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PCB专用设备项目申请报告范文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厦门PCB专用设备项目申请报告范文模板.docx(13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咨询/厦门PCB专用设备项目申请报告目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7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7二、 项目建设地点7三、 可行性研究范围7四、 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8五、 建设背景、规模8六、 项目建设进度9七、 环境影响9八、 建设投资估算9九、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0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0十、 主要结论及建议12第二章 市场分析13一、 PCB制造技术不断进步推动高技术专用设备市场增长13二、 行业特点及发展趋势16三、 面临的机遇18第三章 背景、必要性分析20一、 竞争壁垒20二、 面临的挑战21三、 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上迈出新步伐22四、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25第四章 项目选址方案26一、
2、项目选址原则26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26三、 加力抓创新促发展,在建设区域创新中心上取得新进展30四、 加力扩增量优存量,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开创新局面33五、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37第五章 产品方案39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39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39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40第六章 发展规划41一、 公司发展规划41二、 保障措施42第七章 法人治理45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45二、 董事48三、 高级管理人员52四、 监事54第八章 SWOT分析说明57一、 优势分析(S)57二、 劣势分析(W)59三、 机会分析(O)59四、 威胁分析(T)60第九章 运营模式分析66一、 公司
3、经营宗旨66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66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67四、 财务会计制度70第十章 节能可行性分析74一、 项目节能概述74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75能耗分析一览表76三、 项目节能措施76四、 节能综合评价79第十一章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80一、 人力资源配置80劳动定员一览表80二、 员工技能培训80第十二章 技术方案83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83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86三、 质量管理87四、 设备选型方案88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89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90一、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90二、 建设投资估算91建设投资估算表95三、 建设期利息95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4、95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97四、 流动资金97流动资金估算表98五、 项目总投资99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99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00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00第十四章 经济效益102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02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02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03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04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05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07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07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09三、 偿债能力分析110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11第十五章 招标、投标113一、 项目招标依据113二、 项目招标范围113三、 招标要求113四、 招标组织方式115五、 招标信息
5、发布116第十六章 风险评估117一、 项目风险分析117二、 项目风险对策119第十七章 总结121第十八章 附表123建设投资估算表123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23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24流动资金估算表125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26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27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28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29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30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31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31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32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第一章 项目概况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
6、项目名称:厦门PCB专用设备项目项目单位:xxx集团有限公司二、 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园区,占地面积约87.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 可行性研究范围1、对项目提出的背景、建设必要性、市场前景分析;2、对产品方案、工艺流程、技术水平进行论述,确定建设规模;3、对项目建设条件、场地、原料供应及交通运输条件的评价;4、对项目的总图运输、公用工程等技术方案进行研究;5、对项目消防、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和节能措施的评价;6、对项目实施进度和劳动定员的确定;7、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和经济效益评价;8、提
7、出本项目的研究工作结论。四、 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一)编制依据1、一般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3、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5、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二)技术原则1、立足于本地区产业发展的客观条件,以集约化、产业化、科技化为手段,组织生产建设,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目标。2、因地制宜、统筹安排、节省投资、加快进度。五、 建设背景、规模(一)项目背景现阶段我国PCB市场仍以普通多层板等中低端产品为主,高多层板、HDI板、IC封装基板、挠性板及刚挠结合板等中高端产品的产值占比较低,我国整体产品结
8、构与日本、美洲等地区差异较大。(二)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该项目总占地面积58000.00(折合约87.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117816.50。其中:生产工程77241.38,仓储工程24761.59,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12357.31,公共工程3456.22。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xxx套PCB专用设备的生产能力。六、 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x集团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24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七、 环境影响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该项目建成后落实本评价要求的
9、污染防治措施,认真履行“三同时”制度后,各项污染物均可实现达标排放,且不会降低评价区域原有环境质量功能级别。因而从环境影响的角度而言,该项目是可行的。八、 建设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7984.5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0214.9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55%;建设期利息843.4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2%;流动资金6926.1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23%。(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30214.93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25515.25万元,工
10、程建设其他费用3921.63万元,预备费778.05万元。九、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690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57104.67万元,纳税总额5816.83万元,净利润8686.75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6.05%,财务净现值4311.22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54年。(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58000.00约87.00亩1.1总建筑面积117816.501.2基底面积34220.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29.802总投资万元37984.532.1建设投资万元30214.9
11、32.1.1工程费用万元25515.252.1.2其他费用万元3921.632.1.3预备费万元778.052.2建设期利息万元843.472.3流动资金万元6926.133资金筹措万元37984.533.1自筹资金万元20770.843.2银行贷款万元17213.694营业收入万元690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57104.676利润总额万元11582.347净利润万元8686.758所得税万元2895.599增值税万元2608.2510税金及附加万元312.9911纳税总额万元5816.8312工业增加值万元20538.5813盈亏平衡点万元28582.93产值14回收期年6.
12、5415内部收益率16.05%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4311.22所得税后十、 主要结论及建议通过分析,该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从发展来看公司将面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改变工艺条件以高附加值的产品代替目前产品的产业结构。第二章 市场分析一、 PCB制造技术不断进步推动高技术专用设备市场增长随着5G通讯设备、智能手机及个人电脑、VR/AR及可穿戴设备、高级辅助驾驶及无人驾驶汽车等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全球高多层板、HDI板、IC封装基板、多层挠性板等高附加值PCB产品的快速发展,对专用设备除数量需求增长外,对高技术的需求也将提升专用设备的价格,从而促进PCB专用设备市场的快速增长。1、
13、多层板市场多层板按层数可分为中低层板和高多层板。中低层板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个人电脑、笔记本、汽车电子等领域,高多层板主要应用于通讯设备、高端服务器、工控医疗等领域。随着电子产品功能的增加,多层板逐步向高多层发展,最高层数可达100层以上。根据Prismark预测,多层板仍将保持重要的市场地位,高多层板产值增速将高于中低层板,我国8-16层及18层以上的高多层板2020-2025年CAGR预计分别达6.0%和7.5%,大幅领先于多层板行业平均增速。2、HDI板市场HDI是随着电子技术精密化发展演变出来的用于制作高精密度电路板的一种方法。HDI板具有轻、薄、短、小等优点,可增加线路密度,有利于先
14、进封装技术的使用,可使信号输出品质有较大提升,使电子产品的功能和性能有大幅度的改善,还可以使电子产品在外观上变得更为小巧方便。智能手机是HDI板的主要应用领域,并且随着5G手机的普及,HDI板将进一步在智能手机中普及。在电子产品日益轻薄化和功能多样化的趋势下,任意层HDI板及类载板将加速在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汽车电子、数据中心等领域的普及与渗透。根据Prismark数据,2025年HDI板市场规模可达137.41亿美元,2020至2025年CAGR达6.7%。3、IC封装基板市场IC封装基板是芯片中集成电路与外部电子线路之间的电气互连通道,是IC产业链封测环节的关键载体。IC封装基板具有高
15、密度、高精度、高脚数、高性能、小型化及薄型化等特点,在多种技术参数上都要求更高。电子安装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PCB及其基板材料在功能、性能上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作为封装材料细分领域销售占比最大的原材料,IC封装基板也将随着IC封装行业得到较快发展。根据Prismark数据,2025年IC封装基板市场规模预计达161.94亿美元,2020至2025年CAGR达9.7%。4、挠性板及刚挠结合板挠性板及刚挠结合板具有可以弯曲、卷绕、折叠、移动伸缩等特性,应用场景广泛。在智能手机领域,指纹识别、多摄像头、全面屏、无线充电、人脸识别等应用中均需使用挠性板及刚挠结合板。在汽车电子领域,车用挠性板
16、及刚挠结合板凭借其轻量化、结构简单、线路连接方便等优势,在新能源汽车中得到广泛应用。此外,日益受到消费者欢迎的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无线耳机、AR/VR等穿戴设备领域,也开始采用更多的挠性板及刚挠结合板。根据Prismark数据,2025年挠性板及刚挠结合板市场规模可达153.64亿美元,2020至2025年CAGR达4.2%,其中多层挠性板的市场增速将高于单双面挠性板及刚挠结合板的市场增速。现阶段我国PCB市场仍以普通多层板等中低端产品为主,高多层板、HDI板、IC封装基板、挠性板及刚挠结合板等中高端产品的产值占比较低,我国整体产品结构与日本、美洲等地区差异较大。随着PCB产业链的不断转移,我
17、国高多层板、HDI板、IC封装基板、挠性板及刚挠结合板等中高端PCB板的产值预计将保持快速增长,2020-2025年CAGR预计分别达6.1%、7.2%、12.9%、4.5%,高于全球其他主要地区,PCB产品结构加速升级。高效、精密、可靠的PCB专用设备将极大提升PCB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确保产品性能并节约生产成本。PCB的特征尺寸微缩及I/O数量的增加,对钻孔、曝光、成型、检测等设备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在钻孔工序方面,为满足孔径缩小及孔数增加的加工需求,钻孔设备的最小孔径加工能力、加工效率及所需设备数量预计将大幅提升;在曝光工序方面,激光直接成像设备需要具备领先的综合加工效率;在成型工序方面
18、,相关设备需要具备更高的加工精度,以应对PCB外形尺寸及精度的不断提升;在检测工序,检测设备需要提升小间距焊盘及微细线路的开、短路检测能力。二、 行业特点及发展趋势1、PCB专用设备是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PCB专用设备产业链的上游主要为模组、光学器件、控制电子件、机械器件、钣金机加件等器件生产商,下游为PCB制造商(如鹏鼎控股、东山精密、深南电路等)。半导体芯片与多层板、HDI板、IC封装基板、挠性板及刚挠结合板等各类PCB板及零部件进行装配后广泛应用于5G通信、计算机、汽车电子等各类终端电子产品,是电子信息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2、PCB应用领域广阔,终端市场持续增长带动专用设备行业的
19、发展PCB作为电子元器件之母,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柱和连接电路的桥梁。服务器及数据中心、通讯设备、汽车电子、智能手机等市场的快速发展,为PCB行业提供持续增长的动力,带动PCB专用设备行业的发展。3、中国成为全球PCB生产制造中心,国内PCB专用设备企业快速进步Prismark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PCB产业总产值达623.96亿美元,同比增长6.0%,受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2019年产值同比降低1.7%,但2020年在计算设备强劲需求的带动下,PCB行业实现6.4%的大幅增长,产值预计达652.19亿美元。未来几年PCB行业预计仍将维持较高速的增长,2025年产值可达863.25亿美元,202
20、0-2025年CAGR达5.8%。随着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不断转移,中国已逐渐成为全球最为重要的PCB生产基地。2000年以前全球PCB产值70%以上分布在美洲、欧洲、日本等地区,而自21世纪以来,PCB产业重心不断向亚洲地区转移,中国2006年开始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PCB生产国,2016年至今PCB产值占比超过全球一半以上。2019年NTI全球百强PCB企业榜中有超过85%的上榜企业在国内投资建厂,中国PCB行业在全球的地位日益凸显。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及电子信息行业景气度的不断提升,我国PCB行业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21年预计同比增长8.4%,2020-2025
21、年CAGR达5.6%,2025年产值预计达461.18亿美元。三、 面临的机遇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PCB专用设备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在“工业4.0”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和规划,引导和推动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国务院颁布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提供重点行业整体解决方案,推进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颁布的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大力推进制造业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率先实现优势产业智能转型,积极促进制造业欠发达地区结合实
22、际,加快制造业自动化、数字化改造,逐步向智能化发展”。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制造业升级改造,推动产业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为专用设备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下游PCB产业健康快速发展PCB专用设备所服务的终端应用行业包括5G通信、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行业。近年来国内出台了一系列鼓励PCB产业发展的积极政策,引导PCB产业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5G通信网络升级、大数据的发展,移动智能终端等新兴消费电子、汽车电子、便携式医疗器械等电子产品市场需求呈现较快增长,带动PCB制造商持续加大专用设备的投入,有效推动了PCB专用设备制造行业的发展。3、PCB制造商持
23、续扩产随着PCB产业持续向中国转移,PCB行业内多家知名上市公司相继扩产。PCB扩产所需的投资规模较大,将会给多类PCB专用设备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第三章 背景、必要性分析一、 竞争壁垒1、技术研发壁垒PCB专用设备行业具有技术密集的特点,涉及机械设计、电气工程、电子技术、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软件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且需要根据终端产品的基材厚度、孔径大小、线宽线距、生产规模、可靠性要求、客户要求等因素对整机进行研发设计,要求公司具备丰富的技术储备及大量的研发人才。此外,产品组装作为制造过程的重要环节,对资历深、组装经验丰富的专业装配人员有较大的需求。新进入企业由于缺乏对前
24、瞻性技术的有效研究和掌控,且紧缺专业技术人才,面临着较大的技术研发壁垒。2、客户壁垒PCB制造商对PCB板的品质有极高要求,PCB设备如出现加工缺陷,可能导致PCB整板的报废,给客户带来较大损失。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及供应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PCB制造商尤其是大型制造商一般会对PCB设备进行严格认证,一旦确定设备供应商,不会轻易更换,对缺乏客户基础的新进入企业构成了较大的进入障碍。3、管理能力壁垒PCB生产过程涉及多个工序,不同工序对应生产设备差异较大。为了更好服务客户,提高设备之间的协同效率,企业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性技术及工艺水平。为了及时响应客户多样化的需求,要构建高度柔性化生产管理体系,需要
25、在物料供应、人员调度及生产方面进行合理规划,需要长期经验积累,对新进入企业构成一定的壁垒。4、资金壁垒PCB专用设备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一方面需要大量研发投入和人员培养,另一方面设备交付及回款周期较长,占用流动资金较多,新进入者需要具备较大规模资金支持才能进入本行业。二、 面临的挑战1、专业人员紧缺PCB专用设备的设计和研发集机械设计、电气工程、电子技术、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软件等多门高精尖学科于一体,技术集成度高,开发难度大,要求研发人员具有跨学科、跨专业和跨领域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对研发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我国PCB专用设备行业起步较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较为匮乏,
26、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行业的发展。2、部分关键器件依赖境外品牌PCB专用设备行业技术综合性较强,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既需要厂商自身具备较强的研发及制造能力,也需要相关基础配套行业提供有力支撑。由于国内PCB专用设备相关产业发展时间短、高端人才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所需的部分高端精密器件的配套能力仍比较薄弱,对境外品牌存在一定依赖。三、 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上迈出新步伐充分发挥经济特区、自贸试验区、自主创新区、“海丝”核心区、综改试验区、金砖创新基地等先行先试优势,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探索建设具有自由港特征的经济特区,努力在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上走前头。(一)高质量建设重大
27、开放平台加快建设数字自贸试验区,加力推进航空维修、融资租赁等14个重点平台建设。发挥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平台作用,推进象屿、海沧港等综合保税区提档升级,谋划设立新机场空港综合保税区。加快建设国家离岸贸易先行先试区,支持开展有真实贸易背景的离岸转手买卖贸易业务。加强对“98”投洽会的精耕细作,聚焦“一带一路”投资合作,突出跨国双向投资,打造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精品,努力办成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二)高标准建设金砖创新基地按照“部市共建、项目引领、机制联动、跨境发展”的模式运作,积极开展政策协调、人才培养、项目开发等领域合作,在工业、科技、经贸等领域打造一批标志性平台和旗舰型项目。对
28、接全球创新资源和网络,不断汇聚金砖技术流、人才流、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全面打造科技创新、工业与数字经济、贸易投资、人才培养四大合作中心和政策协调平台,努力把基地建设成为金砖和“金砖+”国家合作的重要桥梁和纽带、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区。加快推进金砖未来创新园、金砖新工业产业基金、金砖工业创新研究院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形成“1个核心区+N个联动区”布局。(三)提高国际贸易和投资水平加快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推动跨境电商、融资租赁、保税展示交易等外贸新业态快速发展。大力发展外贸综合服务,支持引导大型国有和民营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建设跨国供应链体系,推进对外贸易进一步向全球价值链
29、高端跃升。加快国家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培育工作,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打造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和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提高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引导鼓励企业通过并购投资、联合投资等方式“走出去”。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规则红利,深入研究对接政策条款,主动拓展与成员国地方经贸合作。(四)加快海丝战略支点城市建设推进“丝路海运”品牌建设,拓展“丝路飞翔”,扩大中欧(厦门)班列辐射功能,建设面向“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通达便捷的交通网络。加强对“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招商推介与项目促进力度,提升国际产能合作平台,密切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移动互联、智慧城市等数字经济合作。推动厦门与“
30、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发挥“海丝”投资基金杠杆作用,为企业“走出去”提供融资支持与全方位服务。推进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及研发基地等平台建设,拓展海洋科技、管理、安全和防灾减灾方面的国际合作,提升“厦门国际海洋周”的品牌影响力。充分发挥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作用,积极拓展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海洋、教育、科研、文化、旅游等领域合作。(五)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实施新外商投资法,落实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大在汽车、航空、物流、金融等新开放领域的引资力度。健全贸易便利化体制机制,扩大和提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建设金砖国家示范电子口岸网络,提升通关便利化水
31、平。健全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办理等机制,保护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健全对外投资政策和服务体系,推进境外投资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将我市打造成为区域性“走出去”的重要窗口城市和综合服务平台。四、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一)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第四章 项目选址方案一、 项目选址原则项目选址应符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对市政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要求;依托选址的地理
32、条件,交通状况,进行建址分析;避免不良地质地段(如溶洞、断层、软土、湿陷土等);公用工程如城市电力、供排水管网等市政设施配套完善;场址要求交通方便,环境安静,地形比较平整,能够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远离污染源和易燃易爆的生产、储存场所,便于生活和服务设施合理布局;场址上空无高压输电线路等障碍物通过,与其他公共建筑不造成相互干扰。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厦门,简称“厦”或“鹭”,别称鹭岛,是福建省辖地级市、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批复确定的中国经济特区,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截至2020年,厦门市全市下辖6个区,总面积1700.61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397.84平方千米。根据
33、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厦门市常住人口为5163970人。2020年,厦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384.02亿元。厦门地处中国华东地区、福建省东南部,由本岛(厦门岛)、离岛鼓浪屿、西岸海沧半岛、北岸集美半岛、东岸翔安半岛、大嶝岛、小嶝岛、内陆同安、九龙江等组成,陆地总面积1700.61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90多平方千米。厦门通行闽南语厦门话,与漳州、泉州同为闽南地区的组成部分。厦门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物流枢纽、东南国际航运中心、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和两岸贸易中心。截至2
34、018年,厦门的综合信用指数在36个省会及副省级城市排名第2,营商环境居副省级城市第1位,外贸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5位,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球第14位。2018年,厦门被重新确认为国家卫生城市(区)。2020年,厦门市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被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厦门“全国双拥模范城市”。被中央依法治国委员会选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锚定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市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今后五年我市要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致力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旅游会展中心、区域
35、创新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和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等“五中心一基地”建设,推动城市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中心城市发展能级显著增强,建成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区,努力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十三五”时期加快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胜利在望,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迈向新发展阶段。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美元;GDP密度、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等质量效益指标居全国前列;9条产业链群规模超千亿元,形成光电、生物医药、钨材料等国家级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入围中国智慧城市
36、十强;境内外上市公司达89家;获批建设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改革开放持续深化,成功举办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正式启动,“多规合一”等一批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优势持续扩大,全链条全周期立体化招商机制和“三高”企业服务生态不断优化;厦台融合发展不断深入,开放合作进一步扩大,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全国最高等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家重点建设的四大国际航运中心之一、中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之一。跨岛发展持续推进,实施“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一岛一带多中心”城市空间格局持续拓展;创新构建项目“1+3+1”决策推进机制,推动“6+
37、2+8”责任主体扩权赋能;推进城市更新、功能再造与协调共享齐头并进,轨道交通1号线和2号线顺利运营。生态文明持续优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生态文明指数全国第一,生活垃圾分类“厦门模式”、筼筜湖综合治理模式等改革举措和创新经验做法获得全国推广;空气质量、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位居全国前列,获评“国家生态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民生福祉持续提升,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教育、医疗、养老、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社会领域短板加快补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居全国前列,“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金鸡电影节长期落户厦门;主动创稳工作纵深推进,社会大局安定稳定
38、,成功抗御“莫兰蒂”超强台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爱心厦门事业蓬勃发展,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扎实推进,入选全国法治政府建设首批示范市名单,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双拥模范城“九连冠”等荣誉,群众安全感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从外部环境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
39、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从国内发展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领域存在短板和弱项。厦门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探索积累了许多发展成果和创新经验,在多区叠加、自然生态、营商环境、开放合作、社会治理等领域形成了显著优势,特别是近年来全力推进“抓招商促发展、抓项目增后劲”,为我市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加快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有利条件。但是客
40、观上经济总量偏小,中心城市功能不强、规模能级不高,创新动力不足、产业结构不优、资源空间紧张,岛内外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仍然突出,先行先试优势有所弱化,主观上一些干部思想还不够解放,“小岛意识”还未完全消除。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辩证认识和把握我市发展条件,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坚定朝着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目标不断前进。三、 加力抓创新促发展,在建设区域创新中心上取得新进展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
41、局中的核心地位,强化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一)拓展创新发展平台载体加大对基础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和优势学科研究的支持力度,强化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高标准建设嘉庚创新实验室,筹建生物制品、海洋科学等省创新实验室,建好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推动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来厦建设分中心,争取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大科技招商引智力度,积极引进大院大所、头部企业来厦建设分支机构或新型研发机构。围绕财政性投资建设(举办)的重大工程、重大设
42、施、重大文体活动,布局打造一批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重大创新应用场景。牵头推动闽西南创新资源要素合理流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产业链关联配套和园区载体对接,共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省科技创新走廊和沿海科技创新带。探索创新资源的空间集聚,建设“开元创新社区”,打造集新研发、新赛道、新场景为一体,具有厦门特色、宜居宜业宜创的“未来科技城”。(二)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完善企业研发投入激励机制,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和引导“三高”企业技术创新和增资扩产,推动“三高”企业倍增发展。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龙头骨干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
43、担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和重大成果产业化项目。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支持优势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等创新“飞地”,探索发展“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的新型研发形态。(三)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加强人才重大工程与重大科技计划衔接,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完善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建立社会评价与企业评价的有效衔接机制。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加强
44、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鼓励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抓手,深入推进科技创新综合改革,探索成立厦门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实行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强化“双自联动”,探索建设综保区保税研发中心,构建“平台+基地+产业”的联动协作机制。优化科研项目生成机制,试行“揭榜挂帅”等制度,开展科技项目经费“包干制”等支持方式试点。加快科研院所改革,扩大科研自主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市场化要素服务平台等对接整合,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
45、化成效,更好发挥知识产权法庭作用。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改革财政科技计划形成机制和组织实施机制,完善对高校、科研院所和科学家长期稳定支持机制。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发挥产业引导基金作用,为企业提供覆盖全成长周期的金融产品,加大科创板、创业板上市扶持力度。发挥厦门经济特区立法优势,完善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法治环境。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四、 加力扩增量优存量,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开创新局面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决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不断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一)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高端制造业,巩固壮大
46、实体经济根基。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构建自主技术为主的产业生态和配套体系,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力、附加值和安全性。聚焦补链强链延链,紧盯世界500强、大型央企、中国500强等行业领军企业,积极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行业带动性强、产业链配套好的高能级项目和创新资源,推动千亿产业链群跃升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生态型龙头企业和“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开展产业链上下游垂直整合和跨领域产业链横向拓展。优化市域产业链布局,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完善质量基础设施,加强标准、计量、专利建设。(二)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技术创新链、产业配套链、要素供应链、产品价值链“四链”融合,着力打造国际一流新型显示产业示范区、国内领先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东南沿海集成电路产业核心区和海峡两岸软件信息产业高地,加快构建“芯-屏-端-软-智-网”为一体的电子信息万亿产业集群。深入实施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行动,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巩固壮大航空维修、大中型客车、输配电设备等优势产业,提升水暖厨卫、运动器材、纺织鞋服等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机器人、精密数控机床等智能制造装备与系统,促进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壮大航运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