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光伏逆变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邯郸光伏逆变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范文.docx(1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咨询/邯郸光伏逆变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邯郸光伏逆变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项目绪论8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8二、 项目承办单位8三、 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9四、 报告编制说明10五、 项目建设选址11六、 项目生产规模12七、 建筑物建设规模12八、 环境影响12九、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12十、 资金筹措方案13十一、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3十二、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14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4第二章 市场分析17一、 微型逆变器行业基本情况17二、 光伏逆变器行业基本情况20三、 全球光伏行业市场分析22第三章 项目选址方案25一、 项目选址原则25二、 建设区基
2、本情况25三、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31四、 强化创新体系建设,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34五、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37第四章 产品方案与建设规划38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38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38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39第五章 运营管理模式40一、 公司经营宗旨40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40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41四、 财务会计制度44第六章 发展规划48一、 公司发展规划48二、 保障措施52第七章 原辅材料分析55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55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55第八章 进度计划56一、 项目进度安排56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56二
3、、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57第九章 节能方案说明58一、 项目节能概述58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59能耗分析一览表59三、 项目节能措施60四、 节能综合评价60第十章 项目环境保护62一、 编制依据62二、 环境影响合理性分析63三、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63四、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65五、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66六、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66七、 建设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67八、 清洁生产68九、 环境管理分析69十、 环境影响结论70十一、 环境影响建议71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72一、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72二、 建设投资估算73建设投资估算表77三、 建设期利息
4、77建设期利息估算表77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79四、 流动资金79流动资金估算表80五、 项目总投资81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81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82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82第十二章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84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84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84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84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86利润及利润分配表88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89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90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92五、 偿债能力分析92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93六、 经济评价结论94第十三章 招投标方案95一、 项目招标依据95二、 项目招标范围95三、 招标要求96四、 招标组织方式9
5、8五、 招标信息发布98第十四章 项目综合评价说明100第十五章 附表附录10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01建设投资估算表102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03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04流动资金估算表105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06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07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08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08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09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10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11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12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13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114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115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116能耗分析一览表116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
6、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第一章 项目绪论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一)项目名称邯郸光伏逆变器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二、 项目承办单位(一)项目承办单位名称xx有限公司(二)项目联系人彭xx(三)项目建设单位概况公司始终坚持“人本、诚信、创新、共赢”的经营理念,以“市场为导向、顾客为中心”的企业服务宗旨,竭诚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一流服务,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指导和洽谈业务。公司坚持诚信为本、铸就品牌,优质服务、赢得市场的经营理念,秉承以人为本,始终坚持 “服务为先、品质为本、创新为魄、共赢为道”的经营理念,遵循“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坚持高端
7、精品战略,提高最高的服务价值”的服务理念,奉行“唯才是用,唯德重用”的人才理念,致力于为客户量身定制出完美解决方案,满足高端市场高品质的需求。公司坚持提升企业素质,即“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员素质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诚信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培育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企业员工,企业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面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公司在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企业文化、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着力探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配合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同时,公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践行“责任、人本、和谐、感恩”的核心价值观。多
8、年来,公司一直坚持坚持以诚信经营来赢得信任。三、 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能源结构改革推动光伏产业的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根据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2020年,太阳能年利用量将达到1.4亿吨标准煤以上,占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的18%以上;全国太阳能年利用量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7亿吨以上,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20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90万吨,减少烟尘排放约110万吨。太阳能作为能量的天然来源,能有效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缓解我国部分地区较为严重的雾霾环保问题,将在未来能源结构中扮演重要角色。四、 报告编制说明(一)报告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9、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中国制造2025;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使用手册(第三版);4、项目公司提供的发展规划、有关资料及相关数据等。(二)报告编制原则1、坚持科学发展观,采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一次设计,分期实施的建设原则。2、根据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合理制定生产纲领和技术方案。3、坚持市场导向原则,根据行业的现有格局和未来发展方向,优化设备选型和工艺方案,使企业的建设与未来的市场需求相吻合。4、贯彻技术进步原则,产品及工艺设备选型达到目前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合理使用项目资金,将先进性与实用性有机结合,做到投入少、产出多,效益最大化。5、严格遵守“三同时”设计原则,对项目可能产生的
10、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二) 报告主要内容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市场需求预测;3、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4、建设地点与建设条性;5、工程技术方案;6、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方案;7、环境保护、安全防护及节能;8、企业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9、建设实施与工程进度安排;10、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1、经济评价。五、 项目建设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待定),占地面积约86.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六、 项目生产规模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xxx套光伏逆变器的生产能力。七、 建筑物建
11、设规模本期项目建筑面积104529.02,其中:生产工程64111.60,仓储工程22266.29,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9740.85,公共工程8410.28。八、 环境影响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选址布局合理,拟采取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具有经济和技术可行性。建设单位在严格执行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认真落实相应的环境保护防治措施后,项目的各类污染物均能做到达标排放或者妥善处置,对外部环境影响较小,故项目建设具有环境可行性。九、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40104.8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12、29712.1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4.09%;建设期利息404.9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1%;流动资金9987.8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4.90%。(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29712.15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25599.16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255.01万元,预备费857.98万元。十、 资金筹措方案本期项目总投资40104.87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16526.36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十一、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一)经济效益目标值(正常经营年份)1、营业收入(SP):83600.00万元。2、综合总成本费用(
13、TC):65877.06万元。3、净利润(NP):12976.18万元。(二)经济效益评价目标1、全部投资回收期(Pt):5.20年。2、财务内部收益率:25.70%。3、财务净现值:21765.05万元。十二、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本期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十四、项目综合评价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同时项目的技术含量较高,其建设是必要的;该项目市场前景较好;该项目外部配套条件齐备,可以满足生产要求;财务分析表明,该项目具有一定盈利能力。综上,该项目建设条件具备,经济效益较好,其建设是可行的。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
14、备注1占地面积57333.00约86.00亩1.1总建筑面积104529.021.2基底面积35546.461.3投资强度万元/亩331.792总投资万元40104.872.1建设投资万元29712.152.1.1工程费用万元25599.162.1.2其他费用万元3255.012.1.3预备费万元857.982.2建设期利息万元404.902.3流动资金万元9987.823资金筹措万元40104.873.1自筹资金万元23578.513.2银行贷款万元16526.364营业收入万元836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65877.066利润总额万元17301.577净利润万元12976.
15、188所得税万元4325.399增值税万元3511.4710税金及附加万元421.3711纳税总额万元8258.2312工业增加值万元27256.9813盈亏平衡点万元29408.74产值14回收期年5.2015内部收益率25.70%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21765.05所得税后第二章 市场分析一、 微型逆变器行业基本情况1、微型逆变器概述微型逆变器是组件级电力电子的典型代表,能够对每个光伏组件进行独立的功率控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发电效率、可靠性。具体描述如下:安全性高。微型逆变器与组件连接后并联接入电网,直流侧电压仅40V左右,且微型逆变器内部有隔离变压器,使光伏组件与电网实现电气隔离
16、,最大程度降低了使用和运维过程中直流侧的安全隐患。发电效率高。微型逆变器的启动光强要求低,与其他逆变器相比弱光表现好,发电时间更长,阴雨天发电量相对更高,尤其是抗阴影遮挡能力更强,无木桶短板效应,系统发电效率一般在90%以上,总体而言相对高于集中式和组串式逆变器的平均系统发电效率。可靠性高。微型逆变器与光伏组件安装在一起,实现了分布式的电能变换,每个微型逆变器独立运行,不会形成系统的单点故障。同时,当前微型逆变器主要采用灌胶等一系列方式对于核心电路进行保护,实现了IP67的防护等级,具有更佳的环境适应性。经过行业内公司不断的产品革新,当前微型逆变器一般具有20-30年的设计寿命,高于集中式逆变
17、器和组串式逆变器,且在极端环境下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当前组件级电力电子在逆变器领域除了微型逆变器这一方案外,还有“组串式逆变器+优化器/关断器”的方案。优化器或关断器为光伏系统提供了组件级的关断能力,使光伏系统可以在特定场景下保证直流电压不超过80V,其中优化器亦可实现组件级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但该方案在运行过程中系统仍存在直流高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组串式逆变器+优化器/关断器的方案在较大功率的应用场景中有一定的成本优势,而微型逆变器方案在中小功率等级的应用场景中是更优的选择。2、微型逆变器市场分析微型逆变器的主要应用场景为小功率、组件级别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场景。微型逆变器由于具有组件级监
18、控能力,并且没有单点故障,因而在转换效率、可视化程度、安全性、可靠性、便捷程度等用户体验相关的重要领域整体优于组串式逆变器和集中式逆变器。得益于更为优异的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微型逆变器虽总体成本高于组串式逆变器和集中式逆变器,但在分布式发电系统市场中更受终端客户欢迎。随着光伏行业在市场和技术方面的不断演变,光伏平价上网时代逐步来临,产业链商业逻辑正在逐步发生变化,分布式光伏正逐步成为后续光伏市场的重要增长点。以往为了降低建设成本,政府牵头的大规模光伏电站建设是行业主流方向。当前由于大型电站建设优质用地资源逐步减少,集约化大规模光伏电站的建设难度和建设成本不断增加,盈利空间不断减少。另一方面,由
19、于光伏建设成本随技术发展不断降低,平价上网已经逐步在全球众多国家实现,且预计在未来5年内能在全球大部分国家实现。光伏发电在分布式应用场景中的应用遂从过去的“环保行为”逐步变为“创收行为”,能为家家户户带来稳定的发电收益。因此,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在未来十年将成为光伏发电行业的重要新增市场。微型逆变器作为小型、组件级分布式发电系统的最优方案,增长预期亦较为明确。根据MaximizeMarketResearch的研究,当前微型逆变器2019年全球市场为已达约30亿美元,且在未来数年内报告20%的年化增长率,至2027年增长至约130亿美元。微型逆变器市场可以按照应用场景、销售区域等进行进一步细分。应
20、用场景方面,微型逆变器既可以应用于住宅用户场景,亦可应用于小型工商业场景,但由于前述微型逆变器成本偏高而在用户体验上面具有优势,因而在住宅用户市场中更具优势。销售区域方面,北美、欧洲是当前微型逆变器的前两大市场,该两大市场政策成熟、用户付费能力强,当前已经形成了具有梯队的竞争格局,微型逆变器领域的主要厂商Enphase等公司在市场中占有较大市场份额,与此同时,亚洲、中东、拉丁美洲作为微型逆变器市场中的重要增长力量,由于政策成熟度相对较低,用户付费能力较弱,因而成本上具有较明显优势的国内厂商在该等市场中占有一定优势。二、 光伏逆变器行业基本情况1、光伏逆变器分类概况(1)集中式逆变器集中式逆变器
21、对应前述集中式光伏发电系统。其逆变方式是将大量并行的光伏组串连接到同一台集中式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端,完成最大功率点跟踪后,再经过逆变并入电网。集中式逆变器单体容量通常在500kW以上,单体功率高,成本低,电网调节性好,但要求光伏组串之间要有很好的匹配,一旦出现多云、部分遮阴或单个组串故障,将影响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和电产能。集中式逆变器最大功率点跟踪电压范围较窄,组件配置灵活性较低,发电时间短,主要适用于光照均匀的集中式大型地面光伏电站等。(2)组串式逆变器组串式逆变器对应前述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其对数串光伏组件进行单独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再经过逆变单元以后并入交流电网,一台组串式逆变器可以有多
22、个最大功率点跟踪模块,组串式逆变器的单体容量一般在100kW以下。相对于集中式逆变器而言,接入不同最大功率点跟踪模块的组串间允许电压和电流的不匹配,因而其相对集中式逆变器而言整体发电效率更高,其发电规模亦更适用于分布式发电系统。但由于其组件串联数量仍然较多,因而系统转换效率、灵活性、可控性不及微型逆变器,安全性亦弱于微型逆变器。(3)模块化逆变器模块化逆变器的使用场景为百千瓦级至兆瓦级光伏电站的电能变换,其参考了微型逆变器“分布式电能变换”的设计思路。输入侧可接数个光伏组件串并联形成的光伏阵列,逆变器主体则由多个逆变器模块组合而成,两侧形成“多组串对多逆变器模块”的组合形式。模块化逆变器的主要
23、优势在于在个别逆变器模块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其他逆变器模块可以分担该故障模块所对应阵列的逆变功能,因而在可靠、灵活,更易维护性方面皆优于一般集中式、组串式逆变器。(4)微型逆变器微型逆变器也称“组件级逆变器”,主要应用于发电规模更小的分布式场景,属于组件级电力电子技术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典型应用。其核心特点在于每个微型逆变器一般只对应少数光伏组件,可以对每块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进行精细化调节及监控,并能实现每块光伏组件单独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再经过逆变转换以后并入交流电网。微型逆变器的单体容量一般在5kW以下,其优点是可以对每块组件进行独立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在碰到部分遮阴或者组件性能差异的情况提高整
24、体效率。平均而言,微型逆变器的系统转换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总体高于集中式、组串式逆变器的系统转换效率。此外,微型逆变器仅有几十伏的直流电压,较大程度降低了安全隐患。但由于其为组件级别的逆变器,成本相对高于集中式逆变器和组串式逆变器。2、全球光伏逆变器行业市场分析2010年以来,全球光伏逆变器的出货量基本处于高速增长状态。根据IHSMarkit预测,2020年全球光伏逆变器的新增及替换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36GW,且将在未来数年保持在平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至2025年全球光伏逆变器新增及替换整体市场将有望达到400GW的市场。3、国内光伏逆变器行业市场分析得益于国内齐全的产业链、充分的
25、政策支持、相对廉价优质的高素质劳动力、充分的竞争等方面因素,国内光伏厂商过去十年在全球市场中成长迅速。根据WoodMackenzie数据,国内逆变器厂商的出货量已经从2012年约10GW增长至2019年约75GW,占比亦从2012年约25%增长至2019年约60%。三、 全球光伏行业市场分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球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加快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基于此,近年来全球太阳能开发利用规模迅速扩大,技术不断进步,成本显著降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或经济体都将太阳能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来源。因而,光
26、伏有望在未来30年中迎来爆发,并成为能源结构中的重要新增力量。根据彭博预测,2050年全球光伏发电总量中的占比有望超过全球发电量的30%,成为第一大发电方式。光伏发电大规模商业应用可追溯到2004年德国率先推出光伏激励政策。自2004年起,光伏行业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启动期(2004-2011),调整期(2011-2013),酝酿期(2013-2015),稳定发展期(2015年至今)。启动期间,光伏行业因各国政府激励政策而迅速发展,光伏产业链中各核心部件的厂商纷纷抢占市场;调整期间,各国激励政策逐步转向理性,对产品质量和成本要求提高,缺乏成本控制能力和规模效应的公司被迫淘汰;酝
27、酿期间,激励政策保持稳定,光伏厂商不仅需要通过规模效应及服务水平保持市场份额,更需要加大研发及设备投入以打造自身独特的壁垒,因此光伏发电成本在技术投入背景下不断降低;2015年至今,光伏行业进入稳定发展期,标志性指标为各国光伏发电逐步实现平价上网,行业从过去的补贴思维逆转为市场化盈利思维,光伏行业因而持续保持稳定增长。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球大部分地区的光伏工程施工进度逊于预期。但得益于光伏发电成本的持续下降带来的需求上升,2020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与2019年基本持平。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的逐步减弱,加上平价上网在全球市场中的全面实现,光伏行业有望在未来5年内保持较高速度增长。根据国
28、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30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有望达到1721GW,到2050年将进一步增加至4670GW,发展潜力巨大。第三章 项目选址方案一、 项目选址原则项目选址应符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对市政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要求;依托选址的地理条件,交通状况,进行建址分析;避免不良地质地段(如溶洞、断层、软土、湿陷土等);公用工程如城市电力、供排水管网等市政设施配套完善;场址要求交通方便,环境安静,地形比较平整,能够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远离污染源和易燃易爆的生产、储存场所,便于生活和服务设施合理布局;场址上空无高压输电线路等障碍物通过,与其他公共建筑不造成相互干扰。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邯郸
29、位于河北省南部,西依太行山脉,东接华北平原,与晋、鲁、豫三省接壤,辖6区、11县、1个县级市,共有242个乡(镇、街道)、5849个村(社区),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1057万,常住人口955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城市、河北省卫生城市。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原经济区规划均将邯郸定位为“区域性中心城市”。邯郸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是东出西联、通南达北的重要节点。境内铁路交叉、国道交汇、高速纵横、机场通航,综合立体交通优势明显。邯郸机场已开通到上
30、海、杭州、广州、深圳、厦门、成都、沈阳、青岛等22条航线,三期扩建工程年内投用;境内铁路有京广、邯长、邯济、邯黄铁路和京广高铁,“十四五”规划建设聊邯长客专、石邢邯城际、邯黄铁路复线、城市轨道交通等项目;干线公路有京港澳、大广、太行山、青兰、邯馆、绕城等6条高速公路,106、107、309等7条国道及17条省道,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国省干线公路网。邯郸到北京的高铁车程、到上海的航程,均为2个小时,1小时经济圈可覆盖中原经济协作区13个城市6000多万人口。邯郸资源丰富、产业完备。素有“钢城”“煤都”和“北方粮仓”“冀南棉海”之称,是国家重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境内已发现矿产29种,煤炭和铁矿石储量分
31、别为53.8亿吨和4.7亿吨,是我国著名的焦动力煤和高品位铁矿石产区。邯郸是全国确定的小麦、棉花、玉米等5种主要农产品优势产区。一是综合经济实力持续提升。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收入稳步增长,预计圆满实现“两个翻番”目标。完成“十三五”去产能任务,钢铁产能压减到4000万吨左右。实施邯钢老区退城整合、中国船舶718所特种气体、格力智能装备基础件产业基地及钢焦整合升级等一批调结构促转型的重大支撑项目,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历史性地转变为“三二一”,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均较2015年提高4个百分点以上,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0以上。二是三大攻坚战取得重大成
32、果。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6个贫困县(区)全部脱贫摘帽,535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318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我市精准防贫、扶贫微工厂做法在全国推广。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前所未有,在全国率先开展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全市域清洁取暖基本实现全覆盖,PM25平均浓度累计下降31以上,优良天数达到200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35,累计压减地下水超采41亿立方米,荣获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称号,滏阳河全域生态修复全面推进,邯西生态示范区建设卓有成效。有效化解各领域风险,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三是城乡融合日益加快。顺利完成部分行政区划调整,中心城区框架全面拉开,面积由6557平方公里扩
33、大至2683平方公里。东湖新城开发建设全面展开,老城区功能日益完善,成功承办河北省第四届园林博览会,连续举办五届市旅发大会,太行红河谷文化旅游经济带规划建设全面启动。县城建设扩容提质,建成10个国家园林县城。太行山高速公路、机场三期等一批重大工程竣工投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连续九年跻身全国百亿斤粮食生产大市行列,农村人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三农”工作迈出新步伐。四是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双创双服”“三深化三提升”“三创四建”接力推进,“放管服”改革等九项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行政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属七大系统国有企业改革基本完成。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大批京津项
34、目落户邯郸,邯郸中欧班列开通运营,成功举办第二届世界冀商大会等重大活动。五是保障改善民生扎实有效。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连续3年实施20项民心工程,连续2年票决实施10件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80以上,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城镇累计新增就业55万余人。高校职教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河北工程大学新校区、职教城建成投用,新增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邯郸科技职业学院、冀南技师学院3所高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体育设施日益健全,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六是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平安邯郸、法治邯郸
35、建设取得重要成效。乡镇、街道和农村、社区组织体系不断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从全国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从全省看,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带来前所未有的宝贵机遇和战略支撑,世界级城市群、京津冀机场群、环渤海港口群为融入国内国际市场奠定坚实基础,京津两大
36、都市和全省城乡内需潜力巨大,为省内各地打造区域竞争新优势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从我市看,区位优势独特、交通方便快捷、产业基础完备、市场腹地广阔,特别是借势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和中原经济区国家战略,在前期发展基础上,“十四五”时期将呈现鲜明的阶段性特征:重大基础设施进入集中建设迸发期,一批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实施,有利于进一步增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基础支撑;产业结构调整转型进入快速推进期,“532”主导产业发展强劲,产业布局实现重大调整,钢铁产能实现整合重组,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有利于加速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生态环境治理进入成效集中显现期,一系列生态治理和修复
37、工程推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生态红利;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进入加速推进期,智慧城市和智造邯郸加快建设,将成为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动能,有利于重构经济社会发展新图景。但也要看到,我市仍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产业结构不优、新旧动能转换不快、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生态环境治理任务艰巨、经济外向度偏低、营商环境有待改善、社会民生领域存在短板等矛盾和问题。我们要科学审慎把握全局,深刻认识经济社会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国际国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邯郸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新阶段新内涵,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
38、变,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围绕二三五年建成富强文明美丽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奋斗目标,综合考虑我市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今后五年将是邯郸抢抓新机遇、打造新优势、提升新实力、实现新变化的五年,将初步形成区域经济中心、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努力建设区域文化旅游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教育医疗中心,建设富强、文明、美丽的幸福家园。经济质量效益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跃上新台阶,主要经济指标晋位争先、位居全省前列。“532”主导产业支撑力全面加强,初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比重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成投用,初步形成区域交通枢纽中心。创新能力明显提
39、高,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智慧城市和智造邯郸建设成效显著。改革开放水平大幅提升。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更加健全,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完善,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承接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打造国际交流平台,引进战略投资实现重大突破。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冀南新区能级大幅提升,形成开放型经济发展新高地。三、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实现供给和需求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一)加快“两新一重”建
40、设着力推动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铁路方面:争取开工建设聊邯长高铁、石邢邯城际项目,谋划推进邯黄铁路复线、沙午线提升改造等货运铁路项目和衡潢铁路等客运铁路项目,加快建设一批铁路专用线项目,全面提升铁路枢纽城市地位。公路方面:加快推进主城区大外环、515国道邯郸段改扩建、雄安新区至郑州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逐步构建“五纵三横一环”的高速公路网络和市县联通、快速直达的干线公路网络;谋划推进青兰和邯馆高速公路扩能建设以及出入口改造,实施赵王大街南延工程。谋划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打造以主城区为核心的辐射状轻轨快速交通网络。航空方面:推动邯郸机场航线辐射全国主要城
41、市,推进魏县、涉县等通用机场建设,打造“1N”航空网络。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城市和骨干行洪河道防洪能力,实施水库枢纽和水资源配置工程,谋划推进娄里水库、匡门口水库、茅岭底水库、牤牛河东延、洺河龙泉和东洺阳缓洪工程、东部平原水源调蓄工程等重点水利工程,补齐供水工程短板,加强引水调水。完善综合能源体系,实施电网提升行动,大力建设智能电网。加快清洁能源设施建设,推进域内供气管道互联互通,构建多元化燃气保障格局。着力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实施“5G数字邯郸”战略,建设覆盖全市的5G通信网络和应用服务体系。加快智慧城市建设,谋划建设“智慧邯郸城市大
42、脑”、市云计算中心二期等重点项目,建立全市统一的物联网感知设施标识,推动公交、路网、管网等传统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着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市政管网、排水防涝、配送投递、停车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城镇公共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生态环保、公共厕所等城镇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发展医疗卫生、教育、养老托育、社区综合服务等城镇公共服务,切实补齐功能短板。(二)扩大精准有效投资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聚焦主导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加强项目谋划,高标准建设投资项目库,动态完善在建、新开、储备“三个清单”。突出“两新”导向,加强项目全过程管理,落实领导包联全覆盖机制,形成“开工一
43、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滚动发展格局,全面提高项目建设实效。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统筹使用好各类专项资金、债券、国债、基金,优化投资方向和结构,合理安排一批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惠民生的政府投资项目。市县政府谋划设立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重大招商项目和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全面清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之外的准入许可和隐性门槛,常态化公开推介优质项目,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三)全面释放消费潜力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努力扩大消费需求,稳定消费增长。大力提振传统消费,搭建系列促销平台,鼓励餐饮住宿、商业零售、文化
44、娱乐等行业开展各类优惠促销活动,激发消费潜力。开展新一轮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鼓励家电等绿色智能产品更新替代,拓展大宗消费渠道。实施夜间经济发展计划,打造新世纪、美乐城等高端夜经济品牌示范商业区以及滨河酒吧街、滏东美食街等夜经济消费聚集区。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拓展“互联网消费”新空间,加强与美团等集团战略合作,培育定制、体验、智能、绿色等消费新热点新模式。推进电商平台建设,建设引进唯品会等知名品牌电商区域总部。举办邯郸直播带货网红大赛等活动,释放网上展销、网络直播、网红带货等电商消费潜力。持续推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扩大电商进农村覆盖面,整合县域物流快递资源,加强名优特新农产品线上线
45、下展销。优化提升消费环境,引进建设高品质酒店,改造提升串城街等特色商业示范街,培育一批品牌连锁便利店。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和放心消费工程,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四、 强化创新体系建设,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聚集创新资源,壮大创新主体,优化创新生态,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打造区域科技创新高地,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一)加快集聚科技创新力量实施科技强市行动,提升城市整体创新能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强化科技与产业结合,突出天然提取物、铁基新材料、陶瓷新材料、高强度工程塑料、
46、特种管材、氢能、特种气体、办公耗材等领域创新优势,推进驻邯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实施一批前沿性、战略性、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力度。做强各类创新平台,依托冀南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推进邯郸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提档升级,打造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加速布局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科研载体。夯实县域创新基础,深入实施县域科技创新跃升计划,补强县域科技投入、主体培育、创新条件等创新短板。(二)积极打造协同创新高地对接京津高校、大院大所、大企业、大集团等科技创新资源,推动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邯郸分中心,拓展与北京大学邯郸创新研究院、北科院邯郸分院、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邯郸分中心合作领域,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和产业园区。融入京津冀技术市场一体化布局,争创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加快建立“京津研发、邯郸转化”的创新协作新模式。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重点面向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发达国家,促进产学研对接交流,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三)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支持企业聚集产学研力量,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