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模拟)化学试题 含解析.docx

上传人:晚风 文档编号:2969214 上传时间:2020-06-1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2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模拟)化学试题 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模拟)化学试题 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模拟)化学试题 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模拟)化学试题 含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浦东新区2019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 化学模拟试卷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请考生将班级、姓名、学号和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一、选择题(共8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生产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煤干馏 B. 海带提碘 C. 氯碱工业 D. 海水晒盐 【答案】D 【解析】 【详解】A煤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 B海水提碘是利用氧化剂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C错误; C氯碱工业是电解饱

2、和食盐水生成了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故C错误; D海水晒盐是利用太阳能使水份蒸发,获得NaCl晶体的过程,是物理变化,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312.放射性同位素I的中子数为 53A. 184 B. 131 C. 78 D. 53 【答案】C 【解析】 131【详解】放射性同位素I的质量数为131,质子数为53,根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可知中子数为131-53=78,53故答案为C。 3.下列属于同分异构体是 A. 氧气和臭氧 B. 甲烷和乙烷 235239C. U和U D. 正丁烷和异丁烷 9292【答案】D 【解析】 【详解】A氧气和臭氧为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

3、A错误; B甲烷和乙烷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1个CH基团,互为同系物,故B错误; 2235239CU和U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等,互为同位素,故C错误; 9292D正丁烷和异丁烷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睛】判断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的一般方法是:若化学式为核素符号,可能是同位素;若化学式为单质,则可能是同素异形体;若化学式为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则为同分异构体;若是分子式不同结构相似的有机化合物,则可能为同系物。 4.下列变化属于固氮的是 A. NHNO B. N NH 323C. NO NO D. NOHNO 223【答案】B

4、 【解析】 【详解】ANHNO 氮元素从化合态转化化合态,不属于固氮,故A错误; 3BNNH氮元素从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氮,属于固氮,故B正确。 23CNONO氮元素从化合态转化为化合态,不属于固氮,故C错误; 2DNOHNO氮元素从化合态转化为化合态,不属于固氮,故D错误; 23故答案为B。 5.下列物质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 CO B. NaOH C. HNO D. KSO 2324【答案】A 【解析】 【详解】ACO溶于水生成碳酸能够导电,但是不是二氧化碳电离的离子导电,所以二氧化碳不属于电解质,故A2正确; BNaOH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导电,属于电解质,故B错误; CHNO溶于水导

5、电,属于电解质,故C错误; 3DKSO为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导电,属于电解质,故D错误; 24故答案为A。 【点睛】判断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指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电解质本身可能不导电,如NaCl固体,但NaCl是电解质,电解质是在水溶液后熔融状态导电即可,又如HCl气体不导电,但溶于水后形成的盐酸能导电,HCl是电解质;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如Fe能导电,但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难溶性化合物不一定就是弱电解质。 6.下列气体中,极易溶于水的是 A. O B. N C. H D. HCl 222【答案】D 【解析】 【

6、详解】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水为极性分子,O、N、H都是非极性分子,故其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而HCl为极222性分子,且为强电解质,极易溶解于水,故答案为D。 7.下列化合物含有的化学键中,只有离子键的是 A. HO B. NaCl C. SO D. HCl 22【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HO只含有共价键,错误;BNaCl只含有离子键,正确;CSO只含有共价键,错误; DHCl只22含有共价键,错误;故选B 。 考点:考查化合物与化学键的关系。 8.下列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未破坏化学键的是 A. HCl B. NaCl C. NaOH D. CHCHOH 32【答案】D 【解析】 +-【详

7、解】AHCl溶于水电离出H和Cl,破坏共价键,故A错误; +-BNaCl溶于水电离出Na和Cl,破坏离子键,故B错误; +-CNaOH溶于水电离出Na和OH,破坏离子键,故C错误; DCHCHOH是非电解质,溶于不电离,没有破坏化学键,故D正确; 32故答案为D。 【点睛】化学键与化合物的关系:当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时,该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当化合物中同时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时,该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只有当化合物中只存在共价键时,该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在 离子化合物中一般既含金属元素又含有非金属元素(铵盐除外);共价化合物一般只含有非金属元素,但个别含有金属元素,如AlCl也是共价化合物;只含

8、有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铵盐;非金属单质只有3共价键,稀有气体分子中无化学键。 9.下列盐中,能发生水解的是 A. NaCl B. BaCl C. KCl D. NHCl 24【答案】D 【解析】 【详解】ANaCl是强酸强碱盐,在水溶液中不水解,故A错误; BBaCl是强酸强碱盐,在水溶液中不水解,故B错误; 2CKCl是强酸强碱盐,在水溶液中不水解,故C错误; +DNHCl是强酸弱碱盐,在水溶液中NH要水解,溶液显酸性,故D正确; 44故答案为D。 10.关于的命名正确的是 A. 3-甲基戊烷 B. 2-乙基丁烷 C. 3-乙基丁烷 D. 2-乙基己烷 【答案】A 【解析

9、】 【详解】的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3号位上有一个甲基,根据系统命名法,其有机物的名称为3-甲基戊烷,故答案为A。 【点睛】烷烃命名要抓住五个“最”:最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最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最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最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两端等距又同基,支链编号之和最小);最简两不同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 11.将溶为一体的混合物中沸点不同的物质分离开来的方法是 A. 过滤 B. 萃取 C. 蒸馏 D. 结晶 【答案】C 【解析】 【详解】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相互混溶的液体混合

10、物,可根据沸点不同选择蒸馏 操作进行分离,故答案为C。 12.下列关于氨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氨气遇浓盐酸冒白烟 B. 氨气在一定的条件下能被氧气氧化 C. 氨气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D. 氨气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答案】C 【解析】 【分析】 氨气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易液化,可与酸发生反应生成铵盐,可被氧化。 【详解】A氨气和浓盐酸挥发出的HCl反应生成NHCl,现象是冒白烟,故A正确; 4B氨气有还原性,能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NO和水,故B正确; C氨气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电离生成氢氧根离子,溶液呈碱性,则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故C错误; D

11、氨气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电离生成氢氧根离子,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13.0.1 mol/LNaSO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24A. 0.1 mol/L B. 0.2 mol/L C. 0.05mol/L D. 1 mol/L 【答案】B 【解析】 +2-【详解】已知NaSO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SO=2Na+SO,则0.1 mol/LNaSO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4244240.1 mol/L2=0.2 mol/L,故答案为B。 14.下列物质的体积约为22.4 L的是 A. 标准状况下1molCO B. 28gN 22C. 标准状况下1

12、 mol HO D. 1molH 22【答案】A 【解析】 【详解】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A标准状况下1molCO的体积约为22.4L,故A正确; 2B28gN的物质的量为1mol,但没有指明是否为标准状况,无法确定其体积,故B错误; 2C标准状况下HO不是气体,1 mol HO的体积约是18mL,不是22.4L,故C错误; 22D没有指明是否为标准状况,无法确定1molH的体积,故D错误; 2故答案为A。 【点睛】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范围和条件,对象是否气体,标况下水、CCl、HF等为液体,只有气体才能使4用;温度和压强是否为标准状况,只指明体积无法求算物质的

13、量,只有标准状况才能使用22.4L/mol。 15.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A. Mg B. Al C. Si D. P 【答案】A 【解析】 【详解】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Mg、Al、Si、P为同周期主族元素,核电荷数递增,原子半径递减,则Mg的原子半径最大,故答案为A。 【点睛】微粒半径大小比较的常用规律:(1)同周期元素的微粒:同周期元素的原子或最高价阳离子或最低价阴离+2+3+2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逐渐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如NaMgAlSi,NaMgAl,SCl。(2)同主+族元素的微粒:同主族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逐渐增大,如LiNa

14、K,LiNaK。(3)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电子层结构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半径(包括阴、阳离子)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2+2+3+3+如OFNaMgAl。(4)同种元素形成的微粒: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微粒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如Fe2+3+2FeFe,HHH。(5)电子数和核电荷数都不同的,可通过一种参照物进行比较,如比较A1与S的半径大3+23+2223+2小,可找出与A1电子数相同的O进行比较,A1O,且OS,故A1S。 16.下列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A. Al B. Li C. Na D. Mg 【答案】C 【解析】 【详解】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

15、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越强,而同周期主族元素核电荷数大,金属性弱,即Al、Na、Mg中Na的金属性最强;而同主族元素核电荷数大,金属性强,即Na的金属性比Li强,则Na是Al、Li、Mg、Na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NaOH的碱性也最强,故答案为C。 【点睛】元素金属性性强弱的判断依据:金属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金属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越容易,则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氢 氧化物的碱性越强,对应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还原性越强的金属元素原子,对应的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 17.生产自来水时需通入Cl杀菌消毒

16、,主要是由于Cl和HO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 222A. 氧化性 B. 酸性 C. 还原性 D. 稳定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Cl和HO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故可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故答案为A。 22 18.铁与下列物质反应所得产物中铁为+3价的是 A. 硫磺 B. 稀硫酸 C. 硫酸铜溶液 D. 氯气 【答案】D 【解析】 【详解】AFe和硫磺混合加热生成FeS,产物中Fe为+2价,故A错误; B稀硫酸具有弱氧化性,且弱氧化性是H元素体现的,能将Fe氧化为+2价,故B错误; C硫酸铜中铜离子具有弱氧化性,能和Fe发生置换反应生成+2价Fe,故C错误; D氯

17、气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氧化+3价,无论铁是否过量,铁在氯气中燃烧都生成氯化铁,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9.实验室中,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在通风橱内制备有毒气体 B. 闻气体时,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C.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浓硫酸中 D. 实验结束后,将废液倒入指定容器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A有毒气体应有完全吸收处理装置,在通风橱内制备有毒气体要及时将有毒气体排出,故A正确; B闻气体时,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以防中毒,故B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缓缓注入水中,故C错误; D实验剩余药品要倒在指定容器中,任何药品都不能乱倒

18、,更不能带出实验室,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20.有机物中均含有的元素是 A. 碳 B. 硫 C. 氧 D. 氮 【答案】A 【解析】 【详解】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碳元素,而氧、氮、硫就不一定有,如CCl,故答案为A。 4 21.已知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二氯甲烷(CHCl)的分子结构有 22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答案】A 【解析】 【详解】甲烷分子正四面体结构,其分子中只含有1种H原子,则二氯甲烷不存在同分异构体,即分子结构只有1种,故答案为A。 是 22.关于乙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属于不饱和烃 B. 是直线型分子 C.

19、 能发生加聚反应 D. 密度比空气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乙炔分子中含有碳碳叁键,是不饱和烃,故A正确; B乙炔分子中碳原子是sp杂化,其分子构型为直线型,故B正确; C乙炔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炔,结构简式为,故C正确; D乙炔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6,密度比空气小,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23.下列物质与溴水混合后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且上层呈红棕色的是 A. 苯 B. 酒精 C. 四氯化碳 D. 碘化钾溶液 【答案】A 【解析】 苯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溴易溶于苯,故A正确;酒精与水互溶,不分层,故B错误;四氯化碳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溴易溶于四氯化碳,下层

20、呈红棕色,故C错误;碘化钾溶液与溴水混合后振荡,不分层,故D错误。 24.常温下,pH3的盐酸与pH5的盐酸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 35 B. 1100 C. 1001 D. 53 【答案】C 【解析】 -3【详解】常温下,pH3的盐酸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10mol/L,与pH5的盐酸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5-3-3110mol/L,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是(110mol/L):(110mol/L)=100:1,故答案为C。 25.合成氨时,可以提高H利用率的措施是 2A. 升高温度 B. 及时分离出NH 3C. 充入过量氢气 D. 使用催化剂 【答案】B 【解析】 【详解】合成氨

21、发生N(g)+3H(g)2NHH0,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且放热的反应; 223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氢气的利用率降低,故A错误; B及时分离出NH,生成物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能提高H利用率,故B正确; 32C充入过量氢气,平衡正向移动,但氢气的利用率降低,故C错误; D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移动,不改变氢气的利用率,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26.容量瓶上不会标出的信息是 A. 容量 B. 溶液浓度 C. 定容刻度 D. 温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容量及定容刻度线,可以配制不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但是因为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

22、溶液,不能用于保存溶液,故容量瓶上不会标出溶液的浓度,选项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27.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HOHHO 2B. HNaOH NaHO 2C. CHCOOHNaOH CHCOONaHO 332D. CHCOOHOH CHCOOHO 332【答案】D 【解析】 【详解】醋酸是弱酸,不能完全电离,离子方程式中不可拆,其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CHCOOHOH CHCOOHO,故答案为D。 332【点睛】离子方程式是指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一般为:“写”: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拆”:

23、可溶性的电解质用离子符号表示,其它难溶的物质、气体、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查”:检查式子两边的各种原子的个数及电荷数是否相等。 28.关于如图所示能量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 可表示中和反应 B. 可表示吸热反应 C. 可表示放热反应 D. 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图中表示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而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不正确; B图中表示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故B正确; C图中表示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故C不正确; D图中表示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

24、总能量,反应吸热,故D不正确; 故答案为B。 【点睛】常见的吸热反应有:大部分分解反应,NHCl固体与Ba(OH)8HO固体的反应,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422氧化碳,炭与水蒸气的反应等;常见的放热反应:燃烧反应、中和反应、铝热反应、金属与水或酸反应、部分化合 反应。 29.如图为铜-锌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这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B. Zn发生氧化反应 C. 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2D. 该原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Zn2H ZnH 2【答案】A 【解析】 【详解】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A错误; B铜-锌原电池中Zn比Cu活泼,Zn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B正确

25、; C铜-锌原电池中Zn比Cu活泼,Cu为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故B正确; 2D铜-锌-稀硫酸原电池,负极Zn溶解,正极上生成氢气,发生的总反应为Zn2H ZnH,故D正确; 2故答案为A。 【点睛】原电池的正、负极判断的一般方法是:活泼性相对强的一极为负极;电子流出或电流流入的一极为负极;阴离子移向的一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负极;电极溶解或质量减轻的一极为负极。 30.对于平衡体系2SO(g)O(g)2SO(g),增大压强时(其它条件不变) 223A. SO含量降低 B. 正反应速率加快 3C. 逆反应速率减慢 D. 平衡向逆向移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A对于平衡体系2

26、SO(g)O(g)2SO(g),增大压强时平衡正向移动,SO含量增加,故A错误; 2233B对于平衡体系2SO(g)O(g)2SO(g),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故B正确; 223C对于平衡体系2SO(g)O(g)2SO(g),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故C错误; 223D对于平衡体系2SO(g)O(g)2SO(g),增大压强时平衡正向移动,故D错误; 223故答案为B。 31.下列物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 乙醇 B. 乙酸 C. 聚乙烯 D. 乙酸乙酯 【答案】C 【解析】 【详解】A乙醇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 B乙酸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

27、子化合物,故B错误; C聚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C正确; D乙酸乙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32.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和H,5min时测得N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8mol/L,反应开始的5 min内,生223成NH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A. 0.16 mol/(Lmin) B. 0.016 mol/(Lmin) C. 0.32 mol/(Lmin) D. 0.032 mol/(Lmin) 【答案】B 【解析】 【详解】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和H,5min时测得N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8mol/L,反应开始的5

28、 min内,223c0.08mol/L生成NH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6 mol/(Lmin),故答案为B。 3t5min 33.在中和滴定实验中,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A. 滴定管 B. 量筒 C. 锥形瓶 D. 洗瓶 【答案】B 【解析】 【详解】中和滴定需要用到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量取溶液,锥形瓶盛放待测液,滴定管洗涤里用到洗瓶,不需要量筒,故答案为B。 34.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该溶液中 222A. 一定含SO B. 可能含有CO和SO 4342C. 一定含有Ag D. 可能含有SO或Ag 4 【答案】D 【解析】 2【详解】能和氯化钡产生白色

29、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有钡盐和银盐,所以不能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也可能4是含有Ag,故答案为D。 35.2mol氢气和1 mol氧气化合生成2 mol液态水,放出571.6 kJ热量。能正确表示这一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 2HO 2HO571.6 kJ B. 2H(g)O(g) 2HO(g)571.6 kJ 222222C. 2H(g)O(g) 2HO(l)571.6 kJ D. 2H(g)O(g) 2HO(l)571.6 kJ 222222【答案】C 【解析】 【详解】2mol氢气和1 mol氧气化合生成2 mol液态水,放出571.6kJ热量的热化学方程式-12H(g)+O(g)2H

30、O(l)+571.6 kJmol,故答案为C。 222【点睛】判断热化学方程式正误的观察点:“一观察”:化学原理是否正确,如燃烧热和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否符合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概念;“二观察”:状态是否标明;“三观察”:反应热H的符号和单位是否正确;“四观察”:反应热的数值与物质的系数是否对应。 36.关于铝热反应2AlFeO2FeAlO的说法正确的是 2323A. Al发生氧化反应 B. FeO被氧化 23C. Fe是还原剂 D. AlO是还原产物 23【答案】A 【解析】 【详解】AAl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故A正确; BFeO中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FeO被还原,故B错误; 23

31、23CFe是生成物,是还原产物,不是还原剂,故C错误; DAl失去电子被氧化,生成的产物为AlO,则AlO是氧化产物,故D错误; 2323故答案为A。 37.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重要特征是 A. 反应停止 B. 压强不变 C. 反应物、生成物浓度相等 D.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答案】D 【解析】 【详解】A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等于0,故反应仍在进行,故A错误; B压强不变不一定达到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则压强不变,不能作为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特征,故B错误; C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与起始投料和转化率有关,故C错误

32、; D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等于0,故D正确; 【点睛】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必须是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此类试题中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往往有:平衡时浓度不变,不是表示浓度之间有特定的大小关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表示是数值大小相等;对于密度、相对分子质量等是否不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等。 38.在某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232A. K、MnO、SO B. Al、Cl、SO 4443C. Na、CHCOO、H D. OH、Na、Fe 3【答案】B 【解析】 【详解】

33、A含有MnO的溶液显紫色,不可能存在于无色溶液中,故A错误; 432B离子组Al、Cl、SO彼此间不发生离子反应,能大量共存于无色溶液中,故B正确; 4CCHCOO与H能生成醋酸,醋酸是弱电解质,故CHCOO与H不能大量共存于无色溶液中,故C错误; 33333DOH与Fe能生成红褪色氢氧化铁沉淀,且含有Fe的溶液显棕黄色,故OH与Fe不能大量共存于无色溶液中,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如: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能3+-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和 SCN)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颜色、溶液的酸碱性等

34、,+-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 39.下列关于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硫 B. SO和SO的水溶液都是强酸 23C. 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D. 浓硫酸可用来干燥NH等气体 3【答案】C 【解析】 【详解】A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的硫,如火山喷口附近存在单质硫,故A错误; BSO和SO都是酸性氧化物,二者的水溶液硫酸是强酸,亚硫酸是弱酸,故B错误; 23CSO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C正确; 2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与O、CO、Cl都不反应,可以干燥O、CO、Cl,但与NH反应生成硫酸铵,则不能用来干22

35、223燥氨气,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40.下列操作会引起测定硫酸铜晶体(CuSOxHO)结晶水含量的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42A. 加热温度过高,固体部分变为黑色 B. 加热过程中晶体有少量溅失 C. 直接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D. 坩埚中粘有受热不分解的杂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A加热温度过高,固体部分变为黑色,质量变化较大,说明生成的水的质量偏大,导致结果偏高,故A错误; B加热过程中晶体有少量溅失,质量变化较大,说明生成的水的质量偏大,导致结果偏高,故B错误; C加热后直接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吸收了空气中的水份,会使测得的结晶水的质量偏低,故C正确; D坩埚中粘有受热

36、不分解的杂质,不影响硫酸铜晶体分解生成的水量,对测定结果无影响,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二、综合分析题(共20分) 41.氯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其与钠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 【答案】 (1). (2). 【解析】 【分析】 氯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7;其与钠元素组成的化合物NaCl为离子化合物。 【详解】氯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7,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氯元素与钠元素组成的化合物NaCl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42.钠、铝、铁三种金属元素中,_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其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周期_族。 【答案】 (1). Al (2). 三 (3). A 【解析】 【分析】 地壳

37、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3。 【详解】地壳中元素含量前四位是O、Si、Al、Fe,则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Al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其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A族。 43.以下不是铝和铁的共同性质的是_。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延展性 d两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金属晶体的特性来分析解答。 【详解】根据金属晶体的特性是有金属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Fe只能与酸反应,而Al既能与酸反应也能和碱溶液反应,故答案为d。 44.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它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答案】Cu+2HSO(浓)CuSO+SO+2HO 24422【解析】 【分析】 浓

38、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加热条件下,溶解铜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 【详解】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加热条件下,溶解铜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SO(浓)CuSO+SO+2HO。 24422 45.列举一个可以说明氯和硫的非金属性强弱的事实。_。 【答案】铁与硫反应生成硫化亚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 【解析】 【分析】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氧化性越强,越易得电子。 【详解】氯气能将铁氧化为+3价铁,生成氯化铁,而S将铁氧化为+2价铁,生成硫化亚铁,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大于硫,则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大于硫。 【点睛】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非金属单质跟氢气化合的难易

39、程度(或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非金属单质跟氢气化合越容易(或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即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对应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氧化性越强的非金属元素单质,对应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 46.已知B是酒的主要成分、C是食醋的主要成分。下图是相关有机物的转换关系: 完成下列填空。 (1)A的结构简式为_,工业上生产A所需的矿物资源是_。 (2)请写出C的官能团名称_。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4)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实验时需预先在用于收集乙酸乙酯的试管b中加入_

40、溶液。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b中的液体分两层,乙酸乙酯在_层(填“上”或“下”),分离乙酸乙酯的实验操作方法是_。 【答案】 (1). CH=CH (2). 石油 (3). 羧基 (4). CHCOOH+CHCHOH CHCOOCHCH+HO 223323232(5). 饱和碳酸钠 (6). 上 (7). 分液 【解析】 【分析】 B是酒的主要成分、C是食醋的主要成分,则B为CHCHOH、C为CHCOOH,B与C反应生成CHCOOCH,A水化得到323325乙醇,则A为 CH=CH; 22(1)A为乙烯,乙烯是衡量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2)C为乙酸; (3)反应是乙酸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

41、生成乙酸乙酯; (4)为了除去乙酸乙酯中的杂质,一般把乙酸乙酯蒸汽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小; 【详解】B是酒的主要成分、C是食醋的主要成分,则B为CHCHOH、C为 CHCOOH,B与C反应生成CHCOOCH,A323325水化得到乙醇,则A为 CH=CH; 22(1)A为乙烯,其结构简式为CH=CH,工业上生产乙烯主要是通过对石油分馏产品的裂解得到; 22(2)C为乙酸,含有的官能团为羧基; (3)反应是乙酸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生成乙酸乙酯,其反应方程式为CHCOOH+CHCHOH 332CHCOOCHCH+HO; 3232(4)为了除去乙酸乙酯中的杂质乙酸和乙醇,一般要把

42、乙酸乙酯蒸汽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小,则乙酸乙酯在上层,水溶液在下层;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应选择分液操作。 【点睛】注意掌握制取乙酸乙酯反应原理及实验室的制备方法,明确浓硫酸、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特别注意吸收乙酸乙酯的导管不能伸入液面以下,否则会发生倒吸现象。实验中的基础知识要加强记忆:(1)加入试剂的顺的序:乙醇浓硫酸乙酸,原因:浓硫酸密度比乙醇的大,如果先加浓硫酸,密度小的乙酸会在浓硫酸上层,浓硫酸放热会使乙醇沸腾而溅出;(2)防倒吸装置的使用:避免反应过程中因试管中乙醇挥发压强减小而发生倒吸现象;(3)各试剂及装置的作用: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吸水剂;饱和NaCO的作用:中和乙酸,溶解乙醇,便于23闻酯的气味;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玻璃导管的作用:冷凝回流、导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