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原理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原理总结.doc(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高二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原理总结高二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原理总结生活与哲学原理和方法论总结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部分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2、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3、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4、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 6、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7、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 8、运
2、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及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也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反对】: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教条主义、经验主义。3、意识能动
3、作用原理【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是指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3)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方法论】:我们一定要重
4、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4、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重点掌握】【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5、规律的客观性
5、和普遍性原理 【重点掌握】【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反对】: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6、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人可以发挥主观
6、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简而言之,即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反对】: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7、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7、,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方法论】: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运动中把握事物。【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8、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和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
8、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反对】: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不可知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认识论部分1、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重点掌握】 3、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重点掌握】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重点掌握】【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2)认识
9、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能推动实践的发展。而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还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特别是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反对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反对把人们的思想观点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反对不以认识为指导的盲目的实践。(即理论与实践相脱节)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 【重点掌握】【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
10、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1)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如果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3、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 【重点掌握】【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
11、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唯物辩证法 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4、 联系的条件性原理 5、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6、 系统和要素关系原理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重点掌握】【原理内容】: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
12、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 【反对】:反对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形而上学孤立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
13、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反对】:反对否定事物的联系,或主观臆造联系,把本来不存在的联系强加给事物。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反对】:反对以一种联系概括事物之间多种多样的不同联系,否认联系的多样性。4、联系的条件性原理【
14、原理内容】:事物之间都是有条件地联系着的,无条件的联系是不存在的。任何具体的联系都依赖于一定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的性质、方式也要发生变化。 【方法论】: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联系的条件性。 【反对】:反对忽视联系的条件性,认为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是错误的。5、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重点掌握】【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
15、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2)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两者相互依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两者相互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两者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16、。【反对】:注意既要反对只考虑整体利益,忽视局部利益的做法;又要反对只重视局部、部分利益而置整体利益于不顾,把整体和部分割裂开来的倾向。6、系统和要素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要素联系起来进
17、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对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发展观 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发展的普遍性) 2、发展的实质 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原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4、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发展的状态)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即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
18、进新事物的成长。) 【反对】:反对用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破除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 2、发展的实质【原理内容】:发展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或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对前途充满信心,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反对】:既要反对把事物的发展看成是一帆风顺的盲目乐观主义;又要反对看不到光明前途的悲观失望思想。 4、量变和
19、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发展的状态)【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认识和处理事物的过程中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此外还要坚持适度原则) 【反对】:反对忽视量的积累,急于求成,盲目乱干;反对忽视质的飞跃,条件具备时优柔寡断,畏缩不前。 矛盾观 1、矛盾即对立统一原理 2、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重点
20、掌握】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重点掌握】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7、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矛盾即对立统一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2、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重点掌握】【原理内容】:矛盾具有普遍性,
2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具有客观性,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方法论】:我们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或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反对】:要反对回避、否认和掩盖矛盾,遇见矛盾绕着走的做法,又要反对片面地看问题的观点(一点论,绝对化,片面化)。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重点掌握】【原理内容】: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
22、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方法论】: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反对】:反对对具体事物不作具体分析,“一刀切”、“一风吹”,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反对把理论当成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重点掌握】【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两者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
23、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补充:这一原理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坚持这一原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有助于学会“解剖麻雀”、“抓好典型”、“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科学的工作方法。)【反对】:注意既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忽视矛盾的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
24、差别;又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视矛盾的普遍性,看不到万事万物的联系。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重点掌握】【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决定或影响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反对】:既要反对办事情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又要反对只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的“单打一”。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
25、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重点掌握】【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一个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反对】:反对把矛盾双方同等看待,甚至颠倒主次,混淆事物性质的做法。7、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重点掌握】【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处于支配作用,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
26、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反对】: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辩证否定观1、辩证的否定原理【重点掌握】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3、创新的社会作用1、辩证的否定原理 【重点掌握】【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
27、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方法论】: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反对】:反对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原理内容】: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的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也就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28、。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反对】: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思想僵化、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观念和行为。3、创新的社会作用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部分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2、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重点掌握】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重点掌握】【原理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
29、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2、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原理内容】:(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
30、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原理内容】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在阶级社会是通过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是通过改革来实现的,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强大动力。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重点掌握】【原理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1)坚持立党为公,执
31、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2)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的基本思想和根本方法。 【反对】:反对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历史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倾向和作风。人生价值观部分1、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重点掌握】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重点掌握】 4、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原理【重点掌握】1、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原理内容】: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一方面人通
32、过自己的活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社会价值);同时自己也获得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自我价值)。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要看他在物质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又要看他在精神、思想道德方面对社会的贡献。)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重点掌握】【原理内容】: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表现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导向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克服错误的价值观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重点掌握】【原理内容】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要求我们(1)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真理,走历史必由之路;(2)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4、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原理【重点掌握】【原理内容】:人要在劳动和奉献中体现和创造价值,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同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埋头苦干,要有顽强奋斗精神,充分利用好客观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