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EPC建设项目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及关键工序监理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园EPC建设项目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及关键工序监理措施.doc(8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公园EPC建设项目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及关键工序监理措施(一)基坑支护安全监理标准及措施一)基坑支护工程安全监理重点及标准1、施工方案(1)基础施工前必须进行地质勘探和了解地下管线情况,根据土质情况和基础深度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与施工现场实际相符,能指导实际施工。其内容包括:放坡要求或支护结构设计、机械类型选择、开挖顺序和分层开挖深度、坡道位置、坑边荷载、车辆进出道路、降水排水措施及监测要求等。对重要的地下管线应采取相应措施。(2)基础施工应进行支护,对基坑支护结构必须按有关标准进行设计计算,有设计计算书和施工图纸。对施工方案应组织专家论证审查。(3)施工方案必须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和
2、总监理工程师审批,签字盖章后方可实施。2、临边防护(1)基坑施工必须进行临边防护。深度不超过2m的基坑,可采用上栏杆高度1.2m和下栏杆居中设置的临边防护;深度超过2m的基坑必须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做封闭式防护。(2)临边防护栏杆离基坑边口的距离不得小于50。3、坑壁支护(1)坑槽开挖时设置的边坡应符合安全要求。坑壁支护的做法及对重要地下管线的加固措施必须符合专项施工方案和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方案的要求。(2)支护设施产生局部变形时,应会同设计人员提出处理方案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加固。4、排水措施基坑施工应根据施工方案设置有效的排水、降水措施。深基坑施工采用坑外降水的,必须有防止临近建筑物危险
3、沉降的措施。5、坑边荷载(1)基坑边堆土、料具堆放的数量和距离基坑边距离等应符合有关规定和施工方案的要求。(2)机械设备施工与基坑(槽)边距离不符合有关要求时,应根据施工方案对机械施工作业范围内的基坑壁进行支护、地面应采取有效措施。6、上下通道基坑施工必须有专用通道供作业人员上下。设置的通道,结构上必须牢固可靠,数量、位置满足施工要求并符合有关安全防护规定。7、土方开挖(1)施工机械进场应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并办理进场验收手续。(2)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应按规定进行培训考核,持证上岗,熟悉本工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施工作业时,应按施工方案和规程挖土,不得超挖,且不得破坏基底土层的结构。(4)机械
4、作业位置应稳定、安全,在挖土机作业半径范围内严禁人员进入。8、基坑支护变形监测基坑支护结构应按照方案进行变形监测,并有监测记录。对毗邻建筑物和重要管线、道路应进行沉降观测,并有观测记录。9、作业环境(1)基坑内作业人员应有稳定、安全的立足处。(2)垂直、交叉作业时应设置安全隔离防护措施。(3)夜间或光线较暗条件下的施工应设置足够的照明,不得在一个作业场所只装设局部照明。二)基坑支护安全监理措施针对以上基坑支护工程安全监理的内容,如施工单位及项目部未能执行,监理人员应收集证据资料,及时下发监理通知书。1、基坑深度超过5m的基坑,对基坑支护结构必须按有关标准进行设计计算,制订施工方案,并经专家论证
5、审查。如无设计计算和专家论证意见,应立即停止基坑分项工程施工。及时下发监理通知书。并及时上报建设单位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2、基坑坑壁和临边支护不到位,应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整改,并停止有关分部工程施工,及时下发监理通知书。3、基坑施工现场无技术人员坚守或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的,无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现场监督检查的,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整改,及时下发监理通知书。(二)地下室安全监理标准及措施1、地下室深基坑施工(开挖深度为5.4m7.8m),需进行专家论证。进行基坑支护及监测。2、现场群塔吊作业,需进行多塔作业专家论证,成立以业主为组长、安全监理为副组长、各单位项目经理为组员的安全管理小组统一协调。3、基
6、坑土方开挖施工,现场开挖深度均大于3m,需按危险性较大工程编制、审批专项施工方案。4、本工程外脚手架如采用落地式外脚手架超过50m、或采用悬挑脚手架20m,则需进行专家论证。5、塔吊和施工电梯的安装、拆卸、使用,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验收取证使用。6、卸料平台的安装及使用。(三)脚手架安全监理标准及措施一)落地式脚手架安全监理重点及标准1、施工方案(1)根据工程实际,施工单位要组织编制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要有针对性,能有效地指导施工,明确安全技术措施。(2)搭设高度在50m以下的敞开式、双排脚手架,当采用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2年版)第6.1.
7、1条规定的构造尺寸,并符合该规范表5.1.7注、第六章构造规定时,其相应杆件可不再进行计算。但连墙件、立杆基础承载力等仍应根据实际荷载进行设计计算。(3)编制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时,除应绘制架体与建筑物拉结详图、现场杆件立面、平面布置图外,还应说明脚手架基础做法。(4)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包括计算书及卸荷方法等必须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并签字盖章。2、立杆基础(1)脚手架地基与基础的施工。必须根据脚手架搭设高度、搭设场地土质情况与现行国家标准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要求现场监理人员必须对基础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搭设脚手架。(2)钢管脚手架的底座底面标高宜高于自然
8、地坪50。(3)脚手架基础经验收合格后,按施工方案的要求放线定位,由现场监理人员旁站。(4)外脚手架不宜支在屋面、雨棚、阳台等处,确因工程需要搭设的脚手架,要分别对外架和屋面、雨棚、阳台等部位的结构稳定性进行详细计算并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其设计计算书和安全措施须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审批签字盖章。3、连墙件(1)连墙件的数量设置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2年版)第5.3节和第6.4.1条的规定。(2)连墙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2)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
9、,应采用其他可靠措施固定;3)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4)“一”字形、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且不应大于4m(2步)。(3)对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4)对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5)连墙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宜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向下斜连接,不应采用上斜连接。2)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采用拉筋必
10、须配用顶撑,顶撑应可靠地定在混凝土圈梁、柱等结构部位。拉筋应采用2根以上直径4的钢丝拧成一股,使用时不应少于2股;亦可采用直径不小于6的钢筋。(6)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可搭设抛撑。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与脚手架可靠连接,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之间;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7)架高超过40m且有风涡流作用时,应采取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8)拉结点必须画出制作详图。4、立杆(1)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垫板。(2)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离底座上皮不大于200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
11、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3)脚手架底层步距不应大于2m。(4)立杆必须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5)立杆连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1根立杆的2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2)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
12、端距离不应小于100。(6)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7)双管立杆中副立杆的高度不应低于3步,钢管长度不应小于6m。5、纵向水平杆和横向水平杆(1)纵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2)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
13、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并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应大于400。(2)横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节点处必须设置1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2)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3)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单
14、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的一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另一端应插入墙内,插入长度不应小于180。4)使用竹笆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的一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另一端应插入墙内,插入长度亦不应小于180。6、剪刀撑与横向斜撑(1)双排脚手架应设剪刀撑与横向斜撑,单排脚手架应设剪刀撑。(2)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宜按下表的规定确定。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455060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
15、7652)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5m。3)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4)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2年版)第6.3.5条的规定。5)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3)横向斜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横向斜撑应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形连续布置,斜撑的固定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
16、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2年版)第6.5.2条第2款的规定。2)“一”字形、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中间宜每隔6跨设置一道。3)高度在24m以下的封闭型双排脚手架可不设横向斜撑;高度在24m以上的封闭型脚手架,除拐角应设置横向斜撑外,中间应每隔6跨设置一道。7、脚手板与防护栏杆(1)脚手板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2)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等,应设置在3根横向水平杆上。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2根横向水平杆支承,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严防倾翻。此三种脚手板的铺设可采用对接
17、平铺,亦可采用搭接铺设。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2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应为130150,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应大于200,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3)竹笆脚手板应按其主竹筋垂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且采用对接平铺,四个角应用直径1.2的镀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4)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150,其板长两端均应与支承杆可靠固定。(2)防护栏杆和挡脚板1)防护栏杆和挡脚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2)上栏杆上皮高度应为1.2m。3)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4)中栏杆应居中设置。8、模板支架(1)
18、施工方案审查要点1)模板工程施工前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包括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设计、搭设和拆除、混凝土浇筑方法和浇筑过程观测及安全控制要求等方面内容。并经具有法人资格的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盖章后报监理审批。2)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作为模板支架的,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相应条款的要求。3)采用门式钢管脚手架作为模板支架的,应符合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相应条款的要求。4)当模板系统高度大于或等于4.5米的模板及其支撑系统为高支撑模板系统;当高度大于8米时,其专项施工方案必须经过专家论证。5)现浇混凝土模板的支撑系统必须进行设计计算。设计计算书应绘制细部
19、构造的大样图,对材料规格尺寸、接头方法、间距及剪刀撑设置等均应详细注明。(2)支撑系统核查要点1)支撑系统必须符合施工方案要求。2)高支模应采用钢支撑作立柱不得使用竹木作立柱,不得使用严重锈蚀变形、断裂、脱焊、螺栓松动的钢支撑材料塔设支撑。3)采用扣件钢管脚手架作模板支撑系统时:a. 模板支架立杆的构造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相关条款的要求。b. 支撑模板的立柱材料、间距和剪刀撑、纵横向支撑设置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立柱底部应有垫板。其中立杆间距不大于2M,按高度不超过2M设置纵横水平支撑,支撑系统两端设置剪刀撑。4)当采用门式钢管脚手架作模板支撑系统时:a. 模板支撑系统的专
20、项施工方案设计应符合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相关条款的要求。b. 可调底座调节伸出长度不宜超过200mm,当超过200mm时,一榀门架的承载力设计值应按规范进行调整,施工时应按现场情况进行核对。5)模板上材料应堆放均匀并不得超过施工方案的规定。6)模板搭设后应组织验收工作,认真填写验收单,内容要量化。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并做好验收记录存档工作。(3)施工过程监理1) 支拆模板前必须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交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2) 支拆模板时,2M以上高处作业必须有可靠的立足点,并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3) 模板施工必须按照批准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其立杆间距、扫
21、地杆、纵横向支撑、剪刀撑等都必须按照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施工。4) 模板作业面的预留洞和临边应进行安全防护,垂直作业采取上下隔离防护。安全防护应符合有关规定要求。5) 高支模施工现场应搭设工作梯,作业人员不得从支撑系统爬上爬下。6) 支模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期间,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支模底下,并由安全员在现场监护。7) 混凝土浇筑时,施工单位应派安全员专职观察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变形情况,发现异常现象时应立即暂停施工,迅速疏散人员,待排除险情并经施工现场安全责任人检查同意后方可复工。8) 模板拆除前必须有混凝土强度报告,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进行拆模审批和模板拆除工作。9) 模板拆除前必须办理拆模审
22、批手续,经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后方可拆除。10)拆除模板时,应设置临时警戒线并派专人监护。11)模板支撑拆除顺序必须按照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并且不得留有未拆除的悬空模板。9、交底、检查和验收(1)脚手架搭设前应对建筑架子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要有针对性,交底双方应履行签字手续。(2)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与验收:1)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2)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3)每搭完1013m高度后;4)达到设计高度后;5)遇有六级大风与大雨后;6)停用超过1个月。(3)脚手架检查、验收应根据下列技术文件:1)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
23、2年版)第8.2.38.2.5条的规定。2)施工组织设计及变更文件。3)技术交底文件。(4)脚手架使用中,应定期检查下列项目: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2)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3)扣件螺栓是否松动。4)高度在24m以上的脚手架,其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2年版)第8.2.4条的规定。5)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6)是否超载。(5)脚手架应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并按要求填写检查表,检查内容要量化,履行检查签字手续。对检查出的问题应及时整改,项目部每半个月至少
24、检查一次。10、通道(1)人行并兼做材料运输的斜道的形式宜按下列要求确定:1)高度不大于6m的脚手架,宜采用“一”字形斜道。2)高度大于6m的脚手架,宜采用“之”字形斜道。(2)斜道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斜道宜附着外脚手架或建筑物设置。2)运料斜道宽度不宜小于1.5m,坡度宜采用1:6;人行斜道宽度不宜小于1m,坡度宜采用1:3。3)拐弯处应设置平台,其宽度不应小于斜道宽度。4)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应设置栏杆及挡脚板。栏杆高度应为1.2m,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5)运料斜道两侧、平台外围和端部均应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2年版)第6.
25、4.16.4.6条的规定设置连墙件;每两步应加设水平斜杆;应按规定设置剪刀撑和横向斜撑。(3)斜道脚手板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脚手板横铺时,应在横向水平杆下增设纵向支托杆,纵向支托杆间距不应大于500。2)脚手板顺铺时,接头宜采用搭接;下面的板头应压住上面的板头,板头的凸棱处宜采用三角木填顺。3)人行斜道和运料斜道的脚手板上应每隔250300设置一根防滑木条,木条厚度宜为2030。二)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监理重点及标准1、使用条件(1)必须有经建设部组织鉴定和发放的生产和使用证,且经当地市(地)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审查,颁发准用证方可搭设。(2)必须有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搭拆方案),并经
26、搭拆单位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审批。(3)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2、设计计算(1)有单独的设计计算书,并经有关技术部门审批。施工方案应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工程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批。(2)有完整的制作安装图。(3)主框架、支撑桁架各节点的各杆件轴线应交汇于一点。(4)架体设计荷载按承重架3KN/、装饰架2KN/、升降状态0.5KN/取值。(5)架子压杆的长细比不大于150,受拉杆件的长细比不得大于300。3、架体构造(1)架体应由主框架和支撑桁架构成,主框架必须是定型的(焊接或螺栓连接)架体,相邻两主框架之间的架体为定型的(焊接或螺栓连接)支撑桁架(桁条)。支撑桁架的支在主框架上,施工
27、荷载通过脚手架立杆传递到支撑桁架,再由支撑桁架将力通过主框架传递到建筑物上。(2)架体必须按支座安装图和有关规定及构造进行搭设,架体上部悬臂部分不得超过架体高度的1/3或4.5m。4、附着支撑(1)主框架必须按方案要求与每个楼层设置螺栓式连接点。(2)钢挑架与预埋钢筋环连接必须牢固,钢挑架上的螺栓与墙体连接也必须牢固或符合规定。(3)螺栓式钢挑架的焊接必须符合有关规定。5、升降装置(1)必须安装同步升降装置且确保能达到同步升降要求。升降用索具、吊具的安全系数必须大于6。(2)当有两个节点升降时,应采用电动式升降,严禁使用手拉葫芦式(倒链)。升降时架体至少有2个附着装置,且架体上严禁站人。(3)
28、非升降状态时,索具、吊具应呈放松状态。6、防坠落、导向防倾斜装置架体必须在2处以上设置灵敏有效的防坠落装置,设置垂直导向和防止左右、前后倾斜的防倾斜装置。严禁将防坠落装置设置在架体升降的同一个附着支撑装置上。7、分段验收(1)首次搭设后,必须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有关验收人员要履行签字手续,参与验收的单位和部门要有负责人签字盖章。(2)每次提升前,均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不安全隐患立即整改,符合要求后方可提升,同时做好检查记录。(3)每次提升后、使用前必须进行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4)首次搭设、每次使用、提升前的验收和检查,均应由安装单位和使用单位组织进行。8、脚手板(1)层层
29、满铺脚手板,脚手板须用18#以上铅丝双股并联绑扎,不少于4点,要求牢固,交接处平整,无探头板,不留空隙,脚手板应保证完好无损,破损的及时更换。(2)架体每步离墙空隙均应安全可靠地封闭。9、防护(1)架体外侧用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网进行封闭式围护,将安全网固定在脚手架外立杆的里侧,不得将网围在各杆件的外侧。(2)架体操作层、外侧以及遇到大开间窗洞处的里立杆均应设置1.2m高防护栏杆和18踢脚板。(3)除每层满铺脚手板外,架体作业层和底层下方还应围设安全网或采取有效安全措施。10、操作(1)架体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和有关规定进行搭设。(2)搭设和每次升降等操作前必须对现场技术人员和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0、(3)架体操作人员要持证定岗上岗。(4)安装、升降、拆除架体时必须设置现场的安全警戒线,并派专人监护。(5)架体上荷载堆放均匀,升降时架体上不得有重量超过2KN的设备等物件。三)脚手架安全监理措施针对以上各类脚手架监理的内容,如施工单位及项目部未能执行,监理人员应收集证据资料,及时下发监理通知书。1、分包单位无资质的,应立即清退,及时更换有资质的队伍作业。2、无脚手架搭设方案的,或未经审批的,或需要专家论证审查而无审查审批手续的,应停止作业,及时下发监理通知书,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整改。3、分段搭设后无验收的,应停止作业面施工,及时下发监理通知书,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整改。4、建筑架子工无证上岗的,应
31、停止作业,及时下发监理通知书,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整改。5、对脚手架安全防护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及时下发监理通知书,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整改。(四)模板工程安全监理标准及措施一)模板工程安全监理重点及标准1、施工方案(1)模板工程施工前应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和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文的有关规定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在必要时请专家进行论证,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审批签字盖章后方可实施。(2)施工方案内容包括模板的制作、安装及拆除等施工工序、方法,以及根据混凝土输送方法制订针对性的安全措施。2、支撑系统(1)现浇混凝
32、土模板的支撑系统必须进行设计计算。设计计算书应绘制细部构造的大样图,对材料规格尺寸、接头方法、间距及剪刀撑设置等均应详细注明。(2)支撑系统必须符合施工方案要求。3、立柱稳定支撑模板的立柱材料、间距和剪刀撑、纵横向支撑设置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立柱底部应有垫板。其中立柱间距不大于2m,按高度不超过2m设置纵、横向水平支撑,支撑系统两端设置剪刀撑。4、施工荷载模板上材料应堆放均匀,且不得超过施工方案的规定。5、模板存放各种模板堆放整齐,高度不得超过2m,大模板存放要有防倾倒措施。6、支拆模板(1)支拆模板时,2m以上高处作业必须有可靠的立足点,并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2)拆除模板时,应设置临时警
33、戒线并派专人监护。(3)不得留有未拆除的悬空模板。7、模板验收(1)支拆模板前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交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2)模板搭设后应组织验收工作,认真填写验收单,内容要量化。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并做好验收记录。(3)模板拆除前必须办理拆模审批手续,经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报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拆除。8、混凝土强度模板拆除前必须有混凝土强度报告,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进行拆模审批和模板拆除工作。9、运输道路在模板上运输混凝土必须有专用运输通道(铺设走道垫板),运输通道应平稳牢固。10、作业环境模板作业面的预留孔洞和临边应进行安全防护,垂直作业采取上、下隔离防护。
34、安全防护应符合有关规定要求。二)模板工程安全监理措施针对以上模板工程安全监理的内容,如施工单位及项目部未能执行,监理人员应收集证据资料,及时下发监理通知书。1、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未审批或应进行专家论证的未进行专家论证,不得进行模板工程施工。2、模板工程施工前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的,立即停止模板工程施工,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整改,及时下发监理通知书。3、模板拆除前必须有混凝土强度报告,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进行拆模审批和模板拆除工作。如无报告,不得拆除。4、模板工程未经验收合格,不得投入使用。(五)“三宝”、“四口”防护安全监理标准及措施一)安全监理重点及标准1、安全帽(1)进入施工现场作业区者必须戴好
35、安全帽。施工现场安全帽宜分色佩带。(2)应正确使用安全帽,系好帽带,不准使用缺衬、缺带及破损的安全帽。(3)安全帽应符合GB2811-2007标准。2、安全网(1)施工现场必须使用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网,架子外侧、楼层临边、井架等处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或栏护。安全网宜放在杆件的里侧。(2)密目式安全网必须满足2000目/1010,做耐贯穿试验不穿透,61.8m的单张网重量应在3kg以上,并应尽量满足环境效果要求。(3)安全网必须有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以及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发放的准用证等。严禁使用无证的不合格产品。(4)安全网应绷紧、扎牢,拼接严密,不得使用破损的安全网。3、安全带(1)施工现
36、场搭架、支模等高处作业均应系安全带。安全带应符合GB6095-2009标准并有合格证书。(2)安全带高挂低用,挂在牢固可靠处,不准将绳打结使用。安全带使用后应有专人负责保管,存放在干燥、通风的仓库内。4、楼梯口、电梯井口防护(1)电梯口和临边设置1.2m高防护栏杆和30cm高踢脚板,杆件里侧挂密目式安全网。(2)电梯井口设置1.5m高防护栅门,其底部设置18cm高踢脚板。(3)电梯井内自二层楼面起不超过二层(或不大于10m)设置一道安全平网或用钢管竹笆做水平防护。电梯井口、楼梯口边的防护设施应定型化、工具化,牢固可靠。防护栏杆宜漆刷红白(或黑黄)相间色。5、预留洞口、坑井防护(1)1.5以内的
37、预留洞口、坑井用固定盖板防护;1.5以上的洞口,四周设18cm高踢脚板和0.6m、1.2m两道水平杆,栏杆里侧用密目式安全网围护,洞口处张挂水平安全网或用钢管和竹笆做水平防护。(2)洞口、坑井防护设施应定型化、工具化,不得采用竹片式防护。6、通道口防护(1)进出建筑物主要通道口、井架或物料提升机进口处、外用升降机进口处等均应搭设防护棚,棚宽大于通道口,两端各长出1m,垂直长度2m以上,棚顶搭设二层(采用脚手板的,铺设方向应互相垂直),间距大于60。(2)场地内、外道路中心线与建筑物(或外架)边缘距离分别小于5m和7.5m的(或在坠落半径内的),应搭设通道防护棚,棚顶搭设二层(采取脚手板的,铺设
38、方向应互相垂直),间距大于60,并且底层下方张挂安全网。(3)砂浆机、混凝土搅拌机和钢筋加工场地等应搭设操作防护棚。(4)各类防护棚应有单独的支撑体系,固定可靠安全,严禁用毛竹搭设,且不得悬挑在外架上。(5)底层非进入建筑物通道口的地方应采取禁止出入(通行)措施和设置禁行标志。7、阳台、楼板、屋面等临边防护(1)阳台、楼板、屋面等临边应设置1.2m和0.6m两道防护栏杆,并在立杆里侧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防护栏杆漆红白(或黑白)相间色。(2)防护栏杆等设施与建筑物固定拉结,确保防护设施安全可靠。二)“三宝”、“四口”防护安全监理措施针对以上安全监理的内容,如施工单位及项目部未能执行,监理人员应收
39、集证据资料,及时下发监理通知书。1、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网不合格,不得投入使用,及时下发监理通知书。2、电梯井口、通道口、楼梯口及预留洞口未防护,应停止有关工序的施工,及时下发监理通知书。3、发现不佩戴安全帽等防护用品的,应立即制止,及时下发监理通知书。(六)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监理标准及措施一)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监理重点及标准1、外电防护安全监理重点及标准(1)工程开工前,专业监理工程师应首先勘察施工现场周边是否有架空线路,外电架空线路正下方不得施工、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他杂物等。(2)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周边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要大于最小安全操作距离。
40、(3)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外电架空线路的最低点与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规定。(4)起重机严禁越过无防护设施的外电架空线路作业。在外电架空线路附近吊装时,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在最大偏斜时与架空线路边线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规定。(5)施工现场开挖沟槽边缘与外电埋地电缆沟槽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5m。(6)如与外电线路距离达不到规定时,必须采取绝缘隔离防护措施,并应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7)架设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采用线路暂时停电或其他可靠的安全技
41、术措施,并应有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和专职安全人员监护。(8)防护设施与外电线路之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规定。(9)防护设施应坚固和稳定,且对外电线路的隔离防护应达到IP30级。(10)在外电架空线路附近开挖沟槽时,必须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加固措施,防止外电架空线路电杆倾斜和倒塌。2、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安全监理重点及标准(1)在TN系统中,下列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做保护接零:1)电机、变压器、电器、照明器具、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2)电气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3)配电柜与控制柜的金属框架;4)配电装置的金属箱体、框架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
42、围栏和金属门;5)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敷线的钢索、起重机的底座和轨道、滑升模板金属操作平台等;6)安装在电力线路杆(塔)上的开关、电容器等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及支架;7)城防、人防、隧道等潮湿或条件特别恶劣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必须采用保护接零。(2)在TN系统中,下列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可不做保护接零:1)在木质、沥青等不良导电地坪的干燥房间内,交流电压380V及以下的电气装置金属外壳(当维修人员可能同时触及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和接地金属物件时除外);2)安装在配电柜、控制柜金属框架和配电箱的金属箱体上,且与其可靠电气连接的电气测量仪表、电流互感器、电器的金属外壳。3、配电箱、开关箱安全监
43、理重点及标准配电系统应设置配电柜或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三级配电。(1)配电系统宜使用三相负荷平衡。220V或380V单相用电设备宜接入220/380V三相四线系统;当单相照明线路电流大于30A时,宜采用220V或380V三相四线制供电。(2)总配电箱以下可设若干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以下可设若干开关箱。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区域,分配电箱应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区域,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3)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箱控制1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4)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宜
44、分别设置。当合并设置为同一配电箱时,动力和照明应分路配电;动力开关箱与照明开关箱必须分设。(5)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机常温场所,不得装设在有严重损伤作用的瓦斯、烟气、潮气及其他有害介质中,亦不得装设在易受外来固体撞击、强烈振动、液体浸溅及热源烘烤场所。否则,应予清除或做防护处理。(6)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足够2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不得堆放任何物品,不得有灌木、杂草。(7)配电箱、开关箱应采用冷轧钢板或阻燃绝缘材料制作,钢板厚度应为1.22,其中开关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2,配电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5,箱体表面应做防腐处理。(8)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端正、牢固。固定式
45、配电箱、开关箱的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为1.41.6m。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坚固、稳定的支架上。其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宜为0.81.6m。(9)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含插座)应先安装在金属或非木质阻燃绝缘电器安装板上,然后方可整体紧固在配电箱、开关箱箱体内。金属电器安装版与金属箱体应做电气连接。(10)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含插座)应按其规定位置紧固在电器安装板上,不得歪斜和松动。(11)配电箱的电器安装板上必须分设N线端子板和PE线端子板。N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绝缘;PE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做电气连接。进出线中的N线必须通过N线端子板,PE线与PE线端子板连接
46、。(12)配电箱、开关箱内的连接线必须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导线绝缘的颜色标志应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第5.1.11条要求配置并排列整齐;导线分支接头不得采用螺栓压接,应采用焊接并做绝缘包扎,不得有外露带电部分。(13)配电箱、开关箱的金属箱体、金属电器安装板以及电器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底座、外壳等必须通过PE线端子板与PE线做电气连接,金属箱门与金属箱体必须通过采用编织软铜线做电气连接。(14)配电箱、开关箱的箱体尺寸应与箱内电器的数量和尺寸相适应。(15)配电箱、开关箱中导线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应设在箱体的下底面。(16)配电箱、开关箱的进、出线口应配置固定线卡,进出线
47、应加绝缘护套并成束卡固在箱体上,不得与箱体直接接触。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的进、出线应采用橡胶护套绝缘电缆,不得有接头。(17)配电箱、开关箱外形结构应能防雨、防尘。(18)配电箱、开关箱的进线端严禁采用插头和插座做活动连接。4、现场照明安全监理重点及标准(1)在坑、洞、井内作业、夜间施工或厂房、道路、仓库、办公室、食堂、宿舍、料具堆放场及自然采光差等场所,应设一般照明、局部照明或混合照明。在一个工作场所内,不得只设局部照明。停电后,操作人员需及时撤离的施工现场,必须装设自备电源的应急照明。(2)现场照明应采用高光效、长寿命的照明光源。对需大面积照明的场所,应采用高压汞灯、高压钠灯或混光用的卤钨灯等。(3)照明器的选择必须按下列环境条件确定:正常湿度一般场所,选用开启式照明器;潮湿或特别潮湿场所,选用密闭型防水照明器或配有防水灯头的开启式照明器;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