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教师编制考试备考指导--常考知识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教师编制考试备考指导--常考知识点.pdf(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心理发展 : 指个体从出生 ,成熟 ,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自我意识 : 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 :自我认识 ,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 3、认知方式 : 也称认知风格 ,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 4、认知结构 : 就是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广义而言 ,它是某一学习者的全部观念及其组织,狭义的说 ,它可以是学习者在某一特定知识领域内观念及其组织. 5、 微格教学 : 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时间内(5-20min), 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并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2、. 6、 陈述性知识 :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陈述性知识学习的过程包括获得,保持和提取三个阶段.( 275)7、 程序性知识 :即操作性知识 ,是一种经过学习后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三个阶段 :陈述性阶段 ,程序化阶段 ,自动化阶段 .(275)8、耶克斯 -多德森定律 : 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率.一般来讲 , 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 .(264)9、学习策略 : 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综合. 10、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掌握
3、概念?(191)答: 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 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 充分利用“变式”. 正确运用语言表达. 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用于实践中 . 1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08)答: 马斯洛根据需要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把需要归纳为七个基本的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其中,前四种需要被称为缺失需要,他们是个体生存所必需的。后三种是成长需要,它虽不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但对于我们适应社会来说却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较低级的需要至少部分满足之后才会出现对较高级需要的追求。12、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219)答: 巴甫洛夫用高
4、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解释了气质的生理基础.他依据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即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划分了四种类型:不可遏制型 ,活泼型 ,安静型和弱型.其中 ,不可遏制型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是强-不平衡 ,活泼型 (强-平衡 -灵活 ),安静型 (强-平衡 -不灵活 ),弱型 (弱). 13、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影响.(213)答: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为我国新课程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与支持. 使社会对智力有了一个更宽泛的认识.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兴趣和潜能提供适当的学习机会. 多元智力课堂像“真实”的世界,学生学习更主动投入
5、. 根据多元智力理论组织的学校活动,提高了家长和社区参与的可能性学生能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长处. 1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245)答: 皮亚杰认为 ,人具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这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个体对环境作出的适应性变化是一种内部结构的积极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他提出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 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前运算阶段(2-7 岁 )这一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是单维思维 ,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特点是多维思维,思维的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和具体逻辑思维形式
6、运算阶段(11-成人 )特点 :假设演绎思维,抽象思维和系统思维。15、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答: 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复习方法多样化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16、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246)答: 他认为 ,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 岁)本阶段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 (2-3 岁)本阶段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主动感对内疚感(4-5 岁)培养主动性勤奋感对自卑感 (6-11岁)培养勤奋感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岁)培养自我同一性.其他三
7、个阶段分别为 :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 ),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 ),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 这一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 ,对症下药 . 17、试述新手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区别.( 311)答: 课前计划差异课堂教学过程差异课后评价差异其他差异(师生关系 ,职业道德等 ). 18、简述桑代克的三大学习定律.(254)答: 桑代克认为,学习要遵循三条重要的原则:准备律 ,练习律 ,效果律 .准备律是指联结的加强或消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节状态.练习
8、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会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加强,不重复或练习 ,联结力量就会减弱.效果律是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可因导致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因导致烦恼的结果而减弱. 19、有意义学习的本质和条件.答: 有意义学习的本质就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它的条件包括: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合乎这种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标准,即具有逻辑意义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于新知识进行联系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的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
9、用. 20、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248)答: 学生的性格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 性格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教育意义 :性格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的速度与质量性格差异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以及学生的社会化学习和个体社会化.因此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更好的适应学生的性格. 2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影响.(257)答: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建构主义学生观.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建构主义知识观.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质疑 ,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启示:教师要对学生
10、的学习模式,有关的先前知识和对教材的信任状况有所了解,以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获得新意义,修正以往的概念教师除讲授学习材料外,还要培养学生学会生成新的能力和技巧,结合学习材料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认知活动 ,引导学生学会组织评价监督自己的认知过程,调控自己的认知过程,最终学会独立进行理解性的学习. 22、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282)答: 问题情境 (指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定势与功能固着原型启发已有知识经验情绪与动机 .此外 ,个体的认知结构,个性特征以及问题的特点也会影响问题的解决. 23、创造性的培养.(284)答: 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一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二留给学生充分选择的余
11、地)注重创造性个体的塑造(一保护好奇心儿接触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三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四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一头脑风暴法二直觉思维训练 ) 24、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66)答: 激发兴趣 ,维持好奇心设置合适的目标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训练归因表达明确的期望 ,提供及时的反馈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 . 25、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286)答: 科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水平包含两个阶段,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 .前习俗水平,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中低年级(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 )习
12、俗水平 ,在小学中年级出现的,一直到青年 ,成年 (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26、简述学习策略的种类(267)答: 一般来讲 ,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种.认知策略是信息加工的策略 ,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和学业求助策略. 27、影响学生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在
13、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274 )答: 影响因素 :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学习情境的相似性学习的定式和态度认知结构的特点学习策略的水平.如何培养 :注意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改进教材呈现方式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加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训练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2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进行哪些角色的创新?答: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发的教师. 1、终身
14、教育 :教育的终身化是适应学科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2、教育机智 :教师在无准备的情况下,能够迅速、果断地做出正确判断,随机应变,因势利导,是教师“教育机智”的表现。3、个体身心发展: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4、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是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5、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6、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
15、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7、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8、平行教育原则: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9、课外、校外教育: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施行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10、简述 20世纪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答:第一,教育的终身化。第二,教育的全民化。第三,教育的民主化。第四,教育的多元化。第五,
16、教育技术的现代化。11、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答: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c、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d、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2)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a、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b、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c、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12、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答: (1)教育规定了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给人以全面、系统和深刻的影响。(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老师。13、简述现代
17、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答: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14、简述教师职业的特点。答: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般来说,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者和学习者。 (2)知识传授者。 (3)示范者。(4)管理者。(5)朋友。(6)研究者。15、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答: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16、
18、我国新型师生关系有什么特点,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答: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1)尊师爱生。 ( 2)民主平等。 ( 3)教学相长。 (4)心理相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2)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3)要发扬教育民主。(4)正确处理师生矛盾。17、教育应如何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答: (1)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2)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3)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4)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5)教育还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互补性,促进人的个性发展18、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答: (1)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2)开
19、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3)建立德育基地(4)创办业余党校19、简述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答:班级常规管理;班级平行管理;班级民主管理;班级目标管理。20、结合实际谈谈教师的职业素养。答: (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热爱学生c、团结协作d、为人师表(2)教师的知识素养a、政治理论修养b、精深的专业知识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3)教师的能力素养a、语言表达能力b、组织管理能力c、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d、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4)职业心理健康a、高尚的师德b、愉悦的情感c、良好的人际关系d、健康的人格21.谈谈你对”注入式”和”启发式”两种教学方法思想的理
20、解答: 依据指导思想不同,各种教学方法可归并为两大类:注入式和启发式,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注入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从主观出发,把学生看成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注知识,无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中仅仅起了一个现成信息的负载者和传递者的作用,而学生仅仅起着记忆器的作用。启发式则是指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指导他们自己去学习的方法。衡量一种教学方法是否具有启发性,关键是看教师能否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而不是单从形式上去加以判断。22、试述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的过程。答: (1
21、)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2)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23、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答: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a、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的特点b、在教学中,必须重视直接经验的作用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应注意两个问题(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a、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b、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c.贯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必须注意两个问题。(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a、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二者是相互统一和相互促进的b、知识和智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c、
22、要使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发展是有条件的d、贯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的规律a、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b、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的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c.贯彻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时,必须注意的问题24、什么是班级授课制,它有什么优点和局限性?答:班级授课制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1)班级授课制的优点a、有利于经济有效的大面积培养人才。b、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c、有利于发挥学生的集体的作用。d、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2)班级授课制的不足
23、及改革趋势a、教师为了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必须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控制,这势必影响到学生的独立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b、难以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c、在班级授课制中,课堂成为学生生活的基本空间,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最主要的生活方式,学生的交往受到限制。d、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和消极等待的性格。25、简述德育过程的规律。答: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a、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b、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a、学生思想
24、品德的任何变化,都依赖于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b、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c.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a、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b、学生在活动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a、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b、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c、德育过程的长期、反复、渐进性特点要求教育者必须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思想行为的反复,善于反复抓,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26、当
25、前我国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答:问题:(1)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民主管理的程度低解决方法:(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有目的的训练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27、如何加强学校与家庭和社会教育教育机构的联系?答: (1)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2)学校和校外教育机构建立经常性的联系(3)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联系28、简述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的含义和要求。答:(1)基本含义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的结合起来
26、,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a、教育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尊重热爱学生的态度。b、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 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第号考生,我说课的课题是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 (板书题目)一、说教材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课的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质点、参考系、坐标系的基本概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根据上述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又考虑到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
27、质点的概念及条件;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及作用;掌握坐标系的简单应用。2、过程与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去看待事物。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并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质点概念的建立。只有掌握了这一点才能更加准确的理解和掌握后续教材的相关内容。教学难点:质点模型的条件判断。本部分比较抽象,学生欠缺这方面的基础知识。二、说教法与学法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在这
28、期间,教师只是起主导作用,而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遵循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和启发式的教学原则,这节课可采用综合运用直观演示、讨论、自学、练习并辅以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要加强师生间的双向活动,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使学生学会学习。三、说教学过程根据以上分析,我的教学过程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1、进入话题,激发兴趣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不可能脱离活动情景而抽象的存在,学习应该与情景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所以,本节课我采用情景导入的方式。利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一名运动员跳高的视频资料。然后,让同学们举一些生活中物体
29、运动的例子,并让他们思考,应该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这一问题。从而引出本课。2、启发诱导,探求新知我让一羽毛自由下落,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提出羽毛在下落过程中有什么特点这一问题。通过这个演示实验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也许会回答,一方面自转,一方面整体下落。随后,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雄鹰翱翔、足球飞滚等物体运动的视频,并让学生讨论如何准确地描述物体上各点位置运动情况这个问题。同学们通过讨论也许会发现,若可以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这个问题就简单了。于是,我进一步引导,能不能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呢?播放地球绕太阳公转、轮船在海洋上航行等视频资料,让学生讨论思考这个问题,并说明自己的理由。学生通过这种讨
30、论的方法,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对问题的钻研精神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通过引导学生的回答,引出质点的概念和质点成立的条件。然后,让同学们举一些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在怎样的运动中可以看做质点的例子。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完全可以攻克本节课的重点及其难点。而对于参考系这个概念可以通过一个师生之间的活动来理解。请一位同学站到讲台上,我在他面前走过,问他,我动了吗?很显然,他会回答动了。然后,让那位同学与我并排同速走动,问他,我动了吗?他回答我没动。但是,讲台下的同学看到我却动了。通过这种师生之间的活动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感情。然后,让同学们思考,为
31、什么对于同一物体的同一状态,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不一样呢?通过同学们的思考,引出参考系的概念,并让同学们举一些由于参考系不同而使物体运动状态不同的例子。对于坐标系这个知识点比较简单,可以先让同学们自学,然后请几名同学给大家讲解。通过自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3、即时训练,反馈矫正为使学生所学知识具有稳定性,并使知识顺利迁移,必须进行必要的练习。可以先让学生回顾一下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有疑问的同学可以直接向老师询问,然后,完成课后习题第1题和第 2题。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可以了解本节课的教学效果。4、归纳小结,深化目标对于本节课知识的归纳,我采用随机提问的方式,每一个提问到的
32、同学总结一条,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机会。我之所以采用这种方法,是因为这样可以促进每一个同学积极地学习并可以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情况。5、任务后延,自主探究。通过以上四个环节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所学内容。但是,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必须进行及时复习。所以,应该让同学们及时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做一些相应的练习。四、说板书设计我的板书设计如下(将设计的板书写到黑板上):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物体和质点2、参考系3、坐标系各位评委老师,本节课我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根据高一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生成的整个思维过程中,力求使学生
33、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结束, 谢谢各位评委老师。各位评委老师辛苦了! 2.5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第号考生,我说课的课题是自由落体运动。 (板书题目)一、说教材自由落体运动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五课的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知识。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知识,本节课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而又为下一节学习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所以,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乘上启下的作用。根据上述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又考虑到高一年级学生
34、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和性质,掌握重力加速度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由落体运动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去看待事物。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并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只有掌握了这一点才能更加准确的理解和掌握后续教材的相关内容。教学难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得出。本部分比较抽象,学生欠缺这方面的基础知识。二、说教法与学法教学是教师的
35、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在这期间,教师只是起主导作用,而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遵循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体现循序渐进和启发式的教学原则,这节课可采用综合运用小组实验、小组讨论、自学、练习并辅以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要加强师生间的双向活动,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使学生学会学习。三、说教学过程根据以上分析,我的教学过程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1、进入话题,激发兴趣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不可能脱离活动情景而抽象的存在,学习应该与情景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所以,本节课我采用情景导入的方式。利用多媒体向同学
36、们展示一段视频资料,在该视频资料中,金秋时节,一个熟透的苹果和一片枯黄的树叶同时下落,苹果很快落地而树叶却慢慢的飘下。从而引出本课。2、启发诱导,探求新知让同学们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同学们根据平时的经验可能会回答质量越大的物体下落的越快。我会进一步询问,怎样来研究物体下落快慢与质量是否有关。在这里,我并没有立即否定同学们的回答,是因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我们要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世界中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在这里,我给同学们提供金属片、纸片。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与此同时,我巡视解惑。我并没有提供具体的实
37、验方案,让同学们通过讨论得出实验方案,这样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学生通过这种讨论的方法,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对问题的钻研精神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根据同学们所进行实验的情况,适时引导,共同探讨,最后得出结论:质量并不是决定物体下落快慢的原因。那么,我会再一次询问,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同学们也许会考虑空气的阻力。于是,我利用牛顿管演示金属片和羽毛在抽成真空的管中的下落快慢的关系,并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引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那么,自由落体运动究竟是什么性质的运动呢?同样,我只是提供打点计时器、纸带、钩码等实验器材。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
38、实验并进行实验。与此同时,我巡视解惑。根据同学们所进行实验的情况,适时引导,共同探讨,最后得出结论。对于自由落体加速度这个知识点比较简单,可以先让同学们自学,然后请几名同学给大家讲解。通过自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3、即时训练,反馈矫正为使学生所学知识具有稳定性,并使知识顺利迁移,必须进行必要的练习。可以先让学生回顾一下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有疑问的同学可以直接向老师询问,然后,完成课后习题第1题和第 2题。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可以了解本节课的教学效果。4、归纳小结,深化目标对于本节课知识的归纳,我采用随机提问的方式,每一个提问到的同学总结一条,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总结本节课所学
39、知识的机会。我之所以采用这种方法,是因为这样可以促进每一个同学积极地学习并可以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情况。5、任务后延,自主探究。通过以上四个环节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所学内容。但是,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必须进行及时复习。所以,应该让同学们及时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做一些相应的练习。四、说板书设计我的板书设计如下(将设计的板书写到黑板上):2.5自由落体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2、自由落体加速度各位评委老师,本节课我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根据高一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生成的整个思维过程中,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从而达
40、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结束, 谢谢各位评委老师。各位评委老师辛苦了! 3.4力的合成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第号考生,我说课的课题是力的合成。 (板书题目)一、说教材力的合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四课的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力的合成的基本知识。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一些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基本知识,为本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而后续教材又进一步学习了力的相关内容。所以,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乘上启下的作用。根据上述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又考虑到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合力、分力
41、、力的合成、共点力的概念;会用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合成。2、过程与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力的合成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去看待事物。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并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只有掌握了这一点才能更加准确的理解和掌握后续教材的相关内容。教学难点: 运用等效替代思想理解合力的概念。本部分比较抽象,学生欠缺这方面的基础知识。二、说教法与学法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
42、验的双边活动。在这期间,教师只是起主导作用,而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遵循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体现循序渐进和启发式的教学原则,这节课可采用综合运用小组实验、小组讨论、自学、练习并辅以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要加强师生间的双向活动,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使学生学会学习。三、说教学过程根据以上分析,我的教学过程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1、进入话题,激发兴趣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不可能脱离活动情景而抽象的存在,学习应该与情景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所以,本节课我采用情景导入的方式。利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一段视频资料,在该视频资料中,两
43、个小孩抬起了一桶水,而一个大人自己提起了同样的一桶水。然后,让同学们思考那两个小孩给那桶水施加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个大人对那桶水施加力的作用效果是否一样这一问题。通过同学们的回答引出合力、分力的概念。进而引出本课。2、启发诱导,探求新知我提出合力与分力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一问题。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这一问题,并推荐一名代表向全班阐述自己小组的观点并简单说明理由。小组讨论,我巡视解惑。学生通过这种讨论的方法,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对问题的钻研精神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每个小组的代表发言,向全班阐明自己小组的观点。然后,让各个小组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小组的观点
44、。而我会提供一些弹簧称、橡皮条、白纸等实验器材供各个小组自由选择。在小组进行实验的同时,我巡视解惑。学生通过分组实验,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可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扎实的作风。待实验结束之后,每一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并让其他小组对该组的研究成果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探讨。最后,我对同学们进行实验的情况加以点评,引出平行四边形定则。通过以上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的一般科学探究过程,以培养他们的物理实验能力。同时,可以很容易的攻克本节课的重点及
45、难点。而对于本节课的例题,可以先让学生根据本节课已获得的知识自己独立思考。然后,有问题的同学询问自己小组内的其他成员。最后,我会根据各个小组反馈上来的情况进行适当引导。对于共点力这个知识点比较简单,可以先让同学们自学,然后请几名同学给大家讲解。通过自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3、即时训练,反馈矫正为使学生所学知识具有稳定性,并使知识顺利迁移,必须进行必要的练习。可以先让学生回顾一下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有疑问的同学可以直接向老师询问,然后,完成课后习题第1题和第 2题。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可以了解本节课的教学效果。4、归纳小结,深化目标对于本节课知识的归纳,我采用随机提问的方式
46、,每一个提问到的同学总结一条,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机会。我之所以采用这种方法,是因为这样可以促进每一个同学积极地学习并可以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情况。5、任务后延,自主探究。通过以上四个环节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所学内容。但是,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必须进行及时复习。所以,应该让同学们及时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做一些相应的练习。四、说板书设计我的板书设计如下(将设计的板书写到黑板上):3.4力的合成1、力的合成2、共点力各位评委老师,本节课我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根据高一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生成的整个思维过程中,力求使学生在积极
47、、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结束, 谢谢各位评委老师。各位评委老师辛苦了!【附件三】1、小组讨论学生通过这种讨论的方法,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对问题的钻研精神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小组实验学生通过分组实验,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可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扎实的作风。3、演示实验 (根据教学的直观性原则)通过演示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使他们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4、举例子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我们要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世界中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5、自学通过自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