7%,67岁组儿童的肥
41、胖率最高达13.3%。经卡方检验,总肥胖率和3、4岁组儿童肥胖率男童和女童的差别没有显著性,67岁组儿童的肥胖率男童高于女童(2=4.4,P=0.03)。趋势卡方检验结果发现,儿童超重率具有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2趋势=12.3,P=0.00)。2.3 儿童的超重-肥胖比根据2012年3月1日至2012年8月30日最后一次体检获得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可以计算儿童的超重-肥胖比,各年龄男女童的超重-肥胖比详见,表2-3-1。表2-3-1 调查儿童的超重-肥胖比(OOR)情况年龄(岁)男女合计42.8 2.8 2.8 52.3 2.5 2.4 671.6 3.01.9 合计2.1 2.7 2.3
42、 从表2-3-1中可以看出,811名儿童最后一次体检的超重-肥胖比为2.3,4岁组最高为2.8,5岁组次之为2.4,67岁组1.9,其中4岁组男女童超重-肥胖比一致均为12.8,5岁组女童略高于男童,分别为2.5和2.3,67岁组女童明显高于男童分别为3.0和1.6。各年龄组和合计均高于理想水平和可接受水平。2.4 儿童的肥胖度构成情况被调查的811名儿童中,肥胖儿童共62人,从表2-4-1和图2-4-1中,可以看出,在肥胖的儿童中轻度肥胖者所占比例最高为62.9%,中度肥胖次之占25.8%,重度肥胖最少占11.3%。从图2-4-2中可以看出,轻度肥胖中女童的百分比构成高于男童,中度肥胖和重度
43、肥胖中男童的百分比构成高于女童。表2-4-1调查儿童的肥胖度构成情况性别肥胖人数轻度中度重度男3751.4 35.1 13.5 女2580.0 12.0 8.0 合计6262.9 25.8 11.3 图2-4-1调查儿童的肥胖度构成情况图2-4-1调查儿童的肥胖度构成性别对比情况3儿童首次被诊断为超重和肥胖的月龄分布通过对儿童首次被诊断为超重和肥胖的月龄分布的描述,可以发现儿童首次超重和肥胖的高发月龄。本次调查的811名儿童中,409人既往被诊断为超重,166人既往被诊断为肥胖,首次被诊断为超重和肥胖的月龄分布情况见表3-3-1、图3-3-1和图3-3-2。表3-3-1 儿童首次诊断为超重和肥
44、胖的月龄百分比构成首发月龄超重(%)肥胖(%)男女合计男女合计347.4 51.5 49.4 40.5 42.5 41.6 511.3 15.8 13.4 6.3 11.5 9.0 810.3 5.6 8.1 6.3 4.6 5.4 126.6 6.1 6.4 7.6 9.2 8.4 249.4 7.7 8.6 3.8 5.7 4.8 362.8 7.1 4.9 6.3 5.7 6.0 486.6 3.1 4.9 12.7 8.0 10.2 602.8 2.6 2.7 10.1 11.5 10.8 722.8 0.5 1.7 6.3 1.1 3.6 合计100.0 100.0 100.0 10
45、0.0 100.0 100.0 图3-3-1儿童首次诊断为超重的月龄构成比图3-3-2儿童首次诊断为肥胖的月龄构成比从表3-3-1、图3-3-1和图3-3-1中,可以看出,在出现过超重的儿童中49.4%首次超重出现在3月龄,其次为5月龄13.4%,77.3%超重过的儿童首次超重的月龄在12月龄以内,90.7%超重过的儿童首次超重的月龄在36月龄以内,超重过的儿童首次超重月龄在12月龄以内男童占75.6%,女童占79.1%,超重过的儿童首次超重月龄在36月龄以内男童占87.8%,女童占93.9%。在出现过肥胖的儿童中41.6%首次肥胖出现在3月龄,其次为60月龄和48月龄各占10.8%和10.2%,64.5%肥胖过的儿童首次肥胖的月龄在12月龄以内,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