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专题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专题ppt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让心灵靠近心灵,用生命影响生命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健全人格,始于幼儿 1978年,当75位诺贝尔奖得主聚首巴黎时,一位记者问其中的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年逾八旬的诺贝尔奖得主平静地回答:“在幼儿园。”记者大惑不解:“在幼儿园学到什么?”这位诺贝尔奖得主家深情地回忆说:“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我想,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主要东西就是这些。”这位诺贝尔奖得主的故事不仅告诉人们,人格是教育的核心,同时也告诉人们幼儿时期是
2、人格培养的关键期。事实上,心理学研究也通过实验证明:幼儿时期是人格培养的关键期。而健全的人格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使人全面健康的发展。主要内容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概述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及策略一、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儿童心理的发展是指从初生到成熟时期儿童心理的发展是指从初生到成熟时期(一般指(一般指018岁岁)心理的发展。心理的发展。从初生到进入小学之前是广义的学前时期从初生到进入小学之前是广义的学前时期(06岁岁)。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在。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在这个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心理的发展。这个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心理的发展。(1 1
3、)新生儿期(出生)新生儿期(出生-1-1个月)个月) (2 2)乳儿期()乳儿期(1 1个月个月-1-1岁岁 )(3 3)婴儿期()婴儿期(1 1岁岁-3-3岁)岁) (4 4)幼儿期()幼儿期(3 3岁岁-6-6岁)岁)(5 5)童年期()童年期(6 6岁岁-12-12岁)岁)(6 6) 少年期(少年期(1212岁岁-15-15岁)岁)(7 7) 青年早期(青年早期(1515岁岁-18-18岁)岁)(8 8) 青年期(青年期(1818岁岁-30-30岁)岁)(9 9) 中年期(中年期(3030岁岁-60-60岁)岁)(1010)老年期()老年期(6060岁岁-死亡)死亡) 我们所说的儿童,是
4、指处于前七个时期的儿童,我们所说的儿童,是指处于前七个时期的儿童,而学前儿童主要以婴、幼儿期的儿童作为主要研究而学前儿童主要以婴、幼儿期的儿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象。儿童 学生甲身强体壮,喜欢欺负低年级同学,同学们都不学生甲身强体壮,喜欢欺负低年级同学,同学们都不喜欢和他一起玩喜欢和他一起玩 学生乙身体很好,但不喜欢学习,一遇考试就肚子学生乙身体很好,但不喜欢学习,一遇考试就肚子疼,到医院检查没有任何生理症状疼,到医院检查没有任何生理症状 学生丙身体健康,喜欢运动,但与同学的关系总处学生丙身体健康,喜欢运动,但与同学的关系总处不好,感到很烦恼不好,感到很烦恼 学生丁身体残疾,性格乐观,与同学相
5、处融洽。学生丁身体残疾,性格乐观,与同学相处融洽。健康的内涵健康的内涵传统观点认为:健康是指传统观点认为:健康是指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和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WHO)1946年曾把健康的概念定义为:年曾把健康的概念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态。”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给出了新的定义,即健康给出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且包括
6、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1、动作发展正常、动作发展正常2、智力发展正常、智力发展正常3、性格特征良好、性格特征良好 4、情绪反应适度、情绪反应适度5、行为统一协调、行为统一协调6、人际关系融洽、人际关系融洽7、 自我意识良好自我意识良好8、没有严重的心理、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卫生问题 是围绕儿童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活动,是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了使儿童懂得保护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纠正其不良情绪和态度,形成有利于心理健康的行为习惯,预防和矫治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从而保证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升其幸福感。二、 儿童心理
7、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一)和谐社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和谐社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要 幼儿阶段是儿童各种素质结构发展的奠基阶段,是幼儿阶段是儿童各种素质结构发展的奠基阶段,是儿童健康心理开始形成的关键期。儿童健康心理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以以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发展为例。研究表明,同伴关系差的发展为例。研究表明,同伴关系差的儿童青少年,日后的自我适应也较容易产生困扰,包括学儿童青少年,日后的自我适应也较容易产生困扰,包括学校适应不良,较低的学业成就,较高的退学率和辍学率,校适应不良,较低的学业成就,较高的退学率和辍学率,较高的少年犯罪倾向以及成人期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等。较高的少年犯罪倾向以及成人期
8、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等。 以以自我控制自我控制为例。四、五岁时能做到自我延迟满足的为例。四、五岁时能做到自我延迟满足的儿童,十余年后,其在学业成绩、社会适应能力、应对挫儿童,十余年后,其在学业成绩、社会适应能力、应对挫折和压力等方面均有较好的表现。折和压力等方面均有较好的表现。 (二)二)解决儿解决儿童童心理问题的需要心理问题的需要 据全国据全国2222个城市的调查发现,个城市的调查发现,4-164-16岁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达岁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达12.97%12.97%,其中幼儿占很大比例。,其中幼儿占很大比例。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对上海市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对上海市30003000名名3-
9、43-4岁的幼儿进行的心理健康岁的幼儿进行的心理健康调查表明:调查表明:8.8%8.8%的幼儿有不良习惯,的幼儿有不良习惯,11%11%的幼儿情绪抑郁、自卑,的幼儿情绪抑郁、自卑,5.8%5.8%的幼儿焦虑、紧张,的幼儿焦虑、紧张,20%20%的幼儿表现出多动、坐立不安,的幼儿表现出多动、坐立不安,25%25%的幼儿表的幼儿表现出偏食,现出偏食,22%22%的幼儿性情古怪。的幼儿性情古怪。 林达等在林达等在中美儿童发展中美儿童发展报告中指出,报告中指出,3 3周岁美国儿童的微笑率周岁美国儿童的微笑率比同年龄的中国儿童多比同年龄的中国儿童多55.6%55.6% 2004 2004年年6 6月月4
10、 4日日光明日报光明日报在国内首次公布了在国内首次公布了1515个城市的儿童心个城市的儿童心理问题的理问题的 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注意力差、容易分心,难以完成任务,在幼儿注意力差、容易分心,难以完成任务,在幼儿园坐不住,来回走动园坐不住,来回走动”,被列为十大问题之首,其余九种问题分别是,被列为十大问题之首,其余九种问题分别是“偏食挑食、吃饭慢、不肯吃硬的食物偏食挑食、吃饭慢、不肯吃硬的食物”“”“明显多动明显多动”“”“过分依恋,过分依恋,缠人缠人”“”“不适当的吮吸行为不适当的吮吸行为”“”“孤僻,难与同伴交往孤僻,难与同伴交往”“”“过分好强,过分好强,处处争第一,受不了一点挫折和批评
11、处处争第一,受不了一点挫折和批评”“”“每天痴迷电视、游戏达数小每天痴迷电视、游戏达数小时时”“”“违拗性严重违拗性严重”“”“有睡眠问题有睡眠问题”。 (三)三)改变忽视儿改变忽视儿童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完善儿善儿童童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需要。 1 1、偏重身体健康教育,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偏重智力、偏重身体健康教育,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偏重智力培养,忽视人格的促进培养,忽视人格的促进 不少幼儿园往往把检测幼儿的身高、体重、血色素不少幼儿园往往把检测幼儿的身高、体重、血色素三大指标作为衡量幼儿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但对幼儿三大指标作为衡量幼儿身体健康的重
12、要指标。但对幼儿的入园焦虑、过度依赖、爱发脾气、任性等心理问题却的入园焦虑、过度依赖、爱发脾气、任性等心理问题却不以为然。不以为然。 2 2、只重视发展好的幼儿,忽视了发展相对滞后的幼儿、只重视发展好的幼儿,忽视了发展相对滞后的幼儿 例子:上公开课例子:上公开课 3 3、偏重幼儿的知识技能培养、忽略了幼儿情绪情感、态、偏重幼儿的知识技能培养、忽略了幼儿情绪情感、态度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度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识字、计算、学琴学画学舞蹈、学英语,不惜牺牲孩识字、计算、学琴学画学舞蹈、学英语,不惜牺牲孩子的兴趣为代价(琴童例子)子的兴趣为代价(琴童例子) 4 4、追求奢华的物质环境,忽略人文关怀的
13、精神环境、追求奢华的物质环境,忽略人文关怀的精神环境 5 5、幼儿园、家庭与社会文化之间衔接不够、幼儿园、家庭与社会文化之间衔接不够 书籍、电影电视网络中的暴力、色情书籍、电影电视网络中的暴力、色情 三、 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生物学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和教育四、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及策略(一)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一)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总目标:总目标: 促进全体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充分开发儿童的潜能,促进全体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充分开发儿童的潜能,培养儿童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提培养儿童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提升其幸福感,为其终身幸福
14、奠定基础升其幸福感,为其终身幸福奠定基础。具体目标:具体目标: 1 1、使儿童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使儿童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 2 2、培养儿童积极、乐观、开朗的性格。、培养儿童积极、乐观、开朗的性格。 3 3、培养儿童广泛的兴趣,保持儿童的好奇心,激发其、培养儿童广泛的兴趣,保持儿童的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训练儿童的思维,开发儿童的智能和创造力。求知欲,训练儿童的思维,开发儿童的智能和创造力。 4 4、对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儿童给与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对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儿童给与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及早进行心理教育,防止问题的,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及早进行心理教育,防止问题的发
15、生。发生。 1.树立科学观念,重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2.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3.加强家长学校建设,为家庭提供帮助 4.读懂孩子,关注儿童心理健康(二)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二)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转变转变重视智力开发,轻视健康教育重视智力开发,轻视健康教育;重视身体健重视身体健康,轻视心理健康的观念康,轻视心理健康的观念;扭转教育观念与行为扭转教育观念与行为相脱离等不足。相脱离等不足。 树立树立正确的健康教育观念,重视儿童心理健康教正确的健康教育观念,重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儿童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构建社会育,培养儿童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一体化的儿童健康教
16、育体系,使儿、学校、家庭一体化的儿童健康教育体系,使儿童健康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相统一,将儿童健康童健康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相统一,将儿童健康教育落到实处。教育落到实处。1.树立科学观念,重视儿童心理健康2.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通过系统培训,老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个人素质、理论修养、教育能力和研究等方面,达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水平,从而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善于处理自我成长中的问题、具备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应的基本观念和理论修养,具备设计、组织和实施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心理沟通技能,善于创设良好的群体心理氛围、具备对学生心理发展状况进行群体和个别评估的初步知识和
17、能力,能及时发现和向校心理咨询员转介需要心理咨询的学生。特别是新教师、新班主任加强培训。 3.加强家长学校建设,为家庭提供帮助 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民族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家长学校是指导家庭教育的主渠道,是密切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桥梁。办好家长学校对于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理论修养、改进家庭教育方法具有重要和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德育工作新格局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环节。 (1)了解孩子的生长规律,让孩子像孩子一了解孩子的生长规律,让孩子像孩子一样长大样长大 (2)在孩子面前有稳定的情绪在孩子面前有稳定的情绪 (3)拒绝语言伤害拒绝语言伤害 (4)给予孩子适当的帮助给予孩子适当的帮助4.读懂孩子,关注儿童心理健康 每个人的一生中,总会遇上一位值得你一生惦挂着的好老师。对于老师、家长、亲人来说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心灵靠近心灵,用生命影响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