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 在流体中运动_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 在流体中运动_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在流体中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了解升力是怎样产生的。.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法、实验法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通过分析推理法探究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通过制作“鸟翼模型”,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日常生活现象,激发学生兴趣;了解历史,加深人文素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一、实验探究升力 ( 1 )提问:鸟儿能在天空中翱翔,依据鸟的原理而设计的滑翔机大家听说过吗?你知道第一个设计滑翔机的人是谁吗?连接滑翔机图片。学生回答问题,若可以回答,教师做必要的补充;若不能回答,教师在
2、图片的引导下,介绍奥托 李林达尔。( 2 )德国的奥托 李林达尔,是世界上公认的滑翔机之父(连接到李林达尔)。学生了解到滑翔机之父李林达尔。( 3 )今天我们就来动手做一个鸟翼模型,观察气流对鸟翼有什么作用? 鸟翼向上运动,肯定是有一个力作用在它上面了,而这个力呢,由于它有提升物体的作用,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升力”。 在教师的带领下,做一个鸟翼模型,如教材图11-1-3在中间插一个吸管,将模型放在一个直立的铁丝上,用吹风机正对着鸟翼模型吹风,观察气流对鸟翼的作用;学生观察到鸟翼模型在气流的作用下,沿着铁丝向上运动。 二、伯努利的发现 ( 1 )提问:这个升力是怎样产生的呢?让我们来追溯一下历史;
3、早在 1738 年,伯努利就发现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不仅解开了鸟儿在天空翱翔的奥秘,也成了人类打开空中旅行大门的钥匙(连接到伯努利)。学生了解伯努利的主要成就。( 2 )流速与压强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取一张纸条,从纸条上方沿纸条吹气,如图11-1-4 ,纸条会怎样运动?学生动手操作,并回答:纸条居然飞了起来(这里和他们日常生活中以为只有吹纸条下方才会将纸条吹起来不同,引起学生好奇);提问: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得出流速和压强有什么样的关系(以下是一种引导方案供参考)? 要得出流速和压强的关系,我们来探究一下纸条上方的流速和压强;学生根据引导一步一步解决问题; 吹纸条上方,导致
4、纸条上方的流速比纸条下方的流速大; 纸条上升,说明纸条上方的压强比下方小;纸条上方的流速大、压强却小,说明流速与压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 )让学生自己写出结论,写完后让他们对照书上相应的部分; ( 3)学生自己写结论,然后与书上的内容对比;( 4 )介绍一下“河流流线”的情况; 观察实验室中模拟鸟翼周围的气流的情况(如图 11-1-5)。学生观察;提问:根据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了解升力是怎样产生的?学生思考; 我们可以通过流速和压强的关系来解释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鸟翼上方和下方的压强差导致了升力的产生; 升力是向上的,说明鸟翼下方的压强比上方的大; 根据压强和流速的关系,知道鸟翼下方的流
5、速比上方小; 是什么导致了下方的流速比上方的小呢,当气流通过鸟翼时,下方的流速比上方慢; 做个鸟翼模型,放在水流中,让同学来体验一下,经过鸟翼模型下方的水流要比上方慢。 学生在引导下一步一步解决问题; ( 5 )让学生整理自己的思路,写出升力是怎样产生的,写完后对照书上的相应部分。 ( 5 )学生自己用逻辑的语言阐述自己的结论,并和书上的结论对照。三、解释飞机的设计原理 提问:( 1 )飞机和鸟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列举出共同点(两支翅膀、头、尾等等)。( 2 )那飞机要升入天空,它的机翼应该设计成什么样子的?(画图)(以下是一种引导方案供参考)学生自己动手画图; 飞机同样
6、需要升力; 飞机的成功是仿生的一个典型例子; 飞机的机翼和鸟翼有几乎相同的结构。 四、生活中的“翼” 看教材图11-1-6、图11-1-8 和图片,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在空中,飞机、天鹅;在海洋中,企鹅、海豚、鳐鱼、深水飞机。你能想像它们的形状吗?请你们把自己的猜想画出来。 学生根据所学到的知识画了出来。五、发展空间 我们通过图11-1-9某同学设计的冷热水混合淋浴器,来分析它的原理。学生回答。六、课堂小结 1 流速和压强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2 用这个关系解释升力产生的原因;3 解释飞机和鸟为什么能在天空中飞行。教学反思:通过本课教学,使我深深体会到:课堂教学不能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应该在教学中根据所学内容多运用演示实验,学生讨论等形式。采用多种教法和手段。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营造愉快、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讨与分析,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