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9-古诗三首ppt课件.ppt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29579360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PPTX 页数:46 大小:10.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9-古诗三首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9-古诗三首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9-古诗三首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9-古诗三首ppt课件.pptx(4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9 古诗三首9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结合文中插图,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感受过年的热闹喜悦的气氛。2.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体验、想象画面”的方法,体会“屠苏”、 “旧符”等词语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大胆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3.想象古诗描述的景象,把古诗描写的情景细致地写下来。 4.教给学生“知读音、明诗意、悟诗情”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让学生用这样的学习方法自学古诗。9 古诗三首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历任扬

2、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9 古诗三首学习活动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学习内容及要求:(1)自读这首古诗,注意古诗节奏,用笔在文中圈出要认识的字或难记的字以及组成的词,读准字音;在小组内开火车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完成的示意。元 日宋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爆 屠 苏 瞳 符 旧 符9 古诗三首学习活动二:1、学习内容及要求:读古诗元日,看课文中的注释或查字典理解古诗中的字义,联系生活实际,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每一句古诗的意思。2、把诗句意思一句一句连起来,说说一整首诗的意思。9 古诗三首岁:岁:就是“年”。除:除:就是“过去”“逝去”。意思意思:爆竹声中一年过去了爆竹声中一年过去了”。爆竹声中一岁除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风送暖入屠苏屠苏:屠苏:古代一种酒名。用屠苏草泡制。饮屠苏酒是我国过年的一种风俗。饮屠苏酒,意思是“屠绝鬼气,苏醒人魂”。据说于大年初一早上,全家老小朝东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后便将春节喝的酒统称屠苏酒。意思是:春风把

4、温暖送进了屠苏酒中。意思是:春风把温暖送进了屠苏酒中。曈曈:日出光亮的样子。千门万户曈曈日(或者: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意思: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一岁除: 一年已尽。总把新桃换旧符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总:总是,都。意思是: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全诗译文: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9 古诗三首学习活动三:学习活动三:学习内容及要求:细细品读元日,抓住关学习内容及要求:细细品读元日,抓住关键的词语,

5、小组内说说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键的词语,小组内说说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9 古诗三首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王安石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宋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王安石不仅是政治家,还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9 古诗三首9 古诗三首9 古诗三首杜牧(公元80

6、3-公元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9 古诗三首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会认会认3个生字,会写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其中重点认识个生字,其中重点认识“魂魂”字,重点指字,重点指导书写导书写“魂魂”字,注意左右结构的字是左窄右宽。正确读写字,注意左右结构的字是左窄右宽。正确读写“牧童、牧童、遥指遥指”词语,并注意词语,并注意“遥指遥指”的的“遥遥”。

7、2.借助注释和字典,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歌中春雨带来的独特借助注释和字典,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歌中春雨带来的独特的意境,领略我国古代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品位古代诗歌丰富的的意境,领略我国古代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品位古代诗歌丰富的内涵。内涵。3.朗读并背诵古诗,初步掌握评价性阅读的知识,学习简单的朗读并背诵古诗,初步掌握评价性阅读的知识,学习简单的文艺评论的写法。文艺评论的写法。9 古诗三首学习活动一:(1)学习内容及要求:自读这首古诗,注意古诗节奏,用笔在文中圈出要认识的字或难记的字以及组成的词,读准字音;在小组内开火车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完成的示意。(2 2)用)用“ ”画出要会写的字,读准

8、字音,认清字形,画出要会写的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每个字扩至少二个词,在小组内开火车认读生字并口头组每个字扩至少二个词,在小组内开火车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词,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9 古诗三首魂( )魄( )欲( )裕( )借( )措( )酒( )洒( )何( )荷( )比一比,再组词。 9 古诗三首学习活动二:学习活动二:学习内容及要求:学习内容及要求:自主读古诗清明,看课文中的注释或查自主读古诗清明,看课文中的注释或查字典理解故事中的字义,联系生活实际,在小字典理解故事中的字义,联系生活实际,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每一句古诗的意思。组内互相说一说每一句古诗的意思

9、。 (学法指导:(学法指导:1号教号教4号,号,2号补充,号补充,3号记号记录,录,4号准备汇报。)号准备汇报。)9 古诗三首清明: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纷纷:纷纷:形容多。形容多。欲断魂:欲断魂: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

10、,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借问借问:请问。请问。杏花村:杏花村: 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后人多用“杏花村杏花村”作酒店名。作酒店名。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9 古诗三首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

11、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 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全诗译文:全诗译文:9 古诗三首学习活动三:学习活动三:学习内容及要求:学习内容及要求: 你认为你认为这首诗中这首诗中最精妙的词是哪一个?好在最精妙的词是哪一个?好在哪里?想象诗中的意境,哪里?想象诗中的意境, 读一读古诗,想想古诗描绘了什么景象,表达读一读古诗,想想古诗描绘了什么景象,表达了什么感情?了什么感情? 吟诵古诗。吟诵古诗。9 古诗三首纷纷(在周汝昌先生心目中纷纷一词正是清明绝句中的诗眼,那么何谓诗眼?诗眼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

12、旨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比较:纷纷之雪大 纷纷之雨细 比较:春雨:天街小雨润如酥(滋润) 夏雨:如倾如注(狂暴猛烈) 秋雨:淅淅沥沥(阴冷潮湿) 纷纷揭示了诗歌中春雨带给我们的形象特色:细而滋润9 古诗三首“纷纷”这个词,在诗中揭示了春雨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独特境界是指:春雨寒冷,侵袭了开发的花朵,春雨迷蒙,象烟雾般笼罩着柳树。“纷纷”这个词所体现的正是这样一个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概括了诗歌所描绘的景:春雨的特点与境界。 “纷纷”还形容了行人的心情,凄迷纷乱的心情,由何而来。9 古诗三首行人断魂行人断魂:

13、清明时节,应当是家人团聚,悼念已逝亲人之际,可清明时节,应当是家人团聚,悼念已逝亲人之际,可自己却孤身行路,不免触景伤怀,又加上细雨纷纷,自己却孤身行路,不免触景伤怀,又加上细雨纷纷,更增加了愁绪。更增加了愁绪。诗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是所有的外国诗歌不能比拟的。9 古诗三首拓展探究,迁移提高 下面这首诗也是杜牧写的,找出这首诗的关键词进行评价,展开合理想象,口头描绘这幅图景。9 古诗三首拓展探究,迁移提高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9 古诗三首 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与诗歌

14、留下的想象空间,正是赏析这首绝句的两个角度。而这两点也是我们赏析其它诗歌的重要角度。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正是通过塑造心物相契的艺术景象来表达情感,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因此,我们在赏析诗歌时,要抓住语言品味出景象的特点,进而领会诗人的思想情感,品出诗歌的味外之味。 3、一首好诗,要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而我们在赏析诗歌时,要想把握好诗歌形象,领会诗歌的不尽之意,必须张开想象的翅膀,填补诗的空发觉诗的深层意蕴。9 古诗三首作者:王维作者:王维9 古诗三首王维:王维:(699759) 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通音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

15、名诗人,通音乐,工书画。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乐,工书画。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与孟浩然合称“王孟王孟”,晚年无心仕途,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诗佛”。9 古诗三首倍兄 xingbi朗读课文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扫清障碍弟加9 古诗三首识字游戏识字游戏加倍加倍点灯笼点灯笼9 古诗三首少少shosho ( (少人少人) )shosho ( (少年少年)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遥知

16、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注意加点字的读注意加点字的读音!音!读一读读一读:少:少( (shosho) )年不识愁滋味,的确有道理。年少年不识愁滋味,的确有道理。年少( (shosho) )时时过节家里少过节家里少( (shosho) )个人也不觉得怎样,现在不一样。个人也不觉得怎样,现在不一样。.9 古诗三首重阳节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重九”,民,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

17、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九九”谐音是谐音是“久久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与推行敬老活动。我们这儿叫老人节,给家里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过节,人们会逛庙会,为老人祈福。9 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朗读古诗 了解重点词语忆忆:想念。山东山东: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异乡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佳节佳节:美好的节日。9 古诗三首独在异乡为异客独在异乡为异客诗意:诗意:独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作独自

18、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作外乡的客人。外乡的客人。孤身一人他乡、外乡;家乡以外的地方作为他乡的客人9 古诗三首每逢佳节倍思亲每逢佳节倍思亲诗意:诗意:每当遇到节日就倍加思念亲人。每当遇到节日就倍加思念亲人。想一想:为什么王维这么思亲? 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举目无亲,感到寂寞。每当遇到加倍,格外。9 古诗三首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意:诗意: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高处, ,,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在遥远的地方猜想一

19、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据说可辟邪。9 古诗三首 重阳节。登高望远,遥想家乡兄弟们插了茱萸也在思念自己的情景。 这首诗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这首诗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日情景?(核心问题核心问题)这是课后第这是课后第2 2题哦!题哦!9 古诗三首说一说说一说:诗人为什么要登高处?:诗人为什么要登高处?古代习俗,重阳节人们都要登到高古代习俗,重阳节人们都要登到高处避灾。处避灾。9 古诗三首 本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本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生活的孤独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

20、写想起家乡的接着诗一跃而写想起家乡的,按照重阳节的,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表达了游子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表达了游子的之情。之情。主题概括主题概括异乡异乡兄弟兄弟思乡怀亲思乡怀亲9 古诗三首 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元宵节人们挂上各种灯笼,会猜灯谜,煮元宵吃;端午节人们会做镜糕、吃粽子、赛龙舟,门上插艾草、沙枣花等;中秋节一家团聚,烙月饼,看月亮。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什么样的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什么样的情景?情景?(串珠问题串珠问题4)9 古诗三首不须迎向东郊去不须迎向东郊去, ,春在千门万户中。春在千门万户中。卢道悦迎

21、春名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名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拓展延伸拓展延伸9 古诗三首元日元日写的是写的是 ,九月九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忆山东兄弟写的是写的是 ,“路上行路上行人欲断魂人欲断魂”描写的是描写的是 的景象。的景象。 一、根据古诗内容填空一、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填写节日填写节日)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春节重阳节清明节9 古诗三首三、如果请你来当小导游,你想怎样向游客介绍家三、如果请你来当小导游,你想怎样向游客介绍家乡的节日风俗?乡的节日风俗?春节贴春联放鞭炮给压岁钱还可以介绍哪些?还可以介绍哪些?元宵

22、节、端午节元宵节、端午节辟邪祈福9 古诗三首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是语文学习必须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是语文学习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古诗也不例外。备的一种能力,古诗也不例外。9 古诗三首举例:举例: 比如古诗比如古诗元日元日要表达春节的喜庆,万象更新的要表达春节的喜庆,万象更新的意思,于是写人们放爆竹、喝屠苏酒、贴新对联意思,于是写人们放爆竹、喝屠苏酒、贴新对联( (用新用新桃换旧符桃换旧符) )这些传统喜庆的习俗,还写这些传统喜庆的习俗,还写“春风送暖春风送暖”,“曈曈日曈曈日”这些自然变化景象,这样春节喜庆、万象这些自然变化景象,

23、这样春节喜庆、万象更新的情景就自然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了。更新的情景就自然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了。9 古诗三首乞巧乞巧( (唐代唐代) )林杰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寒食寒食( (唐代唐代) )韩翃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三首诗都是写我国传统节日的,学完后我们组织一次这三首诗都是写我国传统节日的,学完后我们组织一次“传统节传统节日诗歌诵读会日诗歌诵读会”吧!建议如下:吧!建议如下:1.1

24、.自己收集不少于自己收集不少于2 2首写传统节日的诗;首写传统节日的诗;2.2.先自己练习朗读,再先自己练习朗读,再读给家人听,听听他们的建议;读给家人听,听听他们的建议;3.3.做好朗诵的准备,形式多样:可以做好朗诵的准备,形式多样:可以诗配画、可以表演诗配画、可以表演( (跳舞、歌唱跳舞、歌唱) )、也可以做成、也可以做成PPTPPT配上音乐诵读配上音乐诵读主题延伸主题延伸9 古诗三首乞巧乞巧【唐唐】林杰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思考:思考:背诵这首诗,说说这首诗写的是我国哪个传统节日?这个背诵这首诗,说说这首诗写的是我国哪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有什么习俗?节日有什么习俗?9 古诗三首生查子生查子元夕元夕【宋宋】欧阳修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思考:思考:读古诗,说说这首诗写的哪个传统节日?写出读古诗,说说这首诗写的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怎样的节日情景?了怎样的节日情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