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推断七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虚词推断七看ppt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之文言文阅读之 常见文言常见文言虚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意义和用法 高考专题复习高考专题复习文言虚词用法推断“七看”一、看语法结构先妣抚先妣抚之之甚厚。(归有光甚厚。(归有光项脊轩志项脊轩志)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之闻。(闻。(庄子庄子秋水秋水)师道师道之之不传也久矣。(韩愈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师说)辍耕辍耕之之垄上。(司马迁垄上。(司马迁陈涉世家陈涉世家)借助语法结构分析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借助语法结构分析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 “抚之抚之”是是动宾短语动宾短语,“之之”是动词是动词“抚抚”的宾语,代的宾语,代词,代词,代“妪妪”,译为,译为“她她”。 “仲尼之闻仲尼之闻
2、”是是偏正短语偏正短语,“之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结构助词,译为间,结构助词,译为“的的”。 “师道之不传师道之不传”是是主谓短语主谓短语,作,作“久矣久矣”的主语,的主语,“之之”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是结构助词,可不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是结构助词,可不译。译。“之垄上之垄上”是是动补短语动补短语,“之之”是动词,是动词,“去去”“”“往往”的意思,的意思,“垄上垄上”是补充说明是补充说明“之之”的处所。因此的处所。因此“之之”是一是一个实词,而不是虚词。个实词,而不是虚词。二、看对应位置 舟遥遥舟遥遥以以轻颺,风飘飘轻颺,风飘飘而而吹
3、衣。吹衣。因因利利乘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昔我往昔我往矣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杨柳依依;今我来思思,雨雪霏霏。,雨雪霏霏。噫吁嚱,危噫吁嚱,危乎乎高高哉哉!“以以”和和“而而”处于对应位置,处于对应位置,“而而”是是表修饰表修饰的连的连词。词。 “因因”和和“乘乘”处于对应位置,处于对应位置,“乘乘”是介词是介词“趁趁着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因”也是也是乘着乘着的意思。此句的意思。此句的的“利利”“”“便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矣矣”和和“思思”处于对应位置,由处于对应位置,由“矣矣”是语气助词是语气助词可
4、推断可推断“思思”也是也是语气助词语气助词。 “乎乎”和和“哉哉”处于对应位置,由处于对应位置,由“哉哉”是是表感叹表感叹的的语气助词,可推断语气助词,可推断“乎乎”与与“哉哉”同义。同义。 语言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疑难虚词虚词的用法。的用法。三、看特殊标志夫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嗟夫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是故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贵无贱
5、,无长无少 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渡,起承转合,常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渡,起承转合,常由一些虚词充当的标志性词语。这些词语多用来发议由一些虚词充当的标志性词语。这些词语多用来发议论、转话题、抒感叹、表关联等。根据标志性词语,论、转话题、抒感叹、表关联等。根据标志性词语,可推断其用法。可推断其用法。“夫夫”用在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这,是发语词,可不译。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若夫若夫”“”“故夫故夫”“”“且夫且夫”“”“盖盖”等。等。“嗟夫嗟夫”用在用在段首抒发感叹段首抒发感叹,可译为,可译为“唉唉”。这种。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用法的虚词还有“噫
6、噫”“”“呜呼呜呼”等。等。“是故是故”表事情的关联,可译为表事情的关联,可译为“因此因此”。这种用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法的虚词还有“是以是以”“”“虽然虽然”“”“然则然则”“”“盖盖”等。等。四、看语气表达 以下四例中的以下四例中的“其其”都是语气副词,但所表达的都是语气副词,但所表达的语气各不相同,因而用法也不同。语气各不相同,因而用法也不同。其其李将军之谓也。李将军之谓也。其其真不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真不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其还也。还也。尔尔其其无忘乃父之志。无忘乃父之志。 “其其”表表推测语气推测语气,可译为,可译为“大概大概”。“其其
7、”表表反诘语气反诘语气,可译为,可译为“难道难道”。“其其”表表商量语气商量语气,可译为,可译为“还是还是”。表表祈使语气祈使语气,可译为,可译为“一定一定”。有些虚词的用法可以根据语句表达的语气推断。有些虚词的用法可以根据语句表达的语气推断。五、看具体语境针针丛棘,青麻头伏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焉。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焉。颠而不扶,则将颠而不扶,则将焉焉用彼相矣?用彼相矣?圣心备圣心备焉焉。 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必须联系语境具体分析,做到必须联系语境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字不离句,
8、句不离篇”。语境是一只语境是一只“青麻头青麻头”(蟋蟀)藏匿在(蟋蟀)藏匿在“针针丛棘针针丛棘”之中。之中。由此可推断由此可推断“焉焉”是兼词是兼词“于此于此”。“伏焉伏焉”即即“伏在那伏在那里里”。语境是交代写文章的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得人能够看语境是交代写文章的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得人能够看到这篇文章。由此可推断到这篇文章。由此可推断“焉焉”是代词,代文章。是代词,代文章。“得焉得焉”即即“能够看到它能够看到它”。“焉焉”用在疑问句中,表示责备的语气,由此可推断用在疑问句中,表示责备的语气,由此可推断“焉焉”是是疑问代词疑问代词,可译为,可译为“何、哪里何、哪里”。“焉焉”用在用在陈述
9、的语境里陈述的语境里,是,是语气助词语气助词。有些文章虚词的用法,可以通过删有些文章虚词的用法,可以通过删除或替换的方法来推断。删除或替换虚除或替换的方法来推断。删除或替换虚词后句意表达受影响的一般是介词。词后句意表达受影响的一般是介词。比较下列各句中比较下列各句中“以以”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 ) 俅俅以以幸臣躐跻显位幸臣躐跻显位 得全首领得全首领以以没没 扈从扈从以以行行 至至以以刃裂颈断舌而死刃裂颈断舌而死 A.A.和相同,和相同和相同,和相同 B.B.和相同,和不同和相同,和不同 C.C.和不同,和相同和不同,和相同 D.D.和不同,和不同和不同
10、,和不同六、看删换变化先要确定先要确定“以以”的词性,然后作具体分析。可采用的词性,然后作具体分析。可采用“删除删除法法”,删除,删除“以以”字,例句意表达受到影响,例句意表字,例句意表达受到影响,例句意表达则不受影响,由此可推断例达则不受影响,由此可推断例“以以”是介词,例是介词,例“以以”是连词。再作具体分析,例是连词。再作具体分析,例“以以”表凭借某种身份,例表凭借某种身份,例“以以”表动作行为所用得工具,两者的意义不相同。例表动作行为所用得工具,两者的意义不相同。例“以以”都是都是用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两者的意义用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两者
11、的意义完全相同。完全相同。还可以通过还可以通过“替换法替换法”解答。把四句中的解答。把四句中的“以以”用用“而而”来来替换,例句意表达受到影响,例两句意表达不受影响,替换,例句意表达受到影响,例两句意表达不受影响,据此可推断例据此可推断例“以以”是介词,例是介词,例“以以”是连词。是连词。C C七、看句式特点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借助句式来推断。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借助句式来推断。多多于于南亩之农夫。(杜牧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阿房宫赋)石石之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苏轼石钟山记石钟山记)何何以以战?(战?(左传左传曹刿论战曹刿论战)竖子不足竖子不足
12、与与谋!(司马迁谋!(司马迁鸿门宴鸿门宴)遂遂为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蒲松龄猾胥报充里正役。(蒲松龄促织促织)“于南亩之农夫于南亩之农夫”介宾短语,介宾短语,“于于”是介词是介词“比比”的意思。的意思。定语后置,定语后置,“石石”是中心语,是中心语,“之之”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志。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何以何以”即即“以何以何”,“以以”是介词是介词“凭借凭借”的意思。的意思。省略句,省略句,“与与”后面省略了宾语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之”,“与与”是介词是介词“和、和、跟跟”的意思。的意思。被动句,被动句,“为为”表被动,是介词表被动,是介词“被被”的意思。的意思。答题
13、思路检索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检索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辨认课内语句的出处和意义、用法辨认课内语句的出处和意义、用法代入原文,结合较宽的语境加以辨别、确认代入原文,结合较宽的语境加以辨别、确认提醒:提醒: 熟记常见虚词意义和用法是解题的前提,熟记常见虚词意义和用法是解题的前提, 了解课文出处并理解正确是成功的关键。了解课文出处并理解正确是成功的关键。 难点:难点:”而而”字用作连词,连接先后结构字用作连词,连接先后结构相似的两项,是并列关系、递进关系、修相似的两项,是并列关系、递进关系、修饰关系还是顺承关系,是较难分辨。例句:饰关系还是顺承关系,是较难分辨。例句: 空中而多窍。空中而多窍。 孙权据有江
14、东,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孙权据有江东,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履至尊而制六合。履至尊而制六合。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哙拜谢,起,立而饮之。(1)连词:)连词:并列,递进,顺承,转折,假设,并列,递进,顺承,转折,假设,目的,修饰目的,修饰 “空中而多窍。空中而多窍。”句句“而而”连接的连接的“空中空中”和和“多多窍窍”不分主次、先后,表示并列关系。译为不分主次、先后,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大石)中间是空的,上面有很多窟窿(大石)中间是空的,上面有很多窟窿”。 “孙权据有江东,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孙权据有江东,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句句“而而”后面的一项有进一层的意思,是递进关后
15、面的一项有进一层的意思,是递进关系,译为系,译为“国家形势险要而且百姓归附国家形势险要而且百姓归附”。 “履至尊而制六合。履至尊而制六合。”句句“而而”连接的两项时间连接的两项时间一先一后,表示承接关系。译为一先一后,表示承接关系。译为“登上最尊贵的登上最尊贵的帝位来统治天下帝位来统治天下”。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句句“而而”连接连接“立立”和和“饮饮”两个动词,两个动词,“立立”前的前的“起起”是是“起身起身”的意思,的意思,“立而饮之立而饮之”应当译作应当译作“站着喝下了站着喝下了酒酒”,“立立”是动词作状语,是是动词作状语,是“饮饮”的行为方的行为方式,因此,
16、表示修饰系。式,因此,表示修饰系。【而已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罢了了”。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虎丘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师说)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逍遥游)。)。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口技) )【而后而后】才,方才。才,方才。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月而后成。三月而后成。返回返回容易忽视的
17、复合虚词容易忽视的复合虚词【既而既而】不久,一会儿。不久,一会儿。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五人墓碑记)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促织织)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柳毅传传)【而况而况】即即“何况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18、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何以何以】即即“以何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根据“以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拿什么”“”“凭什么凭什么”等。等。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触龙说赵太后后)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齐桓晋文之事)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庄暴见孟子)【无何无何】译为译为“不久不久”“”“没多久没多久”。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抚军不忘所自,
19、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促织织)【何乃何乃】译为译为“怎能怎能”。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何如何如 (若何若何)】即即“如何如何”,述宾式结构,用在疑问句中,述宾式结构,用在疑问句中,表示疑问或诘问,可译为:表示疑问或诘问,可译为:“怎么样,什么样怎么样,什么样”。庄暴见孟子庄暴见孟子好乐何如?好乐何如?容易忽视的复合虚词容易忽视的复合虚词何何 【何必何必】译为译为“不必不必”,表示反问语气。,表示反问语气。 孟子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上:“王何必曰得,亦有仁义而已王何必曰得,亦有仁义而已矣。矣。” 【何许何许】译为译为“何处,什么地方何处
20、,什么地方”。 大铁椎传大铁椎传:“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何其何其(胡其、曷其、奚其)(胡其、曷其、奚其)】:常见用法有两种:一、:常见用法有两种:一、代词性结构,可以表示询问或反问,与代词性结构,可以表示询问或反问,与“何何”用法一样,用法一样,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也可以表示对程度的询问,兼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也可以表示对程度的询问,兼有感叹意味时,可译为:为什么这样有感叹意味时,可译为:为什么这样,怎么这,怎么这样样;二、副词性结构,用于感叹句中,表示程度深,;二、副词性结构,用于感叹句中,表示程度深,可译为:可译为:“多么多么”。 田赞衣补衣而见荆王,荆王曰:
21、田赞衣补衣而见荆王,荆王曰:“先生之衣何其恶也?先生之衣何其恶也?” 欧阳修欧阳修伶官传序伶官传序:“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其衰也!”【于是于是】 1 1相当于相当于“于于+ +此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从此,因此。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件事上)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件事上) 于是余有叹焉。(因此)(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 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 2 2连
22、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于是”相同。相同。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触龙说赵太后触龙说赵太后) 【见见于于】表示被动。表示被动。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秋水)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愚溪诗序)返回返回容易忽视的复合虚词容易忽视的复合虚词于于【无乃无乃】表猜测,
23、译为表猜测,译为“恐怕恐怕”。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乃后乎(勾践灭吴勾践灭吴)无乃尔是过与(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乎(报任安书报任安书)【乃尔乃尔】译为译为“这样这样”。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孔雀东南飞雀东南飞) 返回返回容易忽视的复合虚词容易忽视的复合虚词乃乃(1 1)代词用法)代词用法(2 2)连词用法)连词用法(3 3)复合虚词)复合虚词(1 1)代词。)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你
24、(们)、你第二人称代词。你(们)、你(们)的。(们)的。 指示代词。这、这样。指示代词。这、这样。(2 2)连词:表假设。如果。)连词:表假设。如果。 表选择。或、表选择。或、或者。或者。另:动词。(实词)像,好像。如:其若是,孰能御之。【若夫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要说那”、“像那像那”的意思。的意思。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岳阳楼记)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且恶乎待哉(逍遥游逍遥游)【若定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25、心中有数,从容不迫。指挥若定。(指挥若定。(赤壁之战赤壁之战)【若何若何】怎么样。怎么样。以闲敝邑,若何?(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崤之战)【若干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几许”、“多少多少”。车后若干递送夫。车后若干递送夫。【若此若此】述宾式结构,常用于疑问或反问句中,可译述宾式结构,常用于疑问或反问句中,可译为:为:“如此如此”、“这样这样”。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返回返回容易忽视的复合虚词容易忽视的复合虚词【所以所以】1.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据,相当于“用来用来的方法的方法”、“是用是用来来的的”等
26、。等。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信陵君窃符救赵君窃符救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师说)2.2.表示原因。相当于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的原因(缘故)”。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容易忽视的复合虚词容易忽视的复合虚词所所 【所谓所谓】所说的。所说的。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
27、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师说) 【所在所在】1.1.到处。到处。 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石钟山记记) 2.2.所在之处,处所。所在之处,处所。 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闺塾) 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促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论语)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劝学)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
28、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五人墓碑记)知识联想:兼词知识联想:兼词“诸诸” 是是“之于之于” “之乎之乎”的的意思意思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肴之战肴之战)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庄暴见孟子)且焉置土石?(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愚公移山) 非再至,焉知其若此?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焉 返回返回(3)3)兼词。兼词。相当于相当于“于之于之”、“于此于此”、“于彼于彼”。相当于。相当于“于何于何”。译为。译为“在在哪里哪里”“”“从哪里从哪里”怎么怎么等。等。 难点难点:
29、 焉焉 用在句末作代词,语气助用在句末作代词,语气助词或兼词时,有时会混淆。例句:词或兼词时,有时会混淆。例句: 吴之民方痛心焉。(吴之民方痛心焉。(五人墓碑五人墓碑记记) 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六艺从此缺焉。(史记史记儒林列传儒林列传) 青麻头伏焉。(青麻头伏焉。(促织促织) 三句中的三句中的“焉焉”都用在句末,且都用在动词后,都用在句末,且都用在动词后,用法是否相同?要根据具体语境判别。用法是否相同?要根据具体语境判别。 “吴之民方痛心焉。吴之民方痛心焉。”句译为句译为“苏州的老百姓苏州的老百姓正在痛恨他正在痛恨他”。“焉焉”是是“痛恨
30、痛恨”的宾语,因此的宾语,因此“焉焉”是代词,相当于是代词,相当于“之之”。如果作语气助词。如果作语气助词讲,讲,“痛恨痛恨”就少了宾语,句子结构不完整。如就少了宾语,句子结构不完整。如果作兼词讲,更讲不通。果作兼词讲,更讲不通。 “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此缺焉。”句句“缺缺”的内容应该是的内容应该是“六艺六艺”,“缺缺”不需要带宾语,因此,不需要带宾语,因此,“焉焉”是陈述语气是陈述语气词。词。 “青麻头伏焉。青麻头伏焉。”句译为句译为“青麻头伏在那青麻头伏在那里里”,“焉焉”用在动词用在动词“伏伏”的后面充当补语,的后面充当补语,指
31、出动词所涉及的处所。指出动词所涉及的处所。“焉焉”相当于相当于“于此于此”,是兼词,如果不作兼词讲,那么句子结构就不完是兼词,如果不作兼词讲,那么句子结构就不完整。整。 【之谓也之谓也】【】【其其之谓也之谓也】【】【其其之谓乎之谓乎】意意思是思是“说的就是说的就是啊啊”。诗云: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子之谓也【也哉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之意。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病梅馆记)岂独伶人也哉!
32、(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伶官传序)【也欤也欤】表感叹、反问,相当表感叹、反问,相当“么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反不能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其可怪也欤?【也夫也夫】表肯定兼感叹的语气。相当于表肯定兼感叹的语气。相当于“啊啊”、“呀呀”。史记史记太史公自序太史公自序:“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夫!”返回返回容易忽视的复合虚词容易忽视的复合虚词也也 难点:难点: “以以”用来表示原因,译作用来表示原因,译作“因为因为”或或“由于由于”时,时,有的是介词,有的是连词,较难辨别。例句:有的是介词,有的是连词,
33、较难辨别。例句: 赵王岂以一壁之故欺秦耶?赵王岂以一壁之故欺秦耶?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句中的句中的“以以”用在单句中,是表原因的介词,和用在单句中,是表原因的介词,和“一壁之一壁之故故”组成介宾短语作组成介宾短语作“欺欺”的状语。句中的的状语。句中的“以以”用在复句中,用在复句中,和和“不知忠臣之分不知忠臣之分”组成表示原因的分句,组成表示原因的分句,“以以”和后一分句的和后一分句的“故故”相关联,相关联,“以以”是表原因的连词。是表原因的连词。 介词位居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之前,连词位居词语与词语、句介词位居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34、之前,连词位居词语与词语、句子与句子之间;介词去掉,句意难以畅通,连词去掉,句意基本子与句子之间;介词去掉,句意难以畅通,连词去掉,句意基本不受影响。不受影响。 (1 1)介词:)介词: 把、拿。用。把、拿。用。凭借、靠。凭借、靠。凭凭身份。身份。 因、由于。按照、依据。因、由于。按照、依据。在、从。和、跟。在、从。和、跟。 “以以”作连词时,连接前后结构相似的两项,作连词时,连接前后结构相似的两项,表示并列关系,修饰关系,还是目的关系,也表示并列关系,修饰关系,还是目的关系,也较难辨别。例句:较难辨别。例句: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 敛赀财以送其行。(
35、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五人墓碑记)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 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五人墓碑记五人墓碑记) 各各竦立以听。(各各竦立以听。(促织促织) (2 2)连词:)连词: 表并列或递进关系。又、并且、表并列或递进关系。又、并且、而且、不译。表承接关系,相当于而且、不译。表承接关系,相当于“而而”,或,或不译。不译。表修饰关系,表修饰关系,“地地”或不译。表目的或不译。表目的关系。来、用来、以致。关系。来、用来、以致。 表因果关系。因为。表因果关系。因为。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
36、记游褒禅山记) 该句译为该句译为“我与其他四人举着火把进去我与其他四人举着火把进去”,“拥拥火火”是是“入入”的方式,作状语,因此是修饰关系。的方式,作状语,因此是修饰关系。 敛赀财以送其行。(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五人墓碑记) 该句译为该句译为“募集钱财来送他起程募集钱财来送他起程”表示目的关系。表示目的关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 该句译为该句译为“平坦又近便,游人就多平坦又近便,游人就多”,“以以”译为译为“又又”,连接两个形容词,是并列关系。,连接两个形容词,是并列关系。 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五
37、人墓碑记五人墓碑记) 该句译为该句译为“呼喊着中丞的名字骂他,谈笑着死去呼喊着中丞的名字骂他,谈笑着死去了。了。” “谈笑谈笑”表明表明“死死”的状态,表示修饰关系。的状态,表示修饰关系。 各各竦立以听。(各各竦立以听。(促织促织) 该句译为该句译为“每个人都严肃地站着听每个人都严肃地站着听”,“竦立竦立”是是“听听”的状语,表示修饰关系。的状语,表示修饰关系。 “以是以是”、“是以是以”,相当于相当于“因此因此”,引出事理发,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展或推断的结果。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余是以记之,盖叹
38、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庖丁解牛)容易忽视的复合虚词容易忽视的复合虚词注意读音:注意读音: y y,句末语气词,句末语气词, ,可得闻与可得闻与( (欤欤) ); 当作当作“参加参加”时读时读y y,“蹇叔之子与师蹇叔之子与师”殽之战殽之战; 其它一般读其它一般读yy。返回返回与与【孰与孰与】【】【与与孰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跟比较,哪一个比较,哪一个”谓其妻曰: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邹忌讽齐王纳谏纳谏)沛公曰:沛公曰:“孰与君少长?孰与君少长?”(鸿门宴鸿门宴)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吾与徐公孰美(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孰若孰若】【】【与其与其孰若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哪如”“”“与其与其哪如哪如”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冯婉贞)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童区寄传)返回返回容易忽视的复合虚词容易忽视的复合虚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