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说明文阅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说明文阅读).pdf(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说明文阅读一、复习目标1. 使学生明确考试要求。2. 了解说明文的相关常识。3. 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技巧、方法、要求。4. 进行实例演练。二、具体实施( 一) 复习说明文的相关常识1. 定义: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主要是对事物的性质、特点、成因、功用等特征和事理作客观、科学的解释,从而给人知识。2. 与记叙文的区别: 说明文具有知识性、 科学性和说明性三大特点; 记叙文以生动的记叙和描写为主。3. 分类: (1) 从说明对象角度,可分为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2) 从语言角度,可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4. 说明特征:所谓特征,就是指这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标志。5.
2、说明顺序: 说明文为了体现条理性, 必须有条理清楚的说明顺序。说明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6. 说明方法:说明方法帮助人们把事物特征说清楚。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主要有:(1) 下定义:是用科学的语言对被定义的概念的本质特征作周全严密的规定。(2) 分类别: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事物分成若干类加以说明。(3) 作诠释: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4) 列数字:是用数字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说明方法。(5) 举例子:是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进行说明。(6) 打比方:是借助大家熟知的事物,取其相似之处来打比方。(7) 作比较:将同种与不同种事物加以对比与类比,以突出其特征。7. 说明语
3、言:说明文中语言的最基本特征是准确性。主要是指在说明事物及事理时能准确地反映被说明对象的真实情况,便于人们认可和接受。在准确的前提下,可呈现两种风格:一个是平实,另一为生动。所谓平实,即语言具有准确、简洁、通俗的特点。8. 说明文的基本结构特点:说明文的总体结构,大体可分为下列几种形式:(1) 并列式:各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2) 连贯式:各层之间按照事物发展过程安排层次,( 时间为线索 )前后互相承接。(3) 递进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各层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4) 总分式:这种结构大致有三种情形:总分;分总;总分总。( 二) 方法、技巧、要求指导1.
4、 如何把握说明事物的特征: 事物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 形态、性质、变化、成因、功用等方面。(1) 说明文要说明的要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常见的说明要点是:人物简介:年龄、籍贯、学历、性格、品质、特长。书籍介绍:作者、写作时间、历史背景、内容提要、价值。生物:产地、类属、形象、习性、生活环境、饲养和培育、益害。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分类、形态、形成过程、性质、发展变化、益害。生产实验; :原料、设备、工具、工艺、流程、操作方法、实验结果、注意事项。(2) 还要弄清作者介绍的是事物哪些方面的特征,又是从哪些方面介绍的。2. 如何区分说明顺序:空间顺序:多用于建筑的构造, 说明实体事物的形状。 多用表
5、空间方位的词语。物体总有一定的空间形式,复杂的事物也一定有多个侧面组合而成。要说明对象的构成,必然会涉及到所处的空间位置。空间顺序就是按照被说明对象的空间存在形式,或自上而下,或由前到后,或从外到里,或由某一中心点向四面扩散开去呈辐射式按一定的顺序对事物作介绍。一般对实体性的事物,包括建筑物、名胜等的结构或布局性的介绍,多以此为序。这样,能把复杂的物体讲清楚,可使读者对该事物对象的整体面貌和空间分布有清晰、具体的了解。 运用这种顺序, 文中常会出现 “东”、“西”、“南”、“北”、“里”、“外”、“左”、“右”等方位词。时间顺序:多用于说明实体事物的建造过程、产品的生产过程、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
6、。多用表时间的词语。这是指以时间的先后作为说明的一种顺序。在介绍事物时,有的文章是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为次序的,而有的是按事物从早到晚、从古至今的时间为顺序的,有的又会以某事物制作的步骤、演变的过程为顺序、一般讲,在介绍对象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方法等的时候,常采用这种顺序。这种顺序的好处是过程明晰,线索清楚,纵向排列明确有序。一般运用时文中会出现表示时间或先后的标志性词语。逻辑顺序:用于介绍事物的性质、 种类、原理功用和解释事理本质。 一般为:由因到果或由果到因;由现象到本质;由主到次;由概括到具体等。逻辑顺序是指按照事物内在的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规律来进行说明的一种顺序。常用的逻辑
7、顺序包括以下六种: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 或由一般到个别) ;从主要到次要。一般事理性的说明文和事实性的说明文中常会出现这样的顺序。特别是运用逻辑顺序可以把复杂的事物讲得清楚,有利于说明、揭示事理的内在联系。总之,阅读时抓住有一定标志作用的语言,可以更顺利地分析说明的顺序。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文章往往终合运用多种说明顺序,我们只有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段落,在概括段意的基础上寻找和归纳其顺序。3. 几种疑难说明方法的辨析:一般说明方法都易于从语言特点上体现出来。较难区分的有:(1)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下定义要求完善,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的定义的外延要
8、相等, 并且要求从一个方面完善地揭示概念的内涵;而诠释就不要求完整, 只要揭示概念的部分内涵即可。 另外下定以往往用公式的语句来表示:即 “某某是什么”或“某某叫什么”的形式来表述;而作诠释则多用“因为所以”句式。(2) 分类别:这种说明方法要注意的是给事物的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分类完了还要加以说明。4. 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 ( 表达效果 ) :考试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要求把握:一要答清每种说明方法各自的表达上的作用,二要答清具体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什么内容, 即:表达+说名内容。5. 如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整体把握、理解词义,特别要注意同义词的选用。由于被说明对象的不同,
9、在具体运用名词和术语时就要相当准确。我们在阅读和操练时就要联系对象及其特征,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注意推敲、 体会其用词的准确性。特别是一些同义词或近义词的选用,不可随意确定或武断否定,而要再三斟酌,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包括对上下文的分析、揣摩,然后才能酌定。(2)正确体会关键性词语在不同方面的具体作用。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简练与精当,还表现在修饰、限制、补充成分运用得好。我们要适当地运用一些语法知识,仔细领会作者的用词意图。一般充当这些成分的是形容词、数量词、副词和连词, 如 “日本的石油运输绝大部分 是从马六甲海峡通过的”、“在当时 可算是世界上 最长的石拱”、“风沙的进攻主要 有两种方式”、
10、“蚕丝一股 只有 一英寸的二干分之一 粗”、“吸收水分和 养料是根的主要作用之一”、“草地成了天然的减音器和吸尘器”等,这些句中加线的黑体词在文中能否去掉、替换及其理由一类的问题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阅读时应注意从以上提及的方面去辨析、比较。这样,我们才能体会出用词的准确性。有助于提高我们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质量。(3)看似模糊的语言,实则反映了事物的客观存在。我们不妨先看一下例句:“原来草地的温度比一般水泥地温度要低十几度”,为什么“十几度”不写成具体确切的度数呢?那是因为文中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再说草地、水泥地的温度本身还受到环境、气候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经常变化。所以不可能是一个恒定的确数。诸如这样看似模糊的语言还很多,如“可能”、“几乎”文中运用这些模糊的语言,或反映事物的实际存在,或反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程度,尤其是有些事物本身尚处于变化、发展期,有时又囿于人力、物力及科学水平,对有些客观事物有待于进一步的认识和发现。如果说得太绝对、太肯定,反而违背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也违背了客观事实的真实性。所以我们看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还是要抓住根本的一条,即客观地、确切地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明白地、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这一部分内容考查的常见题型是词语的替换、增删、移位以及与原文的词语进行比较等。我们既要抓住这些词语细加体会,又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去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