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12章 简单机械 单元复习试题.doc

上传人:黄****学 文档编号:2984819 上传时间:2020-06-1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12章 简单机械 单元复习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人教新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12章 简单机械 单元复习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新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12章 简单机械 单元复习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12章 简单机械 单元复习试题.doc(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2章 简单机械一选择题(共21小题)1如图,这款图钉来自于一个初中生的创意,翘起部分为我们预留下施力空间。当拔起图钉时,将图钉看作杠杆,其支点为()AA点BB点CC点DD点2如图所示的四个杠杆,悬挂的重物G和杆长都相同。若各杠杆均处于平衡状态,则所用的最大的力是()ABCD3下列四种常见的生活小工具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羊角锤B筷子C老虎钳D开瓶起子4在如图所示的一些杠杆中,O为支点,关于作用力F的力臂L,下列图示正确的是()ABCD5如图中杠杆是平衡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左右两边的钩码下各加一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仍平衡B左边钩码下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右边的钩码向右移动一格

2、,杠杆仍平衡C左、右两边的钩码分别向左右移动一格杠杆仍平衡D左边钩码下加一个相同钩码,右边钩码不动,杠杆仍平衡6如图,杠杆在水平方向平衡,若将测力计缓慢地自位置1移到位置2,并保持杠杆始终水平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变化是()A不断增大B不断减小C先增大,然后减小D先减小,然后增大7如图所示,要使杠杆平衡,在A点作用的力分别为F1、F2、F3,则()A沿竖直方向的力F1最小B沿垂直干杠杆OA方向的力F2最小C沿水平方向的力F3最小D无论什么方向,用的力一样大8关于图四个杠杆,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起重机的吊臂是省力杠杆B图乙指甲钳中既有省力杠杆也有费力杠杆C图丙开瓶起子支点是B,A点受到的阻力竖直

3、向上D图丁钓鱼杆受到的阻力就是鱼的重力9如图所示,吊篮的重力为400N,动滑轮总重力为100N,定滑轮总重力为50N,人的重力为600N,人在吊篮里拉着绳子不动时人需用力()A218NB220NC210ND236N10在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的情况下,下列机械不能完成用10N的拉力刚好提起重20N物体的简单机械是()A一个动滑轮B一个定滑轮C杠杆D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11某同学使用图中装置探究滑轮组,物体重30N,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该滑轮组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B若不考虑绳重、滑轮重及摩擦,要提起重物,拉力至少为10NC若将重物提升3cm,绳

4、子自由端需要移动9cmD实验中,该同学匀速提升物体,所用拉力大于10N12图中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ABCD13姚锦煜同学进入初三后非常努力,也非常爱思考,一次他研究水桶的构造时,不小心将水桶弄掉进水里,在他打捞时桶里带些水。下列所述中属于有用功的是()A把桶中水提高所做的功B把桶提高做的功C提桶和桶中的水做的功D手对绳子拉力做的功14下列有关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B机械效率越高,越省力C机械效率可以提高到100%D机械做的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越高15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

5、滑轮,采用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质量相等的物体,且物体质量大于滑轮质量,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它们的机械效率()A甲的机械效率大B乙的机械效率大C甲、乙的机械效率一样大D无法比较16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构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把同一个重物匀速提升相同高度。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等,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不相等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相等C绳子受的拉力F1和F2大小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D绳子受的拉力F1和F2大小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17通过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可得出下列各措施中能提高机械效率的是()A增加提升重物的重

6、力B改用质量小的定滑轮C减少提升高度,减少做功D增加动滑轮,减小拉力18如图所示,在轻质杆OB的中点A处,悬挂有重为G的物体M,在端点B施加方向始终跟杆垂直的拉力F,杆从虚线位置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至图示位置的过程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拉力F逐渐变大B拉力F始终小于 GC拉力F跟它力臂的乘积不变D重物M对杠杆拉力的力臂逐渐变大19如图的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镊子B羊角锤C开瓶起子D钳子20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使硬棒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在棒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由的过程中()A拉力F不变,F的力臂变小B拉力F不变,F的力臂变大C重力G不变,G的力臂变大D重力G不变,G的力

7、臂变小21如图所示,小明用一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将挂在杠杆下的重物提高,他用一个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使杠杆由竖直位置缓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此杠杆()A一直是费力的B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C一直是省力的D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二填空题(共6小题)22用如图所示的滑轮提起质量为20千克的物体,若用竖直向上的拉力拉动绳子,使物体A匀速上升,不计绳重及摩擦,动滑轮重20牛,则拉力F的大小为 牛。若改为斜向上拉绳子,则拉力F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3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将130N的水和10N的桶匀速提起0.2m,动滑轮重20N(不计绳重和摩擦),小明拉绳子的动力为 N

8、;小明做的有用功是 J;如果向水桶内再加入40N的水,则提起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4外力对水泵做了7.5105J的功,水泵把5103kg的水送到10m高的水池,泵的机械效率是 。25如图所示,在测定杠杆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杠杆OB下面的物块缓慢上升至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为 N,测力计上升的高度s为0.2m。物块重G为1.5N,物块上升的高度h为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如果G变大,此杠杆机械效率将变 。26如图所示,斜面高为1m,长为3m。工人用400N沿斜面方向的力将重为840N的箱子推到车上。在这过程中工人做的

9、有用功是 J,机械效率是 。27小明和小红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1)滑轮组所挂的重物的重量为3.6N,如图1所示重物从原来图1的位置被提升到图2的位置,在提升过程中应使弹簧测力计竖直 上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2所示,则滑轮组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是 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2)小明想进一步探究物重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于是另外找来了三个物块,其中A重5N,B重8N,C重12N,小红一眼看出其中有一个物块不能利用现有的实验装置完成实验,你认为不能完成实验的是物块 (选填“A”、“B”或“C”),原因是 。(忽略绳重及一切摩擦)(3)在完成实验后,他们发现: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着

10、物重的增加而 (选填“变大”或“变小”)。三作图题(共2小题)28要用滑轮组将陷在泥中的汽车拉出来,试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29请在图中画力F的力臂和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30小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所用的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1)实验前小华发现杠杆处于如图甲所示的状态,此时杠杆处于 状态(选填“平衡”或“非平衡”);要想使杠杆水平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填“左”或“右”),这样做的目的是 。(2)如图乙所示,小华在A点挂2个钩码,B点挂4个钩码,刚好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并记录实验数据。接着他将A点和B点下方的钩码同时向支点O靠近一格,杠杆此时会

11、(选填“左端下沉”、“右端下沉”或“保持平衡”),调整后并记录实验数据。(3)为寻找普遍规律,小华用弹簧测力计按丙图所示:第一次弹簧测力计倾斜拉,其读数为F1,第二次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拉,其读数为F2,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两次弹簧测力计读数F1 F2(填“”、“”或“”)。(4)他想继续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如图所示,用轻绳悬挂杠杆一端的O点作为支点,不计摩擦,在B悬挂总重为G的钩码,弹簧测力计在A点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杠杆缓慢匀速上升,用刻度尺分别测出A、B两点上升的高度为h1、h2;则杠杆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为 (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若只将测力计的作用点由点A移至C点,O、B位置不

12、变,仍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杠杆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31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小强猜想可能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如图是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下表是其中一位同学在其它条件一定时的实验数据。实验序号斜面的倾斜程度物块的重力G/N斜面高度h/m沿斜面的拉力F/N斜面长s/m机械效率1较缓100.25.5136.4%2较陡100.47.0157.1%3最陡100.68.5170.6%(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第一次物体受斜面的摩擦力为 N,(2)该实验是探究 (小明/小强)的猜想。结论是: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斜面 ,机

13、械效率越高。(3)另一位同学为探究自己的猜想,设计了如下步骤,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把一木块 拉上去,进行相关测量,计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保持斜面的 不变,改变斜面的 ,再进行相关测量,并计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比较两次 的大小,即可验证猜想是否正确。32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为 N,钩码总重G为1.0N,钩码上升高度h为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 。(2)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

14、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A、B两点,测量并计算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次数钩码悬挂点钩码总重G/N钩码移动距离h/m拉力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1A点1.50.100.70.3071.42B点2.00.151.20.3083.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结论?答: ;请简要说明两条理由: ; 。五计算题(共8小题)33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通过滑轮组将深井中的物体拉至井口的装置图,已知井深10m,物体重G4103N,汽车重G车3104N,汽车匀速拉绳子时的拉力F2103N,汽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05倍。请

15、计算:(1)若汽车运动的速度为1.2m/s,则将物体由井底拉至井口,需要多长时间?(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数)(3)汽车的牵引力是多大?(4)将物体由井底拉至井口,汽车的牵引力做的功是多少?34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90N的货物匀速提升1m的过程中,所用拉力F50N,不计绳重及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1)求上述过程中的有用功W有用;(2)求上述过程中的总功W总;(3)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5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个重为48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200N。(1)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2)若被提升物重增大到600N时,则加在绳端的拉力为多少?(不计

16、绳重和摩擦)36莒县人民向往的沭东新区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如图所示为一建筑工人利用独轮车运送建筑材料的情景。当工人将抬起还没行走时,整个装置可等同于一个杠杆,已知独轮车和砖头的总重力为G1000N,图中工人的质量m60kg,一只鞋底面的面积为S100cm2,独轮车的有关尺寸如图。取g10N/kg请计算:(1)工人对独轮车竖直向上的作用力多大?(2)图中工人对地面的压强多大?37如图所示,(1)如果绳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重不计,物重G300N,求图甲中的拉力F甲,图乙中的拉力F乙为多大(2)如果不计绳重及摩擦,动滑轮的重力为30N,物重G300N,求F甲,F乙(3)在甲图中,如果绳子的自由端移

17、动了6m,求物体移动了多少米(4)在乙图中,如果物体移动的速度为2m/s,求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速度38如图所示,用一动滑轮拉物体A以0.5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物体A重为20N,受到摩擦力是物重的0.2倍,若忽略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则:(1)拉力F的大小是多少?(2)在2s内绳的自由端被拉过了多少米?39小李家新买的房子位于12m高的5楼上,装修时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装修材料。小李站在地面上把一件重为400N的材料匀速提升到楼上,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若小李质量为65kg。(不计绳重及摩擦,g取10N/kg)求:(1)在此过程中小李所做的总功是多少?(2)若物体上升速度

18、为1m/s,则拉力功率为多大?(3)小李利用此滑轮组提升其他装修材料时,一次能提起重物的重力不能超过多少N?40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重6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提升了5m,拉力为400N。求:(1)额外功。(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1小题)1 D。2 D。3 B。4 A。5 B。6 D。7 B。8 B。9 B。10 B。11 A。12 A。13 B。14 D。15 B。16 B。17 A。18 C。19 A。20 C。21 D。二填空题(共6小题)22110;变大。2380;26;变大。24 65.3%25 2.5;90;大。26 840;70。27(1)匀速;2.4;

19、50;(2)C;所需拉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3)变大。三作图题(共2小题)28解:只有一个动滑轮,要求最省力,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然后绕过左边的定滑轮,再绕过动滑轮。如图所示:29解: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从重心向下作竖直线段,便是重力的示意图;从O点向力F的作用线作垂线段L就是力F的力臂,如图所示: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30解:(1)如图甲所示的杠杆是静止的杠杆,杠杆处于平衡状态;由于杠杆左端下沉,为了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杠杆平衡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避免杠杆重力对杠杆转动的影响;二是便于测量力臂的长度;(2)若A、B两点的钩码同时向远离支点的方向移

20、动一个格,则左侧2G3L6GL,右侧4GL4GL,因为6GL4GL 杠杆不能平衡,左端下沉;(3)如图丙所示,小红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第一种弹簧测力计倾斜拉,其读数为F1,第二种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拉,其读数为F2,第二组方便测量力臂,实验方案更方便。保持B点不变,若拉力F倾斜时,此时F的力臂变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力变大,在同等条件下,两次弹簧测力计读数F1F2。(4)由题知,在图丁中,测力计在A点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杠杆缓慢匀速上升,用刻度尺分别测出A、B两点上升的高度为h1、h2;克服钩码重力做的是有用功W有Gh2,总功是W总Fh1,杠杆的机械效率为:;将测力计的作用点由点A移至C

21、点,O、B位置不变,仍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这时有用功和总功都不变,因此机械效率不变。故答案为:(1)平衡;右;一是避免杠杆重力对杠杆转动的影响;二是便于测量力臂的长度;(2)左端下沉;(3);(4);不变。31解:(1)若不考虑摩擦,则直接用手做的有用功和利用斜面做的总功相等,即GhFl,故此时把物体沿斜面方向匀速拉上去的力:F2N;由表数据,实际的拉力为F5.5N故第一次物体受斜面的摩擦力为:FF5.5N2N3.5N;(2)由表中数据知,实验中控制斜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和其它条件不变,只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故该实验是探究小强的猜想倾斜程度越大。结论是: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

22、率越高。(3)另一位同学为探究自己的猜想,设计了如下步骤,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把一木块匀速拉上去,进行相关测量,计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研究机械效率与长斜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要保持斜面的倾斜程度和其它条件不变,只改变斜面的粗糙程度,再进行相关测量,并计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比较两次机械效率的大小,即可验证猜想是否正确。故答案为:(1)3.5;(2)小强; 越陡;(3)匀速; 倾斜程度; 粗糙程度; 机械效率。32解:(1)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1N,所以它的示数是0.5N。在实验过程中,有用功是:W有Gh1.0N0.1m0.1J,总功是:W总Fs0.5N0.3m0.15J,所以杠杆的机械

23、效率是:100%66.7%;利用杠杆提升物体时,克服摩擦以及杠杆自重做的功是额外功;(2)分析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应采取控制变量法,研究提起的物重和机械效率的关系时,应保持钩码的位置不变;原实验中先后将钩码挂在A、B两点,是错误的;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应进行多次实验,分析多组数据,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原实验中只凭一次实验数据对比做出结论是不科学的。故答案是:(1)0.5; 66.7;克服杠杆与支点间摩擦及杠杆自重做功;(2)不能;两次实验时钩码没有挂在同一位置;实验数据太少所得结论是不可靠的。五计算题(共8小题)33解:(1)由图可知,滑轮组中由3段绳子承担重物,则物体上升的速度为:v物v车1.2

24、m/s0.4m/s;物体由井底拉至井口需要的时间:t25s;(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00%66.7%;(3)由题意可得,汽车受到的阻力为:f0.05G车0.053104N1500N;汽车匀速直线运动,受到平衡力作用,在水平方向上,汽车受到向右的牵引力、向左的拉力、向左的阻力作用;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牵引力:F牵F拉+f2103N+1500N3500N;(4)汽车运动的距离:s车s绳3h310m30m;牵引力做功为:W牵F牵s车3500N30m1.05105J;答:(1)若汽车运动的速度为1.2m/s,则将物体由井底拉至井口,需要25s;(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6.7%;(3)汽车的牵引力是

25、3500N;(4)将物体由井底拉至井口,汽车的牵引力做的功是1.05105J。34解:(1)上述过程中的有用功:W有Gh90N1m90J;(2)由图知n2,所以绳端移动的距离:s2h21m2m,总功:W总Fs50N2m100J;(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00%100%90%。答:(1)上述过程中的有用功为90J;(2)上述过程中的总功为100J;(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35解:(1)由图可知,n3,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00%80%;(2)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F(G+G动),则动滑轮的重力:G动3FG3200N480N120N,当用此滑轮组提起600N的物体时,此时绳端的拉力:F(G+

26、G动)(600N+120N)240N。答:(1)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2)若被提升物重增大到600N时,则加在绳端的拉力为240N。36解:(1)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F1,代入数据得人对小车的作用力F1300N;(2)此时,人受重力G、地面向上的支持力F支、小车对人向下大小为F的力,共三个力作用,并且有:F支G+Fmg+F60kg10N/kg+300N900N,人对地面的压力就是900N,由压强公式P得,p4.5104Pa。答:(1)工人对独轮车竖直向上的作用力是300N;(2)图中工人对地面的压强是4.5104Pa。37解:由图知,n甲2,n乙3。(1)如果绳重和摩

27、擦不计,动滑轮重不计,则F甲G300N150N,F乙G300N100N;(2)如果不计绳重及摩擦,动滑轮重是30N,则F甲(G物+G动)(300N+30N)165N,F乙(G物+G动)(300N+30N)110N。(3)因为snh,所以甲图中物体移动的高度:h3m;(4)乙图中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绳nv物3v物32m/s6m/s。答:(1)如果绳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重不计,物重G300N,图甲中的拉力F甲为150N;图乙中的拉力F乙为100N;(2)如果不计绳重及摩擦,动滑轮的重力为30N,物重G300N,F甲为165N;F乙为110N;(3)在甲图中,如果绳子的自由端移动了6m,物体移

28、动了3m;(4)在乙图中,如果物体移动的速度为2m/s,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6m/s。38解:(1)动滑轮绳子的有效股数n2,忽略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则拉力F的大小:Ff0.2G0.220N2N;(2)由v可得,物体移动的距离:s物vt0.5m/s2s1m,绳的自由端被拉过的距离:s绳ns物21m2m。答:(1)拉力F的大小是2N;(2)在2s内绳的自由端被拉过了2m。39解:(1)小李所做的有用功:W有Gh400N12m4800J,由100%可得,在此过程中小李所做的总功:W总6000J;(2)由v可得,材料匀速提升的时间:t12s,拉力的功率:P500W;(3)小李所做的额外功:W额W

29、总W有6000J4800J1200J,不计绳重及摩擦,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功为额外功,所以,动滑轮的重力:G动100N,小李的最大拉力:F大G人65kg10N/kg650N,由图知,n2,则一次提升的最大物体重力:G大2F大G动2650N100N1200N。答:(1)在此过程中小李所做的总功是6000J;(2)若物体上升速度为1m/s,则拉力功率为500W;(3)小李利用此滑轮组提升其他装修材料时,一次能提起重物的重力不能超过1200N。40解:(1)由图可知,n2,则绳端移动的距离:snh25m10m,拉力做的功:W总Fs400N10m4000J;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Gh600N5m3000J,额外功:W额W总W有4000J3000J1000J;(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00%100%75%。答:(1)额外功为1000J;(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