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2单元 教案【通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2单元 教案【通用】.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二单元整组备课 单元内容简析:本单元围绕“英雄赞歌”这个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长征组歌两首表现了红军四渡赤水和过草地时的英雄气概。话说长江介绍了山城重庆。雷锋之歌是一首歌颂雷锋的诗。向五星红旗敬礼是一篇升旗仪式的献辞。古诗石灰吟表达了作者高尚的节操。语文乐园让学生体会词语搭配和比喻句,积累语言,学习朗读方法。习作以那一次,我流泪了为题,请学生把流泪的原因和心理活动写出来,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学习这组课文,要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在读中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和会认本组课文中的生字。2、正确、流利、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4、体会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揣摩那些写得生动、形象、优美的句子的表达方法。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2、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抒发自己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读懂课文,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2、通过学习语言文字,感受到革命先烈浴血奋斗和建设者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懂得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单元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积累语言。2、通过朗读,体会作品表达的情感,懂得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单元课时安排:4 长征组歌两首 2课时 5 话说长江 2课时6 雷锋之歌 2课时7 向五星红旗敬礼 2课时古
3、诗诵读 1课时语文乐园(二) 5课时4、长征组歌两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生字次,理解歌词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整体感知入手,以读体会课文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歌词中表现毛主席用兵如神,红军战士过雪山,涉草地的艰难及其所表现出的钢铁意志。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歌词中心句。2、难点:体会歌词的气势美和音乐美。教学时数 二教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四渡赤水出奇兵一、导入师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背景资料:本文选自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作,北京部队战友歌舞团当年首演于北京。全曲由十个乐章组成: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
4、赤水出奇兵飞渡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大会师。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若干重大历史事件,构成一部宏伟壮丽的英雄史诗,塑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光辉形象,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伟大胜利。作者萧华,1930年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亲身经历长征。曾任第四军的团政委、总政治部青年部长、少共国际师政委。长征中任第一军团组织部长、第二师政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二、朗读诗歌,自学生字词,全班交流三、学习课文思考问题:1、歌词主要讲了哪两个内容?哪句话最能概括全诗的含义?2、说说你最喜欢的诗句,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明确:第15行,表现红军在横断山脉行军的艰难和亲人送水解渴的军民鱼水深
5、情。第617行,表现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妙穿插,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场出色的运动战,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一句水到渠成,画龙点睛地盛赞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品味语言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品读交流体会。如“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极写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写沿途人民群众对工农红军的支持和拥戴,交代了红军四渡赤水、克敌制胜的群众基础。)师点拨:红军拥有广大百姓的支持,得民心,这也是红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取得最后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段谁愿意读?师注意点拨第二层的含义:这首诗描写红军在路途难行、敌军
6、重兵围困下,依靠毛主席的正确指挥,演出了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威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等一幕幕令人惊奇的活剧,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表现了红军战士在艰难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赞扬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你能将你对毛主席、对红军的赞叹读出来吗?四、布置作业写本课生字词,背诵课文,学唱长征组歌板书设计: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出奇兵重飞渡逼昆明袭金沙第二教时 过雪山草地一、 交流导入:师:同学们,雪山草地是红军长征路上最艰险的一段,经历过长征的将士曾写道:过雪山草地万苦艰辛出重围,又入雪山荒原地;饥腹奇寒旦可忍,难捱高原气体稀。三军肝胆硬如铁,经得狂风暴雨侵;饥寒交迫不挂齿,全靠主义照征
7、程。神兵飞夺腊子口,会师陕甘挫追敌;日寇深入民族危,为求解放战到底。悼战友三过草地苦难熬,雨夜栖身牛粪房;篝边战友长辞去,别前鞠躬泪含眸。听了这两首诗,你有什么想说的?师:是啊,红军长征途中翻越了夹金山、梦笔山、岷山等若干大雪山。这些雪山海拔高,山顶终年白雪覆盖,空气稀薄,气候复杂多变;草地主要指四川松潘的毛尔盖草地,上面泥潭、沼泽遍布,且被草蔓遮盖,极具隐蔽性,一不小心,人畜就可能遭灭顶之灾。红军长征途中前有杀敌,后有追兵,空中有敌机盘旋,红军指战员连续行军作战,缺少衣食,药品奇缺,许多战士尤其是伤病员都倒在了雪山草地。雪山草地,是长征途中最难走的一段道路。二、品读歌词师:哪写句子最能体现环
8、境的艰险?“雪皑皑炊断粮”谁能把你脑海中感受到的情景读出来?“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雪山真的会低下头吗?为什么这样写?用拟人手法来表现红军战士翻越雪山时的感受,使红军战士不怕难的精神跃然纸上。)“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过雪山草地时天气变化无常,红军战士穿着单衣,粮袋中已粒米皆无,许多战士饥寒交迫牺牲在行军途中,但是,一个“更”字,一个“越“字,再次突现了红军不怕难的精神。)师点拨:假如你就是长征路上的一名战士,在雪山上艰难跋涉着,你清楚地知道:前有杀敌,后有追兵,空中有敌机盘旋,你连续行军作战好几个昼夜,缺少衣食,无比困乏,你的许多战友已经倒在了雪山草地上,你会有什
9、么感受?你能带着你的感受读这几句吗?五、小结过雪山草地这首歌描写了红军战士在百困交加的情况下,翻越雪山、穿过草地的惊世壮举,表现了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六、布置作业写本课生字词,背诵课文,学唱长征组歌板书设计:过雪山草地雪皑皑、野茫茫硬高原寒、炊断粮坚高于天5 话 说 长 江教学目标:1、 学会“府、驾”等10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当之无愧、扑朔迷离”等词语的意思。2、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重庆“山城雾都”的特点,3、 感受重庆的特有风貌,感悟建设者默默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重点:了解重庆“山城雾都”的特点及其来由。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把事物特点介绍清楚和有条理的
10、表达方法。教学方法:自读感悟,想象情境教学课时:2课时第 一 课 时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同学们,这是一首歌的歌词,你们知道它唱的是什么吗?这就是长江之歌,上世纪80年代,以它为主题曲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创下了中国纪录片的高峰。长江和长江两岸积淀着数不清的自然和人文,每个人都可和着长江之歌,循着话说长江去领悟它的神奇和博大。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话说长江的解说词节选。板书课题。读题。(“话说”两个字提示我们在朗读的时候要轻松、舒缓一些。)2、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一
11、段节选向我们介绍了长江上游一个十分重要的港口重庆市,你们预习了课文,也查找了相关资料,对重庆有了怎样的了解呢?学生交流,相机出示地图,了解重庆的地理位置。二、初读课文,学习第1自然段。1、 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 检查容易读错的字词:隋朝、渝州、恭州、赵敦、舢板、颠簸、扑朔迷离、湿漉漉。3、 前面四个词语虽然不好读,但对于我们了解重庆的历史特别有帮助。让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把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勾画下来,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些词语。4、 学生交流重要词语,老师在黑板上相机添加词语,调整板书如下:3000年前 隋朝 北宋 公元1190年 南宋 赵敦巴渝州恭州重庆5、 指名朗读
12、第一段,朗读时注意以上词语。6、 不看课本,对照板书说说重庆的历史和名称由来。7、 齐读第1自然段。三、看图学习第2自然段。1、 出示重庆地形图,指名读第2自然段,师引导其他学生看地图理解这段话的意思。2、 齐读第2自然段。四、学习课文第37自然段,了解“山城”特点。1、 默读课文第37自然段,看看这部分课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 学生交流,相机指导:A、 称做“山城”(1) 势不高,但相对高度大:最高280米,最低160米,相差120米。(注意作者用数字说明的方法,朗读时要强调这些数据。)这在我国以至于世界都是不多见的。(学习“以至于”的用法。)(2)城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城 从上到下,从
13、下到上,到处都是房屋,密密麻麻,层层叠叠。(读句子,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意思,想象“山城”景象。)(3)重庆被称为山城是当之无愧的。 结合以上两点理解“当之无愧”的意思。 有感情的朗读3、4自然段。B、 山城特点(1)街道弯曲想象街道在山的脊背上弯曲是什么样子;理解“人骑车”和“车骑人”。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2)台阶特多 读比喻句,说说句中的“钢琴、琴键、交响乐”各是比喻什么,你能体会到这句话中蕴涵的意思吗?(山城居民祖祖辈辈都在这里辛勤劳作,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今天这样繁华的都市和幸福的生活。)(3)人力胜天a、缆车:“睁眼看得见,抬腿走半天”说话间就到。B、索道:乘舢板在风浪里颠簸腾云驾雾
14、似的飘过去,飞过去。(想象这两种不同的感受) 有感情地朗读6、7自然段。第 二 课 时一、过渡导入。百里青山是重庆的骨架,显示出不畏艰险的勇气与毅力;嘉陵江水的环绕依回,倾诉着重庆无尽的婉约和灵性。而最值得称道的是重庆的雾,这节课就让我们去感受雾的飘渺和温柔。二、学习课文813自然段,了解“雾城”特点。1、 默读课文813自然段,说说你对“雾城”有了哪些了解?2、 学生交流,相机指导:A、“雾城”雅称(1) 雾美:a、轻纱似的薄雾;(体会比喻句)b、扑朔迷离之感(理解“扑朔迷离”);c、浓厚的艺术气氛。(2) 雾多:a、除8月外,一年到头都雾气腾腾;b、平均两天就有一次雾;c、冬季大部分时间在
15、雾中来,雾中去; “雾气腾腾”和“雾中来,雾中去”让你想到了什么?(如仙境般的神秘、缥缈) 多美呀,让我们把这种美感读出来。B、多雾原因(1) 三面是水,空气湿度大;(2) 重庆在四川盆地中所处的位置。C、 雾对重庆的影响(1) 交通不便,造成危险;(2) 适合柑橘生长。三、学习课文1416自然段,欣赏重庆夜色。1、 自由读课文14、1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文中描绘的景象,说说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2、 生交流,师出示重庆夜景图片,描述图中景象: 入夜的山城,以繁华市区的灯群为中心,街道和桥梁华灯为纽带,万家灯火为背景,构成一片高下井然、错落有致、远近互衬的灯海。那车辆舟船溢彩流光,不停穿梭其
16、间,且依稀飞起喇叭、汽笛喧嚣之声,给夜山城平添无限动感与生机。此刻,分不清满天繁星似人间灯火,还是遍地华灯如天河群星,上下浑然一体,五彩交相辉映,真的是如梦如幻,人间天上。3、 有感情的朗读这三个自然段,注意体会三个“这是”中所传达的感情。四、总结全文。1、 选择课文中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一听。2、 想一想,如果课文先介绍重庆“雾城”一称的由来,再介绍“山城”一称的来历,你认为合适吗?为什么?(借此理清课文条理,将两种写作顺序进行比较,了解并列介绍的方法和详写在前,略写在后的书写习惯。)五、作业设计。1、 课外观看话说长江的记录片。2、 写一亮段话介绍自己的家乡。板书设计:5、话说长江(节
17、选) 山 城重庆 雾 城 夜景美6、雷锋之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体会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读中领悟什么是雷锋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朗读感悟,学习雷锋对人民的热爱,对事业的忠诚。对学习的执着和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表达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并读出诗歌的节奏感。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46节。第1课时 一、谈话导入:1、师:在这里,我想要问问你,一个怎样的人会让你喜欢?一个怎样的人会博得你的赞叹?2、师生对话。3、诗人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
18、了,他还活着。”雷锋就是这样的人,一位普通的名人,他1940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不满7岁成了孤儿。在旧社会,他受尽苦难,新中国培育了他。19岁当上汽车兵,二十二岁的年轻生命在人们的心中成为定格。这位解放军中的普通战士,用短暂而平凡的一生为全国人民树立了好榜样,他身上的魅力不仅是无私奉献,不求索取的体现,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好诠释。二、初读感知:1、自由读诗歌,思考: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2、再读诗歌,勾划出你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3、在小组里交流。三、学习诗歌:1、读了诗歌,这个二十二岁的年轻士兵留给你怎样的印象?2、结合理解诗句中的“一滴水”、“刚展翅的鸟”、“才点亮的灯”
19、、“刚敲响的鼓”来体会。3、小组交流。4、集体反馈。(“一滴水”看出他的无私奉献;“刚展翅的鸟”看出他对党的忠诚;“才点亮的灯”看出他的好学上进,螺丝钉精神;“刚敲响的鼓”看出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5、点拨拓展: A朗读段落B补充: 你不为自己编歌曲,只为( );你不为自己织罗衣,只为( );你不为自己梳羽毛,只为( );你不为个人留一滴泪,只为( )C朗读体会。D拓展: 你不为( ),只为( );你不为( ),只为( );你不为( ),只为( );你不为( ),只为( );6、朗读指导 (1)师生配合读 你,国际歌里的(一个音符);你,红旗上的(一根纤维);你,花丛中的(红花一瓣);你,浪
20、花里(最清的一滴)。 (2)启发创作: 你,百花园中的( ); 你,皇冠上( ); 你,( ); 你,( )。7、读完最后一个小节,你们体会到什么是“雷锋精神”了吗?8、生互动发言。9、师总结:任何社会都需要美好的情操。雷锋精神穿越时空他有着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他的价值在于他把自己火热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四、总结课文、1、生自由读雷锋日记的精彩片段。2、谈感受。3、师导入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渡过:当他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懊悔,这样,当他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
21、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 保尔.柯察金 (摘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4、请你写上一句心中的赞歌献给雷峰。五、作业设计:1、摘抄雷锋日记中的名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言。2、请你运用你的灵感和才思,创作小诗幸福从哪里来。板书设计:雷锋之歌他是:一滴水刚展翅的鸟才电亮的灯刚敲的鼓7、向五星红旗敬礼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联系具体语境体会文中重点词语与句子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一边读一边展开联想,加深对课文的感悟。过程与方法:整体感知,结合生活体验理解课文。情意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激发学生将爱国之情化作
22、报国之志、强国之能。教学重点:带着热爱与崇敬的感情朗读献辞,注意读好排比句与长句子。教学难点: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与生活经验,说说:“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这句话的含义。第1课时 一、激情导入1、你们一般会在哪些地方看到五星红旗?知道什么时候会升旗?2、一面旗帜,就是一个时代的印证;一面旗帜,就是一段永垂不朽的历史。3、每到周一的时候,我们戴上鲜艳的红领巾,排着整齐的队伍去操场举行升旗仪式,听到庄严的国歌奏响,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你的心中有怎样的感受?二、初读感知1、自由朗读,要带着热爱和尊敬的感情。2、把你印象深的段落多读几遍。三、学习课文。学习方式:小组朗读竞赛。1、师指导。(1
23、)引导读第2节。(2)师生配合朗读,体会排比句的运用表达作者强烈的情感。(3)男、女生感情练读。2、重点反馈以下段落,引导学生朗读出充沛的情感。(1)、您在广阔的蓝天之上,蜿蜒的长城为您作画,奔腾的长江为您谱曲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尽览祖国大好河山:长城的壮丽,长江的雄浑,还有黄河的奔腾不息,黄山的气象万千当我们想到黄山、黄河、长江、长城就不能不想到五星红旗在我们心中无以替代的神圣地位和崇高信仰!师生共同朗读,读出语气连贯和激情(2)在珠穆朗玛壮志凌云的豪气在奥运会崛起在茫茫的太空广阔的生命力启发想象:A、登顶成功时,科学工作者对着亘古不变的雪山大声呼唤(我们来了,我们成功了)
24、B、奥运会上勇夺金牌,运动员眼里能动着喜悦的泪花,他们在说( )C、神州六号发射成功,他们无比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告:( )朗读体会:启发:还有哪些情景令人欣喜和激动呢?(3)升起希望之旗,升起强盛之旗,升起灵魂之旗,升起兴旺发达之旗。第二课时一、总结课文。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2、朗读孙楠演唱的红旗飘飘3、讨论:歌中有一句: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说说你的理解。 指导:例如申奥成功,神六飞天,登顶成功,南极科普,袁隆平中国水稻之父,王军霞披着红旗跑完马拉松,姚明,刘翔二、作业拓展1、积宝:抄你喜欢的段落。(红旗飘飘、)2、启智: 冯骥才的旗子与国旗的阅读训练。3、怡情。请你朗读我爱你,中国、乡音
25、乡情并学着动用排比句式等修辞手法,写一段话,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板书设计:向五星红旗敬礼在珠穆朗玛之巅在奥运赛场上在茫茫太空古诗诵读 石 灰 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过程与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感情读;悟诗情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效果及自学能力。(1)指名读。(读后评读)(2)填空练习。石灰吟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谦)所做。二、教师点拨。(1)知诗人,解诗题。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于谦(13981457)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26、。传说这是于谦12岁时的作品。(2)明诗意,感情读。师:自由读诗,结合注释看能不能说说诗局的含义。“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锤,锤打。凿,开凿。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首句写开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表明石灰从出世时就经受考验。练读这一句。第二句写了石灰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的煅烧。面对严峻的考验,却能够从容自若,处之泰然。“烈火焚烧”与“若等闲”,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这两句诗的
27、意思是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练读这一句。 (3)悟诗情。 师: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这首诗借石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C朗读全诗。板书设计: 石灰吟 要留清白在人间语文乐园(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简单的词语搭配,练习用比喻词造比喻句,学习名言,阅读练习,习作那一次,我流泪了过程与方法:以课本为主适当延伸情感态度价值观:让
28、学生学习积累,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教学难点: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教学时数: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读一读自由读读这些词语搭配想一想每一个搭配的上下两个词语有什么区别交流:一个指具体事物另一个则不是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例子吗二、读一读自由读句子想一想这三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点?(比喻句)师:三个句子用了三个不同的比喻词:好象、像、是再读句子你能用这些比喻词再造几个比喻句吗?三、读一读、记一记自由读句子教师简单介绍含义练习背诵四、读一读自由读短文想想朗读有什么要求,这些要求如何做到全班交流第2、3课时习作:那一次,我流泪了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写清楚事
29、情经过 2、 能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来写,有真情实感 3、表达具体通顺,能运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4、 能够修改自己的文章。 (二)过程与方法 观察、体验生活法、合作探究法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能写出人物的真情实感。 第2课时一、 谈话导入师:成长过程中,不仅有欢笑,也有泪水,你一定有过流泪的经历吧,你愿意谈一谈吗?全班交流师注意点拨:你为什么会禁不住流泪?现在当你回想这件事情,你会怎么想?二、指导书写师巡视辅导同时选择典型习作随堂讲评注意从以下方面引导:整件事情写具体,尤其是令你流泪的部分你当时心里有什么感受?请写下来,能打动自己的东西才能打动别人第课时生自由习作、誊写作文。