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汽车铝合金零部件项目建议书范文参考.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29434787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DOCX 页数:144 大小:13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安汽车铝合金零部件项目建议书范文参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六安汽车铝合金零部件项目建议书范文参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安汽车铝合金零部件项目建议书范文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安汽车铝合金零部件项目建议书范文参考.docx(14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咨询/六安汽车铝合金零部件项目建议书六安汽车铝合金零部件项目建议书x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市场预测8一、 汽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8二、 汽车轻量化产业概况8第二章 总论12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12二、 项目建设地点12三、 可行性研究范围12四、 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13五、 建设背景、规模14六、 项目建设进度14七、 环境影响15八、 建设投资估算15九、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5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6十、 主要结论及建议17第三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19一、 汽车零部件行业在汽车产业中的地位及发展状况19二、 汽车产业发展概况21三、 影响本行业发展趋势的因素22四、 推进开

2、发区转型升级27五、 建设创新创业活力城市28六、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29第四章 选址可行性分析31一、 项目选址原则31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31三、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34四、 建设人力资源和人才强市36五、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38第五章 建设方案与产品规划39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39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39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39第六章 发展规划41一、 公司发展规划41二、 保障措施42第七章 运营管理模式45一、 公司经营宗旨45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45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46四、 财务会计制度50第八章 法人治理57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57二、 董事62三、 高级

3、管理人员66四、 监事69第九章 SWOT分析说明72一、 优势分析(S)72二、 劣势分析(W)73三、 机会分析(O)74四、 威胁分析(T)74第十章 原辅材料成品管理82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82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82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分析83一、 编制依据83二、 环境影响合理性分析84三、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85四、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89五、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89六、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90七、 环境管理分析90八、 结论及建议94第十二章 安全生产96一、 编制依据96二、 防范措施97三、 预期效果评价100第十三章 投资计划

4、101一、 投资估算的编制说明101二、 建设投资估算101建设投资估算表103三、 建设期利息103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04四、 流动资金105流动资金估算表105五、 项目总投资106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06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07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08第十四章 经济效益分析110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10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10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11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12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13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15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15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17三、 偿债能力分析118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19第十五章 风险风险及应

5、对措施121一、 项目风险分析121二、 项目风险对策123第十六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126一、 项目招标依据126二、 项目招标范围126三、 招标要求126四、 招标组织方式129五、 招标信息发布129第十七章 项目总结分析130第十八章 附表附件131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31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31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32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33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34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35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36建设投资估算表137建设投资估算表137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38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39流动资金估算表140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41项目投资计划与资

6、金筹措一览表142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产业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风险评估等内容基于公开信息;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基于行业研究模型。本报告可用于学习交流或模板参考应用。第一章 市场预测一、 汽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短期来看,在稳增长政策的推动之下汽车行业已经结束了连续21个月单月增速为负的调整局面,并实现了月度销量的连续增长,企稳态势明显。长期来看,随着宏观经济的调整升级、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汽车消费结构的优化,我国汽车行业仍将延续恢复向好、总体稳定的发展态势。从千人保有量数据看,截至2019年末,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为173辆,美国千人汽

7、车保有量在800辆以上,日本、欧洲也已达到500辆以上,我国汽车普及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巨大,因此长期来看,我国汽车行业仍然存在广阔的提升空间。未来随着居民购买力提高、消费需求升级,尤其是我国三四线地区,汽车保有率水平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汽车市场发展空间较大。二、 汽车轻量化产业概况1、节能减排政策推动轻量化发展随着人们对汽车节能减排的日趋重视,各国对于燃油车油耗和排放法规日益严厉,2017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联合印发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新车平均燃料消耗量乘用车降到5.0升百公里、节能型汽车燃料消耗量降到4.5升百公里以下、商用车接近国际

8、先进水平,实施国六排放标准,新能源汽车能耗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到2025年,新车平均燃料消耗量乘用车降到4.0升百公里、商用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排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能源汽车能耗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此背景下,通过汽车轻量化降低能耗成为各大车企应对节能减排目标的主要技术路径之一。实验研究表明,约75%的油耗与整车质量有关,汽车质量每下降10%,油耗下降8%,排放减少4%。汽车质量减轻不仅降低了油耗,而且带来了汽车驾驶安全性以及驾驶舒适性等其他方面的改善。随着消费者对汽车驾驶需求增加,轻量化带来的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将更加迎合消费者需求,轻量化优势更加明显。2、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需求增加近年来新

9、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国内电动车市场产销量逐年攀升。2020年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当年新车销量约20%;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全球其他主要汽车工业国也均在加大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投入。新能源汽车搭载三电系统和大量智能化设备,相对传统能源汽车增重较大。同时基于目前的电动车供能和储能技术,续航里程偏短以及充电不便带来的续航焦虑仍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通过轻量化技术的应用,减轻汽车重量、增加续航

10、里程对新能源汽车有着更重要的意义。3、铝合金是最主流的汽车轻量化材料之一目前实现汽车轻量化可以通过三种途径:1)轻量化材料,如使用结构更轻的铝合金、镁合金、高强度钢、碳纤维复合材料对传统普通钢结构进行代替;2)轻量化设计,如通过开发全新的汽车架构实现轻量化,包括优化车身零部件数量、减少零部件尺寸等;3)轻量化工艺,如热成型、激光拼焊板等工艺。实务中轻量化主要通过采用轻量化材料搭配特定的轻量化工艺来实现减重效果。目前最主流的轻量化材料为铝合金和高强度钢。(1)铝合金的性价比卓越,系轻量化市场的主流材料当前市场上最主流的轻量化材料为铝合金材料和高强度钢,铝合金良好的减重性能和成本效益,因此实现了大

11、规模商业化应用。根据赛瑞研究和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预计2020年铝合金和高强度钢占据汽车轻量化市场的85%以上,其中铝合金的比例接近65%。(2)铝合金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具体应用情况铝合金的密度低、质量轻、可加工性强,能够根据特定需求加工成不同的形状尺寸,叠加其拥有的价格优势,是目前实现整车轻量化的首选材料,主要运用于汽车前后防撞梁、水箱框架、机器盖、翼子板、前后悬挂的摆臂、副车架等。铝合金大规模化应用于汽车行业始于1970年代,目前铝合金已成为用量仅次于钢材和铸铁的汽车材料。全球铝材消费的12%-15%以上用于汽车工业,部分发达国家已超过25%。随着技术工艺的提升,以铝代钢正在成为全球范围内汽

12、车轻量化的潮流。根据全球权威咨询机构StrategyEngineers的调查和预测,2017年全球汽车铝合金市场空间约为480亿美元,预计2025、2030年将达到1,000、1,500亿美元规模,年复合增长率约为9%。根据国际铝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汽车工业用铝量评估报告(20162030),由于轻量化的需要以及铝合金使用量的上升,预测2030年中国汽车行业用铝量将达1,07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9%;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铝比例将从目前占铝消费总量的3.8%升至29.4%。第二章 总论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项目名称:六安汽车铝合金零部件项目项目单位:xxx集团有限公司二、 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

13、址位于xx,占地面积约74.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 可行性研究范围根据项目的特点,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1、项目单位及项目概况;2、产业规划及产业政策;3、资源综合利用条件;4、建设用地与厂址方案;5、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6、投资方案分析;7、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力求提供较准确的资料和数据,对该项目是否可行做出客观、科学的结论,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四、 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一)编制依据1、国家和地方关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政策决定;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3、投资

14、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4、项目建设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5、其他相关资料。(二)技术原则1、坚持科学发展观,采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一次设计,分期实施的建设原则。2、根据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合理制定生产纲领和技术方案。3、坚持市场导向原则,根据行业的现有格局和未来发展方向,优化设备选型和工艺方案,使企业的建设与未来的市场需求相吻合。4、贯彻技术进步原则,产品及工艺设备选型达到目前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合理使用项目资金,将先进性与实用性有机结合,做到投入少、产出多,效益最大化。5、严格遵守“三同时”设计原则,对项目可能产生的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五、 建设背景、规模(一)项目背景

15、汽车行业是整个制造业的标杆,作为以整车装配企业为核心,以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为支撑的典型行业,汽车行业供应链的效率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二)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该项目总占地面积49333.00(折合约74.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100216.99。其中:生产工程63203.87,仓储工程22114.02,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11228.72,公共工程3670.38。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xxx件汽车铝合金零部件的生产能力。六、 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x集团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

16、建设周期确定为12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七、 环境影响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当地发展规划,选用生产工艺技术成熟可靠,符合当地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项目建成投产后,在全面采取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加强企业环境管理的前提下,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所以,本期工程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八、 建设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43711.3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3

17、820.0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37%;建设期利息364.3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3%;流动资金9527.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80%。(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33820.06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29587.25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483.24万元,预备费749.57万元。九、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944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75296.70万元,纳税总额9157.16万元,净利润13965.71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4.22%,财务净现值27271.61

18、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31年。(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49333.00约74.00亩1.1总建筑面积100216.991.2基底面积30586.461.3投资强度万元/亩446.242总投资万元43711.392.1建设投资万元33820.062.1.1工程费用万元29587.252.1.2其他费用万元3483.242.1.3预备费万元749.572.2建设期利息万元364.332.3流动资金万元9527.003资金筹措万元43711.393.1自筹资金万元28840.933.2银行贷款万元14870.464营业收入万元94400.00正常运

19、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75296.706利润总额万元18620.957净利润万元13965.718所得税万元4655.249增值税万元4019.5710税金及附加万元482.3511纳税总额万元9157.1612工业增加值万元30807.2613盈亏平衡点万元36040.39产值14回收期年5.3115内部收益率24.22%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27271.61所得税后十、 主要结论及建议通过分析,该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从发展来看公司将面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改变工艺条件以高附加值的产品代替目前产品的产业结构。第三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一、 汽车零部件行业在汽车产业中的地位及发展状

20、况1、汽车零部件行业在汽车产业中的地位汽车行业是整个制造业的标杆,作为以整车装配企业为核心,以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为支撑的典型行业,汽车行业供应链的效率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汽车工业产业链较长,涉及的零部件众多,汽车零部件在通常情况下是指除汽车机架以外的所有零件和部件,每辆汽车需要的汽车零部件超过一万个,而这些零部件又涉及到不同的行业和领域。2、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概况汽车零部件行业位于汽车产业链的中上游,对汽车工业持续稳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推进以及产业专业分工的日趋明确,国际性整车厂

21、商纷纷改变经营模式,由过去涵盖汽车设计、零部件制造直至汽车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式经营模式转变为以整车新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为主、将零部件制造外包给第三方的专业化经营模式。这一转变使得整车厂商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优化汽车零部件的资源配置,并逐渐与优质的汽车零部件专业厂商形成稳定的配套供应关系,进而推动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壮大。随着汽车工业发展,汽车产品在功能性、安全性、舒适性以及环保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进而对汽车零部件在工艺性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质量标准。此背景下,国际化标准组织及一些汽车工业协会对汽车零部件提出了严格的质量要求和管理体系标准,如目前汽车零部件行业内普遍要求通过IATF16949质量管

22、理体系标准认证。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只有通过上述第三方认证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进入整车厂商的供应商名单。通常,在通过第三方认证后,整车厂商还会根据自身的质量管理要求在现场对汽车零部件厂商实施进一步的考核与评审。上述合格供应商认证体系重点对零部件企业的研发、试验、过程保证、成本控制、质量控制、供货能力及经营情况等做出综合评定;在产品进入批量生产前,还需履行严格的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和小批量生产(PPAP),并经过较长时间的产品装机试验考核,产品经认可后方能进行批量生产供货,认证过程复杂,周期较长。由于供应商认证审慎严格,环节繁杂,过程漫长,所以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一旦通过认证成为合格供应商,将与

23、整车厂形成较为稳固的合作关系。目前,汽车产业链已形成整车厂商与汽车零部件厂商各自独立面向市场自由发展的模式,整车厂商通过质量、技术、价格、服务等指标选择零部件供应商,同时,零部件企业也自主选择与不同的整车企业开展合作。在为整车厂商配套过程中,汽车零部件厂商形成了金字塔式的层级供应商体系。根据汽车产业链上不同的产业位置,按照层级的不同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整车厂商、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三级及以下层级供应商;其中,一级供应商具有系统总成的研发能力,能够参与新车型的设计与开发,可以直接向整车厂商提供模块化产品。通常,一级供应商会向客户提供包括产品设计开发、加工制造、性能检验、质量把控以及精准供货等

24、多种优质的服务。较其他竞争者而言,在整车厂商采购定点(选择供应商)时会优先获得新车型配套的机会;二级供应商生产较为关键的零部件并向一级供应商供货;三级及以下零部件供应企业主要生产通用零部件向二级供应商供货。从三级供应商到一级供应商,产品集成度逐步上升,竞争力逐步增强。二、 汽车产业发展概况汽车行业发展于欧洲、北美,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处于支柱地位。以中国、巴西、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正处于经济的快速增长期,该些国家的人均汽车保有量较低、潜在需求量较大、人力成本较低,由此使得全球汽车工业逐步向新兴经济体转移。在前述背景下,国际汽车巨头以及本土整车厂商

25、纷纷加大在新兴市场的产能投入,新兴国家汽车产业借此得以快速发展,并在全球汽车市场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三、 影响本行业发展趋势的因素1、有利因素(1)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扶持汽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我国在鼓励支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零部件生产企业,使其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力争成为世界汽车零部件的供应基地。因此,国家先后颁布了一系列产业政策,鼓励汽车行业和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2015年5月国务院颁发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继续支持电动车、燃料电池车等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汽车

26、材料、智能控制、自动驾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制造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2017年4月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颁布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指出:“支持优势特色零部件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领军企业。针对产业短板,支持优势企业开展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重点突破动力电池、车用传感器、车载芯片、电控系统、轻量化材料等工程化、产业化瓶颈,鼓励发展模块化供货等先进模式以及高附加值、知识密集型等高端零部件。到2020年,形成若干在部分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到2025年,形成

27、若干产值规模进入全球前十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2019年10月发改委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指出:“国家鼓励发展汽车轻量化材料应用,其中包括: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复合塑料、粉末冶金、高强度复合纤维等;先进成形技术应用:3D打印成型、激光拼焊板的扩大应用、内高压成形、超高强度钢板热成形、柔性滚压成形等;环保材料应用:水性涂料、无铅焊料等。”2020年10月,由工信部装备工业司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组织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正式发布,中国汽车产业的碳排放将力争在2028年前后达峰,到2035年全产业的碳排放量将比峰值降低20%。(2)节能减排发展趋势

28、促进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近年来,由于低碳经济的提出和节能减排的号召,我国对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在持续加强,“碳中和”目标对汽车排放标准亦日趋严格,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主旋律,促使汽车零部件行业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带动行业的持续良性发展。在此背景下,节能减排发展趋势将长期利好轻量化技术、新能源技术、涡轮增压技术的发展,催生相关汽车及零部件产品市场的新需求。同时,低碳经济是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环保和能源压力日益严峻的背景下,节能减排已被列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社会日益重视汽车在减重节能、安全高效方面的表现。未来汽车产品将以环保为中心,在新型动力开发、原材料选用、汽车使用和报

29、废等环节中充分体现汽车与环境的和谐。在节能减排的时代背景下,国家产业政策向能够实现节能减排的汽车产业链倾斜,将进一步促进汽车工业朝着更加环保和节能的方向发展。(3)轻量化已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潮流轻量化是汽车“节能减排”的关键技术发展路线之一。而未来汽车的轻量化实际上很大程度就是零部件的轻量化。近年来,随着汽车铸件不断被密度较低的铝铸件取代,新一代汽车中钢铁等黑色金属用量将大幅度减少,而铝合金等轻量化材料的用量将显著增加。根据全球权威咨询机构StrategyEngineers的调查和预测,2017年全球汽车铝合金市场空间约为480亿美元,预计2025年、2030年将达到1,000亿美元、1,50

30、0亿美元规模,年复合增长率约为9%。根据国际铝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汽车工业用铝量评估报告(2016-2030),由于轻量化的需要以及铝合金使用量的上升,预测2030年中国汽车行业用铝量将达1,07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9%;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铝比例将从目前占铝消费总量的3.8%升至29.4%;传统燃油车的铝总消费量将稳步增长,并由目前的260万吨增至490万吨。在轻量化的需求驱动下,铝合金汽车零部件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4)零部件国产化替代的发展推动随着同步开发和自主研发的能力的提升,加之成本优势和本地化服务优势,本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部分汽车零部件领域开始进口替代,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正处于

31、逐步实现国产替代的趋势之中。近几年,随着国内汽车市场快速发展,吉利、奇瑞、长城、比亚迪等一优秀国产品牌正逐渐崛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显示,2020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774.9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8.4%,自主汽车品牌本土零部件采购率较高,其市场份额的稳步提高必将为本土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带来机遇。目前,整车厂对成本控制的需求日益提高,国产汽车零部件价格优势凸显,整车厂寻求内资零部件配套的趋势已经形成。自2015年以来,我国乘用车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波动显著。下游整车厂商为应对市场竞争压力,压缩整车产品成本日渐重要。凭借相对较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及成本管理优势,国内汽车零部件厂商有望把握这一

32、机遇进入此前被国际厂商所垄断的细分领域,扩大市场份额。(5)居民消费力不断提高鉴于我国汽车保有量相对发达国家仍然偏低,较大的人口基数和较低的人均汽车保有量使得我国汽车市场还具备较大的增长潜力。从中长期趋势看,中国经济增长的深厚潜力、城乡及地域发展的梯度差异、不断增强的居民购买力,为中国汽车市场提供了长期发展的巨大空间,也为汽车零部件带来新的市场。2、不利因素(1)资金来源渠道有限,制约后续发展能力汽车零部件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行业内企业大多为民营企业,资金实力较弱,资金来源主要为企业留存收益的滚动投入和银行间接融资,融资渠道单一,不能迅速地促进企业规模的持续扩大及技术实力的持续提升,后续发

33、展潜力受到制约。(2)整体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起步较晚,存在研发投入不足、高级技术人才匮乏、创新能力有限等问题。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整体偏弱,核心技术与国际先进汽车零部件企业存在较大差距,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国内企业整体上仍面临许多有待突破的技术瓶颈及工艺改进空间,在自主研发的财力、人力、物力投入以及技术标准、模具设计上仍有差距,从而对新产品开发和产品结构转型升级带来不利影响。四、 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围绕建设“工业强市主阵地、高质量发展增长源”的目标,按照“三融合三为主”的功能定位,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持续强化开发区产业集聚功

34、能,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优化开发区产业布局。按照主业突出、板块联动、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布局原则,引导产业有序协调发展。支持各开发区立足要素禀赋、产业基础,重点打造1个首位产业,培育2-3个主导产业,突出错位发展,避免同质竞争。以科技含量、环境影响、投资强度、产业效益作为选资标准,提高入园项目档次和质量,推动开发区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支持开发区结合产业发展方向,推动生产要素、优惠政策向首位产业、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倾斜,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快培育关联度高的上下游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的良好态势。支持开发区对同类型项目、企业进行集中布局,建设专业化、特色化园中园。积极推动园区循环

35、化改造,努力实现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建设循环经济园区。加快完善路网、管网、电力、通讯、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提升开发区承载力。坚持产城一体、融合发展,强化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统筹社会事业发展。深化开发区改革创新。支持开发区争创国家和省级试点示范,支持舒城、霍山经济开发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叶集经济开发区移区。积极推进“标准地”改革,促进工业项目高质量引进和高效率落地投产。完善项目进入和退出机制,以“亩均论英雄”、产业关联度等为导向,依法盘活闲置和低效利用土地,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强化市场主导、效益导向,创新开发区建设和管理机制,积极吸纳优质社会资本或专业机构参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和

36、运营,探索整体运营开发模式。落实容错机制,鼓励先行先试,采取“管委会+公司”模式。深化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探索全员聘任制和绩效工资制。创建智慧园区,推进开发区数字化、企业智能化和项目管理智慧化。五、 建设创新创业活力城市着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生态,破除制约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释放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推进创新创业融入发展各领域各环节,使创新创业成为推动六安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完善创业孵化体系和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建设一批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发展一批“专精特新”的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一批以高新技术企业为

37、骨干的中小创新型企业集群。统筹安排各类支持小微企业和创新创业资金,强化信贷扶持和担保贷款扶持,引导创业投资、天使投资等风险投资投向创新创业领域和企业。支持高成长性科技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积极投身科技创业,建立完善科研人员校企、院企共建双聘机制。打造创新创业平台。依托企业、高校院所、投资机构、园区(基地)等力量,加快建设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创新创业载体,构建完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产业孵化链条,积极争创国家级孵化平台。发挥六安大学科技园、六安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示范引领作用,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端平台。大力支持“凤还巢”,加快建设各类小微企业产业园区

38、,吸引更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兴业。支持各地利用工业厂房、楼宇、街区等存量载体资源,大力发展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和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孵化平台,大力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型创新创业模式。建立质量管理、优胜劣汰的健康发展机制,引导孵化器、众创空间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升级。六、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一)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

39、力。第四章 选址可行性分析一、 项目选址原则1、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应符合当地工业项目占地使用规划的要求,并与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和自然生态保护相一致。2、项目选址应避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它特别需要保护的敏感性目标。3、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空闲地、非耕地或荒地,尽可能不占良田或少占耕地。4、项目选址选择应提供足够的场地以满足工艺及辅助生产设施的建设需要。5、项目选址应具备良好的生产基础条件,水源、电力、运输等生产要素供应充裕,能源供应有可靠的保障。6、项目选址应靠近交通主干道,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原料和产成品的运输。通讯便捷,有利于及时反馈市场信息。7、地势平

40、缓,便于排除雨水和生产、生活废水。8、应与居民区及环境污染敏感点有足够的防护距离。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六安,安徽省辖地级市,位于安徽省西部,是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处于长江与淮河之间,大别山北麓,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西翼,地理意义上的“皖西”特指六安。全市总面积15451.2平方公里,辖3个区、4个县。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六安市常住人口为439.3699万人。六安之名始于汉武帝,取衡山国内六县、安风、安丰等县首字,别衡山国为六安国,兼有“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因舜封皋陶于六,故后世称六安为皋城。六安地处江淮,东衔吴越,西领荆楚,北接中原;地势西南高峻,东北低平

41、,呈梯形分布;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转换的过渡带,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六安有312、206、105等3条国道,宁西、合九、阜六及沪汉蓉快速铁路通道等4条铁路,沪陕、沪蓉、济广、合阜、合安等5条高速公路穿过全境,距新建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仅半个小时车程,被国家交通部确立为陆路交通运输枢纽城市。2018年2月,六安市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2018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展望2035年,坚持全省赶平均目标不动摇,力争实现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较2020年翻一番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省差距明显缩小,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大幅跃升,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基本实

42、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一区四地一屏障”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六安、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创新型文化强市和教育强市、人才强市、体育强市、旅游强市、健康六安,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对外开放形成新格局,大别山对外联通通道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和现代流通体系基本形成;城市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与长三角平均水平大体相当,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中等收入群

43、体显著扩大,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平安六安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建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69.5亿元,年均增长7%。财政收入达到231.4亿元,年均增长10.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2.9亿元。在工业领域大力实施“积树造林”“老树发新干”工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3%。“四上企业”达到1997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35亿元,年均增长10%。深入实施“精重促”行动,累计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277个,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1.2%。开展“

44、千名行长进万企”行动,存款类金融机构存贷比达到81.7%。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产业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初步形成了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欧菲光安徽精卓、应流小型涡轮发动机、嘉悦新能源、迎驾野岭产业园、富春智慧物流、年产300万吨霍邱钢厂等一批产业标志性项目顺利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显著增强。三、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以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重点,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工程,着力构建创新水平、研发活动、体制机制与长三角融为一体的现代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加快创新资源、创新政策、创新服务向企业集聚。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和科

45、技型企业培育工程,打造一批全国知名创新型领军企业。鼓励企业聚焦“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选择一批重大科技专项进行技术攻关,力争在航空、核电、氢能、电子信息、生物科技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争取纳入国家(省级)重大专项,实现部分领域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重点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支持企业争创“重点研发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一室一中心”等省、市创新平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研发能力。支持企业申报科技创新项目,争取国家和省支持。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大财政对科技发展的投入,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创新活动。创新科技金融支持方式,支持政府股权基金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科创企业的投资力度,推

46、动具备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上海科创板、深圳创业板上市融资。鼓励商业银行在开发区设立科技支行,支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抓好各项鼓励创新政策落实。推进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三权”改革。完善专利工作资助和奖励办法,鼓励企业申请专利。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和服务,坚决打击侵权行为。加强重点产业和区域优势特色产业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培育一批高价值高质量专利。引导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高价值专利创造和运用,推动完善科技计划知识产权过程管理。加强商标品牌建设,以产业优质品牌有效运用支撑产业价值提升。推进创新主体知识产权规范化管理,鼓励企业综合运用专利、商标组合策略,加强知识产权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推动知识产权保护运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协同打造创新策源地。推进“政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校院协作、社会参与的协同创新机制。积极对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深度对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沪苏浙科技资源,引导和支持重点行业、骨干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商业计划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