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汽车铝合金零部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营汽车铝合金零部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docx(1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咨询/东营汽车铝合金零部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 行业、市场分析7一、 汽车轻量化产业概况7二、 影响本行业发展趋势的因素10第二章 项目投资主体概况16一、 公司基本信息16二、 公司简介16三、 公司竞争优势17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18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18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19五、 核心人员介绍19六、 经营宗旨20七、 公司发展规划21第三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23一、 汽车产业发展概况23二、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概况23三、 我国汽车零部件发展状况24四、 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27五、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30第四章
2、项目概述33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33二、 项目承办单位33三、 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35四、 报告编制说明37五、 项目建设选址39六、 项目生产规模39七、 建筑物建设规模39八、 环境影响40九、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40十、 资金筹措方案40十一、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41十二、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4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42第五章 产品方案44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44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44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44第六章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46一、 项目选址原则46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46三、 构建高质量发展经济体制新优势48四、 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49五、 项目选址综
3、合评价51第七章 法人治理结构52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52二、 董事54三、 高级管理人员58四、 监事61第八章 发展规划分析64一、 公司发展规划64二、 保障措施65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68一、 项目进度安排68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68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69第十章 节能分析70一、 项目节能概述70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71能耗分析一览表72三、 项目节能措施72四、 节能综合评价73第十一章 工艺技术设计及设备选型方案75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75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77三、 质量管理78四、 设备选型方案79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80第十二章 安全生产81一、 编制依据
4、81二、 防范措施82三、 预期效果评价88第十三章 投资方案分析89一、 编制说明89二、 建设投资89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90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91建设投资估算表92三、 建设期利息93建设期利息估算表93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94四、 流动资金95流动资金估算表96五、 项目总投资97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97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98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98第十四章 经济效益及财务分析100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100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00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00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0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04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05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
5、06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08五、 偿债能力分析108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09六、 经济评价结论110第十五章 风险风险及应对措施111一、 项目风险分析111二、 项目风险对策113第十六章 总结说明116第十七章 补充表格117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17建设投资估算表118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19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20流动资金估算表121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22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23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24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24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25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26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28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
6、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第一章 行业、市场分析一、 汽车轻量化产业概况1、节能减排政策推动轻量化发展随着人们对汽车节能减排的日趋重视,各国对于燃油车油耗和排放法规日益严厉,2017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联合印发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新车平均燃料消耗量乘用车降到5.0升百公里、节能型汽车燃料消耗量降到4.5升百公里以下、商用车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实施国六排放标准,新能源汽车能耗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到2025年,新车平均燃料消耗量乘用车降到4.0升百公里、商用车达到国际领先水
7、平,排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能源汽车能耗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此背景下,通过汽车轻量化降低能耗成为各大车企应对节能减排目标的主要技术路径之一。实验研究表明,约75%的油耗与整车质量有关,汽车质量每下降10%,油耗下降8%,排放减少4%。汽车质量减轻不仅降低了油耗,而且带来了汽车驾驶安全性以及驾驶舒适性等其他方面的改善。随着消费者对汽车驾驶需求增加,轻量化带来的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将更加迎合消费者需求,轻量化优势更加明显。2、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需求增加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国内电动车市场产销量逐年攀升。2020年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8、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当年新车销量约20%;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全球其他主要汽车工业国也均在加大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投入。新能源汽车搭载三电系统和大量智能化设备,相对传统能源汽车增重较大。同时基于目前的电动车供能和储能技术,续航里程偏短以及充电不便带来的续航焦虑仍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通过轻量化技术的应用,减轻汽车重量、增加续航里程对新能源汽车有着更重要的意义。3、铝合金是最主流的汽车轻量化材料之一目前实现汽车轻量化可以通过三种途径:1)轻量化材料,如使用结构更轻
9、的铝合金、镁合金、高强度钢、碳纤维复合材料对传统普通钢结构进行代替;2)轻量化设计,如通过开发全新的汽车架构实现轻量化,包括优化车身零部件数量、减少零部件尺寸等;3)轻量化工艺,如热成型、激光拼焊板等工艺。实务中轻量化主要通过采用轻量化材料搭配特定的轻量化工艺来实现减重效果。目前最主流的轻量化材料为铝合金和高强度钢。(1)铝合金的性价比卓越,系轻量化市场的主流材料当前市场上最主流的轻量化材料为铝合金材料和高强度钢,铝合金良好的减重性能和成本效益,因此实现了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根据赛瑞研究和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预计2020年铝合金和高强度钢占据汽车轻量化市场的85%以上,其中铝合金的比例接近65%
10、。(2)铝合金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具体应用情况铝合金的密度低、质量轻、可加工性强,能够根据特定需求加工成不同的形状尺寸,叠加其拥有的价格优势,是目前实现整车轻量化的首选材料,主要运用于汽车前后防撞梁、水箱框架、机器盖、翼子板、前后悬挂的摆臂、副车架等。铝合金大规模化应用于汽车行业始于1970年代,目前铝合金已成为用量仅次于钢材和铸铁的汽车材料。全球铝材消费的12%-15%以上用于汽车工业,部分发达国家已超过25%。随着技术工艺的提升,以铝代钢正在成为全球范围内汽车轻量化的潮流。根据全球权威咨询机构StrategyEngineers的调查和预测,2017年全球汽车铝合金市场空间约为480亿美元,预计
11、2025、2030年将达到1,000、1,500亿美元规模,年复合增长率约为9%。根据国际铝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汽车工业用铝量评估报告(20162030),由于轻量化的需要以及铝合金使用量的上升,预测2030年中国汽车行业用铝量将达1,07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9%;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铝比例将从目前占铝消费总量的3.8%升至29.4%。二、 影响本行业发展趋势的因素1、有利因素(1)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扶持汽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我国在鼓励支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零部件生产企业,使其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力争成为世界汽车零部件的供应基地。因此,国家先后颁布了一系列产业政
12、策,鼓励汽车行业和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2015年5月国务院颁发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继续支持电动车、燃料电池车等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汽车材料、智能控制、自动驾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制造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2017年4月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颁布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指出:“支持优势特色零部件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领军企业。针对产业短板,支持优势企业开展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重点突破动力电
13、池、车用传感器、车载芯片、电控系统、轻量化材料等工程化、产业化瓶颈,鼓励发展模块化供货等先进模式以及高附加值、知识密集型等高端零部件。到2020年,形成若干在部分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到2025年,形成若干产值规模进入全球前十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2019年10月发改委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指出:“国家鼓励发展汽车轻量化材料应用,其中包括: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复合塑料、粉末冶金、高强度复合纤维等;先进成形技术应用:3D打印成型、激光拼焊板的扩大应用、内高压成形、超高强度钢板热成形、柔性滚压成形等;环保材料应用:水性涂料、无铅焊料等
14、。”2020年10月,由工信部装备工业司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组织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正式发布,中国汽车产业的碳排放将力争在2028年前后达峰,到2035年全产业的碳排放量将比峰值降低20%。(2)节能减排发展趋势促进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近年来,由于低碳经济的提出和节能减排的号召,我国对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在持续加强,“碳中和”目标对汽车排放标准亦日趋严格,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主旋律,促使汽车零部件行业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带动行业的持续良性发展。在此背景下,节能减排发展趋势将长期利好轻量化技术、新能源技术、涡轮增压技术的发展,催生相关汽车及零部件产品市场的
15、新需求。同时,低碳经济是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环保和能源压力日益严峻的背景下,节能减排已被列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社会日益重视汽车在减重节能、安全高效方面的表现。未来汽车产品将以环保为中心,在新型动力开发、原材料选用、汽车使用和报废等环节中充分体现汽车与环境的和谐。在节能减排的时代背景下,国家产业政策向能够实现节能减排的汽车产业链倾斜,将进一步促进汽车工业朝着更加环保和节能的方向发展。(3)轻量化已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潮流轻量化是汽车“节能减排”的关键技术发展路线之一。而未来汽车的轻量化实际上很大程度就是零部件的轻量化。近年来,随着汽车铸件不断被密度较低的铝铸件取代,新一代汽车中钢铁等黑色
16、金属用量将大幅度减少,而铝合金等轻量化材料的用量将显著增加。根据全球权威咨询机构StrategyEngineers的调查和预测,2017年全球汽车铝合金市场空间约为480亿美元,预计2025年、2030年将达到1,000亿美元、1,500亿美元规模,年复合增长率约为9%。根据国际铝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汽车工业用铝量评估报告(2016-2030),由于轻量化的需要以及铝合金使用量的上升,预测2030年中国汽车行业用铝量将达1,07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9%;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铝比例将从目前占铝消费总量的3.8%升至29.4%;传统燃油车的铝总消费量将稳步增长,并由目前的260万吨增至490万吨。在
17、轻量化的需求驱动下,铝合金汽车零部件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4)零部件国产化替代的发展推动随着同步开发和自主研发的能力的提升,加之成本优势和本地化服务优势,本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部分汽车零部件领域开始进口替代,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正处于逐步实现国产替代的趋势之中。近几年,随着国内汽车市场快速发展,吉利、奇瑞、长城、比亚迪等一优秀国产品牌正逐渐崛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显示,2020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774.9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8.4%,自主汽车品牌本土零部件采购率较高,其市场份额的稳步提高必将为本土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带来机遇。目前,整车厂对成本控制的需求日益提高,国产汽车零部件价格
18、优势凸显,整车厂寻求内资零部件配套的趋势已经形成。自2015年以来,我国乘用车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波动显著。下游整车厂商为应对市场竞争压力,压缩整车产品成本日渐重要。凭借相对较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及成本管理优势,国内汽车零部件厂商有望把握这一机遇进入此前被国际厂商所垄断的细分领域,扩大市场份额。(5)居民消费力不断提高鉴于我国汽车保有量相对发达国家仍然偏低,较大的人口基数和较低的人均汽车保有量使得我国汽车市场还具备较大的增长潜力。从中长期趋势看,中国经济增长的深厚潜力、城乡及地域发展的梯度差异、不断增强的居民购买力,为中国汽车市场提供了长期发展的巨大空间,也为汽车零部件带来新的市场。2、不利因素(1
19、)资金来源渠道有限,制约后续发展能力汽车零部件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行业内企业大多为民营企业,资金实力较弱,资金来源主要为企业留存收益的滚动投入和银行间接融资,融资渠道单一,不能迅速地促进企业规模的持续扩大及技术实力的持续提升,后续发展潜力受到制约。(2)整体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起步较晚,存在研发投入不足、高级技术人才匮乏、创新能力有限等问题。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整体偏弱,核心技术与国际先进汽车零部件企业存在较大差距,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国内企业整体上仍面临许多有待突破的技术瓶颈及工艺改进空间,在自主研发的财力、人力、物力投入以及技术标
20、准、模具设计上仍有差距,从而对新产品开发和产品结构转型升级带来不利影响。第二章 项目投资主体概况一、 公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x投资管理公司2、法定代表人:邹xx3、注册资本:61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5-5-177、营业期限:2015-5-17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9、经营范围:从事汽车铝合金零部件相关业务(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二、 公司简介公司坚持提
21、升企业素质,即“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员素质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诚信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培育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企业员工,企业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公司全面推行“政府、市场、投资、消费、经营、企业”六位一体合作共赢的市场战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积极响应政府城市发展号召,融入各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在商业模式思路上领先业界,对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 公司竞争优势(一)公司具有技术研发优势,创新能力突出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较高,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的自主知识产权。公司产品在行业中的始终保持良好的技
22、术与质量优势。此外,公司目前主要生产线为使用自有技术开发而成。(二)公司拥有技术研发、产品应用与市场开拓并进的核心团队公司的核心团队由多名具备行业多年研发、经营管理与市场经验的资深人士组成,与公司利益捆绑一致。公司稳定的核心团队促使公司形成了高效务实、团结协作的企业文化和稳定的干部队伍,为公司保持持续技术创新和不断扩张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保障。(三)公司具有优质的行业头部客户群体公司凭借出色的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获得了较高的客户认可度。公司通过与优质客户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对于行业的核心需求、产品变化趋势、最新技术要求的理解更为深刻,有利于研发生产更符合市场需求产品
23、,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四)公司在行业中占据较为有利的竞争地位公司经过多年深耕,已在技术、品牌、运营效率等多方面形成竞争优势;同时随着行业的深度整合,行业集中度提升,下游客户为保障其自身原材料供应的安全与稳定,在现有竞争格局下对于公司产品的需求亦不断提升。公司较为有利的竞争地位是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资产总额8524.476819.586393.35负债总额3420.602736.482565.45股东权益合计5103.874083.103827.90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度
24、2019年度2018年度营业收入24713.8219771.0618535.36营业利润5072.524058.023804.39利润总额4196.083356.863147.06净利润3147.062454.712265.8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147.062454.712265.88五、 核心人员介绍1、邹xx,1957年出生,大专学历。1994年5月至2002年6月就职于xxx有限公司;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2、谢xx,中国国籍,1978年出生,本科学历,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年9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201
25、5年9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2019年1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3、孙xx,中国国籍,1976年出生,本科学历。2003年5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4年4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18年3月起至今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4、黄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58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职称。1994年6月至2002年6月任xxx有限公司董事长;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16年11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
26、经理;2019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5、莫xx,中国国籍,1977年出生,本科学历。2018年9月至今历任公司办公室主任,2017年8月至今任公司监事。6、熊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61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2002年11月至今任xxx总经理。2017年8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7、钱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59年出生,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职称。2003年2月至2004年7月在xxx股份有限公司兼任技术顾问;2004年8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总工程师。8、朱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
27、70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2012年4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监事。2018年8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六、 经营宗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依照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充分运用经济组织形式的优良运行机制,为公司股东谋求最大利益,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七、 公司发展规划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未来几年内公司的资产规模、业务规模、人员规模、资金运用规模都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随着业务和规模的快速发展,公司的管理水平将面临较大的考验,尤其在公司迅速扩大经营规模后,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将进一步复杂化,在战略规划、组织设计、资源配置、营销策略、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等问题上都将面对新的挑战
28、。另外,公司未来的迅速扩张将对高级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服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公司需进一步提高管理应对能力,才能保持持续发展,实现业务发展目标。公司将采取多元化的融资方式,来满足各项发展规划的资金需求。在未来融资方面,公司将根据资金、市场的具体情况,择时通过银行贷款、配股、增发和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合理安排制定融资方案,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筹集推动公司发展所需资金。公司将加快对各方面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同时加大对人才的资金投入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确保公司发展规划和目标的实现。一方面,公司将继续加强员工培训,加快培育一批素质高、业务强的营销人才、服务人才、管理人才;对营销人员进行沟
29、通与营销技巧方面的培训,对管理人员进行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的教育。另一方面,不断引进外部人才。对于行业管理经验杰出的高端人才,要加大引进力度,保持核心人才的竞争力。其三,逐步建立、完善包括直接物质奖励、职业生涯规划、长期股权激励等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公司将严格按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对公司的要求规范运作,持续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决策和用人机制,充分发挥董事会在重大决策、选择经理人员等方面的作用。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内部决策程序和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各项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保证财务运作合理、合法、有效。公司将根据客观条件和自身
30、业务的变化,及时调整组织结构和促进公司的机制创新。第三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一、 汽车产业发展概况汽车行业发展于欧洲、北美,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处于支柱地位。以中国、巴西、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正处于经济的快速增长期,该些国家的人均汽车保有量较低、潜在需求量较大、人力成本较低,由此使得全球汽车工业逐步向新兴经济体转移。在前述背景下,国际汽车巨头以及本土整车厂商纷纷加大在新兴市场的产能投入,新兴国家汽车产业借此得以快速发展,并在全球汽车市场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二、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概况我国汽车产业起步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
31、的产业体系。汽车工业产业链长、覆盖面广、上下游关联产业众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汽车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汽车产业成为支撑和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之一。长期以来,我国汽车行业总体发展保持稳定,在经历高增长的成长期后正处于向稳步发展的成熟期过渡阶段。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0年我国汽车销量1,806万辆,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2010年至2019年,我国汽车销量保持较快速度增长,2019年我国汽车销量高达2,577万辆,连续九年位列全球汽车市场第一。受疫情影响,2020年我国汽车销量为2,531万辆,同比下降1.9%。从月度销量情况来看,2020年4月我国
32、汽车单月实现销售207万辆,同比增长4.41%,汽车销量开始进入正增长轨道。2021年3月我国汽车单月销量253万辆,同比增长74.93%,实现连续12个月同比的正增长。疫情过后,预计我国宏观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在全面做好“六稳”,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中,中国汽车产业有望延续恢复向好、总体稳定的发展态势。三、 我国汽车零部件发展状况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汽车工业的蓬勃成长,品牌汽车零部件企业已经基本覆盖了绝大部分汽车零部件领域。汽车零部件的产业规模与生产研发能力持续提升,国际零部件巨头的“本土化”战略推进了我国汽车零部件的产品功能优化、产业链升级和先
33、进生产制造体系建设。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消化吸收,关键零部件技术攻关能力大幅提高,在动力总成及附件系统、电子电气和灯具系统、悬架和行驶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车身及附件、通用件等主要零部件方面都涌现出了不少的优秀企业,汽车零部件行业在全球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1、本土零部件专注细分领域,以点及面,市场地位不断提升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起步较晚,较国际零部件厂商而言,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相对落后。受此影响,我国汽车核心零部件尤其是一些壁垒较高、具有整车动力、安全要求高的领域被跨国巨头垄断,大多数内资零部件企业尚处于赶超阶段。但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合资整车厂商基于市场份
34、额、控制成本等多重需求下,开始推出更多适应本土化市场需求的车型,为保持利润,将成本相对较低的本土配套企业纳入供货体系凭借高性价比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不断切入主流整车集团的供应体系,在细分领域,涌现出如福耀玻璃等具备全球供应能力的本土零部件企业。通过专注于汽车配套细分领域,由点及面,部分优质本土零部件厂商开始逐步突破壁垒,形成与国际零部件厂商共同竞争的局面。根据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News)发布的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单,2014-2016年仅有2家中国企业上榜,2017年有4家中国企业上榜,2018年至2020年均有7家中国企业上榜,我国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的竞争实力逐渐
35、体现。2、汽车零部件国产替代趋势显现随着同步开发和自主研发的能力的提升,加之成本优势和本地化服务优势,本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部分汽车零部件领域开始进口替代,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正处于逐步实现国产替代的趋势之中。(1)自主品牌崛起带动本土零部件配套体系逐步成熟近几年,随着国内汽车市场快速发展,吉利、奇瑞、长城、比亚迪等一系列优秀国产品牌正逐渐崛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显示,2020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774.90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8.40%,自主汽车品牌本土零部件采购率较高,其市场份额的稳步提高必将为本土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带来机遇。(2)本土零部件厂商借成本优势继续扩大市场份额目前,整车
36、厂对成本控制的需求日益提高,国产汽车零部件价格优势凸显,整车厂寻求内资零部件配套的趋势已经形成。自2015年以来我国乘用车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波动显著。下游整车厂商为应对市场竞争压力,压缩整车产品成本日渐重要。凭借相对较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及成本管理优势,国内汽车零部件厂商把握这一机遇进入此前被国际厂商所垄断的细分领域,逐步扩大市场份额。3、产业链条逐渐完善,产业集群格局稳定在专注细分领域、提升产品技术的同时,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也通过兼并重组逐渐加快产业整合步伐,改变了过去本土企业规模较小、竞争较弱的局面,市场集中度得以提高。部分优质零部件企业已具备乘用车及商用车零部件系统的产业化能力,产品全面覆盖
37、动力总成、底盘、车身及附件、电子电器、模具及通用件产品,已逐步具备进入全球汽车产业供应体系的能力。就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分布而言,产业区域集中度较高,与整车制造产业形成周边配套体系。目前已形成东北地区、京津冀、中部、西南、珠三角以及长三角六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根据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20),六大产业集群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占全产业的80%左右,集群规模和集群效应逐步凸显。四、 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完善提升产业集群发展规划,聚合产业发展核心要素,着力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一)优化提
38、升优势传统产业坚决淘汰落后动能,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推动产业基础再造,促进全产业链整体跃升。石化产业,坚持高端化、智慧化、高效化、一体化、绿色化方向,按照“一区、一片、多点”发展布局,有序推动炼化产能整合转移,以芳烃、烯烃产业链为主,构建链条强韧、价值高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万亿级石化产业集群。加强与央企国企等国内外大企业集团及化工领域知名高校院所合作,重点推进中国化工集团山东化工原料基地、PX上下游配套、利华益集团有机化工新材料基地、中海油原油仓储等项目建设,打造绿色循环能源石化基地。橡胶轮胎产业,突出整合提升、品牌建设,推动产能向优势企业集聚,深化与国内外大企业集团合资合作,培育旗舰型企业
39、,建成全国一流的高端橡胶产业基地。石油装备产业,突出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重点加强海洋油气装备、非常规油气装备、智能油气能源装备等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高端大型成套产品研发创新,构建“制造+服务+品牌”融合发展价值链,打造高端智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基地和油服企业总部基地。有色金属产业,重点围绕电子信息、输配电等领域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电磁线、特种线缆等高附加值产品,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产业,坚持创新、高端、集群发展方向,围绕高端功能陶瓷材料、稀土催化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化工新材料、铜基新材料五条产业链,集聚整合资源要素,坚定推进自主创新,着力打造“链主”企业,培育发
40、展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推动不同基础材料产业链之间协作配套、耦合发展,打造2000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引进行业领先企业,以创新研发提升现代中药、新型化药、医药中间体、原料药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生物化工、制药化工,延伸发展关联行业,形成规模优势、集群效应。航空航天产业,深化与中国商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省机场集团战略合作,推进胜利机场与空港产业园一体化布局、融合发展,积极发展飞机零部件、航空新材料、精密加工、精密模具等航空关联制造业,培育飞机试飞、维修、飞行校验、航空教育培训等配套服务业,打造民机试飞基地、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实验基地和山东重要的临空经济区。现代海
41、洋产业,坚持特色化、高端化、集群化、智慧化方向,着力发展壮大水产种业,推动传统渔业养殖向品牌化提升、水产品向深加工延伸,做大做强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加快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培育发展海洋新能源、海洋新材料、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交通装备产业。(三)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支持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等服务业发展,培育覆盖全周期、全要素的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链,引导科技研发、工业设计等企业与制造业企业嵌入式合作,加快形成服务型制造体系。鼓励物流、快递企业融入制造业采购、仓储、分销、配送等环节,持续推进降本增效。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服务供给,规划建设特色服务业园区,
42、发展共享平台,形成一批带动效应突出的深度融合发展企业、平台和示范区。(四)推进产业数字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制造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推进实施一批智能装备应用、自动化生产线改造、数字化车间及智能工厂建设等项目,推动石化、橡胶轮胎、石油装备、新材料等产业升级和数字赋能。引导鼓励企业在研发、管理、生产、营销、物流等各环节加强数字化应用,构建开放式生产组织体系,发展个性化、定制化智能制造,以数字化转型加快组织变革、业务创新和流程再造。五、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聚焦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通各类要素循环堵点,促进消费与投资协调互动、供给与需求动态平衡,激发经济
43、发展内生动力,筑牢经济平稳健康增长基础。(一)加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实施全市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构建“东西互济、南北贯通、陆海联动、功能完善”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优先打通内联外接铁路网,重点建设京沪高铁辅助通道津潍段、济滨高铁联络线、淄博至东营高铁等项目,形成“东西南北”十字型高铁网;加快规划构建“两纵三横三连多支一环”普通铁路和市域铁路网,大幅提升和改善普通铁路通运能力。有序推进公路建设,构建以“两纵四横”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六纵九横一环多连”普通干线公路为补充的市域公路网,全面改善对外交通联通能力。加快推进东营港区建设,开通集装箱航线,实施好10万吨级码头、25万吨级原油
44、进口泊位、液体集装箱泊位等工程,把东营港打造成为黄河流域重要出海口、省会经济圈主力港、长江以北最大的专业液体集装箱集散中心。推进设立济南港(东营港区),争取纳入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广利港区海河联运专用泊位、航道等项目建设,把广利港建设成为河海联运中转枢纽港和邮轮港。建设南北东西中转枢纽国际机场,优化胜利机场至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重要城市航线航班,争取开通东营至日韩、中亚、俄罗斯、东南亚国际航线。优化油气管网布局,构建来源多元、外通内畅、互联互通、区域成网的油气管网体系。(二)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加快5G基站布局和商用步伐,在生产制造、公共安全、能源联网
45、、应急管理、医疗教育、专业园区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建设5G专网,推进重点区域深度覆盖和各区功能性覆盖,构建“万物互联”的网络体系。超前布局区块链基础设施,为商品溯源、供应链金融、数据资产交易、数据安全和保护等区块链典型应用做准备。推进市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建设,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与知名企业联合建设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大应用场景开发力度,打造工业互联网示范城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建设,争创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46、推进“公铁海河空管”多式联运发展,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优化物流业发展格局,打造以智慧物流总部基地为统领、四大物流园区为骨干的物流节点载体网络体系。培育壮大电子商务,加快建设市级电商产业示范园,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品创建特色电子商务平台,培育各类电商主体。做优做强会展业,扩大中国(东营)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中国(广饶)国际橡胶轮胎暨汽车配件展览会等展会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放大会展业拉动效应。加强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挥行业检验检测机构作用,提升认证测试、计量校准、技术咨询等专业化检验检测服务水平。优化城市核心商圈和便利店、农贸市场等城乡商业网点布局,繁荣发展夜间经济、
47、假日经济、首店经济等新兴商业模式,改善消费环境,提升服务功能,扩大服务业有效供给。第四章 项目概述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一)项目名称东营汽车铝合金零部件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二、 项目承办单位(一)项目承办单位名称xxx投资管理公司(二)项目联系人邹xx(三)项目建设单位概况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乏力,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中小企业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出口增长放缓。从国内看,发展阶段的转变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增长动力从物质要素投入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为主。新常态对经济发展带来新挑战,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尤为突出。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新环境,公司依然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资本、土地等要素成本持续维持高位。公司发展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重大机遇。随着改革的深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